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行政学陈玉祥教育行政学陈玉祥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黄云龙:《现代教育管理学》,复旦出版社,1993年版。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参考书目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参考书目2第一讲绪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发展历程
——含义——功能、内容——研究方法第一讲绪论是什么?——含义——功能、内容——研究方法3含义:教育行政是政府的职能,是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目的:保障全体公民的教育权利,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进步和繁荣服务。我国当前教育行政的主旨是什么?含义:教育行政是政府的职能,是国家行政的重要目的:保障全体4国外行政学的发展行政学的传统形成于本世纪20、30年代,其思想基础奠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主导地位一直持续到本世纪60年代。1.思想基础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思想基础是由威尔逊和马克斯.韦伯等人所奠定的。有西方学者说,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的主流,是上个世纪末从欧洲大陆的公法和政治科学中发展而来的,最典型地体现在W.威尔逊和德国学者M.韦伯的论文中。国外行政学的发展行政学的传统形成于本世纪20、30年代,其思5
(1)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1887年,美国学者W.威尔逊(WoodrowWilson)发表了著名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这成了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象征性标志。该文开创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公共行政学研究传统,它“无论是在洞察力、说服力和影响力等方面,都堪称是杰作”(沃尔多语)。该文涉及三个主题:——说明行政研究领域的历史;——确定这个领域的研究主题;——决定这一领域的最好的研究方法。
(1)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6在威尔逊看来,行政科学不仅要研究人事问题,而且要研究一般的组织与管理问题,他关心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即生产性。威尔逊的行政学思想是建立在政治与行政之间的明显划分的基础上的,这种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在古德诺(FranJ.Goodnow)的著作中得到系统的发挥,成了公共行政学传统的一大特征。在威尔逊看来,行政科学不仅要研究人事问题,而且7(2)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马克斯·韦伯(MaxWeber)的官僚制(科层制)理论构成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另一个思想基础。他的著作尤其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1922)这一论著中对官僚制作了系统的分析。“官僚制”(Bureaucracy)被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安排,也被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一种不被严格限制在正式官僚机构上的模式。他将官僚制看作是一种建立在权威和理性基础上的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它的三个最重要的特征,即劳动分工、层级结构和对事不对人的法规。(2)韦伯的官僚制理论8(3)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行政学传统的另一个理论来源是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这个学派的创立者泰勒(FredricW.Talor)在《科学管理原理》(1911)中提出管理的四类责任或条件:认真细致地收集由工头和工人多年积累起来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技巧;对工人的科学挑选及其后的进一步开发;将管理科学与科学地挑选与培训工人结合起来;在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公平地划分实际的工作职责。(3)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9科学管理运动的另一代表人物、法国的法约尔(M.Fayal)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一书中:——确定了工业企业的六大类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政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行政活动);——认为行政管理活动包含了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了行政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职责,纪律,命令统一,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权力线,秩序,公平,人员任期稳定,首创精神和集体精神等)。科学管理运动及其学说对西方行政学传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行政学者将科学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公共部门,并利用和发挥了法约尔等人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科学管理运动的另一代表人物、法国的102.行政学传统的形成到了本世纪20、30年代,由于政府改革运动、科学管理运动和政治学中的新学科方向的推动,公共行政学的传统得以形成,其典型的标志是1926年在美国出版的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怀特(LeonardD.White)的《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威洛比(WilliamF.Willoughby)的《公共行政学原理》。古利克(LutherGulic)和厄威克(LyndalUrwic)1937年编辑出版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收入了这一时期的行政学的代表性论文,可以说集公共行政学传统的大成。古利克在书中还提出了管理过程的七环节理论(POSDCORB,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2.行政学传统的形成113.传统的行政学的“范式”(1)公共行政学采用制度或法理的研究方法,并以正式的政府组织机构(官僚体制)作为研究的主要领域。公共行政学的倡导者注重对正式的政府机制即官僚体制以及法律规则制订的研究,而不重视非正式组织和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通常在于具体地阐述一些政府部门和机构,并使之成为分析的要素”。3.传统的行政学的“范式”12(2)政治-行政二分法成为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础。国家政府被分解成两种职能及过程:一种是政治领域,即政策和法律的制定过程,其中包括民主的种种程序如意见表达、投票和政党等;另一种是行政领域,包括法律和政策的执行,它所包含的机构及程序才是行政学研究的对象。这种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观点在威尔逊的行政理论中已有所体现。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对“政治-行政”二分法加以系统的发挥。(2)政治-行政二分法成为公共行政学的理论13(3)行政学致力于行政管理的一般或普遍原则的探索。行政学者们大都相信,在行政管理领域,存在着一整套与其他科学相类似的普遍原理或一般原则,行政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它们。这一时期的行政学者们一方面由于要使行政管理的研究领域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一方面由于受科学管理学派追求管理的一般原理的示范性影响,所以大都热衷于一般行政管理原理的研究。(3)行政学致力于行政管理的一般或普遍原则14(4)行政学强调以效率原则作为最高标准。这一时期的行政学者认为,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研究,可以推出行政管理的几种原则,如统一指挥、协调控制、功能部门化等,这些原则既概括了行政学的理论成就,又为有效的行政管理提供种种准则,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效率标准,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所有的管理原则都可以概括为“效率标准”。(4)行政学强调以效率原则作为最高标准。这154.传统行政学的局限性以上信念构成了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范式”或“研究纲领”,它既反映了早期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理论成就,又充分显示了其缺陷或局限性。——它采取一种形式主义的或静态的研究方法,只注重对官僚体制(正式政府组织机构)的分析,忽视了对非正式组织和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它将政治与行政绝然分开,忽视了政治因素对管理过程的影响;——它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或活动仅仅抽象为若干的原理及原则;效率的标准则被不恰当地过分推崇(价值因素如公平标准则被忽视)。公共行政学的传统由于学科本身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必然引起批评,并促使其转变。4.传统行政学的局限性16
