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汇总课件_第1页
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汇总课件_第2页
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汇总课件_第3页
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汇总课件_第4页
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汇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第四章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第二节生态适宜性评价第三节生态敏感性评价第四节生态安全评价第五节生态环境评价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2教学目标掌握生态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学目标掌握生态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3重点和难点重点: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风险性评价、生态安全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难点:基本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风险性评4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二、生态评价的标准三、生态评价的基本方法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51、概念:是根据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恰当的生态学方法,评价某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优劣及其影响作用关系。2、基本对象:是区域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即评价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变化程度。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1、概念:是根据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恰当的生态学方63、主要任务:是认识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功能,明确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确定为维持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而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3、主要任务:是认识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功能,明确人类活动对生态74、类型:(1)按时间可分为: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预测评价。(2)按生态环境要素可分为:单要素评价和多要素综合评价。(3)按评价的生态系统类型可分为: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森林生态系统评价等。(4)根据评价的主题和侧重点不同可分为: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风险性评价、生态安全评价、等类型,这些评价均是制定生态规划的基础依据。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4、类型: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8二、生态评价的标准由于研究系统的复杂性,使其评价标准不仅复杂,且因地而异。一般情况下,生态评价标准可考虑从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背景或本底值、类比标准和科学研究以判定的生态标准等进行选择。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二、生态评价的标准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9三、生态评价的基本方法当前,常采用的生态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图形叠加法、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列表清单法、质量指标法(综合指标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系统分析法、生产力评价法和数学评价法等。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三、生态评价的基本方法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10第二节生态适宜性分析一、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概念1、定义: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农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根据区域发展的目标来分析区域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了解区域自然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对区域发展可能产生的制约因素,并与区域现状资源环境进行匹配分析,划分适宜性等级的过程。2、目标:是避免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可逆变化。生态规划的核心,是制定生态规划方案的基础。第二节生态适宜性分析一、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概念11适宜性分析是生态规划的重要手段之一。麦克哈格“千层饼”模式是生态规划的经典方法之一。麦克哈格在其生态规划方法中,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提出了生态适宜性分析的七个步骤(见图4-1)。二、生态适宜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适宜性分析是生态规划的重要手段之一。麦克12确定研究范围和目标经济资料的收集社会资料的收集自然资料的收集提取分析相关信息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特性划分区域适宜性等级综合发展的适应性分区资源不同利用方向的相容性资源评价与分级准则图4-1麦克哈格生态适宜性分析步骤二、生态适宜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范围和目标经济资料的收集社会资料的收集自然资料的收集13三、生态因子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确定1、生态因子的选择:(1)定性法:即以经验来确定生态因子及其权重。常用的方法有3种:①问卷—咨询选择法;②部分列举—专家修补选择法;③全部列举—专家取舍选择法。(2)定量法:即先在构成土地的生态属性中,从实践经验出发,初步选取一些初评因子,然后对初评因子的指标数量化,再通过一些数学模型定量确定分析因子及其权重,如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三、生态因子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确定1、生态因子的选择:142、指标体系的确定:可针对各类发展用地自身的要求,制定该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体系标准,从而分析对该类用地适宜的用地模式;也可针对整体发展而研究其生态适宜模式。从而得出总体较优的生态发展模式。三、生态因子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确定2、指标体系的确定:三、生态因子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确定15刘贵利(2000)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以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为目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图层。刘贵利(2000)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以城市用地适16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汇总课件17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1、单因子分级2、综合适宜性分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181、单因子分级首先应对每个因子进行分级并逐一评价,进行单因子分级评分时,一方面要考虑该生态因子对给定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作用;另一方面则要充分考虑用地的生态特色。单因子分级一般可分为5级,即很不适宜、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很适宜。也可分为很适宜、适宜、基本适宜3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1、单因子分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192、综合适宜性分级在各单因子分级评分基础上,进行各种用地类型的综合适宜性分析。综合适宜性分级可根据综合适宜性的计算值分为很不适宜、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很适宜5级;也可分为很适宜、适宜、基本适宜3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2、综合适宜性分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202、综合适宜性分级很不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很弱,自动恢复很难,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很高。不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弱,自动恢复难,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多。基本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中等,自动恢复能力中等,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中等。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强,自动恢复快,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少。很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很强,自动恢复很快,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很少。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2、综合适宜性分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21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1、形态法2、地图叠加法3、因子加权平均法4、生态因子组合法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1、形态法221、形态法

