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络筒(winding)课件_第1页
第一章-络筒(winding)课件_第2页
第一章-络筒(winding)课件_第3页
第一章-络筒(winding)课件_第4页
第一章-络筒(winding)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络筒(winding)任课教师:刘海文授课时间:月日第一章络筒(winding)任课教师:刘海文1课时安排及重点和难点本章授课学时数10授课次数5每次学时数2目的与要求掌握络筒工序基本专业术语和基本工艺理论,能熟练运用工艺理论制定各种上机工艺参数,运用工艺理论分析并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本章重点1、络筒张力的组成及其分析2、络筒张力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3、络筒张力的均匀措施4、卷绕成形分析5、槽筒沟槽曲线设计本章难点1、气圈动态张力分析2、自由纱段对筒子成形的影响3、纱圈重叠分析4、槽筒沟槽曲线设计课时安排及重点和难点本章授课学时数10授课次数5每次学时数22络筒的目的和要求目的:

1.改变卷状形式:管纱筒子2.清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要求:1.张力大小适度均匀,波动小2.尽量清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接头质量好3.筒子卷装坚固,成形良好络筒的目的和要求目的:3络筒的工艺流程复习所学内容络筒的工艺流程复习所学内容4内容安排络筒张力分析纱线的清洁和打结筒子卷绕成形分析络筒综合讨论内容安排络筒张力分析5第一节络筒张力分析定义:处在筒子卷绕点处的纱线张力大小:与纤维种类、纱线特数等有关过大,强力、弹性受损过小,卷绕松散波动:1-5g一、络筒张力第一节络筒张力分析一、络筒张力6张力确定的依据:

棉纱: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15-20%毛纱: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20%麻纱: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10-15%涤纶长丝:0.88-1.0cN/tex一、络筒张力张力确定的依据:一、络筒张力7二、络筒张力分析几个概念:气圈:从导纱眼到分离点间纱线的旋转曲面。退绕点:管纱表面处在动静交界的点,产生静平衡张力,数值约1-2g分离点:脱离管纱表面而进入气圈的点摩擦纱段:从退绕点到分离点的一段纱线,受管纱退绕影响在管纱表面呈蠕动状态。导纱距离: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的距离气圈高度:分离点到导纱部件的距离二、络筒张力分析几个概念:8二、络筒张力分析■络筒张力组成:1)纱线退绕张力;2)纱线和各导纱件的摩擦力及空气阻力;3)张力装置附加张力。(一)管纱轴向退绕张力

1、退绕张力组成:①退绕点张力:非常小②分离点张力③气圈部分的张力二、络筒张力分析■络筒张力组成:9(1)退绕点张力和分离点张力退绕点张力To,1-2g分离点张力T1=To·efα例:已知To=20mNα=2πrodf=0.5则T=2×e0.5×2π=462.8mN

分离点张力远大于退绕点张力,如何减小分离点张力?1、退绕张力组成:(1)退绕点张力和分离点张力退绕点张力To,1-2g1、退绕10(2)气圈张力

相对运动:竖直平面的匀速曲线运动。牵连运动:水平平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绝对运动:旋转曲面上的曲线运动——空间S曲线。1、退绕张力组成:(2)气圈张力相对运动:竖直平面的匀速曲线运动。1、退绕张11微元纱段ds的受力

①重力Q=mgds②空气阻力F=kω2r2ds

③回转运动法向惯性力C=mω2rds④前进运动法向惯性力N=mv2/ρ·ds

⑤哥氐惯性力K=2mωv×sin(ω,v)ds

微元纱段ds的受力①重力Q=mgds12例:50克纱V=1200米/分rmax=3cmρmax=7cm纱线倾角Q=40度时测得:Q=0.0005g=0.0049mNCmax=1.53g=14.99mNKmax=1.30g=12.74mNFmax=0.2g=1.96mNNmax=0.29g=2.84mN结论:①退绕张力大小主要由摩擦纱段的长短决定;②气圈张力主要由回转运动的法向惯性力和哥氏惯性力决定,退绕速度增加时,这两项惯性力随之增加,使气圈运动的纱线动态张力增加。例:50克纱V=1200米/分rmax=3cm132、管纱退绕张力的变化规律

(1)层级退绕:变化规律:T顶略大于T底,但相差不大,张力波动不大原因:顶部半径小,ω大,故张力大底部半径大,ω小,故张力小(2)整只管纱退绕变化规律:T满﹤T中﹤T空原因:1)从满到空管退绕时,气圈节数由多到少,摩擦纱段增大,故张力↑;2)从满到空管退绕时,使气圈高度变大,半径小,摩擦纱段增长,故张力↑。2、管纱退绕张力的变化规律(1)层级退绕:14

结论

①整管退绕张力差异很大,必须采取措施均匀

②其差异与摩擦纱段有关,与气圈节数有关

层级和整只管纱退绕的变化规律结论

①整管退绕张力差异很大,必须采取措施均匀

153、影响纱线退绕张力的因素(1)导纱距离d

1)50mm自始至终单节气圈,张力波动很小,但操作不便2)70m—100mm满管到空管,气圈由双节变成单节,波动一倍,可以接受,用于1332MD3)200mm满管五节,管底单节,波动4倍以上,不可采用4)≥250mm,满管≥六节,管底出现双气圈,波动开始改善5)500mm,满管11个,管底三节,波动较小,操作不便,用于自动络筒(2)络纱速度V↑,则ω↑张力↑(3)纱线特数,特纱,张力大。(4)纱曲折状态(导纱眼处,纱线折角)3、影响纱线退绕张力的因素(1)导纱距离d16导纱距离对退绕张力的影响导纱距离对退绕张力的影响174、均匀纱线退绕张力的措施(1)选择合理的导纱距离,方便操作80—100mm(速度<700m/mm)(2)安装气圈破裂器:作用、形状、安装新型气圈破裂器—气圈控制器:能控制气圈形状和摩擦纱段长度(3)改变纱管底部结构4、均匀纱线退绕张力的措施(1)选择合理的导纱距离,方便操作18(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目的:适当增加纱线的张力,提高张力均匀程度,以卷绕成型良好、密度适宜的筒子。工作原理种类:1、累加法;2、倍积法;3、间接法(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目的:适当增加纱线的张力,提高张力均匀19(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

1、累加法(纱线从平面之间通过时)圆盘式张力器增加张力数值T=To+2fNT=T0+2f1N1+2f2N2+…+2fnNn式中:To初张力;f摩擦系数N正压力

特点:不扩大其绝对波动的方差;

