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与管理课件_第1页
爆破安全与管理课件_第2页
爆破安全与管理课件_第3页
爆破安全与管理课件_第4页
爆破安全与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爆破安全与管理8.1爆破危害8.2爆破地震及其控制8.3塌落震动及其控制8.4爆破冲击波、噪声及其控制8.5爆破飞石安全距离及其防护8.6有毒气体的危害及其预防8.7早爆、拒爆及其预防8.8爆破与环境保护8.9爆破安全管理8.10爆破安全法规简介1第8章爆破安全与管理8.1爆破危害8.2爆破地震及爆破危害定义:爆破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作业环境破坏。8.1爆破危害危害(险)源:电效应源、爆破器材源、违章作业源、爆破效应源等。危害分类:早爆与拒爆、爆破地震、爆破飞石、空气冲击波与噪声、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心理危害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2爆破危害定义:爆破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作8.2爆破地震及其控制炸药爆炸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以应力波形式向外传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为地震波

。爆炸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转化为地震波,一般均不会超过其炸药总能量的10%。8.2.1爆破地震波特性8.2.1.1爆破地震波的分类爆破地震波包括在地层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在地层表面或介质体表面传播的面波。体波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面波主要有Rayleigh波(R波)和Love波(L波)。38.2爆破地震及其控制炸药爆炸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以应力波R波传播时,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和自由面法线组成的平面内作椭圆运动,而在与该平面垂直的水平方向上没有振动,其振动随深度呈指数衰减。面波是体波经地层界面的多次反射形成的次声波,是在地表或结构体表面以及结构层面传播的波,已发现存在R波和L波两种形式。

体波具有周期短、振幅小、衰减快的特点;面波的特点是周期长、振幅大、传播速度慢、衰减慢和携带能量大。

4R波传播时,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和自由面法线组成的平面内作椭圆8.2.1.2爆破地震波的传播特性

大部分的爆破地震波频率主要集中在低频段,如果与结构的固有频率接近,就会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大对结构体的破损影响,所以爆破地震波的频率特性不容忽视。8.2.1.3爆破震动与自然地震区别与联系爆破震动与自然地震的相似之处为:⑴两者突然释放能量均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从震源向外传播,并引起强烈的地表或构筑物的振动;⑵两者的质点振动强度与震源能量和震源距离紧密相关;58.2.1.2爆破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大部分的爆破⑶质点的振动参数都明显的受地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⑷两者对结构体的破坏机制是相同的。二者的差异表现为:波的频率、衰减速度和振动持续时间都不同。8.2.2爆破震动速度的计算与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8.2.2.1爆破振动速度的计算大多使用前苏联科学家萨道夫斯基的经验公式:6⑶质点的振动参数都明显的受地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二者8.2.2.2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采用拟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作为对地面建筑物的爆破震动判据;对水工隧道、交通隧道、矿山巷道、新浇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作为判据。8.2.3爆破震动的影响因素和降振措施影响爆破振动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微差间隔时间、孔网参数、最大安全药量、预裂效果、起爆顺序、起爆网络、振动频率、建筑物的结构。78.2.2.2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爆破安全规程》通常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来控制爆破震动:

⑴控制最大单段装药量;⑵采用微差爆破;⑶采用预裂爆破形成预裂缝或预先凿出防震孔、开挖减震沟;⑷采用低威力、低爆速炸药及改变装药结构。⑸改变起爆方向或顺序进行;⑹进行爆破震动监测。8.3塌落振动与控制8.3.1建筑物塌落振动的产生及危害

拆除爆破工程实践表明,建筑物拆除时塌落振动往往比爆破振动大。

实测地面振动波形分析表明,爆破引起的振动和塌落振动的波形明显分开,塌落振动在爆破振动波过后到达,振动作用时间长。

8通常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来控制爆破震动:⑴控制最大单段装药量

大量监测结果表明,建筑物塌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波的频率较低,主频多在10Hz左右。一座80m高烟囱爆破拆除时,在距塌落中心线22m处,测得最大振动速度达7.2cm/s。其数值已超过一般建筑物所允许的振动强度(5cm/s),在这个范围内的建筑物就有可能造成破坏。8.3.3拆除爆破时降低塌落振动强度的技术措施8.3.3.1分段分层折叠爆破首先着地的构件作为垫层可以缓冲上层结构物下落对地面的冲击,下层构件在被上层构件撞击破坏的过程中就吸收了上层下落的动能。

高烟囱拆除采用折叠爆破方案时,显然可以减小烟囱塌落振动强度。9大量监测结果表明,建筑物塌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波的频率较低,主

为了减小钢筋混凝土烟囱或水塔在倒塌时对地面的撞击力很大,可以其倒塌的地面上铺上沙土、煤渣等缓冲材料,以减小对地面的冲击产生的振动速度,防止破碎物或地面碎石飞溅。8.3.3.2地面铺垫缓冲材料8.3.3.3开挖隔振沟在爆破点周边,或是在要保护建筑物、设备前开挖隔震沟可以减小爆破塌落振动的影响。

监测数据显示:当采用土埂沟槽减振措施后,高大烟囱爆破拆除时的塌落振动速度可以减小70%左右。10为了减小钢筋混凝土烟囱或水塔在倒塌时对地面的撞击力很8.4爆破冲击波、噪声及控制8.4.1冲击波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①、裸露在地面上的炸药、导爆索的爆炸等产生的空气冲击波。②、炮孔堵塞长度不够、质量不好,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从孔口冲出产生空气冲击波。

等③~⑥个原因。8.4.2水下爆破产生水中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我国《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于水下裸露爆破,当覆盖水厚度小于3倍药包半径时,对水面以上人员或其他保护对象的空气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的计算原则与地面爆破相同。118.4爆破冲击波、噪声及控制8.4.1冲击波产生的原因8.4.3爆破噪声

