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四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A.推行郡国并行B.实施汉承秦制C.实行休养生息D.颁布推恩令【解析】选C。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材料的信息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故选C。2.(2021·济宁模拟)汉初,汉高祖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也规定商人子弟不能为官。但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却出现了“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的局面。该局面的岀现是由于 ()A.重农抑商政策推行不力B.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C.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商业发展改变了原有的阶级关系【解析】选C。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虽然汉代统治者实行抑商政策,但由于文景时期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使商人经济实力有所增强,故C正确,A排除;商人经济实力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并非汉初无为而治的主观目的,排除B;商人的社会地位并未因经济实力的改变而变化,排除D。3.西汉初年,实行封国与郡县交错并存的政区体制,但分封诸侯时规定王国中“总纲纪、统众官”的相由中央任命。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试图防范封国势力膨胀B.威胁中央集权的因素消除C.统治者试图恢复西周分封制D.县官的级别比诸侯高【解析】选A。据材料“分封诸侯时规定王国中‘总纲纪、统众官’的相由中央任命”可知汉初在郡国并行制下,中央在王国内设置相,加强对王国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A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郡国并行制导致了七国之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故B错误;汉初郡国并行制主要是维护皇权统治,并非恢复西周的政治制度,故C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强调郡县与王国的地位高低,故D错误。4.汉武帝一面颁布“推恩令”,利诱各王国推恩子弟,裂土封侯,以削弱诸侯王国;另一方面,却先后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刘髆为齐王、燕王、广陵王、昌邑王,而四位皇子终武帝一朝,均不曾实行“推恩令”。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服务于大一统的现实需要B.对王国问题的认识不足C.源于血缘亲情的伦理考量D.对推恩令政策实践的反思【解析】选A。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削弱诸侯王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大一统;他分封皇子却不曾实行推恩令,是为了自己直接控制皇子,也是服务于大一统的现实需要,故选A。5.(2020·潍坊模拟)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 ()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有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解析】选B。根据材料所述,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东汉末年,州牧由重臣担任,同时掌握了一州军政,州牧也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种变化使州牧权力日益增强,为汉末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故B符合题意;材料同吏治是否清明和高效无关,A错误;材料是选派州牧,同宗法制无关,C错误;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的是科举制,同材料无关,D错误。【加固训练】(2020·菏泽模拟)汉代刺史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仅能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据此可知,刺史 ()A.直属中央位高权重B.能够决定官吏升迁C.可以监察文武百官D.重在维护中央权威【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刺史监察地方甚至贬退大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权势的扩大,维护中央权威,故选D;刺史直属中央,位卑权重,排除A;据材料“不仅能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可知刺史行使监察权,不能决定官吏升迁,排除B;汉代刺史监察地方,御史大夫监察中央文武百官,排除C。6.(2021·南宁模拟)汉武帝中期,皇帝起用南阳制铁商孔仅、齐地盐商东郭成阳为大农丞,在各地设置盐铁官、酒榷官。不久,商人之子桑弘羊被任命为治粟都尉,取代孔仅掌管盐铁。任用这些官员的主要目的是 ()A.制衡儒家学者的崛起B.赢取商人对国家的支持C.突破重农抑商的禁锢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解析】选D。依据材料,汉武帝中期在各地设置盐铁官、酒榷官,启用南阳制铁商孔仅、齐地盐商东郭成阳为大农丞;商人之子桑弘羊被任命为治粟都尉管盐铁,可知此时汉武帝实施盐铁官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控,故选D。7.(2020·日照模拟)西汉丞相共计45人。历朝丞相的出身如下表所示。当政者高帝惠帝高后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丞相数1314412352551出身功臣1功臣3功臣1功臣4功臣子3,其他1功臣子5,外戚宗室3,掾史文吏1,其他3掾史文吏3掾史文吏4,经学之士1经学之士2外戚宗室1,掾史文吏1,经学之士3掾史文吏1,经学之士4经学之士1据此可知,西汉 ()A.社会政局逐渐陷入动荡B.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C.宰相权力日益受到限制D.选人用人标准渐趋统一【解析】选B。汉初丞相出身多为功臣,经过西汉时期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后,经学之士数量不断上升,B正确;丞相出身变化与社会政局无关,排除A;题干未体现出丞相权力受限,排除C;不同执政者统治时期丞相出身并不完全一致,说明当时选人用人标准并不统一,排除D。【拔高训练】(2020·渭南二模)西汉武帝时期,一方面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另一方面又任用酷吏开边兴利,还摧毁太子的守文集团。晚年的汉武帝下轮台罪己诏,改弦更张、与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祸”。据此可知汉武帝统治时期 ()A.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融合B.儒家思想始终是指导思想C.西汉社会矛盾非常突出D.采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解析】选D。汉武帝时期,推行“独尊儒术”,任用信奉法家理念的“酷吏开边兴利”,还为避免亡秦之祸,实行“与民休息”的黄老之治等可知,汉武帝统治时期采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D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汉武帝“融合”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A错误;儒家思想并非“始终”是汉武帝统治的指导思想,B错误;西汉社会矛盾非常突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8.(2021·潍坊模拟)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再以“齐人”“燕人”“楚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大家“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逐渐都称为“汉人”。这表明汉代 ()A.中国的疆域基本确立B.中央集权巩固发展C.民族认同感大大加强D.政权分裂根源消除【解析】选C。根据材料“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再以‘齐人’‘燕人’‘楚人’相区别……逐渐都称为‘汉人’”说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故选C;材料中百姓观念的变化与疆域基本确立无关,排除A;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与制度的继承与创新有关,排除B;政权分裂根源消除与后来历史发展相违背,排除D。9.(2021·南昌模拟)汉武帝多次组织、发动大规模的迁徙平民充实边疆,并将罪犯全族发配到边疆。为了增加徙民的力度,他甚至将许多获罪的贵族、高官及其家族也编配到徙民的行列里。