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f7177209db712b52e712135e7d6442/fcf7177209db712b52e712135e7d64421.gif)
![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f7177209db712b52e712135e7d6442/fcf7177209db712b52e712135e7d64422.gif)
![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f7177209db712b52e712135e7d6442/fcf7177209db712b52e712135e7d64423.gif)
![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f7177209db712b52e712135e7d6442/fcf7177209db712b52e712135e7d64424.gif)
![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f7177209db712b52e712135e7d6442/fcf7177209db712b52e712135e7d644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瓦尔特·本雅明
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瓦尔特·本雅明
与《机一、本雅明:20世纪罕见的天才一、本雅明:20世纪罕见的天才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940)德国现代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生于德国柏林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曾在弗莱堡、慕尼黑、柏林和波恩研究哲学。1919年以《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观》一文获得波恩大学博士学位生于德国柏林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曾在弗莱堡、慕尼黑、柏林和波教授职位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被法兰克福大学否决,其评介是“如一片泥淖,令人不知所云”。教授职位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1930年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工作,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先驱之一。“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
1930年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工作,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先驱《论歌德的(亲和力)》《德国悲剧的起源》《单向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00年左右的柏林童年》《巴黎拱廊街》《论歌德的(亲和力)》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瓦尔特·本雅明著陈永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略论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略论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探究大众文化的“问题意识”萌生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会给艺术作品、艺术生产以及艺术与人的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强调现代技术介入艺术生产会改变艺术的性质以及艺术与大众的关系,构成本雅明讨论大众文化问题的基础,也是他确定大众文化价值所在的准则。
探究大众文化的“问题意识”萌生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会机械复制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概念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类型,一种大众参与的、和资产阶级对立的、在感受方式和社会功能上有异于传统的文化。机械复制技术:文本略览:一些重要片段
1、复制技术带来的变化和冲击:文本略览:一些重要片段1、复制技术带来的变化和冲击: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2、技术复制的特征:2、技术复制的特征: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3、艺术的“本真性”:3、艺术的“本真性”: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灵韵”及其凋谢:4、“灵韵”及其凋谢: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5、艺术的崇拜价值和展览价值:艺术作品在不同的层面上被人接受和估价。在此矗立着两个极端的类型:一方的着重点是崇拜价值另一方强调作品的展览价值
5、艺术的崇拜价值和展览价值: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饰:在红色背景衬托下,里面的旋涡就如同一轮旋转的火球,周围飞鸟图案是红色的火鸟。外层飞行的神鸟和内层旋转着的太阳,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饰:太阳神鸟”图案已经被中国国家文物局用作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并被“神舟6号”载入太空。太阳神鸟”图案已经被中国国家文物局用作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并被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崇拜价值的退位:随着照相术的出现,展览价值开始全面取代崇拜价值。崇拜价值的退位: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
6、关于电影的论述电影的现代批判:
