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11-17专业系列讲座
管理科学专业的发展历史2015-11-17专业系列讲座
管理科学专业的发展历史21、广义和狭义的管理科学基本框架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4、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未来展望21、广义和狭义的管理科学基本框架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31.1管理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和狭义的管理科学有学者(马庆国,2002)认为:广义的管理科学(ManagementSciences)指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研究历史、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狭义的管理科学(ManagementScience)则指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科学学派,即运筹学或数理学派。31.1管理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和狭义的管理科学有41.2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1、广义和狭义的管理科学1.2.1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简介41.2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1、广义和狭义的管理科学1.2.51.2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1、广义和狭义的管理科学1.2.1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简介图的背后,隐含了一些内容:数学、经济学、计算机技术等知识的支持。51.2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1、广义和狭义的管理科学1.2.61.2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1、广义和狭义的管理科学1.2.1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简介
管理科学将确定的问题,按提出的目标和约束条件,把主要的因素和因果关系转变为各种符号表示的模型,这一模型能为决策者提供假定各种解决方案的结果,同时尽量采用各种数学语言和数学工具使问题得到定量的精确表述,以便管理者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61.2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1、广义和狭义的管理科学1.2.71.2.2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特点(1)建立模型-定量分析
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模型。即把一个已确定研究范围的现实问题,按提出的预期目标和约束条件,将其主要因素和因果关系转变为各种符号表示的模型,以便求解模型应符合现实性、简洁性和适应性的要求。(2)系统考虑-科学决策
正确的决策首先必须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到各个部门和各个因素。如果决策只对系统(组织)中的某一部门有利,而对其他部门和罄个组织来讲是不利的,则达不到管理科学所要求的“最优化”的效果,而仅是局部优化。(3)理性主体-电脑辅助
科学的决策基于一个暗含的前提,即:组织、决策的人均是“理性人”(或叫“经济人”)。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组织是由“理性人”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组织的成员不仅有明确的利益目标,还用理性的方法来实现最优的目标。同时,组织又是一个由作为操作者的人同物质技术设备所组成的人机系统。计算机是其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管理问题也不断复杂多样,管理科学用以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也更趋复杂,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功能和处理能力,为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71.2.2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特点(1)建立模型-定量分81.2.3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核心课程管理科学类重要课程一般包括:决策技术、运筹学、统计学等涉及定量技术的课程。具体来说,管理科学专业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特别强调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在管理学方面的交融应用。除一般的组织理论和决策理论之外,运筹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主干课程。81.2.3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核心课程管理科学类重要课程91.3对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反思
值得反思的是,我国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管理科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强调了管理技术、方法及其对管理效率的影响,并在其传播和应用过程中,让更多的人认为,我们现在学到的管理就是西方的管理。
实际上,西方的管理也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也是西方文明土壤中开出来的一朵花。如果不看西方文明的土壤,只看那朵花,就不可能明白西方管理效率的真相。
西方一些国家,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自然也进人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从出生的洗礼到饭前的祷告,再到周末的礼拜活动、婚礼上的宗教仪式,一直到去世后的宗教葬礼。这些宗教文化中的文明因子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外人看不到,或者即使看到了也很难与管理联系在一起。
但客观事实是,人们就是带着这些思想、信念和精神的程序进入到管理活动当中的。我们学习了西方的管理技术,却很难学习到西方的文化,于是,效率就会因为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脱节而大打折扣。1.3.1启示:西方的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是追求效率和财富的约束力91.3对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反思值得反思101.3对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反思
韦伯说:“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
韦伯所定义的理想资本主义是有严格限制的,不是通过抢劫、掠夺等暴力手段获得原始积累,而是以合理地计算收支,有条理地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为特征,这种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与新教徒那种井井有条、系统安排的入世禁欲主义生活方式是完全相一致的。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提供了一种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从而成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1.3.1启示:西方的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是追求效率和财富的约束力101.3对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反思韦伯说111.3对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反思在以下重要方面,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完全一致:(1)对财富的态度。新教认为,财富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关键在于财富是如何获得和如何使用的。如果用不正当手段谋利,如果谋利最终是为了肉体享受,则财富便代表了一种罪恶;如果通过正当手段合理谋利,并用理性约束本能、节制消费,财富能够荣耀上帝,并作为灵魂获救的象征。这种态度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那种现身于经济活动、拼命工作、聚敛财富、节制享受、不断扩大投资,用财富衡量人的能力和道德的内在气质是完全一致的。(2)对时间的态度。新教不允许消极无为、空耗时间,认为时间是无价之宝,损失时间就是损失为上帝增光的机会,浪费时间在原则上是最大的罪孽。这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注重效率的观念是相同的。1.3.1启示:西方的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是追求效率和财富的约束力111.3对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反思在以下重要方面,新教121.3对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反思(3)对职业活动的态度。新教伦理笃信“自助者天助之”,倡导“恪尽职守、努力工作”的敬业精神。职业活动不仅是有效的禁欲手段,同时也是上帝规定的生活目的。“不劳动者不食”这一宗教箴言无条件地适用于每一个人,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必须完成上帝授予的“天职”。这同资本主义精神对那些尽职勤奋、埋头于工作的劳动者推崇的是完全一致的。
