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1页
损伤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2页
损伤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3页
损伤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4页
损伤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损伤患者的护理1233第一节 创伤第二节 烧伤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第九章 损伤患者的护理1233第一节 创伤第二节 烧1第一节 创伤【病因病理】(一)全身反应当机体遭受各种意外创伤后,可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这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创伤愈严重其全身反应愈明显。突出表现在精神内分泌与代谢方面的改变。特别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以及肾素-醛固酮系统的变化,对重要器官和免疫功能有明显影响。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病因病理】下一页返回2第一节 创伤(二)局部反应创伤引起局部组织的病理改变有创伤性炎症、变性、坏死。产生上述不同的改变取决于创伤程度以及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改变,由于组织胺、缓激肽等炎性介质的释放,使创伤局部毛细血管充血、通透性增高,白细胞和血浆从血管内渗出至组织间隙,故局部产生红、肿、热、痛。大多在伤后48~72h达到高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二)局部反应上一页下一页返回3第一节 创伤【临床表现】(一)全身表现1.休克

严重创伤时,可并发创伤性休克。主要由于组织的严重损害和大量失血、失液所致,可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降低、脉搏快而细弱、尿少以及意识障碍等休克的临床表现。2.急性肾功能衰竭

严重创伤,尤其伤及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大腿、臀部及躯干等处的广泛挤压伤,受损肌肉释放出大量的肌红蛋白,并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挤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和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尿毒症的症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临床表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第一节 创伤3.其他表现

可有发热,这是局部残留液或组织坏死分解产物被吸收所致,又称为吸收热。通常在38℃左右。若温度过高则提示有继发感染的可能。可有缺水、消化功能减退、肺活量减少、呼吸加快、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以及全身乏力等。(二)局部表现1.疼痛

为局部神经末梢受刺激及组织肿胀压迫所致。一般多在伤后2~3日逐渐减轻。并发感染则疼痛加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3.其他表现可有发热,这是局部残留液5第一节 创伤2.肿胀与淤斑

肿胀是由出血和组织水肿引起,淤斑则为皮下组织出血。发生在组织松弛与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头面、颈、踝部的创伤,往往肿胀、淤斑较为明显;而组织致密的手掌或足底则不明显。深部血肿则不易被发现。3.伤口与出血

损伤后皮肤、黏膜或深层组织连续性遭受破坏而造成伤口。不同类型的损伤,其伤口大小、形状、深度各异。利器伤伤口整齐,出血可较多,周围组织损伤较轻;若伤及深部大血管或内脏,可危及生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2.肿胀与淤斑肿胀是由出血和组织水肿6第一节 创伤4.功能障碍

主要是局部组织、器官破坏或疼痛所引起的保护性反应。若合并骨、关节损伤(如骨折、脱位)或神经损伤,则其功能障碍更为显著。

【辅助检查】如X线透视或摄片可帮助了解有无骨折、异物,胸腹X线和B超检查对内脏损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可帮助了解失血程度,尿液检查可帮助诊断泌尿系统损伤。此外,还可根据病情应用诊断穿刺、CT及MRI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4.功能障碍主要是局部组织、器官破坏7第一节 创伤【治疗要点】1.急救

损伤后的救治必须是抢救组织管理和抢救技术的结合,使伤员及早得到合理而有效的救治。必须优先抢救的急症主要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和休克。整个救治工作应遵循保存生命第一、恢复功能第二、顾全解剖完整性第三的原则。2.处理原则

需分清轻重缓急,采取有效措施,应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存组织、器官、肢体的功能和解剖完整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治疗要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第一节 创伤【护理评估】1.健康史

详细了解患者受伤的经过,包括:受伤的时间、外力的性质及大小、受伤的部位、受伤当时的姿势等。评估患者伤后有无意识障碍、心跳呼吸骤停、休克、肢体活动受限、失血量多少、抢救经过(如用药种类和量、伤口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和转送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护理评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9第一节 创伤2.目前身体状况(1)对于损伤患者应首先评估: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状况,然后评估局部有无肿胀、淤斑、血肿、疼痛,伤口的大小、深度、有无异物残留及出血情况,是否存在功能障碍。有无低血容量休克表现,有无颅脑、胸、腹等部位脏器的复合伤的相应表现,有无继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相应表现。(2)辅助检查结果:三大常规、穿刺和导管检查、X线、CT、超声波等是否有异常。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2.目前身体状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0第一节 创伤3.心理、社会状况

意外性伤害发生时,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可能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变化,尤其肢体伤残、面容受损的患者,无法接受事实,可出现暴躁易怒、绝望、抑郁等,评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家属对疾病的态度、经济来源和社会支持程度。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恐惧和焦虑

与机体遭受创伤较重、担心预后有关。2.疼痛

与组织结构破坏和损伤性炎症有关。3.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开放性或闭合性损伤有关。4.体液不足

与伤后失血、失液或液体补充不足有关。5.潜在并发症

感染、休克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3.心理、社会状况 意外性伤害发生时,患者11第一节 创伤【护理目标】1.患者情绪稳定、恐惧心理减轻。2.患者疼痛缓解,破损的组织得到相应处理。3.患者受损组织逐渐修复,不因组织受损发生其他不良反应。4.患者体液平衡失调得到纠正,组织灌流量增加。5.患者无感染、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或有并发症能及时发现处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护理目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2第一节 创伤【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合理安置体位:损伤较重的患者除了卧床休息之外,尚应根据病情安置体位,如适当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半坐卧位以利于膈肌活动,改善患者的呼吸。(2)加强支持疗法:改善患者的饮食,增加营养,不能经口进食者选用肠内或肠外途径行营养支持,提高组织的愈合能力。(3)患处制动:对于疼痛较重、骨折、关节脱位的患者暂时制动,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4)理疗:损伤初期局部给予冷敷以减少组织内出血和液体的渗出,有效防止组织的肿胀;后期改为热敷则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液体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护理措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3第一节 创伤2.密切观察病情