降低纱线张力的不均匀程度

(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1、累加法(纱线从平面之间通过时)20(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产生正压力的方法:P23垫圈加压:N=(m1+m2)(g+a)弹簧加压:水平N=m1(g+a)+k△垂直N=m1a+k△压缩空气加压:N=m1a+P

方差分析见P23-P24(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产生正压力的方法:P2321(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

2.倍积法(纱线绕过一个曲面时)T=Toefα

式中:α摩擦包围角,决定了T值得大小;f摩擦系数特点:

①同时扩大了张力的数值与波动值,纱线张力的不均匀程度得不到该善。P25②无冲击(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2.倍积法(纱线绕过一个曲面时)223、间接法(纱线绕过一个可转动圆柱体的工作表面时)整经机常用,张力装置依靠摩擦阻力矩间接地对纱线产生张力。T=T0+Fr/R

式中:r—阻力F的作用力臂

R—圆柱体的工作表面曲率半径特点:P26略3、间接法(纱线绕过一个可转动圆柱体的工作表面时)23作业1、络筒张力,络筒张力有哪几部分组成?2、影响退绕张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均匀退绕张力?3、张力装置的作用原理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4、层级退绕和整只管纱退绕时张力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P4213、15题作业1、络筒张力,络筒张力有哪几部分组成?24第二节清纱、捻接与定长

纱线清洁■络筒打结频率:每10万米纱线中结头个数,标准为50个水平,对阔幅高速织机提出的打结频率25个结头。■最佳清纱范围:允许保留在纱线中的无害纱疵级别及个数与必须清楚的有害纱疵级别及个数之间最佳的折衷。第二节清纱、捻接与定长纱线清洁25电子清纱器工艺参数短粗:S1=3dL1=2cm长粗:S2=1.5dL2=70cm长细:S3=0.7dL3=70cm■清纱特性曲线P38图:Uster纱疵分级图上应该清除的纱疵和应当保留的纱疵之间的分界线。鉴别特性分:直角型和函数型电子清纱器工艺参数26电子清纱器衡量电子清纱器的指标1)正确切断率=正切数/(正切+误切)×100%2)清除效率=正切数/正切+漏切×100%3)清纱品质因素=正切率×效率×100%4)空切断率5)正确率不一致系数6)清除效率不一致系数7)损坏率8)故障率电子清纱器衡量电子清纱器的指标27电子清纱器对电子清纱器工艺性能指标的要求:短粗节的正确切断率>70%,清除效率>70%,品质因素>55%,空切断率<4.5%,正切率不一致系数<20%,清除效率不一致系数<20%;长粗节的正确切断率>90%,清除效率>90%长细节的正确切断率>90%,清除效率>90%损坏率<3%故障率<5%(三个月内),或<5%(三个月以后)电子清纱器对电子清纱器工艺性能指标的要求:28纱线打结1、结头方式①结布结:用于棉纱②自紧结:结头较大,用于T/C纱和股线2、要求、结头小而牢,不松脱,纱尾短,不纠缠邻纱,开口清晰3、缺点:布面显现率高,限制电子结纱器的推广使用。4、方式:手工打结刀、机械打结器纱线打结1、结头方式29捻结技术1、特点:①粗度1.1-1.3d②长度20mm③强度,80%~100%原纱线的断裂强度④无显现捻结技术1、特点:30捻结技术2、工艺①捻结速度,设计值0.3-1秒/次粗支纱不易退捻,可稍慢于细支纱T/C纱反捻力强易反捻,可慢于细支纱。②空气压力(0.5-0.7Mpa)细支0.5-0.6细支纱0.65T/C纱0.7Mpa

捻结技术2、工艺31电子定长定长精度:±1%

测长原理: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间接测量原理:通过检测槽筒转数,转换成相应的纱线卷绕长度实现定长。电子定长定长精度:±1%32第三节筒子卷绕成形分析

卷绕原理筒子的卷绕密度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纱圈的重叠与防叠槽筒导纱规律—沟槽中心曲线设计

第三节筒子卷绕成形分析卷绕原理33一、卷绕原理筒子的卷绕型式:1.按筒子形状分:圆柱形:筒子旋转低速退绕(cylindricalbobbin)圆锥形:筒子固定,高速退绕(cone)三圆锥形:卷装大,稳定,适用于光滑长丝,筒子中部呈锥体.2.按卷绕角大小分:平行卷绕α=3-5°交叉卷绕α=3-20°3.从筒管边盘分:有边筒子无边筒子一、卷绕原理筒子的卷绕型式:34筒子卷绕原理筒子卷绕原理35筒子卷绕原理卷绕角α: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角,又称螺旋线升角。交叉角β:等于来回两个卷绕角之和络筒速度V:纱圈卷绕运动是回转运动和导纱器往复运动的合运动。纱圈的卷绕圈数:筒子卷绕原理卷绕角α: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36(一)圆柱形筒子卷绕原理1.等卷绕角卷绕:槽筒摩擦传动

采用V2=C等速导纱tgα=V2/V1=C,等升角卷绕每层卷绕圈数随卷绕直径的增加而减少螺距h随卷绕直径的增加而增大筒子转速nk随卷绕直径的增加而减小(一)圆柱形筒子卷绕原理1.等卷绕角卷绕:槽筒摩擦传动37(一)圆柱形筒子卷绕原理2.等螺距卷绕:筒子直接传动

采用等速导纱规律V2=C

nk=C,则h=V2/nk=C,等螺距卷绕,此时:V1随卷绕直径的增加而增加;

α随卷绕直径的增加而减小;每层纱线卷绕圈数m’不变。(一)圆柱形筒子卷绕原理2.等螺距卷绕:筒子直接传动38(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

①同一纱层沿母线各处半径不同,故圆周速度也不同,从小端到大端依次增大。②传动点C:位于筒子上与槽筒表面线速度相等的点C

传动半径:处在“纯滚动”状态的传动点处的半径称传动半径。(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①同一纱层沿母线各处半径不同,39(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③传动半径的公式推导P8图10-7根据筒子上某点B左右两边摩擦力矩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原理

④传动点的位置

(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③传动半径的公式推导40讨论1、因为ρ≥(R1+R2)/2=R平均半径所以:传动点偏向于筒子大端2、为R1的减函数。

随着卷绕半径的增大,传动点向小端移动,筒子的大小端圆周速度趋向一致。讨论1、因为ρ≥(R1+R2)/2=R平均半径41(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3、随筒子卷绕直径的增加每层纱线的卷绕圈数逐渐减少;4、随筒子卷绕直径的增加螺距逐渐增加;5、传动点C靠近大端,Vc-V1>V2-Vc

