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280p_第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280p_第2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280p_第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280p_第4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280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教育心理学ThePsych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主编潘晓良郑莹副主编白连立魏文杰主讲LecturerCHANGJIANGPRESSHUDAPUBLISHING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的特征和功能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第一章第一节高等教育的特征和功能一、高等教育的特征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反映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它充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高等教育的特征(一)教育任务不同(二)教育对象不同(三)社会职能不同(四)地位作用不同(五)培养方式不同二、高等教育的功能(一)文化传承功能(二)文化选择功能(三)文化批判功能(四)文化创造功能第二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活动领域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教学与德育心理规律。(二)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高等专业性教育,具有“高”和“专”的特点。(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四)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①学中教的比重逐渐降低,学的比重逐渐增加。②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学习法由再现式向探求式转化。③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渗透,并在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中锻炼大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学心理、高等学校的德育心理、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高等学校教师心理与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心理。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第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第二,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以提高教育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揭示在高等教育心理学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付诸实施。高等教育心理学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个性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也要研究教师的心理品质、使其业务能力继续提高的问题。第三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作为高校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只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而掌握有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则有助于解决怎样教和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因此,高校青年教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是十分必要的。(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二)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三)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四)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概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第二章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至成人再到老年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从狭义上来说,心理发展只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心理发展是连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规律(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规律(三)个体心理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规律(四)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一)适应准备阶段(二)稳定发展阶段(三)走向成熟阶段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一)大学生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二)大学生求知欲与识别力之间的矛盾(三)大学生渴望独立与仍然依赖的矛盾(四)大学生情绪与理智的矛盾(五)大学主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六)大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第二节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认知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大学生认知活动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一、大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一)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显著提高(二)观察具有准确性和深刻性(三)观察具有坚持性和敏锐性二、大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一)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二)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强(三)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三、大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一)想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二)想象目的明确(三)想象内容丰富(四)想象的创造性显著增强四、大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一)理论型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二)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三)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四)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显著提高第三节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是指大学生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和人生观等的发展。总的来说,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带有两极性的特点。一、大学生情绪发展的持点(一)大学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二)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三)大学生情绪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四)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五)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重要方面(六)大学生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二、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一)自觉性普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惰性(二)理智成分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得薄弱(三)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四)独立性明显提高,但同时伴有依赖性(五)果断性显著增强,但带有冲动性三、大学生人生观发展的特点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的基本结构包括人生的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评价三个方面。人生观是大学生个性意识倾向性中的核心问题、处于个性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它指导、调节个人的行为。大学时期是人生观确立、稳定的决定性阶段,是形成人生观的最关键时期。第一、思维发展达到抽象概括水平。第二,自我意识发展达到较高的层次。第三,社会性需要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学习心理概述学习的基本理论大学生学习的特点第三章第一节学习心理概述一、学习的概念(一)广义的学习(二)次广义的学习(三)狭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二、学习的分类(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种类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将学习分为五类。(三)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四)布卢姆的学习分类(五)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第二节学习的基本理论一、联结派的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桑代克认为动物是通过尝试错误而偶然获得成功的,他把动物这种尝试错误偶然成功的行为叫做学习。他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2.学习的本质是尝试与错误。3.联结的建立遵循一些学习规律,桑代克提出了三条主律:准备率、练习率、效果率。(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1.获得2.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3.消退和恢复4.延缓与调整5.高级条件作用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1.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完形)的组织,而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2.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3.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4.教学要掌握基本的教学原则5.提倡发现学习(三)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2.接受学习的性质与策略(1)接受学习的性质(2)接受学习的策略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二)关注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三)尊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四)重视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价值四、学习理论的新进展(一)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指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而习得的,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1.观察学习的对象2.观察学习的类型①直接的观察学习;②抽象性的观察学习;③创造性观察学习。3.观察学习的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运动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进行的,因而榜样的条件会影响学习。理想的榜样应具备五个条件:①榜样的示范特点突出、生动鲜明;②榜样的示范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③榜样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④榜样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⑤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成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在各个信息加工阶段发生的事件为学习事件。学习事件是学生内部加工的过程,它形成了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结构。与此相应,教学过程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因而,教学阶段与学习阶段是完全对应的。在每一教学阶段发生的事情,即教学事件,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控制这些外部条件构成的;而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是否完全吻合。1.信息加工学习模式加涅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信息的接收和使用过程。学习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内部状况与外部条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他将学习过程看作是信息加工流程。2.学习阶段和教学设计加涅认为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发、维持和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一整套外部条件。加涅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教学程序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在学习结果或能力确定之后,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工作目标的适当顺序安排教学程序。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内部学习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知识观——知识相对论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2.学习观——意义的生成与构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意义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而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包含新旧经验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与结构重组。3.学生观——有准备的头脑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第三节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一、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一)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二)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三)学科内容具有高层次性、争议性和选择性二、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一)学习途径多元化(二)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三)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自觉性较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需要的形成和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第四章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的含义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一)学习需要与内驱力(二)学习期待与诱因(三)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的关系三、学习动机的种类(一)高尚的、正确的动机与低级的、错误的动机(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三)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四、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一)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二)学习动机的间接性(三)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四)学习动机的职业性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一、强化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二、成就动机理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成就需要高的人,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成就动机的高低还影响到个体对职业的选择。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而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从事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勇于做出决策。成就动机模型认为,成就动机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其中动机水平是指一个人稳定地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期望是某人某一事件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诱因是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三、成败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因此它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高等学校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四、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在前四种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五、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指个人根据以往经验,对某一特定工作或任务,经多次成败的历练后,确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处理的主观判断。个体对自我效能的评估取决于四个方面的经验: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三是书本知识或别人意见;四是身心状况、情感的激发等。六、自我价值理论首先,自我价值感是。人们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其次,区别对待成功与失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维护自我价值感。再次,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随年级而变化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强度随之减弱。学校教育中存在两个严重问题:其一是有能力的学生不肯读书;其二是学生们接受教育时间愈久,读书机会愈多,反而愈不喜欢读书。它启示我们应该反思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反常现象,促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第三节