新教伦理在有关尘世活动的最重要问题上给资本主义精神以强大伦理支持,保护了一批具有强烈功利主义动机的理性经济人,把他们从传统主义加给他们的伪善、贪婪、冷酷等道德指责中解脱出来,使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活动获得了社会合法性。“新教伦理是现代经济人摇篮旁的守护者。”1.3.1启示:西方的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是追求效率和财富的约束力121.3对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反思(3)对职业活动的态131.3对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反思
在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约束条件下的实证研究是国际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流范式。中国对管理效率的追求,也必然依赖中国文化与管理技术的结合,脱离了这一点,管理之花就会渐渐枯萎。中国管理的出路,既不是充满中国文化味道的思辨,也不是脱离了文化的技术问题,而是这两者的结合如何实现的问题。当我们找准了管理科学发展的逻辑和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最接近解决问题。
国际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以实证为主,我国管理科学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从管理科学发展逻辑看,基于科学视角的管理学研究,多可以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和统计处理方法、结构方程模型、案例研究和长期跟踪观察等实证方法进行研究,而基于人性和文化视角的管理学研究多可以通过归纳、思辨等规范方法进行研究。1.3.1启示:西方的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是追求效率和财富的约束力131.3对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反思在伦理141.3.2管理科学发展历史上的分化
从发展的历史来看,广义的管理科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分化出了狭义的管理科学。
一般认为,管理科学专业偏向于狭义的理解,但是又是以广义的管理科学为基础和背景。即方法上偏向于数理工具,理论上偏向于广义的管理科学,即共性的管理规律;同时需要“专”和“通”,既需要专业深入,又需要通识理论。141.3.2管理科学发展历史上的分化从发152.1管理科学发展脉络概述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从西方管理思想史来看,在泰罗(勒)的科学管理出现以前,西方的管理还是经验式管理,没有上升到科学层面,所以西方的管理科学应该始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并在之后逐渐形成了管理科学的体系和学科结构。
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管理丛林时代到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如图1所示。152.1管理科学发展脉络概述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162.1管理科学发展脉络概述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162.1管理科学发展脉络概述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172.1管理科学发展脉络概述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在科学管理时代之前,有一些早期探索的活动,如巴贝奇、欧文对于效率和人性的关注。
图中的横轴是效率,表明了管理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对于效率的追求。
纵轴是科学和人性,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行为倾向。
一味地追求效率会背离人性,使人性在效率的追逐下被扭曲。但是,单纯依靠科学追求效率,使人性扭曲的行为,可以通过人性化管理活动得到转变。172.1管理科学发展脉络概述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出生于英国,21岁成为一个细纱机制造厂的经理并管理得很成功。1800年,担任苏格兰的新拉纳克工厂的经理——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良措施,包括: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赢得了大量的利润,工厂成为“模范村”,吸引许多企业主和达官贵人去参观学习。1818年,提出了改造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计划,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对资本主义带来的不公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1~1858)182.1管理科学发展脉络概述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出生于英国,21岁成为一个细纱机制造厂的经理并管理得很成功。罗伯特·欧文的主要观点:①更多地关注人这个因素。欧文认为,企业主通常把获得高额利润的希望寄托在死机器上,只重视有效地保养和利用机器、设备(死机器)的作用,而忽视活机器(人)的保养和维护,不愿在他们的活机器上花一些时间和资本。欧文呼吁工厂主们多花一些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考虑改善和保养他们的活机器。欧文认为这样做绝非纯为工人方面考虑,而是绝对于工厂主有利。欧文认为,投资工人的报酬不止5%、10%、15%,常常可能是50%,甚至达到100%及以上。欧文认为在生产中,应更多地对人这个活的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首创性。19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罗伯特·欧文的主要观点:19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②温和的管理方式。相对于硬性的、强制的、十分严厉的、外在惩罚式的管理方法而言,温和的管理方式是指以教育、感化为主要手段的方法。在生产管理中,欧文为每一个工人准备一块小方木块,四个柱面涂上不同的颜色,由浅入深地表示该工人的表现情况。白色表示很好,黄色标志良好,蓝色表示一般,黑色表示不好。欧文把这些木块挂在工人附近,作为无言的规劝。欧文主要是通过教育和规劝,启发工人的觉悟,使工人自觉改正错误。欧文在新拉纳克进行了30年(1799~1829)的管理实践是非常成功的。欧文首先播下了工业企业中要注意关心人的因素的种子,强调要善于利用人力资源,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20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②温和的管理方式。20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12.2管理科学的发展阶段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科学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管理理论阶段、人际关系理论阶段、管理丛林理论阶段、文化管理理论阶段。2.2.1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科学管理的诞生,是有明确时间节点的: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在科学管理时代,泰勒提出了标准化原理、工作定额原理、计件工资、职能工长制等提高管理效率的理论;法约尔提出了5项职能,14条管理原则;埃默森提出了“12条效率原则”等等。其中,泰勒的科学管理最为系统,影响最为深远。212.2管理科学的发展阶段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科学管理。
泰罗出生于美国一个律师家庭,考上了哈佛大学法律系。但由于眼睛疾病而辍学回家。后来进入一家机械厂当学徒工,1884年升任总工程师。后来成为管理顾问,晚年到哈佛大学讲学,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于1911年出版,标志着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22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科学管理。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学管理之父”2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中的一段描述:施密特,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吗?什么,我不懂你在说什么?不,你懂。我们想知道,你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不,我仍然不懂你是什么意思?噢,好吧,你来回答我的问题。我想知道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呢,还是这里没什么价值的伙计中的一员。具体点儿说,我想知道你是想一天挣1.85美元呢,还是像那些没什么价值的伙计一样一天只挣1.15美元。我能一天挣1.85美元吗?那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吗?