在爆破作业中,当爆炸空气冲击波的超压降至0.02MPa以下时,冲击波蜕变为声波。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在城镇爆破中每一个脉冲噪声应控制在120dB以下。爆破噪声虽然短促,但由于是间歇性的脉冲噪声,容易引起人们的精神紧张,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应降低爆破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工作的影响。128.4.3爆破噪声在爆破作业中,当爆炸空气冲击波8.4.4空气冲击波与噪音的控制①采用毫秒延期爆破技术削弱空气冲击波的强度;②严格按设计最小抵抗线施工,可防止强冲击波的产生;等③~⑦。8.4.4.1空气冲击波的防护措施

针对爆破噪声特性的研究成果,在爆破噪声控制中必须考虑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3个基本环节。控制方法为:8.4.4.2爆破噪声的控制方法138.4.4空气冲击波与噪音的控制①采用毫秒延期爆破技术

(1)从声源上加以控制-------降低生源噪声是控制噪声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措施①尽量避免在地面铺设雷管和导爆索;②采用能降低爆破振动效应,且能降低爆破噪声;等③~⑦种措施。(2)从传播途径上加以控制①设置遮蔽物或充分利用地形、地貌;②注意方向效应;8.5爆破飞石安全距离及其防护爆破飞石:爆破时被爆物体中脱离主爆堆而飞散较远的个别碎块。14(1)从声源上加以控制-------降低生源噪声是控制噪声8.5.1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①炸药单耗过大,多余的爆炸能量作用于碎石上,使其飞散;②岩石结构弱面或地质条件不利;等③~⑥种原因。8.5.2爆破飞石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爆破时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中规定.158.5.1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①炸药单耗过大,多余的

爆破飞石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点:8.5.3爆破飞石控制合理确定临空面,选定最小抵抗线方向;(2)合理确定装药结构、爆破参数和排间起爆时间;(3)做好特殊地形、地质条件的处理;(4)起爆填塞质量;(5)覆盖防飞石;16爆破飞石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点:8.5.3爆破飞石8.6有毒气体的危害及其预防8.6.1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及其危害

一般而言,炸药爆炸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与炸药的氧平衡有关。正氧平衡炸药产生氮氧化物(NxOy);负氧平衡炸药生成一氧化碳(CO);零氧平衡炸药,因为爆炸时周围介质也会参加反应,仍会生成相当数量的有害气体。

NxOy主要是指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

(NO2),它对人的眼、鼻、呼吸道和肺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毒性比CO大得多,中毒严重者会因肺水肿和神经麻木而死亡。一般认为NxOy毒性比CO毒性更大。美国通常认为要大20倍,我国和前苏联则规定为6.5倍。178.6有毒气体的危害及其预防8.6.1爆炸产生的有害

CO是炸药爆炸时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是两颊有红斑,口唇呈桃红色。

8.6.1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及其危害

地下爆破作业产生的有害气体浓度不应超过表8-6规定的标准:18CO是炸药爆炸时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为减少爆破有害气体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措施:⑴提高炸药质量,严防受潮变质,尽量采用零氧平衡或接近零氧平衡的炸药;⑵如果爆破点附近有井巷、隧道、排水涵洞及独头巷道时,加强通风或洒水,净化风流,以免炮烟中毒;⑶爆破后经过规定时间以后进入爆破现场,以免炮烟熏人。19为减少爆破有害气体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措施:⑵如果爆破点附近8.7早爆、拒爆及其预防8.7.1早爆及其预防

爆破作业的早爆往往会造成重大恶性事故,其原因很多,如①电爆网路铺设时的外来电场,主要指雷电、杂散电流和感应电流、静电等;②不正确使用电爆网路的测试仪表和起爆电源;③雷管的质量问题。8.7.1.1雷电引起的早爆及其预防主要发生在露天爆破作业中,有以下3种方式:a.直接雷击;b.电磁场感应;c.静电感应。208.7早爆、拒爆及其预防8.7.1早爆及其预防预防雷电引起早爆措施如下:①在雷雨季节进行露天爆破时,宜用非电起爆系统;②如果装药连线时出现了雷电,应立即停止作业;③在雷电来临前,将一切通往爆区的导体暂时切断,防止电流流入爆区。8.7.1.2杂散电流引起的早爆及其预防

指存在于电爆网路之外的杂乱无章的电流。如风管、水管、铁轨、潮湿岩体等物质存在的杂散电流流入电雷管即会引起早爆。21预防雷电引起早爆措施如下:①在雷雨季节进行露天爆破时,产生原因有:漏电电流;大地自然电流;化学电流。

预防杂散电流引起早爆措施如下:①检测爆区杂散电流;②正确进行电爆网路的铺设;③减少杂散电流的来源;④采用非电爆网路。

静电指由摩擦、静电感应等作用使绝缘物上携带的相对静止的电荷。

产生原因有:①操作人员穿的化纤或其他绝缘工作服相互摩擦,在衣服和人体产生静电;②高速通过输药管的炸药与管壁间的摩擦及炸药颗粒之间的撞击均会产生静电。8.7.1.3静电引起的早爆及其预防22产生原因有:漏电电流;大地自然电流;化学电流。预防静电积累的措施如下:①采用装药器装药时,尽量降低装药压力和控制输药速度;②采用抗静电雷管或采用非电起爆网路。电雷管和电爆网路若处在无线电视台/雷达等强射频电磁场内,能产生感应电流,当其超过了电雷管的最大安全电流时即可能引起早爆,在国内外均发生过。