学习需要的形成和培养一、人类原始学习需要的形成人类的学习需要,区别于动物的生存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需要。二、培养学习需要的路径(一)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二)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第四节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课题,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二、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而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三、科学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成功感与责任感组织学习竞赛来激发学习动机。要科学设计学习竞赛的内容,积极探索新的竞赛的形式,最大范围地调动和发挥每个大学生的潜力与能力、特长和优势,通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成功感,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四、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要适当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的树立对自己成绩的期望,既不过高,也不太低;教师在安排作业时,要使作业难度控制在中等难度水平上,让大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加以解决。五、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学习与学习任务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的影响大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促进第五章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迁移一、学习迁移的内涵(一)学习迁移的起源(二)学习迁移的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在进行迁移前所掌握的知识,叫做源知识,学习者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叫做目标知识。如果学习者将源知识运用于目标知识的学习,或阻碍或促进了学习,我们就认为发生了迁移。二、学习迁移的分类(一)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二)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三)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四)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三、学习迁移的作用(一)有助于完善学习理论(二)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观和品德观第二节学习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认为,人的心理是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能组成的,它们是各自独立的、非物质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发挥不同的作用。形式训练说注重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认为训练心理官能、提高心理官能的能量是教学的重点。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最基本的认识是:在各种官能之间,或者说在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着一般性的思维技能;通过训练这种一般性思维技能是可以促进其发生迁移的;迁移是无条件、自动发生的。二、共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测验情况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如果学习内容中元素间一对一对应的相同因素越多,迁移效果就越大;相同因素越少,迁移效果就越小;如果没有相同的因素,迁移就不会发生了。三、经验类化说学习迁移的经验类化说,又称经验泛化说或概括原理说。共同元素并不是迁移发生的充分条件,它只是迁移的必要条件。虽然说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要素是迁移发生的前提,但是,产生迁移的关键却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内化。如果对共同原理内化和概括的越好,那么对新情境的适应性就越强,学习的迁移就越好。四、关系转换说关系转换说强调行为和经验的整体性。他们认为“顿悟”关系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也就是说,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种学习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关系转换说认为只有学习者发现一种学习中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将已掌握的这种关系应用到新的学习之中,迁移才能产生。五、学习定势说学习定势说认为先前学习对后继同类或类似学习的影响,是由在先前学习中所形成的学习定势造成的。学习定势实质上是先前习得的态度倾向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如果先行学习为后继学习准备了迁移的条件,或者使后继学习处于准备状态,这就有利于迁移。学习定势说注重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迁移,是对以往迁移理论的重要补充,并且对教学具有指导价值。六、经验整合说经验整合说认为,学习迁移的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整合过程,经验整合的实质就是要构建一种一体化、网络化的心理结构。而整合的基础是概括,它是通过对不同学习中的经验构成成分的分析与抽象以及对不同学习中的共同经验成分的综合及概括而实现的。因此,整合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经验网络化现象。经验的整合是指通过概括所获得的经验与原有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整合是一个过程,它是通过同化、顺应和重组三种基本途径来实现。第三节