是的,那我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23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1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中的一段描述:23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泰罗通过变换各种工作要素,以便观察这些工作要素对施密特日劳动量的影响。如:在某几天里,施密特要弯下膝盖来搬运生铁,腰必须是直的;在另外某几天里,施密特要伸直膝盖来搬运生铁,腰必须是弯的;泰罗还实验了施密特行走速度、握持位置以及其它变量对搬运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工人每日工作定额:原12.5吨——现48吨;工人每日工资:原1.15美元——现1.85美元;24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1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罗通过变换各种工作要素,以便观察这些工作要素对施密特日劳动25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1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然而,泰勒在美国国会听证会的答辩中却提到,“科学管理不是任何一种效率措施,不是一种取得效率的措施,也不是一批或一组取得效率的措施……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次企业或机构中的人们的一次完全的思想(心理或精神)革命……在科学管理上,劳资双方要发生的大革命是: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的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作最重要的事情。他们把注意力转到增加盈余的数量上,使盈余增加到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
同时,他还主张,雇主应该尊重工人,与工人保持良好的人事关系,在与工人打交道时,甚至对工人的偏见也应该予以考虑。这就是完整的科学管理的含义。然而,科学管理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在继承、传播和实践科学管理时,却仅仅把科学管理当成了一个效率工具,而没有继承他的精神思想,从而对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25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1科学管理理论阶段吉尔布雷斯的贡献第一,动作研究。认为应实现作业动作的规范和简洁高效。他们对作业的动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甚至让工人们手上绑上一个小灯泡,用摄影技术,来记录和显示动作的运动轨迹。(被称为“灯光示迹影片”)最后,吉尔布雷斯把18个砌砖动作,压缩到5个。第二,疲劳研究。目的是研究一种工作和休息的合理的搭配方式和恰当的环境布置,使得工人的疲劳减少而产量增加。在生活中也追求效率:让孩子拿着秒表,研究衣服的扣子是从上边开始扣,还是从下边开始能够快一些。最终测定从下向上需要3秒,从上向下需要7秒。刮胡子的时间比别人能够节约17秒。他能同时用两把剃须刀,发现可以节约44秒,但是他后来放弃了这种做法,因为他发现包扎伤口却需要2分钟。他的孩子们说,使他感到烦恼的不是伤口,而是失去的两分钟时间。26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吉尔布雷斯的贡献26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7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2人际关系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后,霍桑实验的出现正是在效率提升出现困境后,对这一问题的求解。霍桑试验前期工作的失败,证明了单纯依靠科学的方法并不能保证效率。而后期梅奥等人进行的大规模访谈,发现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以及人需要情感、关心和尊重等事实,这些恰恰是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之后,人性问题又一次进人了人们的视野,并出现了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等人性假设。1933年,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27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2人际关系理论阶段人际关系学说主要有以下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科学管理学派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把人看作经济人。梅奥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28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2人际关系理论阶段人际关系学说主要有以下观点。28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是有欠缺的。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率就高。
29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2人际关系理论阶段(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29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30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
“二战”以后,科技与生产迅速增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化进程加速,这一切都给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的普遍重视。除管理工作者和管理学家外,其他领域的一些专家,如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等都纷纷加入了研究管理的队伍,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研究管理理论,出现了研究管理理论的各种学派,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1961年,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这标志着管理理论进入丛林时代。在《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与《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两部作品中,哈罗德·孔茨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他认为,如果“管理理论的丛林”继续存在,将会使管理工作者和学习管理理论的初学者如同进入热带丛林中一样,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出路。
30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31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
这一时期,除产生了管理过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数理(数量)管理学派和权变管理学派等之外,同时还出现了以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管理学派。经验管理学派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主张管理不仅要以正确的方式做事:DoThingsinaRightWay,而且要做正确的事:DoRightThings。这一点对于管科专业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1980年,孔茨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
31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32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
在繁茂的管理理论或学派的丛林里,数理管理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大概是最受争议的一个分支,管理大师哈罗得·孔茨甚至认为它根本就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管理学派,而只不过是在管理中较多地运用了数学工具而已。实际上将数学尤其是运筹学大量引入到管理领域,正是管理科学学派的显著特征,因而这一学派又称数量学派,并在很多场合被看作运筹学的同义语。
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进行求解,以减低管理的不确定性,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在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所著的《现代生产管理》(1975)一书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图表和数学公式。正是这些科学的计量方法,使得管理问题的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
32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33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
伯法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出版的著作很多,是西方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是《现代生产管理》(1975),曾被《哈佛商业评论》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
