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史料与史料教学讲座课件_第1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史料与史料教学讲座课件_第2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史料与史料教学讲座课件_第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史料与史料教学讲座课件_第4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史料与史料教学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料与史料教学史料与史料教学01一、历史认识的独特性二、史料的概念、特性与分类三、历史教师的史料占有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五、基于史料的教学模式史料与史料教学01一、历史认识的独特性史料与史料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史料最常见的几个问题:1、史料类型单一,选用范围狭小;2、使用片面史料,历史学习引向歧途;3、使用信度比较低的史料。3、史料引用错误,或和原文有出入,或断章取义,或以假乱真;5、脱离语境解读史料,理解出现偏差;6、选用史料不典型,冗余、无效的史料太多;二、史料的概念、特性与分类在教学中运用史料最常见的几个问题:二、史料的概念、特性与分类1、史料的概念您认为“史料”这一概念应定义为:(选项及调查结果如下,下同)A与历史学习有关的一切资料:B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C人类社会发展中保留下来的文献材料:——张静轩《关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8)27%32%41%1、史料的概念您认为“史料”这一概念应定义为:(选项及调查结1、史料的概念梁启超: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吴玉章: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林伯渠: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陈旭麓: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1、史料的概念梁启超: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1、史料的概念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史料的概念包括关于人类在过去的生活的一切信息,以及信息的通道。——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史料是人们编纂历史和研究历史所采用的资料。——严昌宏《中国近代史史料学》凡是过去的或涉及过去的东西,能够经过它们认识过去历史的,都是史料。——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鹭江出版社,2005,P111。史料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史料是指反映某一特定历史事实的原貌的材料。1、史料的概念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2、史料的特性史料制造者史料:来自异时空的陌生人的密码信史料解读者特定历史进程、事件的信息与之相关的其他历史信息民族、阶级、宗教、党派等集团假设与偏见个人受教育程度与对特定事件的情感、情绪倾向文明程度与社会组织形态个人的道德与形而上观念流传过程中的信息递减与变形史料的载体与文本形式2、史料的特性史料制造者史料:来自异时空的陌2、史料的特性史料的特性从史料本身(1)客观性(2)时空性(3)主观性(4)语言性(5)有限性从认识使用(6)指向性(7)客观性(8)不完整性(9)真实性(10)价值相对2、史料的特性史料的特性从史料本身(1)客观性(2)时空性(2、史料的特性:客观性(1)客观性:史料是一种客观存在历史认识本质上是一种三极思维活动,是历史认识的主体人(包括历史学家、社会精英层与全体社会成员等不同层次)和历史认识的客体历史实际(包括个别的历史事实、完整的历史过程、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等不同层次)经由中介质历史资料(包括文献、文物、传说、现实生活中蕴育的历史因素等不同方面)在社会实践及历史研究科学实践基础上能动的统一。——姜义华等《史学导论》2、史料的特性:客观性(1)客观性:史料是一种客观存在2、史料的特性:时空性(2)时空性:史料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生存条件下进行生存发展的文化遗留,而人类活动是在漫长的时间系列和广阔的空间范围内逐步展开的一个过程,因此任何史料都是一定的时代和特定区域的产物。2、史料的特性:时空性(2)时空性:史料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生存2、史料的特性:时空性2、史料的特性:时空性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3)主观性:史料不是自然物,而是人的创造物,史料的创造过程渗透了史料制造者的主观倾向,体现在史料中的主观性分为有意的动机和无意的影响两方面。有意的动机直接影响着史料的载体、书写形式、造伪等,无意的影响集中在民族、阶级、宗教、党派等不同集团的差异,更为隐蔽。自从大驾去奔西,贵落深坑贱出泥。邑号尽封元谅母,郡君变作士和妻;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吃虀。唯有一般平不得,南山依旧与天齐。——无名氏《都堂南门帖诗》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3)主观性:史料不是自然物,而是人的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盖局中人为剧烈之感情所蔽,极易失其真相,即不尔者,或缠绵于枝叶事项,而对于史迹全体,反不能得要领。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p94,110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宽袖袴(

