名校课件 戊戌变法_第1页
名校课件 戊戌变法_第2页
名校课件 戊戌变法_第3页
名校课件 戊戌变法_第4页
名校课件 戊戌变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明园遗址甲午中日战争海面(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形势导入被瓜分怎么办?出路?希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义和团运动?第二学习主题第6课戊戌变法(二)观看历史大剧解读新课第一幕:临危思变

——引出戊戌变法的背景第二幕:辛苦筹备

——探寻维新派的准备

第三幕:大展宏图

——学习戊戌变法内容第四幕:余音未了

——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认识生命的价值视频第一幕:临危思变——引出戊戌变法的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场景观看图片《马关条约》签订、《时局图》,思考问题:中国面临怎样的民族危机?你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应该怎么做?受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刺激,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此时的俄国、日本已通过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走上了富强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也想通过变法来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俄国国王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社会风貌洋务运动第二幕:辛苦筹备——探寻维新派的准备

“公车上书”意即“举子上书”。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在这里,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

第二幕:辛苦筹备——探寻维新派的准备

代表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准备:①上书皇帝:1895年公车上书②创办报纸:《万国公报》③成立维新团体、学堂:强学会、万木草堂等学生观看32页的人物图片,说出维新派的三位代表人物;阅读课本34页的第一段,说出维新派正式变法之前所做的主要准备。第三幕:大展宏图——学习戊戌变法内容改革方面措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活动一】阅读课本34页“百日维新”的内容,理解疑难词句,如:“兴办实业”、“拆撤冗官”等词句。

【活动二】学生制作表格,归纳变法内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并在组内展示交流。第三幕:大展宏图——学习戊戌变法内容【活动三】学生根据以下人物判断:哪些人会支持变法?哪些人会反对变法?

人物:办实业的商人开明地主没落官员新式学生爱国军人传统秀才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戊戌变法的意义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囚禁地1.学生阅读课本34-35找出戊戌政变的发动者,将被杀的六君子的名字。

2.认识生命的价值【活动一】观看学生对谭嗣同临刑前的情景表演。【活动二】辩论对于生死抉择,你是赞成康梁,还是谭嗣同?

思路一:可以从谭嗣同献身留给后人的激励方面考虑;思路二:可以从康梁逃脱后继续为国家为民族所做的努力方面考虑

剧情:政变发生时,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本来有机会脱身,但他决心为变法牺牲,坚决不走,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留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上,谭嗣同大义凌然的向监斩官高呼“你过来,我有话要说。”监斩官不敢理睬,示意刽子手立即行刑。临刑前,谭嗣同面不改色,对围观的群众慷慨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了救亡图存,为了维新变法,33岁的谭嗣同从容就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戊戌变法的意义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可是,我们要怎样过一生才算有意义?中国有句古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谭嗣同的死可以说是“重于泰山”。他为自己的信仰而死,体现了中国人舍生取义的思想。当然,为了保存实力,康梁活下来了。历史证明他们的选择也无可厚非,梁启超成了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为中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戊戌变法的意义教师总结3.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步骤一: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找出戊戌变法历史意义的关键词。①爱国②进步③思想启蒙④教训启示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戊戌变法的意义步骤二:全班分四个组结合变法内容和以下材料讨论戊戌变法为什么具有这些历史意义?材料一:变法开始之后,举国上下,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者比比皆是,戊戌政变后,那些爱国人士无不痛心疾首。----网上资料材料二: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网上资料材料三:维新派在中国最早创办近代报刊,宣传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和科学知识,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网上资料材料四:戊戌变法失败的雪的教训,使先进的资产阶级认识到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走革命的道路。----网上资料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戊戌变法的意义第一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爱国的?第二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进步的?第三小组讨论:戊戌变法是怎样起到思想启蒙作用的?第四小组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有哪些?有何启示?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戊戌变法的意义(三)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马关条约”传北京,“康梁”带头联举人,

“公车上书”轰全国,变法维新开序幕,一八九八,戊戌变法,慈禧政变,君子被杀。过渡语: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先辈们的精神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国改革的浪潮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次次冲出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一次次冲破了旧观念的羁绊、旧制度的束缚。同学们,我们学习和了解历史,就是为了在历史中沉思,在历史中预知未来——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钓鱼岛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