伯法认为,生产系统中所产生的问题要求两种主要类型的决策,一种是长期决策,它关系到生产系统的设计,例如产品的选择和设计、设备和生产过程的选择、加工对象的生产设计、作业设计、生产系统的地址选择、设备平面布置等;另一种是短期决策,它关系到生产系统的运行和控制,例如库存和生产控制、生产系统的维修和可靠性、质量控制、劳动控制、成本控制等。
伯法认为,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两类。开放系统的特点在于输出对输入做出反响,但输出却并不影响输入。封闭系统即反馈系统,是受它自己过去行为的影响。一个反馈系统有一个封闭的回路结构,它使系统的过去行动的结果回过来控制未来的行动。管理人员把系统概念应用于工作的最大好处是加深了对其所管理系统的理解。33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34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
从本质上来说,管理科学中用到的关于生产和营运管理中的各种分析方法是在遵循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模型。分析方法中必须确定衡量效率的尺度,建立一套标准来衡量生产行动中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效率。这些方面的衡量尺度可以包含利润、总成本、增量成本、机器停工时间、机器利用率、劳动成本、劳动力利用率、产品单位数量和流程时间等。
建立一个模型,其公式一般为以下形式:E=f(x,y)。
其中E为效率,f代表函数关系,x代表可控变数,y代表非可控变数。
试图将非可控因素更多地转换为可控因素,或者是寻找出可控因素中的数量规律,来加以利用,提高效率。
34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35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伯法列出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成本分析、线性规划、等待线或排队模型、模拟模型、统计分析、网络计划模型、启发式模型、计算机探索求解方法、图解和图像分析等。
在伯法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赖于管理者的主观分析和经验判断的定性管理,不再能满足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而更加标准化的定量管理技术,越来越被管理学界所重视。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为定量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如何通过量化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减少管理者由于自身局限性而难以避免的失误,提高管理者在计划、控制、决策方面的效率,成为管理学亟待探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35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伯法列出的分析36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科学学派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反对凭经验、直觉、主观判断进行管理,主张用最好的方法、最少的时间和支出,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和最大的效果。这一点与管理科学所要求的“最优化”不谋而合。但作为科学管理学派的进一步发展,管理科学学派运用了更多的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成就,研究的问题也比“科学管理”更为广泛。
管理科学学派的科学方法,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运用于军事。二战期间,军事运筹学更是在英美国防部门显示了巨大的影响力。到40年代后期,由于战后恢复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英美对管理科学(运筹学)的研究逐步从军事转人民用企业的应用,并成立了各种组织从事管理运筹科学的研究和推广。1953年,美国成立管理科学学会并发行《管理科学》杂志,宣称其宗旨就是“发现、发展和统一有助于了解管理实践的科学知识”。2.2.3管理丛林理论阶段36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管理科学学派37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4文化管理理论阶段
标志着文化管理理论诞生的著作是Z理论(TheoryZ),由威廉·大内在1981年提出代表日本式管理的理论。
威廉·大内选择了日、美两国的一些典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本国及对方国家中都设有子公司或工厂)进行研究,发现日本企业的生产率普遍高于美国企业,而美国在日本设置的企业,如果按照美国方式管理,其效率便差。
根据这一现象,大内提出了美国的企业应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一种管理方式。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归结为Z型管理方式。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称为“Z理论”。
该书在出版后立即得到了广泛重视,成为80年代初研究管理问题的名著之一。《Z理论》一书与《成功之路》、《日本和管理艺术》、《公司文化》等一起构成了这一阶段的主流理论。
37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4文化管理理论阶段38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即以尊重人的人格、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成功企业之所以取得成功,不在于它们的资金、技术、设备、建筑物、销售网络等硬件,而在于有致力于人的发展的企业文化。
严格讲,文化管理属于管理丛林时代的一个派别,但是文化管理对现代管理产生的影响,使它超过了其他派别而卓然于群。它的特点在于,重视对人性的尊重,重视基于企业使命、责任、价值和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建设,并将文化与制度、技术、方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硬管理”和“软管理”的有机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管理的文化与制度、技术相脱离的弊端,从而使现代管理更符合自身规律的客观要求。80年代之后的管理理论,包括:核心竞争力理论、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等。
2.2.4文化管理理论阶段38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理论认39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5管理科学发展历史的内在逻辑
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看,管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从科学或人性(文化)角度,探讨管理效率问题,对效率的追求是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关注的焦点问题。(2)效率问题指向实践,因此对实践的关注应该是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不能迷失的方向。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大多数管理学著作都是由具有实际经验的管理人员写出来的,而到了60年代进人管理丛林时代后,管理学论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很多却缺乏实践的土壤,自然也就难以解决现实问题。而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之所以对管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就在于它扎根于实践。39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5管理科学发展历史的40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5管理科学发展历史的内在逻辑(3)科学和人性是研究管理科学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以往不同时期的管理理论大多各取其一,要么从科学角度,要么从人性角度研究管理科学问题,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二者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4)对人性问题进行展开就成了文化问题,因此对人性和文化的研究,是管理科学无法回避的内容。对人性和文化的研究不能空洞,应该指向管理效率。(5)基于科学视角的管理科学研究,建立在数学、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等基础之上,同样要解决管理效率问题,同时要对人性和文化进行思考,在其指导下进行研究。从管理科学发展的逻辑看,忽视人性和文化的管理科学研究不符合管理科学的本质要求。
402、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2.5管理科学发展历史的412.3其他学者的看法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麦格雷戈教授在《企业的人际关系》一书中将管理科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经济人”为前提,基于美国工程师F·W·Taylor(1856~1915年)的科学管理、法国工程师H·Fayol(1841~1925年)的行政管理和德国M·Weber(1846年~1920年)的官僚政治理论,视组织如机器,被称为X理论的古典管理阶段。第二阶段:20年代以后以“社会人”为前提,以美国E·Mayo(1880~1949年)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为主要内容,被称为Y理论的阶段(这种理论注意生产中的人际关系、人的需要和行为动机,主要产生于对传统方法忽视人的需要的批判)。第三阶段:40年代以后以复杂人为前提,以美籍日本人大内的应变理论为主要内容被称为Z理论。在这一阶段产生众多管理学派,如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等。2.3.1三阶段说412.3其他学者的看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麦422.3其他学者的看法
