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性能检测方法_第1页
DR性能检测方法_第2页
DR性能检测方法_第3页
DR性能检测方法_第4页
DR性能检测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R性能检测方法性能检测所需设备与用具所需设备与用具包括:多功能X光机质量检测仪;高对比度分辨率测试卡;低对比度分辨率模体;准直度检测板;20mm铝板;1mm铜板;1.5mm铜板;铅板。性能检测方法X射线管电压指示的偏离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设置检测几何条件:SID选择100cm,设置光野范围为10cm×10cm,中心线束与探测器垂直。检测仪探头置于射线中心位置,将铅板放置在探头下方用于保护探测器。设置临床常用管电流时间积,分别在大小焦点条件下,对60kV、80kV、100kV、120kV各档或最接近档进行测量,每档测量3次。根据式(A.1)计算管电压测量的平均值与管电压预设值的相对偏差。 Ev=Vi式中:Ev——管电压测量相对偏差,Vi——管电压测量的平均值,单位为千伏(kVV0——管电压预设值,单位为千伏(kV辐射输出量重复性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几何条件与“X射管电压指示的偏离”条件保持一致。将检测仪探头置于射线中心位置,将铅板放置在探头下方用于保护探测器;设置管电压为80kV或最接近档,常用的曝光管电流时间积,无附加滤过。以相同条件曝光测量5次并记录,其中空气比释动能值在检测仪上读取,曝光管电流时间积在设备上读取,两者相除得到每次输出量的测量值。根据式(A.2)计算测量结果。 CV=1K(K式中:CV——变异系数,%;Ki——每次输出量的测量值,单位为毫戈瑞每毫安秒(mGy/mAsK——n次输出量测量值的平均值,单位为毫戈瑞每毫安秒(mGy/mAs);n——输出量的测量总次数。输出量线性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几何条件与“X射管电压指示的偏离”条件保持一致。将检测仪探头置于射线中心位置,将铅板放置在探头下方用于保护探测器。设置管电压为80kV或最接近档,常用的曝光管电流时间积,无附加滤过,进行5次曝光,测量并记录每次曝光空气比释动能,计算平均值。以上一步曝光管电流为中间值,依次增加两档管电流,同时减少曝光时间,使得管电流时间积与上一步所选取的相同或相似;同样的,依次减少两档管电流,同时增加曝光时间,进行曝光并记录每次曝光空气比释动能(共计进行5档曝光),计算相同曝光条件下的平均空气比释动能。根据式(A.3)计算各相邻两档间的线性。 L12=K1式中:L12——相邻两档输出量线性度,%K1——1档空气比释动能平均值,单位为毫戈瑞(mGyI1——1档曝光管电流,单位为毫安(mAt1——1档曝光时间,单位为秒(K2——与1档相邻档的空气比释动能平均值,单位为毫戈瑞(mGyI2——与1档相邻档的曝光管电流,单位为毫安(mA

t2——与1档相邻档的曝光时间,单位为秒(s)有用线束的半值层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几何条件与“管电压指示的偏离”条件保持一致。将检测仪探头置于射线中心位置,将铅板放置在探头下方用于保护探测器。设置管电压为80kV或最接近档,常用的曝光管电流时间积,无附加滤过,进行曝光,在检测仪上直接读取半值层。曝光时间的偏离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几何条件与“管电压指示的偏离”条件保持一致。将检测仪探头置于射线中心位置,将铅板放置在探头下方用于保护探测器。设置管电压为80kV或最接近档,常用的曝光管电流档,无附加滤过,分别选择不同的曝光时间进行检测,曝光时间应覆盖<100ms档和≥100ms档区间,重点检测临床常用时间档,曝光时间从检测仪直接读出。每档测量3次取平均值。根据式(A.4)计算曝光时间指示的偏离。 ET=Ti式中:ET——曝光时间偏离,%Ti——曝光时间测量平均值,单位为毫秒(T0——曝光时间设置值,单位为毫秒(AEC重复性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移除滤线栅,调节SID为100cm(床)/180cm(胸片架),设置照射野覆盖需要检测的电离室(或全部电离室)。将20mm铝板安装在束光器出口。选定需要测试的电离室(或全部电离室),在自动条件下曝光。若设备没有全自动曝光模式,设置管电压为80kV或最接近档,管电流时间积为默认值(或选择200mA管电流值),共进行5次AEC曝光。根据式(A.5)计算管电流时间积读数的重复性。 CV=1D式中:CV——变异系数,%;Di——每次曝光管电流时间积读数值,单位为毫安秒(mAQUOTEKK——n次曝光管电流时间积读数平均值,单位为毫安秒(mAs);n——检测总次数。