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设计:4.17解放战争说课稿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设计:4.17解放战争说课稿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设计:4.17解放战争说课稿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设计:4.17解放战争说课稿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设计:4.17解放战争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点: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点: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17课解放战争》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解放战争。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及预测教学目标等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把握。一、说教材教材地位:《解放战争》编排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八课,是单元之末。解放战争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标志着中国近百年屈辱历史的结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同时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在教材中具有画龙点睛的地位。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作了如下的要求:1)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教材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地位和课标要求,确定如下目标:知识与技能胜利。技能:通过对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国民党采取的“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从而使学生领悟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2)利用图表法引导学生归纳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阶段和概括,使学生们联想到政治学上的一个规律——事物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4)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历史的终结,是建立独立自主新中国的开始。)过程与方法1)通过内战背景 (国际国内形势、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研讨交流,使学生分析认识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习,使学生认识解放战争战略方针调整的原因及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掌握阅读材料、获取有用信息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3)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利用巩固性原则和比较法引导学生回顾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使学生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深刻的感觉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只有这样的政党采取的政策和方针才能得到人民真正的拥护。从原因上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从史学的角度理解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必然。4.重点、难点:重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难点: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胜利的意义。二、说学情高中本课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对于解放战争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但是他们对于一些问题如重庆谈判的原因、意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等方面还存在着困惑和不解。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他们历史基础知识薄弱,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说学法和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学法.学法:史料分析法、阅读教材法、合作探究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说教法:讲述法、史料分析法、图示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说历史,从美国时代周刊的两幅封面人物分别是 1945年的蒋介石和 1949年的毛泽东说起,走近历史伟人,引入本课学习。序幕举手之间;一、内战爆发背景教学要点:①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②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③政治协商会议;合作探究1:运用课本内容,并利用导学案适当补充材料,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内战爆发的背景。同时也是内战爆发前各方的态度。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美国外交文集》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材料四: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A、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B: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维护其在华利益。C: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 。D:共产党:成立一个联合政府,建立真正的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根据学生实际回答情况点评)中篇风雨兼程:人间正道是沧桑播放视频,让学生生动的认识内战爆发前后的历史事实。二、内战爆发过程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完成导学案中的战争过程,并能大概叙述战争过程。(培养学生历史叙述能力)战略防御阶段: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人民解放军战略的重点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合作探究2: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讨论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 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 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 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首先,党中央、中央军委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选定决战方向,并针对各战场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点的作战方针,有力地确保这场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材料二:其次,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坚决执行全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材料三: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一场伟大的战略决战,在这场关键性战役中,庞大的人民支援,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后来,邓小平同志总结说:“三年解放战争打胜了,这是在长期的群众工作的基础上集中了一切力量才实现的。”如今,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老区人民说起当年的亲人子弟兵,仍念念不忘、感恩于心。原因:(除材料所体现的原因以外,可以引导学生从国民党方面考虑,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阅读积累回答有利于学生形成多角度认识问题的历史思维)下篇风卷残云:天翻地覆慨而慷战略决胜:渡江战役1.背景:北平和谈教学要点:①北平和谈;②渡江战役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国内、国际、理论。结语——抬足瞬间1949年10月1日,人民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这一天,毛泽东大踏步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意义:国内国际思想(给学生适当提示即可,由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按照:1.序幕举手之间;2.上篇风云突变,两种前途的较量;3.中篇风雨兼程:人间正道是沧桑;4.下篇风卷残云:天翻地覆慨而慷;5.结语抬足瞬间的线索顺序小结,并深化学生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必然选择的认识,坚定道路自信信念。(五)板书设计(课件分步展示)一、内战爆发背景.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策略.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二、内战爆发过程.战略防御一一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进攻一一刘邓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三大战役7.背景:北平和谈4.战略决胜12.渡江战役。国民党统治被推翻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意义:国内国际思想(六)作业练习:布置学生按照本课五个环节完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参考阶段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解放战争阶段1946.7—1949.10特点以政治斗争为主以军事斗争为辅以军事斗争为主以政治斗争为辅事件重庆谈判重庆政协会议战略防御1946.61947.6战略反攻1947.61948.9战略决战1948.91949.1渡江战役1949.41949.10结果蒋介石撕毁协议全面内战爆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论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的解放,是中国人民民主自由的解放。历史的选择其实是人民的选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五、说板书设计:利用提纲式板书,有利于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抓要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