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题库(选择题)_第1页
工程热力学题库(选择题)_第2页
工程热力学题库(选择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热力学B0001 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过工质的膨胀来实现。A.可以 B.只有 C.无法 D.均不D0002 把热量转化为功的媒介称-------A功源 B热源 C质源D工D0003 作为工质应具有良好和 。A流动/多变性 B膨胀/多变性 C膨胀性分离性 D膨胀/流动A0004 工质必须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和流动性,常用工质------A燃气 B润滑油 C 水D天然气A0005 -----A燃气 B蒸汽 C燃油D水A0006 -----A氟利昂气 B润滑油 C 水D天然气A0007 热力学所研究的工质一般都物质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液晶态A0008 蒸汽动力装置的工质必须具有良好性A膨胀 B耐高温 C纯净 D导热C0009 -----A封闭系统 B孤立系统C热力学系统 D闭口系统D0010 下列 不是与系统发生作用的外界A功源 B热源 C质源 D工质A0011 封闭系统是指 的系统A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 B 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C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热量交换 D 与外界没有功的交换A0012 开口系统是指 的系统A与外界有物质交换 B与外界有热量交换C与外界有物质交换没有热量交换 D与外界有功的交换0001B为工质。0002D。见0001题。00030004A。见0003题。0005A。见0003题。0006A。见0003题。0007A。0008A。见0003题。0009。在热力学中,被划分出来的研究对象(热力设备)称为热力学系统;系统之外的热可以是固定的夜可以是移动的。0010D。见0009题。0011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特点,可把系统分为以下四类1)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开口系统和外界可以有热或功的交换,也可以没有(:闭口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闭口系统和外界可以有热或功的交换,也可以没有(3)(4)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热和功的交换。0012A。见0011题。0013D。见0011题。D0013 孤立系统是指 的系A 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 B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C 与外界没有功的交换 D B0014下列 与外界肯定没有能量交换A 绝热系统B孤立系统C封闭系统D开口系统D0015下列 与外界可定没有质量交换A 绝热系统B孤立系统C封闭系统D开口系统c0016下列 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A 绝热系统B孤立系统C封闭系统D开口系统A0017下列 与外界肯定没有热量交换但可能有质量交换A 绝热系统B孤立系统C封闭系统D开口系C0018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是绝热系统,同时它可能是------A 开口系统B封闭系统C孤立系统DA+B+CD0019与外界没有质量交换的系统是封闭系统,同时它可能是----A 开口系统B绝热系统C孤立系统DB+CB0020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系统是开口系统,同时它可能是------A 封闭系统B绝热系统C孤立系统DCACDBC0021与外界只发生功的交换的热力系统,不可能是------A 封闭系统B绝热系统C开口系统DB+CD0022A 封闭系统B绝热系统C开口系统DB+CC0023A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绝热系统B孤立系统C封闭系统D开口系统D0024运行中的锅炉是------A绝热系统B孤立系统C封闭系统D开口系统C0025--------,同时它可能是------A开口系统,孤立系统 B开口系统,绝热系统C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D绝热系统,孤立系统CDCDCD0026热力学平衡态是指系统同时处平衡和 平衡A质量/压力B温度/质量C压力/质量D温度/压力A0027若热力系统内部各处的压力,温度都相同,则工质处状态A平衡 B均衡 C稳定 D恒定C0028如闭口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则内部工质的-------A压力到处均匀一致 B温度到处均匀一C压力与温度到处均匀一致 D比容到处均匀一致C0029当理想气体的比容不变而压力升高时,其密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一定C0030当理想气体的密度不变而压力升高时,其比容------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一定0026--0030DACCCD0031比容与 互为倒数A质量 B压力 C体积 D密度B0032热量 状态参数,压力 状态参数A是不是 B不/是 C是是 D不是/不是A0033内能状态参数,绝热功 内能变化的度量,功 状态参数A是是/不是 B不是是/不是 C不是/是/是 D不/不是/是C0034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初态,其熵-----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C0035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初态,其内能------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C0036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初态,其焓值-----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C0037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初态,其温度-----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A0038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初态,其值不变的是----A焓 B功C热量 DB0039功状态参数,温度 状态参数A是/不是 B不/是 C是/是 D不是/不是A0040当系统从热源吸收一定数量的热量时,工质绝对温----,则系统熵的变化 热量转变为功的程度-----A越/越/越大 B越/越大/越大 C越低越/越小D越/越小越大0031--0040DBACC CCABAB0041-----A越小 B越大 C不受影响 D均不对C0042当系统从热源吸收一定数量的热量时,工质绝对温,则系统熵的变化越大,热量转变为功的程度-----A越/越大 B越高/越大C越/越小D越/越小D004345K----A零 B正 C负 D无法确定B0044从绝对真空算起的压力为-----A表压力 B绝对压力 C 真空度 D标准压力A0045从大气压力算起的压力为----A表压力 B绝对压力 C 真空度 D标准压力B0046强度量与系统的质-----, 可加性A有关/不具有 B无关/不具有 C有/具有 D无关/具有C0047标准大气压是指纬度 海平面上的常年平均大气压A0° B 30° C45° D60°C0048在热力学中采用的温标是-----A摄氏温标 B华氏温标 C绝对温标 D任意温标A0049下列 不是状态参数A绝对压力 B表压力 C比容 D内能D0050在工程热力学计算中使用的压力是----A大气压力 B表压力 C 真空压力 D绝对压力0041--0450 BCDBA BCCADB0051下列 不是状态参数A热效率 B内能 C表压力 D质B0052下列参数与热力过程有关的----A 温度 B热量 C压力 D比容B0053下列参数中, 的变化量值与初终态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A 热量B温度 C 功 D比B0054下列参数中, 的变化量值与初终态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A功B 比焓 C 比热 D热效B0055下列参数中, 的变化量值与初终态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A热效率 B 内能 C 压缩比 D热容A0056在工质热力状态参数中,属于基本状态参数----A压力 B 内能 C 焓 D熵A0057在工质热力状态参数中,可以直接测量的参数是----A压力 B 内能 C 焓 D熵D0058在工质热力状态参数中,可以不直接测量的参数是----A压力 B 内能 C 焓 D熵B0059国际单位制中,压力基本单位---A公斤/平方厘米 B帕 C标准大气压 DB0060国际单位制中比焓的单位是A kg/c㎡ Bkj/kg CKJ/m^3 D0051--0060BBBBB AADBBB0061国际单位中比熵的单位是 。