6、关于电影的论述法国小说家、批评家乔治·杜亚美:电影是“被奴役者的消遣,给那些愚昧无知、身心交瘁、惶惶不可终日的可怜虫们散心用的娱乐。“一种既不需观众全神贯注也不要观众有多少智商的热闹场面。法国小说家、批评家乔治·杜亚美:“除了能给人带来有朝一日会成为好莱坞明星这一荒谬可笑的幻想外,它既不能拨弄出心中的火花也不能唤醒任何希望。”“我已经不能思考自己到底在思考什么了。运动的形象已经取代了我的思想。”“除了能给人带来有朝一日会成为好莱坞明星这一荒谬可笑的幻想外阿多诺《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
“电影总是想去制造常规观念的世界,所以,常看电影的人也会把外部世界当成他刚刚看过的影片的延伸,这些人的过去经验变成了制片人的准则。他复制经验客体的技术越严谨无误,人们现在就越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外部世界就是银幕上所呈现的世界那样,是直接和延续的。阿多诺《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电影总是想去制造常“自从有声电影迅速崛起以后,这种原则通过机械化再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真实生活再也与电影分不开了。“有声电影远远超过了幻想的戏剧,对观众来说,它没有留下任何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观众不能在影片结构之内作出反应,他们尽管会偏离精确的细节,却不会丢掉故事的主线;就这样,电影强迫它的受害者直接把它等同于现实。“自从有声电影迅速崛起以后,这种原则通过机械化再生产得到了进“不可否认的是,有声电影的如此设计,使人们需要借助反应迅速的观察和经验才能全面欣赏它;而电影观赏者如果不想漏掉连续的事件,就不可能保持持续的思想。即使反应是半自动的,但也没有留给他们任何想象的空间。“不可否认的是,有声电影的如此设计,使人们需要借助反应迅速的“对大众媒体消费者来说,想象力和自发性所受到的障碍不必追溯到任何心理机制上去;他应该把这些能力的丧失归因于产品本身的客观属性,尤其要归因于其中最有特点的产品,即有声电影。”“对大众媒体消费者来说,想象力和自发性所受到的障碍不必追溯到本雅明论述了舞台演员的表演与电影演员的表演之区别:本雅明论述了舞台演员的表演与电影演员的表演之区别: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二者的区别:舞台演员的艺术表演是由演员亲身向观众呈现的:此时此地的在场——舞台演员的身上的灵晕一个银幕演员的艺术表演是由摄影机提供给公众的:此时此地的不在场——电影演员灵晕的放弃二者的区别:带来了双重后果:1、摄影机无须把表演奉为一个内在的整体,摄影机由摄影师操纵,根据表演不断更换位置;剪辑者从提供给他的材料中组成一个不同位置的画面的连续体,构成一部完整的影片。演员的表演服从于摄影机的一系列视觉试验带来了双重后果:电影演员并非亲身向观众呈现他的表演,不能在表演时根据观众的反应来调整自己,因此也就不再体验到与演员之间的个人接触。观众与演员的认同实际上是同摄影机的认同,观众站在摄影机的立场上,展览价值被凸显出来。电影演员并非亲身向观众呈现他的表演,不能在表演时根据观众的反2、电影对人们的感觉方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本质性变革:2、电影对人们的感觉方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本质性变革: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疯狂的石头].Crazy.Stone.2006.DvdRip.Xvid.AC3-simonlin.CD2(00h10m30s-00h12m00s)[鸟与梦飞行].Winged.Migration.2001.Blu-ray.RE.X264.720.DD51.MySilu(00h10m45s-00h14m50s)-001[鸟与梦飞行].Winged.Migration.2001.Blu-ray.RE.X264.720.DD51.MySilu(00h37m51s-00h41m24s)-002[疯狂的石头].Crazy.Stone.2006.DvdRi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电影丰富了人的感知领域:在整个视觉、听觉范围内,电影带来了一场统觉的深化。与戏剧或绘画相比,电影对环境有着无可比拟的精确的陈述。电影由于能够精确地再现客观世界而使它的显现有了更高的可分析性。电影丰富了人的感知领域:电影的高度精确性与可分析性也促进了艺术与科学的相互渗透:“事实上,很难说清从特定环境中彻底——就如身上一块肌肉——切割出来的行为如何会扣人心弦,是因为艺术价值还是科学的使用价值。电影的革命功能之一即为将摄影术的艺术与科学功用——这两者以前往往被分离开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电影的高度精确性与可分析性也促进了艺术与科学的相互渗透:对杜亚美的批判对杜亚美的批判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详论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详论本雅明逐层深入地讨论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技术复制与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2、复制艺术品对感知方式的影响3、由此引起的艺术与大众关系的变化本雅明逐层深入地讨论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技术复制与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
技术复制导致艺术品“灵韵”的消亡“灵韵”:指对艺术具有规定意义的某种属性,它的枯萎意味着一种艺术品格的消亡,这种品格蕴含于艺术的礼仪功能:1、技术复制与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
