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汇算误区及纠正调整技巧培训课件_第1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误区及纠正调整技巧培训课件_第2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误区及纠正调整技巧培训课件_第3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误区及纠正调整技巧培训课件_第4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误区及纠正调整技巧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误区及纠正调整技巧

—怎样正确识别40种差异主讲李秀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1/4/20231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误区及纠正调整技巧

—怎样正讲课提纲一、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有哪些最新规定?如何解读?二、汇算报表中的误区有哪些?有什么处理技巧?1.收入确认及填报中的误区2.成本费用扣除中的误区3.预缴与汇缴的关系与填报三、业务处理的误区及改正方法有哪些?如何掌握?四、40种差异处理的误区及调整方法应怎样把握?五、如何掌握合并申报与纳税的误区及纠正手段?1/4/20232讲课提纲一、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有哪些最新规定?如何解读一、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有哪些最

新规定?如何解读?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4号)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自然资源使用权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6号)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业户总分支机构增值税汇总纳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9号)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10号)1/4/20233一、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有哪些最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税额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15号)6.《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规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由企业专项用于软件产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并单独进行核算,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9号)1/4/20234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35号)《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有关问题的公告》(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2]2号);《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河南省财政厅关于部分产品试行核定扣除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统一扣除标准的公告》(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河南省财政厅公告[2012]3号)1/4/20235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8.《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既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又享受免抵退税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贸企业出口视同内销货物进项税额抵扣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1号)1/4/202368.《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9.《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伤职工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40号);《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0号)

10.《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48号)1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派海员等劳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2]54号)1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3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75号)《关于“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号)1/4/202379.《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伤职工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有1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号)1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2号)1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1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征补税款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33号)1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0号)1/4/202381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18.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有关条款解释的通知(财法[2012]8号):委托方将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为直接出售,不再缴纳消费税;委托方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不属于直接出售,需按照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委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收回后缴纳消费税。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售的,不再缴纳消费税。

1/4/2023918.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二、汇算报表中的误区有哪些?有什

么处理技巧?(一)收入确认及填报中的误区1.计税收入应计未计纳税申报表中的“收入总额”是税法认定的计税收入总额,既包括应税项目收入,又包括免税项目收入和不征税收入;既包括会计口径收入,又包括会计未作收入而税法要求作为收入的视同销售收入;既包括税前收入,又包括税后收入,如股息收入。这就要求纳税人在填写纳税申报表时,既要确保会计口径的收入准确无误,也要注重对计税收入与会计收入差异的账外调整,即在纳税申报表上进行调整,避免计税收入应计未计。1/4/202310二、汇算报表中的误区有哪些?有什

么处理技巧(1)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是否分别按照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加以确认收入的确认一般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但考虑到纳税资金能力,以下收入实现时间的确认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收入等。(2)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作纳税调整(3)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是否并入应纳税所得额(4)是否存在利用往来账户延迟实现应税收入或调整企业利润(检查合同、发货情况)1/4/202311(1)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是否分别按照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加(5)取得非货币性资产收入或权益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6)是否存在各种减免流转税及各项补贴、收到政府奖励,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7)是否存在接受捐赠的货币及非货币资产,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8)以支抵收不可取(9)企业从境外被投资企业取得的所得是否未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税计税(10)持有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份(限售股),在解禁之后出售股份取得的收入是否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11)从上市公司分回股息时持股时间不到12个月是否纳税(12)非居民所得是否正确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1/4/202312(5)取得非货币性资产收入或权益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12/22.混淆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七、关于企业不征税收入管理问题企业取得的不征税收入,应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的规定进行处理。凡未按照《通知》规定进行管理的,应作为企业应税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总局解读:财税[2011]70号规定了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需要符合的条件。为加强对不征税收入的管理,《公告》重申企业取得不征税收入,应按财税[2011]70号文的规定进行管理。如果企业管理条件或其他原因,无法达到财税[2011]70号文件规定管理要求的,应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1/4/2023132.混淆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12/25/202(1)安置残疾人员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款福利企业即征即退增值税、免征企业所得税的规定是否继续执行?【发布日期】:2012年05月21日【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问:福利企业即征即退增值税、免征企业所得税的规定,是否继续执行?答:根据现行税法及财税〔2008〕151号和财税〔2011〕70号规定,上述收入应当征收企业所得税。河南省地方税务局所得税处关于印发《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有关问题解答》的通知二、问:安置残疾人员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款是否计入收入总额?

