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浙江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浙江大学医学重点、难点:
1.该病的败血症期、内脏损害期各型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2.肺弥漫性出血的机理。
3.赫氏反应及处理原则。重点、难点:概论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和猪是其主要传染源,该病呈全球性分布。青霉素等抗生素疗效很好。病后可获得较强免疫力。同型疫苗有预防作用。概论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早期:钩体败血症中期: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晚期: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常见死因肺弥漫性出血、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炎、溶血等70年代以前以黄疸出血多见,70年代以后以严重的肺出血多见●●临床特点早期:钩体败血症常见死因肺弥漫性出血、肝功能衰竭病原学
三属螺旋体形态模式回归热莱姆病梅毒钩体病病原学
三属螺旋体形态模式回归热病原学
革兰阴性,形态细长,一般12~18个细密规则的螺旋状结构,一端或两端呈钩状,故称钩端螺旋体。按生物学特性分问号状复合群(InterrogansComplex)为致病性钩体双曲复合群(BiflexaComplex)为腐生性钩体,不致病病原学革兰阴性,形态细长,一般12~18个细病原学形态特性培养抵抗力分型病原学形态病原学形态特性培养抵抗力分型
革兰染色呈阴性,但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呈淡红色,镀银染色呈黑或褐灰色病原学形态革兰染色呈阴性,但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呈淡病原学形态特性培养抵抗力分型
微嗜氧菌,在含兔血清的柯索夫(Korthof)培养基生长缓慢。可接种于幼龄豚鼠腹腔内进行分离。病原学形态微嗜氧菌,在含兔血清的柯索夫(Kor病原学形态特性培养抵抗力分型
在水和湿土中可存活1-3个月。对干燥、漂白粉、石灰、肥皂水、酒精、石炭酸等敏感。病原学形态在水和湿土中可存活1-3个月。对干燥、漂病原学形态特性培养抵抗力分型
分为25个血清群,250个以上血清型,我国主要菌群:黄疸出血群:毒力最强,为稻田型主要菌群波摩那群:洪水泛滥或暴雨后流行的主要群犬群流感伤寒群七日热群其次为秋季群、澳洲群、致热群、爪哇群等。病原学形态分为25个血清群,250个以上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1.黑线姬鼠:所带钩体主要为黄疸出血群,致病力高2.猪:所带钩体主要为波摩那群,毒力较弱3.犬:犬型钩体毒力较弱4.病人:排菌率低,带菌者少,可能性小流行病学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1、接触传播带菌动物排尿,进入周围环境,人的皮肤接触被污染的水。2、经消化道粘膜传播当喝大量水后胃液被稀释,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未经加热处理的食物,钩体通过消化道粘膜入侵体内。3、其他如被带菌动物咬伤等流行病学传染源1、接触传播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普遍易感,病后可获较强同型免疫力流行病学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季节性:夏秋季,洪水的发生可引起暴发流行。地区性:遍布世界各地,但以热带、亚热带及水稻种植为主的国家多发。流行性:我国有31个省(包括台湾),平均发病率9.01/10万,平均死亡率3.11%。职业性:多为与疫水接触的农民、渔民、下水道工人、屠宰工人及饲养员。流行病学传染源季节性:夏秋季,洪水的发生可引起暴发流行。发病机理及病理发病机理病理改变
钩体皮肤粘膜血流(钩体血症)早期/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肺出血肝炎间质性肾炎脑膜脑炎内脏发病机理及病理发病机理钩体皮肤粘膜血流(钩体血症)早期/流发病机理及病理发病机理病理改变毛细血管的感染中毒性损伤,重症可引起内脏与组织的重度病变发病机理及病理发病机理毛细血管的感染中毒性损伤,内脏损害期的发病机理有三种特征:毛细血管病损是基础:组织损伤和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损害。临床类型以病理为基础:由全身毛细血管病变导致的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则形成了主要的临床表现,并依据受累主要靶器官的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临床类型。病理特征: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组织形态轻微变化不相一致。如肺弥漫性出血时,其功能障碍很严重,但病理损伤却较轻微。内脏损害期的发病机理有三种特征:肺病理损伤(1)具备三大发病要素:①钩体数量多,②致病力强,③毒力大;(2)由于钩体毒素与肺组织间相互反应引起肺毛细血管功能改变或结构变化,肺组织无明显结构破坏。(3)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由松弛到完全开启,形成细胞间的“孔道”或称窗口,红细胞则以伪足形式由孔道中溢入肺泡;这种出血并非血管破裂出血,实属肺微血管漏出性出血,故广泛、迅速,可致口鼻涌血。