[kù])褶装汉族服饰鲜卑服饰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宽袖袴([kù])褶装汉族服饰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前清庚子拳匪之难,八国联军入京师,两宫西狩。——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卷一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前清庚子拳匪之难,八国联军入京师,两宫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真宗皇帝亲御六师,胜虏于澶渊,知其有厌兵之心,稍以金帛啖之。虏欣然听命,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苏辙《栾城后集》卷11《历论五》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真宗皇帝亲御六师,胜虏于澶渊,知其有厌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国民族革命史上悲壮的序幕……其重要不减于辛亥革命,义和团事件,无论是功是罪,都是全民族之责任,不当推在义和团少数人身上。——陈独秀《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向导》(1924年)义和拳就是全社会种种迷信种种邪说的结晶……现在世界上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的道路;一条是向专制的、迷信的、神权的黑暗道路。——我国民若是希望义和拳不再发生,讨厌像克林德碑这样可耻纪念物不再竖立,到底是向哪条道路而行才好呢?——陈独秀《克林德碑》,《新青年》五卷五号(1918年)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国民族革命史上悲壮的序幕……其重要不减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在思想家的传记和论著“进入我们的叙述之前,它们已经在选择、编辑、写作、评论的历史中,经过了‘意识形态’(政治性的观念)、精英意识(传统的对精英历史资料的关注)、道德原则(例如何为文明、何为鄙野的判断)和历史学叙述(观察、剪裁和修饰)这几重筛子的过滤,已经未必那么真实可靠了,而考古发现和作为文物的那些文字资料,如有名或无名的碑刻、艺术性的书画题跋、大量叙述家常与礼节性问候的书信及民间流行的各种通俗读物,反而并没有经过这种有意识的‘筛子’,倒有可能有利于重建或呈现思想的真实历史语境。”——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2、史料的特性:主观性在思想家的传记和论著“进入我们的叙述之2、史料的特性:语言性(4)语言性:一切文献记载必然使用语言文字符号,这就必须首先屈从于语言文字符号自身的规则,这使记载有可能背离记载者的本意,给后人造成误读和误解。语言材料不是对事实的重现,而是经过改造后重现。有书为证很重要,通常我们总是借助历史文献来了解过去的,但是……我们常常把连接我们与“过去”之间的“历史叙述”给忽略了,仿佛我们可以直接穿透历史叙述与‘过去’发生关系,因而‘历史叙述’仿佛是一面透明无碍的玻璃,常常被忽略不计,人们经常直接陈述历史,仿佛那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过去”。——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2、史料的特性:语言性(4)语言性:一切文献记载必然使用语言2、史料的特性:语言性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1)李姐姐瘫痪了;(2)李姐姐顽强地学习;(3)李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4)李姐姐学会了针灸。李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虽然李姐姐顽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李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李姐姐瘫痪了,是因为顽强地学习,非但学会了多门外语,甚至学会了针灸。李姐姐是那么顽强的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还学会了瘫痪。李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学会了针灸,又在顽强地学习瘫痪。李姐姐通过顽强的学习,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结果照着一本外文版针灸书把自己扎瘫痪了!!2、史料的特性:语言性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1)李姐姐2、史料的特性:语言性历史叙述就像肖像画,它不是有关对象的摄影反映,因而不能充当证件照(非指称)但却是人物风神(气质、人格)的丰富表现。在表现层面上,重点不是像不像(真假)而是是否传神(表现力),也就是说,真只是表现的起点,却不是其终点。——周建漳《历史叙述:从表现的观点看》时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晋书·桓温传》《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2、史料的特性:语言性历史叙述就像肖像画,它不是有关对象的2、史料的特性:语言性(1)按其1933年申请英国护照时的说法,威廉·乔伊斯生于爱尔兰。(2)但按其受审时的说法,乔伊斯生于纽约,父亲是入了籍的美国公民。(3)乔伊斯从未正式申请过英国国籍,尽管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英国度过,

并被人视为爱国者。(4)他成为了一个法西斯分子,和他比起来,连奥斯瓦尔德·莫斯莱都显得太温和了一些。(5)1938年,乔伊斯申请并拿到英国护照,当时他伪称自己为英国公民。(6)1939年8月,战争爆发前几天,他去了德国,为德国宣传部工作。(7)倘若乔伊斯没有撒谎并拿到英国护照,他就不会被绞死。对此种谎言的通常刑罚是一小笔罚金。(8)1940年9月,他加入了德国籍。(9)乔伊斯在德国为德国宣传部工作,他是德国首席的英文广播员,并赢得了“呵呵爵士”的名声(因为他说话时爱清嗓子)。(10)很多被归到乔伊斯名下的广播内容,其实他和别的人都没有说过。比如说,没有一个德国广播员宣布过德国轰炸机第二天会轰炸的城市的名字,

或者说过某个地方的钟慢了十分钟。(11)这些传奇式的说法是战争时期人们神经太过紧张的产物。(12)后来他以叛国者的罪名被处死。(1)按其1933年申请英国护照时的说法,威廉·乔伊斯生于爱尔兰。(2)但按其受审时的说法,乔伊斯生于纽约,父亲是入了籍的美国公民。(3)乔伊斯从未正式申请过英国国籍,尽管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英国度过,

并被人视为爱国者。(4)他成为了一个法西斯分子,和他比起来,连奥斯瓦尔德·莫斯莱都显得太温和了一些。(5)1938年,乔伊斯申请并拿到英国护照,当时他伪称自己为英国公民。(6)1939年8月,战争爆发前几天,他去了德国,为德国宣传部工作。(7)倘若乔伊斯没有撒谎并拿到英国护照,他就不会被绞死。对此种谎言的通常刑罚是一小笔罚金。(8)1940年9月,他加入了德国籍。(9)乔伊斯在德国为德国宣传部工作,他是德国首席的英文广播员,并赢得了“呵呵爵士”的名声(因为他说话时爱清嗓子)。(10)很多被归到乔伊斯名下的广播内容,其实他和别的人都没有说过。比如说,没有一个德国广播员宣布过德国轰炸机第二天会轰炸的城市的名字,

或者说过某个地方的钟慢了十分钟。(11)这些传奇式的说法是战争时期人们神经太过紧张的产物。(12)后来他以叛国者的罪名被处死。(1)按其1933年申请英国护照时的说法,威廉·乔伊斯生于爱尔兰。(2)但按其受审时的说法,乔伊斯生于纽约,父亲是入了籍的美国公民。(3)乔伊斯从未正式申请过英国国籍,尽管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英国度过,

并被人视为爱国者。(4)他成为了一个法西斯分子,和他比起来,连奥斯瓦尔德·莫斯莱都显得太温和了一些。(5)1938年,乔伊斯申请并拿到英国护照,当时他伪称自己为英国公民。(6)1939年8月,战争爆发前几天,他去了德国,为德国宣传部工作。(7)倘若乔伊斯没有撒谎并拿到英国护照,他就不会被绞死。对此种谎言的通常刑罚是一小笔罚金。(8)1940年9月,他加入了德国籍。(9)乔伊斯在德国为德国宣传部工作,他是德国首席的英文广播员,并赢得了“呵呵爵士”的名声(因为他说话时爱清嗓子)。(10)很多被归到乔伊斯名下的广播内容,其实他和别的人都没有说过。比如说,没有一个德国广播员宣布过德国轰炸机第二天会轰炸的城市的名字,