答:安置残疾人员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款不符合不征税财政性资金的条件,应并入企业收入总额计算缴纳所得税。1/4/202314(1)安置残疾人员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款12/25/20221(2)软件企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规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由企业专项用于软件产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并单独进行核算,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1/4/202315(2)软件企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12/25/202215(3)购置税控系统支出抵减的增值税《常州市地税局2011年度所得税汇缴政策口径》:根据财税【2012】15号文件规定,自2011年12月1日起,增值税纳税人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该抵减的增值税税款,所得税如何处理?首先,根据财税【2008】151号文件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价税合计金额)应作为财政性资金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其次,财税【2012】第15号文件未明确其专项用途,因此不得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第三,对应购买的设备及支付的费用可按税法规定在税前摊销或扣除。1/4/202316(3)购置税控系统支出抵减的增值税12/25/202216(4)直接减免的增值税能否按项目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河北国税所便函文件《所得税处关于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解答的函》九、农业种植企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能否按照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农业种植企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不属于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不能免征企业所得税。

《天津市保税区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若干政策问题解答》四、深加工结转、来料加工业务免征的增值税是否计征企业所得税问题会计处理:增值税返还(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补贴收入增值税直接减免会计处理规定: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贷:补贴收入税收规定:上述补贴收入应并入收入总额计缴企业所得税,税收与会计不存在差异。如果企业按增值税含税收入确认销售收入,直接减免增值税不再并入应纳税所得额。1/4/202317(4)直接减免的增值税能否按项目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12/2(5)非营利组织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河南省地税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有关问题解答》二十、关于不征税收入所滋生的利息是否为应税收入的问题(滋生——孳生)答:属于应税收入。1/4/202318(5)非营利组织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国债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免税36号公告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财税[2011]76号铁路建设债券利息收入减半纳税财税[2011]99号免税收入填入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15行和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2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六、关于免税收入所对应的费用扣除问题: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1/4/202319国债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免税36号公告12/25/203.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以及减免所得额项目等弥补应税项目亏损申报表将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减免税项目所得、加计扣除和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直接作为纳税调减项目,在“纳税调整后所得”之前扣除,这样可以直接减少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或扩大当年的纳税亏损额,即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等绝对免税,而且,不用于弥补当年亏损的同时,也不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10]148号)(六)税收优惠填报口径。对企业取得的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以及减征、免征所得额项目,不得弥补当期及以前年度应税项目亏损;当期形成亏损的减征、免征所得额项目,也不得用当期和以后纳税年度应税项目所得抵补。1/4/2023203.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以及减免所得额项目等弥补应税项目亏4.查增所得额是否可以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应根据其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罚。二、本规定自2010年12月1日开始执行。以前(含2008年度之前)没有处理的事项,按本规定执行。1/4/2023214.查增所得额是否可以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12/25/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口径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9号)二、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申报口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规定,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允许弥补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填报国税发[2008]101号文件附件1的附表四“弥补亏损明细表”第2列“盈利或亏损额”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所属年度行次。1/4/20232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口径问题的公告》(国5.查补收入能否作为计提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基数