故小端处的纱线与槽筒的摩擦较严重,细特纱卷绕时易产生纱线起毛、断头。①将槽筒设计成略具锥度的圆锥体;②减小筒子的锥度,③在空筒卷绕时让筒子与槽筒表面脱离。P9(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3、随筒子卷绕直径的增加每层纱线的42二、筒子的卷绕密度定义:筒子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量,g/cm3。影响因素:

纤维种类和纱线特数、表面光洁度、纱线张力、纱线卷绕角、筒子卷绕形式二、筒子的卷绕密度定义:筒子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量,g/cm343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密度平行平面P1P2截取空心圆柱环微元单根纱线的长度:L1=λ/Sinα1(cm)n根纱的总重量△G=10-5·nλTt/Sinα1(g)微元体积:△V=πd1λδ微元密度:r1=△G/△V=10-5nTt/(δπd1·Sinα1)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密度平行平面P1P2截取空心圆柱环微元44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密度同一纱层的另一区段有:r2=△G/△V=10-5nTt/(δπd2·Sinα2)则:r1/r2=d1·Sinα2/d2·Sinα1对于圆柱形筒子:r1/r2=Sinα2/Sinα1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密度同一纱层的另一区段有:45公式讨论结果1、等厚度卷绕的锥形筒子同一纱层上,不同区段的纱线密度反比于卷绕直径和卷绕角正弦的乘积,圆柱形筒子则反比于卷绕角正弦值。2、为保证锥形筒子r1=r2,同一纱层大端的纱线卷绕角应小于小端,柱形筒子同一纱层的纱线卷绕角应恒定不变。3、筒子两端纱线折回区域内,α由正常值减小到0,因而折回区的r及手感硬度远比筒子中部大。通常:交叉角范围30°-55°,染色筒子采用55°,整经和织造用筒子为30°。交叉角从30°增加到55°,密度减小20%-25%公式讨论结果1、等厚度卷绕的锥形筒子同一纱层上,不同区段的纱46结论①同等卷条件(张力、加压)下,卷绕角越大,密度越小;②卷绕直径越大,r越小,内紧外松;③纱线越细,则r越大;④加压大,r大;采用筒子重量平衡装置;⑤张力大,r大。结论①同等卷条件(张力、加压)下,卷绕角越大,密度越小;47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

自由纱段:槽筒沟槽导纱点到筒子上相应的卷绕点之间的一段纱线。A—摩擦传动点M—卷绕点N—沟槽侧壁引导纱线的导纱点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自由纱段:槽筒沟槽导纱点到48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49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1、自由纱段的存在使筒子高度h0小于导纱动程L

h=L-b大-b小;b表示槽筒导纱端点与筒子端点之差;2、随卷绕厚度的增加,大端b增加,有利于后来绕上纱圈的稳定性,小端b无明显变化。3、自由纱段对筒子中部成形也有积极意义

防止重叠有一定作用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1、自由纱段的存在使筒子高度50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1、纱圈位移角Ψ:在一个导纱往复中,筒子端面圆弧上纱圈转折点所夹圆弧的圆心角。

Ψ=2π(n-n’)n—一个导纱往复中筒子的总转数n’—筒子总转数部分的整数部分2、重叠产生的原因:当一个(或几个)导纱往复中,筒子正好转了整圈数,使端面上起止点重合,前后纱圈相互重叠。此时:Ψ=2π(n-n’)=0一般易出现在筒子传动半径与槽筒半径大致相同时。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1、纱圈位移角Ψ:在一个导纱往复中,筒51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3、重叠产生的条件:1)导纱器往复一次P19图10-21正常卷绕,图a所示,Ψ=2π(n-n’)紧密卷绕,图b所示,Ψ=d/(r·sinα)部分重叠,图c所示,0<Ψ<d/(r·sinα)完全重叠,图d所示,Ψ=0。

重叠范围:2)导纱往复n次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3、重叠产生的条件:52第一章-络筒(winding)课件53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

4、重叠的危害:纱圈相互嵌入,退绕困难,高速退绕张力不匀,甚至断头,纱线磨损严重,造成筒子跳动和轴向移动,形成蛛网、脱边等疵点,影响筒子密度,造成染色不匀。5、紧密卷绕筒子中的纱线之间几乎没有空隙。

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4、重叠的危害:54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

5、防止重叠的措施1)积极式防叠:周期性改变槽筒的转速,破坏重叠条件的防叠。

三页凸轮间歇开关;双向可控硅无触点间歇开关;变频交流电动机传动槽筒2)消极防叠:防叠槽筒,产生轻微重叠后阻止蔓延。

(1)回槽设置虚纹或断纹。(2)回槽中心线左右扭曲。(3)直角槽口(对称)3)周期性地轴向移动或摆动筒子握臂架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5、防止重叠的措施55五、卷装中纱线张力对筒子成形的影响1、菊花心筒子的成因1)筒子上每卷绕一层纱都产生向心压力,且具有外层压力累加效应

2)当外层向心压力大于筒子内层纱线支持力时,筒子径向尺寸收缩,纱线张力下降3)卷绕继续进行,内侧纱线受到外层压力增加,纱线张力变为零,造成松驰区

4)紧靠筒管纱线,受筒管支撑不能变形,仍保持张力状态,同时使松驰区纱线沿轴向向筒子端面凸出,筒子端面的纱线松弛起绉如菊花状五、卷装中纱线张力对筒子成形的影响1、菊花心筒子的成因56五、卷装中纱线张力对筒子成形的影响2、改善菊花芯筒子的措施1)采用筒子压力渐减装置。因为随卷绕进行,筒子自重增加,筒子对槽筒压力增加,加速菊花芯的形成。新型络筒机上都设有较完善的压力调节机构,且可吸收筒子高速回转产生的跳动,故卷绕密度均匀且成形良好。2)改进成形机构,将筒子端面设计成一个内凹曲面。如球面成形卷绕机构五、卷装中纱线张力对筒子成形的影响2、改善菊花芯筒子的措施57六、槽筒导纱规律导纱规律影响:卷绕密度、纱线卷绕张力、筒子外形特征、纱圈重叠等筒子成形要求:等张力、等密度、成形良好。导纱规律:槽筒沟槽螺旋线沿筒子母线往复运动的规律。六、槽筒导纱规律导纱规律影响:卷绕密度、纱线卷绕张力、筒子外58六、槽筒导纱规律

1、圆柱形筒子卷绕:采用等速导纱规律——等节距螺旋线。V1=C,V2=C所以V=C,实现张力均匀的卷绕;α=C,实现等密度卷绕;应用:直径76.5,导纱动程148

