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_第1页
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_第2页
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_第3页
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_第4页
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骶髂关节半脱位骶髂关节半脱位1临床特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往往被误诊、漏诊。多数患者不能得到早期治疗,造成后期治疗难度加大。临床特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往往被误诊、漏诊。2解剖骶髂关节是由骶骨与髂骨的近45度的耳状面组合而成,其关节面凹凸不平,二者之间的结合十分紧密。骶髂关节面上覆有关节软骨,两侧参差不齐的关节面相互交错,借以稳定关节。韧带:骶髂骨间韧带,位于关节面的后上方,连结于相对的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间。在关节的前后还分别在骶髂前韧带和骶髂后韧带加强。坚韧的关节囊。因而,骶髂关节只有少量有限的活动,超过生理功能外的扭转活动,则可引起关节扭伤和半脱位。解剖骶髂关节是由骶骨与髂骨的近45度的耳状面组合而成,其关节3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4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5解剖特点自行归位的可能性很小:属于“微动关节”,一般情况下不易轻易半脱位,但一旦形成半脱位,则很难自行归位复位难度也相对大一些:属于“微动关节”解剖特点自行归位的可能性很小:属于“微动关节”,一般情况下6病因

急性扭伤长时间在不良体位下劳动病因

急性扭伤7临床表现急性和慢性:三周以上前脱位和后脱位临床表现急性和慢性:三周以上8前脱位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如剧烈奔跑、跳远或劳动中一腿伸髋屈膝,用肩推重物时,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强力收缩向前猛力牵拉髂骨,同时由于同侧骶髂关节后面韧带的作用,使骶髂关节向后旋转,导致髂骨向前下错位前脱位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如剧烈奔跑、跳远或劳9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10后脱位发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沟壕、弯腰搬取重物时,大腿的后部肌肉强力收缩,牵拉髂骨向后,躯干、脊柱及骶骨向对侧前方旋转时,导致骶骨向后上错位。后脱位发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沟壕、弯腰搬取11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12前后错位的判断双下肢不等长长侧出现症状为前脱位,短侧出现症状为后脱位前后错位的判断双下肢不等长13临床表现急性:明确的要扭伤史,不良姿势后咔擦声响症状:下腰痛,抬大腿困难(单侧穿袜困难),起床下地困难,跛行,久行后稍微缓解体格检查:明显长短腿临床表现急性:明确的要扭伤史,不良姿势后咔擦声响14临床表现慢性:超过三周以上;患者大多见于剧烈体育活动、外伤或久坐史,少数患者可无明显外伤史;常被误诊为腰突症而迁延至慢性症状: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痛(或麻)。鞍区症状,腹股沟部及内收肌群痉挛性疼痛,其他内脏表现(如痛经、阳痿等)。患者常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翻身时疼痛加剧。拒绝站立或是下肢取屈曲姿势。步行时,患侧常呈臀沟下垂状跛行步态。体格检查:骶髂关节处可有局限性压痛,直腿抬高患侧受限,并有骶部疼痛。压痛(关节部、梨状肌、坐骨神经行程、内收肌群……)。髂后上棘不等高、腰骶三角不等腰、髂嵴不等高、下肢不等长、腰椎侧弯。骨盆分离试验“4”字Patrick试验、对抗性髋外展试验及俯卧提腿试验等均为阳性,其他凡可促使髂骨旋转的活动均可引起患肢疼痛,但无神经根性放射痛,小腿肌力无改变。临床表现慢性:超过三周以上;患者大多见于剧烈体育活动、外伤或15仪器检查X线检查虽无特异性改变,但能够除外其他疾病CT:一般无异常发现MR:可见关节部位的关节囊水肿仪器检查X线检查虽无特异性改变,但能够除外其他疾病16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典型症状、体征作出,X线片检查可排除其他疾病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典型症状、体征作出,X线片17鉴别诊断引起骶髂关节处疼痛疾病:髂腰韧带损伤、腰骶关节本身的炎症、退变及增生、腰骶髂关节炎等引起臀部及下肢胀麻的疾病:臀上皮神经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犁状肌综合征、股方肌损伤等鉴别诊断引起骶髂关节处疼痛疾病:髂腰韧带损伤、腰骶关节本身的18并发症腰椎退变: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因脊柱动静力平衡失调,常合并严重腰椎退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病,应在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同时积极治疗腰椎疾病尿道综合征:中老年女性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常因盆腔副交感神经受影响而并发尿道综合征骶髂关节骨关节炎: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可因长期关节力学失衡,局部关节软骨过度集中载荷而引起滑膜炎或骨关节炎,即使骶髂关节面恢复正常空间关系,仍会在下肢负重时出现疼痛。可在手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局部中药热敷、理疗等方法;对于滑膜炎症者,则可采用骶髂关节封闭术并发症腰椎退变: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因脊柱动静力平衡失调,常合并19治疗非手术疗法: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如卧硬板床休息、理疗、局部按摩、膏药外敷及局部封闭等方法症状多数可缓解。对同时伴有腰椎或腰骶关节退变或椎间盘突出者,需加以相应处理。(1)局部神经阻滞:一般用1%普鲁卡因(可酌情加入醋酸氢化可的松)。操作者手持长针头注射针管,在压痛最重处注射,一般位于骶髂后韧带及骶棘肌附着点处。注射针头应深达骨膜下,并可沿髂骨内面深入骶髂关节。注射后数分钟,疼痛大多消失。同时可用弹性骨盆带进行骨盆制动。加强腹肌、背肌和臀肌锻炼。避免弯腰、举重物等活动。对有骶髂关节退行性变的患者及分娩后的产妇,应特别注意。(2)手法:患者俯卧,助手固定骨盆,手术者按正规的按摩手法由轻至重,由点及面对骶髂关节局部及周边肌肉、韧带进行手法按摩。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在感到舒服的同时,亦可有骶髂关节复位感。手术治疗:对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可经后路暴露行骶髂关节融合术。治疗非手术疗法: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如卧硬板床休息、理疗、局部20局部神经阻滞骶髂关节的穿刺方法:定点:髂后上棘方向:贴髂后上棘内侧缘进针,略向上、向外45度穿刺进入到关节腔药物:消炎镇痛液局部神经阻滞骶髂关节的穿刺方法:21手法复位仰卧单膝压腹法