河北国税所便函文件《所得税处关于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解答的函》八、查补收入能否作为计提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基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20号公告精神,查补收入可以作为计提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基数。《河北省地方税务局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明确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公告》(河北省地方税务局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2年第1号)十二、查补的收入可否作为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计算基数问题:对纳税人在稽查、检查过程中查补的收入,可以作为所属年度企业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计算基数。1/4/2023235.查补收入能否作为计提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基(二)成本费用扣除中的误区1.成本费用多扣或应扣未扣(1)税前扣除的原则除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税前扣除一般应同时符合以下原则: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指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属于当期的各项支出,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当期的扣除项目;不属于当期的各项支出,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支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扣除项目。相关性原则。企业可扣除的各项支出必须与取得收入相关。1/4/202324(二)成本费用扣除中的误区12/25/202224确定性原则。企业可扣除的各项支出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合理性原则。企业可扣除的各项支出应当是必要和正常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生产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原则。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配比原则。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应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滞后。1/4/202325确定性原则。企业可扣除的各项支出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2)税前扣除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实施条例第九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不遵循权责发生制的税前扣除事项:工资薪金支出、五险一金、税金、三项经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财产保险费、劳动保护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扣除、安全生产费用、外购商誉等。1/4/202326(2)税前扣除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12/25/20222例1:跨期租金未取得发票应扣未扣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例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利息费用何时扣除?《浙江省国税局2011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问题解答》16、企业(如房地产企业)之间借款合同约定完工或几年后一次性支付利息,其收入在所得税处理上如何确定?答: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相关的利息支出应在利息收入确认的当期扣除。1/4/202327例1:跨期租金未取得发票应扣未扣12/25/202227(3)预计负债不能税前扣除产品质量保证金辞退福利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1/4/202328(3)预计负债不能税前扣除12/25/202228(4)不合规票据不能税前列支不合规票据列支成本、费用,应进行纳税调整。企业以“无抬头”、“抬头名称不是本企业”、“抬头为个人”、“没有填开付款方全称的发票”、“以前年度发票”,甚至“假发票”为依据列支成本、费用,这些费用违反了成本、费用列支的真实性原则,应当进行纳税调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行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4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80号)什么是不符合规定发票?发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有哪些?1/4/202329(4)不合规票据不能税前列支12/25/202229以前年度发生应扣未扣支出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六、关于以前年度发生应扣未扣支出的税务处理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企业由于上述原因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以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或申请退税。

亏损企业追补确认以前年度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业经过追补确认后出现亏损的,应首先调整该项支出所属年度的亏损额,然后再按照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并按前款规定处理。1/4/202330以前年度发生应扣未扣支出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5)成本归集、核算及分配不正确、不准确。企业所得税法对成本的结转遵从会计准则,企业可在会计准则规定范围内,选择成本核算、成本结转方法,且不能随意改变。部分企业对产品成本的归集、核算、结转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也就不符合税法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实施条例第七十三条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纳税人的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的,应按规定将成本核算方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未备案而随意变更,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影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1/4/202331(5)成本归集、核算及分配不正确、不准确。12/25/202(6)成本结转金额违反真实性原则,应进行纳税调整。(7)列支明显不合理金额的费用应进行纳税调整。能够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必须具有合理性,否则应进行纳税调整。例如,一些企业列支明显不合理金额的“办公费用”。(8)列支与经营不相关的成本、费用应进行纳税调整。除税法明确规定外,能够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必须是与公司经营相关的,否则应当进行纳税调整。例如,一些企业列支与企业经营不相关资产的折旧、代关联方支付的与企业经营不相关的费用。1/4/202332(6)成本结转金额违反真实性原则,应进行纳税调整。12/252.在成本费用确认上会计与税法的关系企业应当按照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将发生的各项支出在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之间准确核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应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未明确规定的具体扣除项目,在不违反税前扣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国家财务、会计规定计算。1/4/2023332.在成本费用确认上会计与税法的关系12/25/20223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因范围或标准等不符合税前扣除有关规定需要纳税调整的,应一次性调整该项支出发生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其中,对未计入或未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金额,企业能准确核算的,经企业专项申报,也可以分期据实调整。1/4/202334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因范围或标准等不符合税前扣除有关规定需要3.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对应的成本费用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免税收入所对应的费用扣除问题(税务机关重点关注的事项)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符合相关文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填报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的第14行“13、不征税收入”(事业单位)或第19行“18、不征税收入”(一般企业)对应列次。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和资产,不得税前扣除或折旧、摊销,应作相应纳税调整。其中,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填报该表第38行“不征税收入用于所支出形成的费用”;其用于支出形成的资产,填报该表第41行“资产类调整项目”下对应行次。1/4/2023353.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对应的成本费用12/25/20224.合理划分不同待遇项目的共同支出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项目的,应分别计算不同待遇项目的所得,合理划分不同待遇项目的共同支出。前款所称共同支出,是指为不同待遇项目共同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项目的支出。共同支出的合理分摊比例可以按照项目的投资额、销售(营业)收入、资产额、直接支出等参数确定。上述分摊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凡特殊情况需要改变的,需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1/4/2023364.合理划分不同待遇项目的共同支出12/25/20223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0号)六、企业同时从事不在《目录》范围的生产经营项目取得的所得,应与享受优惠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所得分开核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共同费用;没有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上述企业所得税优惠。期间共同费用的合理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销售收入、资产额、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上述比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凡特殊情况需要改变的,需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准。1/4/20233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5.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度纳税申报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以弥补亏损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中,“从业人数”按企业全年平均从业人数计算,“资产总额”按企业年初和年末的资产总额平均计算。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按企业全年月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月平均值=(月初值+月末值)÷2

