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一、“市民阶层”概念分析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研究中,冯尔康根据政治秩序将中国古代社会分成不同的等级,平民是其中的一个等级,一般包括胥吏、庶族地主、自耕农、佃农、商人、手工业者,其中属于城市居民的主要是商人与手工业者,政治地位仅高于奴隶与半奴隶。在史学界,所谓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与其他等级相比,“市民阶层”在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上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宋清之际其经济实力有所增强。明中叶以后,
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矛盾,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而影响到晚明社会的整体风貌。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研究的一般情况:第一,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研究主要是对工商业者阶层的研究;第二,对市民阶层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等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如认为1.
中国古代的市民阶层只是集权专制体系中被统治的对象;2.
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地位;3.
专制政府只允许工商业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4.
工商业者的力量在宋元特别是明清以后有所发展并努力寻求主流社会地位等等。
二、高考命题分析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世俗文化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风尚、知识结构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近年来的全国卷命题情况如下:1.(2017·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2.(2012·全国卷高考·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3.(2013·全国Ⅱ卷高考·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4.(2012·全国卷高考·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5.(2012·海南单科·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6.(2014·海南高考·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7.(2017·深圳一模·27)明代《天下水陆行程》记载了以北京、南京为中心的114条全田水陆路程,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裁最为繁密,还载有各地山川、市场、物产、旅社、船只、风俗、盗贼等内容。据此推断,作者编写此书旨在()A.为官府汇总民情奏报
B.为藩国安排朝贡路线C.为游士介绍旅游资源
D.为商贾提供行程指南
【答案解析】1.【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解析】题干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致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也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故B项正确。【答案】B2.【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解析】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是因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项正确;ABC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答案】D3.【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把小说称为儒、释、道三教之外的“又一教”,并“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旨在说明小说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并结合材料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得出,这是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壮大从,而推动了小说这类世俗文化的发展。选择C项。【答案】C4.【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解析】关键信息: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从题干中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B项正确;ACD项题干无从反映。【答案】B5.【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解析】注意题干中限制词:直接反映。题干反映了明初生员穿玉色衣服、加饰表黑色边条到明后期的崇尚“妇人红紫之服”的现象,D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B项题干无从反映,说法也与史实不符;C项是题干历史现象所能反映的,这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的社会风尚的变化,但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D6.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解析】从“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水陆交通路线”等关于商业的信息说明经济发展促进知识的更新,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印刷技术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是显示介绍书籍,没有反映科举考试信息,故C项错误;“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A7.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解析】为官府汇总民情应远超此范围,与材料中“以北京、南京为中心的114条全田水陆路程”不符,故A项错误;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也与材料中“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裁最为繁密”不符,故B项错误;为游士介绍旅游资源与材料中“明代”的社会发展水平不符,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与材料中“全田水陆路程,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裁最为繁密,还载有各地山川、市场、物产、旅社、船只、风俗、盗贼等内容”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02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文化认同”一、“文化认同”的概念分析李振宏在《中国古代国家认同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一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的国家认同,主要的不是民族认同或宗教认同,而是一种文化认同。人们恪守一种以文化差异为区分的国家观念,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面貌,使之成为中国的象征;这种文化的获得,或者是向这种文化的靠拢,则成为是否获得华夏族资格(即中国资格)的主要判断依据”。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近年来,全国卷试题命题用语中也多次出现“文化认同”“文化适应”“文化反思”等词语,典型试题如下:二、高考命题分析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3.(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4.(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5.(2015·海南单科·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6.(2012·海南单科·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7.(2016·海南单科·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8.(2012·海南高考·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答案解析】1.【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与文化认同【解析】试题围绕主干知识“西周的分封制”展开,所涉及的三个封国,分别位于今天的北京、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南,这些地方相隔较远,但总体上位于东方,是原来殷商文化的分布区,与来自西方的周文化不同。因此,将周王室成员分封到这些地方,有助于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所以正确答案是A。而分封制对地方是间接控制,战国以后的郡县制才是直接控制,所以选项C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B、D两项的内容,故不选。【答案】A2.【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礼乐制【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答案】C3.【解析】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答案】C4.【考点】清代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入台安居繁衍