学习迁移的影响一、学习对象的相似性(一)材料的相似性(二)情境的相似性(三)目标的相似性二、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首先,反映在其知识组织的水平上。其次,还反应在经验的丰富性上。三、认知技能与策略(一)分析概括的能力(二)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者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果,更好地实现迁移。四、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指先于一种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有时也称为心向。定势使个体在认识方面和外显的行为方面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使个体在活动方向的选择方面有一定的倾向性。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如果新旧学习活动的思路是一致的,定势的作用就会促进正迁移的发生;反之,定势不但不会产生正迁移,而且会阻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产生干扰,导致负迁移的发生。第四节

大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促进一、科学确定教学目标(一)确定“为迁移而教”的教学目标(二)遵循教育目标的设置原则二、精心选择教学材料(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二)教学材料要具有迁移的价值三、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一)结构化原则(二)一体化原则(三)网络化原则四、有效设计教学程序(一)知识的传授要遵循从一般到个别、抽象到具体的组织原则(二)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五、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教学中应该倡导运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大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在事实材料中发现规则,概括总结出基本原理。六、教会学生学习迁移要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迁移。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第二,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概述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一般过程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指导第六章第一节

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概述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和技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知识指个体所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种类型;狭义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也称为言语信息,即个体所获得的信息及其意义。广义技能包括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心理机制是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的运用,包括认知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综合;狭义技能就是指程序性知识,其心理机制是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的自动化运用。一、知识和技能的表征知识即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名称、事实、事件、态度等。在某种程度上讲,知识所反映的是一种静态的(不变的)事实信息,信息的组织对人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个体大脑中有明显的提取线索。(一)表象;(二)命题;(三)命题网络;(四)图式技能的表征(一)产生式的结构特征表象、命题和命题网络是有明确的提取线索并且可以用语言加以表述的,而产生式则难以用语言加以表述。(二)产生式系统的结构特征产生式通常只能表示人的复杂行为中的局部行为或行为的片段,人的行为通常包含着若干个产生式,正是由于多个产生式连接起来才构成了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操作步骤。第二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一般过程一、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条件(一)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1.符号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图式学习(二)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二阶段是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由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知识由陈述性向操作性转化,规则开始向技能转化。第三阶段是程序性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三)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1.下位学习2.上位学习3.并列结合学习(四)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二、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条件(一)技能学习的认知阶段(二)技能学习的联系阶段(三)技能学习的自动化阶段(四)技能学习的条件1.操作技能的学习条件操作技能的学习最好通过重复练习而完成。(1)内部条件。学习某项操作技能必须首先获得构成该技能的“执行性子程序”,然后还要能够顺利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来。(2)外部条件。教师首先应向学生提供有关“子程序”的知识,有哪些子程序、关系是怎样的;其次,正确演示操作程序的执行步骤,提供示范;再次,要为学生创设练习情景,让他们进行重复练习;最后,要对练习的结果提供信息反馈。2.认知技能的学习条件第三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指导一、大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信息的注意是学习的前提,所以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学会使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成功的教学情境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二)引导学生建构意义知识学习的关键在于构建命题的意义,而意义建构的实质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适当的解释。所以,教师讲课时要让学生顺利激活和合理利用旧知识,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随时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三)促进学生应用知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情境需要顺利提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是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建立通往新知识的途径和通道,使学生具有更多提取新知识的线索。二是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具体语言形式来表达同一个命题。三是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二、大学生技能学习的指导(一)使学生掌握子技能或前提技能(二)帮助学生实现子技能的组合(三)帮助学生实现技能执行的程序化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与学习风格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学习风格差异与教学第七章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风格一、学习风格的定义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地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策略、方法或步骤,而学习倾向则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不同偏爱。有些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可随学习情境、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而有些则表现出持续一贯性。二、学习风格的特征学习风格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互动性。三、学习风格与认知风格(一)相互联系(二)相互区别第二节