全年月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12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1/4/2023385.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度纳税申报12/25/202238(三)预缴与汇缴的关系与填报1.预缴与汇缴的关系《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预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9]34号)一、企业所得税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为确保税款足额及时入库,各级税务机关对纳入当地重点税源管理的企业,原则上应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方法征收企业所得税。二、各级税务机关根据企业上年度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算清缴情况,对全年企业所得税预缴税款占企业所得税应缴税款比例明显偏低的,要及时查明原因,调整预缴方法或预缴税额。1/4/202339(三)预缴与汇缴的关系与填报12/25/202239三、各级税务机关要处理好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算清缴税款入库的关系,原则上各地企业所得税年度预缴税款占当年企业所得税入库税款(预缴数+汇算清缴数)应不少于70%。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79号)第十一条

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少于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应在汇算清缴期内结清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预缴税款超过应纳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退税,或者经纳税人同意后抵缴其下一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

1/4/202340三、各级税务机关要处理好企业所得税预缴和附报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鉴证报告《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继续发挥税务师事务所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的作用的通知》(豫国税发[2010]96号):按照《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总局14号令)的规定,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进行年度申报时,需要附报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鉴证报告:

1、本年度实现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

2、连续亏损三年的纳税人;

3、豫国税发[2009]106号文件中规定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业务事项的纳税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师事务所公告栏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7号)河南有资质的税务师事务所1/4/202341附报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鉴证报告《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河南省地《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事项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的通知》(豫国税发[2009]106号):在我省范围内,对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凡发生下列涉税事项,需附送中介机构涉税鉴证报告。

(一)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

(二)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年度纳税申报。地税2011年9号

(四)高新技术企业年度申报。

(五)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

(六)企业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后需要退抵税款(不含减免退税款)。

(七)省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汇算清缴通知规定附送鉴证报告的业务事项。1/4/202342《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2.上年度汇算清缴应退未退而抵缴的税款怎么填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的减让属于销售折让;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属于销售退回。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1/4/2023432.上年度汇算清缴应退未退而抵缴的税款怎么填报12/253.房地产企业的预缴报表和汇缴报表

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正式签订《房地产销售合同》或《房地产预售合同》所取得的收入,可作为广告和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的计算基数。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实际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在预缴时可以扣除。避免完工开发产品重复预缴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缴如何填报纳税申报表?4.在外地设立项目部且核定征税的建安企业的预缴报表跨地区工程预缴0.2%企业所得税能否在公司注册地扣除?1/4/2023443.房地产企业的预缴报表和汇缴报表12/25/202245.营改增试点对汇算清缴的影响试点纳税人提价;扣进项税额后税前可列支成本费用减少财税[2011]110号附件2: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纳税人中的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按照从提供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试点地区取得的2012年1月1日(含)以后开具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除外),一律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营改增试点扩围——财税[2012]71号

1/4/2023455.营改增试点对汇算清缴的影响12/25/202245试点地区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应税服务,按照规定应当扣缴增值税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为从税务机关或者代理人取得的解缴税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通用缴款书(以下称通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上述纳税人凭通用缴款书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当具备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否则,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试点地区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用于《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项目的,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称《增值税条例》)第十条所称的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兼有应税服务,应税服务缴纳增值税)1/4/202346试点地区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应税服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中涉及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商标、著作权、有形动产租赁,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商标、著作权、有形动产租赁。(2)接受的旅客运输服务。(3)与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相关的交通运输业服务。(4)与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购进货物相关的交通运输业服务。

上述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对于试点地区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指《增值税条例》第十条所称的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但不包括《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项目;对于非试点地区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指《增值税条例》第十条所称的非增值税应税项目。1/4/202347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下列项目的进三、业务处理的误区及改正方法有哪

