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05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_第1页
82205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_第2页
82205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_第3页
82205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_第4页
82205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82205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矿别:李家窑煤业单位:生产技术科工作面名称:82205工作面二〇一七年一月十日目录TOC\o"1-2"\h\u前言 ④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2、对保护接地装置的要求(1)、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小于5mm。(2)、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数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设置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眼,并垂直埋于地下(3)、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裸铜线,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mm2的扁钢(4)、禁止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极,接地母线、接地导线和连接串线。(5)、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其它用途,采用屏蔽电缆,用于本质安全回路,不受此限。3、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和连接(1)、安装主接地极时,应保护接地母线和主接地极连接处不承受较大压力,并应设有便于取出接地极来进行检查的牵引装置,接地母线和主接地极采用焊接连接。(2)、局部接地极应平放于水沟深处,钻眼钢管必须垂直埋设于潮湿的地下,地下部分不小于1.5m,地表部分应留有100m以上的焊接长度,接地导线和局部接地极采用焊接连接。(3)、接地导线与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的连接最好也用焊接,无条件时,可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镀锌螺栓加防松装置(弹簧垫)拧紧连接,连接处应镀锡或镀锌。(4)、固定电气设备与连接导线采用螺栓连接,移动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利用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实现的,接地芯线和接地端子相连时,务必使接地芯线与主芯线长一些,以免接地芯线承受机械拉力、(5)、电缆接线盒的接地,应有接线盒上的接地螺栓直接用接地导线与局部接地极相连,接线盒两端铠装电缆的钢带和铅包必须用镀锌扁钢或裸钢丝连接起来,并与接地导线相连,电缆的钢带和铅包要用裸铜线绑扎或用镀锌铁卡环卡紧。(6)、保护接地装置所使用的钢材应镀锌或采用其它防蚀措施。4、对接地电阻的要求和降阻措施(1)、接地电阻的要求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接地上任一保护接地点测得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同接地网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或其它相当接地导线)的电阻值都不得超过1Ω.(2)、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接地电阻应根据有关要求和规定,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如发现某处的接地电阻大于2Ω,应采取降阻措施,对于管状局部接地极应灌注盐水,必要时可增设局部接地极,接地极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如发现接地导线因锈蚀而接触不良时,应立即处理,最后根据要求绘制矿井井下保护接地系统图,将保护接地网及安装示意图可参考《煤矿电工手册》或《矿井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第五章技术经济指标本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如下: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工作面要素走向m890倾斜m105采高m3.0倾角°132工程量岩巷m0煤巷m1780半煤巷m0合计m17803工期安排掘进d0安装d0投产日期年月日2017年1月20日回采d169结束日期年月日2017年8月15日3储量及回采率工业储量万吨40可采储量万吨37.5回采率%974设备及容量数量台(件)容量KW5工作面效率t/工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在掘进、回采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方面的问题,为确保施工安全必须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1、掘进施工中应加强顶板管理,严防冒顶。若遇断层、顶板松散破碎应及时缩小循环进尺,或加打锚索等多种支护形式。并编制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若发生冒顶,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填实、堵严,以防煤炭自燃。2、施工中应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3、工作面正常回采时产尘量大,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4、煤炭发火期周期仅3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