预防射频电引起早爆的措施如下:①确定合理的安全距离;②在运输电雷管时,应合理打开或关闭射频发射机;③~⑥等措施。8.7.1.4射频电引起的早爆及其预防23预防静电积累的措施如下:①采用装药器装药时,尽量降低装药

高硫高温矿床的爆破作业容易产生药包自曝现象。

其原因是硫化矿石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并放出大量热量,导致炮孔内温度升高,引起孔内炸药燃烧或爆炸。8.7.1.5硫化矿爆破作业时的早爆及其预防预防措施如下:①孔内温度高于35℃时,应采用灌泥浆等措施降温后再装药起爆;②采用非硝铵类炸药;24高硫高温矿床的爆破作业容易产生药包自曝现象。8.7.1预防措施如下:①通风良好,坚持监测,防止瓦斯积累;②封闭采空区,以防氧气进入和瓦斯溢出;③按规程进行布孔、装药、堵塞、起爆,以防爆破诱爆瓦斯。④采用防爆型电气设施,严格控制杂散电流。8.7.1.6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爆破安全措施8.7.1.7仪表电和起爆电源引起的早爆、误爆及其预防

在电爆网路铺设过程中及完毕后,使用非专用爆破电桥或不按规定使用起爆电源会引起网路的早爆。

25预防措施如下:①通风良好,坚持监测,防止瓦斯积累;②

预防措施如下:①严格按规定使用专用导通器和爆破电桥进行电爆网路检查,禁止使用万能表或其他仪表检测雷管电阻和网路导通情况;②定期检查、维修起爆器;③起爆器或电源开关箱的钥匙由起爆负责人严加保管,不得交给他人;④爆破警戒区内所有人员撤离后,仅在爆破负责人下达准备起爆命令后,起爆网路主线才能与电源开关相连接。26预防措施如下:①严格按规定使用专用导通器和爆破电桥进8.7.2拒爆的预防及其处理

指雷管或炸药未按设计要求起爆的现象。

分为整个网路或部分网路的雷管未爆、雷管爆炸但未引爆炸药、爆轰波在炸药中的传播中断而留有残药。8.7.2.1由于炸药因素造成的拒爆及其预防措施

产生拒爆的原因:①使用过期、变质受潮硬化的炸药;②在有水炮孔/药室装入不抗水的炸药,且防水处理不当;③装药直径小于临界直径;④~⑦等原因。278.7.2拒爆的预防及其处理指雷管或炸药未按设计预防措施:①装药前应对所用炸药进行检查或试验,禁止使用过期、失效的炸药;②做好防水防潮工作,将炮孔中的积水排干或使用抗水炸药;③采用不耦合装药时,使装药直接大于临界直径,保证稳定传爆;还有④~⑥等措施。28预防措施:①装药前应对所用炸药进行检查或试验,禁止使THANKYOUSUCCESS2023/1/529可编辑THANKYOUSUCCESS2022/12/298.7.2.2起爆方法或起爆网路不当引起的拒爆及其预防措施

采用非电起爆法时的拒爆原因:主要是质量原因如受潮变质等。

采用电力起爆法的拒爆原因:①雷管桥丝松动,受潮变质、感度或起爆能力降低;②网路施工质量问题;③网路设计错误而使雷管达不到其准保电流;

防止电力起爆网路拒爆的措施为:①须保证每个的电雷管能够达到准爆电流;②电爆网路应与大地绝缘;③~⑥等原因。308.7.2.2起爆方法或起爆网路不当引起的拒爆及其预防措

拒爆的判断:①有残留的炮孔或药室;②大部分或局部地表无松动;③两药包间有间隔,土石方爆落范围较其他地段有显著差异;处理拒爆时的规定:①发现拒爆后应及时上报并确定出警戒范围并设警戒线;②应派有经验的爆破员处理拒爆;③电力起爆发生拒爆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拒爆电路短路;④导爆索/管起爆网路发生拒爆应检查其是否有破损或断裂,若有修复后再起爆;8.7.2.3拒爆的处理31拒爆的判断:①有残留的炮孔或药室;②大部分或局部地表无松⑤不得拉出或掏出炮孔和药壶中的起爆药包;

拒爆的处理方法为:①重新起爆法;②打平行孔装药爆破法;③聚能药包诱爆法;④对于硐室爆破,清除堵塞物后重新铺设网路起爆;8.8爆破与环境保护

当今,爆破一般在闹市区,人们不仅关注着爆破噪声、粉尘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期望着爆破工程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32⑤不得拉出或掏出炮孔和药壶中的起爆药包;8.8爆8.8.1爆破与水土保持

露天土石方爆破,应特别重视爆破后的山体及爆堆可能发生的泥石流、滑坡,危害其他设施。应采取措施,使爆破后的山体尽快恢复植被。对风景名胜区,防止爆破开挖造成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影响。8.8.2高原冻土爆破与生态环境保护

在高原冻土地区,按保护冻土和延缓融化速度原则设计的工程,冻土的爆破开挖施工宜在寒冷季节进行;若按破坏冻土原则设计工程,冻土爆破适合在暖季节进行。338.8.1爆破与水土保持露天土石方爆破,应特别重

在高原冻土地区进行的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①严格控制爆破开挖在设计界限内进行。②努力避免爆破开挖对工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③在施工中采取措施,减少冻土的热融;④为实现爆破开挖快速施工,要选择确定合理的一次爆破规模。8.9爆破安全管理8.9.1爆破工程的分级管理《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硐室爆破、拆除爆破以及复杂环境岩土爆破工程应实行分级管理,见表8-11:34在高原冻土地区进行的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3535