些?如何掌握?1.混淆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业务宣传费,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费用:以宣传本企业的资产、劳务、服务为目的;以画册、光盘、适当的实物为载体;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以业务宣传名义向客户或特定关系人赠送礼品的支出,不属于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必要的、合理的交际、应酬支出。企业应区分业务招待费与业务宣传费、销售费用、会议费,上述费用无法分清的,均计入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的证明资料包括什么?1/4/202348三、业务处理的误区及改正方法有哪

些?如何2.赠送礼品的个税及避税技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哪些常用避税技巧?1/4/2023492.赠送礼品的个税及避税技巧12/25/2022493.会议服务外包的运用技巧

国税发[2000]84号: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

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应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

会议费证明材料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新规:会议费的合法有效凭证,包括召开会议的文件、通知、会议纪要、参会人员的签到单等能够证明会议真实性的资料以及会议费发票、会议费用明细单等。会议服务外包的运用技巧1/4/2023503.会议服务外包的运用技巧12/25/2022504.差旅费包干与销售费用包干的处理误区

差旅费实行定额管理或包干的,企业应提供差旅费定额管理或包干制度,实际发生的差旅费定额费用或包干费用,允许在税前扣除。差旅费定额费用或包干费用不包括业务招待费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支出。国税发[1994]89号: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不征个税。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缪慧频副司长企业所得税相关问题解答69.差旅费税前扣除的问题问:行政、事业单位有差旅费补贴标准。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差旅费能税前扣除。问:企业也能规定差旅费补贴标准吗,这标准超过行政、事业单位标准,须税前调整吗?免税的差旅费补贴缪慧频:企业可以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制订差旅费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发放的差旅费,可以税前扣除。销售费用包干的个税和企业所得税1/4/2023514.差旅费包干与销售费用包干的处理误区12/25/2025.销售服务外包的运用技巧个体工商户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1/4/2023525.销售服务外包的运用技巧12/25/2022526.发放年终奖的计税错误及节税技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一、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1/4/2023536.发放年终奖的计税错误及节税技巧12/25/202253

二、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案例:小黄12月份的月薪3000元,当月缴纳三险一金600元,领取绩效工资55000元,小黄年底的绩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时适用的税率是多少?1/4/202354

二、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七级累进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1/4/202355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七级累进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4/202356(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企业是否于2011年初发放2010年的年终奖,然后又于2011年底发放2011年的年终奖,税负会很重)

四、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本通知第二条、第三条执行。

五、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1/4/202357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级数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奖金收入级距不适合发放奖金区间1不超过1500元的3%0不超过1800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18000—5400018000—19283.33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54000—10800054000—60187.50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108000—420000108000—11460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420000—660000420000—44750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660000—960000660000—706538.46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上960000—1120000不适合发放年终奖的区间1/4/202358级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奖金收入级距不适合发放奖金区间7.咨询费支出和绿化费支出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咨询费支出、绿化费支出,准予扣除。咨询费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咨询、营销咨询、法律咨询、财务咨询、人力资源咨询等支出。职工培训费用不属于咨询费支出。绿化费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用地范围内发生的、不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树木、草坪、花卉等购置支出。绿化费支出金额较大、具有长期资产性质的,应按受益期摊销,最低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1/4/2023597.咨询费支出和绿化费支出的税前扣除12/25/20228.增值税上非正常损失的正确判断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营改增后非正常损失新解旧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条例第十条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一)自然灾害损失;(二)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三)其他非正常损失。1/4/2023608.增值税上非正常损失的正确判断12/25/2022609.包税合同的处理误区案例:A公司与B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A将办公楼发包给B承建,合同约定工程款5000万元,本合同相关税费均由A公司承担。合同履行后,A公司代B公司支付税金280万元,取得税务局代开的金额为5000万元的发票一张,抬头为B的完税凭证一张。A公司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5280万贷:银行存款5280万,然后将“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并以此计提折旧264万元。上述事项在税务检查中被发现,稽查局认定,A公司负担的税金不得税前扣除,因此将A公司负担B公司税金计入房产原值计提折旧导致少缴税款的行为定性为偷税,处理意见为,补税、滞纳金,处以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的罚款。包税合同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应如何处理?1/4/2023619.包税合同的处理误区12/25/20226110.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是否缴纳营业税(1)企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否属于购入金融商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存款或购入金融商品行为,不征收营业税。(2)企业购入债券的利息收入是否缴纳营业税?(3)银行理财商品到期兑现的收入是否属于买卖金融商品的差价收益?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杭州地税局:纳税人(不含个人)通过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发放委托贷款或者通过信托公司购买信托产品取得利息收入,由银行或信托公司按规定代扣代缴营业税。1/4/20236210.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是否缴纳营业税12/25/202211.承担票据贴现利息时什么是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汇缴结束后,税务机关发现企业应取得而未取得合法凭证的,应要求企业限期改正。企业无法取得合法凭证,但有确凿证据证明业务支出真实且取得收入方相关收入已入账的,可予以税前扣除。非金融企业间的银行承兑汇票交易