(1)选取评价因素。(2)单因素评价。(3)确定各因素权重。(4)综合评价。缺点:一是要求规划者具有很深的专业素养和经验,因而限制了其应用的广泛性;二是作适宜性分析时,缺乏完整一致的方法体系,从而易导致规划者的主观判断。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最早使用的适宜性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土地利用规划。优点:较为直观、明了。1、形态法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最早使用的适宜性分析方法,23形态分析法的基本过程形态分析法的基本过程242、地图叠加法(1)确定规划目标及所涉及的因子,建立规划方案及措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表。(2)调查各因子在规划区域的分布状况,建立生态目录。(3)将各单要素适宜性图叠加得到综合适宜性图。(4)土地利用分区。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2、地图叠加法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25优点:是一种形象直观,可将社会、自然环境等不同量纲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的一种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2、地图叠加法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优点:是一种形象直观,可将社会、自然环境等不同量纲的因素进行26缺陷:叠加法实质上是等权相加方法,而实际上各个因素的作用是不相等的。而且当分析因子增加后,用不同深浅颜色表示适宜等级并进行叠加的方法相当烦琐,且很难辨别综合图上不同深浅颜色之间的细微差别。但地图叠加法仍是生态规划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2、地图叠加法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缺陷:叠加法实质上是等权相加方法,而实际上各个因素的作用是不273、因子加权平均法因子加权的基本原理与地图叠加法相似,加权求和的方法克服了地图叠加法中等权相加的缺点,以及地图叠加法中烦琐的照相制图过程,同时,避免了对阴影辨别的技术困难。加权求和法的另一优点是适应计算机,从而使其在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3、因子加权平均法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283、因子加权平均法

黄光宇(2001)等在对广州城市空间发展生态适宜度分析中,在3S技术支持下,选取地面高程、地基承载力、景观多样性、水资源分析、自然影响价值分析、饮用水源保护区、现状土地利用开发度7项生态评价因子,然后对生态因子进行单项处理,即单因子评价(见表4-4);最后对单因子分析结果加权、叠加,得出综合性的生态适宜性结果,再给予综合评价。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3、因子加权平均法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29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3、因子加权平均法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3、因子加权平均法304、生态因子组合法

首先需要专家建立一套完整的组合因子和判断准则,这是运用生态因子组合法的关键一步。生态因子组合法分为层次组合法和非层次组合法。层次组合法:首先用一组组合因子去判断土地的适宜度等级,而后,将这组组合因子看做一个单独的新因子与其他因子进行组合判断土地的适宜度。这种按一定层次组合的方法即为层次组合法。适用于判断因子较多的情况。相反则为非层次组合法。显然,非层次组合法适用于判断因子较少的情况。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4、生态因子组合法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31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汇总课件32第三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一、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概念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内容三、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方法第三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一、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概念331、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各种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反应或敏感程度,即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大小。一、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概念1、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各种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342、生态敏感性评价:是根据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对特定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评价,而后对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分布特征,以更好地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避免生态建设引发新的环境破坏。实质是在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的前提下,评价具体的生态过程在自然状况下潜在的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一、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概念2、生态敏感性评价:是根据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生351、评价要求(1)应明确区域可能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类型与可能性大小。(2)应根据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明确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3)首先针对特定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评价,然后对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分布特征。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内容1、评价要求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内容362、评价内容(1)土壤侵蚀敏感性;(2)沙漠化敏感性;(3)盐渍化敏感性;(4)石漠化敏感性;(5)生境敏感性;(6)酸雨敏感性。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内容2、评价内容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内容37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可以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评价中应利用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模拟等先进的方法与技术手段,编绘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布图。在制图中,应对所评价的生态环境问题划分不同级别的敏感区,并在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敏感性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分区。敏感性一般分为5级: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不敏感。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可以应用定性38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目的:为了识别容易形成土壤侵蚀的区域,评价土壤侵蚀对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1)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因素(2)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39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1)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因素一般采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SLE)进行评价[见式(4-1)]:A=R·K·LS·C·P(4-1)式中,A为土壤侵蚀量,t/(hm2·a);R为降水侵蚀力指标(Ft.T.In/A.h);K为土壤质地因子;LS为坡长坡度因子;C为地表植被覆盖因子;P为土壤保持措施因子。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40表4-6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的分级分级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R值<2525-100100-400400-600>600土壤质地石砾、沙粗砂土、细砂土、粘土面砂土、壤土砂壤土、粉粘土、壤粘土砂粉土、粉土地形起伏度(米)0-2020-5051-100101-300>300植被水体、草本沼泽、稻田阔叶林、针叶林、草甸、灌丛和萌生矮林稀疏灌木草原、一年二熟粮作、一年水旱两熟荒漠、一年一熟粮作无植被分级赋值(C)13579分级标准(SS)1.0-2.02.1-4.04.1-6.06.1-8.0>8.0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表4-6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的分级分级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41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2)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评价①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的计算:

SSj=(4-2)式中,SSj为j空间单元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Ci:为i因素敏感性等级值。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42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2)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评价②土壤侵蚀敏感性加权指数的SSj=(4-3)式中,Wij为j空间单元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因子的权重。见下式:Wi=(4-4)式中,Xi为影响因子i对土壤侵蚀的相对重要性,可通过专家调查法得到。M为参加填表的专家和决策管理者的人数。

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43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3)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图将计算得到的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按照敏感性分级赋值标准(见表4-6)进行级别划分,并通过GIS生成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图。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442、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风蚀沙化是指在具有沙物质分布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以风为动力,参与其他条件作用的一系列气候地貌过程。

人类活动是重要的诱导因素。风蚀沙化的产物就是沙地和荒漠化土地。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2、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452、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

土地沙漠化可以用湿润指数、土壤质地及起风的天数、植被覆盖等来评价区域沙漠化敏感性程度。其指标及分级标准见表4-8。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2、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46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表4-8

沙漠化敏感性分级指标敏感性指标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湿润指数>0.650.5-0.650.20-0.500.05-0.20<0.05冬春季大于6m/s大风的天数<1515-3030-4545-60>60土壤质地基岩粘质砾质壤质沙质植被覆盖(冬春)茂密适中较少稀疏裸地分级赋值(D)13579分级标准(DS)1.0-2.02.1-4.04.1-6.06.1-8.0>8.0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表4-8沙漠化敏感性分级指472、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沙漠化敏感性采用式(4-5)进行计算:DSj=(4-5)式中,DSj为j空间单元沙漠化敏感性指数;Di为i因素敏感性等级值。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2、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483、土地盐渍化敏感性评价盐渍化敏感性是指旱地灌溉土壤发生盐渍化的可能性。在盐渍化敏感性评价中,首先应用地下水临界深度(即在一年中蒸发最强烈季节而引起土壤表层开始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来划分敏感与不敏感地区(见表4-9)。再运用蒸发量、降雨量、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形指标划分等级。具体指标与分级标准参见表4-10。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3、土地盐渍化敏感性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49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表4-9

临界水位深度地

区轻沙壤轻沙壤夹粘质粘质黄淮海平原1.8-2.4m1.5-1.8m1.0-1.5m东北地区2.0m陕晋黄土高原2.5-3.0m河套地区2.0-3.0m干旱荒漠区4.0-4.5m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表4-9临界水位深度地区轻沙50表4-10盐渍化敏感性评价敏感性要素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蒸发量/降雨量

<11-33-1010-15>15地下水矿化度g/l<11-55-1010-25>25地形山区洪积平原、三角洲泛滥冲积平原河谷平原滨海低平原、闭流盆地分级赋值(S)13579分级标准(YS)1.0-2.02.1-4.04.1-6.06.1-8.0>8.0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表4-10盐渍化敏感性评价敏感性要素不敏感轻度敏感中513、土地盐渍化敏感性评价盐渍化敏感性指数采用式(4-6)进行计算:YSj=(4-6)式中,YSj为j空间单元盐渍化敏感性指数;Yi为i因素敏感性等级值。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3、土地盐渍化敏感性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524、石漠化敏感性评价石漠化:即岩溶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由于受人为活动干扰,在降雨、径流和不合理人为作用下表层土壤逐步丧失、植被退化乃至出现大面积岩石裸露的土地退化乃至消失的过程和现象。石漠化敏感性主要根据其是否为喀斯特地形及其坡度与植被覆盖度来确定(见表4-11)。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4、石漠化敏感性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53敏感性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喀斯特地形不是是是是是坡度/(°)<1515~2525~35>35植被覆盖度/%>7050~7020~30<20表4-11石漠化敏感性评价指标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敏感性不轻度中度高度极喀斯特地形不是是是是是坡度/(°)<1545、生境敏感性评价根据生境物种丰富度,即评价地区国家与省级保护对象的数量来评价生境敏感性。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5、生境敏感性评价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55表4-12生物多样性及生境敏感性国家与省级保护物种生境敏感性等级国家一级极敏感国家二级高度敏感其他国家与省级保护物种中度敏感其他地区性保护物种轻度敏感无保护物种不敏感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表4-12生物多样性及生境敏感性国家与省级保护物种生境敏感566、酸雨敏感性评价的方法