与X理论消极的人性观点相对照,麦格雷戈提出了Y理论。麦格雷戈认为,Y理论对于人性假设是正面的,假定人性本善,假设一般人在本质上并不厌恶工作,只要循循善诱,雇员便会热诚工作,在没有严密的监管下,也会努力完成生产任务。而且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仅愿意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感。麦克雷戈认为若按照Y理论,领导者应发掘员工的潜力,达到“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体化”。除了满足员工的生理需要外,还有他们的精神需要。然而,也有人发现一些雇员并不像Y理论所说的一样,会珍惜责任和权力。相反,他们视长官为无能之辈,表面谦恭,背后却飞扬跋扈,做事得过且过,这就是推行Y理论的措施时存在的问题。2.3.2麦格雷戈XY理论的内容422.3其他学者的看法与X理论消极的人性观432.3其他学者的看法X理论的假设是静止地看人,现在已经过时了;Y理论则是以动态的观点来看人,但这一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行为科学家批评了Y理论的一些缺陷。他们指出,Y理论对人的特性的假设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对于人的乐观主义的看法,而这种乐观主义的看法对争取职工的协作和热情支持是必需的。
但是,麦格雷戈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固然不能说所有的人天生就是懒惰而不愿负责任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确实是这样的,而且坚决不愿改变。对于这些人,应用Y理论进行管理,难免会失败。而且,要发展和实现人的智慧潜能,就必须有合适的工作环境,但这种合适的工作环境并不是经常有的,要创造出这样一种环境来,成本也往往太高。所以,Y理论也并不是普遍适用的。2.3.3对XY理论的评价432.3其他学者的看法X理论的假设是静止442.3其他学者的看法
我们认为不可以纯用X或纯用Y理论来分析两间企业的管理方法。X和Y模式的假定都过于片面,并不适用于目前复杂的社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人性是善的,而有的人就是恶的。纯X和纯Y理论最大的缺点乃是忽略了人类的可塑性与多样性。一个团体中良莠不齐,有的人较积极,有的人较消极,领导者若是先入为主地认同X或Y理论,必不能解决所有成员的问题。因此,X与Y理论似乎都过于武断,领导者必须视情况综合运用,找出一种比较折衷的方案才是。
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而人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说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对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地摸索和实践,需要他们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虽然麦格雷戈留给我们的是X-Y理论,但是我们今后仍应该从整体上认识他的研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麦格雷戈的人性观点对于激励问题的分析,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的框架基础上进行解释效果最佳:X理论假设较低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个人的行为;Y理论则假设较高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个人的行为。2.3.3对XY理论的评价442.3其他学者的看法我们认为不可以纯用X或纯45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相对于西方管理科学发展中经历了的曲折过程,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主要是吸收和借鉴西方理论的过程。但是目前中国也正在酝酿着,结合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的丰富实践,进行大的转型和创新发展。
席酉民等学者(郭菊娥、席酉民,2004)提出了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三阶段论,认为:
第一阶段:1949一1977年的访苏初创阶段,其标志是系统地学习和引进前苏联的工业管理制度和方法,实行计划管理。当然,也同时学习西方的技术。45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相对于西方管理科46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50年代初,一批从西方国家回国的具有系统工程、数学、运筹学等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专业背景的科学家,诸如钱学森、华罗庚、许国志、刘源张院士等高瞻远瞩,认识到管理科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利用当时自然科学比之社会科学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创了我国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
钱老运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推动“两弹一星”等大型工程的项目管理与科技管理。华老运用统筹法、优选法推进企业生产管理,即使在文化革命的逆境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他仍然带着小分队到企业去,抓科学管理,抓产品质量,并取得成功。中国的自然科学家与工程科学家出于对国家的高度使命感,义不容辞地承担了推动与发展我国管理科学的历史责任。46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上世纪50年代初,47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钱学森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47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钱学森48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华罗庚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48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华罗庚49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49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华罗庚早年的研50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第二阶段:1978一1993年的重建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系统地学习和引进西方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1979年,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分头招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届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共20名)。由于受极“左”因素的影响,从事管理科学研究的学者都要尽量躲开“社会科学”的帽子,研究生的专业名称就被定为“××管理工程”,且当时是作为工学门类的一个学科来对待的。
随着管理类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管理工程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甚至外贸(称为工业外贸),都包括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范围内。这时,工科类院校与文科类院校的企业管理专业严重交叉。
天津、上海、北京等地相继成立了管理干部培训中心,选派优秀的企业管理干部和行政领导到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等地学习国外的管理技术。虽然这一时期仍实行计划管理体制,但我国的管理科学进人了科学管理时代。50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第二阶段:1978一1993年51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在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科学研究涉及一个广阔的领域,科学基金委员会不可能也不应该囊括对所有研究领域的支持,主要资助管理科学研究最核心、最重要的基础部分.事实证明,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对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51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52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的繁荣发展阶段,我国管理科学研究进入丛林阶段。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不仅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工商管理学(企业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越来越走向成熟,而且陆续建立了文化管理学、信息管理学、知识管理学、环境管理学等学科,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越来越复杂。在中国,已有一些学者在思考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问题。1996年至1997年经过大讨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管理学界对管理科学¹(广义)专业进行了大整合,先在研究生学科目录中设立了管理学门类,而后又在本科生学科目录中设立了管理学门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在高校中设置管理科学专业。