二、对传统的批评与政策科学、
新公共行政学的出现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可以说是对公共行政学传统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政策分析)的出现。20、30年代形成的公共行政学传统由于其内在的缺陷在30年代末开始(尤其是二战后)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这种批判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研究方式的盛行,这种行为主义研究方式成了行政学在40年代末开始突破或转变的契机。二、对传统的批评与政策科学、
17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战后对行政学传统的批评来自于各个方面,而最有影响的是如下两篇论著:一是罗伯特.达尔(RobertA.Dahl)的《公共行政学的三个问题》(载于美国《公共行政学评论》1947年第6期);二是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的《行政行为:对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一书(中文版译为《管理行为》)。这两部论著对公共行政学传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尽管两者批评的角度有所不同。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18达尔在《公共行政学的三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了公共行政学传统所遇到的如下三大难题:——公共行政学与规范价值的关系问题;——公共行政学与人类行为的关系问题;——公共行政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达尔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任何一种公共行政科学是可能的,除非(1)规范价值的地位弄清楚了;(2)人在公共行政领域中的属性被更好地了解以及其行为被更多地预测;(3)有各种可以比较的主体,以便从中能找到各种超越国家边界和历史经验的原则和概括”。达尔在《公共行政学的三个问题》一文中19西蒙在“行政谚语”一文以及收入此文的《行政行为》一书中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行政学特别是古利克和厄威克等人所提出的行政(管理)原则的批判;二是对传统行政学中关于政治与行政二分法观点的批判。在这两方面批判的基础之上,西蒙试图确立一种以决策过程作为核心的新行政学理论。西蒙在“行政谚语”一文以及收入此文的20《行政行为》是一本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中一本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作。沃尔多(DwightWaldo)称该书是“40年代行政学转变时期的主要著作”,“它代表着与行为主义相关联的观点和方法对公共行政学所做的直接而强有力的冲击”。然而,西蒙并未实现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完全转换,他坚持了早期公共行政学的许多基本信念。因此,沃尔多称《行政行为》是一本“自相矛盾的既激进又保守的著作。”《行政行为》是一本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中一212.“新公共行政学”1968年,由《公共行政学评论》的主编沃尔多所发起,一群青年行政学学者在雪城大学(SyracuseUniversity)的明诺布鲁克会场举行研讨会,会议的目标是弄清公共行政学的相关问题以及这个学科如何改变以迎接70年代的挑战。会议论文于1971年以《走向一种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为书名结集出版,本书可以说是“新公共行政学”的宣言。2.“新公共行政学”22书中的弗里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son)的“走向一种新的公共行政学”一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这次会议的总结,集中地表述了“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观点。该文有三个目的:一是综合明诺布鲁克会议上关于新公共行政学观点;二是探讨新公共行政学与更广泛的行政思想与实践世界的关系;三是解释新公共行政学与组织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书中的弗里德里克森(H.George23按照弗里德里克森的解释,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试图回答如下的两个问题之一:(1)我们如何在可供利用资源的条件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效率),或者(2)我们如何少花钱而保持特定的服务水平(经济)?新公共行政学增加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这种服务是否增进了社会公平。按照弗里德里克森的解释,传统的公共行24新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为核心,因而拒绝了传统行政学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抛弃了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观点,抛弃传统的过于稳定的官僚体制,寻求具有灵活性的行政组织结构或官僚组织形式。这样,分权、权力下放、项目、组织发展、责任扩大、冲突和顾客至上是新公共行政学分析组织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新公共行政学有更多是“规范的”,更少是“描述的”,更多“顾客-效果取向”,更少“体制取向”;更多是价值的(但不缺少任何科学性),更少“中立的”。新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为核心,因而拒绝了25在研究领域及分支的界定上,新公共行政学也不同于传统的行政学。弗里德里克森指出,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在研究的领域上从未达成一致意见。它把行政学的研究固定在“预算”、“人事管理”、“组织与管理”一类的范畴上,过于狭窄、过于以“组织内部”取向,理论上过于空洞;新公共行政学要求一种划分行政学的新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研究范围及分支。按照新公共行政学的观点,在公共组织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作用过程,即分配过程、整合过程、边界交换过程和社会动机过程,这四种过程适应于理解和改善公共行政学。在研究领域及分支的界定上,新公共行政26新公共行政学的出现既是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60年代美国社会改革在公共行政学研究上的一种回音。它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公共行政学传统的新范式:——强调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与民主作为行政学的目标和理论基础;——主张政治(政策)与行政的关联性;重视人性和行政伦理研究,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行政体制的研究;——拓展行政学的研究范围,要求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等。新公共行政学强调以“社会公平”为核心,实际上是一种民主的行政理论,与美国政治学的先驱汉米尔顿、麦迪逊等人在《联邦党人》以及托克维尔在《美国民主》中所表达的民主行政理论具有明显的渊源关系。