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_第1页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_第2页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_第3页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_第4页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实用技术初次全髖关节置换术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规范化操作是成功手术的保证“量”是分析化学的核心,无论是化学分析还是仪器分析都强调“量”的概念。树立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既是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也是进行各方面科学工作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必须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量”的概念形成清晰认识,并树立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学习分析化学课程后,学生是否能够建立起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也是反映分析化学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但是,不少即将毕业的化学本科生按照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操作时,并不能取得可靠的分析结果,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树立起“量”的概念。因此,本文对学生缺乏“量”的概念的主要表现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并对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建立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进行扼要说明。一、缺乏“量”的概念的主要表现在一项分析工作的全过程中必需具备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才能取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和实现快速分析。陈惠玲认为,一定的量变,将会导致质的特定差异;某一方面“量”的不同,又往往体现了“质”的差异[1]。而整个分析过程的各个步骤,无疑都会遇到对“量”问题的处理,相应地会存在缺乏“量”概念的多种表现。下面对缺乏“量”的概念的主要表现进行分类和分析。(一)基本实验操作。分析化学是一门既有理论性,更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因此,实验在分析化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学生在基本操作上普遍表现出缺乏“量”的概念。这不仅影响了实验速度,而且使结果不准确。1.器皿洗涤。分析化学主要是以定量分析为主,而定量分析的结果所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而器皿作为承载物收到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充分的洗涤。显然,如果使用了受污染或未经充分洗涤的器皿盛装化学试剂、样品或各种溶液,最终会导致分析结果错误或精密度、准确度恶化。对于初次使用的玻璃器皿,需要先在一定浓度的硝酸中浸泡足够的时间并进行适当洗涤,以避免玻璃器皿内壁活性点位对待测物的吸附,这点在痕量元素分析中尤其显得重要。器皿洗涤操作看似简单,但因缺乏这方面“量”的概念造成分析工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2.物质称量。分析工作中,物质称量操作时要用到台秤和分析天平。为了称量准确,有的学生不分称量的具体要求,一律使用分析天平,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称量操作上。如称取0.5g某物质,只需使用台秤却使用分析天平。有的学生在应该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如称取0.5000g某基准物质),却使用台秤进行称量,从而引入较大称量误差,使分析结果准确性随之变差。少数学生对易吸潮的物质不是采用差减法称量,而是采用固定质量法称量,致使称量的表观质量显著高于实际质量。在差减称量中,也有学生因不明确粗称的目的,在粗称步骤上过分追求准确而浪费了时间,或是在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中不用粗称的数据,而是重新称量。均是对于“量”的概念认识不清所造成的。3.液体量取。液体量取可使用量筒、吸量管、移液管等量器。学生在分析实验操作中,因对各种液体量器的读数误差不明确,在应该使用吸量管(或移液管)时(如使用10mg/kgLa3+标准贮备溶液配制50mLlmg/kgLa3+标准工作溶液)却使用量筒,或者在可以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如配置IL0.lmol/LHCl待标定溶液)却使用吸量管。学生在使用吸量管、移液管时的不当操作还有:液体放出速度过快而在管壁残留有一薄层液体,致使液体实际加入量偏低;吸量管(或移液管)润洗不充分,带来实验结果误差;少数学生将吸量管或移液管尖端存留的少量液体用吸耳球吹出,致使液体实际加人量偏高。4.标准溶液配制。定量转移是配制标准溶液时的常用操作之一。但相当多的学生对这一基本操作没有很好地掌握。例如,在配制硼砂标准溶液中定量转移硼砂时,相当多的学生在液体转移后,没有将烧杯口沿玻璃棒扶正,致使少量液体流到烧杯外壁造成一定损失,给结果带来较大误差。配制标准系列工作溶液时存在的问题是:不是通过逐级稀释法完成,而是通过一步稀释得到标准工作溶液,甚至有学生使用气相或液相色谱微量进样器量取标准贮备溶液并进行稀释来配制标准工作溶液;不清楚贮存过程中痕量成分浓度可能随时间推移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以致采用浓度变得不准确的标准系列工作溶液绘制校准曲线,造成分析结果出现较大误差。5.滴定。学生在滴定操作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显色剂使用过量,影响滴定终点判断;滴定速度过快,导致终点过量;临近滴定终点时,不能有效控制一滴和半滴加入操作,甚至对终点过量一滴或半滴对分析结果会造成多大误差心中无数。(二)样品采集与保存。对于分析工作来说,样品采集与保存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在取样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操作[2],否则会导致整个分析工作前功尽弃,甚至因分析结果错误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样品采集与保存这一步骤中,由于缺乏“量”的概念,常会产生两种情况:对痕量组分分析,不知道要在采样现场进行样品分离富集;或因不了解样品在保存过程中待测组分含量会发生变化,采集样品后不及时进行分析。(三)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步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样品用量不当;样品处理用试剂纯度达不到分析任务的要求;为了消化完全,消化样品时加入太多的试剂,造成过高的试剂空白值;样品在处理过程中受到玷污或损失。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缺乏“量”的概念密切相关。(四)仪器分析。学生在使用各种仪器进行测量时,也经常表现出对“量”的概念的缺乏。