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面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从表中可以推出

时间类型中唐晚唐宋贡茶州17176产茶州4369582贡茶州所占比重39.35%24.64%1.03%A.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区域分工渐趋合理D.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参考答案:A材料数据反映了贡茶州所占比重到宋代大幅下降,贡茶指进贡给皇室的茶叶,贡茶州所占比重大降说明饮茶日益平民化,故A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B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区域分工渐趋合理,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表格数据变化内容,同时,正确理解贡茶指进贡给皇室的茶叶,据此即可从数据变化的趋势,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饮茶日益平民化”的结论。2.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参考答案:D宗法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君主即位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不考虑实际的政治权力,故B项正确;分封制、郡县制属于地方制度,故A、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专制君权,不是中央集权制,故B项错误。3.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

B

C

D参考答案:C4.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日制在校学生数量变化表(部分),对1978年变化原因分析最恰当的是年份小学(百万人)普通中学(百万人)高等学校(千人)1965年110146951972年10736.5约2001978年146.2765.48850A.恢复高考制度的刺激B.《义务教育法》的颁布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希望工程”的启动参考答案:A根据表格可知1978年全日制在校学生数量有较大的提升,结合所学可知与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有关,故A项正确。《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于1986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于1995年,“希望工程”于1989年启动,BC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三项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的记忆,平时学习要有意识地去熟记重要事件的时间。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同意之命令或决议或表决,应呈递于合众国大总统……经大总统批准。如大总统不批准,应依照所定关于法案之规则与限制,由参议院及众议院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通过之。”该条文体现的原则是A.民主与法治

B.中央集权

C.分权与制衡

D.平等自由参考答案:AC6.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70年代经济危机后,西方经济进入滞胀阶段,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所以B项错误,各国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以有民营化的潮流的出现,九十年代“全球化”取代了“民营化”说明西欧经济逐步恢复走出滞胀,从而改变了经济发展标语,所以选A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7.从1949年苏联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到1971年的20多年间,苏联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坚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三次不同的转变。这表明A.苏联态度的转变与中美关系变化密切相关B.中苏关系恶化使苏联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C.苏联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苏关系发展状况D.苏联对华政策中的利己主义倾向日趋明显参考答案:C任何国家处理外交关系的最根本原则就是自己的国家利益,苏联对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的态度变化,则取决于苏联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对中国采取的外交政策及其相互关系,故选C。点睛:在外交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包括在冷战背景下,虽然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和考虑,但是这也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利益,或者说这是其中的表现。因此,在考虑国际关系或者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的题目时,尤其需要关注国家利益,这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8~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人类摆脱宗教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参考答案:B9.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了它新的时代特征。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种新特征的是:A.创立拜上帝教

B.反对西方国家的侵略C.《资政新篇》

D.反对清朝的封建统治参考答案:D10.但丁是文艺复兴先驱,他创作的赞颂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教会贪婪的作品是A.《神曲》

B.《十日谈》

C.《哈姆雷特》

D.《九十五条论纲》参考答案:A11.两汉孝廉约有7万4千余人,是最受重视的察举科目。有学者统计能确定孝廉家世者184人,情况如下:下表两汉时期孝廉的家世情况表家世情况官贵富豪平民贫民人数128112916百分比69.6%6%15.7%8.7%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孝廉科目A.阻碍政府选拔人才B.遗留世袭选官特征C.重视儒家道德规范D.扩大民众参政途径参考答案:B【详解】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孝廉家世为官贵的占接近百分之七十的比例,即绝大多数孝廉均是依靠家世血缘得以举荐,说明这一时期的孝廉科目遗留世袭选官的特征。故答案为B项。孝廉科目是政府选官的标准,政府通过这一方式选拔人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儒家道德规范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排除C项;孝廉科目多是根据家世出身选拔人才,不利于民众参政途径的扩大,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即家世为官贵的占接近百分之七十的比例,说明在孝廉的选拔中血缘关系是重要的标准,据此确定答案。1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这句话反映了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参考答案:B考点:天主教的神权统治的表现。解答本题只须“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象征意义,其说明的是教权高于王权,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B项符合题意;A项“分化出来”说法错误;C项天主教神权统治在思想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D项是天主教神权统治在社会生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B项。1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参考答案:D14.“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参考答案:D15.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A.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C.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D.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参考答案:B16.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是指: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C.中共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参考答案:B17.右图是一份信函,对此信函解读不正确的是A.此信函写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紧急会议”指的是“八七会议”C.“暴动计划”基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贺、叶军队”是指南昌起义部队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中“暴动计划”,“贺、叶军队”,以及时间等信息可知,此信函写于1927年,此时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对峙,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革命进入低潮,中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商讨对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把中国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后提出的,很明显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1927年8月1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对商鞅死于贵族的报复而“秦人不怜”原因作出你的判断(

)A商鞅的变法使秦人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B变法损害了贵族的利益C用简单粗暴的政治手段处理意识形态

D任何社会变革都要付出代价参考答案:C19.“(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参考答案:B2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仁”和“礼”的学说