【解析】自明末以来,随着台湾回归祖国,大量福建民众移民台湾寻求生计,这些移民在台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安居乐业。按照我国传统的宗族观念,叶落归根或者说与祖先在一起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便是大量已移居台湾的民众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原因。A项不仅提到族谱编修的问题,而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故错误。B项符合对题干的分析,故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内地宗族整体迁移台湾,不能说开始于乾隆时期。D项不仅不符合史实,也与题干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不相符合。。【答案】B5.【考点】宋明理学——三教合一
【解析】据材料中“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体现了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故A项正确;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A6.【考点】三教合一潮流【解析】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挫,面临来自于佛教的冲击。题干中“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正是儒家的伦理道理,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A项具有夸大佛教传入的影响,说法错误;BC项无从反映。【答案】D7.【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反思传统伦理思想
【解析】由“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即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是重男轻女的表现,与男女平等不符,故A项错误;对古代女性的评价更多强调有德,反对有才,与德才兼备不符,故B项错误;由“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可知作者对传统的女性歧视的反感,故C项正确;女诗人主要是对传统女性德才观的不满,没有谈到自身的权益,故D项错误。【答案】C8.【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解析】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准确”后,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外事物,B项正确;A项“全面接受”过于绝对化,说法错误;C项无从涉及;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因此,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说法错误。【答案】B03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意识形态”7.(2011·海南单科·21)图1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参考答案:DDAADCC1.【考点】中体西用思想——张之洞维护传统思想
【解析】题干提供的信息有时间信息、人物信息、事件信息和设问引导语四类,从时间信息上可知,该事件发生于20世纪初,介于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亥革命之间,维新思想的传播早已成为过去式,故A项可轻易排除。从所提供人物信息上可知,这一事件的主要推动者为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洋务派本身并不排斥向西方学习,只是其学习内容限制在“坚船利炮”等器物上,故C项也可排除。从事件信息可知,该《奏定学堂章程》主要是推行“学堂”这一新型学校教育制度,以便改革传统的科举应试,设置新的培育和选拔人才的方式,而以国家律令的方式推行新式学堂教育,其根本目的(设问引导语)当然在维护旧有统治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意识形态,故虽然题干中出现了若干被明文禁止使用的新名词,但作为干扰项的B项仍可被排除,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2.【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历史材料提供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事物、说明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所列名词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解释国民党禁止书报杂志刊载这些名词的真实意图。这些名词有的宣传中共历史(“长征时代”),有的宣传中共政策路线(“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的反映民众要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局面(“争取民主”),还有的反映民众反对国民党对日妥协(“亲日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坚持对日抗战的同时极力加强自身的统治,维护一党专政的地位,为此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贬低中共的作用,另一方面压制国内民众的民主运动和对国民党的批评,禁止书报杂志刊载上述名词即是其中的一项举措。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A项“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显然与题干材料相悖,B项“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与题干材料无涉,故这两项可排除;国民政府从组织和政治来看是抗战的领导,中共也表示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故C项“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不正确。【答案】D3.【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列举的相关的史实有“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了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背景予以判断,可知这些活动的目的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新型的意识形态。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答案】A4.【解析】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答案】A5.【考点】“斯大林模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的解决谷物问题,据此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选择D项。【答案】D6.【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民众崇拜的形成是民众自身的利益和政府的提倡有关系,不完全是英雄个人的品德决定,故A项错误;由“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被世人称颂是其前提条件,不仅仅只有皇帝个人的好恶,故B项错误;关羽因为被忠勇被人称颂,符合理学宣扬的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因而被统治者所加封,故C项正确;官府的造神运动最根本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与民众的信仰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7.【解析】本题应结合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相关背景来分析选项。从题干地图显示来看,被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不被援助的绝大部分是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结合二战后马歇尔经济援助计划的目的来看,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所以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故选C。【答案】C04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制度流变”二、高考命题分析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3.(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5.(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6.(2011·海南单科·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7.(2014·海南高考·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答案解析】1.【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
