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论:“去电信化”是场革命【通信产业网讯】(通信产业报网总编辑辛鹏骏)“去电信化”近来成为微博热词。微博称,在刚刚举行的中国电信年度工作会议上,“去电信化”被正式提出。虽然“去电信化”近年来也常被讨论,但作为主导运营商的年度工作会议,被正式提出还是首次。从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到新三者,再到去电信化,中国电信这个“最电信”的运营商,在观念创新上总是走在前面。事实上,“去电信化”并不是一个新词。至少在3年前,作为老电信人、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在不同场合,就多次阐述“去电信化”。在电信运营商转型创新的进程中,“去电信化”是一个响亮的口号。特别是对于成千上万电信思维根深蒂固的电信业者,“去电信化”也最具革命性。“去电信化”被再次强调,折射了当前行业转型变革的严峻。IP化所带来的电信运营商的挑战显而易见。虽然近年来电信运营商在业务转型与机制变革中做了大量的努力与实践,但事实是,通信网络的管道化、流量经营中的增量不增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对传统电信业务的替代等却进一步加剧。面对“激情澎湃”的新网络时代,电信运营商如何获得融合业务的能力,如何去构建适应变化了的技术、市场、业务的体制机制,“去电信化”,可能看得更清楚。“去电信化”,首先是观念和思维的变革。长期以来形成的电信观念和思维,一直在左右着我们对很多问题的判断与思考,影响着我们对形势的判断和对挑战机会的响应,影响着对业务的布局和策略的制定。很多时候,在电信思维的条条框框里,确实很难分析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经济的特点和变化的用户体验。反思10多年运营商的互联网业务战略:从主宰互联网入口、到主导移动互联网,再到信息应用的参与者,多少反映了电信思维对新业务的认识局限。“去电信化”,更要在体制机制上变革。传统电信企业所特有业务机制和国有垄断企业所固有的行为规则,使得电信企业的业务创新受到体制机制的先天桎梏。去电信化,就是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才能适应转型需要。从过去的基地化到现在的公司化,实施项目激励鼓励业务创新,这是运营商在机制上的创新尝试,但还远远不够。“去电信化”,要注重在商业模式与产业链协作变革。面对广泛的信息化需求,去电信化要求必须突破仅仅以话音时长和流量计费的基本业务模式,在信息社会建设中构建商业,这方面海外运营商有广泛案例。在产业和协作更要突破简单的甲方乙方采购协作,而更要着力在协作共赢与平台经济价值创造上。“去电信化”,还要体现在对技术的选择与判断上。IP化及技术的融合,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电信技术运行的轨迹,软件定义网络(SDN)正在颠覆过去以硬件为主的通信世界,通信网正在成为一个计算网,去电信化就是要在技术的取舍、方向的选择上不自我设限、自说自话。“去电信化”,当然不是要摒弃多年来沉淀的电信优势基因,而是要调整那些附着在运营商身上“不合时宜的”习惯。这是运营商在变化的产业生态环境中的自适应。“去电信化”不是不干电信,而是要把电信干得更好。“去电信化”不是指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种自我变革的勇气与魄力,却是当下电信业者最需要的。韦乐平曾经说到,只有比较彻底的实现“去电信化”的改造,摆脱上百年的从观念到实践的种种禁锢,电信运营商才有可能实现转型的成功。我们期待这个变化的过程。运营商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转变思路。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进行“去电信化”改造,以互联网人的身份寻求更多合作。直白点说,就是中国通信运营商高层的自我折腾!每年不整出点新名词新概念来,怎么号令江湖呀?我反倒觉得电信商转型应该互联网化,发展互联网业务要去电信化,这才讲得通!中国通信商虽然号称10亿用户,但是每一个用户都是分散的,把他们整合起来的是互联网企业,而不是电信商。电信商没有这样的平台,让每一类用户结成圈子,所以,才有了QQ、微信的生存空间。电信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又不向国外大佬们学习,却习惯于关起门来自己搞,收购互联网企业的一条路!日前,在中国电信CDMA终端产业链年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再次强调转型的三大战略,一是“去电信化”,二是“市场化、差异化”,三是“新三者”。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运营商正加快“去电信化”的转型步伐,以应对新的挑战。
运营商“去电信化”转型提速