Akg/c㎡ BkJ/(kg.k)CkJ/m^3 DD0062国际单位中熵的单位是 。Akg/c㎡ BkJ/kg.k CkJ/m^3 DB0063国际单位中比容的单位是 。Akg/c㎡ Bm^3/kg Ckg/m^3 DB0064国际单位中比熵的单位是 。Akg/c㎡ BkJ/kg CkJ/m^3 DkJ/KB0065化为其他温标,下列答案正确的A10℃=43.8℉=285.15K B10℃=50℉=283.15KC10℃=40.2℉=283.15K D10℃=42℉=288.15KA006650℃等于 。AB133℉ C138℉DD006760℃等于 。A340.15KB335.15K C338.15K DC0068等于 。AB22℃ C20℃ D32℃C0069104℉等于 。A293.15K B303.15K C313.15K DA0070283.15K等于 。AB52℉ C60℉ D72℉0061--0070 BDBBB ADCCAB0071摄氏温标上的一度与绝对稳表上的1度相比较 。ABCD不定A0072摄氏温标上的一度与华氏稳表上的1度相比较 。ABCD不定B0073若大气压力为0.1MPa,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低0.004MPa,则容器内的 。A表压力为0.096MPa B绝对压力为0.096MPaC真空度为0.104MPa D表压力为0.014MPaC0074绝对压力等于Pg表压力Pb—大气压力, 。APg-Pb BPg CPg+Pb DD0075----A大气压力 B绝对压力 CA-B DB-AB0076如某阀门后的表压力为0.5个大气压,则该处的绝对压力应个大气压A5 B1.5 C0.4 D0.5C0077若真空度为0.2个大气压,则该处的的绝对压力个大气压A2 B1.2 C0.8 D0.2D0078若真空度为0.2个大气压,则该处的的表压力个大气压A2 B1.2 C-0.8 D-0.2A0079绝对压力p,表压力Pg,真空度Pv与大气压力Pa之间的关系(以鼓风机为例①入口处P=Pa-Pv;②出口处P=Pa+Pg;③入口处P=Pa-Pg;④出口处A①、②对 B③、④对 C①、④对 D②、③对D00801巴等于-----A102 B103 C 10^4 D0071--0080BABCD BCDADD0081若大气压力为0.1MPa,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高0.004MPa,则容器内的-----A表压力为0.096MPa B绝对压力为0.096MPaC真空度为0.104MPa D绝对压力为0.104MPaB0082国际单位制中,KJ是----的单位A 压力 B 内能 C比容 D比焓B0083国际单位制中,KJ/K是----的单位A 压力 B 熵 C比容 D比焓D0084国际单位制中,KJ/kg是----的单位A 压力 B 内能 C比容 D比内能B0085国际单位制中比容的单位是A㎏/㎝2 Bm3/㎏ C㎏D㎏/mlC0086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A㎏/㎝2 Bm3/㎏ C㎏D㎏/mlD0087不考虑化学反应和电磁效应的热力系统,过程的不可逆因素是A耗散效应 B有限温差下的热传递 C自由膨胀D A+B+CA0088不考虑化学反应和电磁效应的热力系统,过程的不可逆因素是①耗散效应②不同工质的混合③热传递④膨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0089在刚形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空气被300℃的热源从100℃加热到300℃,此过程A可逆的 B不可逆的 C定容可逆的 D等压不可逆的B0090经过一个可逆过程,工质不会恢复原来状态,该说法----A正确 B错误 C有一定道理 D不定0081 0090DBBDBCDABBD0091是系统恢复到原状态的过程 。A准静态过程 B静态过程 C可逆过程 D无法确定C0092准静态过程中,系统经历的所有状态都接近。A相邻状态 B初状态 C平衡态 D终状态C0093系统进行一个过程后,如能使 沿着与原过程相反的方向恢复初态则这样的过程为不可逆过程A系统 B外界 C系统和外界 D系统或外界D0094系统进行一个过程后如不能使 沿着与原过程相反的方向恢复初态,则这样的过为可逆过程A系统 B外界 C系统和外界 D系统或外界D0095当热能和机械能发生转变时,可获得最大可用功的过程是----A准静态过程 B平衡过程 C绝热过程 D可逆过程C0096关于状态变化过程----.A①④对B②③对C①③④对D②对B0097在压容图上,准静态过程----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非准静态过程 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A可以/可以 B可/不可以 C不可可以 D不可/不可以B0098 在压容图上,可逆态过程----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不可逆过程 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A可以/可以 B可/不可以 C不可可以 D不可/不可以A0099在温熵图上,准静态过程----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可逆态过程 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A可以/可以 B可/不可以 C不可可以 D不可/不可以B0100在温熵图上,准静态过程----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非准静态过程 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A可以/可以B可以/不可以C可以D不可以/不可以0091--0100DCCDDCBBABC010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 。A质量守恒定律 B机械守恒定律C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D卡诺定律D0102dq=du+dw的适用范围是 。A理想工质,可逆过程 B任意工质,可逆过程C理想工质,任意过程 D任意工质,任意过程B0103dq=du+pdv的适用范围是 。A理想工质,可逆过程 B任意工质,可逆过程C理想工质,任意过程 D任意工质,任意过程D0104dq=△u+p∫dv的适用范围是 。