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综合提能练(四十九~五十)_第1页
“小说阅读”综合提能练(四十九~五十)_第2页
“小说阅读”综合提能练(四十九~五十)_第3页
“小说阅读”综合提能练(四十九~五十)_第4页
“小说阅读”综合提能练(四十九~五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四十九)“小说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钩沉①李泉专攻唐诗宋词的谷教授准备撰写《中华诗词掌故之钩沉》。谷教授经常伏案于资料室,一副眼镜,一支“永生”旧钢笔,一叠硬白纸板卡片,潜心专注的神态令人肃然起敬。人们阅报翻书的动作都格外小心,生怕惊扰谷教授缜密深邃的思维。谷教授对这些全然不觉,早已进入一种至高至深的境界。唯有管收发的驼王钻入资料室的时候,才能偶尔打破这严肃静寂的氛围。驼王姓王名它,四十五六岁,读过高中,据说当年是高才生,只因驼背且脚跛未能入高等学府深造,实在是一大憾事。后来不知怎的,进了W学院当勤杂工,倒也得了与学者名流接触的机会,每月到各处室收集废旧报刊,躲入屋内拿剪刀挖“天窗”,硬是将剪残了的报刊卖得些许零钱,日子过得倒也洒脱自在,远胜过乞丐王。人皆怪之,送雅号“驼王”。谷教授翻阅学术刊物,不时笔录摘记,托颌沉思。驼王则遍览各类报刊,手持一黄皮小本,拿胶布粘卷的油笔在上面写,时而兀自呵呵地笑。别人便朝他皱眉侧目。驼王似无感觉,竟捧本杂志走近谷教授,往桌上一拍,问:“老谷,此字念啥?什么意思?”人们更是莫名其妙,投以冷漠的目光。谷教授轻推眼镜,稍事沉吟,斯文地一笑,如在讲堂为弟子传道授业解惑,一一指点。驼王点头,作顿开茅塞状,黑且粗的大拇指一竖,转回身坐下去,连个“谢”字都不出口,遂将那杂志掀得哗然作响。后来,光顾资料室的人日渐冷落。谷教授与驼王依旧时常相遇,对视颔首,各有所专,两不相扰。谷教授洋洋万言的《中华诗词掌故之钩沉》终于发表,又入选《神州文论观止》,共得稿酬66元。某日,驼王谦恭诚恳地冲谷教授道:“先生,可否送我《观止》一册?”谷教授欣然应允,且题写“敬祈王它先生雅正”,盖上印章,双手赠予。驼王说句“多谢”,扭身便告辞了。谷教授思忖道:“能读懂乎?”数日后,市里举办“环城收藏家珍品竞展”,一纸烫金飘香请柬落在谷教授案头,上有“敬希光临评鉴”字样。开展之日,谷教授与各界学者名流及买票观展者入展厅,凝神悉心鉴赏,击节咂舌称叹之声不断。蓦然,谷教授驻足一展柜前,定睛注目,他见是一大册“中华现代征婚广告收藏大全(一)”收藏者王它。再俯身审视,乃一厚本报刊剪贴,所用之剪贴簿,却是那精装大开本的《观止》,真是移花接木,精致奇绝。谷教授面露不悦之色,暗叹:“原来如此!”竞展告成,驼王获奖,得奖金888元。听此消息,谷教授不禁大惊:“奇哉怪也!”驼王却不露声色,入资料室从容不迫一如往常。谷教授双眉微锁,目光冷峻,似仍执着如一,决计再撰高深论文若干,再创辉煌。偶或,谷教授偷觑驼王,见此人数日来专看唐诗宋词研究之类的学刊,心中甚是不解。孺子可教耶?那边,驼王似入境一般,贪婪地在小本子上记着什么。谷教授又不能不悄悄抚案称奇存疑。又过数日,谷教授闲来有暇,翻报纸浏览,倏地,一条“广告词征集揭晓”刺入眼帘。一等奖一名,作者王它,其作品为:“双爱”沐浴器,“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奖金15000元。谷教授痴然良久,信手拈笔在那报纸上狂草“天生我材必有用”7个字,长叹一声仰躺椅背上。翌日晨,驼王给谷教授送报刊,却碰了锁,很是惊讶。一打听,才知教授昨夜心脏病突发,住院抢救,现刚脱险。驼王心里一震,一切暂作罢,赶紧看望谷先生,边走边自语:“谷教授,恩师也。”(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注]①钩沉:指探索深奥的道理或散失的内容,也指把被岁月沉积遗忘的历史再翻腾出来。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A.满腹经纶的谷教授只得到66元稿费,而驼王先以征婚广告收藏大全获奖888元,再以一广告词获奖15000元,这说明学问不值钱了。B.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对比鲜明,褒贬明确,充分赞扬了谷教授的坚守钩沉,谦和清高;批判了驼王的投机钻营,取巧牟利。C.谷教授对驼王获奖先是不悦,后是大惊,进而长叹,最后被驼王的所作所为气得生病住院,这是对世风日下的一种无奈。