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4U”全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小学课题组孙文波执笔[摘要]“U”是“无约束”英文unrestraint的开头字母,“4U”课程指无知识约束课程、无学科约束课程、无班级约束课程、无学校约束课程等四类课程。“4U”是课程建设的一种思想,有鼓励教师打破约束、改革创新的意思,又是一种课程建设理念,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自2013年始,舟山市沈家门第一小学以全课程的理念,逐渐构建起以“4U”课程为框架的学校课程体系,并体现如下特点: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课程化;(无学科约束)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无学校约束)具有较丰富的课程形式和内容;(无班级约束)课程目标指向明确的核心素养;(无知识约束)课程建设充分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尽管“4U”课程的科学、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论证,但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一种理念,我们认为它已促成了学校课程的全面发展,并在3年多具体实施中,对学生培养、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U”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关键词]“4U”全课程建设文章目录一、问题的提出…………………2二、课题的阐述………………3-5(一)主要理论依据和研究综述(二)课题的界定三、“4U”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5-10(一)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四、研究的初步成果及成效分析…………10-11五、后续研究展望……………12六、主要参考文献……………12七、附件………………………12一、问题的提出(一)当前课程改革需要面临的问题1.如何有效突破应试对教师的影响在当前高考制度改革还不很完善的情况下,应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还是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分数的评价上,应试始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教学难以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尽管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会有所改变,但在日常教学中则始终会顾忌知识内容而放不开手脚,除了基础性课程受应试的束缚外,所谓的课程拓展也往往会受到应试的牵制,校本化实施可能流于形式。课程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如何有效突破应试对教师的影响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2.如何突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成效取决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质量,那么课程目标的定位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尽管国家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在课程标准中也重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学校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定位不尽相同,以知识和技能为重点的学校教育也根深蒂固,如何更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突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之所在。3.怎样在实施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改革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中提得最响的口号。要做到以生为本,必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要面向全体,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方式必须适合学生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就需要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课程形式多样性。而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怎样扭转过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4.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资源课程改革需要我们调动和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互联网似乎已快冲破学校的围墙,但学校筑起的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无形围墙却还坚不可破。转变观念,如何具有大教育观,如何利用网络和社会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又一个重要议题。(二)“4U”全课程建设的设想鉴于上述对课程改革要面临问题的深入思考,结合学校实际,我们认为学校新的课改必须要解决几个重点实际问题:解决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解决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解决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于是学校在原有多年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知识约束课程”,将知识作为一个载体,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无学科约束课程”,将学校所有活动整合成为课程,提高学科的整合性;提出了“无班级约束课程”,丰富学校的课程形式;提出了“无学校约束课程”,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提高教育质量。这就有了“4U”课程的设想,并希望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这些课程之中。二、课题的阐述(一)主要理论依据和研究综述1.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他认为人类智能包括语言、逻辑、空间、肢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生存智慧等。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课程开发的理论国内外关于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对课程开发三个基点,即学科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应辩证分析优劣,综合加以应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建设课程的努力在课程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最大的课程专家专业协会——教学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研究和理论组就对指导未来课程编制的学习结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组要求所有学生都予以掌握的基本技能:自我概念;理解别人;学习的技能;不断学习的能力;有责任心的社会成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创造性;有见识地参与经济领域;运用累积的知识;对付变革。4.国内外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划分。