肺病理损伤(1)具备三大发病要素:①钩体数量多,②致病力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示意图紧密松动开启窗口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示意图紧密松动开启窗口钩端螺旋体病肺:多灶性出血明显,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钩端螺旋体病肺:多灶性出血明显,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肾脏: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部分肾小管基底膜破裂,肾小管管腔扩大、管腔内可充满血细胞或透明管型,可使管腔阻塞。间质性肾小球肾炎是钩体病的基本病变。肝脏:肝肿大。肝细胞退行性变,脂肪变,坏死,肝内胆管胆汁淤积。脑膜及脑:脑膜及实质血管损害和炎性浸润。
心脏
:心肌纤维浊肿、溶解,灶性坏死、间质水肿,出血,单核细胞浸润。骨骼肌:特别是腓肠肌肿胀,横纹消失、出血,并有肌浆空泡、融合,致肌浆仅残留细微粒或肌浆及肌原纤维消失。
肾脏: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部分肾小管基底膜破裂钩端螺旋体肝病:多发性肝坏死,斑驳的外观多灶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的肾实质外观钩端螺旋体肝病:多发性肝坏死,斑驳的外观多灶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潜伏期:2~28天,一般为7~14天。临床表现常多种多样,轻重不一。临床分期早期:又称为钩体败血症期中期:又称为器官损伤期后期:又称为恢复期或后发症期临床表现潜伏期:2~28天,一般为7~14天。临床分期临床分期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三症畏寒、发热,肌肉酸痛,软弱无力三征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疼痛临床表现单纯型三症三征钩体病教学讲解课件
上述症状为一般流感伤寒型的典型症状,为最常见的病型(占90%),轻者似感冒,内脏损害少,3~5天自愈。绝大部分病例此时钩体自血液及脑脊液中消失。有些病例由于抵抗力较弱,菌型毒力较强,或因治疗不当则发展为内脏损害而表现为相关类型。上述症状为一般流感伤寒型的典型症状,为最常见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1.轻度出血型
咳嗽与少量血痰,肺部可闻少许湿罗音。胸部X线阴影呈点状或小片状,及时治疗预后好。临床表现单纯型1.轻度出血型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临床表现单纯型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2、弥漫性肺出血型
症状发热及中毒症状进行性加重呼吸、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发绀。血痰增多,甚至口鼻涌血,双肺湿罗音增多,X线片为广泛点片状或大片状融合影意识大多神志恍惚,表情呈恐惧感,甚至昏迷临床表现单纯型2、弥漫性肺出血型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临床表现单纯型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肺弥漫性出血型发生原因①病原菌毒力强,主要为黄疸出血群②病人免疫力下降③病后未及时治疗④病后治疗出现赫氏反应者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毒物质的超敏反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弥漫性出血型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赫氏反应
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一般在首剂青霉素2~4(1/4~6)小时发生,突起发冷、寒战、高热,持续0.5~2小时,继后大汗,发热骤退,重者可发生休克,大部分病人可导致病情加重。临床表现单纯型赫氏反应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
黄疸、肝大、肝损害出血(鼻衄、皮肤粘膜、内脏)肾损害(蛋白尿→肾衰)4–5d早期症侯群临床表现单纯型黄疸、肝大、肝损害出血(鼻衄、皮肤粘膜、内脏钩体病教学讲解课件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
早期症侯群头痛、呕吐、烦躁意识障碍、抽搐、瘫痪、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脑脊液改变:压力↑,蛋白↑,白细胞↑,大多く500,糖↓氯化物正常2-3d临床表现单纯型早期症侯群头痛、意识障碍、抽搐、瘫痪、脑水肿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各型钩体均可有肾损害表现,单独肾功能衰竭型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少尿、尿闭,出现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酸中毒。严重病例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临床表现单纯型各型钩体均可有肾损害表现,单独肾功能衰竭型少见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部分病人在发热消退恢复期可再次出现发热、眼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由机体感染钩体后诱发的变态反应引起。