六、槽筒导纱规律1、圆柱形筒子卷绕:59六、槽筒导纱规律2、圆锥形V1≠常数从大端到小端,V1由大到小变化P24图1)采用等速导纱规律

筒子大小端纱层等厚度增加,可近似实现等密度卷绕,但张力不匀。2)采用正弦加速导纱规律

等速卷绕,可实现等张力,但筒子两端的密度差异较大

六、槽筒导纱规律2、圆锥形V1≠常数从大端到小端,V1由60第一章-络筒(winding)课件61六、槽筒导纱规律3)采用二次抛物线(等加速)导纱规律

二次曲线,是一个折衷方案,密度改善,但张力有点不匀。4)变加速导纱规律

三次曲线,变加速导纱,加速过程急于二次曲线,缓于正弦曲线,张力和密度较均匀。六、槽筒导纱规律3)采用二次抛物线(等加速)导纱规律62思考题1、传动点、传动半径、自由纱段2、锥形筒子的卷绕特点3、自由纱段如何影响锥形筒子的卷绕成型?4、纱圈位移角?筒子重叠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何种防叠措施?思考题1、传动点、传动半径、自由纱段63第四节络筒综合讨论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二、络筒产量计算三、络筒后纱线性质变化四、络筒的质量控制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第四节络筒综合讨论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64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

1、络纱速度

影响:机器效率、劳动生产率、络筒张力选择范围:1332MD—500-800m/min自动—1200m/min以上选择原则:保证良好的纱线质量和卷装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合理的机械效率。

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1、络纱速度65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2、导纱距离考虑均匀纱线的退绕张力。普通络筒机:80-100mm自动络筒机:>500mm3、络筒张力调节张力垫圈的重量、气压或张力装置的刻度选择依据:原纱质量、纱线原料和特数、络筒速度。选择原则:保证筒子成形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张力。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2、导纱距离66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4、清纱器工艺参数P52纱线特数络筒速度清纱设定值:纱疵的粗细和长度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4、清纱器工艺参数P5267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

5、筒子卷绕密度主要与络筒张力、槽筒与筒子间的压力有关。确定原则:以筒子成形良好、紧密,有一定弹性为原则。0.38-0.46g/cm3.6、筒子卷绕长度

根据整经工序的要求确定

7、捻接器的参数

捻接速度、空气压力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5、筒子卷绕密度68工艺参数举例公制JC11.7/JC14.5566.5/314.5160cm英制JC50×JC40×144×80×63"府绸布幅布幅厘米160匹长公称公称匹长米(码)36.58(40)规定规定匹长米(码)36.89(40.31)号数/支数经纱公制:11.7英制:50纬纱公制:14.5英制:40绞边纱涤纶长丝75D废绞边纱C40/2加强纱

经密根/10厘米566.5纬密根/10厘米314.5工艺参数举例公制JC11.7/JC14.5566.5/69织物技术条件织物组织平纹平纹总经根数9054其中边纱根数32另外绞边纱4废绞边纱8加强纱

缩率织物缩率经向10.2纬向3.2强力强力(N)经向504纬向3311m2无浆(带浆)干重110.1(118.7)棉结杂质疵点格率%优18(5)一等23(12)织织物组织平纹平纹总经根数9054其中边纱根数32另外绞边纱70机器形式村田络筒机1332M槽筒速度(rpm)2400卷绕线速度(m/min)1500609.4清纱器型号UsterQuantumDQSS-4清纱器工艺参数N=350%S=170%×2L=40%×40T=-40%×40S=180%×2L=800%×40T=-70%×40筒子净重/kg1.63张力圈重量/g8.5-9.5张力圈形式光盘+黄片接头形式捻接捻接机器形式村田络筒机1332M槽筒速度(rpm)2400卷绕线71二、络筒产量计算单位时间内络筒机卷绕纱线的质量。kg/锭时1、理论产量:

2、实际产量:3、时间效率:取决于原料的质量,机器运转状况工人的技术数量程度等。自动络筒机90%左右,1332M型65-70%二、络筒产量计算单位时间内络筒机卷绕纱线的质量。kg/锭时72三、络筒后纱线性质变化1、塑性伸长约0.1-0.2%特数下降2、清除纱疵、细节后,纱线的平均断裂强力上升3、捻度上升每圈增加一个捻度

络筒后捻度k与络筒前捻度K1的关系K=K1+1/πd三、络筒后纱线性质变化1、塑性伸长约0.1-0.2%特73四、络筒的质量控制络筒质量:

络筒清除杂质疵点的效果和毛羽增加程度、筒子外观疵点、筒子内在疵点四、络筒的质量控制络筒质量:74第一章-络筒(winding)课件75四、络筒的质量控制1、络筒清除纱疵的效果测试方法:乌斯特纱疵分级仪。去疵后残留的纱疵级别必须在织物外观质量及后道加工许可的范围内。

合理选择清除杂疵的工艺参数2、毛羽增加的程度测试方法:纱线毛羽测试仪毛羽增加最严重的一道工序四、络筒的质量控制1、络筒清除纱疵的效果76四、络筒的质量控制3、筒子外观疵点

重叠起梗、蛛网或脱边、菊花芯筒子、大小筒子、松筒子、形状不正等4、筒子的内在疵点

结头不良、飞花回丝附入、纱线磨损、原料混杂、错支错批、纱线磨损等四、络筒的质量控制3、筒子外观疵点77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自动络筒机日本村田公司的No.21C型德国赐来福(SCHLAFHORST)公司的AUTOCONER338型意大利萨维奥(SAVIO)公司的ORION型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的EJP438型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自动络筒机78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高速、高效、高质、智能化最终目的:为下一工序提供高质量的卷装形式,满足高速整经机的要求。减少纱线损伤,承受后道工序力的作用改善卷装质量,利于整经机高速退绕严格筒子定长,减少整经回丝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高速、高效、高质、智能化79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采用电子防叠系统电脑在线检测筒纱直径、传感器测得槽筒和筒子的转速,确定是否在重叠区域意大利萨维奥(SAVIO)公司的ORION型须防叠时槽筒电机按设定曲线加速、减速,使筒子与槽筒之间产生滑动,改变传动比,防叠日本村田公司的No.21C型采用防叠槽筒,有2.5圈和2圈两条沟槽,须防叠时,用一机构从其中一条沟槽调到另一条沟槽,改变导纱规律达到防叠目的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采用电子防叠系统80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采用张力控制系统,卷绕张力趋于一致是自动络筒机的一个重大突破意大利SAVIO和德国SCHLAFHORST采用张力传感器测定单锭纱线张力,采用电磁加压,由单独伺服电机驱动张力盘转动,张力值电脑设定,测得张力信号通过电脑来调节张力器的压力和卷绕速度,保证张力均匀日本村田公司的No.21C型的bal-con气圈控制器,在管纱退绕过程中随管纱残纱量的减少而跟踪下降,解决了高速退绕时所出现的脱圈问题,由此控制了张力变化、减少毛羽。其张力控制系统与上装置结合使用,确定管纱剩余量与退绕张力的关系,据此调节栅式张力器的压力,达到张力均匀一致的目的。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采用张力控制系统,卷绕张力趋于一致81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广泛采用了空气捻接器有各种型号的捻接器,可用于棉股线、化纤长丝、棉弹性包芯纱、转杯纺纱,甚至涤纶锦纶帘子线。广泛采用电子定长技术保证筒子容纱量,适应整经集体换筒,减少回丝。仍存在一些问题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广泛采用了空气捻接器82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电子清纱器性能的完善随电子技术的发展,由单一功能型向多功能、集成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受到络筒机的全程控制。提高反映灵敏度,可以适应高速卷绕:2000m/min多清纱通道:棉结通道、短粗节通道、长粗节通道、细节通道、错支通道、捻接检测通道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电子清纱器性能的完善83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络筒工序与纱线毛羽问题