B.“小国寡民”的思想C.“齐物”的自由精神

D.“节用”、“兼爱”的主张参考答案:B21.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

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参考答案:B22.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承天”而“子民”、祭拜自己的祖先。都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这反映了秦汉以后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故C排除。材料没有强调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故D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23.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的面貌焕然一新,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此时的北京大学的校长是A.陈独秀B.蔡元培C.李大钊D.胡适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方针的是蔡元培,故B项正确;陈独秀、李大钊都没有担任过北大校长,排除AC两项;胡适是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与材料中的“新文化运动”不符,排除D项。24.当代美国政治家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主要含义是()

A.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化趋势下美国难以独霸世界C.美国已完全失去了超级大国地位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美国的地位受到了来自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强有力的冲击。本题主要强调当今世界的格局不再是超级大国控制的,而是多权力中心,即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那就表明美国不再象以前那样可以称霸世界,B项符合题意。2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随着罗马帝国不断的对外扩张和经济的发展,《十二铜表法》的某些内容已经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惩罚比较微小,说明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某些条款僵化,故A正确。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B。法官审判案件都要遵循法律,C排除。罗马帝国扩张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万民法,这是对公民法的继承,D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十二铜表法》【名师点睛】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由公民法到万民法到形成系统体系)(1)习惯法:公元前6世纪末至5世纪中期,保证了贵族特权。(2)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3)公元前3世纪中期到3世纪中期,公民法演化为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范围的万民法。(4)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汇编《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26.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西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国史大纲》材料二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所云:“上品无高门,下品无贱族”者也。

——《宋书·恩幸传》材料三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通典·选举·历代制下》材料四科举者……专职四书刊号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经义,然代古人语气办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日知录》请回答:根据以上材料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并说明选官标准的重大变化。参考答案:27.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该协议的签订A.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D.说明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东南互保是在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下,南方各省为保护中国的最大利益,违背清朝的旨意与列强达成了“东南互保”协议,确保了南方地区的稳定,有效维护了南方经济发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排除A;“东南互保”协议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迅速发展”表述不恰当,排除C;“东南互保”协议使清廷威信扫地,材料没有体现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排除D。28.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说明西餐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B.近代中国广大城乡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C.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上层居民逐渐接受了西餐D.西餐进入日常百姓的饭桌而取代了中国饮食习俗参考答案:C29.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参考答案:D30.右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德)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材料二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材料三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近现代西方哲学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2)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概括指出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分析200年前中国文化热对欧洲的影响。参考答案:(1)孔子:仁、礼和中庸。苏格拉底:理性,美德即知识。相通的地方: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2)思想: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家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3)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官的科举制度。意义:有益于欧洲反专制、反教权的思想启蒙。(1)第一小问“主要思想”,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孔子讲究“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希腊的苏格拉底则重视道德,崇尚理性,提出美德即知识的主张,据此作答即可。第二小问“相通的地方”,根据以上分析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二人的主张,可从注重人的作用(或人本);强调伦理道德等来回答。(2)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中“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第二小问“原因”,主要结合黄宗羲所处的历史阶段明末清初进行分析作答,可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别进行阐述。(3)第一小问“元素”,由材料中“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得出: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由材料中“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得出:“民贵君轻”思想;由材料中“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椎崇”得出:公平选官的科举制度。第二小问“意义”,依据上述材料信息的理解并结合当时欧洲的社会环境——反对封建主义,而且欧洲的封建主义主要来自两股势力即封建王权和教权,据此概括即可得出: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等。32.(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引起了一场民主愿望和期望的骚动。1981年12月,当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做“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的有关和平和安全的远景规划。———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思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国际关系史》材料三:下图是一幅有关国际联盟的漫画。材料四:1920年1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是国联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国联大会由全体成员国组成,每年9月在日内瓦总部举行常会,必要时还可召开特别会议。每个成员国可派3名代表参加,但只有1票表决权。行政院由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原定英、法、美、意、日五国,以后由于美国没有参加国联,减为4个。德国于1926~1933年期间曾担任过常任理事国。……按照盟约规定,国联大会和行政院有权处理“属于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关系世界和平之任何事件”,它们的所有决议必须全体一致表决通过。……从1920年到1939年,国联行政院共受理了多件国际争端,其中有些争端得到了迅速而顺利的处理。但是对30年代及大国的侵略行为,国际联盟却束手无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材料一中,欧洲民众为什么如此热情地欢迎威尔逊的到来?(2分)(2)结合材料二及材料三,分析威尔逊的原则是否征服了美国?(1分)请说明理由。(4分)(3)结合材料二,从组织机构角度分析国际联盟面对30年代大国的侵略行为,为什么会束手无策?请举两例说明。(5分)参考答案:答案:(1)人们厌战,渴望和平;威尔逊带来了《十四点和平纲领》。(2分)(2)没有。(1分)美国利用“国联”与英法抗衡从而达到称霸世界企图,遭到英法的联合反对而失败。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国联盟约》,反对加入国联。(4分)3)制裁侵略全体一致原则,使制裁难以实现。例如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等。(4分)33.史料研习、理论指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外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变。完成下列问题(一)史料研习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

②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

④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⑤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1)材料中划线的5部分,有2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请写出序号。(2)结合1787年宪法谈谈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创古今未有之局”的?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的部下希望他担任“国王”。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材料三: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示意图:(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国内就建立怎样的国家(政体)有哪几种主张?(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政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答案:(1)序号:②⑤(2分)

(2)创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或创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2分)(3)君主制;共和制。(2分)(4)1787年《联邦宪法》制定颁布。

特点: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制。(2分)34.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