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野望作者:王绩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朝代)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除一度做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朗读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五言律诗平平平仄仄韵脚对仗对仗叠音叠音仄仄仄平平大多数情况下,现代汉语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一般为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一般为仄声诗歌赏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薄暮:傍晚徙倚:徘徊落晖:落日的余晖犊:小牛。这里指牛群。禽:泛指猎获的鸟兽。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跃了起来。与“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一起构成一幅山间晚秋图,

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诗歌赏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诗歌赏析诗歌主旨《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黄鹤楼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作者:崔颢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诗歌赏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昔人: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去:离开空余:只剩下,仅留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薄暮:傍晚徙倚:徘徊落晖:落日的余晖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欲何依”,化用了曹操《观沧海》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B.中间四句诗宛如一幅山村秋晚图:光与色、近与远、静与动搭配得恰到好处,表现出作者无限喜悦的心情。C.尾联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立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从中反映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D.本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D课后延伸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