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阶级与国家第一章阶级与国家国家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现象,研究国家最重要的是说明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和国家的消亡等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国家自始至终都离不开阶级。因此,只有将国家与阶级联系起来研究,才能准确说明国家起源、本质和消亡。【主要内容】第一节阶级与国家的起源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第四节国家的历史类型和国家的消亡
第五节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性质第一章阶级与国家【课堂讨论】
什么是“国家”?你认为“国家”是如何产生的?第一节阶级与国家的起源
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二、中国的国家起源三、其他国家起源理论分析
1.氏族公社与原始民主制内婚制——外婚制的变化血缘关系是维系原始社会群体的重要方式族群——氏族(同族内部禁止通婚)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组织
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第二,氏族的管理机构是议事会,是氏族内部一切成年男女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第三,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1.氏族公社与原始民主制“原始民主制”
第一,原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氏族内部共同事务的管理体制,其原始性在于它是人类社会初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第二,原始民主制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度第三,原始民主制中的权力不像国家权力那样成为站在社会之上的支配性力量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1.氏族公社与原始民主制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一,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第二,由于劳动已经能够生产出比维持生活所必需的更多的生产品,私有制出现了,有了人剥削人的可能,社会分裂为奴隶主和奴隶第三,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出现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形成,阶级开始出现,氏族制度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则是适应新的生产关系的社会组织——国家原始社会后期,伴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一,奴隶制的巩固与发展第二,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经济单位第三,部落联盟的出现
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社会中分离出来第一,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币,产生了高利贷的剥削和土地的买卖与抵押,财富更加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穷人日益增多第二,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使原来的氏族与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主要变化生产力第一次分工产生畜牧业,出现剩余产品和交换现象第二次分工产生手工业,生产效率提高,战争更频繁第三次分工产生商业,出现金属货币和居民杂居现象
生产关系私有制出现。社会分裂为两大基本阶级:主人和奴隶自由民内部分裂为若干阶层:贵族、平民等商人。传统道德和习俗丧失:产生公共权力及其机构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在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不十分发达的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3.欧洲早期国家产生的三种基本形式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着重考察了雅典国家、罗马国家、德意志国家三种欧洲早期国家产生的基本形式——揭示出国家是阶级分化的结果、国家权力是国家形成的标志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3.欧洲早期国家产生的三种基本形式(1)雅典形式雅典国家是直接从氏族社会中产生的,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暴力干涉,因此,它是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古希腊雅典地区的工商业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一支越来越兴旺的新的社会阶层------工商业从业者,与贵族、农民成为社会的三大阶层。公元前594---593年:梭伦改革。实行财产法定资格,雅典居民不论出身皆按财产划分為四个等级,并确定了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第一,二等级的公民可担任国家的高级官职,提供骑兵和负担社会义务;第三级可担任低级职务,提供重装步兵,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公民陪审法庭,提供轻装步兵或在海军服役。
梭伦恢复和提高了公民大会的权利,公民大会可以选举和监督执政官等国家官员,讨论和表决国家一切重大改革和措施,对国家立法具有最后决定权。设立了一个四百人会议。由四个部落个选出一百人组成。第四等级以外的其他三个等级均有被选权,会议成员当选后可任职十年。
设立了一个公民陪审法庭,四个等级的公民均有权通过抽签方式当选陪审员。公民陪审法庭有监督国家司法的权利,法官处理的任何诉讼案都须经陪审员审察,对於法官已经判决的案件,陪审员仍可起诉。推行一系列有利於工商业的措施、和币制改革等梭伦改革标誌著雅典平民斗争的首个大胜利,是后来民主政体的雏形。梭伦改革不久,三派斗争依然剧烈。这三派是:一是氏族贵族操纵的平原派,他们希望实行贵族寡头统治;一是工商业起家的海岸派,他们希望实行能够满足新兴的工商业主的利益的措施;一是耕种贫瘠土地的山地派,他们要求重新分配土地。公元前560年,山地派领袖庇西特拉图凭武力掌了权。在平原派和海岸派的反对下,曾於公元前559年和552年两次被逐出雅典。在第二次被逐后的十年中,他在色雷斯开採金矿发了大财,又受到敌对雅典的国家的资助,招募僱佣军,在公元前541年,在农民的支持下,又凭武力佔领了雅典,重建僭主政治,一直到公元前527年去世时为止。庇西特拉图虽然是山地派的领袖,但在外开金矿发财后其实已经变成了工商业主。这样一来,他既能得到农民的支持,在政策上他又支持工商业,於是代表了所有平民的利益,集中对抗贵族。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是进步的,实现了梭伦的政策,贵族势力受到严重打击,为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最后形成扫平了道路。庇西特拉图去世后,其子继為僭主,但他们骄横,失去了平民的支持,公元前514年,其子被刺。贵族在斯巴达的支持下,於公元前510年乘势夺取政权,但很快,平民有赶走了斯巴达人,推翻了贵族政权,克利斯提尼掌握了政权。约在公元前508---509年,克利斯提尼当选为执政官,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制。克利斯提尼依据地域原则重新划分了阿提卡居民,以十个地域代替四个传统的血缘部族克利斯提尼将梭伦设立的四百人会议扩大為五百人会议,由十个行政区各选出五十人组成。每个行政区按人口比例选出代表(年满三十的男性公民),然后再抽籤选出五十人。这是最早的按比例的代表制。这个五百人会议权利很大,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起著雅典政府的作用。。还设立了十将军委员会。十将军委员会由公民大会从十大区选出,一区一人,一年一任。十将军地位平等,轮流统帅军队,战时的最高统帅由公民大会从将军中选出。為了预防当权者危害民主制的可能,克利斯提尼设立了「贝壳放逐法」,根据这一法则,每年春天要召开一次非常公民大会,如果会上有人提出某人有危害公民自由权益的嫌疑,便召开公民大会进行表决,如果投票数过半,某人就会被放逐国外十年,期满后允许回国,并恢复其一切公民权利。至此,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确立起来,后又经过希波战争,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伯裡克利时代,其经济,政治民主制极為昌盛。