技术复制导致艺术品“灵韵”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以“仪式”、“崇拜”诠释“灵韵”,是本雅明文化批判理论中最精彩的思想之一。揭示了精英文化为什么一直把表现理想、满足纯粹的精神需求作为艺术最高境界的原因,因为只有如此艺术才能维持它的礼仪功能和膜拜对象的身份。从审美追求上讲,灵韵对精神生活的关注体现了艺术活动的人文传统,所以它的枯萎在本雅明看来是一种病症。以“仪式”、“崇拜”诠释“灵韵”,是本雅明文化批判理论中最精然而,“在世界历史上,机械复制首次把艺术作品从对仪式的寄生性依赖中解放出来。”这意味着,本雅明开始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反思艺术的仪式性和受膜拜性,揭示出灵韵的一面:彼岸性。然而,“在世界历史上,机械复制首次把艺术作品从对仪式的寄生性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一件艺术品在物理时空上可能近在咫尺,但是在人的感知活动中,艺术的礼仪功能和膜拜属性却会让芸芸众生不能不对它敬而远之,因为艺术并不关注大众的世俗生活,大众与艺术因此有了遥远的心理距离。灵韵的礼仪功能不仅让艺术关注人的精神生活,而且也拉开了艺术和大众的距离。易中天、水煮历史、戏说历史:反其道而行之一件艺术品在物理时空上可能近在咫尺,但是在人的感知活动中,艺“灵韵”中蕴含的彼岸性揭示了在精英文化制约下的艺术活动所隐含的一种危机:由于膜拜属性和仪式功能的作用,艺术所追求的精神境界越来越疏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致使艺术的想象被幻觉所替代,理想的表现也因为失去对世俗人生的关怀而成为“乌托邦”,一种源于膜拜根基的“乌托邦”。“灵韵”中蕴含的彼岸性揭示了在精英文化制约下的艺术活动所隐含复制技术的解放作用:一方面,“复制品能在持有者或听众的特殊环境中供人欣赏”,使艺术品成为大众能够直接欣赏的现实对象;另一方面,使艺术表现本身具有了现实的世俗内容,使摆脱了礼仪和膜拜性质的艺术不再远离大众的日常生活,也不再是一个与世俗社会无关的、只能仰慕的纯精神性对象,大众情感得以进入复制艺术的视野。复制技术的解放作用: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复制技术使文化艺术与大众的世俗生活发生了直接、密切的联系,现实的日常生活经验成为大众感知艺术作品、判断艺术价值的基础。《蜗居》、《裸婚时代》等通俗作品大众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要比精英文化广泛得多也深刻得多,拥有精英文化难以企及的现实感和实践性。复制技术使文化艺术与大众的世俗生活发生了直接、密切的联系,现
2、复制艺术品对感知方式的影响
在人们接受艺术复制品时,其感知活动具有将观赏与评价结合为一体的特点。电影特有的现实性和真实感,使电影不可能成为一个单纯的审美对象,所以观众的感知活动也难以把审美性的鉴赏和社会性的批评截然分开。
2、复制艺术品对感知方式的影响
在人们接受艺术复制品时,本雅明:“观赏和经历的乐趣与专业评判者的态度直接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这种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标志。”本雅明:“观赏和经历的乐趣与专业评判者的态度直接而紧密地结合
3、由此引起的艺术与大众关系的变化
“艺术要求欣赏者专心致志而大众却追求消遣。”
3、由此引起的艺术与大众关系的变化
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定心凝神:沉入作品,意味着欣赏者从现实生活走进了艺术想象的世界之中。此刻,他与艺术“近”了,却与现实“远”了。定心凝神:沉入作品,意味着欣赏者从现实生活走进了艺术想象的世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消遣:意味着对思考的排斥,让艺术作品沉入自身在大众与艺术的关系上,消遣并不意味着审美的消极性,就像定心凝神并不是惟一的审美方式一样。消遣:意味着对思考的排斥,让艺术作品沉入自身消遣的方式体现了大众文化对艺术价值的重新定位,也是人对艺术消费的重新定位。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给艺术发展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从根本上改变了大众和艺术的关系。消遣的方式体现了大众文化对艺术价值的重新定位,也是人对艺术消问题的延伸:阿多诺《美学理论》对本雅明这一观点的批驳:“个体与艺术实现同一并非通过把艺术作品同化于自身,而是把自身同化于艺术作品。这正是‘审美升华’一词的含义所在。”
问题的延伸:四、另一概念:“震惊”四、另一概念:“震惊”现代社会的现实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改变,这使得猝不及防的现代人的传统感知方式陷入了瘫痪,往昔的“经验”萎缩甚至失效,“震惊”已成为机械复制时代人之生存状况的普遍反映。现代社会的现实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改变,这使得猝不及防的现代人“灵韵”:传统艺术审美特征的总体规定“震惊”: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总体美学特征“灵韵”:传统艺术审美特征的总体规定1、“经验”与传统社会经验:“是一种传统的东西,在集体存在和私人生活中都是这样。与其说它是牢固地扎根于记忆的事实的产物,不如说它是记忆中积累的经常是潜意识的材料的汇聚。”“经验”是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对知识的积累和总结,是积淀在人们心理结构中的文化传统和智慧结晶。1、“经验”与传统社会在传统的手工业社会,技术与交通的限制使“经验”交流变得重要,人们正是借助于“经验”来理解和同化现实的世界,应对各种遭际。以讲述经验为主的讲故事的艺术(传统文学艺术)占据文学的主流地位。在传统的手工业社会,技术与交通的限制使“经验”交流变得重要,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2、以机械复制技术为主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与“震惊”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传统的经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以机械复制技术为主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与“震惊”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新现象、新词汇的不断涌现新现象、新词汇的不断涌现传统讲故事的艺术面临着陌生力量的威胁:“老式的叙事艺术由新闻报道代替,由诉诸感官的报道代替,这反映了经验的日益萎缩。”(本雅明)传统讲故事的艺术面临着陌生力量的威胁: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在工业文明时代,“经验”的萎缩意味着现代人与传统意识的断裂,意味着个体(经验主体)在面对异己的社会现实时产生的尴尬与困惑。当人们用传统“经验”的方式越来越无法同化周围世界的材料时,便产生了“震惊”这一心理体验。对本雅明来说,“震惊”是社会发生转型后,现代人对社会现实的感受特点,是现代人的特有心态。在工业文明时代,“经验”的萎缩意味着现代人与传统意识的断裂,参照:弗洛伊德意识的功能是防备外界能量的突然刺激。这种过度的刺激往往是在对焦虑缺乏防备的情况下造成心理伤害的原因。因而,意识储备起自身的能量来抵御这种刺激,它必须尽快地把意识以及尚未进入意识(潜意识)的材料登记注册。见怪不怪。参照:弗洛伊德现代人处于“大规模工业化的不适合人居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震惊正是主体对这种外界刺激的体验,是人在陷人外界事物或能量的刺激时,毫无思想准备的心理反应。