A理想工质,可逆过程 B任意工质,可逆过程C理想工质,任意过程 D任意工质,任意过程D0105dq=dh-vdv的适用范围是A理想工质,封闭系统 B任意工质,封闭系统C理想工质,开口系统 D任意工质,开口系统B0106dq=du+pdv的适用范围是A开口系统,可逆过程 B封闭系统,可逆过程C开口系统,任意过程 D封闭系统,任意过程B0107开口系统的工质在可逆流动过程中,如压力降低,则----A系统对外做技术功 B外界对系统做技术功C系统与外界无技术功的交换 D无法确定D0108热力学第一定律阐述了能量转换的------A方向 B速度 C限度 D数量关系D0109功 系统的状态参数,它 系统状态变化过程的函数A是/不是 B不是不是 C是是 C不/是D0110热量 系统的状态参数,它 系统状态变化过程的函数A是/不是 B不是不是 C是是 C不/是0101---0110CDBBD BBDDDA0111----A正/负 B负/负 C正正 D负/正D0112工质内能中的 是比容的函数A平动动能 B转动动能 C振动动能 D内势能A0113工质流经开口系统时存在流动功,流动功为(压力与比容的乘积状态参数A是 B不是 C不一定是 D无法确定D0114----A移动动能 B转动动能 C振动动能 DD0115实际气体的内能和 的函数A温度/热量 B温度功 C温/熵 D温度/比容D0116----A压力能 B转动动能 C耗散动能 DA+BD0117在P--V-----A吸热 B放热 C 对外做功 D消耗外界功B0118在P--V-----A作的膨胀功的大小 B消耗外界功的大小 C作技术功的大小 D消耗的热量A0119在T--s图上,某熵增加的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过程中系统。A吸收的热量 B对外作的功量C放出的热量D消耗的外界功量A0120----A小于零 B大于零 C等于零 D不一定0111--0120ADADD DDBAAB0121理想气体等温过程中吸入的热对外做的功量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A012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气体绝热压缩,温度降低 B气体放热,温度升高C气体绝热膨胀,温度降低 D气体吸热,温度升高A0123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定温放热,压强增大 B定容吸热,温度不变C绝热膨胀,温度升高 D定温压缩,气体吸热B0124在P_V----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B0125在P_V----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C0126气体的定容比热叫定压比热----A大一些 B大很多 C小 D相等B0127术功的交换量AT_S BP-V Ch-s D0128下列---过程内能是增加的A定温加热 B绝热膨胀 C定压放热 D定容加热B0129下列---过程内能是减少的A绝热压缩 B绝热膨胀 C定温加热 D定温放热A0130对理想气体,下列---过程是比容减小的A 绝热压缩 B绝热膨胀 C定压加热 D定温加热0121---0130BAABB CBDBAB0131对理想气体,下列---过程是比容增加的A 绝热压缩 B绝热膨胀 C定温放热 D定压放热D0132对理想气体,下列---过程是温度降低的A 绝热压缩 B定容加热 C定压加热 D定压放A0133对理想气体,下列---过程是温度增加的A 绝热压缩 B绝热膨胀 C定容放热 D定压放热B0134满足q=⊿u关系的热力工程是--A任意气体任意过程B任意气体定压过程C理想气体定压过程D理想气体可逆过程C0135满足q=w关系的热力工程是--A任意气体定温过程B任意气体定容过程C理想气体定温过程D理想气体可逆过程B0136满足⊿u+w=0关系的热力工程是--A任意气体任意过程B任意气体绝热过程C理想气体任意过程D理想气体可逆过程B0137国际单位制热量单位采用----A卡(Cal) B焦C英热单(Btu) D千瓦。时D0138工质状态变化,因其比容变化而做的功称为----A内部功 B推动功 C技术功 D容积功B0139一封闭系统与外界之间由于温差而产生的系统内能变化量大小是取决A密度差 B传递的热量 C熵边 D功A0140在P_V变化量---A功的变化量B热量的变化量C内能的变化量D能量变化0131--0140BDABCBBDBAB0141的交换量AT_S BP-V Ch-s Dp-hC0142在P_V图上,某比容增加的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下左侧的面积表示该过程中系统所A作的膨胀功的大小B消耗外界功的答案小C作的技术工的大小D消耗的热量C0143在T_S----A吸收的热量 B对外做的功量 C放出的热量D消耗的外界功A0144在T_S图上,一个熵增加的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表示该过程过程A吸热 B放热 C对外做功 D消耗外界C0145在T_S图上,一个温度升高的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表示该过程过程A吸热 B放热 C内能增加 D内能减少C0146在p-v图上,一个比容增加的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表示该过程过程A吸热 B放热 C对外做功 D消耗外界B0147在定温过程中,技术功是膨胀功倍A 0 B1 C k D 2C0148在绝热过程中,技术功是膨胀功倍A 0 B1 C k D 2D0149----A Cv B Cp C ∞ D 00141--0150 BCCAC CBCDCC0150理想气体绝热过程的比热为----A Cv B Cp C ∞ D 0C0151空气或燃气的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之差等于空气或燃气的----A对外做功量 B对外放热量 C气体常数 D内能增加量D0152空气或燃气的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之差等A 28.7 B 287 C 1.4 0.287C0153空气或燃气的定压比热是定容比热倍A1.2 B 1.3 C1.4 D1.5D0154对空气或燃气而言,多变指数n=0.8的多变过程比热是定容比热倍A0.8 B 1.6 C 2 D 3A0155对空气或燃气而言,多变指数n=1.4的多变过程比热是定容比热倍A0 B 1.0 C 1.4 D 2D0156对空气或燃气而言,多变指数n=1.0的多变过程比热是定容比热倍A0 B 1.0 C 1.4 D ∞D0157物体的热容量与下列 无关A 组成该物体的物质 B物体的质量 C 加热过程 D 物体的密度A015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系统的热能不可定义为系统的内能B功和热量一样都是系统状态变化所经历的途径的函数C定容过程,不论理想或实际气体duv=CvdtD 理想气体,不论什么过程du=CvdtC0159----A降而产生的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它不是内能变化的度量热量是系统的状态参数,功是系统状态变化所经历的途径的函数量传递方式,温度差事热量传递的驱动力DA和CB0160热力学第二定律阐明了能量传递和转换工程中的方向、条件和 ---- 0151 0160CDCDA DDACBA速度 B限度 C速率 D方向C0161热力学第二定律并没有阐明能量转换的----A条件 B 限度 C 速度 D 方向C0162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A能量只能转换不能增加或消灭 B能量只能增加或转换不能消灭C能量在转换中是有方向性的 D能量在转换中是无方向性的A0163其中是根本问题A方向 B条件 C限度 D转换量D0164单一热源的热机,又称为第二类永动机,它违反了----A 能量守很定律 B 物质不变定律 C热力学第一定律 D 热力学第二定律B0165下列 定律表明了制造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A 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C波义马略特定律D傅立叶定律C0166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这样表述---A热能可以百分之百的转变成功 B热能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动的传递到高温物体C使热能全部而且连续地转变为机械功是不可能的D物体的热能与机械功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0167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下是正确的A不可能从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转变为有用功B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二不产生其他变化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转变为有用功D热量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变化D0168如循环的目的是向高温热源供热,则该循环是----A制冷循环 