新公共行政学的出现既是公共行政学的学27新公共行政学的出现是战后对传统行政学的批评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是公共行政学“范式”的一次变化。但是,它缺乏概念和理论上的连贯性,并未最终生根立足,未能最终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而成为行政学研究的主导范式。新公共行政学的出现是战后对传统行政学283.政策科学几乎在与新公共行政学出现的同时,西方(美国)的行政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另一个影响更深远、更广泛的趋势,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的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研究(其先导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拉斯韦尔和林德布洛姆的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思想)。政策科学的倡导者针对传统行政学过分强调官僚体制的研究、政治-行政的二分法等弊端,强调对政策制定系统及过程的研究,形成了政策科学的研究“范式”,一些政策科学家主张用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研究来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研究。3.政策科学29三、(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1.“(新)公共管理(学)”的涵义与背景(1)“公共管理(学)”一词的理解一是将它等同于公共行政(学),这是那些坚持传统范式的学者们即公共行政学派所主张的。例如,罗森布罗姆(DavidH.Rosenblom)的《公共行政学》就持这种看法。二是将“公共管理(学)”当作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分支,即专门研究行政管理方法、技术与技巧的这一部分。这以奥特(J.StevenOtt)等人主编的《公共管理精华读物》(1991)为代表。三、(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130教育行政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教育行政这一学科的充分发展开始于什么时候?我国的教育行政研究开始于什么时候?我国的教育行政研究的繁荣开始于什么时候?以什么为代表?教育行政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产生的标志是什么?31我国教育行政的产生和发展自有人类便有教育,是否自有教育便有教育行政?西周汉代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西周时期,实施了天子视学制度与养老制度,这是我国早期教育行政的核心制度。汉代建立起了初步的教育行政体系,由太常兼任全国教育事务的长官,地方教育由各级行政长官兼管。隋朝建立了一套较完备的中央集权教育行政体系。设立国子寺,创立科举制。唐朝继续隋朝两大制度,把国子监作为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领导机构,由兼管地方教育行政事务的官员(长史)负责统一领导州、县官学。宋朝继续了唐朝的体制,又有两大改进,一是给学校提供比较固定的经费,二是对私学的支持。元朝在继续宋朝的教育行政体制外,还开设了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明清教育行政体制更趋集中,国子监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教学机构为一体,并从礼部中独立出来,直接受中央的控制和管理;地方教育的管理权也收归朝廷。我国教育行政的产生和发展自有人类便有教育,是否自有教育便有教32近代的教育行政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有三股主要的力量推动着教育及教育行政的变革洋务派维新派共和派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创办新型学校,派遣留学生废科举,兴学堂1901年特设“管学大臣”,既管理京师大学堂,又是全国教育行政机关的长官;1906设学部,成为清政府的行政部门之一,设提学使司,作为省级教育行政机构,设劝学所,作为地方教育行政机构;1909,将全国分为12个视学区,每区派学官2人,按年份视学,这是我国教育督导制的开端。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8月设立中华民国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作为全国教育文化行政最高长官,并且指挥监督各省市教育行政首长。1913年起,省、区“民政长官行政公署”下设“教育司”,分三科或四科负责教育行政工作。近代的教育行政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有三股主要的力量推动着33现代的教育行政国民党政府的教育行政共产党根据地的教育行政1919——1949大学院制和大学区制工农大众现代的教育行政国民党政府的教育行政共产党根据地的教育行政1934建国以后1949——1966文革期间1978——1999建国以后1949——196635当前的教育行政2011年,《纲要》中阐明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几个基本方向:确立战略目标。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具体表现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当前的教育行政2011年,《纲要》中阐明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几36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工作重点,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是实现重要任务的两大重要保证。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优先发展、育37明确三大任务。为实现“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设计了发展、改革、保障三大任务。一是6项发展任务,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别是强调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二是6项改革任务,即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教育开放。三是6项保障任务,即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推进依法治教、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明确三大任务。为实现“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设计了发展38第二讲教育行政制度构架第二章教育行政体制第三章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二讲教育行政制度构架第二章教育行政体制39第二章教育行政体制是什么?怎么样?发展历程——含义——几种类型——历史沿革、当前IP课件第二章教育行政体制是什么?——含义——几种类型——历史沿40“体制”一词,原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生物器官的配置形式,后引申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组织制度,如国家体制、领导体制、行政体制、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等。从组织学的角度分析,体制主要指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的权限划分等体系和制度。体制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结构。“体制”一词,原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生物器官的配置形式,41教育行政体制: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教育行政体制包括: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及有关教育行政制度。1、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2、教育行政体制的组织形式3、教育行政机构正常运转、发挥职能的基本保证4、教育行政体制的形成5、教育行政体制的发展教育行政体制: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教42按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按教育行政机关与政府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可分为从属制和独立制。