后发热:常见于波摩那群反应性脑膜炎:稍晚于后发热眼后发症闭塞性脑动脉炎:脑基底部多发动脉炎导致脑缺血,引起偏瘫、失语等,大多可恢复临床表现单纯型部分病人在发热消退恢复期可再次出现发热、眼部症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眼后发症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脉络膜炎临床表现单纯型眼后发症流感伤寒型最常见,多见于我国北方;肺出血型较多见于川、陕地区;黄疸出血型较多见于广东等地;脑膜脑炎型较多见于福建等省。流感伤寒型最常见,多见于我国北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和PMN轻度增高或正常尿常规:约2/3患者有轻度蛋白尿,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或管型血沉:增快血培养阳性率20%~70%,应用不多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显凝试验),以暗视野镜检病后7~8d出现阳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病初与恢复期双份血清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其他方法:免疫荧光抗体,ELISA及PCR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和PMN轻度增高或正常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地区流行季节(6-10月)接触疫水者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症”“三征”内脏损害表现三症畏寒,发热肌肉酸痛软弱无力三征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疼痛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三症”三症三征“三症”“三征”内脏损害表现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肺出血肝炎间质性肾炎脑膜脑炎型内脏“三症”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常规:血WBC↑,N↑尿尿蛋白阳性,镜检现红、白细胞及管型血培养:阳性率20~70%显凝试验:病后7~8日出现阳性,阳性率1:400(++)以上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常规:临床诊断口诀寒热“三痛”爬不起,拒绝检查腓肠肌,眼红出血淋巴肿,流行多在夏秋季。临床诊断口诀寒热“三痛”爬不起,鉴别诊断流感伤寒型:流感、伤寒、败血症鉴别。肺出血型:大叶性肺炎、肺结核及支扩咳血鉴别。黄疸出血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鉴别。肾功能衰竭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小管肾炎鉴别。脑膜脑炎型: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鉴别诊断流感伤寒型:流感、伤寒、败血症鉴别。治疗治疗原则:"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抢救。治疗治疗原则:"三早一就"1.败血症期(1)一般支持和对症治疗及护理强调卧床;(2)抗菌疗法首选药为青霉素,要求起病三日内开始使用,剂量160~240万单位/日。疗程5~7天或体温下降3天。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庆大霉素、多西环素等,疗程同青霉素。首剂用量宜小(40万单位)或加用大剂量氢化考的松500mg/次或地塞米松5~10mgVD,以避免发生赫氏反应。(3)循环衰竭的治疗按感染性休克抢救。1.败血症期赫氏反应Herxheimer定义:是一种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治疗后半个小时至4小时发生,是因为大量钩体被青霉素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症状加重,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可诱发肺弥漫性出血。治疗:氢化可的松200-300mg静滴或地塞米松5-10mg静注+镇静、降温、抗休克治疗。预防:首剂用量宜小(40万单位)或加用大剂量氢化考的松500mg/次或地塞米松5~10mgVD。赫氏反应Herxheimer定义:是一种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2.内脏损害期(1)肺出血型:采取抗菌、激素、镇静、强心、给氧、止血为主的综合措施。忌用升压药。(2)黄疸出血型:参考黄疸型肝炎治疗。(3)脑膜脑炎型:参考乙脑的治疗(4)肾型(5)休克型3.后发症治疗一般采取对症治疗,不需抗生素治疗,重者可用激素2.内脏损害期预后
本病预后相差悬殊,与治疗的早晚个体差异、疾病类型有关。起病48小时内接受抗生素与相应治疗者恢复快,很少死亡。但如迁延至中晚期,则病死率增高。低免疫状态者易演变为重型,肺弥漫性出血型病死率为高达10~20%。葡萄膜炎与脑动脉栓塞者可有后遗症。
预后本病预后相差悬殊,与治疗的早晚个体差异、疾病类型有关预防
传染源的管理:防鼠、灭鼠。及早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对病人的血尿等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用水消毒,防止接触疫水。主动免疫:可用根据当地流行的主要菌群制备的多价疫苗进行预防接种。药物预防:对未免疫但必须接触疫水者,可用四环素或强力霉素口服,保护率约90%预防