B热机循环 C正循环 D热泵循环A0169如循环的目的是从低温热源吸热,则该循环是----A制冷循环 B热机循环 C正循环 D热泵循环B0170如循环的目的是将热能持续的转化为机械能,则该循环是----A 制冷循环 B 热机循环 C 逆循环 D 热泵循环0161--0170 CCADB CBDABB0171制冷压缩机及其系统的最理想循环是----A卡诺循环 B逆卡诺循环 C回热循环 D奥拓循环A0172----A卡诺循环 B逆卡诺循环 C回热循环 D奥拓循环D0173---ABCD卡诺循环C0174---A柴油机工作循环B二次回热循环 C逆卡诺循环 D蒸汽动力循环C0175工质经卡诺循环后又回到初始状态,其内能-----A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增加或减少C0176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与下有关A高温热源的温度 B低温热源的温度C高温热源的温度和低温热源的温度 D高温热源的温度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工作性质C0177提高制冷系数的最佳措施是---A提高冷凝温度,降低蒸发温度B提高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C降低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D降低冷凝温度,降低蒸发温度D0178从逆卡诺循环可以看出,同时提高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可制冷系数A降低 B 提高 C 不改变 D 无法确定C0179理想气体在高温热源温度TH和低温热源温度TL为---A(TH+TL)/TH B TH/(TH-TL) C TL/(TH-TL) D (TL-TH)/THA0180理想气体在高温热源温度TH和低温热源温度TL之间的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A(TH-TL)/TH B TH/(TH-TL) C TL/(TH-TL) D 0171--0180BADCC CCDCAD0181 的工作原理是逆卡诺循环的应用A 蒸汽机 B 热机 C 锅炉 D 制冷装置C0182卡诺循环是由 组成的A等温过程和定压过程 B等温过程和定容过程C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D绝热过程和定容过程A0183逆卡诺循环在 从外界吸热A定温过程 B绝热膨胀过程C B和D D 绝热压缩过程D0184理想气体绝热过程中,工质的熵的变化量----A >0 B <0 C =0 >=0B0185卡诺循环热效率的范围是----A大于1 B大于0小于1 C大于0 D 小于C0186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的范围----A大于1 B大于0小于1 C大于0 D 小于B0187理想气体可逆吸热过程中,下一定是增加的A内能 B熵 C 压力 D 温度B0188理想气体可逆吸热过程中,工质的熵---A增加 B减少 C 不变 D无法确定C0189---A完全正确 B有一定道理 C 完全错误 D有可能对C0190---A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 增加或减少 DCADB CBBCCA0191---A0 B 正 C负 D 正或负D0192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与 有关A热源温度 B 冷源温度C循环过程 D C0193卡诺循环是由两和两个 过程组成的A 绝热、定压 B等温、定容 C 等温、绝热 D 定容、多变C0194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是低温热源的温度, 高温热源的温度A 提高、提高 B 提高、降低 C 降低、提高 D 降低、降低A019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定容条件下,温度从27℃上升到127℃,其压力等于原来的A4/3 B3/4 C 127/127 D 27/127D0196---A 0 B正 B负 D无法确定C0197在P---V图上的任意一个正循环,其压缩膨胀功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法确定B0198在P V图上的任意一个,其膨胀功小于压缩工功A 正循环 B 逆循环 C 循环 D 无法确定B0199----A热机循环 B 制冷循环 C热泵循环 D正循环C0200----A热机循环 B 制冷循环 C热泵循环 D正循环 0191 0200ADCCA DCBBCC0201卡诺循环是在 过程对外界作功A定温过程 B 绝热过程 C B和D D 绝热压缩过程A0202逆卡诺循环是在 向外界放热A定温过程 B 绝热膨胀过程 C B和D D 绝热压缩过程C0203卡诺循环包括 过程定容加热,定容放热,绝热膨胀,绝热压缩定温加热,定温放热,绝热膨胀,绝热压缩可逆定温加热,可逆定温放热,可逆绝热膨胀,可逆绝热压缩可逆定压加热,可逆定压放热,可逆绝热膨胀,可逆绝热压缩D0204----A 尽量提高高温热源温度 B 尽量降低地问热源温度C 尽可能使实际的热力循环接近理想卡诺循环 D 尽量增大各种传热温差D0205----A尽量提高高温热源温度B尽量降低地问热源温度C尽量减少各种摩擦损失D尽量增大各种传热温差D0206下列---可看作理想气体A R22蒸汽 B 水蒸气 C R12蒸汽 D 蒸汽C0207当气体的压力越 或温度越 它就越接近理想气体A高、高 B 低、低 C 高、低 D 低、高C0208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RT中, 只与气体的种类有关A P B V C R DTA0209下列 可看作理想气体A 湿空气 B 水蒸气 CR12蒸汽 D R22蒸汽B0210可看作理想气体的气体是---A制冷装置中的R12蒸汽B 房间内空气中水蒸气C锅炉中的水蒸气D 汽轮机中的水蒸气0201--0210CACDD DCCABC0211下列 不可近似的看作成为理想气体A 起动气瓶中的空气B烟囱中的水蒸气C造水机中的蒸汽D气缸中的高温高压燃气C0212当理想气体的温度,比容,压力中有两者变化时,其参数之间不遵循———A波义马略特定律 B盖·吕萨克定律C虎克定律 D查理定律A0213当理想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时,其比容和压力变化规律应遵循————A波义马略特定律 B盖·吕萨克定律C牛顿定律 D查理定律A0214当理想气体的压力保持不变时,其比容和温度变化规律应遵循————A盖·吕萨克定律 B波义马略特定律C牛顿定律 D傅立叶定律A0215当理想气体的比容保持不变时,其温度和压力变化规律应遵循————A 查理定 B波义马略特定律C虎克定律 D牛顿定律B0216理想气体过程方程PV^n=常数,当n=k时,该过程为———过程,外界对工质做的功————A/用于增加系统内能和对外放热/用于增加系统内能/用于增加系统内能和对外作功D定温/用于对外做功A0217理想气体过程方程PV^n=常数,当n=±∞时,其热力过程是——A等容过程B等压过程C等温过程 D绝热过程C0218对定容过程,外界加入封闭系统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内能,反之,封闭系统向外界放的热量全部由系统内能的减少来补充。这句话————成立。A仅对理想气体 B仅对实际气体 C对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都D对理想气体实际气体都不A0219在P--V图上,————更陡一些,在T--s图上,————更陡一些A绝热线/定容线 B绝热线/定压线 C定温线/定容线 D定温线定压线B0220理想气体放热过程,当温度不变时,其膨胀功W——。A 大于0 B 小于0 C 等于0 D 大于0 或小于00211--0220CCAAA BACABC0221下列————过程的内能是增加的。