现代人处于“大规模工业化的不适合人居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本雅明借瓦雷里之口:本雅明借瓦雷里之口: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Apple1984SuperBowlCommercialIntroducingMacintoshComputer(HD)Apple1984SuperBowlCommerci3、以毒攻毒:机械复制时代的“震惊”艺术本雅明把对“震惊”体验的抵制与克服,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寄希望于现代“震惊”艺术。当艺术把“震惊”作为自己的内容时,就产生了新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态。3、以毒攻毒:机械复制时代的“震惊”艺术社会形态的转变导致艺术形态的转变:以叙述为主的古典艺术:以意义确定、传递“经验”为主导特征现代艺术:抽象、费解,以传递“震惊”为主导特征社会形态的转变导致艺术形态的转变: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现代艺术大多把“震惊”体验作为自身表达的主题,将震惊转化为一种美学形式,目的是给现代心灵建立起一种保护。消化震惊是一个比获得震惊更为重要的任务:面对外界不断增加的能量刺激,消化震惊的途径只能是以毒攻毒,即借助于艺术形式提前激起的“震惊”体验,让读者和观众提前感受和体验,从而起到某种缓冲作用,然后再抵御现实的震惊。现代艺术大多把“震惊”体验作为自身表达的主题,将震惊转化为一在本雅明看来,电影无疑是现代“震惊”艺术的典范:“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对刺激的新的急迫需要发现了电影。在一部电影里,震惊作为感知的形式已被确立为一种正式的原则。”即艺术接受中感知方式的革命。在本雅明看来,电影无疑是现代“震惊”艺术的典范: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本雅明:“电影的特性不仅存在于人在其中朝机械装备展示自己的方式,也同样存在于人借助于这种机器再现他自己环境的方式之中。”即是说:电影通过最强烈的机械手段,实现了现实中非机械的方面:现实中非异化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和变化。本雅明:“电影的特性不仅存在于人在其中朝机械装备展示自己的方电影蒙太奇:展示异样的世界[2001太空漫游].2001.A.Space.Odyssey.1968.BDRip.X264-TLF(00h14m49s-00h20m26s)-002[2001太空漫游].2001.A.Space.Odyssey.1968.BDRip.X264-TLF(00h14m49s-00h20m26s)-001电影蒙太奇:展示异样的世界电影粉碎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感知和日常感知的完整性,通过一幅幅画面的蒙太奇组合,超越了绘画和戏剧的局限性,把人们的视觉经验重新组织成一个整体,其中所呈现的每一个画面只有在这一整体中才获得其应有的意义。电影粉碎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感知和日常感知的完整性,通过一借助电影人们可以发现社会被遮蔽的本来面目了解到其真实的生活境况和其被“物化”的悲剧事实引发观众强烈的“震惊”体验和心理焦虑,激发其积极改变现实的革命意识。借助电影人们可以发现社会被遮蔽的本来面目[发条橙].A.Clockwork.Orange.1971.BDRip.X264-TLF(00h18m13s-00h20m03s)-002[发条橙].A.Clockwork.Orange.1971.BDRip.X264-TLF(00h33m19s-00h35m04s)-002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Now{1979}(00h34m57s-00h44m00s)[发条橙].A.Clockwork.Orange.1971.从受众接受的角度看“震惊”:本雅明对静观凝视的批判并提出消遣的概念:从受众接受的角度看“震惊”: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凝视、静观、沉思是古典艺术的鉴赏方式;现代工业社会中,心神涣散的大众在消遣中完成了对艺术的接受。凝视、静观、沉思是古典艺术的鉴赏方式;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震惊”艺术的政治功能在技术占主导的现代社会,人们传统的感知方式陷入了瘫痪,“震惊”成了现代人普遍的心理体验。以“震惊之美”为特征的现代艺术,作为一种解放的艺术和抵御“震惊”的途径,潜藏着激活大众革命思维、积极改变现实的政治契机。4、“震惊”艺术的政治功能(1)以共产主义的“艺术政治化”对抗法西斯主义的“政治审美化”法西斯主义谋求“政治审美化”,宣扬其政治膜拜价值在本雅明看来,传统“灵韵”艺术的叙事整合能力,它的唯一性和神秘性同权威和膜拜价值相联系,极易成为法西斯主义的温床。(1)以共产主义的“艺术政治化”对抗法西斯主义的“政治审美化“诸如创造力和大才、永恒价值和神秘性等一些传统概念——对这些概念的不加控制地运用,就会导致用法西斯主义意识处理事实材料。”“诸如创造力和大才、永恒价值和神秘性等一些传统概念——对这些积极肯定摄影、电影等以机械复制为特征的“震惊”艺术机械复制技术以众多的复制品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原作,瓦解了艺术的神秘色彩和神圣意识,打破了法西斯以集权政治和专制国家来谋取政治生活审美化的危险倾向。积极肯定摄影、电影等以机械复制为特征的“震惊”艺术“艺术政治化”:以政治化革命之名来放逐艺术和美,艺术除了其审美性以外还应反映一定的政治倾向性,把艺术改造成教育人们、改造大众的强大思想武器。“艺术政治化”:(2)艺术民主化代替艺术精英化艺术作品的可技术复制性改变着大众与艺术的关系:大众不仅能成为艺术欣赏的主体,而且还成为艺术生产的主体激发了大众的主体意识,使其能够积极改造现实,推动革命的进程,实现自我救赎。(2)艺术民主化代替艺术精英化
五、总结
没有正式提出“文化工业”这个概念电影正是“文化工业”的主要代表之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一整套生产体系正是“文化工业”。
五、总结
没有正式提出“文化工业”这个概念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艺术家是生产者艺术品是商品读者观众是消费者艺术创作是生产艺术欣赏是消费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本雅明论述中的几个二分:1、以光韵为灵魂的传统艺术/机械复制艺术作为一个精英知识分子,本雅明内心有很多的矛盾,一方面对传统艺术“依依不舍”,另一方面又支持和肯定机械复制时代的现代艺术。本雅明论述中的几个二分:“现代大众具有要使物在空间上和人性上更易‘接近’的强烈愿望,就像他们具有着接受每件实物的复制品以克服其独一无二的强烈倾向一样。”