D.谷教授属于过去钩沉的时代,无法与市场同步;而面对新时代,驼王则如鱼得水,在市场的文化商海中斩蛟擒龙,做出一番惊世骇俗的作为。解析:选DA项,“这说明学问不值钱了”错,谷教授和驼王都在研究文化,只是驼王更适应市场文化,所以赚钱较多而已。B项,“褒贬明确”“批判了驼王的投机钻营,取巧牟利”错,文章只是写出了事件,并没有贬低驼王。C项,“被驼王的所作所为气得生病住院,这是对世风日下的一种无奈”不够准确,谷教授不一定只是被驼王的所作所为气得生病住院,另外“世风日下”也不符合文意。2.小说中有多处伏笔照应,试找出来,并加以阐释。答:解析:伏笔是指作者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本文写了驼王的几件小事,设下了多处伏笔:写驼王到处收集废旧报刊,并剪剪裁裁,在黄皮小本上写东西,这实际是为制作“中华现代征婚广告收藏大全”做准备;他还请谷教授赠送《观止》一册,实际是想用它作为剪贴簿;写驼王数日来专看唐诗宋词研究之类的学刊,并在小本子上做笔记,这实际是为“广告词征集”做准备,这些情节与后文写他在广告词征集中获奖相照应。参考答案:①“每月到各处室收集废旧报刊,躲入屋内拿剪刀挖‘天窗’”“遍览各类报刊,手持一黄皮小本,拿胶布粘卷的油笔在上面写”,照应“见是一大册‘中华现代征婚广告收藏大全(一)’,收藏者王它。再俯身审视,乃一厚本报刊剪贴”。体现了驼王长期坚持自己的事业,并乐此不疲。②驼王请谷教授赠书,谷教授送书时思忖道“能读懂乎”,照应“所用之剪贴簿,却是那精装大开本的《观止》”,谷教授暗叹“原来如此”。体现了驼王移花接木的巧妙,并给谷教授释疑。③“此人数日来专看唐诗宋词研究之类的学刊”“似入境一般,贪婪地在小本子上记着什么”,谷教授不解存疑,照应广告词征集获一等奖,谷教授痴然良久。说明驼王勤奋好学,活学活用,最终取得成功。3.结合文本内容,探究小说以“钩沉”为题的好处。对小说中两种不同的钩沉,你更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答:解析:第一问,对于标题探究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设置悬念;②贯串始终、使结构严谨的线索;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④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⑤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⑥以某种艺术手法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从以上角度入手,结合文本具体内容来谈即可。第二问,不管选择哪一种,都要贴近文本,有理有据地回答。赞成谷教授,主要从他潜心研究学问、传承传统文化、执着专一等方面入手来谈,言之成理即可;赞成驼王,主要抓住他与时俱进、灵活运用传统文化、注重文化效益等方面阐述。参考答案:第一问:①情节线索。小说中无论谷教授潜心做学问,还是驼王收集资料,都是围绕“钩沉”展开,都是通过“钩沉”获取成就。②主题思想。社会发展了,钩沉也应与时俱进,埋头做学问固然可嘉,适应时代也能大有作为。用“钩沉”一词为题,使文章增添了文化的厚重感,更能引起人们对当今社会的反思。第二问:(示例一)我赞成谷教授:①能够潜心研究学问。文中“专攻唐诗宋词”“经常伏案于资料室”“缜密深邃的思维”“进入一种至高至深的境界”等都体现了他对学问研究的一丝不苟和深入。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了重要作用。他“专攻唐诗宋词”,翻阅“学术刊物”,写成了“洋洋万言的《中华诗词掌故之钩沉》”,这个时代像谷教授这样潜心研究传统文化的人才不可或缺。③研究中虽有不顺心,但仍然执着专一。面对驼王竞展中获奖的情况,他“双眉微锁,目光冷峻”,仍执着如一,“决计再撰高深论文若干,再创辉煌”。(示例二)我赞成驼王:①能够与时俱进,灵活变通。虽然驼王早年“未能入高等学府深造”,只是一个勤杂工,但他善于学习,“遍览各类报刊”,并在“环城收藏家珍品竞展”“广告词征集”中都获了奖,而且奖金不菲,远远超过了谷教授的稿费。②注重文化效益,能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驼王不死板地研究传统文化,能够把传统文化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剪残了的报刊卖得些许零钱”,两次在比赛中获得奖金,在市场的文化商海里应对自如。