按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43法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法国现行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部,是法国政府中最大的一个部,主要领导全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教育部长是教育行政最高官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教育部长的权限相当广泛:制定学校的教育方针和原则;确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考试的内容和时间;规定教育经费;管理公立学校教职员人事等。法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法国现行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部,是法国政44法国地方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是“大学区”。27个大学区各设总长一人,由教育部长提名,总统任命,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曾担任过大学校长或教授,在本学区内代表教育部行使权力。职权是:以本学区内各大学的“总裁”身份参加各大学的领导机构,协调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关系,全面指导和监督中等教育,管理初等学校和班级的开设、关闭,负责教师的培养和任命等。法国地方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是“大学区”。45大学区以下的教育行政单位是省(法国本土分为95个行政省)。省教育行政最高负责人是大学区视学官。大学区视学官代表大学区总长在省里行使职权,主要管理初等教育行政和部分高等教育行政,并对师范学校行使监督和惩戒权。大学区以下的教育行政单位是省(法国本土分为95个行政省)。46省以下的市、镇、村没有独立的教育行政单位,只设视学官,主要负责初等学校和保育学校的设立和管理工作。省以下的市、镇、村没有独立的教育行政47法国在管理学校教育方面,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设立监督部门。教育部下设两个重要监察局:一为公立教育总监察局,负责对学校教育进行全面监察;一为国民教育行政总监察局,负责对教育行政进行全面监察。法国在管理学校教育方面,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48教育行政的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指导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央集权制在中央集权制下,国家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和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和统治。中央集权制较为典型的国家是法国和前苏联。教育行政的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49美国的教育行政体制联邦政府由于对全国的教育没有直接的管理权力,因此长期未设独立的部级教育行政机构,只在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里设教育总署。联邦教育总署的职能主要是服务。具体表现为收集、分发和交流教育资料,管理和分配联邦拨给州的补助金,与各州合作实施联邦职业教育计划,进行教育调查研究,对有关教育事项提供指导和建议。美国的教育行政体制联邦政府由于对全国的教育没有直接的管501979年10月教育总署从卫生、教育和福利部中划分出来,单独组建了联邦教育部。联邦教育部除了承担原教育总署的业务之外,还负责管理分散在内务部、农业部和全美科学财团等几个部门的部分联邦教育事务,负责统一处理联邦政府教育政策和经费问题。由国会通过的教育部设置法特别强调:有关教育的权限及任务,继续由州和地方学区所设置的机构承担。1979年10月教育总署从卫生、教育和福利部中划分出来,单独51掌管美国教育行政大权的是州一级教育行政机构。州教育行政机构有州教育委员会和州教育厅。州教育委员会是决策机构,州教育厅是执行机构。州教育委员会的职权:统一调整州的各级教育,决定公立学校的教育基本大纲和质量标准,任命教员,编制州教育预算,进行有关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价及修改等工作。州教育厅长是最高执行长官,负责执行州教育委员会制定的教育政策,指导、监督州教育工作。厅长由州民选举或州长任命,或委员会任命,任期1-5年不等。掌管美国教育行政大权的是州一级教育行政机构。52学区是具体实施州教育政策和管理公立初等、中等学校的最基层的教育行政机构。学区独立于一般行政区。分为基层学区和中间学区两种。基层学区是州设立的直接管理学校的地方公共团体。设教育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教育计划,编制教育预算,征收教育税,管理教职员人事,维修管理校舍,购买教材教具,提供校车等。中间学区是介于州和基层学区之间的行政机构,在州的监督之下,对所管地区的基层学区进行监督和指导,原则上没有独立设置的机构和管理学校的计划。学区是具体实施州教育政策和管理公立初等、中等学校的最基层的教53地方分权制教育行政的地方分权制是指由地方政府依据法律的授权独立行使教育行政权力的一种教育行政体制。地方分权制较为典型的是美国和联邦德国。在教育行政的地方分权体制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之间表现为一种平行的或合作的对等关系,中央对地方权力范围内的事务无权干涉,地方自主决定自身权限范围内的事务。地方分权制教育行政的地方分权制是指由地方政府依据法律的授权独54日本的教育行政体制日本从明治维新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实行中央集权型的教育行政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将中央集权制改为美式的地方分权制。50年代以后,日本着手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改革。日本的教育行政体制日本从明治维新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55文部省是日本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隶属内阁,设文部大臣。日本的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分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二级,均设教育委员会,实行地方自治体制。文部省是日本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隶56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教育行政的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是指由中央和地方分工合作共同管理教育事业的一种体制。中央与地方合作制的典型国家是日本和英国。重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伙伴关系”,中央不集权但也不放任不管,而是行使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职权,地方在法律规定职责范围内享有实际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教育行政的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是指由中央和地方分57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中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领导和管理教58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59思考:在以上三种教育行政体制中,中央、地方的地位、关系是怎么样的?以及这三种教育行政体制各有什么样的优缺点?思考:60教育行政从属制又称完整制,主要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接受政府首长的领导,而不能成为脱离政府行政的独立组织的体制。教育行政独立制又称分离制,一般应用于地方教育行政,主要指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不属于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不接受地方政府首长的领导,脱离一般行政而独立存在的组织体制。教育行政从属制又称完整制,主要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是政府的一个61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沿革第一阶段:1949—1952,实行军事接管体制;第二阶段:1952-1957,实行集中统一的教育行政体制;第三阶段:1958—1962,实行以地方分权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第四阶段:1963—“文革”前,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教育行政权力相对集中于中央的教育行政体制。