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1页
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2页
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3页
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4页
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至隋唐文化(教学设计)——承敦煌遗产之韵扬华夏文明之光授课教师:苟鹏授课对象:高一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立意敦煌文物有着大量丰富的历史材料,能够展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精美的壁画、丰富的文献,既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文明的传承,鉴于此,我将本课主题定为“承敦煌遗产之韵扬华夏文明之光”,借助敦煌文物感悟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魅力。二、教材分析2023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在初中已对该时期文化成就了解的基础上,高中着重强调对文化新成就的深度认识、对文化的理解和文化的交融与认同,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2023年1月份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强调一核四层四翼,凸显素质教育,明确规定高考考查的载体是情境,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情境一词出现了26次,材料和史料分别出现了72和176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多应该运用历史材料创设情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教材内容而言,对比初中历史教材,有三课内容非常详细的对三国至隋唐文化进行了介绍,而高中只有一课,内容量较大,对此,我的解决策略是初高一体,取舍整合,以点带面,以品敦煌遗产为典型学习,情境与问题相融合。重点突出三国至隋唐思想的多元融合、书法音乐艺术的辉煌、以及农学医药领域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三、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初中已经对魏晋隋唐文化的史实有详细的了解,敦煌博物馆壁画、图片等直观实物史料、易懂的文献史料配合历史问题设置情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但学生缺乏对历史文化成就的深度认识,对历史研究中史料实证方法陌生;多角度分析历史文化问题的思维有待培养;解释文化现象的素养欠缺;归纳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不足。对于文化缺少深入感知能力,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情境融合问题精心培养、合理引导,才能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文化、养成正确的文化观。四、教学目标(五育并举)德性育人家国情怀:莫高窟只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一角,在丝绸之路上留下的一座多元文明荟萃的精神、文化、艺术一座宝藏,敦煌是历史文明的积淀。社会责任:面向未来,需要我们青年一代肩负保护、发现、传承辉煌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让中华文化发出更璀璨的光芒。知识育人唯物史观: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认识三国至隋唐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儒道佛思想的多元交融,书法绘画等艺术大放异彩,农学医学等技术领先世界。理解中华文化的根基所在。健康育人史料实证:通过壁画细节分析并结合史料二重印证,引导学生认识当时政府防治疾病的有效政策以及百姓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体会国家有效治理和民众认同之间的重要性。审美育人史料实证:通过欣赏精美的彩绘壁画、优秀的艺术作品配合文献资料,去感受三国至隋唐辉煌的艺术之美,感悟文化的魅力,理解这背后承载的中华文明。实践育人史料实证:通过深入挖掘壁画“雨中耕作图”,感悟唐朝中国领先世界的曲辕犁形成辉煌的农耕文明,体会农耕文明下小农家庭劳动实践。从一代代敦煌守护者们实践中体会守护美的艰难。五、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了解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成就难点:探究分析三国至隋唐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突破:以览敦煌博物,品文化盛宴这一实践性的历史情境,破解学习文化史时缺乏感知的困局,理解历史文化有其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六、教学策略情景创设法、史料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辅以多媒体课件,以敦煌莫高窟洞窟雕塑、敦煌文献、伎乐图、雨中耕作图、得医图、经变画等作为主体材料,辅助以其他材料,带领学生分析感悟敦煌文物背后承载的三国至隋唐辉煌的文明成就。