代表工商业利益的民主派领袖伯裡克利(约公元前495----429)在公元前443到429年连任15年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把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到其鼎盛阶段。公元前457年,第三等级公民获得抽籤当选执政官的资格。后来,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人数大增,并恢复了地方巡迴法庭。贵族会议的权利已被彻底取消,雅典民主政治的宪法最后形成。根据这个宪法,国家一切权利属於全体公民。国家各种官职向一切等级的公民开放。為使各等级的公民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国家事务,对各种官职採取抽籤选举(唯十将军和其他军职人员和财政官除外)。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定期举行公民大会每月三至四次,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时的一切大事,还有审判特别重要的案件的权利,还是最高立法机关,凡公民大会所通过的法律议案,经陪审法庭专门委员会的批准后,可成為国家法律。另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五百人会议,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职权极為广泛。它為公民大会準备议案,召开和主持公民大会,执行大会决议,管理国家财政,监督造船场,造械场军舰,控制和调节商业,监督官吏,会议成员在城内还可行使警察的职责,还派遣驻外使节,接见外国使节。五百人会议分為十个委员会,以抽籤的方式决定次序,轮流在一年的十分之一的时间内担任会议的主席团,处理国家事务。主席团又以抽籤方法,每日有一名主席(不得两度当选)任五百人会议的主席,也是公民大会的主席,并掌管国家金库的钥匙和国家印信。第三个国家重要机关是公民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督机关。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十个行政区各抽籤选出六百人,共六千人组成。凡年满三十岁的男性公民皆可当选(一年一选),陪审法庭审理各种案件,还对公职人员进行考核,监督其行為。
3.欧洲早期国家产生的三种基本形式(2)罗马形式在氏族制度末期,氏族内部分化出世袭贵族,掌握着氏族的权力。为争得与氏族成员的平等权利,平民同贵族展开尖锐的斗争,成立了新的人民大会,只要按财产等级服兵役就享有同等的权利,这一新的制度代替了旧的氏族组织而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机关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3.欧洲早期国家产生的三种基本形式(3)德意志形式德意志国家是日耳曼部落征服广阔的外国领土的结果。但对外征服只是日耳曼国家形成的直接原因,日耳曼国家产生的决定性原因,仍然是阶级的出现及其矛盾的激化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课下请同学们自行查阅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提到的其他两个国家的形成。
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是自原始社会解体之后依次出现的三个古代国家,应属于现代人类学者所称的早期国家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方式,与欧洲早期国家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中国与欧洲国家赖以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性所决定的——以定居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体系二、中国的国家起源与欧洲国家按地域划分国民不同,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是一种“从家到国”的途径中国古代国家在形成的过程中,原有的父权制家庭并没有受到破坏,而是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原有的家族结构成为国家结构的基础,使得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组织结构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中国早期国家也是阶级分化的产物,并具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系统,这是与欧洲早期国家共有的特征二、中国的国家起源
1.神权论国家起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权力来源于神(天、上帝)托马斯·阿奎那
2.契约论
国家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
3.暴力论
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杜林、巩普洛维赤、考茨基
三、其他国家起源理论分析第二节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二、其他国家观理论分析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1.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1)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按照地域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反映的是阶级关系;氏族社会反映的是血缘关系。
1.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2)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并不代表所有社会成员的意志;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平等地体现全体氏族成员的意志,维护其共同的利益和要求。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1.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3)国家是系统地使用暴力的机关,公共权力具有对内镇压和对外入侵的双重功能;氏族社会的武力只具有对外的功能。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2.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本质的分析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作为阶级成员去行动?他区分了自在的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结构性地位)与自为的阶级(追求其客观的阶级利益),在某些国家和某些时代,阶级之所以没有显现出创造历史的能量,那是因为它还只是自在阶级(classinitself)而非自为阶级(classforitself),阶级意识需要通过启蒙与革命来达成。阶级理论面临的挑战(1)理论的挑战:从“建构”到“解构”(2)现实的挑战: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创新——股份制、中产阶级的崛起、公民权的普及与福利国家(1)理论的挑战:从“建构”到“解构”■被建构的阶级(想象的共同体?)——汤普森、裴宜理:阶级被种族、职业、性别、邻里网络、地域/籍贯、技术等因素所分割,而不是一个整体。■被“解构”的阶级:如果阶级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被别的社会力量所肢解、分割,那么,阶级还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吗?“阶级”的概念过时了吗?我强调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而不是把它看成一种“结构”,更不是一个“范畴”,我把它看成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确实发生(而且可以证明已经发生)的某种东西。当一批从共同的经历中得出结论(不管这种经历是从前辈那里得来还是亲身体验的),感到并明确说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利益,他们的利益与其他人不同(而且常常对立)时,阶级就产生了。——汤普森现实的挑战■股份制——所有权的社会化或“民主化”
■中产阶级的崛起——“新阶级”?阶层话语的偷梁换柱,实际上是“中间阶层”■公民权的普及与福利国家——降低了阶级划分的显著性你认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或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结构?
