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_第1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_第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_第3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_第4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伴侣。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育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观念、新思路。新观念的形成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熟悉、新思路,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要求学生必须把握学会数学的学习方式,只有不断学习,猎取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形成新的数学熟悉。在八班级数学的教学中对概念的演化、推理的要求、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严密性、制造性方面都提出了比七班级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教学中对进一步培育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观念、新思路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

本班学生有2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上学期在全镇统考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几个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准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育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果。

三、教材分析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班级上册分数的初步熟悉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阅历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熟悉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究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牢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牢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把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娴熟地计算简洁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洁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洁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详细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专心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四、教学中需要打算的教具和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3.其他教具老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打算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m3、1dm3模型,容纳1L、100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老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班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老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详细情况适当灵活把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2课时左右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4?约分……4课时左右5?通分……4课时左右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一、把知识分块,进行分类整理复习。

五班级数学一共七个单元,但是重点知识分为三块,一是计算类:小数乘除法和解简易方程二是图形面积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三是问题解决:小数乘除法的解决问题以及用方程解决问题。把知识分类也能让学生明白本册学习的重点内容,在练习时能对症下药,即题目到底是考查了哪一个知识点,这样学生面对一些陌生的题目时也不会手足无措。

二、多训练计算。

本学期的计算占的比重相当大,于是让每个学生都把握计算法则,会计算每种类型的题目。最近一个月我每日会让学生做六道计算题。虽然让学生练习了,但是我做的并不好,检查不到位,只是让小组长把这个家庭作业落实,学生纠错率不高。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打算在课代表以及小组长的协作下,每日不定时抽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并把握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最大程度的在基础计算上让学困生得分。

三、把每班学生按不同程度分类。

优等生、中等程度的学生、学困生。在复习时有所侧重,优等生在把握基础题的同时,多做一些拔高的习题中等生能够把基础知识、概念、计算做的非常扎实,拔高题并不做要求学困生是个大难题,他们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甚至有厌学情绪,多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乐趣是重点,让他们有学习的欲望,基本的小数乘除法、简洁的方程,一定要重复训练,对他们进行模式训练,记忆为主。

“一帮一计划“也有所改动,原来优等生带学困生,但是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给学困生讲题时,极其不耐烦,总是听到有人埋怨认为很简洁的题目也不会做,影响很不好,于是我大胆决定,让优等生帮助中等生,中等生带学困生,这样差距小一些,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些,而且发挥中等生的作用,一方面避开了有些中等生听不懂装懂,理解知识不透彻的坏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别人他也能体验成功,对自身提高很有帮助。

最后,复习一定不要只顾做试卷而脱离课本,且不说期末考试的题目都是书上例题的变形,更重要的是课本上的习题都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不会超纲,有代表性,对于学生理解定义、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之,期末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性,根据本班学生制定一个具有时效性的计划,能对症下药,这样的复习应该会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教材解读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班级上册分数的初步熟悉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阅历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熟悉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究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牢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牢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把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娴熟地计算简洁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洁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洁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详细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专心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四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把握了整数和四则运算及分数的初步熟悉,这是学习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还学习了平均数和中位数,这是学习众数的基础,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

六、教学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育、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果的评价相结合。

4.多激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观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中需要打算的教具和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等。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4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数的熟悉,有三个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熟悉分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是“方程”;第四部分是“找规律”。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熟悉,即“圆”。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熟悉阅历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熟悉,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主要教学在详细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一个单元,是“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熟悉,逐步培育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共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讨论球的反弹高度。“奇妙的图形密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熟悉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画出美丽的图案”则结合圆的熟悉,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育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乐观的情感体验。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阅历,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

(2)让学生经历探究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洁的分析和沟通。

2、数学思考

(1)在熟悉等式、方程,探究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进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熟悉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3)在熟悉分数的意义,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进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熟悉圆的特征以及探究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熬炼形象思维,进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育统计能力。

3、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把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公式解决有关圆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沟通的重要性,提高合作沟通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情感与态度:

(1)能乐观参加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4)在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专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准时改正,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专心、严谨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方程、数对的含义,把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把握圆的特征及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将问题抽象成方程,会用数对表示位置,把握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措施

(一)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把握好这些基础知识。为学生的持续进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亲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学习方法: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加,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各单元课时安排

全册教科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5课时。全学期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教材在三班级上册分数的初步熟悉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想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的进行约分和通分。

2、把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娴熟的计算简洁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洁实际问题。

4、知道容积和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一个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感受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洁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详细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专心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老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老师要乐观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进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进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数学学习过程布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究性与挑战性活动。老师要转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与沟通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激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进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进展,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育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老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程,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中应留意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动身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进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进展。

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4课时)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第四单元、粉刷都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习(4课时)

延长阅读:往年的计划参考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五班级4班现有学生56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三班级一直到五班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观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阅历动身猎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进展。基础知识把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乐观主动地参加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沟通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专心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把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现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育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意培育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进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意实践与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与内在动机。

(二)、本册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本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把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工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洁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洁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详细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专心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四、本册教学措施:

(一)常规方面:

1、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还应同班级其他老师交换听课,准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老师应转变观念,采纳“激励性、自主性、制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乐观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意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沟通,削减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留意采纳开放式教学,培育学生根据详细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育学生的应变能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熟悉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育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进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育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老师不仅要留意培育后进生的学习爱好。留意培育其爱好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准时,当然家庭的协作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老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沟通,沟通信息。

(三)优秀学生培育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乐观性,激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努力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争星榜”、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2、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专心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忱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协作,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育。

六、辅导计划

1、注意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留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留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协作,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6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9人。从上期平常学习和期末考试情况看,两极分化较严重。多数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1)计算技巧性不强,正确性有待提高。(2)分析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弱。20来个学生对数学有深厚的学习爱好,基础知识把握得较为牢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10来个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准时按要求完成作业,学习上有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我要多花时间培育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整体成果。

