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座: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研究_第1页
专家讲座: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研究_第2页
专家讲座: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研究_第3页
专家讲座: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研究_第4页
专家讲座: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g3063829536=xfezphx1213专题讲座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研究汤敏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一、为什么历史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1.什么是学生生活要让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首先我们要对学生生活有一个理解和认识。生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生活——学生在生存和发展中的各种活动。学生在生存和发展中的活动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学生生活在家庭环境中,但是他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要让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就要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也要联系其家庭和社会生活实际。2.历史教学为什么要贴近学生生活(1)学生厌倦沉闷的历史课堂我们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所喜欢的历史是《三国演义》、《岳飞传》等历史题材的电影、评书广播,因为这些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把那些原本遥远而陌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演绎得惟妙惟肖、有血有肉。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主要是觉得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没有意思,他们最不喜欢的是老师对教材内容枯燥无味的介绍。学生厌倦枯燥无味的历史学习,希望老师教给他们生动而有趣的历史。(2)新课程倡导历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强调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就历史学科来说,如何基于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求而建构历史课堂生活,成为历史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历史教师应该为之努力和实践。二、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与实践1.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什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所谓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出类似史实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或由此启发学生思维,引起联想。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就应当让历史“重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切身的体验与判断,感悟历史的价值与内涵。怎样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呢?●利用知识虚拟情境案例1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老师为学生虚拟了这样一个历史场景:“假若坐着时空穿梭机,来到距今70万到20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来考察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你会观察到什么呢?”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合理的想象,讲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这个案例,教师利用了学生对北京人的了解,虚拟了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讲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进行了一次北京人的生活体验。●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案例2在学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内容时,教师出示了两幅“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让学生观察宣传画之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两幅‘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这两幅宣传画是大跃进时期的真实写照,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浮夸现象,为什么要浮夸?这种不实事求是的浮夸带来的是什么结果?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从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历史图画引发出来的,学生在学习中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透过这两幅图画,理解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现象及其危害。●角色扮演进入情境案例3在学习唐朝经济繁荣的内容时,一位教师为学生虚拟了这样一个历史场景:“假设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皇帝等身份,基本要求是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学生以不同身份讲述其生活。生1:我是唐朝的农民,我用曲辕犁耕地,用筒车灌溉庄稼,生产效率比以前提高了许多。生2:我是唐朝的商人,经营高档陶瓷,我的店铺里有三彩陶器、有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我的越窑青瓷是专门从运河水路运到这里来的。”此案例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虚拟了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去体验唐代的生产生活,使学生“神入”其中,抓住了唐朝农业、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展开历史想象,如同亲身经历了唐朝的盛世生活,增进了对唐朝盛世历史的认识与把握,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亲切感。2.巧设问题,让学生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现实是历史演变的结果,从历史教学的角度来说,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看现实,从现实中看历史。这种联系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认识现实。案例4一位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一个案例,设计了相关问题,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法家、儒家、墨家、道家的思想的体现,并引发学生思考认识鉴古知今应与时俱进。有一位贫穷的母亲,不忍心看着儿子挨饿,但是口袋里实在没有钱,唯有在超市内偷点食物。她偷取食物时被超市职员发现,控告她店铺盗窃罪。以下是市民的不同反应:A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偷东西就是触犯法律,理应被判监禁。B虽然偷窃是违法的行为,但这位母亲为免儿子挨饿,才去偷东西,这是出于爱子心切,有关方面给她警告和教育就够了。C人们应该相亲相爱,她偷东西是为了救活爱儿,动机是好的。况且这个超市每年都赚取丰厚利润,施舍一点给穷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D在宇宙万物中,损失少许食物算得了什么?何必斤斤计较?问题1:上述四种言论或观点,各代表哪一家的思想?(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问题2:如果由你来判决,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为什么?(学生可自由作答。主张法治的,可指出奉公守法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法外开恩,只会养成侥幸的心态,破坏社会秩序。主张从宽处理的,可指出人际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关键,每事都绳之以法,不知变通,最终只会增加民间的戾气,导致社会不安。)这个案例的问题设计非常巧妙,它以生活中的一个案例为问题背景,让学生理解法家、儒家、墨家和道家思想,从而认识到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到了今天仍有实用价值,但在鉴古知今的同时,应该与时并进。3.开发资源,让学生在身边的生活中探讨历史历史教材是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历史是“人”的历史,正是人的“生活”才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卷。我们今天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人类历史生活的一种延续、进步和发展,而我们未来的生活也必然要从现在起步。学生生活在社会中,他们虽然年纪小,但也具备一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发一些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历史学习,使历史教学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案例5一位教师在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内容时,精心选择了教材之外的一些材料,并把它做成了示意图。教师由示意图提出问题:“这个示意图说明了什么?”,学生由此清楚的认识了生产的全球化。教师选择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并把汽车生产的相关资料用直观图示展示出来,作为学生历史学习的材料,直观形象,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案例6学生在学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内容时,教师把当今社会人们对圆明园修复问题的争论引入课堂,提出问题:“你对圆明园修复的问题有什么看法?”学生各抒己见。生1:我同意全面修复,因为这样可以重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生2:我反对修复,因为圆明园是一个耻辱,虽然圆明园曾经辉煌过;况且把钱用在修复上,就不如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这上面简直是浪费。生3:我同意部分修复,因为这样就可以和原来残破的那些形成对比,外国人也会看到中国不再弱小,不敢再侵略中国。生4:我反对现在修复,因为现在中国还不是很富裕,有钱应该用在刀刃上,等将来我们强大了,我们要让外国人把抢走的东西给送回来,到那时我们再全面修复。生5:我同意修复,但不是用中国自己的钱,而是把外国人抢走的东西拿回来,让他们给送回来。打破的那些,谁打破的让他们赔。生6:如果我们修复的话,就会让外国人觉得我们欺负完你,你们中国修复了就完了,会认为中国好欺负,他们可能还会再来欺负你。如果不修复的话,中国子孙又会缺少民族自尊,外国人也不会认为你有这个实力。我的观点就是修复一半,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再抢回它来。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把现实中关于圆明园修复的问题引入课堂,学生通过参与圆明园修复问题的讨论,把历史学习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用他们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说明现实社会问题。三、在历史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应注意的问题1.要有机结合,不要生拉硬拽任何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意义,关键都是确立它们内在的、本质的、有机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也是这样,通过实事求是的有机联系,使学生更好地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现实,不能生拉硬拽,刻意渲染。案例7一位教师在讲授了“九一八”事变的内容之后,让学生齐唱国歌,看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唱国歌有什么感受。随着音乐的响起,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画面,从日军屠杀中国人、东北三省沦亡到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教师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熟悉的国歌联系起来,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人感觉实在生拉硬拽,刻意拔高。特别是大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距学习主题偏离得太远,九一八事变和奥运会怎么能联系起来呢,真是令人费解。这就是生拉硬拽的结果。2.要具体生动,不要空泛议论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都是具体的,是来源于历史上曾是活生生的人与事。学生要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认识,其前提是对历史事物的了解和理解。学生只有具备了具体的知识,才能生成相应的观念和认识,凭空议论是历史教学的大忌。案例8一位教师讲《五四运动》内容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有的学生说:“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的说:“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热爱祖国。”有的说:“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要让学生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教师的这种联系学生实际的做法,必然出现学生空发议论的结果,因为教师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没有来自于具体的史实。3.要方式多样,不要简单说教案例9学生在学习昭君出塞这一内容时,教师讲了这样一段话:王昭君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换取了社会、国家的安定,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