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 第五章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1页
预防医学 第五章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2页
预防医学 第五章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3页
预防医学 第五章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4页
预防医学 第五章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卫生定义C.Winslow定义:“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提高效益的科学和艺术。这些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教育每个人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提供服务,以及建立社会机制来确保社区中的每个人都能达到适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标准。以这样的形式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第五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且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给人以及相互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三环节:

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一、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病人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排出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按病程发展分为:

(1)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相关的疾病有麻疹、水痘、白喉、霍乱、伤寒、痢疾和甲型肝炎等,其多数在潜伏期末即可排出病原。

潜伏期的意义:①其长短影响疾病流行过程;②可用以推断感染时间,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潜伏期加1-2天);④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⑤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2)临床症状期:此期病原体繁殖最快,排出也较多,故传染性最强。(3)恢复期:此期特点因病而异:①一般而言,产生免疫力,病原体消除,不再传染(麻疹);②继续传染(菌痢、乙肝);③终身传染(伤寒)。传染期短:簇状发病;传染期长:陆续发病。

2.病原携带者

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分三种:①潜伏期病原携带者(白喉、伤寒);②恢复期病原携带者(乙肝);③健康病原携带者(乙肝)。

相关的疾病有伤寒、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乙型肝炎等。一般情况下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较短,少数持续时间较长,个别可延续终生。临床症状消失后3个月内仍可排出病原体的人称为暂时性病原携带者,超过3个月的人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取决于:①排出病原体的多少;②持续时间的长短;③职业;④个人卫生习惯。3.动物作为传染源

动物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①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和密切程度;②

动物的种类和密度。常见的传染病有:家畜与家养动物可致布鲁氏菌病、炭疽、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狂犬病、棘球蚴病、弓形体病;啮齿动物可致鼠疫、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弓形体病;鸟禽类可致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禽流感;野兽可致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动物源性传染病:也称人蓄共患病,指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分类:1、以动物为主的:如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2、以人类为主的:如阿米巴痢疾3、人蓄并重的:血吸虫病二、传播途径(一)经空气传播

传播形式:①飞沫(麻疹)②飞沫核(白喉)③尘埃(结核、炭疽)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百日咳杆菌、脑膜炎球菌等病原体常经此方式传播。一般在空气中悬浮时间长、耐干燥的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原体常经此方式传播。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的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病原体常以此方式传播。

流行特征:传播广泛,发病率高。①患者多为儿童及传染源周围易感人群。②发病有周期性核季节性(冬春);③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和易感者有关。㈡经水传播

是许多肠道传染病、部分人畜共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如伤寒、霍乱、痢疾、甲肝、血吸虫病等。主要原因是水源污染。(二)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

流行特征:①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②除婴儿外均可发病③水净化消毒后,疫情即可品平息

2.经疫水传播:

流行特征:①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游泳、洗澡、捕鱼、收割②流行呈地方性或季节性③对疫水采取措施。(三)经食物传播原因:1、食物本身带有病原体2、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中被污染。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等)、某些寄生虫病(如猪绦虫病等)和个别呼吸道传染病(如结核等)的主要传播途径。

(三)经食物传播流行特征:①病人有实用污染食品史②爆发性,时间短③夏秋季多见④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停息。

(四)接触传播

分为:直接接触传播: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日常生活用品而传播流行特征:①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传播②无明显季节性③流行过程缓慢④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较多;严格消毒、加强传染源管理可减少病例发生(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分为:①机械性传播:苍蝇

②生物性传播:吸血节肢动物

外潜伏期: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的某些阶段后具有传染性所需时间。流行特征:①明显季节性②一定地域性③有些具有职业特点④老疫区发病有年龄差别,儿童易发;新疫区发病无年龄差别⑤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六)经土壤传播

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①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②人与土壤的接触机会③皮肤的破坏程度④个人的卫生习惯(七)垂直/母婴传播三种:

①经胎盘传播:风疹、麻疹、水痘、肝炎

②上行性传播: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③分娩引起传播:淋球菌、疱疹病毒脓漏眼(八)医源性传播两类:

①由医疗器械引起:针筒、针头、导尿管等;

②由生物制品或药品引起。③输血或使用血制品引起(一)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

2.易感人口的迁入

3.免疫人口的死亡

4、免疫力自然消退

三、人群易感性(二)人群易感性下降的原因

1.预防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理、土壤对三个环节的影响。

2.社会因素

a有利因素:国境检疫、传染病防治法等

b不利因素:人群流动增加第二节传染病防制一、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策略

1、预防为主

2.建立疾病监测系统,加强国际合作1.开展卫生教育2.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3.改善饮水卫生条件4.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5.病人、带菌者及可疑人员禁止从事相关工作6.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一)经常性预防措施:(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人群易感性,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预防接种

1.种类:①

人工自动免疫②人工被动免疫③

被动自动免疫

预防接种的种类(1)人工自动免疫是指通过接种免疫原性物质,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①活菌(疫)苗:如结核、鼠疫。②死菌(疫)苗:如霍乱、伤寒。③重组疫苗:乙肝。④类毒素:如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

