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水稻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要点_第1页
【农业种植技术】水稻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要点_第2页
【农业种植技术】水稻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要点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种植技术】水稻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要点

1、培育壮秧这是水稻旱育稀植增产的基础。旱秧与常规水秧的壮秧标准差别较大。旱育壮秧的标准是:秧苗矮壮墩实,叶片挺直不披,叶色绿中透黄,无病斑;茎粗,秧茎扁平,富有弹性,生长整齐,根系发达;秧龄25-30天,3叶1心至4叶1心,有1-2个分蘖。秧苗高度不超过13厘米,第一叶鞘长度2.4-2.6厘米,最长不超过3厘米。2、秧床选择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杂草少、背风向阳、土壤有机质多、疏松、团粒结构好、偏酸性的旱地做秧床。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板结、碱性的土壤,或未经改良的老水秧田做秧床。在多雨地区和多雨季节,晚稻育秧要选择高燥、砂性、透水性强的田块做秧床。每栽一亩大田需15-24平方米秧田,开沟、理埂后净秧床面积为10-15平方米。3、理墒施肥顺风向理墒,墒宽1.2-1.5米,墒与墒间距离0.5米,长度不超过15米。春季干旱,宜采用高埂低墒,埂高7-10厘米,埂与墒间留有排水沟。多雨季节、多雨地区及地下水位偏高的地区,采用高墒低沟,墒面高于沟7-10厘米,并保持沟道排水通畅。每平方米施腐熟、细碎的农家肥7-10公斤,氮、磷、钾各为10-15%的复合肥100-150克、加硫酸锌7-10克,与10厘米厚的床土充实搅拌均匀。禁用尿素、碳铵、草木灰等碱性肥料。4、种子处理选用当地分蘖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良种,以种子饱满、均匀、无霉变、无虫蛀、发芽势强的品种为好。一般每栽一亩大田需常规稻种1.5公斤、杂交稻种1公斤。(1)播种前7-9天,晒种1-2天(不可在水泥地上)。(2)常规稻种用23%的泥水选种,杂交稻用清水选种。(3)用25%多菌灵浓度为0.3%的溶液消毒48小时。(4)低温水(10摄氏度左右)浸种3-5天,每天早晨换一次清水。(5)捂种催芽。5、播种盖土(1)浇透底水,一定要全耕层饱和,当日播种、当日浇水,趟平秧床。(2)分种到墒,人工手播,力求均匀。(3)用塑料包的木板轻拍种入泥。(4)均匀覆盖过筛的、含有机质多、无杂草种子、干燥松软的细土1厘米左右。(5)忌用草木灰、火土等碱性物质及生粪、稻草等作覆盖物。(6)切忌覆土后再浇水。(7)覆土后,可喷施除草剂。6、防立枯病为防治秧苗立枯病,要用敌克松。第一次在施肥时,每平方米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5克与细土100克的均匀拌合,施入秧床,与床土拌匀,再浇透水。在播种后12天左右第二次使用敌克松,每平方米用敌克松1克,与细土100克均匀拌合施于床面,和出苗后第一次浇水结合进行。敌克松不要对水喷雾,避免造成对秧苗灼伤。7、秧床盖膜盖膜是为了保持秧床的温度和湿度,使水稻尽快出苗。气温20摄氏度左右,不盖膜,在覆土上加盖0.3厘米的过筛的纯粪。气温18摄氏度左右,采用薄膜平铺覆盖。气温低于15摄氏度,用拱架覆膜。盖膜一定要严,风大的地区膜上用绳加固。8、揭膜通风培育壮秧,要防止烧苗、徒长。每天早、中、晚各检查一次。平铺式:坚持见绿揭膜,一般盖膜后三天二夜(包括播种当天)约50-70小时,就可出苗,出苗后就揭膜。如气温低于12摄氏度,再将膜盖上。拱架式:盖膜后温度控制在30-35摄氏度,超过35摄氏度时要及时通风,防止高温蒸芽。芽一出土,就要通风,先打开两头,保持棚内温度25摄氏度,为了加大通风量,可打开棚架的两侧薄膜。阴天也要通风,每天中午通1-2个小时。9、秧床管理秧床坚持不干不浇水,浇水要浇透。秧床缺水的症状是:早晚床土干燥,早晚秧苗叶片无水珠,中午叶片因缺水而卷起,上述症状出现就要浇透水,一般播后12天左右浇第一次水。如遇降雨、积水,要及时排除。秧床不再追肥,多追肥易造成浅根系,不利根系发育。秧苗发黄时,或移栽前可喷施叶面肥。秧苗出芽,如有顶起覆土形成顶盖时,要及时用木棍轻轻敲打,使土落回原处。注意防治病虫草鼠害。10、田平泥化(1)减少氮肥用量,旱育壮秧的氮素化肥总量要比常规育秧减少20-40%;所施用氮肥70-80%作底肥。多施农家肥,增施磷钾肥。(2)每亩大田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尿素12.5公斤左右、过磷酸钙35-50公斤、硫酸钾5-7公斤、硫酸锌1-2公斤、硅肥50公斤,一并于犁耙前施入。(3)认真犁耙,力求田平泥化,特别要平。不栽混水秧,一般沉淀1-2天,砂土田可以及时栽,避免秧苗入土过深。11、铲秧运秧早、中稻秧龄以25-30天为宜,晚稻和湿度较高时,以17-22天为宜。秧苗过大或不能浅栽。旱秧用铁锹或锄头铲除,带土2厘米,铲成一片一片的,然后整齐地放在运输的容器中,壮秧可以顺向叠放。铲秧要平铲,切忌放水泡秧后再铲,不要用手拔,铲出的秧不要用水洗,也不要泡在水中。铲出的秧要在四小时内栽完,暂时不栽的秧要放在阴凉处。12、稀植浅栽壮秧要稀植,每亩1.2-2万丛为宜,常规稻每丛2苗,杂交稻每丛1苗,拉线条栽,常用的行距为27-33厘米,丛距为13.3-16.7厘米。薄水栽秧,秧要带土,放稳就行,深度不超过2厘米,千万不要栽深。13、大田管理(1)分蘖肥,移栽后1周左右施用尿素2-3公斤(或碳铵7-10公斤)。田过肥,秧过旺可不追,追肥时间不宜太迟。(2)主茎的剑叶长出二分之一时追施穗肥,每亩用尿素2-3公斤。长势差的田块,可以提前追施;长势过旺的田块、或雨水多,可不追穗肥;秧苗生长正常,地力较好的田块,可在大多数茎的剑叶长出二分之一时施用。(3)分蘖初期、抽穗期喷叶面肥。(4)根据当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