【解析】汉初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故A
项错误;“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B项正确;根据“文书之力也”可知充分发挥了文书功能,故C项错误;秦朝的典章制度并非都适用于汉初,官吏仅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并不能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故D项错误。【答案】B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3.【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析】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ACD项题干都无从反映。【答案】B4.【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解析】试题要求考生明确明初与后期中央权力变化和转移的脉络。前期,宦官不得干政,禁其读书是最直接的方法。明中后期,出于对外廷官员的不信任,皇帝便利用宦官对其实行制衡,而这也对宦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间接促进了宫廷中宦官教育的发展。宦官识字的情况逐渐制度化,他们干政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的存在,只能说明这一时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了异变,即由原来的皇帝与外廷直接发生关系,转变到宦官可以票拟,进而再转入外廷。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虽然宦官有票拟权,但是并不能代替皇帝进行决策,B选项不正确。同时内阁依然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议政机构,宦官并未真正掌握决策权力,C、D选项均不正确。。【答案】A5.【解析】从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国家的分裂战乱可以排除A。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排除B。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答案】C
6.【解析】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认为元朝破坏了汉族的礼仪文化,即“圣道”,所以建国之初要恢复儒家文化,因此,朱元璋所说的“先王”不是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而应该是与他一样的汉族皇帝,是在明之前的汉族政权,因此,选项A可以排除;题干表明在明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令郡县皆立学”,因此选项D的周朝典制也可排除;题干要求选从实质上来理解,C项是具体朝代制度,排除C,华夏传统指汉族的农耕文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所以实质是继承华夏传统,故本题选B。【答案】B7.【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解析】材料反映是中央权力机构演变,“清朝前期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清朝六部一直在行使行政权,只是有的时候并不经过六部,故B项错误;清朝贵族特权不是在削弱,而是在加强,故C项错误;“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故D项正确。【答案】D05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重史传统”一、“重史传统”的概念分析夏禹龙在《发扬重史传统,普及历史知识》一文中写道:悠久的历史化为现实的传统。传统之所以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就在于它虽源于“死”的历史,却仍“活”在当代人的心中。中国是世界上惟一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从甲骨文、金文、《尚书》,到《春秋左传》,到司马迁的《史记》等,如此连续未中断的历史记载,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中国历史有连续未中断的记录,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中国人历史意识强烈,认识到历史学的重要性,以研究、编写历史作为自己的责任;二是因为有制度上的保障,即开馆修史,专门设立国史馆,专门设立历史研究、历史编纂的政府机构。
二、高考命题分析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5.(2012·上海单科·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
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答案解析】1.【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解析】题干给出的是与商代相比周代青铜器铭文的特点,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是对商代甲骨文的继承与发展,故A可排除;这些青铜器的铭文记述的是个人功绩,追颂祖先功德,希望子孙保用,可见,仍是家族传承的重器与礼器,故排除C、D项,正确项为B。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重视历史传承、重视历史记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重史传统在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本题利用历史材料,追溯了重史传统形成的渊源,使考生不但深化了对青铜文明与中国文字形成历史的认识,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对教材知识理解的高度。【答案】B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重史传统对君主专制的影响【解析】“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故A项正确;受到皇权的影响,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可能并不真实可信,全部真实可信太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促进皇帝减少“误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的意图,故D项错误。【答案】A3.【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解析】从题干来看,西汉通过掌握秦的国家档案文献成功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可见是对秦的统治方式有所继承,从所学知识来看,西汉初年基本继承了秦的制度,故B为正确选项。A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故排除,C项与题意相反,排除,D项只表达出题干的部分内容,故排除。【答案】B4.【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官修史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解析】官修史书与私史,都为故A项错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取决于史书编撰者的立场观点,与私家还是官修无关,故B项错误;作为官方统治者的宰相或皇帝参与编修史书,实际上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不断探究之上的,无论私家还是官修史书都能使解释历史具有客观性,故D项错误。【答案】C06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社会结构”一、“社会结构”的概念分析社会发展是人类永恒追求的课题。在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典型形态进行解剖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的规律,要求人们从社会结构的建构、重组和解构的冲突与融合中来推进现代化和社会发展。学界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两层次说。李培林认为,马克思把社会结构分成社会物质存在的决定层次(即经济基础层次,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和受其制约的上层建筑层次(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二是三层次说。杜玉华(2012)从关系角度出发,认为在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中,社会结构至少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的社会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中观社会结构是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领域形成的各种关系结构的总和;微观社会结构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具体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人口结构、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三是四层次说。张子礼、邓晓臻(2012)认为,社会结构在马克思看来,至少应该包括社会资源构成及其配置、社会分层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的文化观念结构四个方面。最后还有五层次说。庞元正(2010)认为,可以把唯物史观对社会结构基本组成要素的分析归结为生产方式、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人口因素和自然环境五个方面。综上,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来看待社会发展问题,他的社会结构理论,本身也成为了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