(2)人工被动免疫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注入人体内,使机体获得现成抗体而受到保护。常用制剂有:①免疫血清:如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②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3)被动自动免疫是在有疫情时用于保护易感接触者(如婴幼儿或体弱者)的一种免疫方法。

2、计划免疫:

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按科学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1.免疫制品和病种:四苗防六病

2.免疫程序;

3.扩大免疫计划。预防接种应注意:(1)正确掌握禁忌证(2)各类生物制品的接种对象、剂量、次数、间隔时间、接种途径及保存条件均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执行。(3)预防接种制剂保藏条件(4)接种器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减少致病因子的交叉污染预防接种效果考核:

①免疫学效果评价:特异性抗体水平②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效果指数<2,保护率<50%无意义

(三)防护措施对易感者可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其受到感染。新兵入伍、新生入学、招工健康体检对特殊职业就业者(如幼托机构、饮食行业、水厂、炊事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二、加强传染病的管理(一)我国传染病的分类我国将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脊髓灰质炎等。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流行性感冒等(二)对病人的管理措施

1.做好‘五早’;

2.传染病报告:甲类:城≤6h,乡≤12h乙类:时间可延迟一倍丙类:≤24h

疫情出现后,应加强对病人的管理,防止传染病扩散并争取尽快将疫情平息。对传染病病人的措施包括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传染病人2.传染病的早期报告3.早期隔离4.早期治疗(三)对接触者的措施

1.应急预防接种:潜伏期长者

2.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

3.医学观察:对密切接触者

4、隔离或留验:甲类(四)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措施

对患有非烈性传染病的有经济价值动物,可以由兽医部门进行隔离、治疗。否则,应采取杀灭措施,(五)对疫源地的管理措施

疫源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而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时称为疫区。

1.范围取决于:①传染源活动范围②传播途径的特点③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传染源被移走或消失:住院、死亡或治愈;②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③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没有发生新的病例或感染。疫源地的消毒(1)随时消毒(currentsterilization)对现有传染源的疫源地、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所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随时消毒需经常进行,应指导病人家属或由医护人员完成。

(2)终末消毒(terminalsterilization)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一般对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能较长时间存活的疾病才进行终未消毒。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

呼吸道传染病重点空气消毒,虫媒传染病重点是杀虫,经水传播的传染病重点是消毒,常用氯化消毒。

1.已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耐药与变异菌病原体的出现。环境的改变。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

2.发生新的传染病和病原体新时期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流行的最大隐患主要有:

1.流动人口的初级保健不全

2.公共卫生决策权的地方化

3.全球温室效应

4.经血源与性传播疫情上升

5.许多治疗技术难以推广防制对策:

1.树立长期预防观念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3.加强应急预防、免疫接种

4.加强疾病监测,提高防制新传染病的能力

5.加快流行病学等基础研究,阐明新传染病的流行环节、流行特征、影响因素的防制对策。操作性分析(OA)

(M.Piot’sModel)

1.定义

通过对卫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分析,构造模型识别实施特定健康问题干预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定量分析为主。

2.方法

(1)选择某一健康问题,如结核病防治

(2)描述已采用的策略(根据VA分析情况)

ResultsoftheV.A.:

•Strategyofpassivedetection-treatmentatFLHS•Diagnosis=findingAAFBinsputum•Treatmentisstartedassoonasresultsareknow

(3)对各干预环节可能环节进行分析(从起点到终点)

A:individualisstillfreeofPTBZ:individualiscuredofPTB=>Attempttovisualisethepatient’shealthseekingandcasemanagementcourse

3.构造分析模型

3.1识别干预过程的主要环节(每一环节的概率)

A:populationofindividualsstillfreeofproblemX=populationforwhichthehealthservicetakesresponsibility(1)PTB发病或患病情况:Incidence–orprevalence(2)对疾病的知晓率(根据症状):

Awareness(3)知晓者接受卫生服务的频率:Motivation(4)就诊者中接受痰涂片检查的频率:Examination(5)PTB患者痰涂片检查阳性率:Sensitivity(6)实验室检测的一致性:Reliability(7)持续接受规则治疗:Regularity(8)治疗的有效性:EfficacyZ:TotalNofindividuals(timely)curedofPTB=NxIncidence(prevalence)xAwarenessxMotivationxExaminationxSensitivityxReadingReliabilityxRegularityxEfficacy.四方面参数: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Incidence(prevalence)2.参与性Participation:

AwarenessxMotivationThesepatientswantaccesstoservice3.诊断Diagnosis:

ExaminationxSensitivityxReliabilityTheirstatushastobecorrectlyassessed.4.治疗Treatment:RegularityxEfficacy

Table1:ModelofoperationalanalysisofPTBcasemanagementSub-systemParameterEpidemiologicIncidence(Prevalence)A=100,000

↓Inc=0.002200ParticipationAwarenessMotiv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