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0~8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烟”,这些“白烟”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3.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B.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4.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当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浸没在三个杯子内的水中(ρ铜>ρ铁>ρ铝),三个杯子中的水都没有溢出,且杯中的水面恰好相平,则这三个杯子中A.装铝块的杯内水最多 B.装铁块的杯内水最少C.装铜块的杯内水最多 D.三个杯子装水一样多5.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定要选择地面为参照物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空中加油机和歼击机相对运动时才能完成加油任务6.如图所示是电学中常见的电路图,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下列选项中加的元件,并进行对应实验,对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调节电阻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C.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D.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求平均电功率7.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C.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D.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8.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A. B. C. D.9.根据图示判断ρ甲、ρ乙密度的大小关系()A.ρ甲>ρ乙 B.ρ甲<ρ乙C.ρ甲=ρ乙 D.没有关系10.小超同学用相机拍摄下了八中校徽,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镜头是凹透镜B.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乙照片比甲照片的像距大D.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应将照相机适当远离校徽11.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关于这个公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B.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C.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D.教室里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13.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的倒影 B.水中的筷子C.林间的光斑 D.汽车后视镜14.一块质地均匀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改变的是()A.体积 B.质量 C.表面积 D.密度1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一个清晰的更小的实像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向左移动水凸透镜到适当的位置后,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内慢慢抽水,在光屏上有可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正方形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得到蜡烛完整的像16.甲物质的密度为,乙物质的密度为,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A. B. C. D.17.小云同学在一次测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A.3.2cm B.3.25cm C.3.3cm D.3.5cm18.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19.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0.下列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锅盖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把食盐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成了盐水,这是熔化现象C.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冰糕,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D.烧水时,发现水温达不到100℃就沸腾了,是因为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2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kg的是()A.两个鸡蛋 B.一只老母鸡 C.一头大绵羊 D.一张课桌22.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干净的路面,这是因为()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2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4.在物理图像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倾斜程度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像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A.图a中直线与横轴夹角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该物质的密度不变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25.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王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杯质量为40gB.60cm3该液体质量为60gC.该液体密度为2g/cm3D.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26.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B.人体正常体温是47.5℃C.一张物理课本纸的厚度为1cm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g27.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mm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八年级物理书的重力约为0.2ND.人心脏跳动一次约5s28.如图所示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在完全失重的“天宫二号”里,下列实验可以完成的是()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B.用重垂线检验物体是否竖直C.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29.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米处,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镜移动6秒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多少米?此时像的大小变化么?现在穿衣镜后放一块不透明木板如图所示,平面镜能不能成像?()A.2m变大能B.2m不变不能C.4m不变不能D.4m不变能30.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超市里收银员收款时,往往用一个类似探头的扫描器照射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电脑里,从而识别商品的种类和价格。如图所示,条形码由黑白相间的条纹组成,其中黑色条纹能够______(填“反射”或“吸收”)各种色光;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在______的照射下会显现出来。32.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不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中,照片________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____________是用相机乙拍摄的。33.《是真的吗》?有人说在塑料袋中装入少量酒精,且把塑料袋内的气体排放干净并扎紧袋口,再把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塑料袋会鼓起来。你认为这种说法是________(选填“真有”或者“假的”)。判断的依据是____;若再将塑料袋置于冰水中,袋内酒精将会___。(酒精沸点78℃)34.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像。若某人的眼睛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应佩戴________镜矫正。3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一叶障目”说的是光的______,“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36.暖气通常安置于房间的地面上,由于低处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密度_____(选填“大”或“小”)而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周围冷空气就补充过来,形成冷、热空气的交互循环,更有利于整个房间变得温暖.37.一块质量为1.8kg的冰块,它的密度是0.9×103kg/m3,它的物理含义是______;如果这块冰全部熔化成水,水的体积是______。38.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_,水的体积是______。(冰的密度为0.9×103kg/m3)39.寒冷的冬天,人在户外活动时,眉毛或胡子上形成的“白霜”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3D打印是现代制造业的最新技术。我国飞机制造中就用3D打印技术制造钛合金零件,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40.