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用)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用)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用)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用)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原因:2、概况:3、特点: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男子:长袍马褂→流行西装和中山装、列宁装、“干部装”女子:宽松肥大→流行旗袍、连衣裙

(1)中西合璧(2)多元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原因: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男子:4、变化过程(1)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长袍马褂——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4、变化过程长袍马褂——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孙中山综合中西服饰的特点,设计出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取名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中山装孙中山综合中西服饰的特点,设计出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礼义廉耻以文治国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吗?礼义廉耻以文治国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你知鸦片战争前的旗袍改良后的旗袍旗袍的变化:鸦片战争前的旗袍改良后的旗袍旗袍的变化:高中历史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用)课件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文革”时期——(3)改革开放以后(3)改革开放以后思考:以中国近代以来女性服饰的变化为例,说明中国服饰的发展趋势趋势: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思考:以中国近代以来女性服饰的变化为例,说明中国服饰的发展

阶段

表现

服饰特征时代特征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长袍马褂上衣下裙西装、中山装旗袍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独立自主巩固独立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异彩纷呈美观大方彰显个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阶段表现服饰特征时代特征鸦片战二、食——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⑴中国传统四大菜系:鲁、粤、川、淮扬菜⑵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国⑶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西餐常用原料开始进入百姓饭桌,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2)受自然物产条件的限制(3)生活习俗的制约因素概况二、食——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⑴中国传统中国四大菜系川菜香辣炒蟹鲁菜迎宾花篮淮扬菜清炖蟹粉狮子球粤菜金牌烧乳鸽开吃啦:中国四大菜系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开吃啦:四川著名菜肴豆瓣鲫鱼麻婆豆腐水煮肉片棒棒鸡猜一猜四川著名菜肴豆瓣鲫鱼麻婆豆腐水煮肉片棒棒鸡猜一猜西餐必胜客麦当劳西餐必胜客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论一论: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论一论: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三、住——居室建筑的演进

2、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区1、近代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和里弄住宅如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3、居室建筑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三、住——居室建筑的演进2、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完全欧化(花园、别墅)江南水乡传统民居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完全欧化(花园、别墅)江南水乡传统民居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四、习俗风尚的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1)见面:(2)称谓:(3)婚姻:(4)葬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大人、老爷—先生、君厚葬—文明、卫生、简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因素表现四、习俗风尚的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1)见面1、婚姻习俗1、婚姻习俗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五四前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末传统婚礼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五四前20世纪各时期结婚20年代的结婚照20年代的结婚照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结婚照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结婚照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现代的结婚照现代的结婚照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

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土葬,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汉族历行土葬。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实行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丧葬形式吗?2、丧葬礼俗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天葬,是藏族人民服装、饮食、建筑和风俗礼仪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们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留辫本是女真人的风俗,满清入关后,多尔衮于顺治二年规定“剃发”之制:限旬日(十天之内)内一律遵行,违者杀而无赦。可当时许多汉人“宁愿留发不留头,不愿留头不留发”,出现因不剃发而出现的惨剧如“扬州十日,永嘉三屠”。民国政府《剪辫通令》剪发、放足、鞠躬、握手等3、断发与不缠足运动服装、饮食、建筑和风俗礼仪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们的变高中历史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用)课件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图二:“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一:时髦的高跟鞋比一比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图二:“三寸服饰饮食建筑社会风俗西装、中山装、旗袍、高跟鞋西餐馆断发、禁缠足、鞠躬、握手、新式婚礼、简洁葬礼

居住大院、高级公寓、别墅、花园洋房小结服饰饮食建筑社会西装、中山装、旗袍、高跟鞋西餐馆断发、思考外因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内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政治变革:经济发展: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外来文化:思考外因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谢谢!谢谢!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原因:2、概况:3、特点: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男子:长袍马褂→流行西装和中山装、列宁装、“干部装”女子:宽松肥大→流行旗袍、连衣裙

(1)中西合璧(2)多元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原因: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男子:4、变化过程(1)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长袍马褂——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4、变化过程长袍马褂——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孙中山综合中西服饰的特点,设计出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取名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中山装孙中山综合中西服饰的特点,设计出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礼义廉耻以文治国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吗?礼义廉耻以文治国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你知鸦片战争前的旗袍改良后的旗袍旗袍的变化:鸦片战争前的旗袍改良后的旗袍旗袍的变化:高中历史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用)课件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文革”时期——(3)改革开放以后(3)改革开放以后思考:以中国近代以来女性服饰的变化为例,说明中国服饰的发展趋势趋势: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思考:以中国近代以来女性服饰的变化为例,说明中国服饰的发展

阶段

表现

服饰特征时代特征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长袍马褂上衣下裙西装、中山装旗袍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独立自主巩固独立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异彩纷呈美观大方彰显个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阶段表现服饰特征时代特征鸦片战二、食——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⑴中国传统四大菜系:鲁、粤、川、淮扬菜⑵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国⑶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西餐常用原料开始进入百姓饭桌,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2)受自然物产条件的限制(3)生活习俗的制约因素概况二、食——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⑴中国传统中国四大菜系川菜香辣炒蟹鲁菜迎宾花篮淮扬菜清炖蟹粉狮子球粤菜金牌烧乳鸽开吃啦:中国四大菜系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开吃啦:四川著名菜肴豆瓣鲫鱼麻婆豆腐水煮肉片棒棒鸡猜一猜四川著名菜肴豆瓣鲫鱼麻婆豆腐水煮肉片棒棒鸡猜一猜西餐必胜客麦当劳西餐必胜客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论一论: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论一论: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三、住——居室建筑的演进

2、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区1、近代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和里弄住宅如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3、居室建筑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三、住——居室建筑的演进2、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完全欧化(花园、别墅)江南水乡传统民居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完全欧化(花园、别墅)江南水乡传统民居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四、习俗风尚的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1)见面:(2)称谓:(3)婚姻:(4)葬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大人、老爷—先生、君厚葬—文明、卫生、简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因素表现四、习俗风尚的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1)见面1、婚姻习俗1、婚姻习俗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五四前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末传统婚礼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五四前20世纪各时期结婚20年代的结婚照20年代的结婚照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结婚照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结婚照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现代的结婚照现代的结婚照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

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土葬,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汉族历行土葬。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实行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丧葬形式吗?2、丧葬礼俗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天葬,是藏族人民服装、饮食、建筑和风俗礼仪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们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留辫本是女真人的风俗,满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