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沿革第一阶段:1949—1952,实行62第五阶段:“文革”期间,中小学校一度由工宣队、贫宣队管理,后来由“革命委员会”领导,教育部所属的高等院校全部交由所在省、市、自治区的革命委员会领导。第六阶段:“文革”结束至1984年,基本上恢复了1963年至“文革”前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强调中央教育行政的权威。第七阶段:1985年至今,进行了又一轮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五阶段:“文革”期间,中小学校一度由工宣队、贫宣队管理,后631、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2、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应当有利于教育行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3、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64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行政体制。内涵: 1、在政治领导方面; 2、在中央、地方、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上; 3、在教育行政权力的配置上; 4、在教育行政职能上; 5、在教育行政手段上; 6、在教育行政的组织机构的人员配备上。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651、我国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任务有哪些?2、我国当前和今后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任务有哪些?思考题1、我国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题66第三章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是什么?发展历程怎么样?——含义——组织机构改革IP课件第三章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是什么?——含义——组织机构改革I67体制:体系、制度。机构:具体的组织形态,从实质性上反映了体制的内涵。体制是一种软件,机构是一种硬件,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解决机构设置问题。一个组织内部要设哪些或者什么样的机构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体制:体系、制度。一个组织内部要设哪些或者什么样的机构是由什68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就是指各级政府领导下的教育职能部门,从国家教育部到乡镇教育委员会、教育办公室。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就是指各级政府领导下的教育职能部门,从国家教69从1949年到1998年,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经过了8次大的调整,机构内部的设置也不断变化,主要特征是:分、合、增、减。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教育部和文化教育委员会。1952年11月,在保留教育部的基础上增设了高等教育部和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1958年2月,将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并为教育部。1964年3月,国务院又将教育部分设为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1966年7月,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再次合并为教育部。从1949年到1998年,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经过了8次大的调整701970年6月,国务院撤消教育部,并于同年7月成立国务院科教组,下设办公室、政工组、计划组、中小学组和外事组。1975年1月,撤消国务院科教组,恢复教育部。1985年6月,撤消教育部,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职能司局达23个,直属事业单位达26个,直属企业单位达4个。1998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教育部,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教育部内部的机构进行了改革,使职能司局减少到18个。1970年6月,国务院撤消教育部,并于同年7月成立国务院科教71几点启发:1、考虑机构设置时,始终考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两大类由谁管理;2、对学校管理权限下放后,宏观管理应管什么;3、如何管。机构设置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化,职能转变的关键有两方面:(1)政府如何正确给教育定位;(2)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自身改革的问题。几点启发:机构设置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化72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从纵向上分为五个层次: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州、盟、省辖市)县(县级市、旗)乡每一级教育行政机构从横向上又有不同的设置,并具有不同的职能。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从纵向上分为五个层次:中央省(自治73我国的中央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省以下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统称为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我国的中央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省以下教育74教育行政管理是由学校的类型、规模、层次不断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行政管理从出现的历史来看晚于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是由基层的区、县到地区,再到省、中央,由下而上逐步扩大和升华的,教育行政管理总是由地方开始形成,然后逐级往上,最后由中央统管。(基层——中观——宏观)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也是由基层、具体的教务管理等逐步提炼为整体的教育视导、督察和控制管理,研究教育职能要从具体——一般,从微观——宏观,才能把握职能改革、转化的实质性问题。教育行政管理是由学校的类型、规模、层次不断发展为基础的,教育75教育行政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教育行政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76教育行政改革的原则是:精简统一效能教育行政改革的原则是:精简77精简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精简行政机构领导者的职数和工作人员的数量精简行政程序和办事环节根据明确的教育工作目标设置组织机构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的层次和跨度精简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根据明确的教育工作目标设置组织机构78必要性要实现特定的工作目标,必须设置某一机构。不可替代性某一机构设立后,其职能是其它机构所无法取代的。必要性79层次就是管理机构的级次,它从纵向上决定管理机构的构成。我国目前的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一般都只设三个层次,如国家教育部设部、司、处三级,县教育局一般设局、科两级。对于组织机构的层次设置,遵循精简的原则,能设一个层次就不设两个层次。层次就是管理机构的级次,它从纵向上决定管理机构的构成。80跨度是指领导(或部门)所直接指挥的人员(或下属部门)的数量。C=n(2n-1+n-1),C为可能存在的关系数总和,n为下属人数。在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中,一般以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来确定管理跨度,一般的管理跨度为7-8人以下。