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千里马的伯乐谢大立锥子是在技能比赛中得到“千里马”这个称号的。参加比赛的各单位的尖子,在思想上、技术上都是精挑细选的。锥子觉得自己非常不错,可每次比赛都没有他的份。于是,一番乔装打扮后,他混进了参赛队伍。刮研(平面修复精加工的方法)比赛时,没人识破他,坐上了第一把交椅,也没人认出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取掉帽子、摘去口罩,人们才一声惊呼:这不是锥子吗?锥子笑笑,大大方方地对着麦克风说,正是在下,大家是不是很奇怪谁叫我来的,我怎么会有资格参加这样的比赛……嘿嘿,正因为没人叫我来,在下才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说着他瞥一眼获奖席上的其他选手,说,大家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我不是为奖来的,也就不会占获奖名额,我只是想看看自己究竟比别人差在哪儿了。听到锥子不是单位派来的选手,主持会议的人便上来夺锥子的麦克风。领导席上的一个胖子站起来说,举办技能比赛重在提高技能,是不是单位派来的不重要……锥子就对胖子鞠躬说,谢谢。随后他看眼大伙,话锋一转说,大家知道锥子是什么吗?知道装在口袋里的锥子,这个歇后语的下句吗?还是先从锥子这两个字说起吧!锥子清清嗓子说,因为我叫锥子,长得也不周正,小时候同学们嫌我,不与我为伍,老师也不关心我。长大后,这个不被人喜欢的“待遇”仍然没有变。进厂的第一天,就有人对我说,锥子怎么能做名字?有个师兄还扳着我的肩膀取笑我鼻子尖尖、嘴巴尖尖、连脑袋也长得尖尖的,活脱脱一个锥子……老班长就私下里对我说,回家让你爸妈上派出所把这个名字改了吧!我对他点了点头,可是第二天我又对他说,你们还是叫我锥子吧,我的名字不能改,我也不想改。老班长问我原因,我是这么回答的:我爸妈说,给你起这个名,看似随意其实不随意,装在口袋里的锥子,总是会出头的……这是我们鞋厂人的口头语,也是我们的信念。说着,锥子的泪就出来了,锥子含住泪说,老班长是除了我的父母外唯一关心我的人,老班长走时我偷偷地哭了好几回。老班长走后,我成了个没有师父的徒工、打杂工,谁都可以对我说,锥子你去干干这,锥子你去干干那……正因为谁都可以支使我,我成了大家的徒弟。当徒弟不过是学手艺,学就是了。刮研是我们钳工的基础活儿,有句口头禅叫,把研刮好了,手艺也就学到家了。可刮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刮法、绝活,我就处处多长个心眼儿,把各位的刮法和绝活装进心里去。我今天的刮研最快最好,就是集中了大家的优点。锥子说他说完了,把麦克风插进架子里,往台下走去。主持会议的人看胖子,胖子站起来说,你去哪里?锥子说,我已经说过了,我不是为名次来的,我对自己有个交代就行了……胖子打断他的话说,你给我回来,老老实实给我坐到第一把交椅上去!接着又和蔼地说,你是我们这次比赛的千里马,我还没有给你颁奖你就走,想出大会的洋相咋的……锥子才咧开嘴笑笑,坐回去。胖子走到麦克风前说,请锥子单位的领队上来一下。领队上来了,胖子对锥子说,锥子你也来一下。来到后台,胖子说,马上要颁奖了,锥子得了千里马奖,跟锥子一块拿伯乐奖的人必须现在就定。领队说,伯乐奖要么是车间领导,要么是选手的师父,锥子这情况定车间领导显然不合适,师父又不在了……胖子说,锥子也说说,叫上你,也是想听听你的意见。锥子觉得这是个难题,突然,他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那句装在口袋里的锥子总是要出头的话,给了他夺冠的勇气和力量……可父母不是自己这个单位的,与钳工也根本搭不上边……胖子盯着锥子的脸看着,突然说,你小子寻思啥呢?不会是想把两个奖都得了吧?锥子的眼睛一亮,心里也跟着一亮,脸上就把这种亮露了出来,说,领导您是说我自己是我自己的伯乐?胖子一喜,说,你小子这话是从哪里学来的,自己是自己的伯乐!这可是给我们今后的大赛打开了新思路!自己认为自己行,就想着法子来了,这不就是自己是自己的伯乐吗!行!就这么定了。(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A.常有人拿锥子的名字嘲笑他,但他不以“锥子”这个名字为耻,反以为荣,因为它寄托着父母的希望,也是他坚守信念的象征。B.