拆除爆破及复杂环境深孔爆破工程,还应按下列环境条件和拆除对象进行级别调整。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属A级:①环境十分复杂;②楼层超过10层,厂房高度超过30m,烟囱高度超过80m;③一级、二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主体建筑、围堰、堤坝和挡水岩坎。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属B级:①环境复杂;②楼层为5~10层,厂房高度低于15~30m,烟囱高度低于50~80m;③三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主体建筑、围堰、堤坝和挡水岩坎。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属C级:①环境不复杂;②拆除的楼层低于5层,厂房高度低于15m,烟囱高度低于50m;③四级、五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主体建筑、围堰、堤坝和挡水岩坎。36拆除爆破及复杂环境深孔爆破工程,还应按下列环境条件和

爆区周围500m无建筑物和其他保护对象,且一次爆破药量不超过200kg的拆除爆破以及不属于A、B、C、D级的爆破工程不进行分级管理。37爆区周围500m无建筑物和其他保护对象,且一次爆破药量不8.9.2

爆破工程的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8.9.2.1

爆破工程的设计依据8.9.2.2

设计内容388.9.2爆破工程的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8.9.2.18.9.3

爆破安全评估的依据8.9.4

安全评估报告的内容398.9.3爆破安全评估的依据8.9.4安全评估报告的8.9.5

爆破安全监理《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A级拆除爆破工程以及有关部门认定的重要或重点拆除爆破工程,应由工程监理单位实施爆破安全监理;承担爆破安全监理的人员应持有安全作业证。(1)爆破安全监理内容主要有:①检查施工单位申报爆破作业的程序;②监督施工企业按设计施工;③监督施工单位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或未经批准在工程中应用的爆破器材;④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执行《爆破安全规程》的情况,如违规和违章指挥,有权停止其爆破作业,并向有关部门报告。408.9.5爆破安全监理《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A级拆除爆(2)爆破安全监理单位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形式有两种:有业主招标/推荐聘用。均需与业主签订爆破安全监理合同,明确责任和权利。(3)爆破安全监理规划与管理细则:爆破安全监理单位应编制爆破安全监理规划,并按爆破工程进度和实施要求编制爆破安全监理细则,按照细则进行爆破安全监理;(4)工程监理的职业道德标准为:守法、诚信、公正、科学;41(2)爆破安全监理单位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形式有两种:8.9.6爆破安全风险管理

高难爆破工程是一种有风险的项目,它引入了风险管理技术,强调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对项目实现过程中遭遇的风险与干扰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减少和避免损失。风险因素:指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8.9.6.1

爆破危险源的辨识428.9.6爆破安全风险管理高难爆破工程是一种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将危险因素或事故分类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8.9.6.2

爆破危险源的监控

安全系统工程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综合系统来考虑,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来观察、识别、分析和评价系统的危险性,根据系统工程总体最优的思想,来消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状态。43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将危

对于爆破作业,可按施工过程分为以下评价单元:①爆破作业环境单元;②施工组织与管理单元;④钻孔单元;⑤装药单元;⑥起爆网路单元;⑦防护单元;⑧警戒与保卫单元;⑨爆破后检查与处理单元。

通过系统安全分析,可以了解到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评价是在系统安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同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不同的安全评价结果。系统安全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它是安全评价的基础。44对于爆破作业,可按施工过程分为以下评价单元:①爆破作8.9.7

爆破事故应急预案

爆破事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爆破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造成的险象,如药包拒爆;对建筑物的拆除爆破,可能出现建筑物爆而不倒的情况。第二类是爆破对人员或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或隐患,如药包早爆;爆破失控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设施的损坏;地下爆破引发瓦斯爆炸、透水事故等。458.9.7爆破事故应急预案爆破事故大致分为两类:爆破事故的应急预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①爆破事故致灾状态的预估分析。②应本着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救援原则,提出应急救援组织、职责和人员的安排。③应急救援材料、设备、物资的准备。④发生爆破事故后,启动应急组织机构的工作程序。⑤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与之有关的伤害和不利影响。46爆破事故的应急预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468.9.8.1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这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②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③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工作。④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8.9.8爆破事故应急救援478.9.8.1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8.9.88.9.8.2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相应程序如图8-1所示。488.9.8.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相应程序如图8-1

爆破工程发生突发事故时,负责爆破的领导应立即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各工作小组同步开展工作:①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保护,迅速确定事故条件下的安全防护措施;②以人为本,先抢救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③抢险人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护身装备;④密切观察现场动态,防止引发次生灾害和扩大事故损失。49爆破工程发生突发事故时,负责爆破的领导应立即向上级和

保护事故现场应做到:①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与封锁;②对现场应尽量保持原状,并通过录像、照相、测绘等固定现场原始状态;③严格保护现场的物证,非现场勘查人员不得提取或移动。

做好事故现场各项工作包括:①综合组负责收集、整理和掌握现场情况和动态,做好现场记录;②技术组负责查明事故原因,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并参与处理,特别注意发现与处置未爆的爆破器材和盲炮,处理有倒塌危险的建(构)筑物,防止事故扩大;50保护事故现场应做到:①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与封锁;③工程组负责排爆灭火、抢险救灾,安全处理水、电、气管道和设备等,消除事故影响;④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严防无关人员进入;⑤医疗组负责抢救伤员;⑥后勤组负责交通工具、物资供应、生活安排等,为现场勘查人员创造安全工作条件。51③工程组负责排爆灭火、抢险救灾,安全处理水、电、气管道和设备8.9.9

爆破安全总结

重要的安全评估项目和安全事故,应提交专题安全总结或事故分析报告,内容应包括:①分析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或隐患,提出改进意见;②对照监测报告和爆后安全调查,分析各种有害效应的危害程度及保护物的安全状况;③如实反映出现的事故、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④安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528.9.9爆破安全总结重要的安全评估项目和安全《爆破安全规程》规定:每年度或一个较大爆破工程结束后,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应提交爆破总结。

