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外交政策_第1页
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外交政策_第2页
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外交政策_第3页
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外交政策_第4页
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外交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与外交政策

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一)中国是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与中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有14个,共有陆地边界线约2.2万千米。(二)中国周边地区人口众多,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三)中国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四)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的交接处,既受其他大国关系的影响,又影响其他大国关系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中国本着“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有效地推动周边形势向着有利于和平与稳定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世界和地区战略格局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也增加了许多新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已经成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重要特点。同时,地缘争夺加剧,经贸摩擦趋多,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尖锐,中国周边安全威胁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一)祖国统一面临复杂形势台湾问题依然是关乎我国统一的一大问题。虽然随着大陆对台工作度的进一步加大,“台独”分裂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岛内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有所增长,两岸关系发展呈现新的局面,但各种“台独”分裂活动仍未停止,国际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的力度仍未减弱,台海形势发展依然严峻复杂。其次,“藏独”、“疆独”等分裂势力依然存在,并不时在我国境内制造恐怖事件,破坏我国的安全环境,在境外制造不利于中国的社会舆论,与西方反华势力相勾结,企图分裂中国。(二)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我国有大概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与海上8个邻国均有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问题之争。1.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的争议参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有关条款和各国海域划界的实践,以冲绳海槽中心线为界划分中国与日本在东海大陆架边界。但是日本方面却主张按东海中间线平分划界,致使应归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将减少一半。而且,日本不断在争议地区向我国挑衅,并控制我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2.南海海域及南海诸岛的争议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但由于窥视南海的丰富资源,南海周边国家纷纷宣布对南沙群岛拥有部分或全部主权,并对部分岛礁形成了实际占有。其中越南侵占27个岛礁,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3个。另外,美日印等国也正在积极插手南海问题,欲把南海问题国际化,使南海权益纠纷更加复杂。(三)边境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当今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边界争端主要是中印边境争端,争议面积达12.5万平方千米,大小8块,均在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我方一侧。在东段争议地区面积约9万平方千米,现被印度控制,称“阿鲁纳恰尔邦”,即我国藏南地区。而且在近一段时间,印度不断增兵藏南加强其对藏南的实际控制权,挑衅我国的领土主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不是委曲求全和平固然美好,但和平并不是委曲求全。当你的国家主权遭到侵犯的时候,当你的国家领土被他人践踏的时候,你还怎么跟人家谈和平?和平要建立在独立自主之上。特别是在当今的国际战略环境中,各方均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因此而侵犯他国利益也在所难免。所以,欲使自己的国家利益、主权、领土等不受侵犯,使国家处于和平环境,就必须拥有绝对实力,另他人望而畏却。此时的和平必须建立在实力之上。没有实力,就没有资格谈和平,这在伊拉克战争、利比亚内战中都得以证明。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近年来,印度、日本不断向我国挑衅,东南小国也越发猖獗,越菲犹甚。面对这些种种挑衅,这些严重侵犯我国领土主权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当然是要抗议了,但我们只是在口头上喊“严重抗议”就行了吗?人家会理睬你的“严重抗议”吗?这就好比人家往你的脸上打一拳,而你只是向人家喊抗议,人家就会怕你吗?答案是否定的,人家还会打你第二次。所以,我们不能只喊抗议,我们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知道侵犯我国的核心利益的后果是什么。我希望以后我们的政府不是只发出“最严重的抗议”,我们要发出“最严厉的制裁”!在政治上,军事上,乃至军事上!我们要站直了了早在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便便告全国同胞胞:“中国人人民从此站起起来了!”那那是多么地激激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