刚刚迈入2013年,中国电信业便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1月8日,工信部公布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决定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以“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据了解,公开表示将冲刺第一批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有国美、苏宁、迪信通等。民资进入电信业无疑将促使电信业的竞争更加充分,但也促使运营商必须加快转型步伐。
实际上,自3G牌照发放,中国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运营商面临的冲击正在日益加大,而且这种冲击是全方位的,运营商面临着利润下降、“纯管道”等危机。其中,要数互联网OTT业务带来的冲击最大。
所谓OTT是指利用运营商的网络,由第三方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谷歌、苹果为代表的OTT内容提供商迅速成长为运营商的强有力对手,运营商“管道化”危机日益加重。以短信业务为例,截至2012年11月,三大运营商移动短信业务量比去年同期仅增长2.3%,较2010年、2011年6.8%和6.4%的增速明显放缓。从这可以看出运营商面临挑战形势的严峻性,面对这一局面,运营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转型。
中国电信提出了“新三者”战略,即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中国移动提出“智能管道、开放平台、特色业务、友好界面”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十六字方针”,从“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型;中国联通开始加快从市、区(县)分公司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压缩管理层级,为基层“输血”。虽然各自提法不同,但其核心则指向同一个目标:“去电信化”。
除了自身的战略定位外,运营商在自身的体制、机制上也加快了转型步伐,最值得关注的是运营商旗下的业务基地加速互联网化,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如中国电信旗下八大业务基地。半年时间内,已有三大基地宣布独立运作。其中,天翼视讯通过私募以及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视讯产品的自主经营,成功探索出用户付费观看的商业模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业四处受困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去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同比增长29.1%。这说明移动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的速度在加快,运营商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挑战也格外严峻。
从政策监管上,民资入局电信业将形成“鲶鱼效应”,特别是随着相关方案和细则的不断出台,在无形中促使电信业市场竞争加剧。虽然民资在技术、资金方面不占优势,但其凭借灵活的机制、更快速的市场反应,以及逐渐积累的品牌效应,将在未来对运营商构成新的挑战。
在业务市场上,移动互联网业务对运营商的冲击不断,甚至涉及到了运营商的利润。前几年,短信、彩信还是流行的沟通方式,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音即时通讯、微信等应用的兴起,不仅让运营商的业务边缘化,更因其便宜甚至免费,导致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下滑。同时,此类OTT业务往往占据大量流量,但由于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分成模式尚未确定等种种因素的作用,导致花费巨资建设网络的运营商为内容提供商免费打工,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尴尬。根据业内预测,未来五年,流量将增加18倍,而收入增速是流量的12%。面对如此巨大的收入剪刀差,运营商怎能不忧心忡忡。
虽然运营商也在业务创新上下了一番功夫,但相比在互联网混迹多年的互联网企业,显然无论是揣摩用户习惯还是业务运营模式等方面,运营商都处于下风,更多的只是在互联网巨头背后亦步亦趋,在形势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这显然无法适应要求。
此外,在内部运行机制、管理制度、KPI考核等方面,运营商在很大程度还是沿用传统的思路,面对讲求开放、合作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观念落后、考核制度未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等因素也在影响着运营商的转型步伐。
“去电信化”之路该如何走?
面对日益加剧的挑战,以及OTT业务的冲击,“去电信化”转型已成为运营商的共识,但这条转型之路该如何走?
