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五大趋势预测_第1页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五大趋势预测_第2页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五大趋势预测_第3页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五大趋势预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五大趋势预测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互联网巨头争相分食的“香饽饽”。据中国汽协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74763辆,同比增长320%,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近10万辆。面对日渐升温的新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紧布局,助推新能源车升温。

2022年的春天已经到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依旧在开往春天的路上。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呈现何种面貌?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五大趋势猜测如下:

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将连续加大

2月16日,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方案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看法稿)》指出,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是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可持续进展的唯一途径。进展新能源汽车符合我国建设经济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方向,有利于解决当下严峻的环保和能源问题。

据统计,2022年,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共出台了16项新能源汽车政策,政策出台密度、力度均为史上空前,其中,免除购置税、明确新能源汽车在新增公车中所占比例等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尽管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相比往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这一数字和国务院此前提出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2022年到2022年累计销量实现50万辆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2022年也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展规划(2022年-2022年)》第一阶段目标冲刺之年,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国家政策将会向更详细、更务实的方向落实,政策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二、市场空间有望扩大

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相应配套措施的出台,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将起到肯定推动作用。

同时,媒体的宣扬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的努力也促使老百姓对新能源汽车熟悉加深。

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涨幅已超30%,能源紧急、石油稀缺是共识,当然也是消费者选择汽车时必定考虑的因素。

综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在2022年有望进一步扩大。不过,这种扩大主要还是受政策引导,而非市场内生动力所致。要使新能源汽车真正成为国民车还得及一步推动行业产业化,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完善服务设施,从而扩大市场需求。

三、完成目标唯恐有点困难

目前为止,我国共实现新能源汽车推广总数量仅10万辆出头,这就意味着要想实现到2022年累计销量实现50万辆的目标,2022年将面接近40万辆的销售压力。据统计,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6663辆,销售6395辆。以此形势,完成目标唯恐盼望微乎其微。

目前,由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上牌、补贴等配套政策落实比较到位,充电设施、售后服务等配套设施相对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主要还集中在一线城市。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出于对相关补贴和优待政策的追求。新能源汽车相较于同级别传统燃油车在价格上并没有明显优势。

四、自主品牌配件待发力

虽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诸如比亚迪、江淮、众泰等自主品牌尚有一席之地,但不得不让人留意的是,这些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bms等核心部件并不具备强大竞争力,关键技术仍被国际寡头垄断。

相关分析人士指出,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加速产业链整合的一年。建立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完整的产业链,不仅是有效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进展的模式,也是整体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部分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已经消失低端重复建设的问题。2022年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加速产业链整合,将促进产业优胜劣汰的进程,相关设备、材料成本或将消失肯定幅度的下降,新能源汽车成本有望连续降低。

五、低速车依旧是蓝海

低速电动汽车始终处于政策灰色地带,但其低廉的价格却使其在广阔四五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大行其道。据统计,2022年,单山东省,低速电动汽车产量已达18.74万辆。目前,除原有的时风、御捷、唐骏、雷丁、宝雅、道爵等低速车品牌连续高歌猛进、扩大产能外,力帆、众泰等高速车企也开头纷纷涉足低速车产业。

低速电动车市场在2022年的激烈厮杀在所难免。相关内容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与高速电动汽车的政策主导不同的是,低速电动汽车的爆发完全是市场自发行为,也显得更加接地气,更亲民。从百人会到各行业自律组织的成立,新能源产业内人士始终在为低速电动汽车的正名奔跑呼吁,2022年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