这里列举两种情况,以示说明:①样品供试液分析信号强度超出标准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例如,在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样品中常量元素测定时,供试液未经适当稀释即进行测量。②利用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进行测量时,不清楚用调整溶液浓度或吸收池厚度使吸光度落在适当范围(A=0.15~1.0或T=70%~10%,相对误差约为±1.4%~±2.2%),以致吸光度读数过高或过低而造成相当大的测量误差。(五)数据表示。在分析化学理论课学习中,学生对有效数字的意义、有效数字修约和计算规则大都掌握较好。但是,在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表示上有效数字位数常常不正确。另外,部分学生表示分析结果时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如在表示痕量分析物含量时经使用ppm、ppb、ppt等。二、分析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建立“量”的概念从上面的讨论可见,在分析工作中随处可以反映出学生对“量”的概念的缺乏。毫无疑问,对“量”的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一项分析工作完成的质量。因此,如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起“量”的概念呢?梁勇等人对分析化学实验中如何树立“量”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处理“量”的一般规则[3]。但是,为了建立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必须从分析化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两方面着手,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量”的概念的建立,对与“量”有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宜重点讲授,并在具体实验实践中对“量”的概念进行强化。对需要重点讲授的主要基础知识点,可归纳于下:①定量分析的误差;②有效数字、法定计量单位、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示方法;③取样及试样储存、分解与制备方法;④各类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灵敏度、准确度、选择性等)及适用范围;⑤各类分析方法的干扰及其消除;⑥分析方法的质量参数: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等。物理知识属于自然科学,对初中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诸多抽象性,现阶段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加之实验课难组织、教学设备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村物理实验课的开出率不高,本应自己探究的物理知识生成过程变成被动接受。教师若采取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设物理情景,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必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笔者针对这些现象,结合多年教学实际谈谈想法: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1.农村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农村中学很多物理教师有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使实验开出率、效率较低,物理实验次数不能达到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多教师认为学生会做实验不如会做题,产生“做不如讲,讲不如背”的观念。教师放弃实验教学手段,严重影响人才培养方案,降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书呆子”,而不是创新型、实践型人才。2.实验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由于设备不足或者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物理课堂上开展的学生实验往往由老师统一部署,操作步骤由老师提前规定或者统一进行,学生就像机器一样听从指挥,按部就班,人云亦云,无法做到主动思考、主动设计和提前预知,缺少必要的探究能力,过于程序化、模式化,不能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得实验结果与他人相同,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无法引起兴趣,缺少思考学习动力,创新无从谈起。二、物理实验教学的做法1.创设情境,变化实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选择实验时,在易操作、现象明显的基础上追求神奇、出乎意料。例如,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首先用电吹风对着同学的头发吹,头发随之飘起,让学生感知电吹风风力较大。然后将乒乓球放在电吹风上,让学生猜想电吹风是否能将乒乓球吹走,由于大家认识到电吹风的风力较大,因此一致认为会吹走,这时演示发现乒乓球浮在吹风口上,这样,使学生好奇心调动起来,激发强烈求知欲望,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达到实验目的。讲“重心”时,教师给出一本物理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物理书的重心,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有了竞赛这种激励,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小组间经过激烈讨论,最后想到了用作图法找出物理课本的几何中心、悬挂法、支撑法、用铅垂线找重心的多种方法。显然不同实验形式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当中,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2.结合实际,改进实验,激发兴趣。教材中的实验的确大都非常优秀,但我们不能简单采取“拿来主义”,机械给学生操作一次,首先应该消化好,结合学生实际、因校制宜,积极改进,并努力促使实验效应最大化。如“短路”演示实验,教材中直接把导线连在干电池的两端,以电池发热表明短路的危害,其不足是不环保,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对其改进:两节干电池作电源,把电池、导线、开关串联起来,在两导线之间接上一段锡箔纸,闭合开关,可看到锡箔纸发亮光、冒白烟等现象,短路危害一目了然。改进实验不但要考虑效果明显,而且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如惯性实验的改进,教材中小车上放木块,若把木块换成一杯水,溢水的现象比木块的倒下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3.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示范演绎功能。向学生展示实验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而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成功率。