跨度是指领导(或部门)所直接指挥的人员(或下属部门)的数量。81统一指挥建立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责与权相统一统一指挥82效能是指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任何改革都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同时也不能仅仅因为财政上某些因素的需要,或为迎合某些舆论的要求而盲目追求效率。效能既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终极目标。效能是指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任何改革都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83教育行政改革的内容是:政府职能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行政规章制度教育行政改革的内容是:政府职能84教育行政改革的步骤是:准备阶段执行阶段总结阶段教育行政改革的步骤是:准备阶段851、阅读你所能找到的与本章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2、收集并阅读有关报刊、杂志中有关机构改革或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方面的文章。3、了解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职能。作业布置1、阅读你所能找到的与本章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作业布置86了解1、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含义;2、近50年来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沿革;3、中央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4、教育部的直属单位及其职能;5、地方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职能。理解1、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意义。掌握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原则、内容和实施步骤。考核说明了解考核说明87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是什么?怎么样?发展历程——含义——类型及建立的依据——发展历程及改革趋势作业布置考核说明IP课件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是什么?——含义——类型及建立的依据—88什么叫学校教育制度?理解学校教育制度中的双轨制吗?我国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什么?我国现行的学制是怎么样的?什么叫学校教育制度?89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它是反映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相互间的衔接、转换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90英国的教育在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教育事业由教会掌握,特别是对劳动子女进行的初等教育(慈善学校、主日学校、贫儿学校),完全作为宗教、慈善事业由教会兴办和掌管。这些初等学校设备都很简陋,教师水平也很低,但由于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发展很快。贫苦人民的子女,只能受这种初等教育,根本不能进入中学。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弟,则是通过聘请家庭教师,在家里受升入中学的预备教育。/reform/gwkg/diyi/0011.htm英国的教育在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教育事业由教会掌握,特别是911699年英国成立“基督教知识促进会”,在国内进行宗教宣传。在传教过程中,教会人士感到劳动人民没有一点文化知识,不利于他们接受“教义”,于是开办慈善性质的初等学校,收容贫苦儿童入学,教一些读、写、算和初步知识。其主要目的是向儿童们灌输英国国教的教义和教规,进行一些宗教道德教育。1699年英国成立“基督教知识促进会”,在国内进行宗教宣传。921763年,一些宗教界人士兴办“主日学校”,这种学校只让儿童在每周的星期天去学习。学习内容为读、写、算的简略知识以及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常识等。开办这种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在假日里把童工和父母不能照管的儿童聚集起来。1763年,一些宗教界人士兴办“主日学校”,这种学校只让儿童93贫儿学校是18世纪后期由一个修鞋匠创立的,收容街上贫困儿童三四十名,一面教以读、写、算,一面教以制作和修鞋的技能。贫儿学校是18世纪后期由一个修鞋匠94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中学有三种类型:公学、文法学校、新型中等学校。教育对象完全是贵族子弟,主要学习古典语文和宗教学科,对自然学科并不重视。以培养国家官员和传教士等政治和宗教人才为目的。以上三种类型的中等学校与前述的初等学校互不衔接、互不相干。劳动人民子女只能入那样的初等学校而不能进入中学。而进入公学与文法学校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也根本不进那样的初等学校。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中学有三种类型:公学、文法学校、新型中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96教育行政学97国家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历史传统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国家政治制度98现行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学制壬戌学制1951年1958年/b/be/be0502.htm现行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学制壬戌学制1951年1958年wu991902《钦定学堂章程》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19021001903《奏定学堂章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的学制分为三段七级年限特别长,30年19031011912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主体结构为三类三段七级确立了女子受教育的权利19121021922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三类三段七级六三三学制19221031951年10月1日,《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工农群众和干部专设的学校纳入学制体系;确立各种专业学校、技术学校和业余学校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地位;设置各种成人学校;取消初等学校高低分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办学。1951年10月1日,《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04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三个结合,六个并举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05四等七级,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已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格局。四等是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七级是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是指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系统完善,不仅构成纵向升迁系列,而且三种教育亦可横向沟通。