或者说过某个地方的钟慢了十分钟。(11)这些传奇式的说法是战争时期人们神经太过紧张的产物。(12)后来他以叛国者的罪名被处死。2、史料的特性:语言性(1)按其1933年申请英国护照时的2、史料的特性:有限性(5)有限性:一切都是史料,一切都将成为史料,史料在整体上呈现庞杂性,但对于具体历史事件,呈现有限性,与具体事件相关的史料总量有限,相对匮乏。后世人的刻意造伪基于原始资料的排比、删改、综合同时代人的间接见闻、纪念物当事人的直接见闻、音像资料、实物资料2、史料的特性:有限性(5)有限性:一切都是史料,一切都将成2、史料的特性:指向性(6)指向性:一切都是史料,一切都将成为史料。但对于具体研究而言,史料是指反映某一特定历史事实的原貌的材料。只有在指向性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原始资料、二手资料的区分。2、史料的特性:指向性(6)指向性:一切都是史料,一切都将成2、史料的特性:客观性(7)客观性:史料对现实的历史认识主体来说,它具有一种需要被认识、被理解而不能随便加以解释和篡改的客观性。历史学家认识历史,首先把史料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所谓认识论层面的客观性,是指它只有在认识活动中,并相对于认识主体而言,才是客观的。虽然史料不能直接产生理论,但史料却可以充分限制理论。史料虽然不能肯定什么理论是好的,但史料却可以肯定什么理论是不好的。——雷戈《论史料〉,《史学月刊》2003年第8期2、史料的特性:客观性(7)客观性:史料对现实的历史认识主体2、史料的特性:不完整性(8)不完整性:观察的片面性、记录的有限性决定了史料可以作为重构与复原历史的证据,但不可能反应历史全貌,流传过程中史料的散佚、破损、杂糅加剧了这一特性。(古代典籍)无论怎样重要,只能说是历史的记录,是研究历史必要的材料,不能说他们就是历史。这些卷帙、册案、图表、典籍,全是这活的历史一部分的缩影,而不是这活的历史的本体。——李大钊《史学要论》我们关于雅典的印象是为我们预先选择好的,预先决定了的,而且与其说是偶然事件决定的,不如说是由人决定的,这些人有意无意之间地受一种特定观点的影响,而且认为支持这一特定观念的事实是值得保存的。——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P962、史料的特性:不完整性(8)不完整性:观察的片面性、记录的2、史料的特性:不完整性不仅史料是不完全的。只有在很少见的情形下,历史学家能够有理由确认,他搜集到了有关某一特定时期、地区或片段的全部史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他所处理的实在之中的无数人和事他不过是对有关它们的不完全的记录进行了不完全的选择或者不完全的解读……CharlesA.Beard.ThatNobleDreamTheVarietiesofHistory,p324.整个可知觉的世界都潜在地和在原则上是历史学家的证据,只要他能利用它,它就变成了实际的证据。在任何一个给定的问题上所存在的证词数量总是一个有限的数量……以致于没有一个历史学家能希望看到它的全部——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2、史料的特性:不完整性不仅史料是不完全的。只有在很少见的情2、史料的特性:不完整性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新四海臣民之视听,驱天下人士使各奋其精神才力,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时务报》甫晓起来心若死灰,看见眼前一切,均属空虚……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如何,有可忧可惧之端。——刘大鹏《退想斋日记》2、史料的特性:不完整性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新四海臣民之视听,2、史料的特性:不完整性

浙江2011-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2、史料的特性:不完整性浙江2011-14:有学者根据材2、史料的特性:真实性

(9)真实性:史料的真伪是相对概念。所谓假材料:

a、作者造假或不知道真相——这是真的

b、为什么要造假或为何不知道真相——这个过程是真的

C、假材料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社会习惯以及作者的思想等以中國今日之考据學,已足辨別古書之真僞;然真僞者,不過相對問題,而最要在能審定僞材料之時代及作者而利用之。蓋僞材料亦有時與真材料同一可貴。如某種僞材料,若逕認爲其所依託之時代及作者之真産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僞時代及作者,即據以說明此時代及作者之思想,則變爲一真材料矣。——陈寅恪《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2、史料的特性:真实性(9)真实性:史料的真伪是相对概念2、史料的特性:价值相对(10)价值相对:史料之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主要看人们的需要和认识。史料发现的三个层次,即发现史料的存在、发现史料的价值、发现史料中的历史信息。——张秋升《说史料发现的三个层次》2、史料的特性:价值相对(10)价值相对:史料之有无价值和价3、史料的分类