俯卧足跟压臀法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

手法复位仰卧单膝压腹法

22仰卧单膝压腹法

体位:仰卧,健侧下肢平伸,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双手置于腹部(以保护季肋部不被压伤)。手法:医者一手扶住膝盖,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医者趁势将膝部压向对侧季肋部方向,连续弹压3次。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声响,术毕。适应征:骶髋关节半脱位之前脱位。仰卧单膝压腹法

体位:仰卧,健侧下肢平伸,患侧下肢屈髋屈膝。23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24俯卧足跟压臀法(屈膝跟—臀法)体位:患者俯卧,患侧屈膝,足跟接近臀部。手法:医者一手抵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握持踝部,将足跟压向臀部。在操作过程中,可握住踝部将髋关节同时内旋、下压或外旋、下压,此时常可闻及骶髂关节复位声或手下有滑动感。适应症:骶髂关节半脱位之后脱位。俯卧足跟压臀法(屈膝跟—臀法)体位:患者俯卧,患侧屈膝,足跟25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26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27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体位;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鼻—脐一足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置于腹部,全身放松。手法:令患者双目微闭,“意守丹田”,然后深吸气后再缓慢呼出,至呼气将尽时,医者双手将分开的双膝用有弹性的巧力下压,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之弹响声,术毕。适应症:此手法适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

1.骶髂关节半脱位,无论是前脱位还是后脱位,亦无论是单侧或双侧,均可复位。

2.腰骶关节错位。

3.髋关节半脱位。

4.假性下肢不等长。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体位;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28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29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30慢性顽固病例内热针治疗:四次左右坚持自行整复骨盆固定带外固定慢性顽固病例内热针治疗:四次左右31针刀治疗治疗目的:调整关节周围肌肉张力治疗对象:竖脊肌、阔筋膜张肌、臀肌、股四头肌、腹外斜肌、缝匠肌等针刀治疗治疗目的:调整关节周围肌肉张力32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33骨盆周围肌肉骨盆能够维持在正常姿势,是因为骨盆的4大肌群互相拮抗。腹直肌向上牵拉骨盆前下部髋屈肌(髂腰肌)向下牵拉骨盆前上部在骨盆后面,股后肌群(腘绳肌)向下牵拉骨盆后下部

竖脊肌则向上牵拉骨盆后上部。骨盆周围肌肉骨盆能够维持在正常姿势,是因为骨盆的4大肌群34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35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纤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36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37竖脊肌竖脊肌为脊柱后方的长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内。它以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分为三部:外侧为髂肋肌,止于肋角;中间为最长肌,止于横突及其附近肋骨;内侧为棘肌,止于棘突。竖脊肌竖脊肌为脊柱后方的长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38股后肌群顾名思义是位于大腿后侧的肌群,又称腘绳肌。它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组成。股后肌群起点都在坐骨结节上,股二头肌两头合并以长腱止于腓骨头;半腱肌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后面。股后肌群顾名思义是位于大腿后侧的肌群,又称腘绳肌。它由39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40髋屈肌群包括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及臀中小肌前部的肌纤维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窝;腰大肌长形,起自腰椎体侧面及横突。向下两肌相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髋屈肌群包括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及臀中41下交叉综合征下交叉综合征42髂腰肌拉伸方法