本雅明实际上看到了导致机械复制艺术代替传统光韵艺术,导致文化成其为一种工业的的根源是现代大众的愿望,而不是工业技术本身。
“现代大众具有要使物在空间上和人性上更易‘接近’的强烈愿望,2、艺术的膜拜价值/艺术的展示价值本雅明认为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是艺术自身内部的两个矛盾方面,传统艺术向机械复制艺术的变更,正是两方面矛盾的运动所致。2、艺术的膜拜价值/艺术的展示价值3、凝神专注式接受/消遣性接受“大众是促使所有现今天面对艺术作品的惯常态度获得新生的母体。量逐变到质:极其广泛的大众的参与就引起了参与方式的变化。”
“面对艺术作品而凝神专注的人沉入到了该作品中,进行消遣的大众则超然于艺术作品而沉浸在自我中。”3、凝神专注式接受/消遣性接受阿多诺等人则认为凝神专注之外的接受方式只能使大众在文化工业带来的娱乐、消遣中丧失自我。本雅明看到了大众在机械复制时代强烈的主体性意识以及面对现代艺术品时强烈的参与意识,而并非像阿多诺他们认为的那样被动和无助。阿多诺等人则认为凝神专注之外的接受方式只能使大众在文化工业带4、审美的艺术/后审美的艺术从传统艺术向机械复制艺术的转变:从美的艺术向后审美艺术的转变。后审美艺术的审美属性不是直接具有的,而是后来加上的,是间接的。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发端。4、审美的艺术/后审美的艺术六、本雅明的意义与阿多诺的根本区别:阿多诺强调的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总体性的结构变异对文化生产和消费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雅明关注的则是技术发展对艺术作品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方式的影响。六、本雅明的意义与阿多诺的根本区别:本雅明认为,生产技术的变革会对艺术生产和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发生重大影响:技术的逻辑将会结束独裁的特权,最终将会带来共产主义的自然平等与和平。它将改变传统的、精英的所有权关系的不自然的逻辑。本雅明认为,生产技术的变革会对艺术生产和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发生在本雅明对大众文化的理论考察中,大众文化具有一种民主潜力和参与潜力,而不是阿多诺式的独裁主义的潜力和约束性力量。本雅明关于大众艺术的政治潜能、解放功能以及艺术的展示价值的杰出分析,都暗含了对艺术救赎功能的独特理解。在本雅明对大众文化的理论考察中,大众文化具有一种民主潜力和参
瓦尔特·本雅明
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瓦尔特·本雅明
与《机一、本雅明:20世纪罕见的天才一、本雅明:20世纪罕见的天才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940)德国现代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生于德国柏林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曾在弗莱堡、慕尼黑、柏林和波恩研究哲学。1919年以《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观》一文获得波恩大学博士学位生于德国柏林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曾在弗莱堡、慕尼黑、柏林和波教授职位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被法兰克福大学否决,其评介是“如一片泥淖,令人不知所云”。教授职位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1930年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工作,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先驱之一。“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
1930年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工作,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先驱《论歌德的(亲和力)》《德国悲剧的起源》《单向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00年左右的柏林童年》《巴黎拱廊街》《论歌德的(亲和力)》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瓦尔特·本雅明著陈永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略论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略论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探究大众文化的“问题意识”萌生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会给艺术作品、艺术生产以及艺术与人的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强调现代技术介入艺术生产会改变艺术的性质以及艺术与大众的关系,构成本雅明讨论大众文化问题的基础,也是他确定大众文化价值所在的准则。
探究大众文化的“问题意识”萌生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会机械复制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概念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类型,一种大众参与的、和资产阶级对立的、在感受方式和社会功能上有异于传统的文化。机械复制技术:文本略览:一些重要片段
1、复制技术带来的变化和冲击:文本略览:一些重要片段1、复制技术带来的变化和冲击: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2、技术复制的特征:2、技术复制的特征: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3、艺术的“本真性”:3、艺术的“本真性”: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灵韵”及其凋谢:4、“灵韵”及其凋谢: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5、艺术的崇拜价值和展览价值:艺术作品在不同的层面上被人接受和估价。在此矗立着两个极端的类型:一方的着重点是崇拜价值另一方强调作品的展览价值