/admin/read.php?n_id=1173四等七级,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已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格106西方发达国家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学前教育扩展化义务教育普及化普教职教综合化高等教育多样化职后教育终身化西方发达国家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学前教育扩展化107199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199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加1081、试比较我国近现代史上几个主要学制的异同,看看哪些方面稳定少变,哪些方面变动较多?2、案例分析(1)居民建筑影响教室采光(2)责令学生回家,学生溺水身亡作业布置当堂完成1、试比较我国近现代史上几个主要学制的异同,作业布置当1091993年,某校周围居民动迁,动迁后某房地产公司在该校教学楼南面建起一座8层楼,该楼距学校39米,影响教学楼正常采光。该校校长为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首先找到了有关部门人员,弄清楚了有关房屋建筑间距规定要求,确认房地产公司设计不合理,按居民建筑条件计算建筑间距是不允许的,该建筑实属违章建筑。1993年,某校周围居民动迁,动迁后某房地产公1101990年11月辽宁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通过的《辽宁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第12条规定,“学校教室附近,不得建设影响教室采光的建筑物”,第30条第7款明文规定:“违反第12条规定,除限其退还或拆除外,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赔偿损失,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况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990年11月辽宁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111该校依据法律将违法行为向市人大、市建委、市城建局、市规划局和区级机关、主管教育的单位分别投诉,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使得房地产公司不得不承认确实违法,并答应赔偿。该校依据法律将违法行为向市人大、市建委、市112在赔偿时该校和开发公司算了一笔帐,自然光线不足,主要用灯光补,这样一个教室每月电费多支出20元,14个教室挡光,一个月是280元,一年10个月是2800元,教学楼使用年限100年就是28万元。随着电费的上涨,就不止28万元了。在赔偿时该校和开发公司算了一笔帐,自然光线不足,113另外阳光无价,阳光的作用不只是照明,少了阳光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该校校长不客气地说:“也许我们这些少年儿童是未来中央领导人的材料,若因阳光的缺少未能成才,谁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呢?”另外阳光无价,阳光的作用不只是照明,少了114经过多方努力,最后学校和房地产公司达成协议,房地产公司赔偿20万元,另外拆除已盖好的楼房一个开间以减轻对学校教学楼的挡光程度。
经过多方努力,最后学校和房地产公司达成协议,115在本案例中,房地产公司并没有直接侵害学校的财产所有权,但由于二者相邻并在采光方面产生了相邻关系,房地产公司给作为相邻方的学校在采光方面造成妨碍,依法律规定,房地产公司应排除妨碍或赔偿因此而给学校带来的损失。
在本案例中,房地产公司并没有直接侵害学校的116相邻权变称相邻关系,是指相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各自所有的或占有的不动产行使所有权或占有权时,因相邻各方相互间应给予方便或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相邻关系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占有人,相邻关系的客体并不是不动产本身,而是相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使其所有权或占有权过程中所体现的利益。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既有利于合理利用财产使之充分发挥效益,也有利于社会安定。
相邻权变称相邻关系,是指相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各自所有117相邻关系有多种,如相邻土地通行、使用关系,相邻流水、排水关系,相邻管线安设关系,相邻通讯、采光关系,相邻环境保护关系等。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呢?《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该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各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相邻关系有多种,如相邻土地通行、使用关系,相邻流水、排水关系1181992年6月18日下午,预备铃响过之后,某小学三(1)班的语文老师陈某(该班班主任)在班上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王某(10岁)只字未写。陈老师问其原因,王某回答:“忘了”。陈老师非常生气,便委派两位同学将王某送回,告诉其家长。1992年6月18日下午,预备铃响过之后,119当时王某家中无人,王某开门后在家中做作业,两位同学则返回学校上课。当日下午5点钟前后,有人发现王某淹死在其家附近的一座水库中。据王某正读初中的哥哥说,他曾在下午上课时看到过王某在他们班窗口张望。当时王某家中无人,王某开门后在家中120王某溺水死亡的次日上午,该校校长同班主任陈老师一起去王某家中慰问其家长,并说明:王某参加了“师生团体平安保险”,可以获得2000元保险金。家长没有提出其他要求。一周后,学校将保险公司汇来的2000元意外死亡保险金送到王某家中,事情就此解决。王某溺水死亡的次日上午,该校校长同121了解1、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类型;2、我国近代学制的诞生;3、新中国学制的确立。理解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掌握1、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现状;2、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考核说明了解考核说明122第三讲教育行政的对象第五章课程行政第六章教育人事行政第七章教育财政第八章 教育设施第三讲教育行政的对象第五章课程行政123第五章课程行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含义及类型——内容及实施——意义作业布置考核说明网站介绍IP课件第五章课程行政是什么?——含义及类型——内容及实施——意124请问以下哪些是属于“课程”这个概念的例证:中文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教材 活动课 课外活动教学计划请问以下哪些是属于“课程”这个概念的例证:125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包括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教学计划),以及对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教学大纲和教材)。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从类型上,课程又可以分为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课程行政是指教育行政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审定与管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126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学生一定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学生一定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从127综合课程是打破一般分科课程的框架,把若干有关的学科内容合并起来编订的课程。综合课程是打破一般分科课程的框架,把若干有关的学科内容合并起128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129潜在课程是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潜在课程是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对学生130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是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重要的教育文件和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或指令性文件,其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所设学科、各学科教学时间安排和课程说明等。