损伤患者尤其是合并内脏损伤者病情变化常较复杂,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肢体感觉和运动、伤口、胸腹部及颅脑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3.药物治疗的护理

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止痛药物,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使其得到安静休息,以利机体康复。但对于暂时诊断不明的病例,则禁止使用强止痛剂如吗啡、哌替啶等,以免掩盖病情,造成误诊或漏诊。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2.密切观察病情损伤患者尤其是合并内14第一节 创伤4.体液平衡失调的护理

由于损伤造成机体失血、失液,代谢改变,常引起不同程度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血清钾的变化,应遵医嘱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5.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与之沟通,减轻其心理压力,缓解焦虑和恐惧心理;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4.体液平衡失调的护理由于损伤造成机15第一节 创伤6.开放性伤口的护理

积极配合医生做好伤口的清创工作,争取使伤口一期愈合;感染伤口给予换药处理,使其逐渐达到二期愈合。伤口内有异物时原则上应及时取出。7.预防感染的发生

损伤尤其是开放性损伤患者必须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护理过程中应保持皮肤及伤口的清洁,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密切注意患者有无发热、咳嗽咳痰,伤口有无疼痛、红肿和渗液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6.开放性伤口的护理积极配合医生做好16第一节 创伤8.康复护理

损伤极易引起组织或器官的功能障碍而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修复损伤的组织器官,还要尽可能地恢复其生理功能。护士应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意义和必要性,协助或指导患者进行各部位的锻炼,防止因长期制动、肌肉萎缩、瘢痕挛缩等引起肢体活动障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8.康复护理损伤极易引起组织或器官的17第一节 创伤【护理评价】1.患者情绪是否稳定,恐惧心理是否减轻。2.患者疼痛是否缓解。3.患者受损组织是否逐渐修复,是否发生功能障碍。4.患者体液平衡失调是否得到纠正,组织灌流是否良好。5.是否及时发现患者感染、休克等并发症并给予了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1.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易引起损伤的危险因素,介绍发生损伤时自救的常识。2.说明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各项治疗措施的必要性。3.鼓励患者积极锻炼,增加饮食,加强营养,促进机体尽早康复。上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护理评价】上一页返回18第二节

烧伤【病理生理】根据烧伤病理生理的特点,病程大致分为三期:休克期、感染期和修复期。1.休克期

大面积烧伤后1~2小时内,由于剧烈疼痛、精神紧张等常引起血管源性休克。随后由于大量血浆样液体从创面渗出,或形成水疱使体液聚集在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然减少,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烧伤后的体液渗出一般自伤后数分钟即开始,2~3小时最为急剧,8小时达到高峰,至48小时渐趋恢复则转为吸收。因此,烧伤后48小时内需要高度警惕休克的发生。烧伤面积越大,则体液渗出越多,休克出现越早,且越严重。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病理生理】下一页返回19第二节

烧伤2.感染期

烧伤后皮肤失去屏障功能,创面上的渗液和坏死组织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加上损伤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烧伤后极易继发感染。感染的机制为创面上的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引起创面脓毒症,或创面坏死组织及细菌产生的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导致毒血症。3.修复期

自烧伤后5~8天开始,浅部烧伤自行愈合,深部烧伤则需要形成肉芽组织或焦痂脱落甚至植皮方能愈合。严重的瘢痕组织挛缩后可以影响容貌或关节活动,甚至留下残疾。热力作用于机体后,其伤情与热力的温度及热力作用的时间有关。热力温度越高,作用的时间越长,则烧伤伤情越重。热力烧伤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此外,烧伤的原因、部位、有无合并伤及中毒、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亦会明显影响烧伤的预后。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2.感染期烧伤后皮肤失去屏障功能,创面20第二节

烧伤【临床表现和诊断】1.烧伤面积的计算

成年人的体表面积约为1.5~2m2,为了方便起见,在计算烧伤面积时常将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常用烧伤面积的估算方法有:(1)手掌法:患者五指并拢后其手掌面积为全身总面积的1%,此法测量简便,主要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的估算。(2)中国新九分法:将人体各部位分别定为若干个9%,具体计算方法见表9-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临床表现和诊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21第二节

烧伤2.烧伤深度

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分为Ⅰ°、浅Ⅱ°、深Ⅱ°和Ⅲ°。Ⅰ°、浅Ⅱ°为浅度烧伤,深Ⅱ°和Ⅲ°则为深度烧伤。3.烧伤严重程度

主要依据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加以综合性评估,以利伤员分类治疗和评价疗效。4.吸入性损伤

既往称之为呼吸道烧伤。致病原因不仅是热力本身,还包括热力作用(燃烧)时产生的含有损害性化学物质的烟雾,后者吸入支气管和肺泡后,具有局部腐蚀和全身毒性作用,因吸入性窒息,有些甚至无体表烧伤即已死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2.烧伤深度 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分为Ⅰ°22第二节