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4.(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5.(2016·海南单科·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6.(2016·海南单科·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表11950年1970年农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美国7.236.955.12.931.764.7日本26.031.742.33.643.048.4联邦德国10.749.739.63.351.745.0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7.(2015·海南单科·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8.(2015·海南单科·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9.(2011·海南单科·24)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10.(2010·海南单科·2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答案解析】1.【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解析】关键信息: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从题干中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B项正确;ACD项题干无从反映。【答案】B2.【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解析】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进而导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说明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20世纪60年代为克服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比例失调和混乱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答案】A3.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明末租佃制(江南农村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对佃户的影响)【解析】意思是讲,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使佃户对地主的依赖关系松弛,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答案】A4.【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从表1可以看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与表1不符,故A项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从表1四国工业生产总和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但与表1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5.【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析】由“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到“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出现的情况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丝茶出口下降,一种是出口没有下降,其它产品的出口迅猛增长。根据近代中国对外出口的情况,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的资本主义浪潮中,中国并没有出现具有竞争力很强的商品出现,所以只能推断中国丝茶受到竞争,出口下降,故A项正确;清政策在甲午战争后,放宽了对民间工商的限制,与“重农抑商”不符,故B项错误;生丝茶叶的生产主要是靠商品农业,小家经济对此不占主要部分,无法判断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生丝茶叶出口比重的下降,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特征,完全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现,无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故D项错误。【答案】A6.【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解析】从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A项正确;农业美国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德国由10.7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因为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问题飞速增加,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7.【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美国与法国发展模式的差距
【解析】法国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充分的国家,因此两国的经济结构无根本差异,故A项错误;欧洲因为二战,经济残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工业设备的使用年限及“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说明当时美国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法国,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故C项正确;经济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C8.【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本题考查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量屠杀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项正确;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B9.【解析】人民公社体制下,经营规模扩大,直接导致家庭个体经营形式的消失,所以A符合题意,选A。所有制仍然是公有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B。由于实行统一的分配体制,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下降,排除C。由于该体制未能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得不到发展,工业化的基础也得不到增强。排除D。【答案】A10.【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解题,生产资料增长210%,消费资料生产增长83%,生产资料增速高于消费资料增速,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加大,改变了建国初期,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形势,工业结构得到改善。【答案】A07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区域经济”一、“区域经济”的概念分析传统观点认为,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区域没有形成,因而不存在区域经济的划分,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不大。简修炜在《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刍议》一文中则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了这种说法。