A定容放热B定温加热 C定压加热 D定压放热D0222dq=CvdT+pdv适用于---工质,---过程A任意、任意 B任意、可逆 C理想、任意 D理想、可逆D0223在理想气体绝热过程中,工质比熵的变化量----A大于0 B 小于0 C等于0 D大于或等于D0224求膨胀功的公式W=R(T1-T2)/(K-1)适用于----A任意气体等温过程B 任意气体绝热过程C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D理想气可逆绝热过程B0225理想气体的比热仅为 的函数A压力 B温度 C物质的种类 D焓D0226理想气体工质的放热、膨胀过程,该多变过程的多变指数n为---An<0 B0<n<1 C1<n<k Dn>kA0227理想气体工质的压缩、降温、降压过程,该多变过程的多变指数n为An<0 B0<n<1 C1<n<k DC0228---A定压过程 B定温过程 C 定熵过程 D定焓过程B0229理想气体的比热---A与压力和温度有关 B与压力无关而与温度有关C与压力和温度都无关 D与压力有关而与温度无关A0230理想气体吸热过程,当消耗外界功时,其温度---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 0221--0230 DACBAA0231理想气体对外做功过程,当温度不变时,其吸热量q---A 大于0 B小于0 C 等于0 D 大于0或小于A0232理想气体对外做功过程,当温度升高时,该过程---A吸热过程 B放热过程 C 绝热过程 D不一定D0233 ---A吸热过程 B放热过程 C 绝热过程 D不一定A0234 ---A吸热过程 B放热过程 C 绝热过程 D不一定B0235 ----A升高B降低C 不变 D不一定D0236 ----A升高B降低C 不变 D不一定A0237 某气体(Cvm=0.8KJ/kg.℃)在压缩过程中,接受外界功90KJ/kg,温度上升此过程中,该气体将从外界放热 KJ/kgA 26 B64 C 154 都不对A0238 某气体(Cvm=0.8KJ/kg.℃)在膨胀过程中,接受外界功70KJ/kg,温度下降此过程中,该气体将从外界吸热 KJ/kgA 30 B40 C110 D 都不对B0239 32KJ/kg,80KJ/kg,此过程中,该气体将下降 ℃A 54.4 B60 C105.6 D 都不对B0240 ----A小于零 B 大于零 C 等于零 D 不一定 0231 0240AADAB DAABB024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作用下,温度从127227℃,其比容等于原来的A4/5 B 5/4 C 127/127 D227/127024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压力表的读数从0.5MPa下降到0.4MPa,其比容等于原来的-----A5/4 B4/5 C6/5 D5/6024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定容条件下,温度从127----A4/3 B3/4 C127/27 D27/1270244 在定压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对外做功量AB50% C71.4% D 100%0245 在多变指数n=0.4的多变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对外做功量AB50% C71.4% D 100%0246 理想气体过程方程为pVn=常数,当n=0----A 等容过程 B等压过程 C 等温过程 D 绝热过程0247 在定压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对外做功A大于 B等于 C 小于 D无法确定0248 理想气体过程方程为pVn=常数,当n=k----A 等容过程 B等压过程 C 等温过程 D 绝热过程0249 在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中,若温压力 时,则该过程一定为加热过程A 升高、降低 B 升高、升高 C 降低、升高 D 降低、降低0250 理想气体在温度升高过程中,下一定是增加的A 内能 B 熵 C 压力 D比容A0251 ---A 内能 B 熵 C 比容 D压力D0252 当空气被视为理想气体时,其内能决定A熵 B比容 C压力 D温度A0253 理想气体的比热与下列 无关A压力 B温度 C种类 D热力过程A0254在 过程中,外界加给系统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增加系统的内能,其余部分用于系统对外界作膨胀功A 定压 B 定容 C 定温 D绝热B0255下列 情况气体的内能减少了A绝热压缩 B绝热膨胀 C 定温膨胀 D定温压缩A0256下列 情况气体的内能增加了A绝热压缩 B绝热膨胀 C 定温膨胀 D定温压缩A0257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气体绝热压缩,温度降低 B气体放热,温度升高C气体绝热膨胀,温度降低 D气体吸热,温度升高C0258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气体绝热膨胀,温度降低 B气体放热,温度升高C气体绝热膨胀,温度升高 D气体吸热,温度升高D0259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气体放热,压强增大 B气体放热,温度不变C定温放热,压强增大 D定温压缩,气体吸热A0260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定温放热,压强增大 B定容吸热,温度不变C绝热膨胀,温度升高 D定温压缩,气体吸热 ADAAB AACDAA0261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其参数值一定不变的是A焓 B 熵 C 功 D压力A0262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其参数值一定不变的是A焓 B 熵 C 密度 D比容D0263在定容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内能增加量AB71.4% C86.3% D 100%A0264在定容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对外做功量A0 B50% C71.4% D 100%A0265在定温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内能增加量A0 B50% C86.3% D 100%D0266在定温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对外做功量AB50% C71.4% D 100%A0267理想气体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之比为---A大于1 B等于1 C 小于1 D大于等于A0268理想气体吸热过程,当温度下降时,其膨胀---A大于0 B小于0 C 等于0 D大于0或小于A0269理想气体对外做功过程,当温度不变时,其吸热量q---A大于0 B小于0 C 等于0 D大于0或小于A0270理想气体对外做功过程,当温度升高时,该过程---A 吸热过程 B 放热过程 C 绝热过程 D 不一定0261--0270 AADAA DAAAAB0271---A吸热过程 B放热过程 C 绝热过程 D不一定C0272---A对外做功过程 B定容过程 C消耗外界功过程 D不一定A0273理想气体吸热过程,当温度不变时,该过程是---A对外做功过程 B定容过程 C消耗外界功过程 D不一定B0274---A小于0 B大于0 C等于0 D不一定D0275下列说法中 不对参数,内能与流动功之和也不是状态参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0276下列说法中————不对。①1公斤油在100实际气体在压力较低的时就可以当作理想气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0277A汽化 B蒸发 C沸腾 DD0278沸腾是指————。A从液态物质转变为气态物质的过程, B从气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的过程C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D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化现象C0279蒸发是指————。A从液态物质转变为气态物质的过程, B从气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的过程C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D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化现象D0280有气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的过程为——。