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重点_第1页
明清文学重点_第2页
明清文学重点_第3页
明清文学重点_第4页
明清文学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明清文学重点基本知识点1、《三国志演义》故事来源:陈寿《三国志》、裴松之《三国志注》、《三国志平话》、民间传说、作者创作。2、清·章学诚认为《三国志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丙辰札记》)3、《三国演义》着重描写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特色:“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历史演义语言。5、《水浒传》故事来源:《宋史·张叔夜传》、《宋史·侯蒙传》、《宋史·徽宗本纪》、《大宋宣和遗事》、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6、《水浒传》的版本问题注意一下书上的“武定板”。7、注意一下金圣叹“腰斩水浒”,71回以后全砍了,第一回改成“楔子”,形成“70回本”。8、《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形象:高俅,且该人物贯穿始终。9、宋濂,被朱元璋称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也是明代第一位苦心经营道统文学的大家。10、茶陵派李东阳的理论见解主要见于他的《麓堂诗话》,亦称《怀麓堂诗话》。11、唐宋派文人中文学成就较高的首推归有光。其他成员: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12、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此后正式定下了“唐宋八大家”的名号。13、明初剧作家杂剧创作成就不高,但研究程度很高,代表:朱权、朱有燉、贾仲明。其中明初宫廷派剧作家朱权作有兼戏曲史论和曲谱为一体的《太和正音谱》,朱有燉编散曲集《诚斋乐府》。14、一般认为由徐渭所作《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15、明代戏曲的主体:传奇。16、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17、明初传奇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与统治者大力推行程朱理学有关。弘治年间文渊阁大学士邱濬在此背景下创作《五伦全备记》等传奇。18、明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署名(相传)王世贞等人所作《鸣凤记》,其中《浣纱记》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作为魏良辅的学生,梁辰鱼精通乐理,此昆腔大戏具有开拓意义。19、吴江派创作成就总体不高,沈璟一共改编、创作了17本昆剧,合称《属玉堂传奇》。但戏曲研究代表了明代戏曲理论的最高成就,吕天成《曲品》是《南词叙录》后,第二部著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专书。徐渭学生王骥德的《曲律》、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也要掌握一下。20、《牡丹亭》真正的蓝本应是《杜丽娘暮色还魂》话本。其余来源还有一些笔记、志怪小说。21、汤显祖第一部完整传奇《紫钗记》,但严格来讲,其处女作应为《紫箫记》,不过写到第三十四出就中辍了,后将《紫箫记》刪削润色,易名《紫钗记》。该剧主要以唐传奇蒋防《霍小玉传》为本事,也借鉴《大宋宣和遗事》中的部分情节。22、《南柯记》共44出,取材于唐传奇李公佐《南柯太守传》。23、“临川四梦”中,艺术成就仅次于《牡丹亭》的剧作是《邯郸记》。全剧共30折,本事源于唐沈既济传奇《枕中记》。24、受汤显祖影响最深、成就也最大的明末传奇作家应数孟称舜,有传奇《娇红记》。25、《西游记》故事来源:玄奘归国后奉诏口述见闻,门徒辩机辑录而成《大唐西域记》、北宋年间成书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民间传说、佛教故事、道家故事、作家创作。26、《西游记》前七回的象征意义:几乎写的就是农民起义。27、《封神演义》一百回,是明天启年间,由许仲琳、李云翔据民间创作改编而成。28、《金瓶梅》的书名,由小说中的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合成。29、《金瓶梅》最早的续书名《玉娇李》(或作《玉娇梨》),但此书早佚,与后来出现的《玉娇梨》并非一书。30、《金瓶梅》的续书写得最好的是明遗民丁耀亢的《续金瓶梅》。31、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基本保存了宋元话本原貌。