5、艺术的崇拜价值和展览价值: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饰:在红色背景衬托下,里面的旋涡就如同一轮旋转的火球,周围飞鸟图案是红色的火鸟。外层飞行的神鸟和内层旋转着的太阳,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饰:太阳神鸟”图案已经被中国国家文物局用作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并被“神舟6号”载入太空。太阳神鸟”图案已经被中国国家文物局用作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并被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崇拜价值的退位:随着照相术的出现,展览价值开始全面取代崇拜价值。崇拜价值的退位: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
6、关于电影的论述电影的现代批判:
6、关于电影的论述法国小说家、批评家乔治·杜亚美:电影是“被奴役者的消遣,给那些愚昧无知、身心交瘁、惶惶不可终日的可怜虫们散心用的娱乐。“一种既不需观众全神贯注也不要观众有多少智商的热闹场面。法国小说家、批评家乔治·杜亚美:“除了能给人带来有朝一日会成为好莱坞明星这一荒谬可笑的幻想外,它既不能拨弄出心中的火花也不能唤醒任何希望。”“我已经不能思考自己到底在思考什么了。运动的形象已经取代了我的思想。”“除了能给人带来有朝一日会成为好莱坞明星这一荒谬可笑的幻想外阿多诺《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
“电影总是想去制造常规观念的世界,所以,常看电影的人也会把外部世界当成他刚刚看过的影片的延伸,这些人的过去经验变成了制片人的准则。他复制经验客体的技术越严谨无误,人们现在就越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外部世界就是银幕上所呈现的世界那样,是直接和延续的。阿多诺《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电影总是想去制造常“自从有声电影迅速崛起以后,这种原则通过机械化再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真实生活再也与电影分不开了。“有声电影远远超过了幻想的戏剧,对观众来说,它没有留下任何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观众不能在影片结构之内作出反应,他们尽管会偏离精确的细节,却不会丢掉故事的主线;就这样,电影强迫它的受害者直接把它等同于现实。“自从有声电影迅速崛起以后,这种原则通过机械化再生产得到了进“不可否认的是,有声电影的如此设计,使人们需要借助反应迅速的观察和经验才能全面欣赏它;而电影观赏者如果不想漏掉连续的事件,就不可能保持持续的思想。即使反应是半自动的,但也没有留给他们任何想象的空间。“不可否认的是,有声电影的如此设计,使人们需要借助反应迅速的“对大众媒体消费者来说,想象力和自发性所受到的障碍不必追溯到任何心理机制上去;他应该把这些能力的丧失归因于产品本身的客观属性,尤其要归因于其中最有特点的产品,即有声电影。”“对大众媒体消费者来说,想象力和自发性所受到的障碍不必追溯到本雅明论述了舞台演员的表演与电影演员的表演之区别:本雅明论述了舞台演员的表演与电影演员的表演之区别: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二者的区别:舞台演员的艺术表演是由演员亲身向观众呈现的:此时此地的在场——舞台演员的身上的灵晕一个银幕演员的艺术表演是由摄影机提供给公众的:此时此地的不在场——电影演员灵晕的放弃二者的区别:带来了双重后果:1、摄影机无须把表演奉为一个内在的整体,摄影机由摄影师操纵,根据表演不断更换位置;剪辑者从提供给他的材料中组成一个不同位置的画面的连续体,构成一部完整的影片。演员的表演服从于摄影机的一系列视觉试验带来了双重后果:电影演员并非亲身向观众呈现他的表演,不能在表演时根据观众的反应来调整自己,因此也就不再体验到与演员之间的个人接触。观众与演员的认同实际上是同摄影机的认同,观众站在摄影机的立场上,展览价值被凸显出来。电影演员并非亲身向观众呈现他的表演,不能在表演时根据观众的反2、电影对人们的感觉方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本质性变革:2、电影对人们的感觉方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本质性变革: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疯狂的石头].Crazy.Stone.2006.DvdRip.Xvid.AC3-simonlin.CD2(00h10m30s-00h12m00s)[鸟与梦飞行].Winged.Migration.2001.Blu-ray.RE.X264.720.DD51.MySilu(00h10m45s-00h14m50s)-001[鸟与梦飞行].Winged.Migration.2001.Blu-ray.RE.X264.720.DD51.MySilu(00h37m51s-00h41m24s)-002[疯狂的石头].Crazy.Stone.2006.DvdRi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电影丰富了人的感知领域:在整个视觉、听觉范围内,电影带来了一场统觉的深化。与戏剧或绘画相比,电影对环境有着无可比拟的精确的陈述。电影由于能够精确地再现客观世界而使它的显现有了更高的可分析性。电影丰富了人的感知领域:电影的高度精确性与可分析性也促进了艺术与科学的相互渗透:“事实上,很难说清从特定环境中彻底——就如身上一块肌肉——切割出来的行为如何会扣人心弦,是因为艺术价值还是科学的使用价值。电影的革命功能之一即为将摄影术的艺术与科学功用——这两者以前往往被分离开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电影的高度精确性与可分析性也促进了艺术与科学的相互渗透:对杜亚美的批判对杜亚美的批判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详论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详论本雅明逐层深入地讨论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技术复制与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2、复制艺术品对感知方式的影响3、由此引起的艺术与大众关系的变化本雅明逐层深入地讨论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技术复制与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
