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学案通过辽夏金元族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了解辽、西夏的建立,认识辽、西夏民族政权的发展及贡献2、概述金的兴起及扩张,认识其政治、经济发展的贡献3、概述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认识元朝的制度建设和民族融合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重点: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以及它们与宋的关系;2、难点:多角度认识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一、辽与西夏1.契丹族的兴起和建国(1)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________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2)916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3)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________,通使频繁,贸易活跃。(4)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________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________事务。(5)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________成为国家政治中心。2.西夏的建立(1)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________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________,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2)1038年,党项首领________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3)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构图解史]宋、辽、金的关系
[思维点拨]正确认识辽朝的“双轨”政治制度原因: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评价: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向封建文明过渡,有利于民族交融。二、金朝入主中原1.金朝的建立与发展(1)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________、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2)1114年,女真族首领__________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3)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________逐渐形成对峙局面。(4)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________。2.金朝的制度(1)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________,叫作“猛安谋克”。(2)女真人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________,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3.金朝的鼎盛时期(1)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2)世宗被百姓誉为“________”。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概念阐释]猛安谋克猛安谋克制是兵民合一的制度,既是军事组织,也是地方行政组织。猛安谋克制的推行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在女真社会发展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1.蒙古崛起和建国(1)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________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________”。(2)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________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2.元朝的统一(1)定国号为“大元”①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将统治重心从漠北转移到汉地,开始推行中原传统________,兴建________。②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忽必烈就是________。③蒙古在西方的统治区脱离元朝独自发展,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________。(2)灭南宋,完成统一①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________。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②南宋宰相________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3.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修筑四通八达的驿道①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________,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②相隔一定距离分设________,负责传递公文。(2)实行行省制度①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固定常设,称为________。②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____的重大变革。(3)设立宣政院对于吐蕃地区,则由直属中央政府的________进行管理。[图示解史]元朝的行政制度[知识拓展]蒙古的兴起(1)蒙古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12世纪末、13世纪初在蒙古高原崛起。(2)1206年,其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蒙古军队先后使吐蕃、畏兀儿臣服。(3)1227年灭西夏。(4)1234年灭金。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既符合蒙古各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有利于蒙古社会的进步。四、元朝的民族关系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蒙古族和回族形成(1)蒙古原是________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2)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随着蒙古的征服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时称回回。2.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策(1)为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元朝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________”,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2)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________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3)汉人主要指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________、女真人。南人指原南宋统治区的________。3.民族大融合的趋势(1)随着时间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________却日益严重。(2)14世纪中叶,________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3)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________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思维点拨]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地区的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融。(2)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3)唐朝以来大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知识要点·参考答案】一、1.(1)鲜卑(2)耶律阿保机(3)和平局面(4)游牧民族农耕民族(5)行营2.(1)羌人藩镇(2)元昊二、1.(1)黑龙江(2)完颜阿骨打(3)南宋(4)中都2.(1)管理系统(2)筑寨居住3.(2)小尧舜三、1.(1)铁木真成吉思汗(2)大理2.(1)政治制度大都元世祖宗主国(2)临安文天祥3.(1)驿站急递铺(2)行中书省地方行政制度(3)宣政院四、1.(1)漠北2.(1)四等人制(2)西域(3)契丹居民3.(1)阶级矛盾(2)农民起义(3)色目人1、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相同点(1)兴起背景:兴起之初社会形态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着游牧生活。(2)封建化原因:都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3)封建化进程:少数民族政权基本上兼有一定汉族地区,并因此逐渐汉化。