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一、生理要素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环境中若干要素,包括个体对外界环境生理刺激(如光、声、温度等)、一天内时间规律以及在接受外界信息时的不同感觉和偏爱等,具

体包括声音、光线、温度、活动性与坐姿、学习时间、感觉通道这六种。二、心理要素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是指学习过程中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动三个心理层面上的不同偏好。所以,对学习风格心理要素的探讨可以从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来进行。(一)认知要素1.知觉风格;2.对信息的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3.记忆风格;4.思维风格;5.解决问题风格(二)情感要素学习风格情感要素主要由理性水平、成就动机、焦虑水平和控制点四部分组成。(三)意动要素1.学习坚持性2.言语表达3.冒险与谨慎4.动手操作三、社会要素学习风格的社会因素表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形式上。不同学习者对环境的要求、对外界干扰的容忍度以及动机激发的反映倾向等都是有所差异的。具体来说,主要有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这两个方面。第三节

学习风格差异与教学一、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含义适应学习风格的教学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这是进行适应学生学习风格教学的前提。然后,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最后,教师要根据学习风格的类型和要素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扬长策略,二是补短策略。二、根据学习风格类型设计教学策略三、根据学习风格要素选择教学对策学习风格是由学习者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为我们制定个性化教学策略提供了根本的依据。大学生的问题解决

与创造力培养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第八章第一节

问题解决和创造力一、问题与问题解决所谓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疑难引起的,需要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对这一情境予以顺利排除的过程。它通常具有四个基本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和认知操作性。其形式主要有两种: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前者解决的是有现成方法和固定答案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没有现成方法和固定答案的问题。(一)问题解决的实际过程1、发现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二)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情绪和动机状态2、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1)问题情境(2)知识的表征方式3、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1)习惯定势(2)功能固着4、有关的知识经验5、酝酿效应6、原型启发二、创造与创造力(一)创造与创造力的本质及构成1、创造和创造力的本质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各种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这里所说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2、创造力的构成创造力是一种通常包含发散性思维的几种基本能力:敏锐力、发散力、变通力、独创力和精致力。(二)创造力影响因素1、知识与创造2、智力与创造3、人格与创造第二节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一)识别问题与条件(二)界定目标,表征问题(三)探索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四)预测结果并实施方案(五)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并给予反馈二、问题解决策略训练问题解决活动一般包括两类思维搜索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两种方法相比较而言,人类在解决问题时大多运用启发式策略,这类策略也是教学中要着力培养的重要思维策略。三、问题解决原则的训练四、问题解决过程训练一是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分析问题;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真正思考问题,提出建议;三是在问题解决之后,要帮助学生真正反思问题,总结经验。五、培养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将知识准确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帮助学生改组和重建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扩大知识迁移和应用的领域或范围。六、搭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二是具有双重知识结构;三是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四是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事实性的知识。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一、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环境首先,要改革人才评价的标淮和方式方法。其次,课程设置上要为学生留下更多自由支配的空间和时间。第三,教学内容要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的统一。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一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二是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三、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都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一是保护学生的创造欲,二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幻想,三是消除学生对错误的畏惧心理,四是鼓励学生与有高创造力的人接触。四、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造技巧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特征列举法、逆向思考法、扩加法与缩减法、类比思考法、联想思考法、移植思考法、组合思考法、头脑风暴法、戈登技术。在这些技巧当中,要注重对头脑风暴法和戈登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大学生的品德及其培养品德心理概述品德发展理论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第九章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的含义(一)品德的概念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亊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不是个体先天的禀赋,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后天学习教化获得。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这些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来要求和评价他人的举止。(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1.品德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范畴。(1)所属的范畴不同。(2)所反映的内容不同。(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2.品德与道德联系又是十分紧密的。(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化。(2)社会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3)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社会道德风气。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组成。第二节

