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1教学目标朗读诗歌,读出韵律,感受声韵美。

朗读诗歌,感受意境美,品味重点诗句,体会作者情感。

熟练背诵两首诗歌。2学情分析刚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对教材不适应是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最大困扰。初中和小学的教材在教学重点上有所区别。再者,生源相对较差。多年来,各小学质量层次不齐,好的小学,比较正规,学生的素质较高些;村镇的小学,素质较低,基础薄弱,学生差异大。对于古诗的学习,虽在小学结识过一些,但学习比较肤浅,小学阶段对于古诗的学习,基本是教师讲授,学生自我领悟到的较少。古诗学习还没有一个比较有规律的的方法,而且由于年龄尚小,领悟能力不高,所以对于诗中的意境的感受和作者情感的领会不容易。3重点难点背诵两首诗歌。(重点)

分析诗歌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重点、难点)

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4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在诗词曲方面发展的最有成就,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优秀诗歌浩如烟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脍炙人口《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两首。二、解题、了解背景:古时候通讯、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许多诗人将这种思乡的感情倾泻于笔端,留下了许许多多流传千古的佳句,而乡愁也成为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两首关于乡愁的诗词。《次北固山下》的“次”停泊的意思,诗题即停泊在北固山下,点明诗歌的内容是写人在旅途中,诗歌是作者在旅途中所作。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一)听名家诵读,感受语言之美并正音,注意朗读节奏。

(二)学生自由朗诵诗歌后个体展示。(三)结合注解理解诗意(因为独立完成,部分学生有困难,故建议同桌合作完成)(四)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主题。(该环节由老师边读诗边讲解,并与学生互动学习)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到江南,雪消雨降,因而江水上涨,高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线也就开阔了。和顺的风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

这句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为什么说“风正”呢?(先由学生理解表述后教师补充)

(这里的“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包含着一种温和的意思,是说风从正面吹过来,而且很平正,很快速。风不是很猛烈,很温顺,所以帆便端直高挂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东方碧空与海水相接处“生”了出来,在旧年还未消尽之时,春意的闯入,必将赶走严冬。

这句诗蕴含怎样的哲理?

(提示:

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将取代“残夜”与“旧年”)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散黑暗;江春在旧年将尽时闯入人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在这里,诗人为什么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心中十分惆怅。正好此时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于是诗人触景生情,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了。直接表达自己的思乡感情。)

(五)小结: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品味《次北固山下》的明朗意境和深沉的感情。那《天净沙·秋思》带给我们的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滋味呢?让我们进入诗歌来品味品味。

四、学习《天净沙·秋思》

1.解题“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一首小令。“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这首小令的作者马致远是著名的散曲作家,早年热衷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二十余载,本曲正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元曲中的“绝唱”,被誉为“秋思之祖”。

如今人们说到“乡愁”,自然就会想到这篇佳作。

2.老师泛读,划分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请同学自由朗诵。(教师出示景物画面,学生观图朗读)4.思考以下问题:(1)、这首小令写景部分共写了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你置身这样的情境中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2)、曲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共同明确: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作者将这些意象并列叠加在一起,并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萧瑟、凄凉的色彩。形成一幅有形象,有色彩,有气氛,有韵味的深秋图景。也正是在这样一幅深秋的图景中,作者生出了浓浓的乡愁,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你看,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了,此时正是人们停止劳作、归家歇息的时候,连乌鸦也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寻找自己的窝巢,而诗人却还在寒冷、萧瑟的西风中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在山中的羊肠古道上独行。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多希望眼前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难怪会悲痛欲断肠了。

5.小结: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诵,再次感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五、作业:

背诵两首诗歌、积累课外写乡愁的诗句。

板书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