二、教材内容与重难点

1、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和方程。(重难点)

2、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重点)

3、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折线统计图。

4、实践与综合应用安排的是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一年吃掉”多少森林”,发豆芽。

三、教学目标

1、能找出10以内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

2、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约分和通分。知道分数和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3、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洁实际问题。

4、在详细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简洁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洁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井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6、通过实例,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

7、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进一步经历简洁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熟悉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9、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洁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阅历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0、在学习过程中培育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规律思维能力,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察和统计观念。

四、教材主要特点

1、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原有阅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3、重视学具操作和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4、敬重学生个性,激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5、协作教学内容安排数学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

五、教学措施

(一)利用课件和微课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重视学生的生活阅历,亲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

(三)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在学生把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制造性思维进展及后续学习的关系,重视培育学生的再制造能力。

(四)重视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要求全部的学生达到同样的学习程度激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多角度理解算理。

(六)运用好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乐观激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七)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班级群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多用表扬激励,建立帮扶小组,帮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7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班级现有学生54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观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阅历动身猎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基础知识把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乐观主动地参加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沟通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专心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把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进展。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班级上册分数的初步熟悉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阅历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熟悉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究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牢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牢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把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娴熟地计算简洁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洁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洁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详细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乐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阅历,进一步培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老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专心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乐观专心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爱好,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8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从去年的学习看,绝大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深厚的爱好,学习刻苦专心,且有一部分数学特长生冒出来,同时也有个别的后进生存在,成果不够理想。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保持学生习的深厚爱好,实行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方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育,争取使的数学成果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和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阅历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熟悉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究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其图形之间的转化,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及其表面积公式,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吧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第进行约分和通分。

2、把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5,3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娴熟地计算简洁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洁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洁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详细的问题,能旋转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专心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注意培育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进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洁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熟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意实践与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与内在动机。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9一、学生情况分析

共有学生4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观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阅历动身猎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进展。基础知识把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乐观主动地参加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沟通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本学期重点抓好后20%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班级上册分数的初步熟悉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阅历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熟悉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究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3、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牢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牢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把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娴熟地计算简洁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洁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洁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详细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乐观主动参加猎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熟悉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深厚爱好,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进展。教学时留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乐观参加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制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奇怪   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重、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加,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4)留意学生动手操作,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统计等内容里适当地让学生作一些初步的社会调查汇报展现实践结果。(尝试教学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其他学科相结合,突破学科界限,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几个“训练”

(5)注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防止死记硬背,尽量使学生自己探究、领悟得出规律,然后进行强化规律。

(6)变式题的训练: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把握的前提下,加强变式题的练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把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0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班级二班共有学生50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观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阅历动身猎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进展,基础知识把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乐观主动地参加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沟通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很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

三、教学目标:

1、把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3、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4、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洁实际问题。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洁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养成专心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乐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阅历,进一步培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老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专心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乐观专心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爱好,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1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21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育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果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力争使我班的合格率得到100%。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尚未形成,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分数乘法;(2)长方体(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

2、教学要求。

(1)结合详细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把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娴熟地计算。

(2)使学生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熟悉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把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娴熟地计算。

(4)使学生熟悉理解物体体积概念,熟悉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把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使学生把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洁的数学问题。

(6)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娴熟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使学生熟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详细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措施:

1、激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3、重视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制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班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2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班级《数学》教材下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包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1)“简易方程”:本单元内容是由原五班级上册和六班级上册的方程内容整合而成。修订后的教材有几下几点值得留意的变化。一是以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为主,同时适当启发学生依据方程特点灵活进行思考。二是增设列方程解稍复杂相遇问题的例题。三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求不同方程的解法,逐步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2)“因数与倍数”:这部分内容不仅知识点较多,而且存在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历来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教材留意以学生熟悉的整数乘除法为基础,突出知识发生进展的基本线索,突出相关知识和方法的规律关联,有序地展开教学内容。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究并理解分数的意义,详细包括分数的基本含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真分数与假分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第二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究并把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详细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4)“分数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考虑到学生在三班级就已经学习过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亦已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所以本单元教材十分留意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

(5)“解决问题的策略”:删除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转化是一种重要而又最为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在此前的各类数学活动中曾经多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具有较为丰富的阅历和体会。考虑到上述详细学情,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一方面留意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阅历,感受转化策略的意义和价值,尝试从策略角度重建相应的认知结构,体会转化的策略能够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生疏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从而使原有的'相对模糊的熟悉趋于清晰和明朗,使原本相对详细的方法和技巧更具一般意义。

2.“图形与几何”领域

“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圆”。

本单元教学圆的知识,主要有圆的形状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作为一种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曲线图形,圆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对圆的特征的熟悉不能仅仅局限于圆的半径、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较为直观的层面,还应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形成更多、更有价值的感悟。

3.“统计与概率”领域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呈现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之一,而呈现和描述数据仅是统计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学生熟悉折线统计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把握一些知识和技能,而更多地在于学会根据问题背景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以及通过不同角度的数据分析获得更多有意义的结论,从而不断加深对统计活动过程的理解,逐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4.“综合与实践”领域

“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蒜叶的生长”和“球的反弹高度”。

《蒜叶的生长》是结合“折线统计图”的熟悉重新设计的,其侧重引导学生围绕蒜叶及其根须的生长情况,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进一步感受数据对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

《球的反弹高度》由原实验教材中同名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改造而成,其一方面强化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获得结论的活动线索,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乐观参加活动过程,主动开展实验探究;另一方面则突出了“回顾反思”的活动环节,着力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总结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帮助他们积累活动阅历、提升熟悉水平。

第八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此外,修订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