生态系统对酸雨的敏感性是整个生态系统对酸雨的反应程度。生态系统的酸雨敏感性特征可由生态系统的气候特性、土壤特性、地质特性以及植被与土地利用特性来综合描述。《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环发[2002]117号)选用了周修萍建立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反映了亚热带生态系统的特点,对我国酸雨区基本适用(见表4-13)。根据指标体系进行评价,5个等级:即敏感性指数为0~1为不敏感、2~3较不敏感、4为中度敏感、5为敏感和6为极敏感。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6、酸雨敏感性评价的方法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57表4-13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分级指标因子贡献率等级权重岩石类型1ⅠA组岩石ⅡB组岩石10土壤类型1ⅠA组土壤ⅡB组土壤10植被与土地利用2Ⅰ针叶林Ⅱ灌丛、草地、阔叶林、山地植被III农耕地10.50水分盈亏量(P-PE)2Ⅰ>600mm/aⅡ300~600mm/aIII<300mm/a10.50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表4-13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分级指标因子贡献率等58注1:P为降水量,PE为最大可蒸发量注2:A组岩石:花岗岩、正长岩、花岗片麻岩(及其变质岩)和其他硅质岩、粗砂岩、正石英砾岩、去钙砂岩、某些第四纪砂/漂积物;B组岩石:砂岩、页岩、碎屑岩、高度变质长英岩到中性火成岩、不含游离碳酸盐的钙硅片麻岩、含游离碳酸盐的沉积岩、煤系、弱钙质岩、轻度中性盐到超基性火山岩、玻璃体火山岩、基性和超基性岩石、石灰砂岩、多数湖相漂积沉积物、泥石岩、灰泥岩、含大量化石的沉积物(及其同质变质地层)、石灰岩、白云石。注3:A组土壤:砖红壤、褐色砖红壤、黄棕壤(黄褐土)、暗棕壤、暗色草甸土、红壤、黄壤、黄红壤、褐红壤、棕红壤;B组土壤:褐土、棕壤、草甸土、灰色草甸土、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土、白浆土、黑钙土、黑色土灰土、栗钙土、淡栗钙土、暗栗钙土、草甸碱土、棕钙土、灰钙土、淡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草甸盐土、沼泽盐土、干旱盐土、砂姜黑土、草甸黑土。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注1:P为降水量,PE为最大可蒸发量三、生态环境敏感性596、酸雨敏感性评价的方法根据等权体系进行评价,可得到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5个等级(表4-14)。表4-14敏感性等级分类(等权体系)敏感性指数0~12~3456敏感性等级不敏感较不敏感中等敏感敏感极敏感三、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方法6、酸雨敏感性评价的方法敏感性指数0~12~345660第四节生态安全评价一、生态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二、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第四节生态安全评价一、生态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61一、生态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1、生态安全的概念2、生态安全的构成3、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一、生态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1、生态安全的概念621、生态安全的概念

广义:以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提出的为代表,认为生态安全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狭义: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目前主要从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一、生态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一、生态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632、生态安全的构成

由国土安全、水资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生物安全四方面组成的动态的安全体系。一、生态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2、生态安全的构成一、生态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643、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定义:是根据所选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恰当的方法对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估,是对生态环境或自然资源受到一个或多个威胁因素影响后,对其生态安全性及其由此产生的不利的生态安全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最终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生态安全评价以区域生态环境为中心,以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作为评判标准。一、生态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3、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一、生态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65二、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1、生态安全评价系统2、生态安全评价步骤二、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1、生态安全评价系统661、生态安全评价系统:

一般来说,是由5个要素构成的。(1)评价主体(2)评价对象(3)评价目的(4)生态安全评价的标准:是系统生态安全性指标的目标值。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的评价标准具有以下性质:①目的性。②层次性。③可操作。④可持续性。(5)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其中综合指数法是应用最多的方法。二、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步骤1、生态安全评价系统:二、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与672、生态安全评价步骤生态安全评价工作由评价主体确定评价对象(区域)与尺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按评价标准实施评价,最后编写安全评价报告书等。其工作程序如下所示。二、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步骤2、生态安全评价步骤二、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步骤68二、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步骤二、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步骤69生态安全评价报告书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背景描述,包括评价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基本状况。②生态危险性分析,界定可能对系统生态安全性产生影响的因子,并明确影响程度。③生态安全预测。④生态安全综合评价。⑤评价结论。二、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生态安全评价报告书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70第五节生态环境评价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二、生态环境容量分析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四、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第五节生态环境评价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71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1、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类型(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般是根据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资料,通过相关指标或指数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了解某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水平。(2)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评价:通过对连续近几年某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其变化幅度,并确定生态环境优劣变化方向。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1、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类型72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方法(1)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的构建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生态环境质量指数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方法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生态环境质量指73(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及权重

生物丰度指数:指通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

生物丰度指数=Abi0×(0.35×林地+0.2l×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设用地+0.0l×末利用地)/区域面积式中,Abi0为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归一化系数Abi0=100/A最大值式中,A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见表4-21。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及权重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74表4-21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表4-21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75(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及权重

