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罗屯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罗屯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罗屯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罗屯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罗屯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罗屯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人说“一战”是一场化学战,“二战”是一场物理战,最能体现现代高科技作战的战争是(

)A.海湾战争

B.苏伊士战争

C.六日战争D.朝鲜战争参考答案:A2.太学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武帝时期,规模非常有限,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50名博士弟子。但到了东汉中期,太学规模扩大,太学生增至三万多人。导致这种变化的客观条件之一是A.东汉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B.察举制的实施行之有效C.全国行政机构设置发生变化

D.造纸技术的改进参考答案:D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题干阐述了古代中国官学——太学在学人数由少至多的历史现象,注意题眼要求选择这种变化的客观条件,题干关键信息是:“东汉中期”“客观条件”,A不符合东汉中期;B在汉武帝时期已实行;C东汉中期全国的行政机构没有发生较大变化;D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客观上促进了儒学教育的发展,故选D。3.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局势动荡的因素不包括

A、民族成分复杂

B、教派众多C、西方长期的殖民统治

D、大国对中东问题置之不理参考答案:D4.1900年底,列宁等在国外创办了一份在工人中有重大影响的报纸,在报头下印有一位俄国革命家的著名诗句:“行看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这份报纸是(

)A.《新莱茵报》

B.《火星报》C.《真理报》

D.《曙光报》参考答案:B5.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参考答案:A6.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A.贵族阶层B.工业资产阶级 C.城市工人D.农业工人参考答案:B7.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意味着A、关贸总协定走向终结

B、美元沦为世界二流货币C、世界银行即将解体

D、布雷森森体系开始崩溃参考答案:D8.建立人与自然界的相对和谐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长远大计。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与此相类似的思想家是(

)A.庄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参考答案:A9.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A.西周分封制开始瓦解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参考答案:B根据“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B正确;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表述错误,排除。10.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这A.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成果体现B.打破了美苏两极对峙局面推动世界多极化C.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D.推进了信息化发展,加速了现代化建设参考答案: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故A错误;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两极对峙局面的瓦解,故B错误;两弹一星是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进步,与信息化无关,故D错误。11.陈旭麓先生认为,20世纪初的立宪派和革命派是一对矛盾,具有不同一性、对抗性,但另一方面二者互相联结,又具有同一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都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反对清政府统治B.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C.经济基础的不同导致政治主张截然不同D.革命派的主张比立宪派更符合世界潮流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区别和联系。立宪派主张进行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则主张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都是向西方学习,立宪派反对的是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并不是完全反对清政府,故A项错误;二者虽然具体主张不同,但是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故B项正确;二者产生的经济基础是相同的,都是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C项错误;无论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都符合世界潮流,没有优劣之分。故D项错误。12.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谟,他的人生目的是回归真理的源泉,在他那个时代首先就是“把几个世纪曲解了的《圣经》复其原貌,还其本意,并以他对真理探索的精神把智慧之光传给世人”。这说明他A.着眼现世生活的幸福B.意在复兴古典文化C.拯救了人类信仰危机D.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参考答案:D【详解】复原《圣经》,对“真理探索”的精神即理性,将“智慧之光”就是理性“传给世人”,有利于人的发展,彰显了人文精神,所以选择D项,《圣经》与现实幸福不符,A项错误;“复兴古典”是形式不是目的,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宣传新文化,与对于天主教旧思想是破坏,C项不符合史实。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13.因为天主教的很多教义不符合《圣经》教诲,而加入了太多教皇的个人意志以及各类神学家的自身成果,所以许多信徒开始质疑天主教的教义和组织,发起回归《圣经》的行动来,因这种回归而陷于困境的思想理念是A.人文主义

B.因行称义

C.因信称义

D.先定论参考答案:B14.下列关于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甘地先后领导了三次大规模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殖民统治B.二战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C.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开始就提出了民族独立运动的目标D.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甘地被迫下令停止运动参考答案:A15.“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谭嗣同)材料认为“民”与“君”的关系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A.洛克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推断材料中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权推翻他,这些思想体现出一定的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思想,这与卢梭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统治者违背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它很相似,故C选项正确;A选项洛克的思想属于早期启蒙思想,具有早期的分权思想,材料并未明显体现,故错误;B选项伏尔泰主要是对于天主教和封建专制进行批判,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错误;D选项孟德斯鸠的主要思想是分权和强调法律的作用,材料未体现,故错误。16.1937年,德国空军对西班牙北部某一城市进行了野蛮轰炸,大量平民伤亡。画家毕加索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名画(见右图),用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这幅名画是A.《向日葵》B.《格尔尼卡》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弹曼陀铃的少女》参考答案:B17.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宜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A.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C.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参考答案:B18.1873年出版的《镀金时代》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对一位企业家兼政客的描写,揭露了投机家和政府官吏掠夺国家和人民财富的黑幕,揭示了种种丑陋不堪的社会现实。下列与《镀金时代》同属一个流派的文学作品是(

)A.雪莱《西风颂》

B.雨果《巴黎圣母院》C.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D.贝克特《等待戈多》参考答案:C考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现实主义文学19.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成果有: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③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20.“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一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一事件是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参考答案:D依据题干“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的信息,结合课本所学,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错误的指挥,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是周恩来等领导的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A项不符合题意;八七会议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起义,B项不符合题意;秋收起义是毛泽东领导的起义,是遵循苏联的指导,进行的以城市为中心的起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起义,最后失败,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这句话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不是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由此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遵义会议是毛泽东取得了领导权,开始领导中国革命,走自己的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事件。21.图1和图2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图1