品德发展理论一、道德发展阶段论(一)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自我中心阶段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2.权威阶段(6〜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3.可逆性阶段(8〜10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做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4.公正阶段(11〜1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皮亚杰认为,品德发展的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连续发展的。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可区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水平。(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认为: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它所涉及的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品德发展具有固定顺序的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儿童和青少年逐渐地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他将六个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在道德教育方面,柯尔伯格认为,教师应提供一些情境,不断扩展儿童青少年现有的道德思维和认知结构。(三)对品德教育的意义1.个体思维水平的提高伴随着道德认识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提高道德认识,必须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2.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对于个体道德行为的出现起到引导和制约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加强道德认识的教育。3.道德认识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要根据学生所在的实际道德水平基础,创设高于其一个水平的问题情境,启发思维,加强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水平。二、社会学习理论(一)班杜拉的品德发展理论1.观察学习;2.榜样和示范。3.强化的作用;4.关于儿童道德的发展。(二)对品德教育的启迪1.必须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2.重视自我调节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第三节

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一、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一)大学生品德的形成阶段大学生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影响下,以及个体不断成长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四种道德基本成分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个体品德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人的品德的形成是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经历了从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第二阶段,社会规范的认同;第三阶段,社会规范的内化。(二)大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特点

1.在道德认识上,大学生的道德思维水平和社会化水平比较高,形成了比较自律的道德标准、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具有更为突出的独立性和现实性。2.在道德情感方面,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表现出了理智性特点,社会交往的情感体验比较深刻而复杂。3.在道德行为方面,大学生已经获得了较为成熟的道德行为方式与技能,也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稳定性。二、大学生品德的培养与提高(一)大学生品德的培养与提高1、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1)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力(2)对大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及时准确地予以评价(3)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2.高尚道德情感的激发(1)知情结合,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2)以美育为载体,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3)真情感化,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3.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1)树立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性(2)参与实践活动,锻炼道德意志(3)培养学生抗道德行为训练(1)提供练习与实践的榜样,通过强化帮助大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2)创设良好道德诱惑的能力4.注重学生的情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三、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方法(一)学习。学习是培养、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二)立志。立志就是树立愿望,是树立做一个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愿望。(三)躬行。躬行就是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四)自省。自省即反省,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察,它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及其所表现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自我省察。四、大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所谓不良品德,是指大学生存在违反某种道德准则、甚至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但尚未达到违法犯罪程度的行为表现。(一)产生不良品德的因素1.客观上的原因2.主观上的原因(二)大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的涵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及特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第十章第一节

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的涵义一、自我意识的涵义自我意识,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从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二、自我教育的涵义自我教育是指个体(群体)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及特点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由于意识转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活动为对象,自我意识一分为二:一是理想自我,二是现实自我。(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与“客体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也开始加剧。(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统一(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稳定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1)我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比较一致的;(2)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总体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的;(3)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点。(二)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1.自我概念发生变化(1)自我概念的丰富性。(2)自我概念的完整性。(3)自我概念的概括性。2.自我认识更具有主动性3.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然具有片面性(三)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1.大学生自我体验的丰富性与波动性2.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与情境性3.大学生的自尊感与自卑感相互交织(四)大学生自我调控的发展特点1.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2.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第三节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价值(一)大学生自我教育有利于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大学生自我教育可以增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完善(三)大学生自我教育是学校育人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四)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要求(一)全面认识自我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4.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5.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6.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二)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己,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是否悦纳自己是能否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要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己的态度,首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三)努力完善自我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自我完善是个体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式。1.确立正确理想自我2.努力提高现实自我三、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容与操作大学生自我教育主要涉及生活上的自我教育、学习上的自我教育、思想政治上的自我教育、道德品质上的自我教育和个性品质上的自我教育等五大领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一)进行方法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系统教育法、典型示范法、环境熏陶法、实践体验法、寓教于乐法。(二)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时往往不够全面、失之偏颇,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特点进行群众性自我教育。群众性自我教育是指一个集体内部的互帮互教。具体方法如下:开展个别谈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班团日志、开展课外活动、实施对比教育、营造环境氛围、自我总结鉴定。大学生的群体心理与