女性,30岁,重庆农民人,发热3天,T39~40℃,伴乏力、全身酸痛及头痛,于8月20日入院.既往体健,一月前一直在稻田收割水稻。PE:T39.5℃,Bp100/80mmHg,神清,急性热面容,双眼结膜充血,腹股沟可及3个黄豆大淋巴结,压痛阳性,心肺(-),腹(-)双下肢腓肠肌触痛(+)。化验:WBC8×109/L,中性70%,淋巴30%。病例女性,30岁,重庆农民人,发热3天,T39~40℃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浙江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浙江大学医学重点、难点:
1.该病的败血症期、内脏损害期各型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2.肺弥漫性出血的机理。
3.赫氏反应及处理原则。重点、难点:概论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和猪是其主要传染源,该病呈全球性分布。青霉素等抗生素疗效很好。病后可获得较强免疫力。同型疫苗有预防作用。概论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早期:钩体败血症中期: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晚期: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常见死因肺弥漫性出血、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炎、溶血等70年代以前以黄疸出血多见,70年代以后以严重的肺出血多见●●临床特点早期:钩体败血症常见死因肺弥漫性出血、肝功能衰竭病原学
三属螺旋体形态模式回归热莱姆病梅毒钩体病病原学
三属螺旋体形态模式回归热病原学
革兰阴性,形态细长,一般12~18个细密规则的螺旋状结构,一端或两端呈钩状,故称钩端螺旋体。按生物学特性分问号状复合群(InterrogansComplex)为致病性钩体双曲复合群(BiflexaComplex)为腐生性钩体,不致病病原学革兰阴性,形态细长,一般12~18个细病原学形态特性培养抵抗力分型病原学形态病原学形态特性培养抵抗力分型
革兰染色呈阴性,但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呈淡红色,镀银染色呈黑或褐灰色病原学形态革兰染色呈阴性,但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呈淡病原学形态特性培养抵抗力分型
微嗜氧菌,在含兔血清的柯索夫(Korthof)培养基生长缓慢。可接种于幼龄豚鼠腹腔内进行分离。病原学形态微嗜氧菌,在含兔血清的柯索夫(Kor病原学形态特性培养抵抗力分型
在水和湿土中可存活1-3个月。对干燥、漂白粉、石灰、肥皂水、酒精、石炭酸等敏感。病原学形态在水和湿土中可存活1-3个月。对干燥、漂病原学形态特性培养抵抗力分型
分为25个血清群,250个以上血清型,我国主要菌群:黄疸出血群:毒力最强,为稻田型主要菌群波摩那群:洪水泛滥或暴雨后流行的主要群犬群流感伤寒群七日热群其次为秋季群、澳洲群、致热群、爪哇群等。病原学形态分为25个血清群,250个以上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1.黑线姬鼠:所带钩体主要为黄疸出血群,致病力高2.猪:所带钩体主要为波摩那群,毒力较弱3.犬:犬型钩体毒力较弱4.病人:排菌率低,带菌者少,可能性小流行病学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1、接触传播带菌动物排尿,进入周围环境,人的皮肤接触被污染的水。2、经消化道粘膜传播当喝大量水后胃液被稀释,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未经加热处理的食物,钩体通过消化道粘膜入侵体内。3、其他如被带菌动物咬伤等流行病学传染源1、接触传播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普遍易感,病后可获较强同型免疫力流行病学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季节性:夏秋季,洪水的发生可引起暴发流行。地区性:遍布世界各地,但以热带、亚热带及水稻种植为主的国家多发。流行性:我国有31个省(包括台湾),平均发病率9.01/10万,平均死亡率3.11%。职业性:多为与疫水接触的农民、渔民、下水道工人、屠宰工人及饲养员。流行病学传染源季节性:夏秋季,洪水的发生可引起暴发流行。发病机理及病理发病机理病理改变
钩体皮肤粘膜血流(钩体血症)早期/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肺出血肝炎间质性肾炎脑膜脑炎内脏发病机理及病理发病机理钩体皮肤粘膜血流(钩体血症)早期/流发病机理及病理发病机理病理改变毛细血管的感染中毒性损伤,重症可引起内脏与组织的重度病变发病机理及病理发病机理毛细血管的感染中毒性损伤,内脏损害期的发病机理有三种特征:毛细血管病损是基础:组织损伤和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损害。临床类型以病理为基础:由全身毛细血管病变导致的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则形成了主要的临床表现,并依据受累主要靶器官的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临床类型。病理特征: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组织形态轻微变化不相一致。如肺弥漫性出血时,其功能障碍很严重,但病理损伤却较轻微。内脏损害期的发病机理有三种特征:肺病理损伤(1)具备三大发病要素:①钩体数量多,②致病力强,③毒力大;(2)由于钩体毒素与肺组织间相互反应引起肺毛细血管功能改变或结构变化,肺组织无明显结构破坏。