史料的分类2、按史料的形式/载体分4、按史料的版本分

5、按史料的内容、领域等划分3、按史料的类型分1、按史料的时效性分3、史料的分类史料的分类2、按史料的形式/载体分43、史料的分类1、史料分类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编排和使用,随史学理论而更新;2、不同类型的史料使用价值和方式不同,但也不可绝对化;3、同一史料可能属于不同的类别,即使是在同一分类标准下。珷征商惟甲子朝岁鼎克闻夙又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尚书·牧誓》3、史料的分类1、史料分类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编排和使用,随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按史料的时效性为标准,可以分成两类:1.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或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不远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是比较直接的证据。2.二手史料(第二手史料):并非历史事态的直接见证者所撰的史料文书及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史学家要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唯一途径就是收集原始资料并加以科学考证:要考察那些“目击者”是如何记载事实的,要让史料本身说话。在有关同一事件的各种史料中,距事件发生时间最近的证人所做的陈述是最可靠的,而当事人的信件和记录比史学家的记叙更有价值。——兰克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按史料的时效性为标准,可以分成两类: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1、史料的一手、二手,都针对我们特定的研究对象而言,随着我们研究对象的转变而转变。离开了研究对象而指称某史料是一手或二手,没有意义。(2012年上海卷)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A.《希腊史》(格罗特著)B.影片《特洛伊》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D.《荷马史诗》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1、史料的一手、二手,都针对我们特定的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2、史料的一手、二手,还当依据史料的留存状况来区分。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司马迁《报任少安书》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此事,为余道之如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2、史料的一手、二手,还当依据史料的留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3、史料的一手、二手,与史料形态没有必然联系。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3、史料的一手、二手,与史料形态没有必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4、第一手资料的原始性不能等同于真实性无赖叛逆李承晚命令李伪军侵略了北方,人民军为了自卫将其击退,并开始正当进入南方。李承晚匪帮将被逮捕,被判刑。——1950年6月25日11时朝鲜平壤广播电台广播北朝鲜军队,今日拂晓,从三八线全线开始南侵。我军立即与敌交战,正将其击退中。——1950年6月25日韩国《京乡新闻》号外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4、第一手资料的原始性不能等同于真实性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军机电报第一号,这天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满铁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9.18晚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河本亲自把炸药安置在铁轨上,在炸毁铁路的同时,用电话机向大队本部报告,这时,待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亲历事变的日军军官花谷正的回忆录装弹入膛,准备还击,此时去旅部请示的军士回报说,总参谋长荣臻指示,对进入营房的日军任何人不准开枪还击,谁惹事谁负责。——亲历事变的东北军军官姜大明的回忆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军机电报第一号,这天晚上10点钟,暴戾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不要偶然听到一个故事就写下来,甚至也不单凭我自己的一般印象作为根据;我所描述的事件,一部分是我亲身经历和目击的事实,一部分是别人目击的事实,而都经过我尽可能严格、仔细地考证核实了。这样的工作是艰苦的,因为即使同一事件,不同目击者的叙述并不总是相同的,而且记忆有时并不可靠,有时又会有种种偏见。我知道,假如我写得更富于想象一些,就会更有意思一些,但只要事实证明我写的历史对于希望准确知道过去事情是怎样发生的那些研究者有用的话,我就心满意足了——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不要偶然听到一个故事就写下来,甚至也不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不要偶然听到一个故事就写下来,甚至也不单凭我自己的一般印象作为根据;我所描述的事件,一部分是我亲身经历和目击的事实,一部分是别人目击的事实,而都经过我尽可能严格、仔细地考证核实了。这样的工作是艰苦的,因为即使同一事件,不同目击者的叙述并不总是相同的,而且记忆有时并不可靠,有时又会有种种偏见。我知道,假如我写得更富于想象一些,就会更有意思一些,但只要事实证明我写的历史对于希望准确知道过去事情是怎样发生的那些研究者有用的话,我就心满意足了——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不要偶然听到一个故事就写下来,甚至也不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5、一般来说,“原始史料”要比“非原始史料”更有价值。但也有可能“非原始史料”比“原始资料”更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因为它可能包含后人对原始资料的甄别、整理和研究成果。——约翰.托什《史学导论》,p52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5、一般来说,“原始史料”要比“非原始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5、一般来说,“原始史料”要比“非原始史料”更有价值。但也有可能“非原始史料”比“原始资料”更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因为它可能包含后人对原始资料的甄别、整理和研究成果。臣窃闻司马光之作《资治通鉴》也,先使其僚属采摭异闻,以年月日为丛目,丛目既成,乃修长编。唐三百年,范祖禹实掌之。光谓祖禹:“长编宁失于繁,无失于畧。”当时祖禹所修长编,盖六百余巻,光细删之,止八十巻。今《资治通鉴·唐纪》,自一百八十五卷至二百六十五巻是也。故神宗皇帝序其书,以为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李焘《进续资治通鉴长编表》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5、一般来说,“原始史料”要比“非原始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6、第一手资料与史学论著中引用一手资料不能等量齐观:史料一经史学家的引录利用,就有可能损伤了它部分的原意,而融入了引录利用者的主观意图。史书的编撰过程,也就是史学家选取史料,将它们编入自己的叙事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史学家固然要分析史料的原始含义,同时也要考虑史料与自己的论证逻辑、诠释理论,以及叙事主题的契合关系。全国2010-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3、史料的分类:时效性6、第一手资料与史学论著中引用一手资料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按史料的形式/载体分为五类:1、文献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的史料;(史部史料、经子集部史料、档案史料、地方志、甲骨和金文、外国人著述。)2、实物史料: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前人创造发明的有形物品;3、口传史料:经过口传或为后人记录而成的史料;4、音像与数字化史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记录历史内容的图片或影像、音频。5、行为史料/非物质历史遗迹:行为所保留的历史积淀。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按史料的形式/载体分为五类: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魏世家》“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樊郦滕灌列传赞》“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龟册列传》“余至江南,观其行事,问其长老,……”《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赵世家》“吾闻冯王孙曰”。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魏世家》“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史料类型特征价值辨析使用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音像与数字化史料行为史料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史料类型特征价值辨析使用文献史料实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哈姆丹国际摄影奖(HIPA)将年度最佳大奖殊荣连同12万美元奖金颁发给Edwin,赞誉:“这张照片中,越南妈妈在语言不通的摄影师面前表现出十足的母性,为母则刚的坚韧。摄影师Edwin在偶遇瞬间拍摄到人性美。”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哈姆丹国际摄影奖(HIPA)将年度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①

②③④⑤

1.左列史料中属于文献或口述类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以音像方式综合呈现的是____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

2.研究商朝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情况,可以参考左列史料中的____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

3.就史料的可靠性而言,左列中哪些史料价值最高?为什么?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①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43.(24分)交易·交流·交往