首先,学生动手实验,需要教师在旁指导,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投影方式解决,如电流表的连接和如何读数等,这样可以节省讲解时间,帮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其次,教师可以提先录制一些物理实验视频,要在录像片中重点突出每个实验的装置特点、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实验结果等,而且对操作重难点进行特写和慢放,这样学生就能注意到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而且实验录像还可以重复播放,有助于学生反复观察。所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物理实验,有助于规范学生操作过程,有助于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进而对物理实验产生浓厚兴趣。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可忽视,实验教学中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深入的原则,从深层次上深化认识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实验与教学相结合,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正确良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物理知识水平,为国家培育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全髋关1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实用技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实用技术2初次全髖关节置换术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规范化操作是成功手术的保证初次全髖关节置换术3手术基本原则妥善的骨与软组织保护良好的髋关节显露三、准确的股骨截骨和髋臼銼骨四、严格的假体安装标准五、熟练掌握非骨水泥假体和骨水泥假体的安装技术、正确的康复锻练手术基本原则4手术方式生物型(非骨水泥型骨水泥型混合型手术方式5生物型Vers生物型6骨水泥型骨水泥型7混合型混合型8术前设计术前设计9病人体位患侧在上的标准侧卧位两垫两夹躯干直线水平位病人体位患侧在上的标准侧卧位10后夹后夹11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12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13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14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15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16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17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18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19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20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21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22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23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24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25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26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27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28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29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30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31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32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33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34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35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36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37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38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39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40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41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42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43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44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45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46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47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48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课件49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谢谢!50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实用技术初次全髖关节置换术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规范化操作是成功手术的保证“量”是分析化学的核心,无论是化学分析还是仪器分析都强调“量”的概念。