人际交往的调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群体心理大学生的班集体心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第十一章第一节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反映了人们寻求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是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其基本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二、人际关系形成的条件(一)接近性(二)相似性(三)互补性(四)仪表(五)能力与才能(六)个性的仰慕性三、人际关系的状态和发展(一)人际关系的状态人际关系从建立到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它使交往双方经历了从无关到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状态。(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整个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卷入和交往由浅入深的过程。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2、主动交往3、移情(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1、避免争论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二节

大学生的群体心理一、群体与群体分类(一)群体的概念与大学生群体的特征群体也称团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大学生群体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在一起的人群有着显著的不同。二者的主要不同表现在群体有自己的特征: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2、群体以某种方式相连的组织化人群3、群体成员间心理相容度比较高(二)群体的分类1、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由官方组织正式设立并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正式群体的特征是:①成员有固定的编制;②群体内成员的角色地位都是由群体规范明确规定的,有明确的隶属系统以及权利结构。大学中的班级和学生党团组织都属于正式群体。2、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群体,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目的和任务的组织,其成员之间有明显的感情色彩。非正式群体的特征是:①自发性;②一致性;③相容性;④相似性。(三)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个体构成群体,群体在个体的基础上产生士气、亚文化、标准等等,个体参照群体的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主要表现在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群体极化、从众等各个方面。二、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共同目标利益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人群结合体,在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倾向。群体心理是反映群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典型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1、社会助长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2、社会惰化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二)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1、群体极化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有已存在的某种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2、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是指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三)从众与服从1、从众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心理学家认为从众有两个基本的因素: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1)群体的一致性。(2)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3)个性特征。2、服从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别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服从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权威人物的服从,二是在有组织的群体规范的影响下的服从。第三节

大学生的班集体心理一、班集体的心理特征班集体是一种正式群体,在班集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心理倾向,统称为班集体心理。二、班集体的作用班集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班集体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三、班集体形成的过程班集体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从入学编班开始,到班集体的成熟,通常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一)接触探索阶段(二)逐渐趋同阶段(三)结构形成阶段(四)巩固优化阶段四、班集体的社会心理(一)集体的共同目标(二)集体的规范和舆论(三)集体的心理气氛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气氛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1、目标的整合。2、个性倾向的一致。3、心理相容。(四)集体凝聚力集体凝聚力就是集体对成员及成员对成员的吸引力。集体凝聚力强意味着集体成员有认同感,他们以自己的集体而自豪,对集体十分忠诚。1、影响班集体凝聚力的因素(1)学生的相似性。(2)师生关系。(3)外界的压力和威胁。(4)集体内部的奖励方式。集体内部奖励方式有两种: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相互结合有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增强。(5)集体的规模。2、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1)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个学风积极向上、课内外生活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容易形成融洽和谐的社会心理气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适时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有益的集体活动,可以充实同学们的业余生活。(3)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一个班集体的领导班子的思想品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对集体的凝聚力有重要的影响。五、集体意识及其培养(一)集体意识的含义集体意识是指以个人对集体的认识为基础,以对集体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等情绪体验为特征,能动地调节自身行为的自觉的心理形态。它以“集体主义原则”倾向为特征,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二)大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1、建立班集体的客观规范规范必须体现以下三个原则:①合理;②合情;③可行。2、有效运用行为类化的心理机制和集体整体的制约机制来引导大学生的行为行为类化的心理机制主要是指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集体整体性的制约机制是指集体目标、集体规范、集体压力、集体凝聚力、集体舆论等。3、引导大学生将集体生活的客观规范有效地内化为主观的集体意识内化是很关键的工作,对此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大学生清楚了解各种规范的内容,搞清“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2)要使大学生进一步明了各种规范背后的道理,搞清各种规范的意义或影响。(3)要使大学生的上述认知与相应的情绪体验结合起来。第四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在大学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无论在愿望、内容方面,还是在方式上都具有同他们的社会知识经验相对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交往愿望的迫切性(二)交往观念的自主性(三)交往手段的多样性(四)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一)真诚原则(二)平等原则(三)尊重原则(四)互助原则(五)宽容原则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一)通讯科技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多样化(二)社会竞争的压力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功利化(三)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能力呈下降趋势四、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调适(一)大学生交往自卑及调适首先要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其次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还要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抱负水准。第三要善于表现自己,积极与他人交往。(二)大学生交往孤独及调适首先,要把自己融于集体之中。其次,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第三,要修正不良的性格,培养高尚的情趣,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三)大学生交往嫉妒及调适首先,学会转移注意。其次,要提高认识。三是学会自我反省。(四)大学生交往恐惧及调适首先,应当明确认识社交是增长才干、了解人生和社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现代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其次,要调整心态,多参加交往活动。第三,要掌握相关知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