爆破总结应包括:①施工概况、爆破效果及安全分析,提出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以及防范办法,提出改善施工工艺的措施;②设计方案、参数评述,提出改进设计的意见;③经验和教训。53《爆破安全规程》规定:每年度或一个较大爆破工程结束后,爆破工8.9.10

爆破事故处理《安全生产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按照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自然灾害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两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由于在爆破施工作业过程中因不能预见、不能抗御和不能克服而发生的事故。548.9.10爆破事故处理《安全生产法》第十三条规定:“人为责任事故:由于爆破企业或者从业人员在爆破施工作业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所出现的失误和疏忽而导致的事故。《安全生产法》规定要实行责任追究的,是指人为责任事故。《安全生产法》规定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工作人员、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从业人员和中介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55人为责任事故:由于爆破企业或者从业人员在爆破施工作业过程中违8.10爆破安全法规简介

爆破是一项与安全紧密相关的生产活动,其过程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

爆破工程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同时,爆破又必须遵守行业条例和标准。爆破有关的法规和条例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568.10爆破安全法规简介爆破是一项与安全

爆破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按全国统一执行的《爆破技术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在公安机关组织下进行培训考核,取得公安部门签发的安全技术等级证后,才能上岗进行相应级别的爆破设计等技术作业。《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爆破工作领导人,应由从事过三年以上爆破工作,无重大责任事故,熟悉爆破事故预防、分析和处理并持有安全作用证的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爆破班长应有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或有三年以上爆破工作经验的爆破员担任。取得爆破员安全作业证的新爆破员,应在有经验的爆破员指导下实习三个月,方可独立进行爆破工作。爆破员跨越和变更爆破类别必须经过专门培训。”57爆破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按全国统一执行的《爆破技术人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eMoreYouKnow,TheMorePowerfulYouWillBe写在最后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写58ThankYou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ThinkingInOtherPeople‘SSpeeches,GrowingUpInYourOwnStory讲师:XXXXXXXX年XX月XX日ThankYou59第8章爆破安全与管理8.1爆破危害8.2爆破地震及其控制8.3塌落震动及其控制8.4爆破冲击波、噪声及其控制8.5爆破飞石安全距离及其防护8.6有毒气体的危害及其预防8.7早爆、拒爆及其预防8.8爆破与环境保护8.9爆破安全管理8.10爆破安全法规简介60第8章爆破安全与管理8.1爆破危害8.2爆破地震及爆破危害定义:爆破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作业环境破坏。8.1爆破危害危害(险)源:电效应源、爆破器材源、违章作业源、爆破效应源等。危害分类:早爆与拒爆、爆破地震、爆破飞石、空气冲击波与噪声、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心理危害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61爆破危害定义:爆破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作8.2爆破地震及其控制炸药爆炸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以应力波形式向外传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为地震波

。爆炸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转化为地震波,一般均不会超过其炸药总能量的10%。8.2.1爆破地震波特性8.2.1.1爆破地震波的分类爆破地震波包括在地层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在地层表面或介质体表面传播的面波。体波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面波主要有Rayleigh波(R波)和Love波(L波)。628.2爆破地震及其控制炸药爆炸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以应力波R波传播时,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和自由面法线组成的平面内作椭圆运动,而在与该平面垂直的水平方向上没有振动,其振动随深度呈指数衰减。面波是体波经地层界面的多次反射形成的次声波,是在地表或结构体表面以及结构层面传播的波,已发现存在R波和L波两种形式。

体波具有周期短、振幅小、衰减快的特点;面波的特点是周期长、振幅大、传播速度慢、衰减慢和携带能量大。

63R波传播时,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和自由面法线组成的平面内作椭圆8.2.1.2爆破地震波的传播特性

大部分的爆破地震波频率主要集中在低频段,如果与结构的固有频率接近,就会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大对结构体的破损影响,所以爆破地震波的频率特性不容忽视。8.2.1.3爆破震动与自然地震区别与联系爆破震动与自然地震的相似之处为:⑴两者突然释放能量均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从震源向外传播,并引起强烈的地表或构筑物的振动;⑵两者的质点振动强度与震源能量和震源距离紧密相关;648.2.1.2爆破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大部分的爆破⑶质点的振动参数都明显的受地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⑷两者对结构体的破坏机制是相同的。二者的差异表现为:波的频率、衰减速度和振动持续时间都不同。8.2.2爆破震动速度的计算与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8.2.2.1爆破振动速度的计算大多使用前苏联科学家萨道夫斯基的经验公式:65⑶质点的振动参数都明显的受地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二者8.2.2.2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采用拟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作为对地面建筑物的爆破震动判据;对水工隧道、交通隧道、矿山巷道、新浇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作为判据。8.2.3爆破震动的影响因素和降振措施影响爆破振动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微差间隔时间、孔网参数、最大安全药量、预裂效果、起爆顺序、起爆网络、振动频率、建筑物的结构。668.2.2.2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爆破安全规程》通常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来控制爆破震动:

⑴控制最大单段装药量;⑵采用微差爆破;⑶采用预裂爆破形成预裂缝或预先凿出防震孔、开挖减震沟;⑷采用低威力、低爆速炸药及改变装药结构。⑸改变起爆方向或顺序进行;⑹进行爆破震动监测。8.3塌落振动与控制8.3.1建筑物塌落振动的产生及危害