树立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既是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也是进行各方面科学工作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必须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量”的概念形成清晰认识,并树立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学习分析化学课程后,学生是否能够建立起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也是反映分析化学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但是,不少即将毕业的化学本科生按照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操作时,并不能取得可靠的分析结果,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树立起“量”的概念。因此,本文对学生缺乏“量”的概念的主要表现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并对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建立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进行扼要说明。一、缺乏“量”的概念的主要表现在一项分析工作的全过程中必需具备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才能取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和实现快速分析。陈惠玲认为,一定的量变,将会导致质的特定差异;某一方面“量”的不同,又往往体现了“质”的差异[1]。而整个分析过程的各个步骤,无疑都会遇到对“量”问题的处理,相应地会存在缺乏“量”概念的多种表现。下面对缺乏“量”的概念的主要表现进行分类和分析。(一)基本实验操作。分析化学是一门既有理论性,更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因此,实验在分析化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学生在基本操作上普遍表现出缺乏“量”的概念。这不仅影响了实验速度,而且使结果不准确。1.器皿洗涤。分析化学主要是以定量分析为主,而定量分析的结果所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而器皿作为承载物收到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充分的洗涤。显然,如果使用了受污染或未经充分洗涤的器皿盛装化学试剂、样品或各种溶液,最终会导致分析结果错误或精密度、准确度恶化。对于初次使用的玻璃器皿,需要先在一定浓度的硝酸中浸泡足够的时间并进行适当洗涤,以避免玻璃器皿内壁活性点位对待测物的吸附,这点在痕量元素分析中尤其显得重要。器皿洗涤操作看似简单,但因缺乏这方面“量”的概念造成分析工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2.物质称量。分析工作中,物质称量操作时要用到台秤和分析天平。为了称量准确,有的学生不分称量的具体要求,一律使用分析天平,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称量操作上。如称取0.5g某物质,只需使用台秤却使用分析天平。有的学生在应该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如称取0.5000g某基准物质),却使用台秤进行称量,从而引入较大称量误差,使分析结果准确性随之变差。少数学生对易吸潮的物质不是采用差减法称量,而是采用固定质量法称量,致使称量的表观质量显著高于实际质量。在差减称量中,也有学生因不明确粗称的目的,在粗称步骤上过分追求准确而浪费了时间,或是在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中不用粗称的数据,而是重新称量。均是对于“量”的概念认识不清所造成的。3.液体量取。液体量取可使用量筒、吸量管、移液管等量器。学生在分析实验操作中,因对各种液体量器的读数误差不明确,在应该使用吸量管(或移液管)时(如使用10mg/kgLa3+标准贮备溶液配制50mLlmg/kgLa3+标准工作溶液)却使用量筒,或者在可以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如配置IL0.lmol/LHCl待标定溶液)却使用吸量管。学生在使用吸量管、移液管时的不当操作还有:液体放出速度过快而在管壁残留有一薄层液体,致使液体实际加入量偏低;吸量管(或移液管)润洗不充分,带来实验结果误差;少数学生将吸量管或移液管尖端存留的少量液体用吸耳球吹出,致使液体实际加人量偏高。4.标准溶液配制。定量转移是配制标准溶液时的常用操作之一。但相当多的学生对这一基本操作没有很好地掌握。例如,在配制硼砂标准溶液中定量转移硼砂时,相当多的学生在液体转移后,没有将烧杯口沿玻璃棒扶正,致使少量液体流到烧杯外壁造成一定损失,给结果带来较大误差。配制标准系列工作溶液时存在的问题是:不是通过逐级稀释法完成,而是通过一步稀释得到标准工作溶液,甚至有学生使用气相或液相色谱微量进样器量取标准贮备溶液并进行稀释来配制标准工作溶液;不清楚贮存过程中痕量成分浓度可能随时间推移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以致采用浓度变得不准确的标准系列工作溶液绘制校准曲线,造成分析结果出现较大误差。5.滴定。学生在滴定操作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显色剂使用过量,影响滴定终点判断;滴定速度过快,导致终点过量;临近滴定终点时,不能有效控制一滴和半滴加入操作,甚至对终点过量一滴或半滴对分析结果会造成多大误差心中无数。(二)样品采集与保存。对于分析工作来说,样品采集与保存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在取样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操作[2],否则会导致整个分析工作前功尽弃,甚至因分析结果错误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样品采集与保存这一步骤中,由于缺乏“量”的概念,常会产生两种情况:对痕量组分分析,不知道要在采样现场进行样品分离富集;或因不了解样品在保存过程中待测组分含量会发生变化,采集样品后不及时进行分析。(三)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步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样品用量不当;样品处理用试剂纯度达不到分析任务的要求;为了消化完全,消化样品时加入太多的试剂,造成过高的试剂空白值;样品在处理过程中受到玷污或损失。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缺乏“量”的概念密切相关。(四)仪器分析。学生在使用各种仪器进行测量时,也经常表现出对“量”的概念的缺乏。这里列举两种情况,以示说明:①样品供试液分析信号强度超出标准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例如,在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样品中常量元素测定时,供试液未经适当稀释即进行测量。②利用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进行测量时,不清楚用调整溶液浓度或吸收池厚度使吸光度落在适当范围(A=0.15~1.0或T=70%~10%,相对误差约为±1.4%~±2.2%),以致吸光度读数过高或过低而造成相当大的测量误差。(五)数据表示。在分析化学理论课学习中,学生对有效数字的意义、有效数字修约和计算规则大都掌握较好。但是,在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表示上有效数字位数常常不正确。另外,部分学生表示分析结果时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如在表示痕量分析物含量时经使用ppm、ppb、ppt等。二、分析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建立“量”的概念从上面的讨论可见,在分析工作中随处可以反映出学生对“量”的概念的缺乏。毫无疑问,对“量”的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一项分析工作完成的质量。