我国管理科学本科专业及学生的培养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学科专业介绍》中(1998年7月6日教高[1998]8号)重新修订的专业目录设置,各高校最早招生是1999年。52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的繁荣53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作为新专业,其学科体系、专业方向、发展前景和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力争与国外管理科学的发展速度保持同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设置管理科学本科专业的办学特色和方向,总体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以管理科学为主,培养目标为具备必要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用先进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长于定量分析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如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该方向培养目标的定位总体上看学生的基础理论功底偏强,专业特色不够鲜明。
第二类为名称为管理科学,结合本学校的特色开设具体专业方向,如厦门大学管理科学专业(电子商务方向)、西北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专业(政府管理方向)、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专业(房地产开发管理、项目管理方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物流管理方向)、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专业(公共管理方向)。各院校结合专业优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方向,突出体现了管理科学专业内涵丰富的特点,使管理科学专业方向发展各具区域特色。53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作为新专业,其学54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目录中,在管理学门类下,设立了5个一级学科。它们是管理科学与工程(还注明: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这样,把属于工商管理和其他一级学科的专业,从“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剥离出去了。同时,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目录中,取消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整合过来的原学科包括:科学学与科学管理(071103),系统工程(080904)(部分),管理科学(081101),管理工程(081102)(包括分部门的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081103),建筑经济及管理(081104),工业工程(0811S2),物质流通工程(081905),航空宇航系统工程(082111)(部分),兵器系统工程(082206)(部分),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0824S4)(部分)。
在本科的学科目录中,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了4个二级学科。它们是:工程管理、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个本科专业。由于担心不设二级学科,会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架空,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评议组确立了6个学科领域,明确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内涵。它们是:管理科学(狭义)与决策科学,系统工程,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科技管理(MOT)。在这6个领域中,前3个领域具有相对突出的方法论特征,没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被管理对象身上。后3个领域有较为明确的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信息、工程与科技。54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我国在招收硕士研究55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科学与决策科学突出优化方法、概率、统计和随机过程等数学方法的应用;系统工程有自己的一套处理问题的哲学,也有与系统哲学对应的,来自数学、物理学、控制论等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工业工程基于心理学、生理学,以研究操作层面为主的管理方法,如动作研究,时间分析,学习曲线,任务指派,生产线平衡,辅助作业测定,人机工程,工作环境,绩效评估,价值工程等,不仅仅限于对机械制造和对生产层面的操作者的应用,而且应用于医院、银行等生产以外的操作领域。2001年,王续琨、丁堃(同“坤”[kūn])按照学科生成的层次和范围,将管理科学已经形成和有待创建、发展的分支学科和边缘分支学科,初步归并为宏观管理学科、中观管理学科、微观管理学科、边缘管理学科、隶属管理学科五个群组。
两位学者还认为,虽然我国现代管理科学研究起步晚,但是由于受对外开放、国际交往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我国目前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西方20世纪80年代后的广义范畴基本一致。尤其是近10年以来,我国的管理科学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都开始与国际研究范式接轨。55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管理科学与决策科56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003年,成思危认为中国的管理科学有三个基础、三个层次、三个领域。即以数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三个学科为基础,以基础管理、职能管理和战略管理三个层次为依托,涉及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三个领域。中国教育部的管理学体系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5个学科组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的管理学科体系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及宏观管理与政策3个学科领域组成,其中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包括了教育部的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3个领域。
有学者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的项目分类代码指南,将管理科学分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宏观管理与政策3个大类;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为17个小类,工商管理分为14个小类,宏观管理与政策分为14个小类,共3大类45个小类构成了分析框架,见下表。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的项目分类代码相比,分类框架作了如下调整:a.将信息系统与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合并,列在第一大类;b.将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合并,列在第一大类;c.将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合并,列在第三大类。56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003年,57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57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58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科学分支学科的增多是没有尽头的,管理科学学科结构处在永无休止的变化过程中。