(4)政治制度:采取“蕃汉分治”的办法分别管理不同民族地区。(5)与宋朝的关系:都与宋朝发生过大规模战争,经济文化交往频繁。2、汉文化在两宋时期的积极影响(1)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经济上,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改变,农业取代游牧渔猎成为主要经济支柱,增强了经济的稳定性。(2)政治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传统政治制度,巩固其政权。(3)文化上,少数民族受到儒学影响,学习中原的科技、文学艺术,不断革除自身陋习,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承。(4)推动了民族融合,为元明清国家大统一奠定基础。3、多角度分析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1)行省是中书省派出机构的性质,具有二元化特点。(2)中央政府对行省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行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3)行省内部权力的相互牵制有利于中央集权。(4)行省大权的归属有利于中央集权。(5)行省的划分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4、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和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2)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没有独立的行政体系。(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中央,完全听命于皇帝。(4)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5)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皇帝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基础达标】1.在金朝,“猛安谋克”一词包括五个内容,据此可知猛安谋克的特点是()①职官的代称②军队编制的两级单位③地方行政组织的两级单位④户制⑤世袭爵衔。A.因俗而治 B.寓兵于农 C.仿宋而制 D.完全汉化2.《全球通史》指出:“在突厥人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统治者的同时,遥远的蒙古,有位不引人注目的首领正在开始他的征服生涯;这一征服最终导致了历史上最大的帝国的形成。”又说“1206年,在蒙古各部落酋长会议上,他被推举为全蒙古大汗”。这位“首领”()A.灭花刺子模国 B.征服今俄罗斯 C.攻占巴格达 D.建立了元朝3.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进行管辖C.设宣政院管辖台湾地区 D.元灭北宋,统一全国4.横跨欧亚大陆的道路在中断了约一千年之后变得安全了,欧洲人于是又能由此进入亚洲和远东了。此时有大批被称为“色目人”的移民自西向东,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这些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是()A.拿破仑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C.蒙古的西征 D.新航路的开辟5.元朝,急递铺在传送公文时用木匣封锁,标明号码、日期等,各铺传递均要验件签押。这一举措旨在A.减轻急递铺的负担 B.提高行政管理效率C.保证急递公文安全 D.保障政务信息畅通6.忽必烈统治时,虽然政权设置大体完备和仪文礼制初步告成,但大量阻碍社会进步的蒙古旧制仍得以保留,并且统治集团内大多数人始终对汉族地区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有比较深的隔膜。这一现象反映出忽必烈统治时期A.贵族集团的包容性强 B.蒙古部落文明具有优势C.政权封建化进程艰难 D.政治体制体现二元色彩7.《金史》写道:“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A.延续了金世宗的功业 B.建立了猛安谋克制度C.实行了南北面官制度 D.造就了“大定之治”8.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材料:“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行省制度”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南宋与金政权的对峙 B.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荣【能力提升】1.《辽史·百官志》有关于枢密院的记载:汉人枢密院,本兵部之职,在周为大司马,汉为太尉。唐季宦官用事,内置枢密院,后改用士人。太宗入汴,因置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之政。由此可知辽朝()A.史家熟知汉人官制沿革 B.打击了藩镇割据混乱局面C.积极推进同汉族的交流 D.汲取北宋经验建立枢密院2.元朝建立后,一方面设置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掌印者),坚持蒙古人为正官的原则,保留蓄奴制和军事长官世袭制;另一方面,改元建号,吸收汉族王朝组织形式,采用汉族典章制度,形成了南北异制的政治特点。据此可知,元代的南北异制()A.强调蒙汉民族间的平等 B.客观上促进了汉蒙民族交融C.重视维护中央政府权威 D.开启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3.元代,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行省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要接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这说明元代()A.实现了对行省的有效监察 B.行省权力大而不专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隐患 D.官员素质大大提高4.秦朝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武帝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元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宣政院,明朝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管理的少数民族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强化边陲管理。中国古代边疆治理()A.受到“大--统”观念指导 B.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C.采用与内地相同管理体制 D.助推了农耕游牧文明融合5.史载: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该设置有利于()A.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农耕文明的发展C.避免北方游牧民族袭扰 D.政治中心的稳定6.元代初,朝廷委派中书省官员分赴各地处理军政事务,行使中书省权力。行省管理地方事务,无所不包,权力甚大。但部分特定的权力(如军队、钱粮)会由个别专责的官员提调,其他人不可随意干预,调兵更需中央授权。这些规定旨在()A.降低行省等级规格 B.加强对地方的管控C.推动民族地区发展 D.保持行省的独立性7.辽在上京设国子监,普遍设立府州县学,“勒石能铭,登高能赋,师旅能誓”者不在少数;西夏设立番学和汉学,官学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官学或私学是金朝士子步入官场的主要通道,“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这表明辽夏金的科举实践A.阻碍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B.推动了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C.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强化了中华一统的发展格局8.开芳宴肇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至元代走向没落,它是丈夫想要表达对于妻子的钟情与爱意而举办一场宴饮。开芳宴也是宋金墓葬流行的装饰题材之一,多见于北宋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中小型墓葬内,反映了当时人们理想的家庭模式和正统的道德。此后契丹人和金人的墓室之中也出现“开芳宴”壁画。这一现象说明A.理学成为辽和金的官方哲学 B.妇女冲破汉唐儒学束缚C.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D.市民工商业者力量壮大【直击高考】1.(2022·浙江·高考真题)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B.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C.确定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道、州、县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2.(2021·海南·高考真题)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 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3.(2018·天津·高考真题)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4.(2018·浙江·高考真题)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基础达标】1.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军队编制的两级单位”“地方行政组织的两级单位”可知,猛安谋克是将军队编制和地方组织合二为一,B项正确;因俗而治是针对统治内不同民族而采取的政策,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猛安谋克是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和宋无关,和汉化也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2.A【详解】根据材料“遥远的蒙古,有位不引人注目的首领正在开始他的征服生涯”、“1206年,在蒙古各部落酋长会议上,他被推举为全蒙古大汗”可知这位首领是在1206年,斡难河大会上被推举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他曾灭花刺子模国,A项正确;拔都征服了今天的俄罗斯,建立金帐汗国,排除B项;旭烈兀攻占了巴格达,排除C项;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排除D项。