烧伤【处理原则】烧伤后急救的方法和措施直接影响治疗和预后,因此在现场应正确实施急救。(一)现场急救1.迅速使伤员脱离致热源

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焰或协助脱掉着火的衣服,可用冷水冲淋、跳入水中、浸湿的毯子包裹、就地翻滚压灭火焰等。2.保持呼吸道通畅

火焰、烟雾可致呼吸道烧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氧气吸入。合并一氧化碳中毒时应将伤者移至空气流通处,并及时给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处理原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23第二节

烧伤3.保护创面

用清洁的布单或衣物包扎创面,避免污染。避免用有色药物涂抹,以免影响烧伤深度的判断。烧伤后局部有水疱时注意进行保护,避免弄破,防止造成创面感染。4.镇静止痛

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其情绪稳定,诊断明确后可以酌情使用镇静止痛剂。呼吸道烧伤、小儿患者以及合并颅脑损伤时禁止使用吗啡类制剂,以免抑制呼吸。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3.保护创面 用清洁的布单或衣物包扎创面,避24第二节

烧伤(二)烧伤处理1.创面处理

创面处理的原则是保护创面、减轻损害和疼痛、防止感染。(1)初期处理:目的是清除创面上沾染的异物和细菌,有休克的患者必须在休克得到控制后方可实施。包括修剪掉创面周围的毛发;擦洗其周围正常的皮肤;拭去创面上的黏附物;以无菌生理盐水或消毒液冲洗创面直至清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二)烧伤处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25第二节

烧伤(2)创面包扎与暴露:包扎主要适用于四肢、不合作者或门诊患者的Ⅱ度~Ⅲ度烧伤,以达到保护创面、减少污染、吸收渗液等院外治疗的目的。暴露疗法适用于Ⅲ度、特殊部位(头面部、颈部、会阴部)烧伤以及特殊感染的创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真菌感染等)。(3)感染创面的处理:创面感染后,不仅影响愈合,而且可导致脓毒血症和其他并发症,必须认真处理。对于创面的脓性分泌物可选用湿敷、半暴露疗法,使感染创面生长新鲜的肉芽组织,以利植皮或自行愈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2)创面包扎与暴露:包扎主要适用于四肢、不合26第二节

烧伤2.焦痂的处理

治疗时应保持焦痂的干燥,可用碘伏涂抹,每4小时一次;避免焦痂部位受压。一旦痂下有积脓,则需要及时引流。3.全身治疗

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积极抗休克,控制脓毒症,防治并发症和加强全身支持。(1)防止休克:早期应镇静、止痛,防止发生神经源性休克;之后应积极补液,扩充血容量,防止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2)防治全身性感染:烧伤发生感染可引起脓毒症,后果极为严重。致病菌主要为来自创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2.焦痂的处理治疗时应保持焦痂的干燥,27第二节

烧伤(3)全身支持疗法: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高代谢状态,导致负氮平衡,全身营养状况和抵抗力低下,创面延迟愈合,因此应尽可能经胃肠道补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4)预防并发症:预防烧伤后并发症的基本方法是及时纠正低血容量和休克、预防和减轻感染。烧伤患者常发生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急性肾衰竭、消化道出血以及皮肤感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3)全身支持疗法: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高代谢状28第二节

烧伤【护理评估】1.健康史

向患者、家属或护送人员了解烧伤的时间、热源种类以及接触时间、烧伤现场情况、烧伤后急救措施以及既往身体健康状况等。2.目前身体状况(1)患者呼吸功能:有无吸入性损伤的表现,如呼吸困难、交谈障碍等。(2)患者有无血容量减少的表现:意识障碍、口渴、少尿无尿、面色苍白或发绀、肢体温度下降、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护理评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29第二节

烧伤(3)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根据中国新九分法判断烧伤的面积,但应注意呼吸道烧伤面积虽然不记录在内,但需要特殊注明。(4)烧伤严重程度:主要根据烧伤面积、深度,以及有无合并吸入性损伤和休克进行判断。(5)有无创面和全身感染:创面和全身感染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创面有脓性分泌物、食欲下降、意识障碍等表现。(6)有无并发症出现:如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压疮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7)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有体重、血清蛋白、氮平衡检测、皮下脂肪厚度测量等。(8)辅助检查结果:三大常规检查、X线、血气分析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3)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根据中国新九分法判断烧30第二节

烧伤3.心理、社会状况

头面部烧伤以及大面积烧伤,不仅给患者带来生命的威胁,同时因瘢痕的形成可能给患者造成容貌的破坏或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患者表现焦虑、抑郁,甚至绝望。此外,烧伤还会给患者家属带来经济问题和心理创伤。所以要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对烧伤治疗及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患者是否配合治疗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3.心理、社会状况头面部烧伤以及大面积31第二节

烧伤【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恐惧和焦虑

与烧伤场面刺激、病情较重、担心治疗和预后等有关。2.有窒息的危险

与吸入性呼吸道烧伤有关。3.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烧伤导致皮肤组织破坏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

与烧伤时皮肤组织受损、创面污染、免疫力下降有关。5.体液不足

与烧伤后创面渗出大量血浆样液体有关。6.疼痛

与组织破坏、局部痛觉敏感以及烧伤后炎症反应有关。7.自我形象紊乱

与烧伤后局部瘢痕形成、肢体畸形、活动障碍有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32第二节

烧伤【护理目标】1.患者情绪稳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患者呼吸道通畅,未发生窒息。3.损伤的皮肤愈合或得到妥善处理。4.患者平稳度过感染期,无全身性感染发生。5.患者体液平衡,循环血量充足,组织灌注良好。6.患者疼痛逐渐缓解。7.患者认同自我,能正确面对烧伤引起的瘢痕或畸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护理目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33第二节