拆除爆破工程实践表明,建筑物拆除时塌落振动往往比爆破振动大。

实测地面振动波形分析表明,爆破引起的振动和塌落振动的波形明显分开,塌落振动在爆破振动波过后到达,振动作用时间长。

67通常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来控制爆破震动:⑴控制最大单段装药量

大量监测结果表明,建筑物塌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波的频率较低,主频多在10Hz左右。一座80m高烟囱爆破拆除时,在距塌落中心线22m处,测得最大振动速度达7.2cm/s。其数值已超过一般建筑物所允许的振动强度(5cm/s),在这个范围内的建筑物就有可能造成破坏。8.3.3拆除爆破时降低塌落振动强度的技术措施8.3.3.1分段分层折叠爆破首先着地的构件作为垫层可以缓冲上层结构物下落对地面的冲击,下层构件在被上层构件撞击破坏的过程中就吸收了上层下落的动能。

高烟囱拆除采用折叠爆破方案时,显然可以减小烟囱塌落振动强度。68大量监测结果表明,建筑物塌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波的频率较低,主

为了减小钢筋混凝土烟囱或水塔在倒塌时对地面的撞击力很大,可以其倒塌的地面上铺上沙土、煤渣等缓冲材料,以减小对地面的冲击产生的振动速度,防止破碎物或地面碎石飞溅。8.3.3.2地面铺垫缓冲材料8.3.3.3开挖隔振沟在爆破点周边,或是在要保护建筑物、设备前开挖隔震沟可以减小爆破塌落振动的影响。

监测数据显示:当采用土埂沟槽减振措施后,高大烟囱爆破拆除时的塌落振动速度可以减小70%左右。69为了减小钢筋混凝土烟囱或水塔在倒塌时对地面的撞击力很8.4爆破冲击波、噪声及控制8.4.1冲击波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①、裸露在地面上的炸药、导爆索的爆炸等产生的空气冲击波。②、炮孔堵塞长度不够、质量不好,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从孔口冲出产生空气冲击波。

等③~⑥个原因。8.4.2水下爆破产生水中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我国《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于水下裸露爆破,当覆盖水厚度小于3倍药包半径时,对水面以上人员或其他保护对象的空气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的计算原则与地面爆破相同。708.4爆破冲击波、噪声及控制8.4.1冲击波产生的原因8.4.3爆破噪声

在爆破作业中,当爆炸空气冲击波的超压降至0.02MPa以下时,冲击波蜕变为声波。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在城镇爆破中每一个脉冲噪声应控制在120dB以下。爆破噪声虽然短促,但由于是间歇性的脉冲噪声,容易引起人们的精神紧张,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应降低爆破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工作的影响。718.4.3爆破噪声在爆破作业中,当爆炸空气冲击波8.4.4空气冲击波与噪音的控制①采用毫秒延期爆破技术削弱空气冲击波的强度;②严格按设计最小抵抗线施工,可防止强冲击波的产生;等③~⑦。8.4.4.1空气冲击波的防护措施

针对爆破噪声特性的研究成果,在爆破噪声控制中必须考虑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3个基本环节。控制方法为:8.4.4.2爆破噪声的控制方法728.4.4空气冲击波与噪音的控制①采用毫秒延期爆破技术

(1)从声源上加以控制-------降低生源噪声是控制噪声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措施①尽量避免在地面铺设雷管和导爆索;②采用能降低爆破振动效应,且能降低爆破噪声;等③~⑦种措施。(2)从传播途径上加以控制①设置遮蔽物或充分利用地形、地貌;②注意方向效应;8.5爆破飞石安全距离及其防护爆破飞石:爆破时被爆物体中脱离主爆堆而飞散较远的个别碎块。73(1)从声源上加以控制-------降低生源噪声是控制噪声8.5.1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①炸药单耗过大,多余的爆炸能量作用于碎石上,使其飞散;②岩石结构弱面或地质条件不利;等③~⑥种原因。8.5.2爆破飞石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爆破时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中规定.748.5.1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①炸药单耗过大,多余的

爆破飞石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点:8.5.3爆破飞石控制合理确定临空面,选定最小抵抗线方向;(2)合理确定装药结构、爆破参数和排间起爆时间;(3)做好特殊地形、地质条件的处理;(4)起爆填塞质量;(5)覆盖防飞石;75爆破飞石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点:8.5.3爆破飞石8.6有毒气体的危害及其预防8.6.1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及其危害

一般而言,炸药爆炸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与炸药的氧平衡有关。正氧平衡炸药产生氮氧化物(NxOy);负氧平衡炸药生成一氧化碳(CO);零氧平衡炸药,因为爆炸时周围介质也会参加反应,仍会生成相当数量的有害气体。

NxOy主要是指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

(NO2),它对人的眼、鼻、呼吸道和肺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毒性比CO大得多,中毒严重者会因肺水肿和神经麻木而死亡。一般认为NxOy毒性比CO毒性更大。美国通常认为要大20倍,我国和前苏联则规定为6.5倍。768.6有毒气体的危害及其预防8.6.1爆炸产生的有害

CO是炸药爆炸时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是两颊有红斑,口唇呈桃红色。

8.6.1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及其危害

地下爆破作业产生的有害气体浓度不应超过表8-6规定的标准:77CO是炸药爆炸时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为减少爆破有害气体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措施:⑴提高炸药质量,严防受潮变质,尽量采用零氧平衡或接近零氧平衡的炸药;⑵如果爆破点附近有井巷、隧道、排水涵洞及独头巷道时,加强通风或洒水,净化风流,以免炮烟中毒;⑶爆破后经过规定时间以后进入爆破现场,以免炮烟熏人。78为减少爆破有害气体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措施:⑵如果爆破点附近8.7早爆、拒爆及其预防8.7.1早爆及其预防