A结露 B液化 C凝结 DB或C 0271--0280BCABD DADCDD0281液面上饱和蒸汽压力所对应的沸腾温度称为——。A露点 B饱和温度 C沸点 DB或CA0282水的定压汽化过程经历了除——以外的三个阶段。A定压升温阶段B定压预热阶段C定压气化阶段 D定压过热阶段A0283水的定压汽化过程经历了——定压气化阶段和定压过热阶段。A B定压蒸发阶段C定压加热阶段D定压沸腾阶段B0284湿蒸汽的状态由——决定。A压力与温度 B压力与干度C过热度与压力 D过冷度与温度A0285要确定过热蒸汽的参数,除了知道温度外,还必须知道其——。A压力 B温升 C干度 D 过冷度A0286要确定未饱和水的参数,除了知道其压力外,还必须知道其——。A温度 B温升 C干度 D 过冷度D0287要确定饱和水的参数,除了知道其温度外,还必须知道其——。A压力 B过热度 C干度 D 不再需要D0288要确定饱和蒸汽的参数,除了知道其温度外,还必须知道其——。A压力 B过热度 C干度 D 不再需要D0289水在定压下的气化过程中,下列四个状态里,除---外,另外三个状态的温度是相同的A饱和水 B湿蒸汽 C干饱和蒸汽 D过热蒸汽D0290在水蒸气的P-V图中,零度水线左侧的区域称为---A过冷水状态区 B湿蒸汽状态区 C过热蒸汽状态区 D固体状态区281--0290 DAABA ADDDDC0291在水蒸气的T-S图中,饱和蒸汽线的右上方的区域称为---A过冷水状态区 B湿蒸汽状态区 C过热蒸汽状态区 D固体状态区B0292在水蒸气的P-V图中,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之间的区域称为---A过冷水状态区 B湿蒸汽状态区 C过热蒸汽状态区 D固体状态区A0293在水蒸气的P-V图中,零度水线和饱和蒸汽线之间的区域称为---A过冷水状态区 B湿蒸汽状态区 C过热蒸汽状态区 D固体状态区B0294在水蒸气的T-S图中,过冷水区和湿蒸汽区分界线称为---A零度水线 B饱和水线 C饱和蒸汽线 D等温A0295在水蒸气的T-S图中,过冷水区和固体状态区分界线称---A零度水线 B饱和水线 C饱和蒸汽线 D等温线B0296一公斤饱和水在定压下加热变成饱和蒸气时所吸收的热量称A过热度 B比潜热 C热容量 D加热量B0297干度x=0的工质是指——。A未饱和度 B饱和液 C湿饱和液 D过热蒸汽B0298干度x=1的工质是指——。A饱和液 B饱和蒸汽 C湿饱和液 D过热蒸汽A0299过热蒸汽的温度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之差称为——。A过热度 B干度 C饱和热 D比潜热C0300未饱和水的过冷度等于—C—。A过冷水温度 B饱和温度 CB-A DA-B 0291--0300BBBACD0301。A过热蒸汽温度B饱和温度 CA+B DA-BD0302某压力的饱和温度与该压力下某饱和水的温度的差值称为该未饱和水的—D—。A饱和度 B干度 C过热度 D过冷度A0303对湿蒸汽继续加热,其干度将不断地—A—。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A或B或CD0304水在锅炉内加热蒸汽化,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水的初状态的—D—。A温度变化B压力变化 C熵的变化 D焓的变化D0305m的未饱和水在锅炉中加热到过热蒸汽状态,温度从T1T2比热为Cv,定压比热为Cp,水的比热为Cm,-D--Am.Cm(T2-T1) B m.Cp(T2-T1) Cm.Cv(T2-T1) DBC都不对B0306饱和蒸水蒸气和饱和水的混合物称为-B--A未饱和水 B湿蒸汽 C过热蒸汽 D干饱和蒸汽B0307 在水蒸气的h-s图上,湿蒸汽的定压线是倾斜的直线,同时它也A 定比容线 B定温线 C等干度线 D等焓线D0308 状态A过冷水 B饱和水 C饱和蒸汽 D过热蒸汽A0309 状态A过冷水 B饱和水 C饱和蒸汽 D过热蒸汽D0310 状态A 过冷水 B 饱和水 C 饱和蒸汽 D 或A 或B 或0301--0310 DDADD BBDADC0311 ---C--饱和压力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 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C0312 的饱和温度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 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B0313 该温度下的饱和压力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B0314 该温度下的饱和压力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A0315 该温度下的饱和压力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B0316 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B0317 的比焓的差值为比汽化潜热A未饱和水 B饱和水 C湿蒸汽 D过热蒸汽C0318 某压力下,干饱和蒸汽的比焓与饱和水的比焓的差值A干度 B湿度 C比汽化潜热 D含热量B0319压力越高,水蒸气的比汽化潜热--B-A 越大 B越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B0320压力 ,水蒸气的比汽化潜热越大BA 越高 B越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0311--0320BBCBBB0321在压力为0.5MPa时,饱和水的比容为0.0010928m3/Kg,饱和水蒸气的比焓为2748.1Kj/Kg。若锅炉产生的压力为0.5MPa的水蒸气的比容为2063.78Kj/Kg状态A饱和水 B湿蒸汽 C 饱和蒸汽 D 过热蒸汽D0322在压力为0.5MPa时,饱和水的比容为0.0010928m3/Kg,饱和水蒸气的比容为0.3748m3/Kg0.5MPa---D-A饱和水 B湿蒸汽 C 饱和蒸汽 D 过热蒸汽A0323在压力为0.5MPa时,饱和水的比熵为1.8604KJ/(Kg.k),饱和水蒸气的比熵为6.8215KJ/(Kg.k)。若锅炉产生的压力为 0.5MPa的水蒸气的干度为 0.9,则其比熵--A---KJ/(Kg.k)A6.3254 B6.0823 C 6.0756 D 6.0534C0324在压力为0.5MPa640.1KJ/K2748.1KJ/K0.5MPa2452.98KJ/Kg--C--A0.66 B0.76 C 0.86 D0.96A0325在压力为0.5MPa时,饱和水的比熵为1.8604KJ(K。,饱和水蒸气的比熵为6.8215KJ(K。。若锅炉产生的压力为0.5MPa的水蒸气的比熵为6.6231KJ(K。---A-A0.96 B0.86 C 0.76 D0.66B0326不存在200℃的水,只存在200℃的水蒸气,此说法--B--A 正确 B 错误 C 有一定道理 D 无法确定B0327不存在30℃的水蒸气,只存在30℃的水,此说法--B--A 正确 B 错误 C 有一定道理 D 无法确定B0328对于给定压力的湿蒸汽,其温度--B--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无法确定A0329 0,---1A饱和水、饱和蒸汽 B饱和蒸汽、饱和水 C饱和水、过热蒸汽 D饱和汽、过热蒸汽C0330水在锅炉内定压加热汽化,所吸收的热量等于初、终状态的--C--变化量A压力 B温度 C焓 D 熵 0321-0330 BDACA BBBACC0331水在密闭容器内加热,在气化过程中的蒸汽是---C--A 饱和蒸汽 B饱和水 C 湿蒸汽 D过热蒸汽C0332湿蒸汽的温度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之差等A干度 B过热度 C零 D比潜热B0333对密闭容器的水定压加热,称为干饱和蒸汽状态的是指--B-A 水开始汽化时B水刚好全部汽化时C高于沸点时的蒸汽D水的自然挥发A0334水在密闭容器中定压加热汽化时,当最后一滴水变成蒸汽时,这时容器内的蒸汽称为--A-A饱和蒸汽 B 未饱和蒸汽 C过热蒸汽 D过饱和蒸汽B0335将饱和水--B--加热变成过热蒸汽,其温度起初不变,然后再升高A等容 B 等压 C 等温 D任意D0336---D-A h=u+s Bh=u+rt Ch=s+pv DA0337---A①在一定温度下,若压力低于该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此工质一定为过热液体;②任100%的湿空气④在临界状态时,饱和液体的内能等于饱和蒸气的内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0338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D0339A在一定温度下,若压力低于该温度下对应的饱和压力,此工质一定为过冷液体B任何工质只要知道其状态参数的压力值和温度值,其状态便可以唯一确定C湿蒸汽可以看作是相对湿度为100%的湿空气D在临界状态时,饱和液体的内能等于饱和参数蒸汽的内能B0340在水的汽化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B—A沸点是一个恒定的温度 B只要仍有水沸腾锅炉内的温度仍是沸点C沸腾时不间断加热的热量被浪费掉了D揭露现象0331--0340CCBAB DADDBC0341喷管是用来将流体的压力能转化为—C—A功 B热量 C动能 D内能D0342扩压管是用来将流体的动能转化为—D—A功 B热量 C内能 D压力能A0343由于气流以高速流过喷管或扩压管,因此可以近似认为是A—A绝热过程 B等压过程 C多变过程 D定压过程B0344节流是一个典型的——BA可以过程 B不可逆过程C静态过程 D定压过程A0345扩压管的作用是获得——气流,同时流速——A。