烧伤【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

严重烧伤患者病情变化迅速而复杂,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烧伤创面、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末梢循环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2.遵医嘱补液,迅速纠正血容量不足和休克

首先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低血容量时由于静脉塌陷常使末梢静脉穿刺困难,必要时可进行大隐静脉切开或中心静脉穿刺。补液方法有口服烧伤饮料(水100ml+NaCl0.3g+NaHCO30.15g+苯巴比妥0.005g)和静脉补液,必须尽早实施、加强监测,原则为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护理措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34第二节

烧伤3.吸入性损伤护理

吸入性损伤后由于水肿和组织破坏,易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对生命构成威胁。护理过程中必须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咳痰,协助其翻身并拍背;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进行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气管插管、切开或机械辅助呼吸。4.创面护理

目的是保护创面、防治感染、促进愈合,最大限度恢复功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3.吸入性损伤护理吸入性损伤后由于水肿35第二节

烧伤5.预防感染①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严格实施消毒灭菌制度和烧伤病房管理规定,保持床单位、患者用具和病房的清洁,定时消毒病房空气,防止交叉感染;②做好口腔和会阴部护理,防止创面污染;③加强各种治疗性导管护理,严格无菌操作;④尽早、足量、联合交替使用抗生素;⑤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⑥密切监测感染征象,注意观察创面色泽、渗液、肿胀、气味及痂下积脓等情况,如出现局部创面萎陷、肉芽色暗无光泽,坏死组织增多,并出现出血或淤血斑点,提示有创面脓毒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5.预防感染①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严格36第二节

烧伤6.营养支持

烧伤患者呈高代谢状态,应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除休克患者外尽量鼓励患者经口进食。对进食困难或昏迷患者可给予管饲饮食,必要时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7.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其情绪稳定,正确面对烧伤以及由此引发的畸形、伤残等后遗症;对需要多次植皮的患者更应做好解释和护理工作,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6.营养支持烧伤患者呈高代谢状态,应补37第二节

烧伤8.疼痛的护理

烧伤会导致较剧烈的疼痛,应给予安慰和鼓励,使其情绪稳定,病房环境要安静,光线适宜,减少对患者的刺激。疼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吗啡类药物有较强的止痛效果,但有呼吸抑制作用,对吸入性烧伤、老年人和小儿禁用。9.康复护理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加强肢体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维持肢体功能位,预防或矫正肢体挛缩畸形。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8.疼痛的护理烧伤会导致较剧烈的疼痛,38第二节

烧伤【护理评价】1.患者情绪是否稳定,能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呼吸困难症状是否缓解,窒息的危险是否被解除。3.创面处理是否得当,有无疼痛或感染;是否达到预期愈合目的。4.患者是否平稳度过感染期,有无全身性感染和创面感染发生,如发生是否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护理评价】上一页下一页返回39第二节

烧伤5.患者体液是否平衡,循环血量是否充足,组织灌注是否良好。6.患者疼痛是否减轻。7.患者能否自我认同,能否正确面对烧伤引起的瘢痕或畸形。

【健康教育】

1.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及灭火、自救知识。2.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长期康复计划,协助和指导功能锻炼。3.鼓励并协助患者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提高其自理能力。上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5.患者体液是否平衡,循环血量是否充足,组织40损伤患者的护理课件41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一、清创术【目的】(1)查明伤情,以便做出明确诊断并为处理伤口做好准备。(2)彻底止血,清除伤口内异物及污染组织。(3)使污染伤口转变为清洁伤口,开放伤变为闭合伤。(4)修复破损的神经、血管以及组织器官。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一、清创术下一页返回42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步骤】清创须在适当麻醉下进行。其步骤如下:1.认真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

以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后用洗手刷或棉球蘸肥皂液洗净伤口周围皮肤,局部有毛发者先剃毛,有油污时可用汽油等脱尽;然后揭去覆盖伤口的敷料,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新洁尔灭反复冲洗伤口,冲走异物、血块、离散的坏死组织等;擦干后皮肤用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步骤】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2.彻底清理伤口

由浅入深探查伤口情况,必要时可扩大创口。剪去创缘1~2mm的皮肤,充分显露创口,清除异物、血块、组织碎片以及失活的组织,咬除明显污染的骨断端,大块游离的骨片清洗后放回原处。由于皮下组织抗感染能力弱,清创时应适当多切除。清创、止血结束后,以无菌生理盐水再次冲洗伤道。3.仔细修复损伤组织

修复前应重新铺消毒巾,更换手套和用过的手术器械,根据各种组织的特点进行修复。神经、血管、肌腱等须待病情稳定后,接受专科处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2.彻底清理伤口由浅入深探查伤口情44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注意事项】

1.时间要求

受伤后早期细菌只是黏附在伤口表面,用一般的方法即可达到清创目的。2.操作要求(1)一般应待休克纠正后再进行清创,若伤口不处理无法控制休克时,则须在快速扩容的同时,紧急清创、止血。(2)严格无菌操作,即使伤口污染较重,仍然需要按无菌技术进行。(3)动作轻柔,避免进一步加重组织的损伤和患者的痛苦。(4)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如上肢损伤选用臂丛神经麻醉、下肢损伤选用腰麻等。(5)清创彻底,以利组织愈合和预防感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注意事项】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5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包括伤口引流,敷料有无脱落或被渗液湿透,伤口有无疼痛、红肿等。2.安置合适的体位