七、教学流程简介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导入出示青年樊锦诗北大毕业和老年获得荣誉时的照片。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敦煌女儿樊锦诗的一段颁奖词。然后借助地图和视频把学生带入敦煌。感受情境,感悟敦煌背后承载的华夏文明设计意图:以敦煌守护人樊锦诗引入,敦煌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一个北大才女甘愿在此默默守护57年,带领学生走进敦煌。介绍敦煌地理位置,西北相对偏远,通过视频结合文字介绍敦煌莫高窟的辉煌艺术,承载华夏千年的文明,也是三国至隋唐这一时期文化的缩影,辉煌的佛像洞窟艺术反映了这一时期思想的发展,以此引入第一环节。一、多元思想,互鉴包容。1、出示,两张佛教传入中国前后的佛像图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坐姿、衣着服饰、面容方面观察佛像传入中国前后有何不同?2、出示唐代的壁画《报恩经·孝养品》,递进式提问,阅读材料并结合佛像变化思考反映了什么?思考原因。3、出示敦煌文献的佛教、道教、儒学经典。自主思考,分析图文史料,获得历史信息,得出历史解释。设计意图:1、通过对比分析前后两个塑像,引导学生认识此时的佛像已经具有中原服饰和容颜的特征。2、借助壁画中的报恩图引导学生思考原本反对世俗的佛教此时却融入儒家思想,走向本土化和世俗化,理解佛教正因为主动顺应中原文化才得到广泛传播,为后期佛教的进一步改造和外传奠定基础。3、透过敦煌文献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时期思想的多元与融合,为儒家思想后来吸收佛道思想形成宋明理学奠定基础,同时点出大量的手抄文献体现了这一时期辉煌的书法艺术,引出下一环节。二、汉韵胡风兼采众长1、出示敦煌文献中关于练字的材料和文献,请学生思考可以得出什么信息?体会西北地区书法风气的盛行,同时简单展示抄写的内容除佛教经典之外,还有中原流行的诗歌,让学生体会唐诗的辉煌和影响力。2、出示,敦煌文本中书法字体由篆书向楷书和草书的演变,而这当中的大量拓本都是中原流行的书法大家的字体(王羲之最多)3、出示伎乐图,(设计问题:1.图中使用了什么乐器?2.反映出什么现象?3.说明了中原王朝对外来文化怎样的心态?)引导学生分析,唐朝辉煌的音乐舞蹈是对周边国家和民族吸收融合而来的,引导学生感悟唐朝辉煌的艺术是开放包容的。合作探究,分析图文史料,获得历史信息,得出历史解释。设计意图:文献记载结合图片分析,运用二重证据法初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同时得出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根基植根于河西走廊地区,形成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融合,加强中原王朝对河西走廊地区的稳定治理。书法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书法从工具性走向艺术性,大量临摹中原书家字体引导学生感悟中原王朝恢宏的气象和中原文化强大的影响力。同时思考中原王朝对外来文化又是怎样的态度呢?壁画《伎乐图》结合史料二重证据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引导学生感悟辉煌的音乐舞蹈艺术之美,并由此分析唐王朝对外来文化包容学习的心态,接着思考这一时期艺术领域为何有如此辉煌的成就,由此导入下一环节,生产技术的进步,奠定物质基础与时俱进传承创新1、出示“雨中耕作图”2、出示壁画“疫病治疗”、“得医图”、“药师经变图”,并结合史料,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民众面临疾病的威胁,设置问题政府如何应对疾病疫情?3、出示壁画莫高窟159窟揩齿图合作探究,分析图文史料,获得历史信息,得出历史解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壁画进行细节挖掘,透过敦煌地区充满欢乐的小农生活画面,理解唐朝领先世界的农耕技术曲辕犁,进而感悟先进的生产方式在敦煌地区的扩展,推动敦煌地区经济开发和民族融合,敦煌地区因农耕文明而稳定繁荣。生产方式的进步同时也带动了生活方式的变化。壁画结合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古代疾病的流行,结合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中原王朝在河西走廊地区推行国家医疗,感悟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治对疫病防治的高效作用。国家医疗的推行推动了敦煌地区医学发展,也带动了民众生活观念的转变。壁画细节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在强有力的中央政权重视和推动下,敦煌地区医学的发展,同时也推动民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疫病的防控。归纳总结升华主题出示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数轴图,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并探究原因。出示五代敦煌守护人从青春坚守到白发的图片合作探究,理解一定时期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经济的反映,感悟家国情怀出示三国至隋唐文化成就数轴图,请学生概括这一时期文化呈现的特点,并探究原因,理解一定时期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敦煌只是三国至隋唐这一时期文化的一个缩影,背后承载着千年的华夏文明,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一代又一代人用尽一生去守护,致敬守护敦煌的工匠们,引导学生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