32、“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主要见于《清平山堂话本》和“熊龙峰小说四种”,成为冯梦龙“三言”的主要来源。明中叶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33、“姑苏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中选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成为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选本。34、在表现生活化、个人化情调的游赏之作中,张岱的作品尤为出色。他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等著作中保存了不少上乘之作。35、《负情侬传》,明代文言小说,载明·宋懋澄《九龠集》卷五,首次写到“杜十娘”这个人物。36、明代文言小说,见《中国笔记小说大观》、《中国文言笔记小说丛刊》,明初,瞿佑《剪灯新话》是其代表作,轰动文坛,是模仿前人的文言笔记小说而写的。37、复社集中了明末的主要作家,代表了明末诗文的最高成就。复社文人的长短句创作是明词最后的辉煌。所以复社是传统诗文词在明末的最后高潮,奠定了清代诗文词复兴的基础。38、明代散曲延续了元散曲创作的辉煌。冯惟敏是北人作家中的佼佼者,也是这一时期散曲创作大家。有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施绍莘是晚明重要散曲作家,有散曲集《秋水庵花影集》。39、晚明冯梦龙对民歌收集整理表现出极大热情,编辑明代民歌专辑《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40、清词复兴以陈子龙为先驱。陈子龙也是明诗殿军。41、清文:古文推桐城派,骈文推汪中。42、清代最大的骈文家汪中的代表作《哀盐船文》,是骈文复兴的标记之一,另一标记——李兆洛编的《骈体文钞》。43、遗民诗人中可与顾、黄、王并肩的,当推吴嘉纪和屈大均。44、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号称“岭南三大家”。45、徐州二遗民:阎尔梅、万寿祺46、明末清初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人合称“江左三大家”。47、归庄与顾炎武有“归奇顾怪”之称。48、(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49、钱王代兴:钱谦益、王士禛。50、叶燮主要著作为诗论专著《原诗》。51、李玉早期成名作《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一人永占”,都由话本、拟话本改编。52、李渔的贡献:第一位理论探索、戏剧创作、戏剧演出全方位的大家。作剧十种,总题《笠翁十种曲》。53、南洪北孔(洪昇、孔尚任)与《长生殿》、《桃花扇》。54、清初白话小说的类型:明代小说的续书、新作世情小说、新作时事小说、才子佳人小说。55、清初小说续书的两种作法:仿造、假借。56、明清之际的拟话本小说创作上最有特色的是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57、蒲松龄生前死后有多家传抄《聊斋志异》,较重要的为铸雪斋抄本。58、《聊斋志异》文末发议论、写自己想法的标志:“异史氏曰”。59、受《聊斋志异》影响,清代出现两部重要文言短篇小说集——袁枚《子不语》、纪昀《阅微草堂笔记》。60、《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小说摆脱传奇的标志性作品,其语言成就最突出的是通俗的白话。61、《儒林外史》中带有作者自己影子的人物形象——杜少卿。62、《红楼梦》最初以80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本名《石头记》。63、使《红楼梦》结束传抄时代、得到广泛传播的通行版本是“程乙本”。64、评批《红楼梦》的两大家:脂砚斋、畸笏叟要注意一下。而且认为畸笏叟是最早传播《红楼梦》的。65、《红楼梦》的逻辑高潮:查抄荣国府——走向衰败的标志。情感高潮:宝玉挨打。66、沈德潜的理论主张主要见于《说诗晬语》。67、袁枚、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赵翼著有《瓯北诗话》。68、乾嘉诗坛上,吟唱盛世悲歌,可视为性灵派外围的是郑燮、黄景仁等。69、桐城派起源于戴名世。70、姚门四大弟子: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梅曾亮创作成就最高,方东树理论成就最高。71、沈复《浮生六记》。72、桐城派分支阳湖派,代表人物恽敬、张惠言、李兆洛,并称“阳湖三(大)家”。73、夏纶《新曲六种》,在各标题下直接标举“褒忠、阐孝、表节、劝义、式好、补恨”的主旨,用戏曲创作图解自己的观念。74、龚自珍号定庵。75、宋诗派受江西诗派影响。