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第5课人和一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20322215_第1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第5课人和一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20322215_第2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第5课人和一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20322215_第3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第5课人和一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20322215_第4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第5课人和一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203222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人和教材处理设想(1)、在讲授选文时,努力展示孟子思想的高度、深度、特色及其现代价值。

(2)、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概说的相关部分,以了解孟子及其文章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整体情况。

(3)、要联系到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启发学生要有大的关怀“反求诸己”,不能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从自身寻找不能与人和睦相处的原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整理文中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4.主要讲授第2、3则。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文章的内涵。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3.教育学生一定要发扬团结的精神。教学重点: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3.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重点学习第1、2则选文,掌握文章大意。2.学习课文中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3.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并且从其中受到教育。一、课前导入:在最近几年我们遇到的灾难很多,比如前几年的非典、南方的水灾,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等,我们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灾难,但最终我们都能够很顺利地度过这一切,为什么?原因是离不开人们的团结,全国上下一心,在抗震救灾中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那么,说明人和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进天开看看孟子最人和的阐述。二、以复习形式学习第一则。1、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内容,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③“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④“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⑤“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⑥“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⑦“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⑧“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重点实词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委而去之委,丢弃去,离开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界限,名作动,限制则与禽兽奚择哉?怎么区别于禽兽又何难焉?诘责,计较爱人不亲,反其仁亲近,亲附礼人不答,反其敬回应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介,凭借其待我以横逆介,用以其存心也介,因为明以教我连,表修饰仰足以事父母连,表目的,可译“来”4、阅读与思考1)何为“得道者”,何为“失道者”?得道者: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失道者: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和”的最高境界:天下顺之2)孟子是如何阐述“人和”的重要性的?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推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何做到“人和”)“人和”的最高境界:天下顺之三、问题探究: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然而假如这个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 武器装备比敌军精良,甲胄比低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第3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层?

明确:第4层的作用是在前3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孟子说的“得道”自然是指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层绝非多余的闲笔。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明确: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5.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6.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活动设计三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四、学习第2则。思考下列问题,理解课文内容。1、孟子认为应如何“存心”?明确:存心的方法有二:一是“以仁”,二是“以礼”,也就是时刻以“仁”“礼”约束自己。2、孟子多次强调“君子必自反”,具体做法是什么?明确:孟子认为凡事应从自身找原因,不要与人比较。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是什么?明确: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在于君子的居心,当横逆之徒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他的时候,他一次次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仁、是否有礼、是否做到了忠,在自己已经切实达到了这些要求,可横逆之人仍然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自己的时候,他除了视之为禽兽以外,不会跟他们计较。君子的忧虑在己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以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3、孟子通过这则短文想告诉我们什么?明确:君子应该时刻把仁礼当在心上,常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仁礼,也就没有小人那样患得患失的忧虑了,担心的是自己修养方面是否合乎圣贤礼义。那么这则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明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处处地反省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五、作业布置:1.熟读翻译课文。2.自学第3则第4则。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第3、第4则选文。一、课前导入:孟子通过前两则短文告诉我们人和在战争和治国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人和,那就是要得人心、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对于统治者怎样可以做到人和呢?二、自主合作探究1、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则。选文第三则和第二则相比,有什么异同?明确:第2则针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选文3针对统治者。这则短文说明了什么?明确:对于统治者来说,身正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了。2、师生合作学习第四则。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内容。统治者要做到“人和”还有什么方法?1、推恩2、发政施仁,制民之产,3、治礼义,“驱而之善”师生共同学习课文主要内容。3.问题设计:1)君子一辈子的忧虑是什么?君子的忧虑在已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以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2)孟子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意在说明什么?明确:说明“推恩之心”对于君王成就霸业的重要性,拥有推恩之心是君王“发政施仁”的必要的前提。3)孟子向齐宣王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君臣同乐的和谐图案,目的是什么?明确: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仁政”主张作铺垫。4)孟子对齐宣王说要做到人和必须做到哪些?明确:1.推恩四海。2.施行仁政。3.制民之产,使民吃饱穿暖。5)“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从这句话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凡事没有做好,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6)“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从这句话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凡事没有做好,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小结:联系实际谈谈人和的重要性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