技术复制导致艺术品“灵韵”的消亡“灵韵”:指对艺术具有规定意义的某种属性,它的枯萎意味着一种艺术品格的消亡,这种品格蕴含于艺术的礼仪功能:1、技术复制与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
技术复制导致艺术品“灵韵”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以“仪式”、“崇拜”诠释“灵韵”,是本雅明文化批判理论中最精彩的思想之一。揭示了精英文化为什么一直把表现理想、满足纯粹的精神需求作为艺术最高境界的原因,因为只有如此艺术才能维持它的礼仪功能和膜拜对象的身份。从审美追求上讲,灵韵对精神生活的关注体现了艺术活动的人文传统,所以它的枯萎在本雅明看来是一种病症。以“仪式”、“崇拜”诠释“灵韵”,是本雅明文化批判理论中最精然而,“在世界历史上,机械复制首次把艺术作品从对仪式的寄生性依赖中解放出来。”这意味着,本雅明开始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反思艺术的仪式性和受膜拜性,揭示出灵韵的一面:彼岸性。然而,“在世界历史上,机械复制首次把艺术作品从对仪式的寄生性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一件艺术品在物理时空上可能近在咫尺,但是在人的感知活动中,艺术的礼仪功能和膜拜属性却会让芸芸众生不能不对它敬而远之,因为艺术并不关注大众的世俗生活,大众与艺术因此有了遥远的心理距离。灵韵的礼仪功能不仅让艺术关注人的精神生活,而且也拉开了艺术和大众的距离。易中天、水煮历史、戏说历史:反其道而行之一件艺术品在物理时空上可能近在咫尺,但是在人的感知活动中,艺“灵韵”中蕴含的彼岸性揭示了在精英文化制约下的艺术活动所隐含的一种危机:由于膜拜属性和仪式功能的作用,艺术所追求的精神境界越来越疏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致使艺术的想象被幻觉所替代,理想的表现也因为失去对世俗人生的关怀而成为“乌托邦”,一种源于膜拜根基的“乌托邦”。“灵韵”中蕴含的彼岸性揭示了在精英文化制约下的艺术活动所隐含复制技术的解放作用:一方面,“复制品能在持有者或听众的特殊环境中供人欣赏”,使艺术品成为大众能够直接欣赏的现实对象;另一方面,使艺术表现本身具有了现实的世俗内容,使摆脱了礼仪和膜拜性质的艺术不再远离大众的日常生活,也不再是一个与世俗社会无关的、只能仰慕的纯精神性对象,大众情感得以进入复制艺术的视野。复制技术的解放作用: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复制技术使文化艺术与大众的世俗生活发生了直接、密切的联系,现实的日常生活经验成为大众感知艺术作品、判断艺术价值的基础。《蜗居》、《裸婚时代》等通俗作品大众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要比精英文化广泛得多也深刻得多,拥有精英文化难以企及的现实感和实践性。复制技术使文化艺术与大众的世俗生活发生了直接、密切的联系,现
2、复制艺术品对感知方式的影响
在人们接受艺术复制品时,其感知活动具有将观赏与评价结合为一体的特点。电影特有的现实性和真实感,使电影不可能成为一个单纯的审美对象,所以观众的感知活动也难以把审美性的鉴赏和社会性的批评截然分开。
2、复制艺术品对感知方式的影响
在人们接受艺术复制品时,本雅明:“观赏和经历的乐趣与专业评判者的态度直接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这种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标志。”本雅明:“观赏和经历的乐趣与专业评判者的态度直接而紧密地结合
3、由此引起的艺术与大众关系的变化
“艺术要求欣赏者专心致志而大众却追求消遣。”
3、由此引起的艺术与大众关系的变化
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定心凝神:沉入作品,意味着欣赏者从现实生活走进了艺术想象的世界之中。此刻,他与艺术“近”了,却与现实“远”了。定心凝神:沉入作品,意味着欣赏者从现实生活走进了艺术想象的世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消遣:意味着对思考的排斥,让艺术作品沉入自身在大众与艺术的关系上,消遣并不意味着审美的消极性,就像定心凝神并不是惟一的审美方式一样。消遣:意味着对思考的排斥,让艺术作品沉入自身消遣的方式体现了大众文化对艺术价值的重新定位,也是人对艺术消费的重新定位。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给艺术发展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从根本上改变了大众和艺术的关系。消遣的方式体现了大众文化对艺术价值的重新定位,也是人对艺术消问题的延伸:阿多诺《美学理论》对本雅明这一观点的批驳:“个体与艺术实现同一并非通过把艺术作品同化于自身,而是把自身同化于艺术作品。这正是‘审美升华’一词的含义所在。”
问题的延伸:四、另一概念:“震惊”四、另一概念:“震惊”现代社会的现实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改变,这使得猝不及防的现代人的传统感知方式陷入了瘫痪,往昔的“经验”萎缩甚至失效,“震惊”已成为机械复制时代人之生存状况的普遍反映。现代社会的现实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改变,这使得猝不及防的现代人“灵韵”:传统艺术审美特征的总体规定“震惊”: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总体美学特征“灵韵”:传统艺术审美特征的总体规定1、“经验”与传统社会经验:“是一种传统的东西,在集体存在和私人生活中都是这样。与其说它是牢固地扎根于记忆的事实的产物,不如说它是记忆中积累的经常是潜意识的材料的汇聚。”“经验”是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对知识的积累和总结,是积淀在人们心理结构中的文化传统和智慧结晶。1、“经验”与传统社会在传统的手工业社会,技术与交通的限制使“经验”交流变得重要,人们正是借助于“经验”来理解和同化现实的世界,应对各种遭际。以讲述经验为主的讲故事的艺术(传统文学艺术)占据文学的主流地位。在传统的手工业社会,技术与交通的限制使“经验”交流变得重要,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2、以机械复制技术为主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与“震惊”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传统的经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以机械复制技术为主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与“震惊”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新现象、新词汇的不断涌现新现象、新词汇的不断涌现传统讲故事的艺术面临着陌生力量的威胁:“老式的叙事艺术由新闻报道代替,由诉诸感官的报道代替,这反映了经验的日益萎缩。”