骨、关节损伤或神经、肌腱、血管修补者,除患处固定、制动外,适当抬高患肢,以利于引流,减轻肢体肿胀。3.预防感染和破伤风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和破伤风的发生。4.术后锻炼

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护理措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6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二、换药【目的】1.动态观察伤口的生长和愈合情况。2.保持伤口引流通畅。3.及时清除伤口内的异物、脓液和过剩的肉芽组织,防止附加损伤和污染。4.为促进伤口愈合提供良好的局部条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二、换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7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步骤】1.换药的准备(1)操作者的准备:换药前操作者应戴好口罩和工作帽,认真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2)物品准备:根据伤口类型准备相应物品,如换药碗或弯盘、组织镊、剪刀、纱布或绷带、碘酊、乙醇棉球、冲洗伤口的药液,必要时需备探针、刮匙等。(3)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清楚换药的目的、程序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取得其合作;放好屏风;患者身体下面铺油布,以防消毒液湿透患者的被褥;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并充分显露换药部位以便于操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步骤】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8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2.去除伤口原有的敷料

其操作方法是由内向外撕开胶布,顺伤口的长轴方向慢慢取下敷料,防止用力揭开,引起疼痛、渗血或肉芽组织损伤。3.清洁、消毒和处理伤口(1)清洁伤口换药:揭去敷料,观察伤口情况,无感染者则用乙醇棉球擦拭伤口和缝线,然后由内而外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以无菌敷料覆盖即可。(2)感染伤口换药:浅部感染伤口以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除去伤口表面脓苔,然后以0.1%氯己定(洗必泰)、过氧化氢溶液的拧干棉球清洗。遇有创面较大、久治不愈而肉芽组织鲜红的伤口,可选择点状植皮促进愈合。(3)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彻底处理伤口后,用70%乙醇再次消毒周围皮肤一次,以无菌纱布覆盖创面或伤口,胶布或绷带固定。上一页返回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2.去除伤口原有的敷料其操作方法是49谢谢观赏谢谢观赏50表9-1中国九分法各部位烧伤面积计算返回表9-1中国九分法各部位烧伤面积计算返回51第九章

损伤患者的护理1233第一节 创伤第二节 烧伤第三节 清创与换药第九章 损伤患者的护理1233第一节 创伤第二节 烧52第一节 创伤【病因病理】(一)全身反应当机体遭受各种意外创伤后,可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这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创伤愈严重其全身反应愈明显。突出表现在精神内分泌与代谢方面的改变。特别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以及肾素-醛固酮系统的变化,对重要器官和免疫功能有明显影响。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病因病理】下一页返回53第一节 创伤(二)局部反应创伤引起局部组织的病理改变有创伤性炎症、变性、坏死。产生上述不同的改变取决于创伤程度以及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改变,由于组织胺、缓激肽等炎性介质的释放,使创伤局部毛细血管充血、通透性增高,白细胞和血浆从血管内渗出至组织间隙,故局部产生红、肿、热、痛。大多在伤后48~72h达到高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二)局部反应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4第一节 创伤【临床表现】(一)全身表现1.休克

严重创伤时,可并发创伤性休克。主要由于组织的严重损害和大量失血、失液所致,可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降低、脉搏快而细弱、尿少以及意识障碍等休克的临床表现。2.急性肾功能衰竭

严重创伤,尤其伤及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大腿、臀部及躯干等处的广泛挤压伤,受损肌肉释放出大量的肌红蛋白,并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挤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和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尿毒症的症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临床表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5第一节 创伤3.其他表现

可有发热,这是局部残留液或组织坏死分解产物被吸收所致,又称为吸收热。通常在38℃左右。若温度过高则提示有继发感染的可能。可有缺水、消化功能减退、肺活量减少、呼吸加快、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以及全身乏力等。(二)局部表现1.疼痛

为局部神经末梢受刺激及组织肿胀压迫所致。一般多在伤后2~3日逐渐减轻。并发感染则疼痛加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3.其他表现可有发热,这是局部残留液56第一节 创伤2.肿胀与淤斑

肿胀是由出血和组织水肿引起,淤斑则为皮下组织出血。发生在组织松弛与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头面、颈、踝部的创伤,往往肿胀、淤斑较为明显;而组织致密的手掌或足底则不明显。深部血肿则不易被发现。3.伤口与出血

损伤后皮肤、黏膜或深层组织连续性遭受破坏而造成伤口。不同类型的损伤,其伤口大小、形状、深度各异。利器伤伤口整齐,出血可较多,周围组织损伤较轻;若伤及深部大血管或内脏,可危及生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2.肿胀与淤斑肿胀是由出血和组织水肿57第一节 创伤4.功能障碍

主要是局部组织、器官破坏或疼痛所引起的保护性反应。若合并骨、关节损伤(如骨折、脱位)或神经损伤,则其功能障碍更为显著。

【辅助检查】如X线透视或摄片可帮助了解有无骨折、异物,胸腹X线和B超检查对内脏损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可帮助了解失血程度,尿液检查可帮助诊断泌尿系统损伤。此外,还可根据病情应用诊断穿刺、CT及MRI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4.功能障碍主要是局部组织、器官破坏58第一节 创伤【治疗要点】1.急救