76、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一部反映社会人生底层的力作。77、被鲁迅称为“四大谴责小说”的: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二、名词解释吴中四杰:指明代初年生活在苏州,才情相当,相互唱和的四位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因为他们的实际创作成就、人生经历与“初唐四杰”颇有相似之处,故论者评之谓“吴中四杰”。台阁体:指明代前期以台阁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核心的官僚文人集团。他们的诗文创作主要表现太平盛世之下,优游典雅的生活情态和对明王朝文治武功的赞美,颂扬以高超的艺术技巧、深厚的学问来弥补内容的不足。风格上典雅工丽,稳妥贴切,形成一股颂盛德、歌太平的诗歌潮流,影响明代诗文几达百年,是一种形式主义创作倾向。茶陵派:在台阁体风行一时之际,以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批文人,深感台阁体诗文的不足,提出“以山林之气,纠台阁之失”的主张,强调继承汉唐以来的现实主义诗风,尊重诗歌的内在规律,并主张篇有布局、句有声律、字有阴阳清浊以达到风格平和而声律严整的境界。并特别重视唐诗的平淡、率真,是对台阁体诗文的一次有力的冲击,启迪了明中叶的复古思潮。前七子:是明中叶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包括边贡、王九思、康海、徐祯卿、王廷相在内。他们主张学习秦汉、唐的散文和诗歌,欣赏民间朴足自然的诗风,调整了明代诗文发展的方向,对于明中叶诗文创作高潮的兴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过度拟古也为时人所诟病。其中王九思、康海在明代戏曲史上同样值得注意。后七子:明正德末年、嘉靖年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包括吴国伦、谢臻、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在内的一批文人。继承了前七子的复古主张,明确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对中唐以后的诗文持否定态度。尽管通过后七子的努力彻底结束了台阁体的影响,但矫枉过正,产生了新的不足。后七子的实际创作成就与他们的理论主张存在差异,创作上更有可取之处。《四声猿》:指明中叶浙江山阴徐渭所写的四部短型杂剧:《狂鼓史》、《翠香梦》、《雌木兰》、《女状元》,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调侃讥讽社会丑恶现象,以充满情趣的文笔赞美了女性的聪慧,结束了杂剧作品严肃悲壮的风格传统,堪称杂剧最后的辉煌。吴江派:指明代后期活跃在江苏吴江以沈璟为核心、其兄弟子侄亲友为主要作家的戏剧创作群体。他们严格遵守戏剧文学的规律,注重曲词的格律和音乐特征,对戏曲的研究成就超越了创作成就,如吕天成《曲品》。创作上沈璟成就最高,其《属玉堂传奇》是吴江派戏剧理论的直接体现。临川派:这是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流派,但在汤显祖影响下,一批戏曲家致力于舞台上男女恋情的推演,甚至痴迷于情侣之间的巧合误会以达到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主要代表性作家有吴炳和阮大铖。至情论:是汤显祖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其戏剧创作的精髓。汤认为世界是有情的世界,人生是有情的人生,而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实现至情的最佳途径是舞台,即通过戏曲创作和戏曲表演来实现最高的情感理想。这个主张不仅是汤显祖、临川派戏曲创作遵循的法则,而且直接影响了清代戏曲创作的情理追求。临川四梦:也叫《玉茗堂四种》,指明后期剧作家汤显祖的四部剧作《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集中表现了汤显祖的“至情”主张,以及王学左派的民主精神,是社会进步的艺术化表现,特别是《牡丹亭》,代表了明代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话本:原指说话人所使用的底本,这些底本经过文人加工之后,内容完整,情节丰富,甚至进入书坊流入市场成为可供案头阅读的作品,这就是话本小说,分四类:小说、讲史、说经、合声。模拟话本的结构技巧、语言特色写成的叫拟话本。“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编纂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一部40篇,共120篇,是冯根据宋元话本加工而成,基本保存了宋元话本原貌,又充分展示了明代社会生活,是中国古典中短篇白话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代表。