毛羽多的纱线无法进行高速织造:喷气考虑不周,络筒工序会成为纱线毛羽的主要来源:数量增加2-4倍影响毛羽的因素:络筒张力,卷绕速度,机件表面状态,槽筒形式等等。有许多实验分析可参考采取措施:加装上蜡装置、采用金属槽筒、村田的bal-con气圈控制器、合理选择工艺设置、加强日常管理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络筒工序与纱线毛羽问题84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不断采用新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广泛采用传感器,实现在线检测电器类零部件迅速扩大,机械类零部件大幅度减少。电子防叠、电子加压控制、甚至换管和接头循环,用电子控制代替机械控制。降低了加工成本,便于维护保养。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整机的监控。以机械为主转化成以电气化、电脑化为主。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不断采用新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85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向着通用化方向发展适用于各种原料:棉、毛、化纤、混纺纱适用于不同特数的纱线向着连续生产方向发展出现细络联合机,将细纱和络筒两个工序联合在一起,缩短工序、提高效率、减少用人、优化半成品的流动环节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向着通用化方向发展86精密卷绕络筒机筒子成型过程中,导纱器一个往复内筒子卷绕恒定的纱圈数整个筒子纱线密度均匀,筒子两边与中心部位的密度趋于一致,利于染色均匀纺机展上展出机型很多意大利考费(CORGHI)公司的BR36松式络筒机精密卷绕络筒机筒子成型过程中,导纱器一个往复内筒子卷绕恒定的87接头对织物外观的影响接头对织物外观的影响88本章小结1、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

传动点、传动半径的概念及变化;纱圈重叠产生的原因及危害、防叠措施;自由纱段对筒子成形的影响;菊花芯筒子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措施。2、络筒张力的问题

张力的组成;管纱退绕张力的变化规律及影响退绕张力的因素;均匀络筒张力的措施;3、络筒工艺参数的主要内容本章小结1、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89思考题

1、试述络筒工艺参数的内容及设计原则2、清除效率、正切率思考题1、试述络筒工艺参数的内容及设计原则90第一章络筒(winding)任课教师:刘海文授课时间:月日第一章络筒(winding)任课教师:刘海文91课时安排及重点和难点本章授课学时数10授课次数5每次学时数2目的与要求掌握络筒工序基本专业术语和基本工艺理论,能熟练运用工艺理论制定各种上机工艺参数,运用工艺理论分析并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本章重点1、络筒张力的组成及其分析2、络筒张力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3、络筒张力的均匀措施4、卷绕成形分析5、槽筒沟槽曲线设计本章难点1、气圈动态张力分析2、自由纱段对筒子成形的影响3、纱圈重叠分析4、槽筒沟槽曲线设计课时安排及重点和难点本章授课学时数10授课次数5每次学时数292络筒的目的和要求目的:

1.改变卷状形式:管纱筒子2.清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要求:1.张力大小适度均匀,波动小2.尽量清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接头质量好3.筒子卷装坚固,成形良好络筒的目的和要求目的:93络筒的工艺流程复习所学内容络筒的工艺流程复习所学内容94内容安排络筒张力分析纱线的清洁和打结筒子卷绕成形分析络筒综合讨论内容安排络筒张力分析95第一节络筒张力分析定义:处在筒子卷绕点处的纱线张力大小:与纤维种类、纱线特数等有关过大,强力、弹性受损过小,卷绕松散波动:1-5g一、络筒张力第一节络筒张力分析一、络筒张力96张力确定的依据:

棉纱: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15-20%毛纱: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20%麻纱: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10-15%涤纶长丝:0.88-1.0cN/tex一、络筒张力张力确定的依据:一、络筒张力97二、络筒张力分析几个概念:气圈:从导纱眼到分离点间纱线的旋转曲面。退绕点:管纱表面处在动静交界的点,产生静平衡张力,数值约1-2g分离点:脱离管纱表面而进入气圈的点摩擦纱段:从退绕点到分离点的一段纱线,受管纱退绕影响在管纱表面呈蠕动状态。导纱距离: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的距离气圈高度:分离点到导纱部件的距离二、络筒张力分析几个概念:98二、络筒张力分析■络筒张力组成:1)纱线退绕张力;2)纱线和各导纱件的摩擦力及空气阻力;3)张力装置附加张力。(一)管纱轴向退绕张力

1、退绕张力组成:①退绕点张力:非常小②分离点张力③气圈部分的张力二、络筒张力分析■络筒张力组成:99(1)退绕点张力和分离点张力退绕点张力To,1-2g分离点张力T1=To·efα例:已知To=20mNα=2πrodf=0.5则T=2×e0.5×2π=462.8mN

分离点张力远大于退绕点张力,如何减小分离点张力?1、退绕张力组成:(1)退绕点张力和分离点张力退绕点张力To,1-2g1、退绕100(2)气圈张力

相对运动:竖直平面的匀速曲线运动。牵连运动:水平平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绝对运动:旋转曲面上的曲线运动——空间S曲线。1、退绕张力组成:(2)气圈张力相对运动:竖直平面的匀速曲线运动。1、退绕张101微元纱段ds的受力