锥子在谈获奖感言时,语言风趣幽默又含讽刺,讽刺单位领导人和比赛主办者没有尽伯乐的责任,同时也真诚地说明了自己参赛的目的。C.老班长私下里对锥子说改名字的事和锥子含泪说起老班长这些细节描写,分别表现了老班长对锥子的真诚关心和锥子对他的真诚感激。D.作者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胖子的思想性格的,他反应很快,很能控制场面,时而一本正经,官腔十足,时而亲热亲切,和蔼友善。解析:选CA项,“不以‘锥子’这个名字为耻,反以为荣”文中没有明确显现。B项,“讽刺单位领导人和比赛主办者”表述错误,文中不能看出锥子对比赛主办者的讽刺。D项,“官腔十足”属无中生有,胖子并没有打官腔。5.小说是怎样叙述锥子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解析:从整体来看,小说开头交代了技能比赛的结果,第二段开始叙述锥子参加技能比赛,叙述手法为倒叙。那么就可以考虑倒叙的一般作用。从具体的内容看,小说的描述较少,主要是对话,并且大段是锥子的话。那么就可以考虑对话的一般作用。参考答案:①采用了倒叙的叙述手法。小说一开头就把锥子得到“千里马”称号的结果摆出来,有设置悬念的作用,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主要以对话的形式交代故事。以锥子之口交代了自己的经历和参赛的原因,使叙事更集中。6.锥子的思想性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哪一点对你启发最大?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答:解析: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应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心理来确定。第二段“参加比赛的各单位的尖子,在思想上、技术上都是精挑细选的。锥子觉得自己非常不错”,这说明锥子充满自信。第三段,“大家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我不是为奖来的,也就不会占获奖名额,我只是想看看自己究竟比别人差在哪儿了”,这说明锥子参赛不为利。第七段,“刮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刮法、绝活,我就处处多长个心眼儿,把各位的刮法和绝活装进心里去”,这说明锥子虚心好学,博采众长。锥子乔装打扮参赛,参赛后发言,并且说“我自己是我自己的伯乐”,说明锥子有敢于冒尖的思想性格。启发最大的一点,根据自己的感受而定。联系实际谈认识时,可以联系社会实际,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参考答案:思想性格主要表现在:①充满自信心,虽每次比赛都没有他的份,但他总觉得自己非常不错;②不为利,参赛不是为得奖,只想证明自己的能力;③虚心好学,博采众长,把大家的刮法和绝活装进心里去;④敢于冒尖,自己当自己的伯乐,乔装打扮去参加技能比赛。启发:敢于冒尖。在亟须创新的时代很需要这种思想性格。社会上总是有一些束缚人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创新意识的人需要有打破常规、走在前沿的勇气,这样才能推动改革,推动发展。(五十)“小说阅读”综合提能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征服陈忠实夜已深,天很黑,田野悄悄静静,使人透不过气来的闷热散开了。南葫芦攥着一柄钢叉,死死盯着那个贼。那贼正蹲在菜园地里。南葫芦渐渐看分明了,那是南红卫。高中毕业生,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你在南村扯旗造反,整南恒的二爸……南恒今年当了队长,有你好受的,等着!只见南红卫拔了一堆葱正往外转移。南葫芦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举着钢叉。南红卫一惊,接着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南葫芦把钢叉收回,呵斥说:“走,见队长!”倒霉透咧!南红卫边走边想。队长南恒是我的对头。看你南恒怎么揉搓我吧。“文革”中,我整了南恒二爸又怎么样呢?南恒二爸在“四清”运动中,把我南红卫的老子整得还不惨吗?