材料一

晋商是指山西籍的商帮。新发现的民间文献山西某商人的个人积金账簿,记载了1888-1904年间他在当地与人合伙开商号,经营当铺、布庄、钱庄所立契约及股东分红情况,可以用于研究合伙的制度。材料二当代学者以大量明清晋商的数字化文献为对象,研究晋商经营活动的范围。下方为依据晋商在山西省外活动的地名的词频数绘制而成的可视化词云图,词在图中的位置越居中、字体越大、颜色越深,体现出在此活动越频繁。②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使用了民间文献和大数据文献,指出其用于史学研究所具有的优势。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43.(24分)交易·交流·交往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第一种民间文献;利于微观研究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制度,便于对个体、细节的深入研究第二种便于研究宏观大数据(如活动范围),凸现某些因素在某些领域的重要性。3、史料的分类:形式/载体第一种民间文献;利于微观研究具体的3、史料的分类:史料性质按史料的性质可分为四类:原始史料、撰述史料、文艺史料和传抄史料。1.原始史料:就是没有经过改造的、保持原来状态的史料。如生产、生活中所用的实物和文件;当时的记录、日记、回忆录、调查记录等。2.撰述史料:根据原始史料、其他史籍或新史料撰写的历史著作。因为它们采纳的旧史籍许多已经遗失,大部分也成为今天可以利用的原始史料。3.文艺史料:经过了艺术加工、改造的史料。如诗歌、戏剧、小说、雕塑、绘画等文学、美术作品都属于这一类。要审慎加以辨别和运用。4.传抄史料:传袭、抄录其他史料、著作而形成的史料。如类书、史钞、教科书、历史读物等。在其他文献亡佚后才有史料价值,可作为寻找史料的线索或考订史料的参考。3、史料的分类:史料性质按史料的性质可分为四类:原始史料、撰3、史料的分类:史料性质油画和照片均可作为反映一定历史场景的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油画虽可写实地再现历史,但不可避免地带有夸张、想象等艺术加工的成分B.油画再现的历史真实与否,取决于作者的技法和认识,也受客观条件的制约C.除非刻意伪造,对已经消失的人和事,照片是复原历史事实的最可靠的根据D.研究同一历史场景,油画与照片的价值,超过了文献档案和野史笔记的记载“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3、史料的分类:史料性质油画和照片均可作为反映一定历史场景的3、史料的分类:史料版本按史料的版本可分为五类:原件、复制品、改制品、重版和伪造品。1.原件:一切文件、书报、实物等未经任何改动者。制造或印刷技术及原料等也可作史料。2.复制品:一切文件、书报、实物等的模型、仿制、照像、绘图等。一般与原件有相同的史料价值,但却不能表现原件的制造技术和原料,不能表现原件的整体、真实的细微部分,也可能存在复制过程中的错误和篡改。3.改制品:根据原件或复制品再加以改造。一部分是史料的本来面目,一部分是改造的。4.重版:重版史料专指书报和文件的传抄和翻印。史料价值需要具体的分析。5.伪造品:也可能发生了真实的作用3、史料的分类:史料版本按史料的版本可分为五类:原件、复制品3、史料的分类:其他傅斯年先生对史料的划分:1.直接史料对问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的史料。2.官家的记载对民间的记载:官家的记载时而失之讳;私家的记载时而失之诬;3.本国的记载对外国的记载:本国每每忽略最习见同时却是最要紧的事;4.近人的记载对远人的记载:远人记载多半是传闻之词;5.本事对旁涉:因为本事经意,旁涉不经意,于是旁涉有时露马脚;6.直说与隐喻:凡事之不便直说,而作者偏又不能忘情不说者,则用隐喻以暗示;7.口说的史料对著文的史料:很多文字史料是从传说史料来的。8.不经意的记载对经意的记载:为影响当时和后世的历史学家而专门留下的证据;3、史料的分类:其他傅斯年先生对史料的划分:3、史料的分类:有意的史料指作者蓄意写下以留存于后世者,像回忆录、传记、历史著述以及纪功碑、墓志铭等等,包括肆意赞扬或诋毁某人某事的东西。这种史料常常经过取舍、剪裁、凸显乃至隐讳、歪曲、篡改。无意的史料不是没有目的,而是指它具有当时另外的实用目的,例如账册、契约、田亩册、户籍、官私文书、犯人的口供、遗风遗俗、俗语,乃至报纸的广告、寺观的签文、信函、便条、日记以及古代遗址的瓦片、居室、墙壁、墓葬等等。——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3、史料的分类:有意的史料指作者蓄意写下以留存于后世者,像回3、史料的分类:一些国民党官员撤到武汉和重庆后,有人“在旅馆里开了许多房间,叫妓赌钱,终夜的跳舞,正经事一概不管,只知捏造是非,淆混黑白”。所以,国民党内有人说,“国民党早已自挖坟墓,现在是待敲丧钟的时候了。话虽过于悲观,却有几分事实”(《陈克文日记》与此同时,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后方大力开展抗战宣传动员,影响不断扩大。国民政府军令部部长徐永昌认为,“全国对抗战心口如一,第八路军的人第一……其余类多口是心非。”(《徐永昌日记》)而且,“战争中始终看不见国民党的活动”,“其他各党各派却乘这中心势力削弱的时候,大事活跃。许多人仿佛都在说,国民党不成了,共产党快要起来了!”甚至有人说:“政府改组,最好请毛泽东做行政院长,朱德做军政部长,他们的办法要多些。”(《陈克文日记》)即便是蒋介石,对国民党的表现也颇为不满,在国防最高会议“痛言,国民党程度低劣,有亡国之罪”(《翁文灏日记》)。后又在招待留汉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的席上,“斥责数年来党部工作不力,以致我方军队所到之处,不见党部人员或党员之协助或存在”(《王世杰日记》)。3、史料的分类:一些国民党官员撤到武汉和重庆后,有人“在旅馆3、史料的分类:3、史料的分类:3、史料的分类:蒋介石的日记对于我们认识蒋的本相,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有很大的意义。不看,会是很大的损失;但是,看了,什么都相信,也会上当。——杨天石3、史料的分类:蒋介石的日记对于我们认识蒋的本相,研究中国近3、史料的分类:让我们把希罗多德的《历史》与法老时代埃及人放在墓穴中的游记加以比较,然后,对比一下这两大范畴的原型,将史学家所掌握的形形色色史料加以划分,就可以看到,第一组的证据是有意的,而第二组则不是。就是那些有意要影响读者的记载,仍然对学者的研究具有价值,它还有另一个好处,尽管这些叙述不够连贯,但通常只有这类资料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编年的框架。……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研究无疑认为第二类史料更为可靠,也就是那些目击者无意识记下的证据。……这并不是说第二种类型的史料不会出错或作伪。——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3、史料的分类:让我们把希罗多德的《历史》与法老时代埃及人放4、对待史料的态度对待史料的态度基础: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求真: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足,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郭沫若《十批判书》求实:一份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4、对待史料的态度对待史料的态度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史料特性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史料特性历史教学的指向与目标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差异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两种不同的思路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史料特性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史料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史料的特性从史料本身(1)客观性(2)时空性(3)主观性(4)语言性(5)有限性从认识使用(6)指向性(7)客观性(8)不完整性(9)真实性(10)价值相对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史料的特性从史料本身(1)客观性(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现代史学的范式可以简要地概括为:1、研究的是事物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状态,2、先占有大量的史料,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解读而发现问题。解答现实问题的需求通过无意识的阅读逐渐清晰化的过程。3、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将问题都必须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4、注重史料的批判和考辨,言必有据,信而有征,任何论点都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而不是先定的概念或假设。