①重力Q=mgds②空气阻力F=kω2r2ds

③回转运动法向惯性力C=mω2rds④前进运动法向惯性力N=mv2/ρ·ds

⑤哥氐惯性力K=2mωv×sin(ω,v)ds

微元纱段ds的受力①重力Q=mgds102例:50克纱V=1200米/分rmax=3cmρmax=7cm纱线倾角Q=40度时测得:Q=0.0005g=0.0049mNCmax=1.53g=14.99mNKmax=1.30g=12.74mNFmax=0.2g=1.96mNNmax=0.29g=2.84mN结论:①退绕张力大小主要由摩擦纱段的长短决定;②气圈张力主要由回转运动的法向惯性力和哥氏惯性力决定,退绕速度增加时,这两项惯性力随之增加,使气圈运动的纱线动态张力增加。例:50克纱V=1200米/分rmax=3cm1032、管纱退绕张力的变化规律

(1)层级退绕:变化规律:T顶略大于T底,但相差不大,张力波动不大原因:顶部半径小,ω大,故张力大底部半径大,ω小,故张力小(2)整只管纱退绕变化规律:T满﹤T中﹤T空原因:1)从满到空管退绕时,气圈节数由多到少,摩擦纱段增大,故张力↑;2)从满到空管退绕时,使气圈高度变大,半径小,摩擦纱段增长,故张力↑。2、管纱退绕张力的变化规律(1)层级退绕:104

结论

①整管退绕张力差异很大,必须采取措施均匀

②其差异与摩擦纱段有关,与气圈节数有关

层级和整只管纱退绕的变化规律结论

①整管退绕张力差异很大,必须采取措施均匀

1053、影响纱线退绕张力的因素(1)导纱距离d

1)50mm自始至终单节气圈,张力波动很小,但操作不便2)70m—100mm满管到空管,气圈由双节变成单节,波动一倍,可以接受,用于1332MD3)200mm满管五节,管底单节,波动4倍以上,不可采用4)≥250mm,满管≥六节,管底出现双气圈,波动开始改善5)500mm,满管11个,管底三节,波动较小,操作不便,用于自动络筒(2)络纱速度V↑,则ω↑张力↑(3)纱线特数,特纱,张力大。(4)纱曲折状态(导纱眼处,纱线折角)3、影响纱线退绕张力的因素(1)导纱距离d106导纱距离对退绕张力的影响导纱距离对退绕张力的影响1074、均匀纱线退绕张力的措施(1)选择合理的导纱距离,方便操作80—100mm(速度<700m/mm)(2)安装气圈破裂器:作用、形状、安装新型气圈破裂器—气圈控制器:能控制气圈形状和摩擦纱段长度(3)改变纱管底部结构4、均匀纱线退绕张力的措施(1)选择合理的导纱距离,方便操作108(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目的:适当增加纱线的张力,提高张力均匀程度,以卷绕成型良好、密度适宜的筒子。工作原理种类:1、累加法;2、倍积法;3、间接法(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目的:适当增加纱线的张力,提高张力均匀109(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

1、累加法(纱线从平面之间通过时)圆盘式张力器增加张力数值T=To+2fNT=T0+2f1N1+2f2N2+…+2fnNn式中:To初张力;f摩擦系数N正压力

特点:不扩大其绝对波动的方差;

降低纱线张力的不均匀程度

(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1、累加法(纱线从平面之间通过时)110(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产生正压力的方法:P23垫圈加压:N=(m1+m2)(g+a)弹簧加压:水平N=m1(g+a)+k△垂直N=m1a+k△压缩空气加压:N=m1a+P

方差分析见P23-P24(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产生正压力的方法:P23111(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

2.倍积法(纱线绕过一个曲面时)T=Toefα

式中:α摩擦包围角,决定了T值得大小;f摩擦系数特点:

①同时扩大了张力的数值与波动值,纱线张力的不均匀程度得不到该善。P25②无冲击(二)张力器的附加张力2.倍积法(纱线绕过一个曲面时)1123、间接法(纱线绕过一个可转动圆柱体的工作表面时)整经机常用,张力装置依靠摩擦阻力矩间接地对纱线产生张力。T=T0+Fr/R

式中:r—阻力F的作用力臂

R—圆柱体的工作表面曲率半径特点:P26略3、间接法(纱线绕过一个可转动圆柱体的工作表面时)113作业1、络筒张力,络筒张力有哪几部分组成?2、影响退绕张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均匀退绕张力?3、张力装置的作用原理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4、层级退绕和整只管纱退绕时张力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P4213、15题作业1、络筒张力,络筒张力有哪几部分组成?114第二节清纱、捻接与定长

纱线清洁■络筒打结频率:每10万米纱线中结头个数,标准为50个水平,对阔幅高速织机提出的打结频率25个结头。■最佳清纱范围:允许保留在纱线中的无害纱疵级别及个数与必须清楚的有害纱疵级别及个数之间最佳的折衷。第二节清纱、捻接与定长纱线清洁115电子清纱器工艺参数短粗:S1=3dL1=2cm长粗:S2=1.5dL2=70cm长细:S3=0.7dL3=70cm■清纱特性曲线P38图:Uster纱疵分级图上应该清除的纱疵和应当保留的纱疵之间的分界线。鉴别特性分:直角型和函数型电子清纱器工艺参数116电子清纱器衡量电子清纱器的指标1)正确切断率=正切数/(正切+误切)×100%2)清除效率=正切数/正切+漏切×100%3)清纱品质因素=正切率×效率×100%4)空切断率5)正确率不一致系数6)清除效率不一致系数7)损坏率8)故障率电子清纱器衡量电子清纱器的指标117电子清纱器对电子清纱器工艺性能指标的要求:短粗节的正确切断率>70%,清除效率>70%,品质因素>55%,空切断率<4.5%,正切率不一致系数<20%,清除效率不一致系数<20%;长粗节的正确切断率>90%,清除效率>90%长细节的正确切断率>90%,清除效率>90%损坏率<3%故障率<5%(三个月内),或<5%(三个月以后)电子清纱器对电子清纱器工艺性能指标的要求:118纱线打结1、结头方式①结布结:用于棉纱②自紧结:结头较大,用于T/C纱和股线2、要求、结头小而牢,不松脱,纱尾短,不纠缠邻纱,开口清晰3、缺点:布面显现率高,限制电子结纱器的推广使用。4、方式:手工打结刀、机械打结器纱线打结1、结头方式119捻结技术1、特点:①粗度1.1-1.3d②长度20mm③强度,80%~100%原纱线的断裂强度④无显现捻结技术1、特点:120捻结技术2、工艺①捻结速度,设计值0.3-1秒/次粗支纱不易退捻,可稍慢于细支纱T/C纱反捻力强易反捻,可慢于细支纱。②空气压力(0.5-0.7Mpa)细支0.5-0.6细支纱0.65T/C纱0.7Mpa