“二拍”:指明末凌濛初编写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其故事内容一部分来源于宋元话本,一部分来源于文人笔记,一部分是作者的虚构。在情节安排和社会背景的描绘上摹仿宋元话本,但带有明末思想解放走向极端的痕迹,部分作品具有自然主义倾向,但瑕不掩瑜。“二拍”是古典白话小说的又一个高峰。童心说:是晚明李贽的文艺理论主张。李贽认为人最初那一念之本心才是童心,文学作品应反映这样的童心,如《水浒传》、《西厢记》等小说戏剧作品就写出了一念之本心,乃是天下至文,与儒家经典具有同样的价值,而那些名为传道、载道之作不过是虚伪的呻吟。李贽的文艺观推动了晚明叙写性灵创作倾向的出现,有利于文学作品的归真,对晚明文学实现最后的辉煌具有积极的意义。公安派:是晚明重要的诗文创作流派。因核心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为湖北公安人,时人称之为“公安三袁”,故称“公安派”。他们主张“不拘格套、独树性灵”,对晚明诗文的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公安末流诗文创作过于随意,造成“雅故灭裂,鄙俚公行”的局面,也为后人所诟病。竟陵派:指湖北竟陵人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诗文创作流派。他们基本接受了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但更偏向于描写个人的单情幽趣,形成了幽深奇僻的诗文风格,总体成就不是很高,但在表现个人心绪的同时,技巧手法受到了前后七子的影响,故后期竟陵派作品略有趣味。17、明遗民诗人:指清代初年未曾登上清初政治舞台的诗人群体,主要代表人物:以气节高尚为后世景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以及屈大均、吴嘉纪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抒发对故明的眷恋之情,悲悼明朝的灭亡,总结历史的教训,悲叹人生的苦难,在山水景观的吟叹中展示一种隔世的情怀,是明遗民整体心态和清初文化生态的表现。18、虞山诗派:指清初在钱谦益影响下,江苏常熟地区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有冯舒、冯班、钱曾等。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对公安、竟陵派也颇有微词,更明确反对以禅喻诗,强调诗歌的真情实感和内在规律,创作上以婉转的笔调、精密工丽的语言叙写内心感受,委婉透露出亡国的悲痛、现实的凄凉,是一个注重质实又隐晦含蓄的诗歌流派。19、梅村体: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梅村体特指吴伟业在明清易代之后以长篇叙事诗形式叙写当时的重大事件,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和手法。具体表现为:以唐人格调写目前近事,平铺直叙而又隐含讽喻,貌似平淡却蕴含丰富,字里行间透出历史的沧桑,如《圆圆曲》、《楚两生行》,这类叙事诗被称为“梅村体叙事诗”。20、云间词派:指明代末年在松江地区以陈子龙为代表、以其朋友、门徒为主要作者的一个词派。他们的创作从内容到风格主要崇尚北宋婉约词,以婉转的语调、细腻的描摹展示曲折的心路历程。少量作品写景状物,以寄托个人生活情趣。易代之际,陈子龙词风发生急剧变化,而其门人子弟流落南北,成为清词兴盛的先驱。21、阳羡词派:明清时期所指的阳羡即今天的江苏宜兴。阳羡词派是清初以陈维崧为核心,以其兄弟子侄等亲缘关系人为主要作家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词作流派。他们对清初的高压政策深感不满,对汉族知识分子遭到清廷大肆杀戮无比悲愤,在词作中大量表现严酷的现实并通过咏史怀古、山水景观、人文风貌抒发了无尽的故国之思。其慷慨激越的情态类似于苏、辛,被称为清初第一豪放词派。22、浙西词派:指清代前期以朱彝尊为代表,后期以厉鹗为主要作家的主要活跃于浙西地区一个词作流派他们的作品主要表现男女恋情、个人情趣、风花雪月、模山范水,主要展现婉转的内心活动、淡淡的忧愁、些许的满足,主要模仿北宋婉约风格,但手法上完全接受格律词派,形成了“家白石而户玉田”的局面,是清代艺术水平较高的词作流派。23、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24、“京华三绝”:康熙年间,有三位词人的诗词轰动京师,他们是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其共同特点是行文真挚自然,婉丽清新,善用白描不事雕琢。运笔如行云流水,抒情似水银泄地。时人称“京华三绝”。25、神韵说:是清代王士禛的诗歌理论主张,强调神韵,注重意趣。早在刘勰《文心雕龙》中已有所关注。而王士禛所强调的主要是诗歌的精神意蕴而非字句格律。