第一,忽视了区域间自然条件的差异性。中国古代领土辽阔,气候气象、地形地貌、土壤结构等复杂多样,资源分布不一,这使各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域等往往把整个中国划分成不同的自然区。各个自然区的地理环境的不同特征,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深刻影响,形成地域性经济。第二,未注意到各区域间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各区域的生产力发展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如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产业部门的结构、在国家赋税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同或不尽相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一样。第三,疏略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存在及其区域间的差异性。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商品经济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在整个封建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不管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都表现出来。这种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各区域间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客观的存在,我们要研究这种不平衡性及这种不平衡性的转化。王海鸿在《中国古代区域发展思想与实践》一文中指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传承了无数的关于区域发展的思想与实践,其中很多发展成为中国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例如任何事物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区域贸易与分工的思想、地域文化的内聚与形成、地区的划分以及针对不同区情而因地制宜的思想等,皆是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的全国卷命题用语中也多有体现。
二、高考命题分析1、跨区域交往的认知例1.(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例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环境影响的理解例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例4.(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3、区域差异的分析例4.(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例5.(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材料提供了河南、江苏两地在唐、宋、明、清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表,江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状元人数的变化正说明经济发展情况与文化兴盛程度高度相关,故B项正确。再比如,例6.(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4、区域变迁的比较例7.(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例8.(2013·新课标全国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本题以主干核心知识“汉唐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作为考点,通过汉唐两幅历史地图的比较,要求考生根据历史地图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本题的历史地图材料给出了多种信息,捕捉到这些信息并正确解读历史地图材料是解图的第一步。首先,根据两幅示意图考生既可以把这两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比较,也可以围绕两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展开论述。但一定要对这两幅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进行正确的解读,必须是在比较材料的基础上得出正确信息,并予以说明。其次,这两幅历史地图材料的呈现方式非常特别,两朝的地方行政示意图反映出汉唐两朝历史的基本趋势:汉朝时,北方社会经济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唐朝时,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通过比较,我们看到了汉唐两朝不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如: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考生还可以从相关地方行政制度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历史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如: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表明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又如:吐蕃、南诏、流求等地区没有出现汉代、表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等。考生不仅要正确解读历史地图材料,明了命题的立意;还要调动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准确描述汉唐两朝的地方行政制度。通过对比,得出一个明确的概括性的认识和结论。08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天下为公”一、“天下为公”的概念分析《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孔子最早提出天下为公。《礼记·礼运记》所构建的大同世界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差别。它向我们描绘了近乎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达出一种希望构建大同世界的关好的政治愿望。孟子的仁政学说首次提出“民为贵,社楼次之,君为轻”,阐述了君、民、国家三者间的关系,推动了天下为公思想的形成。荀子又以“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立君为民”说、“公生明,私生暗”,进一步揭示了公私的道德的意义。在早期的儒家思想家看来,为“公”应该是立君治国的理想状态,表达出他们美好的政治愿望。法家将公与法制结合起来,率先提出“公天下”,阐述了法律作为天下为公的手段的重要性。商鞅说:“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立君为公才能实现天下公利,“天下为公”为君主集权统治提供合法性解释,成为君主专制的重要思想基础。同时,法家提倡的“法治公平”又为天下为公注入了公平理念
“天下为公”在秦汉隋唐时期成为重要的统治思想,得到帝王们的肯定。宋明理学更是把有关“公”的政治思维发挥到极致。“民为邦本”旨在说服民众相信君王关心民众生计以保证王朝的生存。天下为公,以民为先的思想在当时成为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工具。17世纪黄宗羲对天下为公做出了系统的论述,颠覆了前朝天下为公思想的定位,将天下为公视为君主得以存在的责任和义务。他反对权力私化的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是天下的公仆,要鞠躬尽瘁,承担天下兴亡的重任,否则将成为“天下之大害”。黄宗羲的“天下为公”成为民本思想发展的最高峰,他用天下为公解释君主权利合法性与统治则的合理性,天下为公不再只是维护统治的口号,而真正具有了关心民众忧乐为天下兴利除害的内涵。顾炎武也进一步指出,“国家”是属于一家一姓的王朝,而“天下”则是匹夫所共有。国家属于人民作为政权合法性的解释了质的转变并具有最朴素的民主的价值观念。近代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再次勾画出了一个“公天下”的理想社会,认为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对天下为公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论证与实践。他借天下为公来进一步解释它的民权主义,在他看来,公天下就是不谋私利,以为普天下民众谋幸福为己任。“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革命党人要超越一己之私的狭隘眼界,“以民为主”、“以官为仆”,达到“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而孙中山本人更是发扬天下为公精神的模范。“天下为公”成为建立民主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综上所述,天下为公的思想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3次演变:孔子首次提出天下为公仅仅作为虚幻的政治理想;法家及后世各家对“公天下”的进一步阐释,天下为公作为君主理论的核心为君主制度的必然性和治权在君的合理性辩护,天下为公开始由虚幻的政治理想转变为具有现实意义的统治思想;而近代以来,天下为公思想开始具有了民主的内涵,民众的权力与利益得到真正重视,天下为公是统治者的责任和义务,成为本土民主政治思想的萌芽,其思想本质也从为专制统治提供服务到为民权主义所出解释,实现了质的进化与转变。