我国对核心素养的划分还处于研究阶段,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在内的很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予以界定,并致力于推行体现这些素养的国家课程。(二)课题的界定这是学校自创的概念,“U”是“无约束”英文unrestraint的开头字母,“无约束”是课程建设的一种思想,有鼓励教师打破约束、改革创新的意思,又是一种课程建设理念,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全课程是指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课程化,并指向人的全面发展。“4U”全课程是指无知识约束课程、无学科约束课程、无班级约束课程、无学校约束课程等四类课程。具体为:无学科约束课程打破学科约束,将学科课程融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突出活动体验和项目学习的课程;无学科约束课程打破学科约束,将学科课程融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突出活动体验和项目学习的课程;无知识约束课程打破知识约束,学科教学中把知识作为一个载体,以兴趣和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重点,突出生活应用和活动体验的课程;无学校约束课程打破学校约束,将课程延伸到校外,以综合实践和假日小队等形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突出资源利用和社会教育合力的课程。无学校约束课程打破学校约束,将课程延伸到校外,以综合实践和假日小队等形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突出资源利用和社会教育合力的课程。无班级约束课程打破班级约束,将学生按喜好特长、学业水平进行重新编排,突出个性发展的课程;“4U”全课程的主要特点:要通过4个无约束的课程改革,改变学生学习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1.突出全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课程的内容全面、融合,课程实施地点和资源利用全方位。2.课程实施的方法以生本为基础。“4U”课程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以生为本。3.课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特点,发展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得到最好的发展。4.课程实施的重点是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以应试为目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利于他们终身发展的能力。本课题是要通过“4U”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构建比较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三、“4U”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一)研究的方法与过程1.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案例分析研究和比较研究为主,辅以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法等。2.研究的过程(1)第一阶段(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积极动员,计划准备学校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申报了省规划课题,制订了实施计划,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2)第二阶段(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开展研究活动对语文、数学等多门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整合并开发多类课程。(3)第三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整合整理,实施完善经过上一阶段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对课例进行修改,编印成册,呈现精品,丰富课程内容,同时在全校各学科进行推广实施,研究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逐渐完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法。(4)第四阶段(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撰写报告,总结提炼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相关研究成果。(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课程目标研究(1)课程建设目标与学校办学宗旨“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相对应,学校课程建设总体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通过“4U”全课程建设,创建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的课程体系。建丰富多彩的课程建适合学生的课程建发展个性的课程建适应时代的课程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要动态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2)学生培养目标海贝贝是学校的吉祥物,原型为大海的海浪花,海浪花赋予热情、自由、个性、勇进等特点。热情对应文明,自由对应自主,勇进对应坚持、责任和创新。学生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具有海浪花品质的学生。即要培养良好人格品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学生,具体讲学生应包含以下核心素养:热爱生命热爱生命人格品质:良好习惯有责任心核心核心素养素养阅读理解力阅读理解力言语表达力问题解决力学科素养:审美鉴赏力探究实验力信息应用力健康锻炼力自主能力自主能力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体内容举例:人格品质中热爱生命:珍惜自己,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良好习惯:遵守学校三大习惯(卫生、文明和学习习惯):不丢一张废纸,彬彬有礼待人,工工整整写字有责任心:对自已重坚持,对人讲诚信,对社会守公德,对国家要热爱2.“4U”课程框架研究3.“4U”课程内容研究“4U”课程的内容、性质和目标如下表:课程类型课程分类课程内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无知识约束课程学科体验课程语文:促进阅读和开展语言应用。如阅读指引课、走进经典课、综合阅读课、读创一体课、语用实践课、拓展探究课等。数学:促进游戏、活动和生活应用,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科学:引入生活实验音乐:乐器进课堂等……是基础性课程,是对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以更加适合学生特点。培养兴趣和学科素养无学科约束课程主题活动课程生活与习惯课程艺术与修养课程游戏与健康课程科技与创新课程地方与传统课程仪式与特色课程是体艺特长类和实践类课程,结合学校的科、体、艺节和一些特色活动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热爱生命、良好习惯、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特色活动课程少年军校课程少年税校课程是结合学校军校、税校的实践类课程培养责任心和意志力。无班级约束课程乐学超市课程体育、艺术、科技、综合类等60多门课程是体艺特长类课程。培养学科素养和体、艺特长。精品社团课程体育、艺术、科技类等近20个精品社团无学校约束课程“红领巾”一条街综合实践课程公益性活动、体验性活动、研究性活动等三大类多门课程是在商业街开展的以服务、体验、研究等为内容的实践类课程。培养综合能力、文明习惯和社会公德。假日小队课程游戏与休闲、生活与技能、传统与传承、体验与活动、实践与研究、生命与德育等六大类多门课程是在父母指导下的以6-8人为单位组织参加的实践类课程。培养综合能力、爱心和责任心。网上学习课程微课、读书交流、自主拓展学习、活动相关学习等是在网上进行的自主性交流学习课程。培养现代学习能力具体课程内容举例:无学校约束课程—假日小队课程课程主题参考内容教育目标游戏与休闲踏青、旅游、家庭亲子比赛、玩爸妈小时候的游戏、看电影、健康身体从我做起、卡拉ok比赛等亲子沟通,使他们热爱生活,健康心理。