损伤后的救治必须是抢救组织管理和抢救技术的结合,使伤员及早得到合理而有效的救治。必须优先抢救的急症主要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和休克。整个救治工作应遵循保存生命第一、恢复功能第二、顾全解剖完整性第三的原则。2.处理原则

需分清轻重缓急,采取有效措施,应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存组织、器官、肢体的功能和解剖完整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治疗要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9第一节 创伤【护理评估】1.健康史

详细了解患者受伤的经过,包括:受伤的时间、外力的性质及大小、受伤的部位、受伤当时的姿势等。评估患者伤后有无意识障碍、心跳呼吸骤停、休克、肢体活动受限、失血量多少、抢救经过(如用药种类和量、伤口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和转送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护理评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0第一节 创伤2.目前身体状况(1)对于损伤患者应首先评估: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状况,然后评估局部有无肿胀、淤斑、血肿、疼痛,伤口的大小、深度、有无异物残留及出血情况,是否存在功能障碍。有无低血容量休克表现,有无颅脑、胸、腹等部位脏器的复合伤的相应表现,有无继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相应表现。(2)辅助检查结果:三大常规、穿刺和导管检查、X线、CT、超声波等是否有异常。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2.目前身体状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第一节 创伤3.心理、社会状况

意外性伤害发生时,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可能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变化,尤其肢体伤残、面容受损的患者,无法接受事实,可出现暴躁易怒、绝望、抑郁等,评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家属对疾病的态度、经济来源和社会支持程度。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恐惧和焦虑

与机体遭受创伤较重、担心预后有关。2.疼痛

与组织结构破坏和损伤性炎症有关。3.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开放性或闭合性损伤有关。4.体液不足

与伤后失血、失液或液体补充不足有关。5.潜在并发症

感染、休克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3.心理、社会状况 意外性伤害发生时,患者62第一节 创伤【护理目标】1.患者情绪稳定、恐惧心理减轻。2.患者疼痛缓解,破损的组织得到相应处理。3.患者受损组织逐渐修复,不因组织受损发生其他不良反应。4.患者体液平衡失调得到纠正,组织灌流量增加。5.患者无感染、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或有并发症能及时发现处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护理目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3第一节 创伤【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合理安置体位:损伤较重的患者除了卧床休息之外,尚应根据病情安置体位,如适当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半坐卧位以利于膈肌活动,改善患者的呼吸。(2)加强支持疗法:改善患者的饮食,增加营养,不能经口进食者选用肠内或肠外途径行营养支持,提高组织的愈合能力。(3)患处制动:对于疼痛较重、骨折、关节脱位的患者暂时制动,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4)理疗:损伤初期局部给予冷敷以减少组织内出血和液体的渗出,有效防止组织的肿胀;后期改为热敷则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液体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护理措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4第一节 创伤2.密切观察病情

损伤患者尤其是合并内脏损伤者病情变化常较复杂,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肢体感觉和运动、伤口、胸腹部及颅脑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3.药物治疗的护理

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止痛药物,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使其得到安静休息,以利机体康复。但对于暂时诊断不明的病例,则禁止使用强止痛剂如吗啡、哌替啶等,以免掩盖病情,造成误诊或漏诊。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2.密切观察病情损伤患者尤其是合并内65第一节 创伤4.体液平衡失调的护理

由于损伤造成机体失血、失液,代谢改变,常引起不同程度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血清钾的变化,应遵医嘱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5.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与之沟通,减轻其心理压力,缓解焦虑和恐惧心理;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4.体液平衡失调的护理由于损伤造成机66第一节 创伤6.开放性伤口的护理

积极配合医生做好伤口的清创工作,争取使伤口一期愈合;感染伤口给予换药处理,使其逐渐达到二期愈合。伤口内有异物时原则上应及时取出。7.预防感染的发生

损伤尤其是开放性损伤患者必须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护理过程中应保持皮肤及伤口的清洁,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密切注意患者有无发热、咳嗽咳痰,伤口有无疼痛、红肿和渗液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6.开放性伤口的护理积极配合医生做好67第一节 创伤8.康复护理

损伤极易引起组织或器官的功能障碍而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修复损伤的组织器官,还要尽可能地恢复其生理功能。护士应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意义和必要性,协助或指导患者进行各部位的锻炼,防止因长期制动、肌肉萎缩、瘢痕挛缩等引起肢体活动障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8.康复护理损伤极易引起组织或器官的68第一节 创伤【护理评价】1.患者情绪是否稳定,恐惧心理是否减轻。2.患者疼痛是否缓解。3.患者受损组织是否逐渐修复,是否发生功能障碍。4.患者体液平衡失调是否得到纠正,组织灌流是否良好。5.是否及时发现患者感染、休克等并发症并给予了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1.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易引起损伤的危险因素,介绍发生损伤时自救的常识。2.说明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各项治疗措施的必要性。3.鼓励患者积极锻炼,增加饮食,加强营养,促进机体尽早康复。上一页返回第一节 创伤【护理评价】上一页返回69第二节