灯塔市元旦假期的气温全天都在在0℃以下,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___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坐满师生的校车车窗有时会“上汗”,属于_____现象,有时会“结冰花”,属于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______;(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v2(选填“>”、“<”或“=”)。4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块熔化的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1)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min。(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第4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态。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55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76.5g,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注满煤油后的总质量为多少?(已知:ρ钢=7.9×103kg/m3,ρ煤油=0.8×103kg/m3)44.一个铜球体积是30cm3,质量是178g。(已知ρ铜=8.9×103kg/m3,ρ水=1.0103kg/m3)求:(1)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若为空心则空心体积;(3)若往球空心部分注满水时,铜球和水的总质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B【详解】A.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0~8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沸点超过了酒精温度计的量程,所以他不可以选用量程为0~80℃的酒精温度计;故A错误;B.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故B项正确;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C项错误;D.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D项错误。2、C【分析】正确使用刻度尺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代表的长度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详解】(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时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右侧示数为5.25cm,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物体的长度为.故选C.【点睛】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难点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B【详解】A.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B.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C.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垫上圆柱形钢管,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故选B。4、C【详解】实心铜块、铁块、铝块的质量相同,ρ铜>ρ铁>ρ铝,由ρ=可知,铜块的体积最小,铝块的体积最大;而放入杯子中液面相平,盛水最多的杯子应是体积最小的铜块。故选C。5、C【详解】A.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选择除物体本身以外的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物,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以地面为参照物,但并不是一定要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故A错误;B.比较运动快慢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的路程,路程越长则运动越快。若只知道路程的长短,不知道所用的时间,则无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B错误;C.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C正确;D.空中加油机和歼击机完成加油任务时需要在空中相互连接,所以要保持相对静止才能完成任务,故D错误。故选C。6、A【详解】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保证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需要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为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故A正确;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应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所以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为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故B错误;C.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值,所以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为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C错误;D.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由于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能求平均电功率,故D错误。故选A。7、D【详解】A.超声波是声音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故A错误;B.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故B错误;C.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故C错误;D.次声波是声音振动频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故D正确。故选D。8、B【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即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首先确定反射光线①,因法线可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平分,可确定其位置②;法线的垂直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③,故选B.9、A【详解】由图可知,当质量为2时,甲的体积为1,乙的体积为2,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根据公式得,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选A。10、C【详解】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故A错误;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乙照片比甲照片的像距大,拍摄乙照片,应将照相机适当靠近校徽,故C正确,D错误。11、B【详解】ACD.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通过它的电流无关,且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其阻值不为零,故ACD错误;B.同一导体的电阻不变,由可知,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故D正确。
故选B。12、C【详解】A.湖面上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C符合题意;D.教室里的同学之所以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线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13、B【详解】A.平静水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B.水中筷子看起来变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故C项不符合题意;D.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D项不符合题意。14、D【分析】本题考查质量与密度的影响因素。【详解】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其组成物质减少,故质量减小,体积和表面积也减小,但组成的物质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选D。15、BC【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当他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使凸透镜的焦距变小,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强,光线会比注水前要提前交汇,所以像会向透镜方向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地像,光屏将靠近透镜向左移动,而且像变小,故B正确;C.水透镜移动到蜡烛和光屏中点时,利用注射器抽水,水透镜的焦距变大,当焦距变大为蜡烛和光屏距离的四分之一时,会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正确;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正方形的纸片,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改变,折射光线变少,故D错误。故选BC。16、A【详解】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乙,混合后总体积是V混,因为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所以V甲+V乙=V混即带入数据解得故选A。17、B【详解】由图知:上面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A=3.25cm.下面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5cm=5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5mm;木块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2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B=3.2cm.因为上面刻度尺的准确程度较高,所以木块的长度更接近于3.25cm.故选B.18、A【详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A正确;B.