他认为诗歌以神韵为主,需羚羊挂角不留痕迹。在他看来,真正好的诗歌要能够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实际上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的一种归结。26、南朱北王:指康熙年间朱彝尊和王士禛两大诗人。王士禛强调神韵,在景观描摹、登高怀远上寄托情绪,而朱彝尊强调情趣,使山水草木中展现个人情怀。在康熙诗坛上均有着重大影响。因王是山东新城人,朱是浙江秀水人,故称“南朱北王”。27、南施北宋:指康熙诗坛的两位重要词人施闰章、宋琬。施是安徽宣城人,宋是山东莱阳人。前者延续了晚明诗坛的基本风格,后者受到“神韵说”影响,在诗歌创作中各自取得重要成就,但隐约之间寄托故国之思,是康熙诗坛值得重视的诗人。28、《闲情偶寄》:是清代初年李渔的一部杂著,内容包罗万象,从饮食起居到修身养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词曲”和“演习”两部,涉及到剧本结构、戏剧冲突布局、曲词、音乐、格律、演员培养、遴选、舞台设计和灯光音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成系统的戏剧理论著作,也是作者戏剧活动的经验总结,对后世戏剧发展有着指导意义。29、八股文:中国明、清科举考试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其体源于宋元的经义,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试文格式》谓其定型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八股文的一个重要体裁特征——对偶性。对提高写作技巧有一定正面意义,但压制文人思维,总的说来影响是消极的。30、红学:指长篇小说《红楼梦》盛行之后对作品及其相关事项展开的研究,称之为“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早期红学主要倾向于评点、索隐、题咏,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的新红学更注重小说思想内容的挖掘、艺术技巧的探究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同时对于版本的流传、书稿的校勘、作者及其家世进行全面的研究。31、乾隆诗坛三大流派(说):(一)、格调说:指清中叶以沈德潜为主提出来的诗歌理论主张,强调传统的儒家诗教,以儒家经典为思想依归,注重诗歌“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的教化作用,是为格,做到了就叫“格高”,在艺术风格上追求“中正和平”,精神上主张积极向上,是为“调响”,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理论归纳之一。(二)肌理说:是清中叶翁方纲的诗歌理论学说。强调诗歌创作如同研究学问,需有准确的依傍。在具体作品中不论诗歌文章皆如人之肌肉纹理,需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在章句、层次、语辞、韵律等做到彼此勾连、各有内涵、有序排列,使诗文有明晰的间架结构,是清代乾嘉学派影响较深的理论学说。(三)性灵说:是清中叶袁枚对诗歌理论的归纳,受唐诗的自由精神影响,接受公安派“直抒胸臆,独树性灵”的主张,强调诗歌性情至上,在言志与言情之间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甚至不避诗歌写男女恋情,并在实践中躬行。虽有言辞适当之嫌,但“性灵说”更符合中国诗歌发展的实际,也更契合人之常情,其实际影响超越了其他学说。32、桐城派:指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以古文为主,又称桐城派古文。这个流派起源于戴名世,形成于方苞,兴盛于姚鼐,强调“义理、书卷、经济”并重,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位一体,并将古文艺术概括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个字,以儒家经典为精神依归,符合统治者的要求,成为几与清王朝相始终的古文流派。桐城派影响直至晚清,曾国藩有时也被划入桐城派,他也想做桐城古文殿军,并模仿姚鼐编辑的《古文辞类传》编《经史百家杂钞》。33、常州词派:是兴盛于清代中后期嘉庆、道光年间的一个重要词作流派,领袖人物张惠言的《词选》成为常州词派形成的标志。而张惠言、张琦兄弟也就是主要词人,包括同时常州当地的几位后学,其中以周济影响最大,其《介存斋论词杂著》是该词派的重要理论著作。实际上,常州词派集婉约、格律之长,自立门户,追求“深美宏约”的艺术境界,为中国词史上最后一个颇有建树的词作流派。