生活与技能野炊、烘焙、陶泥制作、手工DIY、学做青饼、烘焙、包水饺、十五做元宵、做西点、制作呛蟹等生活自理,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传统与传承清明、重阳、中秋、端午、春节、置办年货、学习过年习俗感受传统文化并以自己的方式将以传承。体验与活动小交警、小记者在行动、当一次妈妈、走进消防队、看大厨做年夜饭、走进军营、小小营业员等体验各行业工作,理解父母,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实践与探究走进凯宏、渔港海水变了、新区大发展、社交礼仪、寻找普陀文化、合理消费等小课题研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质疑探究的能力。生命德育走进敬老院、和留守儿童做伙伴、义卖、学雷锋、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促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4.“4U”课程实施和管理研究(1)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坚持“搭建框架、分步实施、逐渐完善、实践精致”的原则。A、所有课程经论证后都纳入学校课程计划,编制课程设置表实施;B、课程编撰课程纲要及教本,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C、同步开展生本课堂的研究和深化,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D、课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管理和交流;E、各类课程实施要求:学科体验课程:采用平行班教师轮课制度,教师精备几节课,在平行班中轮流上,既利于提高课的质量,也利于学生接触更多的教师,促进学习。主题活动课程和特色活动课程:进行学科联动,结合主题活动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如结合艺术节活动,开展审美内容的教学等。乐学超市课程:低段采取教师走课制,中高段采取学生走课制;并通过网络选课系统,每位学生每学期选体艺和科技综合类各一门课,第二学期再调换,小学六年都要涉及12门课的学习。精品社团课程:以社团活动形式,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假日小队课程:采取学校指导、家长义工管理,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的形式。网上学习课程:建立平板电脑实验班,先行先试。(2)课程评价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综合评价形式,制订学生综合评价手册,六年一本,记录学生的品德、学习、能力、参与活动表现等多方面表现,采用等级制。(3)课程管理学校修订《沈一小课程建设管理制度》,主要规定课程管理的组织机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师资培训、课程建设保障等内容。四、研究的初步成果及成效分析1.构建课程体系,丰富了课程的形式和内容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以“4U”课程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并编撰了部分课程的纲要和教本。如《语文“无约束”课程》,《假日小队课程指导手册》,以及美术的《衍纸》、《沙画表演》,信息技术的《虚拟机器人》,科技的《制作发明》,音乐的《快乐口风琴》、《舟山锣鼓》,体育《健美操》、《乒乓球》等教学材料。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基础性课程的改革,也有整合学校各类活动的实践类课程,又有体艺特长类拓展课程,更有走出校门的综合实践类课程。同时,课程教学形式也多样,有校内也有校外,有课堂教学、社团活动,也有实践体验活动等。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形式,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2.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4U”课程的实施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提升了教师的课程能力。许多教师参与市、区教学展示课的教学和参与送教活动,受到专家的好评;各学科在各类教学比武中均获得过一等奖,并有8位教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1位教师成为市名师工作室导师。首先,在“4U”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案设计时,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更注重内容的综合性、多样性,在教学方式上,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体验性。第二,兴趣与能力为主的理念,影响着教师,教学实践获得的成功感,使教师的教学更有信心,教学也不再只局限于眼前的知识获取,而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这样的教学实践,使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第三,通过“4U”课程的研究,也提高了教师课题研究的水平。第四,丰富的课程形式和内容,扩大了教师的视野,让他们逐渐具有全课程的理念。3.改变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们的核心素养“4U”课程丰富的课程形式和内容,以及以兴趣和核心素养培养为重的理念,让学生获得了更丰富的学习途径和更多的学习自主权。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生教生、实践体验等丰富的学习方式,由此而产生。学生在这里的学习是轻松、快乐的。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深厚了,学生的阅读量迅速提高,学校图书学期全校人均借阅量为20多册。学生在各类比赛中的成绩斐然,获奖人数、奖级都有明显提高,科技方面,学生连续5年获得浙江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创新大赛一等奖,机器人项目获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参加市、区科技运动会,包揽多个项目一等奖,成为全市成绩最好的学校;艺术方面,合唱队、铜管乐队、舟山锣鼓队等都获得浙江省艺术比赛一等奖,舟山市一等奖,在全区五小星比赛中艺术成绩名列全区前茅;体育方面,田径队、乒乓球、健美操、篮球队等多个社团获得过省、市第一、二名。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如学生的自主能力增强,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质疑问难,小组交流能力增强,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管理:土木建筑工程投标全攻略
- CASS清算间接借记合同
-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探索:企业间合作合同模式多样化几种类型值得关注
- 投资与融资合作协议合同
- 公司为员工提供购车补贴合同
- 时尚配饰代理合同范文
- 商标使用权租赁合同
- 10《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9《繁星(一三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自考00808商法押题及答案解析
- 2.2.1藻类、苔藓和蕨类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新教材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1课 第1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常见化疗药物及运用
- 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试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小茴香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语文综合实践《走进传统节日探寻文化根脉》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肯德基用户分析报告
-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第三次测评数学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