1.社会共同体说是一种古典主义的观点,其基本特征是把国家看作人们基于特定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群体这种观点仅仅涉及国家的形式外观,并没有深入到国家阶级本质的层面,而且也未能把国家与氏族、部落等社会组织区别开来二、其他国家观分析
2.国家契约说是资产阶级最具代表性的国家观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组成国家,目的是使之仲裁自由人之间的纠纷,制止违背自然法的行为国家契约说基于某种主观假设,认为国家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而缺乏科学性二、其他国家观分析
3.国家要素说“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三要素说”:主权、领土、居民“四要素说”:领土、主权、居民、政府国家要素说只是描述了国家的外观特征,实际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不过,在特定条件下,并不反对从地理意义上以要素区分民族国家二、其他国家观分析第三节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1.国家基本职能的概念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国家的本质决定国家职能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政治职能(镇压职能)社会职能内部职能外部职能
【课堂思考】如何理解国家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的辩证关系?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2.国家基本职能的分类
政治职能是指国家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政权,控制被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地位、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社会职能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管理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公共福利等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第四节国家的历史类型和国家的消亡
一、国家的历史类型二、国家的消亡
1.国家历史类型的涵义及其划分标准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指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本质特征的分类概括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从对国家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的分析出发,提出了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对建立在特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体现特定统治阶级意志和要求的国家的共同特征的概括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四种生产方式,国家的历史类型也相应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1.国家历史类型的涵义及其划分标准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国家政权,是建设社会主义进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组织,因此,它与以往一切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1.国家历史类型的涵义及其划分标准
2.国家的历史类型
奴隶制国家是建立在奴隶主占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
封建制国家是建立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核心
资本主义国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其本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专政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2.国家的历史类型
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矛盾运动不可调和的情况下,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打碎旧的资本主义国家机器而建立起来的
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这就决定了其本质上必然是维护和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对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分子实行专政的国家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3.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是社会政治发展的质变代表着新的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只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旧的政治统治,才能推动一种国家类型向另一种国家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另一种方式政治改良的实质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被迫做出的某些局部性调整和让步,它并不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因而不能完成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3.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第一,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并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社会得到根本改造改良是在不改变统治阶级和既有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
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3.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第二,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引发阶级斗争和冲突,导致革命的发生改良则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措施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3.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第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不是一种和平的进化过程,而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革改良则是渐进的,是一种和平的、局部的政策和制度调整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3.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从国家历史类型演变的角度看,不同历史类型国家的顺次更替,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的,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
国家由一种历史类型发展变革为另一种历史类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4.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规律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并不排除国家在具体更替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呈现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的理论,从分析国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本质入手,对国家本质进行了深刻的阶级剖析,从而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类型及其更替规律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4.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规律1.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国家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现象,它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速公路ETC系统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物流平台合作返点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现代农业设施承揽合同补充协议4篇
- 2025年度油气储罐安全检测与改造合同4篇
- 2025年10kv线路施工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车位租赁合同转让协议书(全新版)4篇
- 2024年车辆购销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智能储煤场租赁管理服务合同4篇
- 2024矿用设备租赁合同
- 2025年度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承包合同签约与历史文化保护协议(2024版)3篇
- 2024年海口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1套
-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
- 一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卡打印
- 2024年中科院心理咨询师新教材各单元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题部分)
- 真人cs基于信号发射的激光武器设计
- 【阅读提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要素解析 类文阅读课外阅读过关(含答案)
- 四年级上册递等式计算练习200题及答案
- 法院后勤部门述职报告
- 2024年国信证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道医馆可行性报告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