因此,如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起“量”的概念呢?梁勇等人对分析化学实验中如何树立“量”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处理“量”的一般规则[3]。但是,为了建立完整、准确的“量”的概念,必须从分析化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两方面着手,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量”的概念的建立,对与“量”有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宜重点讲授,并在具体实验实践中对“量”的概念进行强化。对需要重点讲授的主要基础知识点,可归纳于下:①定量分析的误差;②有效数字、法定计量单位、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示方法;③取样及试样储存、分解与制备方法;④各类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灵敏度、准确度、选择性等)及适用范围;⑤各类分析方法的干扰及其消除;⑥分析方法的质量参数: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等。物理知识属于自然科学,对初中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诸多抽象性,现阶段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加之实验课难组织、教学设备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村物理实验课的开出率不高,本应自己探究的物理知识生成过程变成被动接受。教师若采取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设物理情景,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必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笔者针对这些现象,结合多年教学实际谈谈想法: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1.农村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农村中学很多物理教师有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使实验开出率、效率较低,物理实验次数不能达到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多教师认为学生会做实验不如会做题,产生“做不如讲,讲不如背”的观念。教师放弃实验教学手段,严重影响人才培养方案,降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书呆子”,而不是创新型、实践型人才。2.实验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由于设备不足或者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物理课堂上开展的学生实验往往由老师统一部署,操作步骤由老师提前规定或者统一进行,学生就像机器一样听从指挥,按部就班,人云亦云,无法做到主动思考、主动设计和提前预知,缺少必要的探究能力,过于程序化、模式化,不能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得实验结果与他人相同,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无法引起兴趣,缺少思考学习动力,创新无从谈起。二、物理实验教学的做法1.创设情境,变化实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选择实验时,在易操作、现象明显的基础上追求神奇、出乎意料。例如,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首先用电吹风对着同学的头发吹,头发随之飘起,让学生感知电吹风风力较大。然后将乒乓球放在电吹风上,让学生猜想电吹风是否能将乒乓球吹走,由于大家认识到电吹风的风力较大,因此一致认为会吹走,这时演示发现乒乓球浮在吹风口上,这样,使学生好奇心调动起来,激发强烈求知欲望,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达到实验目的。讲“重心”时,教师给出一本物理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物理书的重心,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有了竞赛这种激励,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小组间经过激烈讨论,最后想到了用作图法找出物理课本的几何中心、悬挂法、支撑法、用铅垂线找重心的多种方法。显然不同实验形式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当中,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2.结合实际,改进实验,激发兴趣。教材中的实验的确大都非常优秀,但我们不能简单采取“拿来主义”,机械给学生操作一次,首先应该消化好,结合学生实际、因校制宜,积极改进,并努力促使实验效应最大化。如“短路”演示实验,教材中直接把导线连在干电池的两端,以电池发热表明短路的危害,其不足是不环保,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对其改进:两节干电池作电源,把电池、导线、开关串联起来,在两导线之间接上一段锡箔纸,闭合开关,可看到锡箔纸发亮光、冒白烟等现象,短路危害一目了然。改进实验不但要考虑效果明显,而且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如惯性实验的改进,教材中小车上放木块,若把木块换成一杯水,溢水的现象比木块的倒下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3.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示范演绎功能。向学生展示实验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而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成功率。首先,学生动手实验,需要教师在旁指导,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投影方式解决,如电流表的连接和如何读数等,这样可以节省讲解时间,帮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其次,教师可以提先录制一些物理实验视频,要在录像片中重点突出每个实验的装置特点、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实验结果等,而且对操作重难点进行特写和慢放,这样学生就能注意到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而且实验录像还可以重复播放,有助于学生反复观察。所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物理实验,有助于规范学生操作过程,有助于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进而对物理实验产生浓厚兴趣。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可忽视,实验教学中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深入的原则,从深层次上深化认识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