既避免用理论来裁剪史实,将史实强行纳入既定的理论框架,以论代史,流于穿凿附会,历史作为证明某种理论或政治观点的工具又避免为了理论化而刻意引申或强行概括史实,将研究的重点从具体的历史过程的探讨,转为阐释抽象的理论或模式5、以考证、叙事和分析为主要方法,论证必须符合一般的思维逻辑;6、研究成果多以历史解释的形式出现,使用的语言必须中性和准确。问题——搜集——考证——理解——因果分析——情境神入——表述这种范式是史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根本特征,是学科传统的主干,初学治史的人只有掌握这种范式,才能步人治史的门径。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现代史学的范式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就历史研究的性质而言,史料是形成问题、提炼论点、建构解释的基本材料,而最后在写作中作为“证据”使用的材料,只是研究所涉及的史料中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史家的研究不是先确定某种假说或论点,再选取合适的史料作为证据加以论证,而是先占有大量的史料,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解读而发现问题,提炼论点,最终形成解释。——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这里可能涉及了教学和研究之间,教授历史与构建历史之间的重大区别。在教学中,事实是现成的。在研究中,得创建事实。在中小学的课堂中,甚至在大学的阶梯教室讲授里,历史学的讲授分为两步:首先了解事实,然后解释事实,并在一套融贯的话语中将事实联接起来——安托万∙普罗斯特《历史学十二讲》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就历史研究的性质而言,史料是形成问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历史,到底要学什么?▲要学习历史知识,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掌握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要具备比了解一般的历史知识更上位的东西。◆能够像一个历史学家那样去理解历史、构架自己对历史的解释。◆当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不再以历史的教学与研究为其生涯的时候,以往的历史学习留给他/她什么样的思维品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使他们终生受用,并能够带给他们成功的人生。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历史,到底要学什么?▲要学习历史知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要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将学生对知识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过程。历史教育是人的培养,但传统的历史教学过度在学科上发力,教师也常纠结于历史知识的容量和难度,忽略了历史学科的本质和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因此,重建历史教育价值的关键,是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的教学转向以人为本的教学,就要聚焦于受过历史教育的人所应具有的能力、习惯、气质、品格等,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只有抓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全面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正确引领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教师要全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认识核心素养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共同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要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高中歷史教學當然和歷史系大一的中國通史不同,前者是基礎教育,以學習者為主體,以學習基本知識並培養基本思維能力為主要任務;後者是專業教育的入門課程,以專業知識的養成為主要任務。因此,高中歷史教育不是要培養歷史學者的儲備人才,不是為歷史專業進行預科教育,而是要給予學生一種具有時間深度的思維能力、一種探究事實的知識建構能力、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意態度。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識的認知,是培養上述能力與情意態度的素材。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高中歷史教學當然和歷史系大一的中國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情境体验,由历史与现实的陌生感,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生发问题;带领学生体验从史料到史论的研究过程,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学习;强化时序观念,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是依据证据、重建过去、解决现实需求的一连串活动,了解并初步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树立证据意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进而将之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一切信息都是史料,都需要搜集、辨析、分析、综合,在具体情景下进行理解、解读,进而作出判断和决定,指导自己的行为。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情境体验,由历英国学者认为史料的功能美国学者认为史料的功能1进行说明;激发兴趣;2发展想象力;“使历史变活”——使历史有生气及时代的气息;3澄清旧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加强对重要人物、事件、法律、制度及问题的认识;4有助于发展历史的及一般的技能和认识;对重要文献获得直接的认识;5有助于传达真实感;使批判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发展6用作证据,进行推断和解释。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英国学者认为史料的功能美国学者认为史料的功能1进行说明;激发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突出时序,强化因果关系在时空中感悟历史回到异乡,营造历史情境激发兴趣生成问题凸显复杂强化意识,把握史学原则突出重点凸显过程,培养品质求真求实原则1、改善学习方式2、凸显学科特征3、指向学科育人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与意识,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像历史学家那样去理解历史、构架自己对历史的解释。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突出时序,强化1、在时间中认识历史让我们把希罗多德的《历史》与法老时代埃及人放在墓穴中的游记加以比较,然后,对比一下这两大范畴的原型,将史学家所掌握的形形色色史料加以划分,就可以看到,第一组的证据是有意的,而第二组则不是。就是那些有意要影响读者的记载,仍然对学者的研究具有价值,它还有另一个好处,尽管这些叙述不够连贯,但通常只有这类资料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编年的框架。……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研究无疑认为第二类史料更为可靠,也就是那些目击者无意识记下的证据。……这并不是说第二种类型的史料不会出错或作伪。——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1、在时间中认识历史让我们把希罗多德的《历史》与法老时代埃及1、在时间中认识历史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宫庭於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史记商君列传》1、在时间中认识历史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1、在时间中认识历史1、太和八年(484),颁行俸禄制2、太和八年(484),核定官制,完善考课制3、太和九年(485),颁布均田令与租调制。