烧伤【病理生理】根据烧伤病理生理的特点,病程大致分为三期:休克期、感染期和修复期。1.休克期

大面积烧伤后1~2小时内,由于剧烈疼痛、精神紧张等常引起血管源性休克。随后由于大量血浆样液体从创面渗出,或形成水疱使体液聚集在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然减少,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烧伤后的体液渗出一般自伤后数分钟即开始,2~3小时最为急剧,8小时达到高峰,至48小时渐趋恢复则转为吸收。因此,烧伤后48小时内需要高度警惕休克的发生。烧伤面积越大,则体液渗出越多,休克出现越早,且越严重。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病理生理】下一页返回70第二节

烧伤2.感染期

烧伤后皮肤失去屏障功能,创面上的渗液和坏死组织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加上损伤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烧伤后极易继发感染。感染的机制为创面上的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引起创面脓毒症,或创面坏死组织及细菌产生的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导致毒血症。3.修复期

自烧伤后5~8天开始,浅部烧伤自行愈合,深部烧伤则需要形成肉芽组织或焦痂脱落甚至植皮方能愈合。严重的瘢痕组织挛缩后可以影响容貌或关节活动,甚至留下残疾。热力作用于机体后,其伤情与热力的温度及热力作用的时间有关。热力温度越高,作用的时间越长,则烧伤伤情越重。热力烧伤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此外,烧伤的原因、部位、有无合并伤及中毒、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亦会明显影响烧伤的预后。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2.感染期烧伤后皮肤失去屏障功能,创面71第二节

烧伤【临床表现和诊断】1.烧伤面积的计算

成年人的体表面积约为1.5~2m2,为了方便起见,在计算烧伤面积时常将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常用烧伤面积的估算方法有:(1)手掌法:患者五指并拢后其手掌面积为全身总面积的1%,此法测量简便,主要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的估算。(2)中国新九分法:将人体各部位分别定为若干个9%,具体计算方法见表9-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临床表现和诊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2第二节

烧伤2.烧伤深度

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分为Ⅰ°、浅Ⅱ°、深Ⅱ°和Ⅲ°。Ⅰ°、浅Ⅱ°为浅度烧伤,深Ⅱ°和Ⅲ°则为深度烧伤。3.烧伤严重程度

主要依据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加以综合性评估,以利伤员分类治疗和评价疗效。4.吸入性损伤

既往称之为呼吸道烧伤。致病原因不仅是热力本身,还包括热力作用(燃烧)时产生的含有损害性化学物质的烟雾,后者吸入支气管和肺泡后,具有局部腐蚀和全身毒性作用,因吸入性窒息,有些甚至无体表烧伤即已死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2.烧伤深度 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分为Ⅰ°73第二节

烧伤【处理原则】烧伤后急救的方法和措施直接影响治疗和预后,因此在现场应正确实施急救。(一)现场急救1.迅速使伤员脱离致热源

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焰或协助脱掉着火的衣服,可用冷水冲淋、跳入水中、浸湿的毯子包裹、就地翻滚压灭火焰等。2.保持呼吸道通畅

火焰、烟雾可致呼吸道烧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氧气吸入。合并一氧化碳中毒时应将伤者移至空气流通处,并及时给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处理原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4第二节

烧伤3.保护创面

用清洁的布单或衣物包扎创面,避免污染。避免用有色药物涂抹,以免影响烧伤深度的判断。烧伤后局部有水疱时注意进行保护,避免弄破,防止造成创面感染。4.镇静止痛

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其情绪稳定,诊断明确后可以酌情使用镇静止痛剂。呼吸道烧伤、小儿患者以及合并颅脑损伤时禁止使用吗啡类制剂,以免抑制呼吸。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3.保护创面 用清洁的布单或衣物包扎创面,避75第二节

烧伤(二)烧伤处理1.创面处理

创面处理的原则是保护创面、减轻损害和疼痛、防止感染。(1)初期处理:目的是清除创面上沾染的异物和细菌,有休克的患者必须在休克得到控制后方可实施。包括修剪掉创面周围的毛发;擦洗其周围正常的皮肤;拭去创面上的黏附物;以无菌生理盐水或消毒液冲洗创面直至清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二)烧伤处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76第二节

烧伤(2)创面包扎与暴露:包扎主要适用于四肢、不合作者或门诊患者的Ⅱ度~Ⅲ度烧伤,以达到保护创面、减少污染、吸收渗液等院外治疗的目的。暴露疗法适用于Ⅲ度、特殊部位(头面部、颈部、会阴部)烧伤以及特殊感染的创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真菌感染等)。(3)感染创面的处理:创面感染后,不仅影响愈合,而且可导致脓毒血症和其他并发症,必须认真处理。对于创面的脓性分泌物可选用湿敷、半暴露疗法,使感染创面生长新鲜的肉芽组织,以利植皮或自行愈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2)创面包扎与暴露:包扎主要适用于四肢、不合77第二节

烧伤2.焦痂的处理

治疗时应保持焦痂的干燥,可用碘伏涂抹,每4小时一次;避免焦痂部位受压。一旦痂下有积脓,则需要及时引流。3.全身治疗

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积极抗休克,控制脓毒症,防治并发症和加强全身支持。(1)防止休克:早期应镇静、止痛,防止发生神经源性休克;之后应积极补液,扩充血容量,防止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2)防治全身性感染:烧伤发生感染可引起脓毒症,后果极为严重。致病菌主要为来自创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2.焦痂的处理治疗时应保持焦痂的干燥,78第二节

烧伤(3)全身支持疗法: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高代谢状态,导致负氮平衡,全身营养状况和抵抗力低下,创面延迟愈合,因此应尽可能经胃肠道补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4)预防并发症:预防烧伤后并发症的基本方法是及时纠正低血容量和休克、预防和减轻感染。烧伤患者常发生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急性肾衰竭、消化道出血以及皮肤感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3)全身支持疗法: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高代谢状79第二节