那年正好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分数够了,政审通不过。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队长南恒惊醒了。他披上布衫,出来开门。问:“啥事?”“光彩事!”是南葫芦得意的调门。南恒明白了:南红卫偷了南葫芦承包的大葱。黑暗中,这十二张嘴也辩不倒的南村文化最高的农民站在那里,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哈呀!葫芦叔——”南恒习惯地用食指顶顶鼻头,笑了,“红卫是我派去的……”“你说啥?”南葫芦打断他的话。“我派他去拔葱的。”南恒肯定地说。“你……”南葫芦张着嘴,合不拢了。“我想看你到底负不负责任。”南恒仍然平静地说,简直跟真的一样。“噢!这……”南葫芦一下泄了气。南红卫转过脸,发出两声尴尬的笑声。三人散后的好一会儿,南恒又听到有人敲门。南恒拉开门闩,一眼瞅见门口站着南红卫,问:“你还没睡?”“睡不着……”“好,咱俩扯扯。”南恒热情地说。于是俩人走在街巷里。“刚才那事,你下一步……准备咋办呢?”“没有下一步。”村巷里只有他俩的脚步声。田野里比村巷里亮多了,清凉的带着湿漉漉的水汽的夜风,吹得人心里好舒畅,河滩里水鸟单调的叫声,更显出田野的寂静。两人在大路边坐下。“你为啥不整我呢?”南红卫突然转过头问。“我不想整任何人,我今年当队长,能不能把南村的事办好,是另一回事。”“你刚一上台,把你堂哥整惨了,”南红卫说,“对我咋这么客气?”“我堂哥挪用公款,不能不整!你呢,我想拉你进队委会,把你的面皮扒光了,就不好用了。”“把我拉进你的班子?你是怯那些‘四清’运动中挨了整的人,是不是?”南红卫反问。“对!”南恒承认了。南红卫得意起来:“我早就看穿了你。”“你先别得意,”南恒说,“你只说对了一半。”“那一半是啥?”南红卫问。“你有文化,有本事,对村里有用处。”南恒说,“你当队长那几年,村里烂了,穷了,也有当时社会的原因。你有几件事办得好,比如办秦川牛场、办砖场……”“甭提了!”南红卫叹了口气,“一样也没成。”“不成的原因,关键在你只依靠你的那一股势力,把另外几股势力当敌人。”南恒说。南红卫沉吟半晌,不得不承认。“你宁可南村继续烂下去,也不能容忍我南恒当队长!”南恒毫不回避。既然谈开了,就索性说个明白。“痛快!我承认。”南红卫激动地站起来,“我今晚来找你,就是想听你说句实话。”南恒也站起来:“不整你,就是这原因。”“我这号人……吃软不吃硬,”南红卫表白说,“其实,真正厉害的,是老弟你这号人!”“甭钩心斗角了!老哥!”南恒也诚恳地说,“斗了十几年了,斗得大家碗里一天比一天稀!”“南村不是没能人!”南红卫说,“却把本事花到钩心斗角上去了。”南恒扶一下眼镜,高兴地叫起来:“这才是一句实扎扎的话。再往下说呀!”“完了。”南红卫说,“我睡不着。你包庇我,比罚我更叫人羞愧。我找你就是想说这句话……”“好了,不说这事,”南恒说,“告诉你吧,我准备重办秦川牛繁殖场,这是独门生意。你准备一下,县里物资交流会就要开了,你去给咱物色几头纯种秦川牛回来。”“那没问题!”南红卫说,“我研究过秦川牛!”“咱俩可要共事了……”南恒说。“要共事就共到底……”南红卫说。繁星在不知不觉中隐匿起来了,湛蓝的天幕上,只有几颗很大的星儿,发着红蜡头似的光,晨风轻轻掠过田野,黎明了。(有删改)[注]“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开展的教育运动。初期在农村“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内心独白的形式,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真实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B.南红卫被抓后,自认倒霉,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被南恒包庇后,心存疑虑,主动找南恒问个究竟,说明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C.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如写能言善辩、南村文化最高的南红卫偷菜被抓后“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刻画出他的傲慢。D.小说对南葫芦的语言着墨不多,但言简意赅。“走!