髂腰肌拉伸方法43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44竖棘肌收缩动作:躯干屈曲

拉伸动作:躯干伸展竖棘肌收缩动作:躯干屈曲

45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46腹肌强化训练卷腹---开始位置:仰卧,两腿屈曲,两手交叉放于胸前;呼气:腹部用力,上身抬起直到肩胛骨离开垫子。腹肌强化训练卷腹---开始位置:仰卧,两腿屈曲,两手交叉放于47臀肌强化训练健身俯卧伸髋开始位置:俯卧于健身球上,将腹部置于球上。

呼气:向上抬腿

吸气:下落臀肌强化训练健身俯卧伸髋48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49骶髂关节半脱位骶髂关节半脱位50临床特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往往被误诊、漏诊。多数患者不能得到早期治疗,造成后期治疗难度加大。临床特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往往被误诊、漏诊。51解剖骶髂关节是由骶骨与髂骨的近45度的耳状面组合而成,其关节面凹凸不平,二者之间的结合十分紧密。骶髂关节面上覆有关节软骨,两侧参差不齐的关节面相互交错,借以稳定关节。韧带:骶髂骨间韧带,位于关节面的后上方,连结于相对的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间。在关节的前后还分别在骶髂前韧带和骶髂后韧带加强。坚韧的关节囊。因而,骶髂关节只有少量有限的活动,超过生理功能外的扭转活动,则可引起关节扭伤和半脱位。解剖骶髂关节是由骶骨与髂骨的近45度的耳状面组合而成,其关节52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53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54解剖特点自行归位的可能性很小:属于“微动关节”,一般情况下不易轻易半脱位,但一旦形成半脱位,则很难自行归位复位难度也相对大一些:属于“微动关节”解剖特点自行归位的可能性很小:属于“微动关节”,一般情况下55病因

急性扭伤长时间在不良体位下劳动病因

急性扭伤56临床表现急性和慢性:三周以上前脱位和后脱位临床表现急性和慢性:三周以上57前脱位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如剧烈奔跑、跳远或劳动中一腿伸髋屈膝,用肩推重物时,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强力收缩向前猛力牵拉髂骨,同时由于同侧骶髂关节后面韧带的作用,使骶髂关节向后旋转,导致髂骨向前下错位前脱位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如剧烈奔跑、跳远或劳58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59后脱位发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沟壕、弯腰搬取重物时,大腿的后部肌肉强力收缩,牵拉髂骨向后,躯干、脊柱及骶骨向对侧前方旋转时,导致骶骨向后上错位。后脱位发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沟壕、弯腰搬取60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61前后错位的判断双下肢不等长长侧出现症状为前脱位,短侧出现症状为后脱位前后错位的判断双下肢不等长62临床表现急性:明确的要扭伤史,不良姿势后咔擦声响症状:下腰痛,抬大腿困难(单侧穿袜困难),起床下地困难,跛行,久行后稍微缓解体格检查:明显长短腿临床表现急性:明确的要扭伤史,不良姿势后咔擦声响63临床表现慢性:超过三周以上;患者大多见于剧烈体育活动、外伤或久坐史,少数患者可无明显外伤史;常被误诊为腰突症而迁延至慢性症状: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痛(或麻)。鞍区症状,腹股沟部及内收肌群痉挛性疼痛,其他内脏表现(如痛经、阳痿等)。患者常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翻身时疼痛加剧。拒绝站立或是下肢取屈曲姿势。步行时,患侧常呈臀沟下垂状跛行步态。体格检查:骶髂关节处可有局限性压痛,直腿抬高患侧受限,并有骶部疼痛。压痛(关节部、梨状肌、坐骨神经行程、内收肌群……)。髂后上棘不等高、腰骶三角不等腰、髂嵴不等高、下肢不等长、腰椎侧弯。骨盆分离试验“4”字Patrick试验、对抗性髋外展试验及俯卧提腿试验等均为阳性,其他凡可促使髂骨旋转的活动均可引起患肢疼痛,但无神经根性放射痛,小腿肌力无改变。临床表现慢性:超过三周以上;患者大多见于剧烈体育活动、外伤或64仪器检查X线检查虽无特异性改变,但能够除外其他疾病CT:一般无异常发现MR:可见关节部位的关节囊水肿仪器检查X线检查虽无特异性改变,但能够除外其他疾病65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典型症状、体征作出,X线片检查可排除其他疾病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典型症状、体征作出,X线片66鉴别诊断引起骶髂关节处疼痛疾病:髂腰韧带损伤、腰骶关节本身的炎症、退变及增生、腰骶髂关节炎等引起臀部及下肢胀麻的疾病:臀上皮神经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犁状肌综合征、股方肌损伤等鉴别诊断引起骶髂关节处疼痛疾病:髂腰韧带损伤、腰骶关节本身的67并发症腰椎退变: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因脊柱动静力平衡失调,常合并严重腰椎退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病,应在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同时积极治疗腰椎疾病尿道综合征:中老年女性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常因盆腔副交感神经受影响而并发尿道综合征骶髂关节骨关节炎: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可因长期关节力学失衡,局部关节软骨过度集中载荷而引起滑膜炎或骨关节炎,即使骶髂关节面恢复正常空间关系,仍会在下肢负重时出现疼痛。可在手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局部中药热敷、理疗等方法;对于滑膜炎症者,则可采用骶髂关节封闭术并发症腰椎退变: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因脊柱动静力平衡失调,常合并68治疗非手术疗法: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如卧硬板床休息、理疗、局部按摩、膏药外敷及局部封闭等方法症状多数可缓解。对同时伴有腰椎或腰骶关节退变或椎间盘突出者,需加以相应处理。(1)局部神经阻滞:一般用1%普鲁卡因(可酌情加入醋酸氢化可的松)。操作者手持长针头注射针管,在压痛最重处注射,一般位于骶髂后韧带及骶棘肌附着点处。注射针头应深达骨膜下,并可沿髂骨内面深入骶髂关节。注射后数分钟,疼痛大多消失。同时可用弹性骨盆带进行骨盆制动。加强腹肌、背肌和臀肌锻炼。避免弯腰、举重物等活动。对有骶髂关节退行性变的患者及分娩后的产妇,应特别注意。(2)手法:患者俯卧,助手固定骨盆,手术者按正规的按摩手法由轻至重,由点及面对骶髂关节局部及周边肌肉、韧带进行手法按摩。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在感到舒服的同时,亦可有骶髂关节复位感。手术治疗:对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可经后路暴露行骶髂关节融合术。治疗非手术疗法: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如卧硬板床休息、理疗、局部69局部神经阻滞骶髂关节的穿刺方法:定点:髂后上棘方向:贴髂后上棘内侧缘进针,略向上、向外45度穿刺进入到关节腔药物:消炎镇痛液局部神经阻滞骶髂关节的穿刺方法:70手法复位仰卧单膝压腹法