农村革命根据地

图2

敌后抗日根据地①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③中共中心任务的变化

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C22.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物质修明,尤重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摆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这表明,康有为主张剪辫的根本出发点是A.安全生产

B.推翻清朝统治

C.发展国力

D.禁绝西方文化参考答案:A23.《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参考答案:B24.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实际上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

)A.神秘主义

B.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参考答案:D25.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参考答案:B材料内容讲述了伏尔泰文学著作使牛顿苹果坠地的科学故事传遍世界,并不是科学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故A项错误;法国人伏尔泰参加了英国人牛顿的葬礼并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通过伏尔泰的著作牛顿的“苹果坠地”的故事传遍世界,家喻户晓。这可以说明跨国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科学思想的传播,故B项正确。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心在法国,并不是英国,故D项错误。26.两次世界大战对英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7月10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1)美国为“管理这个世界”,一战后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3分)

材料二

1943年4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授意他人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2)从20世纪初美国就要“管理这个世界”,为什么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才能如愿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这一秩序被称为什么?何时开始动摇的?(7分)

材料三

丘吉尔在1943年参加德黑兰会议期间自嘲英国的国际地位时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可怜的英国小毛驴。”(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5分)参考答案:27.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参考答案: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先注意题干中的“没有”一词,然后弄清各选项的含义。A项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认为“农、工、商、虞”同等重要,故A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经济思想?重农抑商28.“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参考答案:B29.6世纪初,北方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的原因是()A.北魏推行均田制B.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C.三长制得以实施D.适宜于精耕细作的农具得以推广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使许多荒地得以开垦;B、D两项的实行会提高粮食产量;C项是一种基层行政组织;故选A。30.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A.以“异端”自居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明清之际”、“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的早期的启蒙思想家分别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它们思想的共同特点,即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项是李贽的观点,错误;B项是王夫之的观点,错误;C项是顾炎武的观点,错误;综上所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材料二、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布鲁诺被视为“异教徒”的原因是什么?(3分)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10分)(2)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3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4分)参考答案:(1)原因:提出太阳中心学说,动摇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或者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3分)理解: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10分)(2)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3分)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或者“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4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法文renaitre,原意为“再生”。意大利艺术史学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却衰败下来,甚至湮没了,直到此时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代史精要》材料二、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只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宗教神学观的冲击是有限的。它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而后期文艺复兴几乎遍及西欧各国。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已由佛罗伦萨移至罗马,罗马教皇甚至成为一些人文主义学者、艺术家的赞助人。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它更多的是创新,并因此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齐涛《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材料三、从14世纪到16世纪,佛罗伦萨虽然名义上仍处于以德国皇帝为首的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实质上却是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城市政权归资产阶级性质的七大行会掌握,佛罗伦萨居全欧首位的毛织业、银行业的企业主——资本家成为城市政府的主人,也对佛罗伦萨的新文化建设握有领导管理之权,这就为新文化的繁荣滋长提供了良好条件。——齐世荣《世界近代史·干部读本》回答:(1)结合史实说明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3分)(2)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乔治·瓦萨里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5分)(3)根据材料二回答后期文艺复兴与早期相比有哪些新特点?(4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罗伦萨为什么能够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3分)参考答案:(1)指导思想:人文主义。(1分)史实:例如《十日谈》揭露教会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2分)(其它史实也可,但必须要说明,史实恰当,没有说明得1分)(2)不合适。(1分)①只看到表面是古典学术的复兴。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只是旗号。②没有看到实质是资产阶级借用古典文化同封建势力作斗争,本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4分)(若答“合适”且理由充分可酌情给分,不超过3分;只有判断没有说明不得分。)(3)①范围遍及西欧;②内容涉及政治等各领域;③以创新为主;④成就辉煌;(4分)(4)①因为佛罗伦萨资本主义萌芽早,②建立了城市共和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③熟悉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产生了但丁等人文主义学者和大师。(3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材料二

1789年,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努力,美国宪法增加了十条修正案(政府不得立法等)——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众国第一任总统,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材料三

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小女该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打招呼并有如下对话:克林顿:你为什么站那么高?女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林顿: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女孩:管美国人(民)。

克林顿:(略微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1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有何突出特点?(2分)(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宪法、选民、议会、总统、政府之间相互关系如何?(4分)(3)你认为克林顿和中国小女孩的认识为什么会有差异?(2分)(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正式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即1875年宪法)终于通过。l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什么?(2分)

(5)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的最大区别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君主立宪政体。(1分)

突出特点: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但也起着维系国家纽带的作用。(2分)(2)选民选举产生议会和总统;议会制定宪法。(4分)(3)(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两者所处文化环境不同等。(2分)(4)总统制共和制(或共和政体)。(2分)(5)最大区别: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元首是世袭的;民主共和政体的元首是选举产生的。(4分)34.东西方的思想智慧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他主张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是“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就是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并提出“美德由教育而来”。——百度百科(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材料二:马丁路德把人文主义引入了宗教。面对教皇和皇帝组织的围剿,他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并指出其实质。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张岱年主编《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