“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白气”的形成都包含液化现象,B错误;C.雾是极小的水滴悬浮在空气中,所以雾散去是水滴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C错误;D.冰花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除此之外,还有霜、雪等,D错误。故选A。【点睛】19、C【解析】解: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不用力甩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只被测者的体温高于体温计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才会发生变化,如果被测者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注不变化,仍为38℃;所以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答案为C.点睛: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据此作答.20、C【详解】A.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溶化过程,是扩散现象,故B错误;C.从冰箱中取出的冰糕温度低于气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液化为液态小水滴,附着在冰糕的包装上,故C正确;D.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低,故D错误。21、B【详解】一个鸡蛋质量大约是0.05kg---0.1kg,一头大绵羊要在几十kg以上,课桌大约要十几kg,故选B.22、C【详解】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当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故选C。23、B【详解】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冰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后,室内的空气遇到温度低的饮料罐后液化形成小水珠,出现“出汗”现象;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雾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很低时凝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需要放热。故选B。24、B【详解】A.图a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m,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V,直线与横轴的夹角越大,说明体积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即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故A正确;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体积乘积的一半,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以,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故B错误;C.图b是ρ-V图象,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该物质的密度不变,故C正确;D.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ρ与体积V的乘积,即ρV,m=ρV表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故D正确;故选B。25、B【详解】ACD.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则可得ρ×20cm3+m杯=40g,---------①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可由m=ρV可得ρ×80cm3+m杯=100g,--------②联立①②解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将ρ=1g/cm3代入①解得m杯=20g故ACD错误;B.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则液体的质量m3=ρV3=1g/cm3×60cm3=60g故B正确。故选B。26、A【解析】A.人正常在1s内步行的距离大约是1.1m,速度为v===1.1m/s,故A正确;B.人体正常体温是36.5℃;故B错误;C.一张物理课本纸的厚度小于1mm,故C错误;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故D错误.27、B【详解】A.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略大于2cm,约为2.5cm=25mm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4×m/s=1.1m/s符合题意;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其重力约为G=mg=200×10-3kg×10N/kg=2N不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不符合题意。故选B。28、D【详解】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需要重力环境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用重垂线检验物体是否竖直时,需要有重力重物才能下垂,故B不符合题意;C.失重状态下,水会成圆球状并且漂浮在空中,故无法用量筒来测量液体体积,故C不符合题意;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时,不需要重力的作用,只需要将拉力施加在弹簧测力计上即可,故D符合题意。故选D。29、D【详解】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为: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2m+2m=4m;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所以人向平面镜移动后像的大小也不变;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虚像,若在穿衣镜后放一块不透明木板,不影响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仍能成像。故选D。30、B【解析】“萤火一号”与“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火卫一”探测器为参照物,它们这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以地球、太阳、火星为参照物,位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吸收紫外线【详解】[1]条形码中的白色条纹能够反射各种颜色的色光,收银员利用条形码扫描器发出的光照射到条形码上,利用白色条纹与黑色条纹对光反射或者吸收的不同;[2]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显现出来。32、AB【解析】用照相机照相时,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物距相对越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则像距越大,像越大;比较照片A、B,照片A像大,像距大,所以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B像小,像距小,所以是用相机乙拍摄的。点睛:在调焦的照相机中,不改变物距时,改变凸透镜的焦距,物距相对变化,像距变化,像的大小变化;33、真的酒精汽化,体积变大液化【详解】[1][2]这种说法是真的,因为滴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酒精吸热温度升高,蒸发加快,塑料袋内酒精气体增加,压强增大,所以,将塑料袋鼓起来;[3]若再将塑料袋置于冰水中,则袋内酒精将会由于温度降低而液化。34、凸透凹透【详解】[1]人的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某人的眼睛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佩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即凹透镜。35、直线传播折射【详解】[1]“一叶障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挡住视线造成的。[2]“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将水底“抬高”形成的。36、小上升【解析】靠近暖气片的空气首先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变得轻了便往上升,同时冷空气向下与热空气混合,这样房间内的空气便开始上下“对流”起来,更有利于整个房间变得温暖。37、1m3的冰所含的质量是0.9×103kg1.8×10-3m3【详解】[1]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多少,故冰块密度是0.9×103kg/m3,它的物理含义是1m3的冰所含的质量是0.9×103kg。[2]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增大,故水的体积为38、900kg0.9m3【详解】[1]体积为1m3的冰,质量为由冰化水,质量不变,故水的质量为900kg。[2]水的体积为故水的体积为0.9m³。39、凝华吸收熔化【详解】[1]寒冷的冬天,户外温度比较低,眉毛或胡子上形成的“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2][3]用3D打印技术制造钛合金零件,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技术员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合同买卖协议书
- 2025员工续签的合同范本
- 《服务卓越》课件
- 愉快的夏天音乐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商业店铺租赁合同保证书
- 2025年中国投资银行贷款合同示范文本
- 2016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章 第7节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考研英语打油诗过来人分享复习计划细安排
- 团干部培训竞选大纲
- 汽车文化中的家庭与生活
- 《大学语文》-《梦狼》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平安寿险退保 申请书
- 推进中国教育数字化的战略与政策
- 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
- 地下室顶板预留洞口施工方案标准版
-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400多题)
- 第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 2022年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所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川09J139 居住建筑油烟气集中排放建筑构造(DBJT20-6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