俯卧足跟压臀法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

手法复位仰卧单膝压腹法

71仰卧单膝压腹法

体位:仰卧,健侧下肢平伸,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双手置于腹部(以保护季肋部不被压伤)。手法:医者一手扶住膝盖,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医者趁势将膝部压向对侧季肋部方向,连续弹压3次。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声响,术毕。适应征:骶髋关节半脱位之前脱位。仰卧单膝压腹法

体位:仰卧,健侧下肢平伸,患侧下肢屈髋屈膝。72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73俯卧足跟压臀法(屈膝跟—臀法)体位:患者俯卧,患侧屈膝,足跟接近臀部。手法:医者一手抵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握持踝部,将足跟压向臀部。在操作过程中,可握住踝部将髋关节同时内旋、下压或外旋、下压,此时常可闻及骶髂关节复位声或手下有滑动感。适应症:骶髂关节半脱位之后脱位。俯卧足跟压臀法(屈膝跟—臀法)体位:患者俯卧,患侧屈膝,足跟74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75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76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体位;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鼻—脐一足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置于腹部,全身放松。手法:令患者双目微闭,“意守丹田”,然后深吸气后再缓慢呼出,至呼气将尽时,医者双手将分开的双膝用有弹性的巧力下压,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之弹响声,术毕。适应症:此手法适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

1.骶髂关节半脱位,无论是前脱位还是后脱位,亦无论是单侧或双侧,均可复位。

2.腰骶关节错位。

3.髋关节半脱位。

4.假性下肢不等长。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体位;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77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78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79慢性顽固病例内热针治疗:四次左右坚持自行整复骨盆固定带外固定慢性顽固病例内热针治疗:四次左右80针刀治疗治疗目的:调整关节周围肌肉张力治疗对象:竖脊肌、阔筋膜张肌、臀肌、股四头肌、腹外斜肌、缝匠肌等针刀治疗治疗目的:调整关节周围肌肉张力81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82骨盆周围肌肉骨盆能够维持在正常姿势,是因为骨盆的4大肌群互相拮抗。腹直肌向上牵拉骨盆前下部髋屈肌(髂腰肌)向下牵拉骨盆前上部在骨盆后面,股后肌群(腘绳肌)向下牵拉骨盆后下部

竖脊肌则向上牵拉骨盆后上部。骨盆周围肌肉骨盆能够维持在正常姿势,是因为骨盆的4大肌群83骶髂关节半脱位培训课件84腹直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