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重点问题终极 (自动保存的)_第1页
毛概重点问题终极 (自动保存的)_第2页
毛概重点问题终极 (自动保存的)_第3页
毛概重点问题终极 (自动保存的)_第4页
毛概重点问题终极 (自动保存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概重点问题(一)分值(二)重点章节:第一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二章(三)重点问题:马克思主义两大成果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理论准备。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活的灵魂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弄清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力量和前途,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造成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艰苦探索,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系统的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问题;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等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毛泽东精辟论证了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毛泽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精辟论述了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课题。提出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就是不同的阶级阶层党派和社会集团等等,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联合起来实行统一的行动.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通常指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被压迫阶级推翻反动统治,被压迫民族推翻殖民统治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统一战线有利于各阶层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建设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力等问题。三大法宝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现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进行和平改造。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内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深入。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的重大决策。这是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作出的战略抉择,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处于混乱状态;经济停滞不前。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书178页课后思考题)。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使得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更好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相互统一。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生态文明发生冲突,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就使得二者在表面上存在对立,但实质上二者是相统一的。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会对经济建设提出更高更好的要求,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内涵,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文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经济的良好发展会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为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没有经济建设的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只是一句空话。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政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条件。我们所面临的生态文明问题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所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会有相应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二者直接相关。良好的政治建设会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指导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政治建设的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之一。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这就使得我们的执政理念上要有所改变,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治制度来把这个问题落到实处,为其提供制度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说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文化建设也促进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倡导势必会引领一个时代的发展,它会为其他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意念支持。这正是文化建设的魅力所在。只有我们先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才会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实现生态文明的更好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不再单纯是“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希望有一个健康自然的和谐氛围。这正是我们关注民生的重要方面,也是最低限。如果都满足不了人们的生存要求,我们还谈什么关注民生呢?社会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与条件。只有号召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是一句空话。而人们参与的前提就是无后顾之忧,而这正是社会建设所保障的。总之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其一。我们要正确认识彼此之间关系,坚持“五位一体”,建设一个更为美丽的中国,实现人们更有尊严的活着。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内容和意义?基本内容:第一,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第二,两制并存。第三,高度自治。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重要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提出原因(1)“中国梦”为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奋斗赋予了个人意义(2)“中国梦”更接地气(3)“中国梦”为改革创新发展集聚正能量(二)思想内涵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2)民族振兴: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三者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意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2)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如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习型。形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理念、机制、方法,使学习成为内在需求。建设服务型。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服务人民作为执政的首要价值和核心任务,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政党。在职能结构上,应当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服务作为政党职能结构的重心,使党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党的作风上,应当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领导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党同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在执政成效的评价上,应当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成为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建设创新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改革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精神状态的政党。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是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基本要求,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是首要任务。各类题型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 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3. 两大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4.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5.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7.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9.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10.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11.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12.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上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4. 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1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6.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7.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18.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19. 1953年,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 “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1. 多选: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23.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4.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25. 党的十三大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6. 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2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28.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9. 改革的性质: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3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31.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特点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33. 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34.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35. 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3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37.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38.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39.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持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40.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发展社会主义服务。41.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42.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4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4.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体现,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人们互相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4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必要性。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生产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46.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2)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47.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48.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4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5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1.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2.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3.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54.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55. 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6.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三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四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五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5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58. 马克思指导思想描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59.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6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和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