4、太和十年(486),推行三长制。5、太和十六年(491),定五德终始,明正统。6、太和十八年(494)由平城迁都洛阳7、太和十八年(494)定姓族、改汉姓、禁止鲜卑服饰、鲜卑语言8、太和十九年(495)鲜卑贵族死后不能归葬1、在时间中认识历史1、太和八年(484),颁行俸禄制1、在时间中认识历史5月6日,上海商业工团联合会致电北京大总统、国务院、教育部,支持学生运动。5月7日,北京商界集会。上海在公共体育场召开国民大会,通函全国断绝与日本的商业关系。5月9日,上海洋货业、糖业、五金业等停业一天。济南商会通电全国商会,抵制日货。5月11日,南京商界抵制日货。广州召开国民大会。武汉学商两届集会,抵制日货。5月16日,全国报界联合会决议,停止刊登日本广告。山东各地抵制日货。5月18日,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铁业公会、水木业公会、西药业公会等,公议不进日货。安徽合肥、安庆总商会决议,抵制日货。5月20日,上海煤业同行、土布业开会,提倡国货。北京商务总会、武汉两总商会抵制日货。5月25日,南京下关码头工人拒卸日货。湖北沙市、宜昌两地商会集议提倡国货。5月27日,天津商会公布提倡国货办法。徐州商界抵制日货。5月3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联合商工各界开会,追悼北京大学学生郭钦光。6月1日,上海工商界组织游行讲演团。6月4日,上海商业公团联合会致电美国总统、英法首相及国会,请主持公义。6月5日,上海南北市各商店罢市。南北市钱业会议,停止汇兑。6月6日,上海华商电车公司工人罢工。南市求新厂、浦东各厂工人一律罢工、南京、宁波罢市。6月8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12家通告,公议停业。6月10日,沪宁杭甬铁路工人、各轮船水手全体罢工。天津、汉口、济南罢市。6月11-12日,银行开业、电车行驶、商店开市、工人上工。1、在时间中认识历史5月6日,上海商业工团联合会致电北京大总2、激发兴趣《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是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画家陈坚花费十六年心力的鸿篇巨制,是唯一反映二战日本题材的长六米的大型油画。中国陆军司令何应钦接受日本侵华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递交投降书2、激发兴趣《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是南京2、激发兴趣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茅盾《子夜》问题1:有哪些东西是吴老太爷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问题2:吴老太爷醒过来之后,还有哪些东西会让他再次昏死过去?2、激发兴趣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3、生发问题1950年12月11日的封面顶部英文TIMETheweeklynewsmagazine底部英文REDCHINA'SMAO请思考1、毛泽东的形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新中国初期面临怎样艰难的外交环境?3、生发问题1950年12月11日的封面4、凸显复杂图一:1912年南京街头革命党人给路人剪辫图二:1912年新派人士接受剪辫1912年元宵节……城门口军警站立,进城卖菜的老头被剪了辫子,痛哭流涕,没脸回家,村里人知道了,都不敢进城卖菜了……——夏衍回忆录:《懒寻旧梦录》)4、凸显复杂图一:1912年南京街头革命党人给路人剪辫图二: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重点,根据学生思维盲点设计教学重点。几个要用史料来重点突破的关键点:历史背景(大背景与小背景)核心知识与其他内容的相互关系历史结论的提炼与分析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指的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转变为以机械化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的过程。从整体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说,工业革命是在英国独家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始自18世纪下半叶,结束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在18世纪下半叶发生?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在英国发生?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重点,根据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在18世纪下半叶发生?——随着1500年以来西欧殖民扩张活动和商业革命的开展:西欧的工业品赢得了日益扩展的广阔市场西欧工场手工业获得了重大发展西欧资本家掌握了巨额财富西欧社会弥漫着发财的狂热和唯利是图的精神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在英国发生?英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矿,而且很早就开始开采和利用这种燃料英国拥有大量可用于工业革命的流动资本英国拥有大量可用于工业革命的自由劳动力英国拥有较发达的国内市场英国拥有众多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在18世纪下半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市场需求扩大海外市场大量财富廉价原料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济迅速发展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圈地运动原材料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君主立宪制投资消费经济政策保障促进资金国内市场手工工场手工劳动技术分工不能满足供不应求技术革新工业革命牛顿力学普及鼓励技术发明?领域开始直接原因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市场需求扩大海外市场17世纪英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君主立宪制(政治前提)资金国内外市场自由劳动力原材料技术知识准备进程(1)棉纺织业的革命(2)动力的革新(3)冶金采煤行业革命(4)交通运输领域革命(5)完成标志(6)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自由主义思想兴起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城市化,出行方式、时间观念变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工厂制度的建立生产力极大提高原因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君主立宪制进程(1)棉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16门20门160门11门177门1400人3艘52门4艘106门一场悬殊的战役8500人32门1841年1月7日上午8时,停泊在虎门口外的英国战舰14艘,武装轮船、运输船运载陆军2000人,开始发动进攻。英舰三艘共载炮52门炮击沙角炮台,四艘共载炮106门炮击大角炮台。与此同时,陆战部队1400多人在清军未设防的穿鼻湾登陆,抄袭炮台后路。10时,英登陆部队占领制高点,迅速架起3门火炮,轰击清军军营。清军拼死抵抗,副将陈连升战死,炮台失陷。此役清军战死282人,伤462人,而英军仅受伤38人。2月25日,大战又起,英军在下横档岛制高点架设了3门重炮。26日清晨,英军在下横档岛轰击上横档岛的清军及其炮台。10时左右,两艘各载炮74门的英舰和一艘武装轮船,沿武山一侧航行,在距威远炮台西南侧360米、540米处下锚,以猛烈的炮火轰击武山三炮台。在长时间的炮击下,关天培战死。下午2时,武山一带炮台全部失陷,驻守清军溃散。在上午开战的同时,两艘英舰分别攻击西水道两岸的永安和巩固炮台,4艘轻型舰穿过西水道,绕到上横档岛西北,炮轰岛上清军,至下午5时,战斗全部结束。英军仅有5人受轻伤。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16门20门160门11门17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大业元年(605年)三月,营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役使迫促,僵仆而毙者十四五也……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隋书食货志》