首先,转型要从观念转起。毋庸置疑,过去数十年,运营商始终把握着产业链的“龙头”地位,运营商的一举一动都成为整条产业链的风向标。如今,移动互联网已对运营商形成了全方位的冲击,产业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成为“龙头”的可能,正如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所指出的,从产业链的主导方转变为平民化的参与者,从几十年的甲方地位走进平民化,这很困难,但只有去电信化,转变观念才有希望。运营商要对当前的市场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改变固有的观念,深化内部改革,打造新的适应移动互联网的运行体系。
其次,要善于取长补短。运营商的优势在于网络技术,业内专家付亮认为,电信运营商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智能管道的搭建上。如光网城市、智慧城市等涉及多个方面、多个环节的综合信息处理平台,既能体现运营商的实力,又能发挥其优势,而且有利于运营商打造“智能管道”。
第三,移动互联网注重开放、合作,运营商要加大对外界的合作力度。如针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民资胜在机制灵活、反应迅速,运营商则胜在品牌影响力大、资金雄厚,运营商可以从中挑选合作伙伴,发挥双方的优势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
最后,运营商还需加强学习,要注重学习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方法、创新经验等,努力加快自身的互联网化进程,尽快融入新的时代,并做出自身的特色,如此,方能适应新的挑战。腾讯科技讯(乐天)1月10日消息,岁末年初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不平静,在新浪宣布架构变革后,阿里巴巴集团今日也在杭州宣布,集团现有业务架构和组织将进行调整,成立25个事业部,具体事业部的业务发展将由各事业部总裁(总经理)负责。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内部邮件中表示,这是阿里巴巴13年来最艰难的一次组织、文化变革。阿里巴巴无法从任何前人的经验里获得,但必须尝试,而这个尝试的代价是需要付出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试错,去完善,去改变。本次组织变革的一个方向是把公司拆成“更多”小事业部运营,是希望给更多年轻阿里领导者创新发展的机会。阿里不仅仅需要看见相关业务的发展和他们团队,个人的成长,更希望看到他们通过各自的小事业部的努力,可以把商业生态系统变得更加透明,开放,协同,分享,更加美好。马云希望各事业部不局限于自己本身的利益和KPI,而以整体生态系统中”各种群”的健康发展为重,能够对产业或其所在行业产生变革影响;希望真正使阿里的生态系统更加市场化,平台化,数据化和物种多样化(四化建设),最终实现”同一个生态,千万家公司”的良好社会商业生态系统。马云强调,本次组织变革也是为了面对未来无线互联网的机会和挑战,同时能够让阿里巴巴的组织更加灵活的进行协同。当然,没有一个组织的架构是完善的,可以解决所有的的问题。而且任何一个新诞生的组织一定犹如婴儿,长得既难看,问题又不少。基于上述考虑,集团将调整原有业务决策和执行体系,新体系由战略决策委员会(由董事局负责)和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由CEO负责)构成。同时,现有业务架构和组织进行以下相应调整,成立25个事业部,事业部的业务发展将由各事业部总裁(总经理)负责。马云指出,阿里人,把大公司拆成小公司运营,给市场,给竞争者更多挑战阿里机会,同样是给阿里自己机会。这次拆分和以往的一样又不一样,希望组织结构松而不散,汇报给谁以及权力有多大显得很不重要,但人和事,热爱和责任,信任和协同显得越来越重要。【IT168评论】移动互联网大潮看来很快就要登陆了,巨头们加入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使得业界变得更加热闹。马云决定向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下注。继昙花一现的“淘宝\o"手机"手机”之后,阿里巴巴计划第二次进入\o"手机"手机市场。新的手机被命名为“阿里云”。它采用流行的全\o"触摸屏"触摸屏设计,由国产手机厂商天语代工,并且使用了nVida(英伟达)公司的Terga移动处理芯片。这款主频为1GHz的双核手机处理器,已经在HTC、摩托罗拉、LG等公司的多款Android手机上被广泛采用。然而这些并不是阿里云手机计划中的卖点,马云希望用户注意到的是手机中的邮箱、输入法、网络地图、浏览器、IM即时通信、移动支付等服务。这些服务由阿里云计算公司提供,并且搭载在其自行开发的手机\o"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之上。大多数服务所需要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均可以得到来自阿里云架设的\o"服务器"服务器的支持。与仅仅只是为淘宝购物提供方便的“淘宝手机”不同,阿里云手机提供的服务显然具备更多普遍性。