植被覆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末利用地五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

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l9×耕地面积+0.07×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式中,Aveg为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计算方法同上述的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植被覆盖指数的分权重见表4-22。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及权重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76表4-22植被覆盖指数的分权重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表4-22植被覆盖指数的分权重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77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及权重水网密度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水的丰富程度。

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式中,Ariv为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Alak为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Ares为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计算方法同上述的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及权重78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及权重土地退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内土地退化程度。

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式中,Aero为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表4-23土地退化指数分权重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及权重79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及权重

环境质量指数:被评价区域内受纳污染物负荷,用于反映评价区域所承受的环境污染压力。

环境质量指数=0.4×(100-Aso2×SO2排放量/区域面积)+0.4×(100-ACOD×COD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0.2×(100-Asol×固体废物排放量/区域面积)式中,Aso2、ACOD和Asol分别为SO2、COD和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表4-24环境质量指数的分权重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及权重80(3)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的计算方法

采用指数评价法,即将生态环境质量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简称EI)表示,其计算方法如下式:EI=A1×生物丰度指数+A2×植被覆盖指数+A3×水网密度指数+A4×土地退化指数+A5×环境质量指数式中,A1、A2、A3、A4、A5分别代表5个相关指标的权重。一般权重值可由表4-25获得。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3)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的计算方法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81(4)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级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将生态环境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4-26。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4)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级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82(5)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级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见表4-27)。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5)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级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83二、生态环境容量分析1、生态环境容量的概念2、生态环境容量体系的构建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

4、生态足迹分析法

二、生态环境容量分析1、生态环境容量的概念841、生态环境容量的概念生态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区域土地利用适宜、资源开发利用合理、生物受到保护、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区域所能容纳的适度人口和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

生态环境容量是区域生态规划的基础和依据。1、生态环境容量的概念生态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区域852、生态环境容量体系的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可以从3个方面考虑:①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的环境要素在一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分别从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三方面建立环境容量指标体系;2、生态环境容量体系的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可以从3个方面考虑:862、生态环境容量体系的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可以从3个方面考虑:

②支撑经济、人口、社会发展的资源承载力。可从大气资源(包括光照和热量两方面)、水体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方面)、土地资源(包括地面森林、草场和耕地、地下矿产和建筑等方面)、风景资源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包括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草地资源承载力、旅游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等;2、生态环境容量体系的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可以从3个方面考虑:872、生态环境容量体系的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可以从3个方面考虑:

③资源环境对人口承载力,指在特定的时期内特定的空间区域所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人数量。根据上述内容可构建如下的区域生态环境容量体系。2、生态环境容量体系的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可以从3个方面考虑:88生态环境容量指标体系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草地资源承载力旅游资源承载力等产业发展容量包括:工业发展规模、农业发展规模、旅游发展规模、其他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等资源环境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图4-9生态环境容量指标体系2、生态环境容量体系的构建生态环境容量指标体系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水资89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1)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一定的气象条件、一定的自然边界条件及一定的排放源结构条件下,在满足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前提下,所允许的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对于局部区域来说,大气环境容量是大气传输、扩散和排放方式的具体体现。

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1)大气环境容量90(1)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构成包括:TSP(大气总悬浮颗粒)、SOx、NOx、COx、O3

、Pb等。大气环境容量可用式(4-7)计算:

Qa=(4-7)Va=Ha×Sa(4-8)式中,Qa为大气环境容量;Va为某区域有效空间规模;i为主要污染物的种类;Bai为表示第i种污染物的标准值,可以从所用的质量标准中得到;Bai0为第i种污染物的本底值,是大气环境资源自身的原始状态,可以由比较样本测得;Cai0为第i种污染物的大气同化能力,可以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值;Ra0表示其他非主要污染物占污染物总量的比率,可以通过长年实际监测值进行回归取得;Ha为大气空间的有效高度,即指大气平流层的海拔高程与某区的平均海拔高程间的高差;Sa为大气空间的有效面积,即指某区的图上平面面积。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1)大气环境容量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91(2)水环境容量我国《排放水污染总量控制技术规范》中指出:将给定水域和水文、水力学条件,给定排污口位置,满足水域某一水质标准的排污口最大排放量,叫做该水域在上述条件下的所能容纳的污染物质总量,通称水域允许纳污量或水环境容量。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2)水环境容量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92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2)水环境容量

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构成:COD、BOD5、Cu、Hg、Pb、Cr6+、As、溶解氧、挥发酚、氰化物等。水体环境容量的计算式(4-9)。Qw=(4-9)