A高压/下降 B高/上升 C低/下降 D低/上升A0346喷管的作用是获得——气流,同时压力——A高速/下降 B高/上升 C低/下降 D低/上升A0347当喷管流道截面积从大变小又从小变大时,气体的流速——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B0348当扩压管流道截面积从大变小又从小变大时,气体的流速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B0349在扩张形喷管内流过的超音速气体,其——A 压力升高,速度降低 B压力降低,速度升高C 压力升高,速度升高 D压力降低,速度降低A0350在扩张形扩压管内流过的超音速气体,其——A压力升高,速度降低B压力降低,速度升高C压力升高,速度升高D压力降低,速度降低0341-0350CDABAB0351AABBA缩形喷管内流过的亚音速气体,其——A压力升高,速度降低B压力降低,速度升高C压力升高,速度升高D压力降低,速度降低D0352当流道截面积变小时,气体的流速——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D0353当流道截面积变大时,气体的流速——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A0354当喷管流道截面积变小时,气体的流速——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B0355当扩压管流道截面积变大时,气体的流速——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A0356气体的流速为亚音速,为使气体的流速继续降低可用——A扩张形扩压管 B收缩型喷管 C扩张形喷管 D缩放形扩压管B0357气体的流速为亚音速,为使气体的流速继续提高可用——A扩张形扩压管 B收缩型喷管 C扩张形喷管 D缩放形扩压管D0358气体的流速为超音速,为使气体的流速继续降低可用——A扩张形扩压管 B收缩形喷管 C扩张形喷管 D缩放形扩压管C0359气体的流速为超音速,为使气体的流速继续提高可用——A扩张形扩压管 B收缩形喷管 C扩张形喷管 D缩放形喷管D0360气体在喷管中流动,当其音速大于当地音速时,应采用——喷管A缩放形 B放缩形 C收缩性 D扩张形 0351-0360BDDAB ABDCDA0361当来流速度为超音速时,扩压管和喷管的断面形状为——A收缩形扩压/扩张形喷管 B扩张形扩压/收缩形喷管C收缩形扩压/扩张形扩压管 D收缩形扩压缩放形喷管D0362收缩形喷管的最小断面处,马赫数为---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小于等于1D0363收缩形扩压管的最小断面处,马赫数为---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大于等于C0364扩张形管最大断面----AM<1 BM≤1 CM>1 D M=1D0365----AM<1 BM>1 CM≤1 D M≥1B0366扩张形管出口处----AM<1 BM>1 C M≥1 DM≤1A0367----AM>1 BM<1 C M=1 DM≤1A0368扩张形扩压管最大断面处----AM<1 BM≤1 C M>1 DM=1B0369扩张形扩压管最大断面处----AM<1 BM>1 C M=1 DM=0A0370----AM<1 BM>1 C M=1 DM=0 0361--0370 BAABAC0371----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B0372在扩张形扩压管的最小截面处,马赫数----A大于1 B小于等于1 C小于1 D等于1C0373当超音速气流流入收缩形通道时,则出口气流的速度和压力将依次为---A增大减小 B 减小减小 C 减小增大 D 增大增大C0374当M<1向M>1----A渐扩 B渐缩 C缩放 D达到最小值C0375当M>1向M<1----A渐扩 B渐缩 C缩放 D达到最小值A0376当来流速度为超音速时,喷管或扩压管的断面形状为---A收缩形扩压管 B收缩形喷管 C扩张形扩压管 D缩放形喷管D0377当来流速度为亚音速时,喷管或扩压管的断面形状为---A收缩形扩压管 B扩张形扩压管 C缩放形扩压管 D缩放形喷管A0378公式Wg2=[2(h1-h2)]?---A 任意工质,任意绝热过程 B理想工质,可逆绝热过程C 理想工质,任意绝热过程 D任意工质,可逆绝热过程D0379公式Wg2=[2Cp(T1-T2)]?---A 任意工质,任意绝热过程 B理想工质,可逆绝热过程C 理想工质,任意绝热过程 D任意工质,可逆绝热过程A0380气体流动中,当渐缩喷管出口截面压力与进口压力之比大于临界压力比,如此时出口截面压力继续下降,它们流量将----A 增加 B减小 C 不变 D不一定 0371--0380ADADAC0381气体流动中,当渐缩喷管出口截面压力与进口压力之比达到临界压力比,如此时出口截面压力继续下降,它们流量将----A 增加 B减小 C 不变 D不一定C0382任何压力下的理想气体经节流后,其温度将---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不一定D0383任何压力下的实际气体经节流后,其温度将---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无法确定C0384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不一定B0385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不一定A0386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不一定B0387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不一定D0388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不一定A0389 湿蒸汽经绝热节流后, 下降A 压力 B比焓 C 比熵 D都不对B0390 湿蒸汽经绝热节流后, 不变A 压力 B比焓 C 比熵 D都不对 0381--0390ABDABA0391 ----,比熵----A 减小、不变、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小 C 增加、减小、不变D不变减小、增加D0392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不一定A0393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不一定B0394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不一定C0395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不一定C0396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不一定A0397 ----A外界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气体的压力能 B外界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气体的动能C外界的机械能先转化为气体的动能,再在扩压管中转化为压力能D以上说法都不对A0398 理想活塞式压缩机在活塞的一个往复中,将压力为P1,体积为V1力位P2。