可能考大题目的、明清诗文词(传统古典文学)走向收官的特征:1、作家多、作品多、流派多,但杰出的作家、著名的作品不多;2、文学创作与社会思潮密切相关;3、对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本质特征认识不断深化;4、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高度繁荣;5、形成明确的朝野离立并行之势。、明代社会对文学的影响:1、高度集权与高压政策导致文气不振;2、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导致俗文学繁荣、读者群增大;3、王学左派思想使得文学作品里开始关注人的性、情;4、文化下移、儒商结合导致对文学认识的变化: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清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刻画;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三国志演义》展现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表现在:虚与实的结合、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的战争描写(交代战争起因、对比双方实力、呈现完整的谋划过程、再现战争场景、揭示战争的影响与意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历史演义体语言。、《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1、尊刘贬曹的正统观点;2、君明臣贤的理想;3、德治、仁政的观念;4、崇尚智勇,主张人才决定成败;5、一统江山、稳定社会的向往。、《三国志演义》的影响:1、引导了历史演义小说的繁荣;2、启迪了时事小说的创作;3、确立了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叙事规范和表现技巧,特别是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寻找平衡点;4、树立了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语言样板;5、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6、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水浒传》的总体艺术成就:1、是我国第一部纯白话创作的长篇小说;2、塑造了一群超现实的英雄形象;3、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展开了对理想社会与理想生活的探索与描绘,实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4、第一次出现贯彻始终的人物形象,探索了主要线索贯彻始终的谋篇布局技巧;5、结构方式采用连环钩锁、百川入海的技巧;6、第一次塑造了女英雄形象。、《水浒传》的影响:1、开创了长篇白话小说的新局面;2、引导了英雄传奇小说高潮的到来;3、探索了长篇小说的结构技巧;4、体现了特殊的浪漫主义精神;5、丰富了忠义思想的内涵与外延;6、为后世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了素材。、《水浒传》中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1、提出了初步的民主、平等思想;2、描绘了理想的生活状态与社会风情;3、提出了超现实的忠义标准;4、赋予了英雄以超人的能耐,是一种对英雄的呼唤。、“前七子”复古的理论主张:1、强调学习秦汉散文和盛唐诗歌;2、也强调创新,最典型的是以诗文表现时政;3、强调“真诗在民间”,追求原始、朴实的诗风,善于向民间学习。、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1、彻底清除了台阁体诗文的影响,调整了明代诗文发展的方向;2、强化了文学的独立性,提升了诗文的地位;3、加强了对文学本体特性的认识,注重诗文的艺术技巧;4、重新认识了文道关系,将形式与内容并重。主要不足:过度拟古,影响了创作水准。、唐宋派的文学主张:1、强调继承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传统;2、延续了道统文学的主张,强调以文载道,文以明道;3、严守道的内涵传统以保持与儒家经典思想的一致性;4、在文道关系上以道为主;5、一定程度上讲圣贤之道,生活化、人性化。、明杂剧主要变化:1、适当吸取南戏的艺术成分;2、部分借用南戏以及南方地方小调的乐曲;3、题材上主要描写婚恋、家庭、神仙、道化以适应南方观众的欣赏需要;4、大量描写歌功颂德的内容以适应统治者的需要;5、小型化,折子戏普遍流行。、吴江派四大特征:1、具有明显的家族性;2、注重名教,坚守封建礼法;3、严守格律,注重曲辞的平仄阴阳分布;4、用昆曲编剧演出。、关于“沈汤之争”:“沈汤之争”是一桩公案,在戏曲史上引起过广泛的关注。它并不是沈璟与汤显祖展开直接论战,故也可以认为是理论观点和创作路径的差异。