阿里巴巴云计算公司总裁王坚曾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阿里云计算的计划是建立起面向中小企业的云服务的基础设施网络—比如计算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并向个人和企业出售这些服务。如今,“云手机”成为了阿里云计算服务推向市场的前沿阵地。现在“定制手机”已不是运营商的专利。在阿里巴巴云手机之前,Facebook、新浪微博先后与HTC合作,推出了基于Android的定制手机,以方便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自己的服务。阿里巴巴也有足够多的动机推出自己的手机产品。手机是最方便的移动终端,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也可以成为阿里巴巴\o"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云服务的高效入口。面向买家和采购方的购物应用、面向卖家的进销存软件、面向中小企业的移动\o"办公软件"办公软件等,都有可能在未来逐一推出。甚至在积累足够多的用户之后,它还能聚拢起自己的开发者生态圈。按照阿里巴巴的正式回复,阿里云手机\o"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虽然同样出自Linux体系,不过却并非基于Android系统。与之相比,国内手机操作系统大多搭上了Android大卖的顺风车。用户规模达到了上百万的小米MIUI操作系统,就得益于对Android系统的大量的个性化改造。阿里云手机想要走的是另一条路,它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一系列的云服务身上。与此同时,它也保持了对Andriod应用程序的兼容性。然而,如果这些云服务不足以吸引用户,那么这款产品可能很快就会淹没在铺天盖地的Android手机阵营中。看起来,尽管存在蓝图大好的可能,但阿里巴巴云手机需要解决的仍然是手机行业最基础的问题。以手机终端抢占互联网入口百度百度正在研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操作系统Qiushi;在手机生产方面,百度可能会与联想进行合作;百度已推出了众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移动搜索、移动输入法、移动地图和移动浏览器。腾讯Qservice是腾讯开发的手机中间件和服务;Qservice包括数量众多的腾讯移动应用以及Qservice应用商店;HiQQ是第一款内置Qservice的手机,它由华为和腾讯联手开发,已于去年12月推出。新浪新浪于7月20日联合HTC推出新浪微博手机“微客HTC”,这是首款设置新浪专属按键的智能手机,集成了新浪微博的多项服务。小米科技小米推出基于Android的移动操作系统MIUI,并将于9月推出自己的手机,售价可能在2500至3000元之间。小米手机将由摩托罗拉生产,采用高通的1.2G/1.5GHz双核芯片组、分辨率为480×854的夏普4英寸屏幕,以及宸鸿科技的\o"触摸屏"触摸屏组件。FacebookChacha和Salsa是Facebook与HTC合作的定制手机姐妹花;两个机型正面底部皆有明显的“Facebook”标识。搭载Android智能系统的Chacha和Salsa整合了Facebook的多种服务,专门定制的照相程序可以让用户把拍摄的照片直接上传到Facebook,并且可以内嵌\o"GPS"GPS位置信息。通过蓝色的分享键,查看好友最新动态或者分享图片、音乐、网址变得更加方便。新浪重组的思考:微博走进了价值迷雾2012,移动洪水猛如虎,未来可能比虎更猛。门户担心的是虎会吃掉自己,从用户开始,然后瓜分现有的收入。最关键的是吃掉自己的虎不知道会从哪里冒出来,会以何种形式冒出来。新浪重组,从外表上看攻多于守,实际是守多于攻。这不是示弱,而是战略。它瞄准的不是门户竞争对手,而是移动领域潜在对手,既然不清楚攻击从何而来,防守才是上策。梳理一下移动化浪潮中的微博业务,其逻辑线如下:1、用户行为移动化。2、用户时间与注意力转移,互联网经济也会转移。3、钱从何处来?企业还是个人?4、如果是企业,如何为它服务提供价值,服务能解决企业什么问题?如果为企业提供广告,它比门户或其它形式的广告更有效率吗?如果是帮企业直接卖产品,它比电商更有优势吗?5、如果是用户,又能为用户提供什么价值,说服小气的中国网民为价值掏钱?价值到变现的过程是否困难?在变现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什么样的配套,它们现在成熟吗?如果现在没有,未来会不会有?从企业角度来看,收入要么是来自企业,要么是来自用户,或者二者兼有。本来还有公共领域的,这个先放一边,与新浪没太多关系。门户业务,广告来自企业的投放。收集用户,按不同的产业职能划分,广告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剩下的事就是让销售拼命拉客投钱。微博攒下不少用户,但分类更难,碎片化的人和信息如果不能更好的管理,构不成精准的子目标群,广告价值就会被压低。如果分类好了,广告则澎湃而来。有人说微博要学习“长尾理论”,主打小广告;长尾理论只有在统一的技术模式下才威力无穷,否则尾巴越长,消耗资源越多,再大的企业也会累死。