参考文章:厦门大学黄叶微《论“天下为公”思想的传统内涵与现实意义》二、高考命题分析1.(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2.(2010·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4.(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5.(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6.(2017·海南高考·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7.(2016·海南单科·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8.(2009·海南单科·15)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答案解析】1.【解析】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项。【答案】C2.【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故选D。【答案】D3.【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4.【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
【解析】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C项正确;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C5.【解析】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答案】C6.【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解析】材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国治而后天下平”,治理好国家。A项强调“身正”,即统治者自我端正品行,才能“不令而行”,治理好国家,与材料说法最接近,故A项正确;B项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各种关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C项强调做善事要从点滴做起,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D项体现出忧君爱民思想,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7.【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解析】由材料“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无法判定官员与皇族的关系,故A项错误;在宗法制,国为大家,官吏受命管理百姓,相当于小家中的家长,因而对官称呼为父母,故B项正确;以民为本是古代儒家的执政理念,把百姓作为治理的根本,“民贵君轻”,与“为民父母”不相符,故C项错误;官员之间的共同政治诉求是维护封建统治,“为民父母”是德行的一种表现,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故D项错误。【答案】B8.【解析】五色旗,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寓五族共和,实现民族团结之意。【答案】C09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社会心态”一、“社会心态”的概念分析“心态史学”这个专门术语在西方史学界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重要的理论基石是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期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在60年代,年鉴学派第三代学者提出了心态史这一研究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要属法国年鉴学派勒高夫的《新史学》(1989)。勒高夫在《新史学》一书中认为:“心态史研究日常的自动行为。心态史研究的对象是历史的个人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因为心态史所揭示的是他们思想中非个人的内容,这内容是恺撒及其古罗马军团中最低一等的成员所共有的,是圣路易及其土地上的农民所共有的,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及其手下的水手所共有的。”综上,心态史学就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历史上人们的心理状态,用以解释历史现象的方法。作为新史学,它的突出贡献是使历史研究由“无人历史”转移到“有人历史”,把人作为研究主题,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使人物研究由平面性过渡到立体化,使历史主体变得饱满而丰富。彭卫在《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一书说:“心态史学是历史学知识体系与心理学知识体系相融合的产物,具有了双重含意:第一,方法论的含义,即心态史学是运用心理分析手段考察历史上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第二,理论思维的含义,即心态史学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历史活动的一种认识方式,它重视历史上各种类型人物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念,重视历史上各种社会集团、各种阶层的精神风貌,重视平静年代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激荡岁月中人们的精神变化,重视上述这些因素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二、国卷选择题分析1.(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2.(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3.(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4.(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5.(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6.(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7.(2016·海南高考·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8.(2018·四川成都一模·30)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前的广州民夷冲突中,由夷人肇事的冲突占81.8%,每个冲突都有明晰的事故原因,也并未因此而发展为群体性的抗夷事件。鸦片战争后近10年间,华人无故袭击夷人的事件占87.5%,事件升级为群体事件的比例达50%。这一变化反映出A.中国民众的传统心态受到冲击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C.中国民众的近代民族观念形成
D.清政府借民夷冲突维护统治9.(2018·广东深圳宝安高三9月调研·11)列宁指出:“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自1950年5月1日颁布《婚姻法》到1953年1月止,全国范围内因为婚姻问题被虐杀或被逼自杀的人数每年可达七八万之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新婚姻观强烈冲击着国人的传统习俗与观念B.遗留大陆的敌、特、匪等的煽动破坏C.《婚姻法》宣传、推动工作不足D.解放战争发展太快,新解放区不适应巨变
【答案解析】1.【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驾驶员培训合同:安全驾驶知识传授
- 2024印刷宣传册年度生产、印刷及后期加工合同3篇
- 2024年股票交易居间协议
- 2024年豪华KTV租赁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高端医疗服务外包合同
- 2025年度腻子产品绿色环保认证销售合同3篇
- 2024幼儿园教职工综合保障聘用合同示范文本3篇
- 2025产业园智慧园区建设与运营管理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池塘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与维护合同3篇
- 双重预防体系材料明细5篇范文
- 2024年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2024文旅景区秋季稻田丰收节稻花香里 说丰年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高低压供配电设备检查和检修保养合同3篇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GA/T 804-2024机动车号牌专用固封装置
-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初探 20240927 -远东资信
- 《新课改下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 JGT 486-2015 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
- 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范文(39篇)
- 10kV架空线路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