健全人格的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第十二章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健康和心理健康含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二是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二、心理健康的特点(一)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二)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连续性(三)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四)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智力正常

(二)情绪状态良好(三)意志坚强

(四)自我意识正确(五)人际关系和谐

(六)人格完整(七)能够适应环境

(八)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特征相符合第二节

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一)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1.学习心理问题(1)上课目的不纯。(2)学习无动力。(3)学习没兴趣。2.环境适应问题(1)失望无助感。(2)学习方法不适应。(3)自我价值感丧失。3.人际关系压力(1)人际关系广阔,心理却相对闭锁。(2)心理防御意识过强。(3)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4.性心理异常5.消费心理压力6.就业焦虑6.就业焦虑(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1.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上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及特征:(1)偏执型人格。(2)强迫型人格。(3)冲动型人格。2.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由于精神因素造成的非器质性的心理障碍。神经症患者有一些共同的表现:(1)神经衰弱。(2)强迫症。(3)恐怖症。(4)疑病症。3.性行为变态这种变态是指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性行为变态最常见的有异装癖、易性癖、恋物癖、裸露瘫、窥视癖、施虐癖等。4.精神病精神病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和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病的种类很多,大学生中常见的主要有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以及反应性精神病。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一)本体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2.心理活动因素(二)诱发因素1.家庭因素2.学校因素3.社会因素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要(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现要求(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手段(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一)教育性原则