故选A项。3.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进行管辖是历史事实,B项正确;成吉思汗是蒙古政权的创立者,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忽必烈,排除A项;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西藏而非台湾,排除C项;灭掉北宋的是金朝,排除D项。故选B项。4.C【详解】“色目人”是元朝时中国人对自西东迁入中原地区的“各色名目的人”的统称,其大规模迁徙缘于蒙古的西征,C项正确;拿破仑战争时间在19世纪初,与此无关,排除A项;亚历山大东征早于元朝,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未引发进入中国中原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潮,排除D项。故选C项。5.C【详解】材料“传送公文时用木匣封锁,标明号码、日期等,各铺传递均要验件签押”体现的是元朝对公文传递进行严格的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急递公文安全,C项正确;材料与减轻急递铺的负担、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及保障政务信息畅通的说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点睛】6.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忽必烈时期虽然参照了汉文化的典章制度,但是统治集团中依然存在对汉族典章制度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偏见,这必然会导致元朝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遭遇障碍,C项正确;贵族集团对汉族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存在偏见,说明其包容性不强,排除A项;当时汉文化具有优势,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元朝实行汉化面临的困境,而非体现其二元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7.A【详解】根据材料“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说明金章宗延续了金世宗的功业,A项正确;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确立了猛安谋克制度,B项排除;南北面官制度是辽朝的政治制度,C项排除;大定之治是指金国在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出现短暂的稳定繁荣的局面,D项排除。故选A项。8.B【详解】“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实行行省制度”都与蒙古族有关,反映的是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故B正确;材料与南宋、金无关,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问题,排除C;材料也不能看出宋文化发展情况,排除D。【能力提升】1.C【详解】辽史中所记载的皇帝皆为辽朝皇帝,辽太宗进入汴京是在后晋,因为熟悉汉族的官制,所以辽朝得以模仿汉族政权建立其枢密院,政治上的学习借鉴能够体现民族间的交流,C项正确;《辽史》并非辽人所做,而是元朝史家所做,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辽朝建立枢密院时北宋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2.B【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改元建号,吸收汉族王朝组织形式,采用汉族典章制度”可以得出“客观上促进了汉蒙民族交融”,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设置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掌印者)”、“坚持蒙古人为正官的原则”可以得出元朝统治者还是突出蒙古人的权益,在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下“强调蒙汉民族间的平等”是不可能的,排除A项;材料主旨探讨的是蒙古族与汉族的相处关系,并未讲到中央政府(权威)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仅从题干材料“形成了南北异制的政治特点”根本就看不出“开启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3.B【详解】根据材料“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要接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基本保证了行省辖区的地方官吏受辖于国家、效忠于朝廷,使其权力基本上保持在大而不专的范围内,B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元代中央限制行省的人事权,不是强调元代的监察制度,排除A项;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元代官员素质大大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4.A【详解】据题意可知,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辖,这明显体现了“大一统”的观念,A项正确;主要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而不是边疆的“拱卫”作用,排除B项;中国古代边疆与内地的管理体制并不相同,排除C项;内地与边疆管理体制有异,因此并不是助推农耕和游牧文明的融合,排除D项。故选A项。5.B【详解】根据材料“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可知,辽采用南、北面官制度,在中央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因俗而治,实际上是对先进的农耕文明的保护,促进农耕文明的发展,B项正确;辽是局部统一的政权,没有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契丹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辽统一了北方游牧民族,不存在北方游牧民族袭扰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中的设置是因为契丹征服者一时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不涉及政治中心,排除D项。故选B项。6.B【详解】元朝行省代表中央管理地方,但是地方上的部分特殊权力由中央任命个别专责的官员提调,其他人不可随意干预,调兵更需中央授权,这样的举措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项正确;行省的等级并未因提调官的出现而降低,排除A项;上述举措并非针对民族地区,排除C项;行省不具备独立性,排除D项。故选B项。7.D【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辽夏金的科举实践培养了大量治国理政人才,增进了南北文化交流,倡导了共通的思想理念,强化了中华一统的发展格局,D项正确;辽夏金借鉴中原王朝的科举制有利于制度转型,排除A项;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科举制有利于社会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8.C【详解】根据材料“开芳宴肇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开芳宴也是宋金墓葬流行的装饰题材之一”、“此后契丹人和金人的墓室之中也出现‘开芳宴’壁画”可知,“开芳宴”反映的是理学思想影响下理想的家庭模式和伦理道德。后来“开芳宴”向边疆传播,并为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接受,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版铝合金散热器研发与生产合同样本2篇
- 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025年度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商铺租赁合同装修工程监督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闲置土地承包权置换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大型活动策划与执行服务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废弃物处理项目担保合同范本3篇
- 二婚家庭专用2024离婚协议范本样本版B版
- 2025年度赶工环保设备赶工销售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租赁权租赁与转租合同
-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精研】《千里江山图》高考真题说题课件
-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高中物理斜面模型大全(80个)
- 012主要研究者(PI)职责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农耕研学活动方案种小麦
- 2024年佛山市劳动合同条例
- 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方案
- 城镇智慧排水系统技术标准
- 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
-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优秀课件4人教版
- 节能降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