见队长”刻画出南葫芦的强势;“光彩事”运用反语,刻画出南葫芦内心的得意。解析:选DA项,文中没有运用肖像描写。B项,“说明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错误,南红卫心存疑虑,是因为有诸多疑问想找南恒探个究竟,不能因此得出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的结论。C项,“傲慢”不准确,此时的南红卫更多的是无奈与尴尬。2.小说三处画横线的环境描写颇显作者的匠心,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艺术效果。答:解析:回答环境描写的艺术效果,应关注环境描写的具体内容及其与情节、人物、情感或主题的关系等。比如从内容上分析,三处环境描写确定了三个时间段,即夜深—繁星—黎明。从情节结构的角度分析,三处环境描写构成了小说的发展线索,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更加紧凑。从人物和情感的角度分析,第二处夜风吹得人心里舒畅,暗示了后面南红卫和南恒交谈后解开心结的畅快心情;第三处“红蜡头似的光”“黎明”等,暗示了二人想把村子建设好的想法。参考答案:①三处环境描写构成小说的时间线索,夜深—繁星—黎明,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②第一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③第二处暗示了后面南红卫与南恒深夜畅谈解开心结后的畅快心情。④第三处暗示着南恒与南红卫将齐心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3.这篇小说以“征服”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观点并作分析。答:解析:回答问题,要注重分析“征服”的意思以及“征服”体现在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具体作用。如从“情节结构”的角度分析,可以从小说的线索、结构特征以及具体作用三个角度入手,“征服”是小说的线索;“征服”也表现了“文革”时期大家之间的“征服”的消极意义等。如果从“主题思想”的角度分析,要注重理解“征服”揭示的道理以及作者对“文革”的反思等。参考答案:(观点一)使主题思想集中深刻。①小说通过写生产队长对“能人”南红卫的征服,以小见大,真实地再现了一批“文革”后农村建设者们的心理历程;②批判了钩心斗角、结怨积仇的做法,指出不正当的“征服”的荒唐和危害,表达了作者的反思;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征服对方,不能靠强力,应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观点二)使情节结构更加巧妙严谨。①小说围绕“征服”展开,前半部分南红卫偷菜被抓为后半部分南恒征服南红卫做铺垫。②小说一明一暗地写了两人之间的“征服”,南恒对南红卫是“明征服”,南红卫对南恒是“暗征服”,一明一暗,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③小说以“征服”为纽带,采用插叙,带出“文革”中的种种内斗,使小说结构井然有序。(除了以上两个角度外,考生还可以另立新说,另为解读,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50万美元的阳光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栋海边花园楼房里,住着一位孤单的老人贝蒂·哈里斯太太。她不愿去养老院,而唯一的亲人——侄子哈特已经一个月没来看望她了。满屋的灰尘,每天只喝两顿稀粥,好久没见过明媚的阳光,贝蒂·哈里斯太太的生活渐渐陷入了绝境。她时常躺在床上叹息,感觉自己快油尽灯枯了。一天下午,有人敲门。贝蒂吃力地爬起来,摸索着开了门。站在门外的不是侄子哈特,而是一个笑意盈盈的陌生女人。“太太,您好!我叫珍妮,和丈夫刚搬过来,住在您对面的楼里,以后请多多关照!”珍妮热情地自我介绍。蓬头垢面的贝蒂冷漠地应了一声,随即关上了门。她对外界的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是新邻居。