爆破作业的早爆往往会造成重大恶性事故,其原因很多,如①电爆网路铺设时的外来电场,主要指雷电、杂散电流和感应电流、静电等;②不正确使用电爆网路的测试仪表和起爆电源;③雷管的质量问题。8.7.1.1雷电引起的早爆及其预防主要发生在露天爆破作业中,有以下3种方式:a.直接雷击;b.电磁场感应;c.静电感应。798.7早爆、拒爆及其预防8.7.1早爆及其预防预防雷电引起早爆措施如下:①在雷雨季节进行露天爆破时,宜用非电起爆系统;②如果装药连线时出现了雷电,应立即停止作业;③在雷电来临前,将一切通往爆区的导体暂时切断,防止电流流入爆区。8.7.1.2杂散电流引起的早爆及其预防

指存在于电爆网路之外的杂乱无章的电流。如风管、水管、铁轨、潮湿岩体等物质存在的杂散电流流入电雷管即会引起早爆。80预防雷电引起早爆措施如下:①在雷雨季节进行露天爆破时,产生原因有:漏电电流;大地自然电流;化学电流。

预防杂散电流引起早爆措施如下:①检测爆区杂散电流;②正确进行电爆网路的铺设;③减少杂散电流的来源;④采用非电爆网路。

静电指由摩擦、静电感应等作用使绝缘物上携带的相对静止的电荷。

产生原因有:①操作人员穿的化纤或其他绝缘工作服相互摩擦,在衣服和人体产生静电;②高速通过输药管的炸药与管壁间的摩擦及炸药颗粒之间的撞击均会产生静电。8.7.1.3静电引起的早爆及其预防81产生原因有:漏电电流;大地自然电流;化学电流。预防静电积累的措施如下:①采用装药器装药时,尽量降低装药压力和控制输药速度;②采用抗静电雷管或采用非电起爆网路。电雷管和电爆网路若处在无线电视台/雷达等强射频电磁场内,能产生感应电流,当其超过了电雷管的最大安全电流时即可能引起早爆,在国内外均发生过。

预防射频电引起早爆的措施如下:①确定合理的安全距离;②在运输电雷管时,应合理打开或关闭射频发射机;③~⑥等措施。8.7.1.4射频电引起的早爆及其预防82预防静电积累的措施如下:①采用装药器装药时,尽量降低装药

高硫高温矿床的爆破作业容易产生药包自曝现象。

其原因是硫化矿石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并放出大量热量,导致炮孔内温度升高,引起孔内炸药燃烧或爆炸。8.7.1.5硫化矿爆破作业时的早爆及其预防预防措施如下:①孔内温度高于35℃时,应采用灌泥浆等措施降温后再装药起爆;②采用非硝铵类炸药;83高硫高温矿床的爆破作业容易产生药包自曝现象。8.7.1预防措施如下:①通风良好,坚持监测,防止瓦斯积累;②封闭采空区,以防氧气进入和瓦斯溢出;③按规程进行布孔、装药、堵塞、起爆,以防爆破诱爆瓦斯。④采用防爆型电气设施,严格控制杂散电流。8.7.1.6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爆破安全措施8.7.1.7仪表电和起爆电源引起的早爆、误爆及其预防

在电爆网路铺设过程中及完毕后,使用非专用爆破电桥或不按规定使用起爆电源会引起网路的早爆。

84预防措施如下:①通风良好,坚持监测,防止瓦斯积累;②

预防措施如下:①严格按规定使用专用导通器和爆破电桥进行电爆网路检查,禁止使用万能表或其他仪表检测雷管电阻和网路导通情况;②定期检查、维修起爆器;③起爆器或电源开关箱的钥匙由起爆负责人严加保管,不得交给他人;④爆破警戒区内所有人员撤离后,仅在爆破负责人下达准备起爆命令后,起爆网路主线才能与电源开关相连接。85预防措施如下:①严格按规定使用专用导通器和爆破电桥进8.7.2拒爆的预防及其处理

指雷管或炸药未按设计要求起爆的现象。

分为整个网路或部分网路的雷管未爆、雷管爆炸但未引爆炸药、爆轰波在炸药中的传播中断而留有残药。8.7.2.1由于炸药因素造成的拒爆及其预防措施

产生拒爆的原因:①使用过期、变质受潮硬化的炸药;②在有水炮孔/药室装入不抗水的炸药,且防水处理不当;③装药直径小于临界直径;④~⑦等原因。868.7.2拒爆的预防及其处理指雷管或炸药未按设计预防措施:①装药前应对所用炸药进行检查或试验,禁止使用过期、失效的炸药;②做好防水防潮工作,将炮孔中的积水排干或使用抗水炸药;③采用不耦合装药时,使装药直接大于临界直径,保证稳定传爆;还有④~⑥等措施。87预防措施:①装药前应对所用炸药进行检查或试验,禁止使THANKYOUSUCCESS2023/1/588可编辑THANKYOUSUCCESS2022/12/298.7.2.2起爆方法或起爆网路不当引起的拒爆及其预防措施

采用非电起爆法时的拒爆原因:主要是质量原因如受潮变质等。

采用电力起爆法的拒爆原因:①雷管桥丝松动,受潮变质、感度或起爆能力降低;②网路施工质量问题;③网路设计错误而使雷管达不到其准保电流;

防止电力起爆网路拒爆的措施为:①须保证每个的电雷管能够达到准爆电流;②电爆网路应与大地绝缘;③~⑥等原因。898.7.2.2起爆方法或起爆网路不当引起的拒爆及其预防措

拒爆的判断:①有残留的炮孔或药室;②大部分或局部地表无松动;③两药包间有间隔,土石方爆落范围较其他地段有显著差异;处理拒爆时的规定:①发现拒爆后应及时上报并确定出警戒范围并设警戒线;②应派有经验的爆破员处理拒爆;③电力起爆发生拒爆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拒爆电路短路;④导爆索/管起爆网路发生拒爆应检查其是否有破损或断裂,若有修复后再起爆;8.7.2.3拒爆的处理90拒爆的判断:①有残留的炮孔或药室;②大部分或局部地表无松⑤不得拉出或掏出炮孔和药壶中的起爆药包;