探讨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其意义不仅在于确认现有分支学科之间的结构性关系,而且在于依据这些被确认的关系以及同其他学科门类的比照,寻找和辨识新学科的生长点或生长极,推进管理科学学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583、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管理科学分支学593.2其他学者的观点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管理科学与工程。1978年改革开放后,社会对科学管理产生巨大的需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以管理科学基础理论、管理技术与方法等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一分支学科(或学科群)首先发展起来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工商管理。
经过10年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基本建立,中国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继续发展的同时,这十年成为我国工商管理学科与MBA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
第三阶段:2000年起:公共管理。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之后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在新的发展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仅有一些具体的管理科学理论、技术与方法,仅靠微观组织的、企业管理的水平提高,中国发展的许多管理问题还是不能解决的.在进入新世纪前后,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与MPA教育开始建立与逐步得到发展,进入了管理科学各学科全面发展时期.其间,管理科学的学科生长点有发展、有转移,研究热点有变化。593.2其他学者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改革开603.2其他学者的观点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归纳为“二三四”,即2种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特别强调定量分析),3个模块(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实际应用),4条知识链(管理科学知识链、经济学知识链、计算机科学知识链、管理工程知识链)。四条知识链的具体课程如下:第一,管理科学知识链。管理科学知识链包括:管理运筹学、管理学、管理统计、组织行为学、信息管理学、管理系统工程、决策理论与方法、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作与管理、管理实验原理、预测方法与技术。第二,经济学知识链。经济学知识链包括:经济学(含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博弈论及其应用、技术经济学、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等。第三,计算机科学知识链。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四,管理工程知识链。管理工程知识链包括: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网络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
603.2其他学者的观点某些高校在课程设614.1我国管理科学发展与西方的差异4、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未来展望(1)关于管理科学学科的基础研究。我国的研究存在不足。一般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管理行为这些学科领域的研究严重不足,而国外则比较重视管理科学的基础研究。(2)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的研究较多,而国外关于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的研究较少。其中公共管理和政策、金融管理、金融工程作为研究的热点在兴起,而产业和行业管理、宏观经济战略和管理已经得到了很充足的发展。(3)知识管理、管理思想史等在国外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国内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知识管理预计在我国将来也会成为研究的热点,这和许多经验性研究的结论相同。614.1我国管理科学发展与西方的差异4、我国管理科学发展624.1我国管理科学发展与西方的差异624.1我国管理科学发展与西方的差异634.2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未来展望
我国管理科学学术界对本学科的基本属性与特点已经形成四点共识。(1)管理科学是一门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2)管理科学从本质上讲属于应用性科学,或是一门致用的科学,对管理科学创新的理解既包括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也包括对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成功实践。(3)管理科学在我国仍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4)管理科学的发展是社会实践需求驱动为主,对未来国家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应该更加重视保持管理科学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634.2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未来展望我国管644.2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未来展望
有学者认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必须采取综合集成法,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让中西管理思想貌合神离。具体途径有三:一是洋为中用。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引进我国,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然而,一定要考虑管理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不能生搬硬套,洋为中用要将西方管理科学与我国国情、民情相结合。二是古为今用。将我国古代(直至20世纪初)的管理思想应用到今天的管理实践中来。我国古代曾有过卓越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三是近为今用。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新中国建立5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取得的各种可用于管理工作的经验、理论和方法,加以归纳、总结、提高,并将其上升为管理理论,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644.2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未来展望有学者654.2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未来展望
进人90年代以来,中国的管理者日益重视管理的科学性。突出的表现就是各种科一学方法和先进工具在管理领域日益广泛应用。这固然是一个应该肯定的进步。但是,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过分依赖于物质工具,而忽视管理中人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管理科学一直将企业组织看成是一个人机系统,二者交互作用。人不仅是工具(机器)的使用者,也是工具的能动的创造者。因此,没有决定性的人进行相关的管理改造,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理顺信息的流转和沟通,MIS或ERP就永远停留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物质层面上。
另外一点,管理科学学派重视不同学科的交融与渗透,这种不同领域的专家相互合作的方式有助于优势互补,开拓思路,形成更全面、更合理的决策。高层在决定管理决策的人员构成时,应该考虑到个人背景、知识结构上的合理搭配。因此由多种学科的人员交叉配合地进行研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管理方法。654.2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未来展望进人9066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有:布莱克特、丹齐克、丘奇曼、拉塞尔·阿考夫、贝尔曼、伯法等人。早期的代表作是布莱克特所著的《运筹学方法论上的某些方面》。五十年代后陆续有许多著作问世,如丘奇曼、阿考夫等人合著的《运筹学入门》;伯法的《现代管理基础》等。布莱克特伯法拉塞尔·阿考夫66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有:布莱克特、67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布莱克特英国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1897年11月18日生于伦敦,卒于1974年7月13日。1921年剑桥大学毕业,后在卡文迪什实验室搞了10年研究工作。1933年任伦敦大学物理学教授。1937年任曼彻斯特大学兰沃西讲座物理学教授。1953年任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和物理系主任。1965~1970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主席。布莱克特主要研究宇宙辐射并发展能自动照相记录的云室技术。