捻结技术2、工艺121电子定长定长精度:±1%

测长原理: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间接测量原理:通过检测槽筒转数,转换成相应的纱线卷绕长度实现定长。电子定长定长精度:±1%122第三节筒子卷绕成形分析

卷绕原理筒子的卷绕密度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纱圈的重叠与防叠槽筒导纱规律—沟槽中心曲线设计

第三节筒子卷绕成形分析卷绕原理123一、卷绕原理筒子的卷绕型式:1.按筒子形状分:圆柱形:筒子旋转低速退绕(cylindricalbobbin)圆锥形:筒子固定,高速退绕(cone)三圆锥形:卷装大,稳定,适用于光滑长丝,筒子中部呈锥体.2.按卷绕角大小分:平行卷绕α=3-5°交叉卷绕α=3-20°3.从筒管边盘分:有边筒子无边筒子一、卷绕原理筒子的卷绕型式:124筒子卷绕原理筒子卷绕原理125筒子卷绕原理卷绕角α: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角,又称螺旋线升角。交叉角β:等于来回两个卷绕角之和络筒速度V:纱圈卷绕运动是回转运动和导纱器往复运动的合运动。纱圈的卷绕圈数:筒子卷绕原理卷绕角α: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126(一)圆柱形筒子卷绕原理1.等卷绕角卷绕:槽筒摩擦传动

采用V2=C等速导纱tgα=V2/V1=C,等升角卷绕每层卷绕圈数随卷绕直径的增加而减少螺距h随卷绕直径的增加而增大筒子转速nk随卷绕直径的增加而减小(一)圆柱形筒子卷绕原理1.等卷绕角卷绕:槽筒摩擦传动127(一)圆柱形筒子卷绕原理2.等螺距卷绕:筒子直接传动

采用等速导纱规律V2=C

nk=C,则h=V2/nk=C,等螺距卷绕,此时:V1随卷绕直径的增加而增加;

α随卷绕直径的增加而减小;每层纱线卷绕圈数m’不变。(一)圆柱形筒子卷绕原理2.等螺距卷绕:筒子直接传动128(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

①同一纱层沿母线各处半径不同,故圆周速度也不同,从小端到大端依次增大。②传动点C:位于筒子上与槽筒表面线速度相等的点C

传动半径:处在“纯滚动”状态的传动点处的半径称传动半径。(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①同一纱层沿母线各处半径不同,129(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③传动半径的公式推导P8图10-7根据筒子上某点B左右两边摩擦力矩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原理

④传动点的位置

(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③传动半径的公式推导130讨论1、因为ρ≥(R1+R2)/2=R平均半径所以:传动点偏向于筒子大端2、为R1的减函数。

随着卷绕半径的增大,传动点向小端移动,筒子的大小端圆周速度趋向一致。讨论1、因为ρ≥(R1+R2)/2=R平均半径131(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3、随筒子卷绕直径的增加每层纱线的卷绕圈数逐渐减少;4、随筒子卷绕直径的增加螺距逐渐增加;5、传动点C靠近大端,Vc-V1>V2-Vc

故小端处的纱线与槽筒的摩擦较严重,细特纱卷绕时易产生纱线起毛、断头。①将槽筒设计成略具锥度的圆锥体;②减小筒子的锥度,③在空筒卷绕时让筒子与槽筒表面脱离。P9(二)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原理3、随筒子卷绕直径的增加每层纱线的132二、筒子的卷绕密度定义:筒子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量,g/cm3。影响因素:

纤维种类和纱线特数、表面光洁度、纱线张力、纱线卷绕角、筒子卷绕形式二、筒子的卷绕密度定义:筒子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量,g/cm3133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密度平行平面P1P2截取空心圆柱环微元单根纱线的长度:L1=λ/Sinα1(cm)n根纱的总重量△G=10-5·nλTt/Sinα1(g)微元体积:△V=πd1λδ微元密度:r1=△G/△V=10-5nTt/(δπd1·Sinα1)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密度平行平面P1P2截取空心圆柱环微元134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密度同一纱层的另一区段有:r2=△G/△V=10-5nTt/(δπd2·Sinα2)则:r1/r2=d1·Sinα2/d2·Sinα1对于圆柱形筒子:r1/r2=Sinα2/Sinα1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密度同一纱层的另一区段有:135公式讨论结果1、等厚度卷绕的锥形筒子同一纱层上,不同区段的纱线密度反比于卷绕直径和卷绕角正弦的乘积,圆柱形筒子则反比于卷绕角正弦值。2、为保证锥形筒子r1=r2,同一纱层大端的纱线卷绕角应小于小端,柱形筒子同一纱层的纱线卷绕角应恒定不变。3、筒子两端纱线折回区域内,α由正常值减小到0,因而折回区的r及手感硬度远比筒子中部大。通常:交叉角范围30°-55°,染色筒子采用55°,整经和织造用筒子为30°。交叉角从30°增加到55°,密度减小20%-25%公式讨论结果1、等厚度卷绕的锥形筒子同一纱层上,不同区段的纱136结论①同等卷条件(张力、加压)下,卷绕角越大,密度越小;②卷绕直径越大,r越小,内紧外松;③纱线越细,则r越大;④加压大,r大;采用筒子重量平衡装置;⑤张力大,r大。结论①同等卷条件(张力、加压)下,卷绕角越大,密度越小;137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

自由纱段:槽筒沟槽导纱点到筒子上相应的卷绕点之间的一段纱线。A—摩擦传动点M—卷绕点N—沟槽侧壁引导纱线的导纱点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自由纱段:槽筒沟槽导纱点到138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139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1、自由纱段的存在使筒子高度h0小于导纱动程L

h=L-b大-b小;b表示槽筒导纱端点与筒子端点之差;2、随卷绕厚度的增加,大端b增加,有利于后来绕上纱圈的稳定性,小端b无明显变化。3、自由纱段对筒子中部成形也有积极意义

防止重叠有一定作用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1、自由纱段的存在使筒子高度140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1、纱圈位移角Ψ:在一个导纱往复中,筒子端面圆弧上纱圈转折点所夹圆弧的圆心角。

Ψ=2π(n-n’)n—一个导纱往复中筒子的总转数n’—筒子总转数部分的整数部分2、重叠产生的原因:当一个(或几个)导纱往复中,筒子正好转了整圈数,使端面上起止点重合,前后纱圈相互重叠。此时:Ψ=2π(n-n’)=0一般易出现在筒子传动半径与槽筒半径大致相同时。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1、纱圈位移角Ψ:在一个导纱往复中,筒141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3、重叠产生的条件:1)导纱器往复一次P19图10-21正常卷绕,图a所示,Ψ=2π(n-n’)紧密卷绕,图b所示,Ψ=d/(r·sinα)部分重叠,图c所示,0<Ψ<d/(r·sinα)完全重叠,图d所示,Ψ=0。