烧伤【护理评估】1.健康史

向患者、家属或护送人员了解烧伤的时间、热源种类以及接触时间、烧伤现场情况、烧伤后急救措施以及既往身体健康状况等。2.目前身体状况(1)患者呼吸功能:有无吸入性损伤的表现,如呼吸困难、交谈障碍等。(2)患者有无血容量减少的表现:意识障碍、口渴、少尿无尿、面色苍白或发绀、肢体温度下降、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护理评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0第二节

烧伤(3)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根据中国新九分法判断烧伤的面积,但应注意呼吸道烧伤面积虽然不记录在内,但需要特殊注明。(4)烧伤严重程度:主要根据烧伤面积、深度,以及有无合并吸入性损伤和休克进行判断。(5)有无创面和全身感染:创面和全身感染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创面有脓性分泌物、食欲下降、意识障碍等表现。(6)有无并发症出现:如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压疮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7)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有体重、血清蛋白、氮平衡检测、皮下脂肪厚度测量等。(8)辅助检查结果:三大常规检查、X线、血气分析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3)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根据中国新九分法判断烧81第二节

烧伤3.心理、社会状况

头面部烧伤以及大面积烧伤,不仅给患者带来生命的威胁,同时因瘢痕的形成可能给患者造成容貌的破坏或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患者表现焦虑、抑郁,甚至绝望。此外,烧伤还会给患者家属带来经济问题和心理创伤。所以要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对烧伤治疗及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患者是否配合治疗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3.心理、社会状况头面部烧伤以及大面积82第二节

烧伤【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恐惧和焦虑

与烧伤场面刺激、病情较重、担心治疗和预后等有关。2.有窒息的危险

与吸入性呼吸道烧伤有关。3.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烧伤导致皮肤组织破坏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

与烧伤时皮肤组织受损、创面污染、免疫力下降有关。5.体液不足

与烧伤后创面渗出大量血浆样液体有关。6.疼痛

与组织破坏、局部痛觉敏感以及烧伤后炎症反应有关。7.自我形象紊乱

与烧伤后局部瘢痕形成、肢体畸形、活动障碍有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第二节

烧伤【护理目标】1.患者情绪稳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患者呼吸道通畅,未发生窒息。3.损伤的皮肤愈合或得到妥善处理。4.患者平稳度过感染期,无全身性感染发生。5.患者体液平衡,循环血量充足,组织灌注良好。6.患者疼痛逐渐缓解。7.患者认同自我,能正确面对烧伤引起的瘢痕或畸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护理目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4第二节

烧伤【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

严重烧伤患者病情变化迅速而复杂,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烧伤创面、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末梢循环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2.遵医嘱补液,迅速纠正血容量不足和休克

首先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低血容量时由于静脉塌陷常使末梢静脉穿刺困难,必要时可进行大隐静脉切开或中心静脉穿刺。补液方法有口服烧伤饮料(水100ml+NaCl0.3g+NaHCO30.15g+苯巴比妥0.005g)和静脉补液,必须尽早实施、加强监测,原则为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护理措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5第二节

烧伤3.吸入性损伤护理

吸入性损伤后由于水肿和组织破坏,易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对生命构成威胁。护理过程中必须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咳痰,协助其翻身并拍背;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进行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气管插管、切开或机械辅助呼吸。4.创面护理

目的是保护创面、防治感染、促进愈合,最大限度恢复功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3.吸入性损伤护理吸入性损伤后由于水肿86第二节

烧伤5.预防感染①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严格实施消毒灭菌制度和烧伤病房管理规定,保持床单位、患者用具和病房的清洁,定时消毒病房空气,防止交叉感染;②做好口腔和会阴部护理,防止创面污染;③加强各种治疗性导管护理,严格无菌操作;④尽早、足量、联合交替使用抗生素;⑤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⑥密切监测感染征象,注意观察创面色泽、渗液、肿胀、气味及痂下积脓等情况,如出现局部创面萎陷、肉芽色暗无光泽,坏死组织增多,并出现出血或淤血斑点,提示有创面脓毒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5.预防感染①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严格87第二节

烧伤6.营养支持

烧伤患者呈高代谢状态,应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除休克患者外尽量鼓励患者经口进食。对进食困难或昏迷患者可给予管饲饮食,必要时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7.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其情绪稳定,正确面对烧伤以及由此引发的畸形、伤残等后遗症;对需要多次植皮的患者更应做好解释和护理工作,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6.营养支持烧伤患者呈高代谢状态,应补88第二节

烧伤8.疼痛的护理

烧伤会导致较剧烈的疼痛,应给予安慰和鼓励,使其情绪稳定,病房环境要安静,光线适宜,减少对患者的刺激。疼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吗啡类药物有较强的止痛效果,但有呼吸抑制作用,对吸入性烧伤、老年人和小儿禁用。9.康复护理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加强肢体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维持肢体功能位,预防或矫正肢体挛缩畸形。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烧伤8.疼痛的护理烧伤会导致较剧烈的疼痛,89第二节

烧伤【护理评价】1.患者情绪是否稳定,能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呼吸困难症状是否缓解,窒息的危险是否被解除。3.创面处理是否得当,有无疼痛或感染;是否达到预期愈合目的。4.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