1/4/20236311.承担票据贴现利息时什么是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12/12.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重复纳税及改正增值税实施细则第六条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一)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1/4/20236412.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重复纳税及改正12/2营业税实施细则第七条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一)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3号

怎样做才能避免重复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开两张票;向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提供增值税纳税人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出具的本纳税人属于从事货物生产的单位或个人的证明

1/4/202365营业税实施细则第七条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13.建筑企业设备与材料划分上的误区

实施细则第十六条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建设方提供设备不交税,乙方供设备要交税)1/4/20236613.建筑企业设备与材料划分上的误区12/25/202214.转让土地使用权与销售不动产划分上的误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同时一并销售附着于土地或者不动产上的固定资产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7号)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同时一并销售的附着于土地或者不动产上的固定资产中,凡属于增值税应税货物的,应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第二条有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凡属于不动产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销售不动产”税目计算缴纳营业税。纳税人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税货物和不动产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或核算不清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增值税应税货物的销售额和不动产的销售额。1/4/20236714.转让土地使用权与销售不动产划分上的误区12/25/15.缴纳了不该缴纳的印花税民间借款合同、土地租赁合同、工程监理合同、招聘合同均无需缴纳印花税?还有哪些合同不用缴纳印花税?1/4/20236815.缴纳了不该缴纳的印花税12/25/20226816.非居民所得是否缴纳营业税和预提所得税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均应缴纳营业税。财税【2009】111号、国际运输劳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际电信业务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30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关于示范城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0]64号)《关于外派海员等劳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2]54号)1/4/20236916.非居民所得是否缴纳营业税和预提所得税12/25/217.营业税等税费支出可否在计算预提所得税前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一)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1/4/20237017.营业税等税费支出可否在计算预提所得税前扣除12/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三条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对非居民企业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的,应当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所称收入全额,是指非居民企业向支付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30号):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及《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在对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计算征收企业所得税时,不得扣除上述条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税费支出。1/4/20237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三条依照企业所18.外资撤资后原来的亏损是否可以继续弥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江门市新江煤气有限公司亏损弥补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9】254号)表述:“江门市新江煤气有限公司原为中外合资企业,经相关部门批准,于2006年整体转让给珠海市煤气公司(国有独资企业),成为珠海市煤气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鉴于江门市新江煤气有限公司只是股权发生改变,其法律主体、经营范围、资产和债权债务等并没有发生变化。经研究,同意江门市新江煤气有限公司2006年及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在税法规定的年限内,用以后年度发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弥补。”1/4/20237218.外资撤资后原来的亏损是否可以继续弥补12/25/2019.母子公司之间提供服务的费用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企业(独立法人)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不得扣除,对属于不同独立法人的母子公司之间,确实发生提供管理服务的管理费,必须按照企业之间公平交易原则确定管理服务的价格,作为正常的劳务费用进行税务处理,开据劳务发票。借用人员的税务处理1/4/20237319.母子公司之间提供服务的费用12/25/20227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母子公司间提供服务支付费用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86号):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在中国境内,属于不同独立法人的母子公司之间提供服务支付费用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通知如下:一、母公司为其子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而发生的费用,应按照独立企业之间公平交易原则确定服务的价格,作为企业正常的劳务费用进行税务处理。母子公司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价款的,税务机关有权予以调整。二、母公司向其子公司提供各项服务,双方应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提供服务的内容、收费标准及金额等,凡按上述合同或协议规定发生的服务费,母公司应作为营业收入申报纳税;子公司作为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1/4/20237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母子公司间提供服务支付费用有关企业所得税处三、母公司向其多个子公司提供同类项服务,其收取的服务费可以采取分项签订合同或协议收取;也可以采取服务分摊协议的方式,即,由母公司与各子公司签订服务费用分摊合同或协议,以母公司为其子公司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实际费用并附加一定比例利润作为向子公司收取的总服务费,在各服务受益子公司(包括盈利企业、亏损企业和享受减免税企业)之间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合理分摊。(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