(3)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由松弛到完全开启,形成细胞间的“孔道”或称窗口,红细胞则以伪足形式由孔道中溢入肺泡;这种出血并非血管破裂出血,实属肺微血管漏出性出血,故广泛、迅速,可致口鼻涌血。肺病理损伤(1)具备三大发病要素:①钩体数量多,②致病力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示意图紧密松动开启窗口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示意图紧密松动开启窗口钩端螺旋体病肺:多灶性出血明显,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钩端螺旋体病肺:多灶性出血明显,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肾脏: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部分肾小管基底膜破裂,肾小管管腔扩大、管腔内可充满血细胞或透明管型,可使管腔阻塞。间质性肾小球肾炎是钩体病的基本病变。肝脏:肝肿大。肝细胞退行性变,脂肪变,坏死,肝内胆管胆汁淤积。脑膜及脑:脑膜及实质血管损害和炎性浸润。
心脏
:心肌纤维浊肿、溶解,灶性坏死、间质水肿,出血,单核细胞浸润。骨骼肌:特别是腓肠肌肿胀,横纹消失、出血,并有肌浆空泡、融合,致肌浆仅残留细微粒或肌浆及肌原纤维消失。
肾脏: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部分肾小管基底膜破裂钩端螺旋体肝病:多发性肝坏死,斑驳的外观多灶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的肾实质外观钩端螺旋体肝病:多发性肝坏死,斑驳的外观多灶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潜伏期:2~28天,一般为7~14天。临床表现常多种多样,轻重不一。临床分期早期:又称为钩体败血症期中期:又称为器官损伤期后期:又称为恢复期或后发症期临床表现潜伏期:2~28天,一般为7~14天。临床分期临床分期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三症畏寒、发热,肌肉酸痛,软弱无力三征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疼痛临床表现单纯型三症三征钩体病教学讲解课件
上述症状为一般流感伤寒型的典型症状,为最常见的病型(占90%),轻者似感冒,内脏损害少,3~5天自愈。绝大部分病例此时钩体自血液及脑脊液中消失。有些病例由于抵抗力较弱,菌型毒力较强,或因治疗不当则发展为内脏损害而表现为相关类型。上述症状为一般流感伤寒型的典型症状,为最常见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1.轻度出血型
咳嗽与少量血痰,肺部可闻少许湿罗音。胸部X线阴影呈点状或小片状,及时治疗预后好。临床表现单纯型1.轻度出血型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临床表现单纯型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2、弥漫性肺出血型
症状发热及中毒症状进行性加重呼吸、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发绀。血痰增多,甚至口鼻涌血,双肺湿罗音增多,X线片为广泛点片状或大片状融合影意识大多神志恍惚,表情呈恐惧感,甚至昏迷临床表现单纯型2、弥漫性肺出血型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临床表现单纯型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肺弥漫性出血型发生原因①病原菌毒力强,主要为黄疸出血群②病人免疫力下降③病后未及时治疗④病后治疗出现赫氏反应者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毒物质的超敏反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弥漫性出血型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赫氏反应
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一般在首剂青霉素2~4(1/4~6)小时发生,突起发冷、寒战、高热,持续0.5~2小时,继后大汗,发热骤退,重者可发生休克,大部分病人可导致病情加重。临床表现单纯型赫氏反应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
黄疸、肝大、肝损害出血(鼻衄、皮肤粘膜、内脏)肾损害(蛋白尿→肾衰)4–5d早期症侯群临床表现单纯型黄疸、肝大、肝损害出血(鼻衄、皮肤粘膜、内脏钩体病教学讲解课件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