徙民举措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促进了民族交融C.加强了君主专制 D.扩大了疆域面积【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汉武帝多次组织、发动大规模的徙民充边,促进了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故选B;材料重在强调徙民充边,土地兼并与材料无关,排除A;徙民充边有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加强没太多的关系,排除C;徙民充边只是在原来的边界范围内,疆域面积并不会扩大,排除D。10.(2021·北京模拟)史料是认识历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史料可以证明 ()①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属于公元前4世纪的居民点遗址中,发现有葡萄籽核②《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葡萄)酒。”(大宛国首府贰师城,即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A.公元前4世纪中亚能酿造葡萄酒B.大宛国向汉朝学习葡萄种植技术C.西汉时期大宛国已能够食用葡萄D.西汉时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中原【解析】选C。从材料“大宛国首府贰师城,即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和材料“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属于公元前4世纪的居民点遗址中,发现有葡萄籽核”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大宛国已能够食用葡萄,C正确;有葡萄籽核,并不能证明能酿葡萄酒,排除A;材料中的信息没有体现向汉朝学习的内容,排除B;大宛国不在中原地区,排除D。11.东汉后期,皇权逐渐失去了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礼乐制度被破坏B.外戚宦官相互勾结C.以“柔道”治天下D.地方豪强势力膨胀【解析】选D。本题考查东汉后期政治局势形成的原因。要求学生定位于东汉后期的特定时空,明确“全国政局”的确切含义。东汉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导致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拔高训练】东汉豪强地主在田庄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田庄 ()A.是王国问题的延续B.有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C.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D.不利于对地方有效管理【解析】选D。材料中田庄有自家的宾客附徒,可以“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说明对地方的影响极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D正确。12.从汉武帝统治时期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 ()A.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D.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解析】选D。根据题意不能说明汉武帝到东汉中期的皇帝都喜欢大赋,和帝以后的皇帝都喜欢小赋,所以不能反映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故排除A;和帝以后的赋以抒情为主,所以不能说明士人热衷颂扬国运,故排除B;赋是汉代盛行的文学体裁,但它不是官方文学,故排除C;由大赋到小赋的转变是当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是时代变化的结果,故选D。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2021·海南模拟)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材料二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溥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董仲舒(1)指出材料一、二中民本思想的内涵有何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2)结合戊戌变法,举例说明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和政治实践。(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材料一“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可知孟子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爱惜民力,重民保民;据材料二“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可知董仲舒强化王权,主张轻民重天。第二问,结合所学可知,从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到汉武帝时期“君权神授,轻民重天”思想的变化说明汉代大一统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第(2)题,依所学,资产阶级维新派将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兴民权、设议院等民权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变法减少阻力;政治实践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失败。答案:(1)变化:孟子主张重民保民,董仲舒主张轻民重天。(4分)原因:大一统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2分)(2)思想演变:资产阶级改良派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嫁接”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政治实践:发起维新变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6分)14.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一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丧葬制度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据新浪财经网《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任选两个角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首先表明观点,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佐证。其次,根据题干要求“从出土文物入手”对“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逐一分析。答案: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1分)政治上,高等级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虽然削弱了王国势力,但仍保留了王侯的尊贵等级地位,政治上王侯们仍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机购买合同协议
- 结算协议与合同不符
- 赔款协议合同之债
- 门窗装修合同协议
- 园艺师创新扩展计划试题及答案
- 目标明确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辅导员考试团队建设技巧试题及答案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价值观教育题及答案
- 各大学辅导员考试内容分析及试题及答案
- 初中试验班试题及答案
- 华为财务管理(6版)-华为经营管理丛书
- 化工工艺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技术规范
- 食品欺诈和预防知识专题培训课件
- 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区域环境概况自然及社会环境概况
- 超声技术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杭州医学院
- 盐酸乙醇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 网络经济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薄膜材料与技术(全套课件)上
- 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 急诊科运用PDCA对急诊患者预检分诊登记系统使用率低原因分析品管圈鱼骨图柏拉图对策拟定
- 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10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