导火索是沈璟和吕玉绳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成《同梦记》,引起了汤显祖的不满,并进而批评吴江派过度追求声律以致害辞,因为沈璟原话“宁协律以害辞”。而吴江派也认为临川派的戏剧创作过于艳情不合理法并用地方小调宜黄腔唱不登大雅之堂。虽然用王骥德的话说“吴江、临川为冰炭”,但客观讲,从理论到实践,双方都有利于戏剧的繁荣,特别是汤显祖以《牡丹亭》为昆曲繁荣发展推波助澜,而吴江派以昆剧扩大了《牡丹亭》的影响,是戏曲发展的双赢格局。、汤显祖的影响:1、引导了戏剧创作中婚姻爱情剧创作高潮的到来;2、拓展了舞台艺术的表现领域;3、提高了戏剧的艺术技巧,为后世的大型舞台艺术提供借鉴;4、以戏剧形式否定封建礼教,鼓励青年男女追求幸福;5、以爱情名作、特殊的艺术魅力为昆曲注入活力。、《西游记》的思想:1、放心、定心、修心的基本思想与王学的一致性;2、有意无意间宣扬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3、驱除心魔的思想;4、权威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权威无法挑战。、《西游记》中的哲理:1、不论儒道释,宗旨一样——收拢人心、压制人性;2、人才总是被约束的;3、以唐僧为代表的特殊阶层拥有特殊背景和权力,以愚昧、貌似憨厚、阴险、貌似宽容、机巧、貌似无意而控制着全局;4、不畏艰辛的奋斗者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5、办法总比困难多。、《西游记》后产生的神魔小说流派的三种类型:1、《西游记》的续书、仿作、节本以及与其相配套的系列丛书,如《续西游记》100回,以董说的《西游补》16回写的最好,还有吴缘泰作的《东游记》;2、为神仙立传型作品;3、与历史故事相交融的作品,影响最大的是《封神演义》。、《金瓶梅》创作的时代背景:1、城市经济高度繁荣,市民阶层扩大,财富相对集中,形成了可观的文化市场;2、社会生活的复杂,为世情小说的勃兴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3、王学左派的兴盛及其影响下思想的偏差,引导着士大夫阶层畸形生活的发展;4、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心态逐渐形成,成为世情小说创作的社会基础;5、印刷术的提高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有利于世情小说的创作与传播。、《金瓶梅》的内容: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作品以西门庆家族为核心,以西门庆家庭生活为基本情节,串起了与其相关联的十多个家庭生活以扩大作品所描绘的社会层面,这就从家庭到社会到最高统治集团,形成了小说表现内容的层次性、逻辑性,也将社会的丑恶现象、末世悲情逐渐集中到最高统治者身上,并着重表现了:1、从宫廷到市井淫乱无耻的生活情趣;2、封建礼教的蜕变与苍白;3、晚明士大夫灵魂的扭曲;4、思想解放的偏差;5、新型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与封建政体之间的矛盾。、《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1、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2、是我国第一部世情小说;3、是纯白话语言艺术成熟的长篇小说,摆脱了讲唱艺术的影响;4、探索了我国长篇古典小说的结构艺术,形成了纵向为主、横向结合的结构方式;5、故事情节安排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对后世小说、创作具有借鉴作用,因为它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从说话体到阅读体过渡的转折的标志,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分水岭。、“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1、主要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将平淡的故事叙述得曲折离奇;2、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3、广泛的社会生活画面;4、复杂的题材,兼传奇与志怪于一体,但志怪少;5、从话本向白话小说的体制过度;6、生活贴切的语言技巧,主要是市民口语。、以张岱为核心,晚明小品文主要表现的内容:1、个人生活的真情写照;2、时政人物的品评议论;3、一时一地的审美感受;4、日常生活的细节品味;5、批判社会丑恶现象;6、文坛掌故的记载和文艺主张的表达。、晚明小品文在创作上的主要特点:1、直露胸臆与委婉含蓄相辅相成;2、情感真实,倾向明显;3、语言犀利而又平淡无奇;4、将个人身世、情感与时事相糅合;5、描绘细腻,结构严谨。