早期症侯群头痛、呕吐、烦躁意识障碍、抽搐、瘫痪、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脑脊液改变:压力↑,蛋白↑,白细胞↑,大多く500,糖↓氯化物正常2-3d临床表现单纯型早期症侯群头痛、意识障碍、抽搐、瘫痪、脑水肿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各型钩体均可有肾损害表现,单独肾功能衰竭型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少尿、尿闭,出现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酸中毒。严重病例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临床表现单纯型各型钩体均可有肾损害表现,单独肾功能衰竭型少见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部分病人在发热消退恢复期可再次出现发热、眼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由机体感染钩体后诱发的变态反应引起。后发热:常见于波摩那群反应性脑膜炎:稍晚于后发热眼后发症闭塞性脑动脉炎:脑基底部多发动脉炎导致脑缺血,引起偏瘫、失语等,大多可恢复临床表现单纯型部分病人在发热消退恢复期可再次出现发热、眼部症临床表现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后期并发症眼后发症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脉络膜炎临床表现单纯型眼后发症流感伤寒型最常见,多见于我国北方;肺出血型较多见于川、陕地区;黄疸出血型较多见于广东等地;脑膜脑炎型较多见于福建等省。流感伤寒型最常见,多见于我国北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和PMN轻度增高或正常尿常规:约2/3患者有轻度蛋白尿,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或管型血沉:增快血培养阳性率20%~70%,应用不多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显凝试验),以暗视野镜检病后7~8d出现阳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病初与恢复期双份血清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其他方法:免疫荧光抗体,ELISA及PCR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和PMN轻度增高或正常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地区流行季节(6-10月)接触疫水者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症”“三征”内脏损害表现三症畏寒,发热肌肉酸痛软弱无力三征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疼痛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三症”三症三征“三症”“三征”内脏损害表现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肺出血肝炎间质性肾炎脑膜脑炎型内脏“三症”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常规:血WBC↑,N↑尿尿蛋白阳性,镜检现红、白细胞及管型血培养:阳性率20~70%显凝试验:病后7~8日出现阳性,阳性率1:400(++)以上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常规:临床诊断口诀寒热“三痛”爬不起,拒绝检查腓肠肌,眼红出血淋巴肿,流行多在夏秋季。临床诊断口诀寒热“三痛”爬不起,鉴别诊断流感伤寒型:流感、伤寒、败血症鉴别。肺出血型:大叶性肺炎、肺结核及支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监理报告3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恒定电流第3节焦耳定律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1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6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5节宇宙航行课时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
- 工业泵配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体温计的不良事件报告表
- 2024-2030年中国法莫替丁片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能源管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
- 2024年仿石材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木制建筑装饰材料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宁波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申请报告
- 2024年企业规章制度修订方案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方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
- 史上最完善IPD培训资料华为IPD培训资料
- 2024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选必上、中)及详细答案
- 《选材专项训练》课件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平台和架体检查验收表
- 小儿麻疹的护理查房
-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GB/T 19830-2023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