重叠范围:2)导纱往复n次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3、重叠产生的条件:142第一章-络筒(winding)课件143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

4、重叠的危害:纱圈相互嵌入,退绕困难,高速退绕张力不匀,甚至断头,纱线磨损严重,造成筒子跳动和轴向移动,形成蛛网、脱边等疵点,影响筒子密度,造成染色不匀。5、紧密卷绕筒子中的纱线之间几乎没有空隙。

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4、重叠的危害:144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

5、防止重叠的措施1)积极式防叠:周期性改变槽筒的转速,破坏重叠条件的防叠。

三页凸轮间歇开关;双向可控硅无触点间歇开关;变频交流电动机传动槽筒2)消极防叠:防叠槽筒,产生轻微重叠后阻止蔓延。

(1)回槽设置虚纹或断纹。(2)回槽中心线左右扭曲。(3)直角槽口(对称)3)周期性地轴向移动或摆动筒子握臂架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5、防止重叠的措施145五、卷装中纱线张力对筒子成形的影响1、菊花心筒子的成因1)筒子上每卷绕一层纱都产生向心压力,且具有外层压力累加效应

2)当外层向心压力大于筒子内层纱线支持力时,筒子径向尺寸收缩,纱线张力下降3)卷绕继续进行,内侧纱线受到外层压力增加,纱线张力变为零,造成松驰区

4)紧靠筒管纱线,受筒管支撑不能变形,仍保持张力状态,同时使松驰区纱线沿轴向向筒子端面凸出,筒子端面的纱线松弛起绉如菊花状五、卷装中纱线张力对筒子成形的影响1、菊花心筒子的成因146五、卷装中纱线张力对筒子成形的影响2、改善菊花芯筒子的措施1)采用筒子压力渐减装置。因为随卷绕进行,筒子自重增加,筒子对槽筒压力增加,加速菊花芯的形成。新型络筒机上都设有较完善的压力调节机构,且可吸收筒子高速回转产生的跳动,故卷绕密度均匀且成形良好。2)改进成形机构,将筒子端面设计成一个内凹曲面。如球面成形卷绕机构五、卷装中纱线张力对筒子成形的影响2、改善菊花芯筒子的措施147六、槽筒导纱规律导纱规律影响:卷绕密度、纱线卷绕张力、筒子外形特征、纱圈重叠等筒子成形要求:等张力、等密度、成形良好。导纱规律:槽筒沟槽螺旋线沿筒子母线往复运动的规律。六、槽筒导纱规律导纱规律影响:卷绕密度、纱线卷绕张力、筒子外148六、槽筒导纱规律

1、圆柱形筒子卷绕:采用等速导纱规律——等节距螺旋线。V1=C,V2=C所以V=C,实现张力均匀的卷绕;α=C,实现等密度卷绕;应用:直径76.5,导纱动程148

六、槽筒导纱规律1、圆柱形筒子卷绕:149六、槽筒导纱规律2、圆锥形V1≠常数从大端到小端,V1由大到小变化P24图1)采用等速导纱规律

筒子大小端纱层等厚度增加,可近似实现等密度卷绕,但张力不匀。2)采用正弦加速导纱规律

等速卷绕,可实现等张力,但筒子两端的密度差异较大

六、槽筒导纱规律2、圆锥形V1≠常数从大端到小端,V1由150第一章-络筒(winding)课件151六、槽筒导纱规律3)采用二次抛物线(等加速)导纱规律

二次曲线,是一个折衷方案,密度改善,但张力有点不匀。4)变加速导纱规律

三次曲线,变加速导纱,加速过程急于二次曲线,缓于正弦曲线,张力和密度较均匀。六、槽筒导纱规律3)采用二次抛物线(等加速)导纱规律152思考题1、传动点、传动半径、自由纱段2、锥形筒子的卷绕特点3、自由纱段如何影响锥形筒子的卷绕成型?4、纱圈位移角?筒子重叠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何种防叠措施?思考题1、传动点、传动半径、自由纱段153第四节络筒综合讨论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二、络筒产量计算三、络筒后纱线性质变化四、络筒的质量控制五、自动络筒机的最新发展第四节络筒综合讨论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154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

1、络纱速度

影响:机器效率、劳动生产率、络筒张力选择范围:1332MD—500-800m/min自动—1200m/min以上选择原则:保证良好的纱线质量和卷装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合理的机械效率。

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1、络纱速度155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2、导纱距离考虑均匀纱线的退绕张力。普通络筒机:80-100mm自动络筒机:>500mm3、络筒张力调节张力垫圈的重量、气压或张力装置的刻度选择依据:原纱质量、纱线原料和特数、络筒速度。选择原则:保证筒子成形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张力。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2、导纱距离156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4、清纱器工艺参数P52纱线特数络筒速度清纱设定值:纱疵的粗细和长度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4、清纱器工艺参数P52157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

5、筒子卷绕密度主要与络筒张力、槽筒与筒子间的压力有关。确定原则:以筒子成形良好、紧密,有一定弹性为原则。0.38-0.46g/cm3.6、筒子卷绕长度

根据整经工序的要求确定

7、捻接器的参数

捻接速度、空气压力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5、筒子卷绕密度158工艺参数举例公制JC11.7/JC14.5566.5/314.5160cm英制JC50×JC40×144×80×63"府绸布幅布幅厘米160匹长公称公称匹长米(码)36.58(40)规定规定匹长米(码)36.89(40.31)号数/支数经纱公制:11.7英制:50纬纱公制:14.5英制:40绞边纱涤纶长丝75D废绞边纱C40/2加强纱

经密根/10厘米566.5纬密根/10厘米314.5工艺参数举例公制JC11.7/JC14.5566.5/159织物技术条件织物组织平纹平纹总经根数9054其中边纱根数32另外绞边纱4废绞边纱8加强纱

缩率织物缩率经向10.2纬向3.2强力强力(N)经向504纬向3311m2无浆(带浆)干重110.1(118.7)棉结杂质疵点格率%优18(5)一等23(12)织织物组织平纹平纹总经根数9054其中边纱根数32另外绞边纱160机器形式村田络筒机1332M槽筒速度(rpm)2400卷绕线速度(m/min)1500609.4清纱器型号UsterQuantumDQSS-4清纱器工艺参数N=350%S=170%×2L=40%×40T=-40%×40S=180%×2L=800%×40T=-70%×40筒子净重/kg1.63张力圈重量/g8.5-9.5张力圈形式光盘+黄片接头形式捻接捻接机器形式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