式中,Qw为水环境容量;Vw为水体环境资源总量;i为主要污染物的种类;Bwi为第i种污染物的标准值;Bwi为第i种污染物的本底值;Cwi0为第i种污染物的水体同化能力,该值应按地区水体同化标准值计算;Rw0表示其他非主要污染物占污染物总量的比率。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2)水环境容量93(3)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系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影响土壤环境容量的因素:土壤类型、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的存在形态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土壤与大气、水、植被等环境要素间元素迁移的通量、土壤环境的生物学特性、社会技术因素,尤其是改善土壤性质、提高肥力水平等。

土壤环境容量的确定:必须考虑区域土壤类型、污染元素与化合物的特性、作物与土壤生物生态效应以及环境效应等因素。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3)土壤环境容量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94(3)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指标:Hg、Cr6+、As、挥发酚、氰化物、油类等。其计算公式如下:(4-10)式中,为土壤环境容量;为土壤环境资源总量;i为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为第i种污染物的标准值;为第i种污染物的本底值;为某区每公顷土地的土壤重量(kg);为某区国土总面积;为水体总面积(包括江、河、湖、库、渠等水面);为非农产业用地总面积(第二、第三产业等);为交通用地总面积(城乡道路、机场等);为无土覆盖的基岩裸露土地总面积。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3)土壤环境容量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95(4)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降低的情况下,旅游景点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的最大值,包括自然环境容量和感应气氛的环境容量两方面的内容。

具有客观性、综合性、可度量性和可调控性等特点。当前,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一般包括经验量测法和理论计算法两类。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4)旅游资源容量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96(4)旅游资源容量

经验量测法:即先根据旅游区的接待设施能力或凭经验估计一个较保守的环境容量数值,然后在实际接待中结合每年(季)的旅游区监测结果对比来进行不断的调整,使旅游环境容量逐步达到一个最佳数值。

理论计算法:——面积法。(4-20)式中,C为日环境容量,人次;A为旅游区内可游览面积,m2;a为每位游人应占有的合理面积,m2;D为周转率;T为景点开放时间,h;t为游客游览景点所需时间,h。

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4)旅游资源容量3、生态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974、生态足迹分析法(1)生态足迹概念

生态足迹:是生产特定数量人群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从生物物理量的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关系。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它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4、生态足迹分析法(1)生态足迹概念98(2)生态足迹的计算与比较

生态足迹的计算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一是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二是这些资源和废弃物能折算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或生态生产面积。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通过对这二者的比较来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即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包括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生态赤字或盈余的结果。4、生态足迹分析法(2)生态足迹的计算与比较4、生态足迹分析法99(2)生态足迹的计算与比较生态足迹的计算(生态需求)

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各种物质与能源的消费均按一定的换算比例折算成相应的土地面积。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主要考虑以下6种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化石燃料土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由于不同土地单位面积的生物生产能力差异很大,因此在计算生态足迹时,要在这6类不同的土地面积计算结果数值前分别乘上一个相应的均衡因子,以转化为可比较的生物生产均衡面积。根据国际统一标准,上述6种地类的均衡因子分别为2.8、1.1、0.5、1.1、2.8、0.2。4、生态足迹分析法(2)生态足迹的计算与比较4、生态足迹分析法100(2)生态足迹的计算与比较生态足迹的计算(生态需求)

计算公式如下:(j=1,2,…6;i=1,2,…n)(4-24)式中,EF为区域总的生态足迹;为人均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为第j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均衡因子;j为6类生态性土地类型;A为第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人均生态足迹分量,hm2/人;i为消费项目的类别。Ai=Ci/Yi=(Pi+Ii-Ei)/(Yi*N)(4-25)式中,C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量;Y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全球平均产量,kg/km2;P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年生产量;E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年出口量;I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年进口量。4、生态足迹分析法(2)生态足迹的计算与比较4、生态足迹分析法101(2)生态足迹的计算与比较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生态供给)

生态承载力是指区域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总和。在计算生态足迹的供给即生态承载力时,由于同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也存在差异,因此要在这6类不同的土地面积前分别乘上一个相应的产量因子,以转化成具有可比性的生物生产均衡面积。“产量因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世界同类平均生产力的比率。出于谨慎性考虑,在生态承载力计算时应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

4、生态足迹分析法(2)生态足迹的计算与比较4、生态足迹分析法102(2)生态足迹的计算与比较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生态供给)

(j=1,2,…6)(4-26)式中,EC为总的生态承载力,hm2;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j为人均实际占有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hm2/人;yi为产量因子;rj、N意义同前。4、生态足迹分析法(2)生态足迹的计算与比较4、生态足迹分析法103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比较和分析:

如果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即EF>EC,就会出现生态赤字;反之,EF<EC,则表现为生态盈余。生态赤字表明该区域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区域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相反,生态盈余表明该区域的生态容量足以支持其人类负荷,该区域发展模式处于相对可持续状态。4、生态足迹分析法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比较和分析:4、生态足迹分析法104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与基本原则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4、现行建设项目生态坏境影晌评价的要点5、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木内容与程序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105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生态环境影响106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与基本原则(1)要求首先要注意全面性。应该注意开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应该注意所有影响。由于拟建项目类型、对生态环境作用方式以及评价等级和目的要求的不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的方法、内容和侧重也不尽相同。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与基本原则(1)要求107(2)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政策性原则协调性原则。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与基本原则(2)基本原则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与基本原则108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开发建设项目主要影响的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生态环境变化对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影响的补偿可能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恢复性;对主要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程度及保护的可行途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明确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政策取向和技术途径。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109(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根据评价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为3级(见表4-29)。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110表4-2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表4-2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111(3)生态影响识别生态影响识别是将开发建设活动的作用与生态环境的反应结合起来做综合分析的第一步,目的是明确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从而筛选出评价工作的重点内容。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3)生态影响识别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1124、现行建设项目生态坏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包括3个重点或基本要求:(1)认识和阐明生态环境的有关问题;(2)阐明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方案。4、现行建设项目生态坏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建113(1)农业开发项目(含畜牧业)评价要点与土地利用(土地整理或开垦新地)有关的影响(开荒、围溯、围海等)。与强化生产有关的影响(化肥、农药施用;污水灌田;选种育种或单作等)。与可持续农业生产有关的影响(过度放牧、不合理休耕等)。农牧业项目中的荒地开垦项目应予以重视,尽量选用替代方案。4、现行建设项目生态坏境影响评价的要点(1)农业开发项目(含畜牧业)评价要点4、现行建设项目生态坏114(2)林业开发项目评价要点伐木伐木引起自然生境的变化(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坡度稳定性降低、肥力下降等),进而影响非伐木目标树种破坏,野生生物物种迁移或丧失等。植树造林植树造林除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一正面影响外,不合理的人工造林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为造林而清除原来自然树种。使其丧失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时林分单一的经济林也极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伐木营地和运输道路伐木营地和道路建设要占用土地,清除植被造成水土流失,陆路运输造成尘土飞扬、水陆运输则造成水质下降和航行障碍,道路开通使大量人口易于迁入,造成盗伐、偷猎、开垦和新居民点的形成等间接影响。4、现行建设项目生态坏境影响评价的要点(2)林业开发项目评价要点4、现行建设项目生态坏境影响评价的1155、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木内容与程序5、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木内容与程序116四、生态环境综合评价1、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概念2、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方法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四、生态环境综合评价1、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概念1171、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概念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是在综合生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评定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预测或预警区域未来的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可为区域生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1、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概念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是在1182、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

定性评价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受评价者的专业水平、意志和偏好的影响。因此这类方法已不常用。

定量评价的方法由于所选指标各异,方法也较多,常见的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2、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119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1)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是评价的基本尺度和衡量标准。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与否将决定评价效果的客观性与可行性,最终影响评价结果的指导性。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1)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20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需要遵循下述原则。(1)综合性原则(2)代表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实用性原则(5)易获性原则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需要遵121(2)指标体系的确定评价的指标应从社会、自然、经济等方面去分析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等方面考虑,涉及的指标一般可分为社会指标、经济指标和自然环境指标。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2)指标体系的确定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122(3)指标权重的确定与标准化

因各评价指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为此常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及主成分分析法(PCA)等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标准化:通常情况下,对与生态环境存在正相关的评价指标(即指标数值越大越好时),标准化时采用式(4-30):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式中,为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值;i是各评价单元序号;为该评价指标原始值;为该评价指标中的最大值;为该评价指标中的最小值。(3)指标权重的确定与标准化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式中,为123(3)指标权重的确定与标准化与生态环境存负相关的要素(即指标数值越小越好时),标准化采用式(4-31):当指标值处于中间值最优时(即指标数值处在中间最好时),标准化采用式(4-32):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3)指标权重的确定与标准化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124(4)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4-33)

