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思想史(第二版)》第五章“法先王”以重建社会秩序的孔孟儒家社会思想_第1页
《中国社会学思想史(第二版)》第五章“法先王”以重建社会秩序的孔孟儒家社会思想_第2页
《中国社会学思想史(第二版)》第五章“法先王”以重建社会秩序的孔孟儒家社会思想_第3页
《中国社会学思想史(第二版)》第五章“法先王”以重建社会秩序的孔孟儒家社会思想_第4页
《中国社会学思想史(第二版)》第五章“法先王”以重建社会秩序的孔孟儒家社会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法先王”以重建社会秩序的孔孟儒家社会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其祖先是宋国宗室,后逃难到鲁国定居下来,成为鲁人。他的家庭在父辈时已经降到武士一级,幼年丧父,家道中落。

孔子的思想以《论语》为代表。他不信神怪,专讲人事;政治上抛弃上古的天道思想,主张人治主义;以伦理为中心,其社会思想、政治主张均从伦理思想出发;主张以和平、折衷的方式改革现实的社会体制。

第一节孔子的社会思想一、社会规范思想——“礼治”与“正名”

孔子竭力提倡“礼治”,主张“齐之以礼”,用礼

规范人的行为。如前所述,古代所谓“礼”,包括范围很广。孔子所说的“礼”,不但是一种政治原则,一种仪文,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社会规范。

二、论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孔子对“仁”做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究竟什么是“仁”?应该说,孔子的“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难以一言蔽之。“仁”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从不轻易说谁是“仁人”。

三、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是什么呢?在关于“仁”的理论之下,孔子提出了低一层次的理论——“忠恕”。

四、解决贫富不均问题的设想

贫与富的对立问题是任何剥削社会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过在双方矛盾相对缓和一些的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家们不大注意这个问题,而更根本的,是他们不愿正视这个问题。

第二节孟子的社会思想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生卒年约在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一说认为是公元前390—公元前305年)。一、性善论

中国思想史视野中的人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生命的内核与本质,二是生命的可能。对人性持什么样的态度,关系到对人与社会的基本看法,所以人性问题就成了中国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两千年来争论不休。

二、论社会交往准则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人与人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而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应当遵照什么原则呢?孟子的学生万章就曾向孟子提出过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保持恭敬谦和的心态,在与人交往、交游、接谈时,尊重对方,谨守交友之“道”,待之以“礼”。

三、论社会分工

孟子认为,人类在社会中生活,必须有社会分工,才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生存。

四、对社会问题的考察及杜会管理方案

孟子处在社会激烈变革,社会问题丛生的时代,作为一个思想家,他不能不注重观察社会问题,揭示社会问题。他曾愤愤地批评当时社会,仁德的君王迟迟没有出现,百姓受暴政折磨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充满了对统治者和政治的失望,也深深地感受到儒者的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