(本雅明)传统讲故事的艺术面临着陌生力量的威胁: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在工业文明时代,“经验”的萎缩意味着现代人与传统意识的断裂,意味着个体(经验主体)在面对异己的社会现实时产生的尴尬与困惑。当人们用传统“经验”的方式越来越无法同化周围世界的材料时,便产生了“震惊”这一心理体验。对本雅明来说,“震惊”是社会发生转型后,现代人对社会现实的感受特点,是现代人的特有心态。在工业文明时代,“经验”的萎缩意味着现代人与传统意识的断裂,参照:弗洛伊德意识的功能是防备外界能量的突然刺激。这种过度的刺激往往是在对焦虑缺乏防备的情况下造成心理伤害的原因。因而,意识储备起自身的能量来抵御这种刺激,它必须尽快地把意识以及尚未进入意识(潜意识)的材料登记注册。见怪不怪。参照:弗洛伊德现代人处于“大规模工业化的不适合人居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震惊正是主体对这种外界刺激的体验,是人在陷人外界事物或能量的刺激时,毫无思想准备的心理反应。现代人处于“大规模工业化的不适合人居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本雅明借瓦雷里之口:本雅明借瓦雷里之口: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Apple1984SuperBowlCommercialIntroducingMacintoshComputer(HD)Apple1984SuperBowlCommerci3、以毒攻毒:机械复制时代的“震惊”艺术本雅明把对“震惊”体验的抵制与克服,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寄希望于现代“震惊”艺术。当艺术把“震惊”作为自己的内容时,就产生了新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态。3、以毒攻毒:机械复制时代的“震惊”艺术社会形态的转变导致艺术形态的转变:以叙述为主的古典艺术:以意义确定、传递“经验”为主导特征现代艺术:抽象、费解,以传递“震惊”为主导特征社会形态的转变导致艺术形态的转变: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现代艺术大多把“震惊”体验作为自身表达的主题,将震惊转化为一种美学形式,目的是给现代心灵建立起一种保护。消化震惊是一个比获得震惊更为重要的任务:面对外界不断增加的能量刺激,消化震惊的途径只能是以毒攻毒,即借助于艺术形式提前激起的“震惊”体验,让读者和观众提前感受和体验,从而起到某种缓冲作用,然后再抵御现实的震惊。现代艺术大多把“震惊”体验作为自身表达的主题,将震惊转化为一在本雅明看来,电影无疑是现代“震惊”艺术的典范:“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对刺激的新的急迫需要发现了电影。在一部电影里,震惊作为感知的形式已被确立为一种正式的原则。”即艺术接受中感知方式的革命。在本雅明看来,电影无疑是现代“震惊”艺术的典范: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本雅明:“电影的特性不仅存在于人在其中朝机械装备展示自己的方式,也同样存在于人借助于这种机器再现他自己环境的方式之中。”即是说:电影通过最强烈的机械手段,实现了现实中非机械的方面:现实中非异化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和变化。本雅明:“电影的特性不仅存在于人在其中朝机械装备展示自己的方电影蒙太奇:展示异样的世界[2001太空漫游].2001.A.Space.Odyssey.1968.BDRip.X264-TLF(00h14m49s-00h20m26s)-002[2001太空漫游].2001.A.Space.Odyssey.1968.BDRip.X264-TLF(00h14m49s-00h20m26s)-001电影蒙太奇:展示异样的世界电影粉碎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感知和日常感知的完整性,通过一幅幅画面的蒙太奇组合,超越了绘画和戏剧的局限性,把人们的视觉经验重新组织成一个整体,其中所呈现的每一个画面只有在这一整体中才获得其应有的意义。电影粉碎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感知和日常感知的完整性,通过一借助电影人们可以发现社会被遮蔽的本来面目了解到其真实的生活境况和其被“物化”的悲剧事实引发观众强烈的“震惊”体验和心理焦虑,激发其积极改变现实的革命意识。借助电影人们可以发现社会被遮蔽的本来面目[发条橙].A.Clockwork.Orange.1971.BDRip.X264-TLF(00h18m13s-00h20m03s)-002[发条橙].A.Clockwork.Orange.1971.BDRip.X264-TLF(00h33m19s-00h35m04s)-002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Now{1979}(00h34m57s-00h44m00s)[发条橙].A.Clockwork.Orange.1971.从受众接受的角度看“震惊”:本雅明对静观凝视的批判并提出消遣的概念:从受众接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加工新技术》课件
- 【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史湘云等四人的灯谜之谜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疆喀什培养班讲座》课件
- 配方奶粉的选择课件
- 《概括主要内容》课件
- 水污染控制技术下册试题集练习试题附答案(一)
- 《电气调速系统》课件
- 《赞美技巧》课件
- mba毕业论文答辩教学课件模板
- 《运放滤波器》课件
- 2025年度数据备份与恢复合法委托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股权合同转让协议
- 2025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证券法培训》课件
- 心律失常介入并发症及预防
- 2024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班美术活动:传统的节日
- 口腔医院市场营销新入职员工培训
- 鞋类代理合作协议
- GB/T 45083-2024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 防滑防摔倒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