拒爆的处理方法为:①重新起爆法;②打平行孔装药爆破法;③聚能药包诱爆法;④对于硐室爆破,清除堵塞物后重新铺设网路起爆;8.8爆破与环境保护

当今,爆破一般在闹市区,人们不仅关注着爆破噪声、粉尘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期望着爆破工程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91⑤不得拉出或掏出炮孔和药壶中的起爆药包;8.8爆8.8.1爆破与水土保持

露天土石方爆破,应特别重视爆破后的山体及爆堆可能发生的泥石流、滑坡,危害其他设施。应采取措施,使爆破后的山体尽快恢复植被。对风景名胜区,防止爆破开挖造成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影响。8.8.2高原冻土爆破与生态环境保护

在高原冻土地区,按保护冻土和延缓融化速度原则设计的工程,冻土的爆破开挖施工宜在寒冷季节进行;若按破坏冻土原则设计工程,冻土爆破适合在暖季节进行。928.8.1爆破与水土保持露天土石方爆破,应特别重

在高原冻土地区进行的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①严格控制爆破开挖在设计界限内进行。②努力避免爆破开挖对工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③在施工中采取措施,减少冻土的热融;④为实现爆破开挖快速施工,要选择确定合理的一次爆破规模。8.9爆破安全管理8.9.1爆破工程的分级管理《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硐室爆破、拆除爆破以及复杂环境岩土爆破工程应实行分级管理,见表8-11:93在高原冻土地区进行的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9435

拆除爆破及复杂环境深孔爆破工程,还应按下列环境条件和拆除对象进行级别调整。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属A级:①环境十分复杂;②楼层超过10层,厂房高度超过30m,烟囱高度超过80m;③一级、二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主体建筑、围堰、堤坝和挡水岩坎。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属B级:①环境复杂;②楼层为5~10层,厂房高度低于15~30m,烟囱高度低于50~80m;③三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主体建筑、围堰、堤坝和挡水岩坎。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属C级:①环境不复杂;②拆除的楼层低于5层,厂房高度低于15m,烟囱高度低于50m;③四级、五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主体建筑、围堰、堤坝和挡水岩坎。95拆除爆破及复杂环境深孔爆破工程,还应按下列环境条件和

爆区周围500m无建筑物和其他保护对象,且一次爆破药量不超过200kg的拆除爆破以及不属于A、B、C、D级的爆破工程不进行分级管理。96爆区周围500m无建筑物和其他保护对象,且一次爆破药量不8.9.2

爆破工程的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8.9.2.1

爆破工程的设计依据8.9.2.2

设计内容978.9.2爆破工程的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8.9.2.18.9.3

爆破安全评估的依据8.9.4

安全评估报告的内容988.9.3爆破安全评估的依据8.9.4安全评估报告的8.9.5

爆破安全监理《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A级拆除爆破工程以及有关部门认定的重要或重点拆除爆破工程,应由工程监理单位实施爆破安全监理;承担爆破安全监理的人员应持有安全作业证。(1)爆破安全监理内容主要有:①检查施工单位申报爆破作业的程序;②监督施工企业按设计施工;③监督施工单位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或未经批准在工程中应用的爆破器材;④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执行《爆破安全规程》的情况,如违规和违章指挥,有权停止其爆破作业,并向有关部门报告。998.9.5爆破安全监理《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A级拆除爆(2)爆破安全监理单位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形式有两种:有业主招标/推荐聘用。均需与业主签订爆破安全监理合同,明确责任和权利。(3)爆破安全监理规划与管理细则:爆破安全监理单位应编制爆破安全监理规划,并按爆破工程进度和实施要求编制爆破安全监理细则,按照细则进行爆破安全监理;(4)工程监理的职业道德标准为:守法、诚信、公正、科学;100(2)爆破安全监理单位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形式有两种:8.9.6爆破安全风险管理

高难爆破工程是一种有风险的项目,它引入了风险管理技术,强调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对项目实现过程中遭遇的风险与干扰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减少和避免损失。风险因素:指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8.9.6.1

爆破危险源的辨识1018.9.6爆破安全风险管理高难爆破工程是一种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将危险因素或事故分类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8.9.6.2

爆破危险源的监控

安全系统工程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综合系统来考虑,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来观察、识别、分析和评价系统的危险性,根据系统工程总体最优的思想,来消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状态。102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将危

对于爆破作业,可按施工过程分为以下评价单元:①爆破作业环境单元;②施工组织与管理单元;④钻孔单元;⑤装药单元;⑥起爆网路单元;⑦防护单元;⑧警戒与保卫单元;⑨爆破后检查与处理单元。

通过系统安全分析,可以了解到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评价是在系统安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同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不同的安全评价结果。系统安全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它是安全评价的基础。103对于爆破作业,可按施工过程分为以下评价单元:①爆破作8.9.7

爆破事故应急预案

爆破事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爆破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造成的险象,如药包拒爆;对建筑物的拆除爆破,可能出现建筑物爆而不倒的情况。第二类是爆破对人员或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或隐患,如药包早爆;爆破失控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设施的损坏;地下爆破引发瓦斯爆炸、透水事故等。1048.9.7爆破事故应急预案爆破事故大致分为两类:爆破事故的应急预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①爆破事故致灾状态的预估分析。②应本着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救援原则,提出应急救援组织、职责和人员的安排。③应急救援材料、设备、物资的准备。④发生爆破事故后,启动应急组织机构的工作程序。⑤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与之有关的伤害和不利影响。105爆破事故的应急预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468.9.8.1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立即组织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