设绝热指数为k,多变过程指数n----B0399理想活塞式压缩机在活塞的一个往复中,将压力为P1,体积为V1力位P2。设绝热指数为k,多变过程指数n----C0400理想活塞式压缩机在活塞的一个往复中,将压力为P1,体积为V1力位P2。设绝热指数为k,多变过程指数n----0391--0400ADABC CAABCC0401压缩机压缩过程实际上是 过程A定温 B绝热 C 多变 D定压C0402为降低活塞式压气机的耗功,应尽量采压缩过程A 等容 B绝热 C等温 D多变C0403活塞式压缩------压缩时的耗功大于 压缩使得耗功A定温、多变 B 定温、绝热 C绝热、定温 D多变、定温A0404活塞式压缩机 压缩时的耗功小于 压缩使得耗功A定温、多变 B 绝热、多变 C绝热、定温 D多变、定温A0405活塞式压缩机多变压缩时的耗定温压缩时的耗功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A0406活塞式压缩机绝热压缩时的耗多变压缩时的耗功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A0407活塞式压缩-----压缩时消耗功最小, 压缩时消耗功最大A定温、绝热 B绝热、定温 C多变、定温 D多变、绝热B0408----A耗功增大 B供气量减小 C 压缩终点温度高 D压缩终点温度低A0409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增压比 时,其容积效率将降低A增大 B降低 C不变 D不定B0410余隙比为δ、增压比为β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为n效率为---0401--0410CCCAA AABABB041150.1MPa,温度为20℃,压缩后空气的压力为0.6MPa,设两个多变过程的多变指数均为1.25效率为---A0.45 B 0.84 C 0.68 D 0.25B041250.1MPa,温度为20℃,压缩后空气的压力为3MPa,设两个多变过程的多变指数均为1.25---A0.45 B 0.29 C 0.68 D 0.25A0413增压比为β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为n,若压缩前空气的温度为T1,那么压缩终了的温度T2为---A0414一台单级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余隙比为5%。若压缩前空气的压力为0.1MPa,温度为0.6MPa,---A146 B 305 C 419 D 578B0415一台单级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余隙比为5%。若压缩前空气的压力为0.1MPa,温度为20℃,压缩后空气的压力为3MPa,设两个多变过程的多变指数均为1.25,该压缩机的容积温度为---A146 B 305 C 419 D 578A0416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余隙比降低时,其容积效率将----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定C0417 ----A 余隙比 B增压比 C初压 D 终压A0418 对于单级活塞式压缩机,其容积效率有关A 余隙比 B气体种类 C初终压力差 D 气体常数B0419 对于单级活塞式压缩机,其容积效率有关A气体种类 B增压比C初终压力差 D 气体常数B0420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余隙容积虽不影响压缩1Kg气体所消耗的功但影响压缩气的 A压力 B供气量 C容积效率 DA+C BBAAB ACABBA0421 1Kg----A 减少、不变 B减少、增加 C减少、减少 D不变、减少A0422 ----A提高压缩机排出压力 B降低容积效率 C 提高排除温度 D降低成本B0423 ----A降低压缩机排出压力 B改善压气机润滑条件C 省功 D降低容积效率B0424 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理想压缩机,将压力P1的空气压缩至P3,其最佳中间压力为 D0425 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理想压缩机,将压力P1的空气压缩至P3,其最佳中间压力为 B0426 0.15MPa3MPa---MPaA 1.732 B0.681 C1.575 D 1.50B0427 0.1MPa力应为---MPaA 1.732 B0.5477 C1.55 D 1.50B0428 0.15MPa3MPa---MPaA 1.732 B0.5477 C15 D30B0429 0.15MPa2MPa比应为---A 1.414 B4.472 C10 D 20C0430 ----A外界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气体的压力能 B外界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气体的动能C外界的机械能先转化为气体的动能,再在扩压管中转化为压力能D以上说法都不对 0421--0430AABBD BBBBCB0431 ---A 小、小 B小、大 C大、小 D 大、大A0432 -----A压缩机 B径流机 C 轴流机 D风扇C0433 叶轮式压气机按其出口压力的高低分、 和压缩机A轴流机、径流机 B径流机、鼓风机 C 通风机、鼓风机 D通风机、风扇A0434 叶轮式压气机按其出口压力的高低分为三类,其中,出口表压力为0.015--0.04MPa称为---A鼓风机 B压缩机 C通风机 D 风扇C0435 叶轮式压气机按其出口压力的高低分为三类0.0002--0.015MPa称为---A鼓风机 B压缩机 C通风机 D 风扇B0436 0.04MPa称为---A鼓风机 B压缩机 C通风机 D 风扇B0437 叶轮式压气机按其出口压力的高低分为三类,其中,通风机出口表压力A小于等于0.0002 B0.0002--0.015 C0。015--0.04 D大于等于0.04C0438 叶轮式压气机按其出口压力的高低分为三类,其中,鼓风机出口表压力MPaA小于等于0.0002 B0.0002--0.015 C0。015--0.04 D大于等于0.04D0439 叶轮式压气机按其出口压力的高低分为三类,其中,压缩机出口表压力MPaA小于等于0.0002 B0.0002--0.015 C0。015--0.04 D大于等于0.04B0440 和----A压缩式、通风式 B径流式、轴流式 C通风式、径流式D鼓风式、轴流式0431--0440BACAC BBCDBC0441 ----A压缩式 B通风式 C轴流式 D鼓风式B0442 下列 不是叶轮式压气机的特点A 体积小 B 供气量小 C吸、排气连续、稳定 D 没有余隙容积B0443 ---A可逆过程 B不可逆过程 C准静态过程 D内部平衡过程B0444 内燃机是一种 的装置A 传递运动 B将能量部分的转化为机械功 C能量交换 D 传递热量A0445 ---A柴油机 B锅炉 C冷凝器 D 制冷剂A0446 -----A 燃气 B蒸汽 C 燃油 D水C0447 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中冲程燃气是作正功A进气 B压缩 C膨胀 D排气B0448 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中冲程燃气是作负功A进气 B压缩 C膨胀 D排气B0449 ---A化学能直接转化为机械功 B热能转化为机械功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及光能的相互转化A0450柴油机的实际放热过程是-----A 多变过程 B 等温过程 C 等压过程 D 绝热过程0441--0450CBBBA ACBBAA0451柴油机的实际膨胀过程是-----A多变过程 B等温过程 C等压过程 D 绝热过程C0452柴油机燃烧的前期,可近似的看作是-----A等温过程 B等压过程 C等容过程 D 绝热过程B0453柴油机燃烧的后期,可近似的看作是-----A等温过程 B等压过程 C等容过程 D 绝热过程A0454内燃机最理想的循环是----A卡诺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定压加热循环或者混加热循环A0455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组成依次为:绝热压缩过程、定容加热过程、定压加热过程、绝热膨胀过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