四、母公司以管理费形式向子公司提取费用,子公司因此支付给母公司的管理费,不得在税前扣除。五、子公司申报税前扣除向母公司支付的服务费用,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与母公司签订的服务合同或者协议等与税前扣除该项费用相关的材料。不能提供相关材料的,支付的服务费用不得税前扣除。1/4/202375三、母公司向其多个子公司提供同类项服务20.不动产在企业之间转移多缴税的误区及调整(1)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股权收购不影响被收购企业的资产计税价值的变动。资产收购实际上就是被收购企业的资产销售行为,收购企业可以按实际收购价计入资产的计税基础。当被收购企业资产评估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时,收购企业应采取资产收购的方式;当被收购企业资产评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收购企业应采取股权收购的方式,保留资产的账面价值,使得资产在消耗时按账面价值税前扣除。即站在收购方的角度:对评估增值的企业采取资产收购方式;对评估减值的企业采取股权收购方式。1/4/20237620.不动产在企业之间转移多缴税的误区及调整12/25/(2)资产在企业之间转移的涉税处理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包括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股权收购与合并业务最多,其次是企业法律形式改变(企业注册名称、住所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等的简单改变,如企业由法人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或者由有限责任公司改变为股份有限公司)、债务重组、资产收购、分立。①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1/4/202377(2)资产在企业之间转移的涉税处理12/25/202277②增值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3号):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如果要得到对方的资产,有三种模式:①购买对方全部(部分)资产组合,意味着保留了对方的“壳”;②将对方企业吸收合并,对方的壳不复存在;③控股合并,对方的壳依然存在,而且也不需要将对方的资产交割给合并企业。这三种模式在经济意义上本质上是类似的,只是法律形式不同而已,13号公告对这三种经济意义相同的模式,给予了相同的增值税待遇。1/4/202378②增值税12/25/202278③营业税《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51号):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1/4/202379③营业税12/25/202279四、35种差异处理的误区及调整方法

应怎样把握?1.工资与劳务费的处理误区及调整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任职或受雇的员工包括固定职工、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但下列情况除外:(一)应从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职工食堂、幼儿园、托儿所人员;(集体宿舍)

(二)已领取养老保险金、失业救济金的下岗职工、待岗职工、离退休职工(不含返聘)。(三)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会计上关于职工及职工薪酬的界定1/4/202380四、35种差异处理的误区及调整方法

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由用工单位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劳务派遣单位不再重复计入工资总额。

(直接支付给个人的劳务费如何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1/4/202381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国家税务总局解读》: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应作为工资薪金,准予在税前扣除。企业雇佣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也属于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范畴,因此本《公告》明确,企业支付给上述人员的相关费用,可以区分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后,准予按《税法》的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企业发生的派遣员工工资薪金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沪国税所[2012]1号)1/4/202382《国家税务总局解读》: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每2.职工福利费的财税差异比较国税函[2009]3号: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财企[2009]242号: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按规定进行明细核算,准确反映开支项目和金额。财企[2009]242号: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但根据国家有关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统一规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对国有企业的限制)1/4/2023832.职工福利费的财税差异比较12/25/2022833.职工教育经费到底用于哪些方面的开支

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2006]317号)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上岗和转岗培训;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1/4/2023843.职工教育经费到底用于哪些方面的开支12/25/202(1)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软件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据实列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执行中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2号)第四条规定,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可以全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软件生产企业应准确划分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支出,对于不能准确划分的,以及准确划分后职工教育经费中扣除职工培训费用的余额,一律按照《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比例扣除。1/4/202385(1)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软件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据实列财税[2008]1号(四)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六、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软件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应单独进行核算并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1/4/202386财税[2008]1号(四)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可按实(2)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税前扣除比例为8%《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65号):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1/4/202387(2)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税前扣除比例为8%(3)职工教育经费不能列支的开支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1/4/202388(3)职工教育经费不能列支的开支12/25/2022884.工会经费(1)税前扣除凭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号):自2010年7月1日起,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