AEC响应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移除滤线栅,调节SID为100cm(床)/180cm(胸片架),设置照射野覆盖需要检测的电离室(或全部电离室)。将20mm铝板安装在束光器出口。检测仪的探头尽量接近探测器表面,探头不要遮挡电离室,保证电离室只对穿过模体的射线响应。设置管电压为80kV或最接近档,选定要测试的电离室(或全部电离室)。进行AEC曝光,曝光5次,记录对应的空气比释动能。在束光器出口加装1.5mm铜板,重复上一步骤。根据式(A.6)计算两次测量结果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 Ek=式中:EkK1——滤过条件为20mm铝板时空气比释动能平均值,单位为微戈瑞(μGy)K2——滤过条件为20mm铝板和1.5mm铜板时空气比释动能平均值,单位为微戈瑞(μGy)AEC电离室之间一致性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移除滤线栅,设置SID100cm(床)/180cm(胸片架)。将照射野完全覆盖住整个探测器,用1.0mm铜滤过板(或20mm铝板)安装在束光器出口。设置管电压70kV,选定其中1个电离室,进行AEC曝光。记录曝光后的管电流时间积,或在获取的预处理图像中央选取感兴趣区域(regionofinterest,ROI)为10cm×10cm的区域,测量影像平均像素值。再分别选取其它任一电离室,重复上一步骤。根据式(A.7)计算测量结果。 Ed=式中:EdDi——第i个电离室AEC曝光的管电流时间积,单位为毫安秒(mAs)D——每个电离室AEC曝光的管电流时间积的平均值,单位为毫安秒(mAs)。探测器剂量指示(DDI)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移除滤线栅,设置SID100cm(床)/180cm(胸片架)。将照射野完全覆盖住整个探测器,用1.0mm铜滤过板(或20mm铝板)安装在束光器出口。把检测仪探头放置在胸片架/床表面位于探测器中心区域,选择70kV手动模式进行曝光,选择合适的管电流时间积,使得胸片架/床面入射空气比释动能约为10μGy。去除检测仪探头,选择上一步确定的条件进行曝光,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曝光三次,如果该设备厂家提供了DDI与入射比释动能换算关系的计算公式,则通过公式验证。如果未提供计算公式,在获取的每一幅预处理图像中央选取ROI约为10cm×10cm的区域,用系统自带像素测量工具测量影像平均像素值。如果系统不具备测量工具,也可将图像导出通过第三方软件测量平均像素值。信号传递特性(STP)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移除滤线栅,设置SID100cm(床)/180cm(胸片架)。将照射野完全覆盖住整个探测器,用1.0mm铜滤过板(或20mm铝板)安装在束光器出口。把检测仪探头放置在胸片架/床表面位于探测器中心区域。选择70kV手动模式进行曝光,设置管电流时间积,使得胸片架/床面入射空气比释动能分别为1μGy、5μGy、10μGy、20μGy和30μGy。去除检测仪,以上一步确定的条件分别进行曝光,获取影像。在每一幅影像中央选取ROI为10cm×10cm面积,获取平均像素值。以平均像素值为纵坐标,入射空气比释动能为横坐标作图,进行曲线拟合,计算相关系数的平方。探测器响应均匀性选取“探测器剂量指示(DDI)”参数检测的预处理图像中任选一幅,分别从影像的中央区域和四象限中央区选取5个ROI为4cm×4cm区域,记录每个区域的平均像素值。根据“信号传递特性(STP)”计算的拟合曲线,以像素值为变量,计算对应的拟合剂量值。根据式(A.8)计算测量结果。 CV=1K15式中:CV——响应均匀性变异系数,%;K——5个ROI区域的平均拟合剂量值,单位为微戈瑞(μGy);Ki——第i个ROI区域的拟合剂量值,单位为微戈瑞(μGy)高对比度分辨力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移除滤线栅,设置SID100cm(床)/180cm(胸片架)。将高对比度分辨率测试卡置于探测器表面中心,并呈45°放置。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进行曝光。调整窗宽窗位,使分辨力最优化,从显示器上读出最大线对数。低对比度分辨力确保设备完成X射线管预热。移除滤线栅,根据选用低对比度分辨力模体使用说明书,选择管电压,适当的滤过和SID(通常选为100cm)。把检测仪探头放置在胸片架/床表面位于探测器中心区域,选择合适的管电流时间积,使得胸片架/床面入射空气比释动能约为5μGy。使用上一步确认的曝光条件进行曝光(或使用自动曝光模式)。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