因为她觉得自己可能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让贝蒂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珍妮又来敲门。“太太,能把您的窗户打开吗?我们想借点阳光。”珍妮委婉地提出请求。“我的窗户挡住你们的阳光了吗?”贝蒂有些生气,斜眼看着这个故意来找茬的珍妮。“是的,太太,您看,您的房子挡住了我家的窗户。如果您不开窗,我们的房子就照不到阳光。”珍妮无奈地摊开双手,笑意依然。珍妮住的楼房低矮,只有借助贝蒂家的窗户才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之前的住户曾经找贝蒂交流过这些,可都被她冷冷地回绝了。但珍妮不一样,她笑容明净,性格温柔,言谈和善,令人怜惜。“哦,好吧。我行动不便,你自己进来开窗户!”贝蒂回头看看自家凌乱的房间,有些不好意思。“太太,如果您不介意,我来帮您收拾房间吧。”担心贝蒂不接受“施舍”,珍妮抢在了贝蒂前面补充道,“就当是对您借给我家阳光的回报。”珍妮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把贝蒂的房间里里外外都拾掇得整洁如新,还让丈夫帮贝蒂修整了花圃。看着透过火焰木树洒在窗台上摇曳的阳光,贝蒂眼里露出了少有的喜悦,原先萎靡的状态明显改变。“原来阳光也会跳舞,谢谢你!”她向珍妮表达了真诚的谢意。珍妮看着脸上溢满阳光的贝蒂,会心地笑了。一天早上,贝蒂喝了点粥,便坐在花园的木椅上晒太阳,珍妮走过来跟她聊天。阳光下,贝蒂碗里剩下的一点粥越发显得清亮。珍妮有些难过,她稍思片刻,说道:“太太,我还想借下您的阳光。”“又有哪遮住您了吗,夫人?”贝蒂有些疑惑。“我和丈夫以前有个习惯,喜欢在阳光下用餐,您看我们家餐厅根本没有窗户,能借您的阳光用餐吗?”珍妮指了指自家的餐厅。丈夫去世,亲人离弃,虽然住在宽大的房子里,贝蒂的世界却变得逼仄、灰暗,她拒绝见人,更是很久没有与人共餐了。珍妮的话像一团燃烧的火,瞬间温暖了她冰冷孤寂的心。“当然可以。”贝蒂爽快地答应了。从此,在贝蒂家的花园,三个人沐浴着阳光,围着一个用树桩做的餐桌用餐。贝蒂终于不再只是喝粥,而是吃到了珍妮精心制作的美食。饭后,珍妮夫妇还会推着贝蒂到海边吹风,陪她聊天。日子像春日的阳光一样惬意,贝蒂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还让珍妮丈夫教她下棋,有时逗逗珍妮家那只同样喜欢借阳光的小猫咪。随后几年,珍妮每天都来“借”贝蒂的阳光,贝蒂也享受着“借”给珍妮阳光得来的幸福与温暖。2012年11月的一天,贝蒂沐浴着阳光,无憾地走完了一生,那年她95岁。2013年3月的一天,一位律师找到了珍妮。“夫人,有份文件需要您签字。”律师递给珍妮一份遗嘱。“遗嘱?”“是的,这是哈里斯太太临终前立的。之前她财产的继承人是她的侄子哈特,后来改成您了。现在,她那栋价值1250万美元的房产就是您的了。”贝蒂在遗嘱中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因珍妮馈赠了我和这房子阳光,我的全部房产由她继承,这是她应得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拥有它。原来,阳光也是有价的,而且是高额回报,借出越多,回报越多,所以不要吝惜供给别人阳光。(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向我们介绍了已快油尽灯枯的老人的凄凉处境,这为后文珍妮的出现以及“借”阳光做了很好的铺垫。B.环境描写是本文的主要特色,作者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烘托了独居老人贝蒂的形象,同时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C.最初,面对珍妮一次次无理请求,老人一次次地答应,这说明被逼入绝境的老人已经糊涂得不能分辨事情的好坏了。D.小说主要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刻画了珍妮热情善良、聪明能干、拥有高贵品质的形象。解析:选AB项,“主要特色”说法不准确,本文有环境描写,但分量不重。C项,珍妮最初的请求不是无理的,老人也不是糊涂得不能分辨事情的好坏,她是被珍妮的微笑与温柔和善打动了。D项,文中的心理描写是少量的,且没有细节描写。5.简要概括小说中的哈里斯太太的性格特点。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