(二)全体性原则(三)差异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五)整体性原则

(六)发展性原则(七)活动性原则

(八)保密性原则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角色改变和环境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新的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最为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大学生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二是指导大学生重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二)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1.强化学习动机2.培养学习兴趣。3.改善学习方法。(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1.培养大学生提高增强人际关系能力的意识。2.对大学生加强交往技巧的培养。3.进行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训练。(四)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健康教育1.性生理卫生教育。2.鼓励与异性正确交往。3.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恋。(五)大学生应付挫折的心理健康教育1.教育学生确定合适的抱负水平。2.教育学生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3.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竞争,避免过度紧张。4.教育学生用精神发泄法疏泄消极情绪。第四节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一、关于人格的概述(一)人格及其心理结构人格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二)人格的形成(三)人格的影响因素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特征(一)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二)拥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三)拥有心理与行为和谐一致的能力(四)拥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五)拥有探求新知和创新的能力(六)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三、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与措施高校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一)高校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措施1.正确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注重大学生情商的培养(1)在培养大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过程中,尤以对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为重。(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指导其全面地认识自我。(3)培养大学生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4)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5)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成长的人文氛围。3.学校要多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4.用高尚的师爱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要铸造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德,启迪学生的心智,要提倡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二)大学生完善人格修养的途径就大学生本身而言,更应该积极关注自己的人格健康,通过正确的实践途径,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为此,要努力做到:1.认识自我,优化人格整合2.学会自我教育(1)学会反省。(2)培养自我调控能力。(3)保持良好的心境。3.增强挫折耐受力4.养成良好习惯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6.加强文化修养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其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偏差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第十三章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一、就业指导能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现二、就业指导能帮助毕业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一)正确的职业选择遵循原则:1.客观性原则。2.主动性原则。3.协同性原则。4.比较性原则。5.主次性原则。(二)正确的职业选择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实现劳动者与职业岗位的优化组合。2.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3.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安定团结。三、就业指导能促进毕业生的发展与成才四、就业指导有助于国家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五、就业指导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和提高学校的声望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一、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为初级目标(一)培养大学生职业适应意识,增强职业适应紧张度(二)树立理性择业的就业观,积极调整职业心态二、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匹配能力为中级目标(一)塑造现代职业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现代职业精神(二)明确个人职业目标,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三、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为高级目标(一)树立职业生涯自我概念,积极适应职业环境(二)规划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进行系统的职业设计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偏差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的主要类型方面,可以依照认知、情绪和社会化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类:一、认知心理问题(一)自卑心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自卑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对自身能力的错误评价,具体体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评价过低。这种过低的评价往往伴随着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二)自傲心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自傲问题,也是对自身能力的错误评价,它与自卑问题属于一体两面。但是与自卑问题不同,自傲的大学生往往是过高的估计了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寻求超出自身现有能力的工作岗位。二、情绪心理问题(一)焦虑心理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焦虑心理问题这类型的问题多发于性格内向或成绩欠佳的学生个体,部分女性大学生也容易出现焦虑心理。(二)抑郁心理有抑郁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是在求职过程中,屡屡遭受挫折,又没有合适的渠道宣泄情绪。在多次挫折的打击之下,情绪日趋低落,意志消沉,郁郁寡欢,进一步演变为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等抑郁症状。三、社会化心理问题。(一)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理现象。从发生根源上看,包含了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影响;从情绪演化进程上看,容易长生猜疑、羞耻、敌意、怨恨、报复等形态;而从本质上看,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主导着这一心理问题的全过程。(二)冷漠心理冷漠心理问题是指大学生对自身所面临的就业、择业任务失去兴趣,对于就业问题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冷漠心理问题经常出现在遭遇就业挫折的大学生个体中,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冷漠心理问题是一种在遭受挫折之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冷漠心理问题往往伴随着依赖心态。第四节

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一、构建全方位的高校就业指导内容体系(一)以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为核心1.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提升职业自我认知水平2.指导各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明确的职业意识3.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二)以塑造大学生职业个性为主要任务1.加强大学生法纪、道德观教育,增强自控能力2.推进岗前就业培训、就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3.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以促进大学生职业成熟为重点1.提供全面充分的就业信息,增强大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2.开展毕业生心理咨询,疏导大学生不恰当的就业心理3.教授求职礼仪和求职技巧,提升学生的自我营销能力二、拓展和创新就业指导的方式和途径(一)开设就业指导课(二)开展就业指导系列活动(三)提供就业咨询(四)提供就业信息(五)进行职业测评(六)建立岗位就业实习制度(七)加强适应社会的指导高等学校教师心理教师心理概述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教师的威信高校教师的成长第十四章第一节

教师心理概述一、教师角色的含义(一)教师角色的概念角色,它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确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个体的社会职能、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教师角色是指教师自身和社会包括国家、学校、家长和学生等对教师群体行为模式的一系列期望,教师既是一种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规定,具有非人格的特征;作为角色的承担者,指的是个体的人,具有个性的特征。(二)教师职业的特点1.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的劳动性质属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社会公益型服务。教师的职业劳动一般说来具有示范性、复杂性、长期性、艰苦性和创造性等特点。2.教师职业的角色形象与社会地位(1)崇高者形象(2)劳动者形象(3)专业工作者形象二、教师的社会心理角色定位社会心理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模式。教师的社会角色心理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和职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包括学生及家长)期待的模式和规范。(一)知识的传播者和指导者(二)教学的组织管理者(三)学生的榜样和价值导向者(四)家长的代理人(五)心理调节或心理治疗者(六)人际关系艺术家的角色(七)科学研究人员三、教师角色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一)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是最理想的。(二)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