式中,为第n个评价单元(栅格)的生态环境综合指数;n为评价单元数;为该评价单元第i个评价指标标准化后的定量值;为该评价指标对生态环境影响重要性的权重。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4)综合评价模型建立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125(5)评价结果分析为便于比较,根据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按一定标准进行等级划分,可得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综合分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评价结果可了解生态环境综合状况的区域空间差异。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5)评价结果分析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流程126本章结束本章结束127第四章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第四章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128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第二节生态适宜性评价第三节生态敏感性评价第四节生态安全评价第五节生态环境评价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129教学目标掌握生态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学目标掌握生态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130重点和难点重点: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风险性评价、生态安全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难点:基本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风险性评131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二、生态评价的标准三、生态评价的基本方法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1321、概念:是根据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恰当的生态学方法,评价某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优劣及其影响作用关系。2、基本对象:是区域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即评价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变化程度。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1、概念:是根据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恰当的生态学方1333、主要任务:是认识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功能,明确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确定为维持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而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3、主要任务:是认识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功能,明确人类活动对生态1344、类型:(1)按时间可分为: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预测评价。(2)按生态环境要素可分为:单要素评价和多要素综合评价。(3)按评价的生态系统类型可分为: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森林生态系统评价等。(4)根据评价的主题和侧重点不同可分为: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风险性评价、生态安全评价、等类型,这些评价均是制定生态规划的基础依据。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4、类型: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一、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类型135二、生态评价的标准由于研究系统的复杂性,使其评价标准不仅复杂,且因地而异。一般情况下,生态评价标准可考虑从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背景或本底值、类比标准和科学研究以判定的生态标准等进行选择。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二、生态评价的标准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136三、生态评价的基本方法当前,常采用的生态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图形叠加法、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列表清单法、质量指标法(综合指标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系统分析法、生产力评价法和数学评价法等。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三、生态评价的基本方法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137第二节生态适宜性分析一、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概念1、定义: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农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根据区域发展的目标来分析区域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了解区域自然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对区域发展可能产生的制约因素,并与区域现状资源环境进行匹配分析,划分适宜性等级的过程。2、目标:是避免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可逆变化。生态规划的核心,是制定生态规划方案的基础。第二节生态适宜性分析一、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概念138适宜性分析是生态规划的重要手段之一。麦克哈格“千层饼”模式是生态规划的经典方法之一。麦克哈格在其生态规划方法中,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提出了生态适宜性分析的七个步骤(见图4-1)。二、生态适宜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适宜性分析是生态规划的重要手段之一。麦克139确定研究范围和目标经济资料的收集社会资料的收集自然资料的收集提取分析相关信息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特性划分区域适宜性等级综合发展的适应性分区资源不同利用方向的相容性资源评价与分级准则图4-1麦克哈格生态适宜性分析步骤二、生态适宜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范围和目标经济资料的收集社会资料的收集自然资料的收集140三、生态因子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确定1、生态因子的选择:(1)定性法:即以经验来确定生态因子及其权重。常用的方法有3种:①问卷—咨询选择法;②部分列举—专家修补选择法;③全部列举—专家取舍选择法。(2)定量法:即先在构成土地的生态属性中,从实践经验出发,初步选取一些初评因子,然后对初评因子的指标数量化,再通过一些数学模型定量确定分析因子及其权重,如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三、生态因子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确定1、生态因子的选择:1412、指标体系的确定:可针对各类发展用地自身的要求,制定该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体系标准,从而分析对该类用地适宜的用地模式;也可针对整体发展而研究其生态适宜模式。从而得出总体较优的生态发展模式。三、生态因子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确定2、指标体系的确定:三、生态因子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确定142刘贵利(2000)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以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为目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图层。刘贵利(2000)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以城市用地适143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汇总课件144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1、单因子分级2、综合适宜性分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1451、单因子分级首先应对每个因子进行分级并逐一评价,进行单因子分级评分时,一方面要考虑该生态因子对给定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作用;另一方面则要充分考虑用地的生态特色。单因子分级一般可分为5级,即很不适宜、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很适宜。也可分为很适宜、适宜、基本适宜3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1、单因子分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1462、综合适宜性分级在各单因子分级评分基础上,进行各种用地类型的综合适宜性分析。综合适宜性分级可根据综合适宜性的计算值分为很不适宜、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很适宜5级;也可分为很适宜、适宜、基本适宜3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2、综合适宜性分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1472、综合适宜性分级很不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很弱,自动恢复很难,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很高。不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弱,自动恢复难,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多。基本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中等,自动恢复能力中等,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中等。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强,自动恢复快,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少。很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很强,自动恢复很快,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很少。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2、综合适宜性分级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148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1、形态法2、地图叠加法3、因子加权平均法4、生态因子组合法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1、形态法1491、形态法

(1)选取评价因素。(2)单因素评价。(3)确定各因素权重。(4)综合评价。缺点:一是要求规划者具有很深的专业素养和经验,因而限制了其应用的广泛性;二是作适宜性分析时,缺乏完整一致的方法体系,从而易导致规划者的主观判断。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最早使用的适宜性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