(唐)贞观二年,太宗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

——《贞观政要辨兴亡第三十四》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大业元年(605年)三月,营建6、纠正错误,求真求实(1861年改革后)农民的分地,并不是归个别农民或农户所有,这些土地是交与农民协会管辖,农民协会按会员的人数平均分配;公共的农地(如:牧场,草地等)共同使用。——朴希加廖夫,吕律译《俄罗斯史》不论是棉纺织业,还是其他如

缫丝业等重要产业在二十年代都有过快速发展时期,以棉纺织业为例,在1914-1922年是民族资本创建新纺织厂的热潮时期,其中1920-1922年间建立的新厂占据了全部新厂的68%,从民族棉纺业的生产能力成长和扩大而言,应该说1921-1922年才是它发展过程中最具关键意义的时期。——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6、纠正错误,求真求实(1861年改革后)农民的分地,并不是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原因分析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就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7月16日,发表了《公告》:"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原因分析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阿富汗、不丹、缅甸、锡兰、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老挝、马来西亚、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新加坡、叙利亚、土耳其、阿拉伯也门共和国。(19个)弃权:巴林、黎巴嫩、约旦、卡塔尔、泰国、印度尼西亚、塞浦路斯、斐济反对:日本、沙特阿拉伯、菲律宾、柬埔寨、澳大利亚、新西兰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阿富汗、不丹、缅甸、锡兰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加拿大、智利、古巴、厄瓜多尔、圭亚那、墨西哥、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弃权:阿根廷、巴巴多斯、哥伦比亚、牙买加、巴拿马反对:美国、巴西、玻利维亚、乌拉圭、巴拉圭、委内瑞拉、多米尼加、海地、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加拿大、智利、古巴、厄瓜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加拿大、智利、古巴、厄瓜多尔、圭亚那、墨西哥、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弃权:阿根廷、巴巴多斯、哥伦比亚、牙买加、巴拿马反对:美国、巴西、玻利维亚、乌拉圭、巴拉圭、委内瑞拉、多米尼加、海地、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加拿大、智利、古巴、厄瓜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阿尔巴尼亚、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白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芬兰、法国、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典、乌克兰、苏联、英国、南斯拉夫弃权:西班牙、希腊、卢森堡反对:马耳他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阿尔巴尼亚、奥地利、比利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阿尔巴尼亚、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白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芬兰、法国、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典、乌克兰、苏联、英国、南斯拉夫弃权:西班牙、希腊、卢森堡反对:马耳他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阿尔巴尼亚、奥地利、比利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阿尔及利亚、博茨瓦纳、布隆迪、喀麦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加纳、几内亚、肯尼亚、利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利亚、刚果人民共和国、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勒窝内、索马里、苏丹、多哥、突尼斯、乌干达、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赞比亚。弃权:毛里求斯反对:中非、扎伊尔(刚果民主共和国)、莱索托、加蓬、利比里亚、马尔加什(马达加斯加)、南非、马拉维、斯威士兰、冈比亚、达荷美(贝宁)、尼日尔、乍得、上沃尔特(布基纳法索)、象牙海岸(科特迪瓦)5、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赞成:阿尔及利亚、博茨瓦纳、布6、纠正错误,求真求实6、纠正错误,求真求实6、纠正错误,求真求实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6、纠正错误,求真求实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6、纠正错误,求真求实1920年春,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局外国处派出全权代表维经斯基等人来中国,了解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情况,以及能否有条件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可尔斯基先后到达上海。6、纠正错误,求真求实1920年春,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6、纠正错误,求真求实1922年在列宁和共产国际提议下,经共产国际代表再三说服,在二大通过赞同与国民党合作的决议,当年9月陈独秀等就陆续加入国民党了,并非到1923年三大才通过此决定。6、纠正错误,求真求实1922年在列宁和共产国际提议下,经共6、教学中运用史料的基本原则确保真实:遵守学科规范,保障史料的真实性,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尽可能使用无意史料。以终为始:以教学的目的来倒推选择史料。教学的目的可大可小,亦可远可近。“大”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诉求,“小”指具体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远”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近”指为学生高考服务等。以学定材: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应用史料,注意史料形式的选择、呈现方式的多样,关注学生思维成长的坡度性。多样互证:尽量用多种类型的史料互证,保证真实,且丰富历史的多样性、系统性,增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精中选精:用最精炼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说明问题,特别注意对教材史料的挖掘。历史主义: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解读史料6、教学中运用史料的基本原则确保真实:遵守学科规范,保障史料史料与史料教学史料与史料教学01一、历史认识的独特性二、史料的概念、特性与分类三、历史教师的史料占有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五、基于史料的教学模式史料与史料教学01一、历史认识的独特性史料与史料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史料最常见的几个问题:1、史料类型单一,选用范围狭小;2、使用片面史料,历史学习引向歧途;3、使用信度比较低的史料。3、史料引用错误,或和原文有出入,或断章取义,或以假乱真;5、脱离语境解读史料,理解出现偏差;6、选用史料不典型,冗余、无效的史料太多;二、史料的概念、特性与分类在教学中运用史料最常见的几个问题:二、史料的概念、特性与分类1、史料的概念您认为“史料”这一概念应定义为:(选项及调查结果如下,下同)A与历史学习有关的一切资料:B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C人类社会发展中保留下来的文献材料:——张静轩《关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8)27%32%41%1、史料的概念您认为“史料”这一概念应定义为:(选项及调查结1、史料的概念梁启超: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吴玉章: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林伯渠: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陈旭麓: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1、史料的概念梁启超: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1、史料的概念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史料的概念包括关于人类在过去的生活的一切信息,以及信息的通道。——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史料是人们编纂历史和研究历史所采用的资料。——严昌宏《中国近代史史料学》凡是过去的或涉及过去的东西,能够经过它们认识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