、陈子龙创作特点:以诗歌见长,文一般。诗歌早年强调古朴,从天下大乱到明朝灭亡,其诗风、文风都发生变化。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以及人生挫折的忧虑与愤懑,是他《安雅堂稿》的主要内容。、满清政权统一中国后推行的文化专制主要体现在:1、定程朱理学于一尊,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严格约束文人思维;2、确立四书五经的教程与科举考试的范式,将知识分子的主要精力压缩在可控制范围之内;3、通过编书和禁书树立了文化产品的榜样,阻止了不利于清朝统治的文化产品的流传;4、引导学术走向,有意识将汉代经学列为典范,诱导文人将学术精力放在音韵、文字的考释和古籍的校勘上(考据学,乾嘉学派,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钱大昕、朱骏声等);5、日益严苛的文字狱为代表的高压政策。、清代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主要成就:1、古典诗歌理论实现了归纳总结;2、诗话著作空前繁荣,名作迭出,如:叶燮《原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吴伟业《梅村诗话》、王士禛《带经堂诗话》、王夫之《薑斋诗话》、沈德潜《说诗晬语》、袁枚《随园诗话》等;3、是对散文和韵文创作经验的归纳和整理,推出了经典文章的选本,如:姚鼐《古文词类传》、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李兆洛《骈体文钞》等;4、各种文学主张、文学观点之间的争论比较激烈,在诗歌方面趋向于儒家诗论“兴观群怨、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风格;5、深化了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强调文学社会功用的多元性。、清初散文的特征:1、作家均为明遗民;2、多数作品抒发故国情怀;3、学术化倾向明显;4、以短篇为主;5、在回忆中反思,在反思中悲伤,简朴的文笔蕴含了深层的思想。、清初剧坛的特色:1、外行人参与戏剧创作较多,如吴伟业、尤侗;2、作家相对集中于吴中地区;3、小型化的传奇和杂剧作品比较多;4、通过虚构历史故事寄托故国情怀;5、部分作品仅供案头阅读,不能上台演,没有按照舞台要求来写。、《长生殿》的主要意义在于:1、借历史的悲欢离合写兴亡成败,寄托了作者的故国之思;2、《长生殿》与《桃花扇》代表了清初剧坛创作的最高成就;3、戏剧情节中有意识地将情感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纠结在一起,体现了作者深层的历史感慨;4、作品中前后两部分的落差是对汤显祖“至情论”有意识的继承,而其中对真情的呼唤实际是对清初统治者鼓吹名教的逆反。、《聊斋志异》具体表现的内容:1、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2、科举制度的弊端;3、封建末世知识分子灵魂的痛楚;4、对人性和人格的理想追求;5、对社会改良的期待;6、封建黑恶势力的罪行。、《聊斋志异》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类型:1、花妖狐鬼;2、科场上的丑恶灵魂展现;3、地痞恶霸、社会渣滓以及有缺陷的小市民。、《聊斋志异》所寄托的蒲松龄的思想:1、对美好社会环境的向往;2、对科举弊端的愤恨;3、对善良人性的期待;4、对纯真爱情的赞美;5、对市井陋习的谴责;6、对官场黑暗的声讨。、《聊斋志异》的主要艺术成就:1、融传奇与志怪于一体的特殊风格,这是对文言小说的创新;2、塑造了众多奇幻美妙的艺术形象;3、构造了诗化的境界;4、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条理分明而又曲折跌宕,结构严谨,倾向鲜明;5、小说的语言简洁明快,浅显而规范;6、寓教于乐,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了人生的哲理。、《儒林外史》的思想:1、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2、揭露封建权势对知识分子的摧残;3、暴露了封建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扭曲;4、城市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子灵魂的扭曲、堕落;5、吴敬梓对士格的追求和理想。、《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是:1、通过人物言行的矛盾构成讽刺;2、叙述人物的前后差异,形成讽刺;3、借助于人物外在表现与真实内心的矛盾以达到讽刺效果;4、对不同的人物采用不同的讽刺手法,或同情中讽刺,或讽刺中同情;5、根据人物的品行给予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