他首次拍摄到核嬗变(1925)和独立于C.D.安德森于1932年发现正电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积极反对帝国主义核讹诈,主张对核武器进行国际性管制和监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莱克特从事雷达和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他对沃森-瓦特的强有力支持,是促使英国作出决策支持雷达研究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拯救了英国。布莱克特在G.汤姆孙的领导下从事原子弹研究,他极力主张把这一研究集中到美国进行,以提高效率和保证安全。可是在战后,他却又成为反核战争的主要人员之一。1948年,由于他对威尔逊云室的改进,及利用云室进行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布莱克特于1963年担任帝国科技学院物理系主任,1965年又当选为皇家学会主席。67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布莱克特68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丹齐克美国数学家,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线性规划的奠基人。1914年11月8日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在马里兰大学获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在密歇根大学获数学硕士学位。1946年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74年丹齐克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创立了线性规划,确定了这一学科的范围,并提出了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法。1937~1939年任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员,1941~1952年任美国空军司令部数学顾问、战斗分析部和统计管理部主任。1952~1960年任美国兰德公司数学研究员,1960~1966年任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和运筹学中心主任。1966年后任斯坦福大学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教授。1971年当选为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美国科学奖章和诺伊曼理论奖金。丹齐克还获马里兰大学、耶鲁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的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名誉博士学位。丹齐克是美国运筹学会和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IFORS)的主席和美国数学规划学会的创始人。他发表过100多篇关于数学规划及其应用方面的论文,1963年出版专著《线性规划及其范围》,这本著作至今仍是线性规划方面的标准参考书。68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丹齐克69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丘奇曼贝塔朗菲通常看做现代系统运动的创始人,而丘奇曼与阿可夫可以看做运筹学的创建人,而且他是临界系统方法的主要创建者。丘奇曼将毕生精力奉献于人文关怀。其人文关怀信念贯穿于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他坚持认为,科学家必须对自己工作所产生的社会后果负责。科学以及哲学都应当用来研究饥饿,贫穷,战争等严重的问题。丘奇曼强调混合团体的重要性,因为混合团体有一系列专长来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情景。这相当于圣吉的团体学习。根据需要,团体成员可来自组织的任何职能部门。团体方法是系统思考在丘奇曼在工作中的早期体现,它认可整体问题情景的多样性特点。它反映组织各部分的共同利益、各部分如何互动,如何与环境互动。丘奇曼关于运筹学的思想,重点关注应用科学中对价值判断的科学考虑。
丘奇曼认为,如果还未考虑持有存货之外的所有可想到的替代方案,就不应去设计一种最优的(效率和效用兼备)存货政策。被错过的最佳机会代表了持有存货的机会成本。如果不知道机会成本有多大,我们怎么判断一种存货政策是否合理?在技巧之外,我们还需考虑在更大系统中组织拥有的各种机会。不了解总体相关系统,就无法作出改进工作的理性设计。69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丘奇曼70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塞尔·阿考夫罗素·艾可夫兴趣广泛,从人类行为到城镇规划,无不涉猎。他对系统研究的兴趣由来已久,在解析公司的成败因缘方面有独到之处,这就是他与人合著《运筹学》(OperationsResearch,1957)的起因。罗素·艾可夫(RussellL.Ackoff)1919年出生于费城。他进入宾州大学专修建筑,本科毕业后,他的兴趣转向科学哲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对于这种转变,他自己的解释是对人本系统的兴趣超越了对建筑物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导致了艾可夫日后对营运学的研究。在1964年回到母校宾州大学之前,艾可夫执教于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的CaseInstituteofTechnology。尽管现已退休,但他依然是沃顿管理学院的荣誉教授,此外还承接大量的咨询工作,并兼任由他创立的互动管理学会(TheInstituteforInteractiveManagementInc.)董事长。
70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塞尔·阿考夫71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贝尔曼
贝尔曼方程(BellmanEquation)也被称作动态规划方程(DynamicProgrammingEquation),由理查·贝尔曼(RichardBellman)发现。
理查德·贝尔曼(英文:RichardBellman,1920年8月26日——1984年3月19日),美国数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动态规划的创始人。
他在1979年被授予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奖,由于其在“决策过程和控制系统理论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动态规划的发明和应用。”
贝尔曼方程是动态规划(DynamicProgramming)这些种数学最佳化方法能够达到最佳化的必要条件。此方程把“决策问题在特定时间怎么的值”以“来自初始选择的报酬比从初始选择衍生的决策问题的值”的形式表示。借此这个方式把动态最佳化问题变成开简单的子问题,而这些子问题遵守从贝尔曼所提出来的“最佳化还原理”。贝尔曼方程最早应用在工程领域的控制理论比其他应用数学领域,而后成为经济学上的重要工具。71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贝尔曼72补充:狭义的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贝尔曼
贝尔曼方程是关于未知函数(目标函数)的函数方程组。应用最优化原理和嵌入原理建立函数方程组的方法称为函数方程法。在实际运用中要按照具体问题寻求特殊解法。动态规划理论开拓了函数方程理论中许多新的领域。
动态规划方法有五个特点:①在策略变量较多时,与策略穷举法相比可降低维数;②在给定的定义域或限制条件下很难用微分方法求极值的函数,可用动态规划方法求极值;③对于不能用解析形式表达的函数,可给出递推关系求数值解;④动态规划方法可以解决古典方法不能处理的问题,如两点边值问题和隐变分问题等;⑤许多数学规划问题均可用动态规划方法来解决,例如,含有随时间或空间变化的因素的经济问题。投资问题、库存问题、生产计划、资源分配、设备更新、最优搜索、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以及最优控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转让及技术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门窗材料采购及安装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信用担保二手房购买贷款合同样本3篇
- 武汉托管班2025年度教师招聘与素质教育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勘察设计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仓储物流中心设施维护与安全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合同风险评估合同2篇
- 深圳市2025年度房地产股权交易合同(含工业地产)3篇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历史遗留问题)范本3篇
- 2024年黑河嫩江市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第22单元(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2)-2024-2025学年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 蓝色3D风工作总结汇报模板
- 安全常识课件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小王子-英文原版
- 2024年江苏省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表格型解题技巧讲解(含练习题及答案)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保安公司市场拓展方案-保安拓展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