在小广告上要创新太难,Twitter成立这么多年,广告并未长成参天大树,建树不大。新浪尝试电商是将眼光转向用户的钱包,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可让用户掏钱更难。要打用户钱包的主意,放眼看去,内容收费在互联网上行得通,但中国没这惯例,微博上要走通就更是困难了。搞电商?目前实在看不出比淘宝、京东有何优势。也许新浪天资聪慧,未来可以搞个“微币”,像QQ的“Q币”一样,让大伙来充值。好吧,用户充值进去,买什么呢?这个什么,新浪在思考,现在有了一个粗步、但看似无奈的答案:我们当超市,由第三方供货,好货留下,坏货滚蛋,我们要当平台。总结一下,微博似乎处在一片“价值迷雾”之中,面对的是四面八方涌来的难题,新浪被这难题之雾围住。要解决海量的难题,就要先区分难题的主次大小。可放眼一望,这难题大的大不了多少,小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怎么办?找不到康庄大道,其它企业又提供不了路标供参考。于是,只好先投“人”问路:一拔人向东,一拔人向西,步子慢点,去探探路。这种做法就是“平台”式做法,难题这么多,无法用一个法子一次性解决,就只好让各部门各大将去各个击破,时间长了,有些问题无解便放弃;有些大问题越来越小,解决了利益不大,便放缓投入;有些问题现在小,但容易找到解决办法,随着问题越变越大,解决后的利益越来越大,好,投钱投人,将它做大做成主心骨。这样一想,新浪的重组,并不是真的找到了大猎物,要召集人马狩猎去,而是想把人放出去,去物色小猎物,寻找未来能成长为恐龙的小猎物。从今往后,曹国伟先生就得当个牧场主,将军们征战归来,汇报说:“物色XX猎物一头,不知现在杀,还是放着未来杀。”这猎物前所未有,判断它未来的价值变化,这就是曹国伟的重任。至于大猪物“门户”,就留给杜红吧,喂养方式不同,还是别混在一起的好,免得乱上添乱。其实回头一看,新浪在门户之外物色了“微博”这一小猎物,将它养大,吃掉同类大上加大,道理是一样的。新浪面临的“价值迷雾”,也笼罩着整个移动产业。如果将整个移动产业看作一个企业,它的动荡与不安,与新浪又何其相似。笔者担心的是:多事之秋,以静制动是否更好?在没有确定“大猎物”之前,匆匆发兵,久经折腾,是否会影响士气?迷乱之中,是否会导致军心不定,将帅流失,甚至内哄?最后,我们再试探性的思考一下微博是什么,它要干什么,又应该干什么?用户说:“我要买iPhone,到哪里?”于是有了百度Google。用户说:“我要买车,麻烦推荐几款?”于是有了垂直汽车门户。用户说:“我这里没有海宁皮衣?”淘宝于是让你远程采购。新浪微博在视频广告介绍中说:“什么是微博?微博的基本定义是一个交流平台。在这里,你可以和朋友、同事、老师、同好,随时交流……在这里你可以交到新朋友……微博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至少在目前来看,微博和博客一样,给人们一个表达自我的地方。交流平台,真是一个老朋友一样的词汇。邮箱、BBS、博客、社交网,都是风云一时的交流平台。当然还有IM。但交流平台往往是优势最明显,击败了前辈,劣势最明显,被后辈击败。IM虽然长寿,但也有许多企业在该产品上败北。表面上看,好像是技术在革新,后浪推前浪,深入一想更多则是用户并不满意产品提供的“交流”解决方案。为什么?用户总是想在技术的凶猛下,一步到位解决所有交流问题,但产品总是只能很少的满足一部分需求。笔者以为,交流分两种:一是功利的,我有钱,想投资你,你有什么值得我投资的,来,交流交流;一种是非功利的,瞎转、闲聊、志同道合、找乐子等等。当然还有很多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比如,某某找一夜情,加入QQ群,这是功利的,还是非功利的?追求的梦中情人在QQ上,你加她,因为她有钱,是功利的,还是非功利的?你用QQ与同事建立群,保持工作上的沟通?这是功能的吗?细细一想,许多不功利的行为,都有功利的目的。现在的不功利,也可能是在为未来的功利投资。在网上,完全无目的交流,一定马上凋零。网络产品越靠近“功利式”交流,越容易赚到钱,它的稳定性、粘性也越高;越是“非功利”的越难维持,因为这些用户喜欢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秸秆粉碎器课程设计
- 2024化妆品代理合同协议范例模板
- 2023年重庆武隆区选调公务员笔试真题
- 2023年兴仁市潘家庄镇招聘考试真题
- 2023年银川市公益岗招聘笔试真题
- 2023年山东省水发集团届招聘考试真题
- 2023年河北唐山机场招聘考试真题
- 骑行教学课程设计
- 2023年德江县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孕产妇健康教育推广方案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 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 智慧农业鱼菜共生智能温室大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分布式光伏经济评价规范
- 《水泥用铁质校正料》
- 学校零星维护维修方案
- JJG 105-2019转速表行业标准
- 流行音乐(中国)
- 35KV集电线路强条总汇
- 光伏玻璃生产工艺管理与控制
- 《青藏铁路精神》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