教学计划是编制和审定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主要依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和督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前途,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是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是由教育行政部131课程结构调整的改革方向:1、建立新课程体系;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扩大选修课程;4、加强劳动技术课程。课程结构调整的改革方向:132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以纲要的形式,从整体上规定某一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结构、授课时数、教学进度和教学法建议等,是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评估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组成。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以纲要的形式,133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图表、注释、附录等内容构成。教科书等同于平常所说的教材吗?国际上对基础教育教科书的行政管理制度一般分为国定制、审定制、选定制和自由制。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134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有哪些?根据国家对课程干预的程度,可以将课程行政体制划分为中央集权型的课程行政体制和分权型的课程行政体制。我国的课程行政体制主要体现为中央集权型特征。当前,国家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开始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有哪些?根据国家对课程干预的程度,可以将课135课程实施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把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关键阶段,影响因素有: 课程的质量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实施的组织 教师实施课程的态度和能力 课程实施前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种形式的交流 家庭、社会对课程实施的态度 课程实施的物质条件课程实施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把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是实现136课程实施指导的主体可以分为教育行政机构对课程实施的指导和教育科研机构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教育行政机构对课程实施的指导一般是通过发布行政命令、教育督导和组织教师培训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机构对课程实施指导一般是通过组织专题合作研究,编制教师培训资料,组织教师培训活动等形式进行。课程实施指导的主体可以分为教育行政机构对课程实施的指导和教育1371、当前各国课程行政体制的发展趋势如何?2、课程行政的意义有哪些?3、试分析教学大纲制定的方法。作业布置1、当前各国课程行政体制的发展趋势如何?作业布置138了解1、课程行政的含义;2、课程行政的意义;3、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课程行政体制;4、我国的课程行政体制;5、课程行政体制发展的趋势。理解1、课程实施的含义;2、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掌握1、教学计划的含义;2、新中国中小学教育计划的历史沿革;3、教学大纲的含义;4、教学大纲的制定;5、教科书的含义;6、我国基础教育的教科书行政。考核说明了解考核说明139/reform/indexmain.htm课程·教材·教法(网络版)课程改革美国中小学课程与考试改革及问题/reform140第六章教育人事行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含义及内容——基本原则——意义作业布置考核说明文章介绍IP课件第六章教育人事行政是什么?——含义及内容——基本原则——141教育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教育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在教育行政机关中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利的教育行政人员(公务员)在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学人员(校长、教师)教育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教育人员进行管理的142教育人事行政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教育行政管理和资源或对象而言,包括人、财、物等诸多方面,其中人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其他因素只有依靠人才能发挥作用。作为教育人员,具有非同一般的责任,那就是管理国家的教育事业,造就一批批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社会新人。所以,教育人事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决定国家未来建设者的素质,决定民族的素质。教育人事行政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教育行政管理和资源或143按责定岗,因事择人选贤任能,德才兼重注重实绩,论功行赏动态平衡,合理流动按责定岗,因事择人144公务员管理制度求才制度用才制度养才制度代谢制度约束制度保障制度公务员管理制度145考试录用制度 降级 辞退工作纪律公务员的权利 挂职锻炼考试录用制度 146求才制度主要指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是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入口”。教育行政机关内的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求才制度主要指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是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入口147用才制度是指激发人才活力,利用人才的智能优势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规定,包括考核、奖罚、职务升降等制度。用才制度是指激发人才活力,利用人才的智能优势来实现组织目标的148目前我国公务员任职的12个职务和15个级别介绍国务院总理一级副总理、国务委员二——三级省部正职三——四级省部副职四——五级司、厅、局正职五——六级司、厅、局副职六——七级处级正职八——九级处级副职九——十级科级正职十一——十二级科级副职十二——十三级科员十四级办事员十五级目前我国公务员任职的12个职务和15个级别介绍国务院总理一级149养才制度是培养教育公务员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包括培训制度、交流制度、工资福利保险等方面的制度。养才制度是培养教育公务员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包括培训制度、交150代谢制度包括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和出口两方面的把关制度,入口方面主要是考试录用制度,出口制度主要有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代谢制度包括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和出口两方面的把关制度,入口方面151约束制度是为了保证公务员在履行公务的过程中,遵守职责,奉公守法,保证行政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一系列规定,包括公务员的义务、纪律和回避制度。约束制度是为了保证公务员在履行公务的过程中,遵守职责,奉公守152保障制度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规定。包括公务员的权利、申诉控告制度等。保障制度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规定。包括公务153校长的管理校长的选拔校长的任用校长的职责与权力校长的考核与培训校长的管理校长的选拔154教师的管理教师的权利教师任用制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教师的考核http://wawszx_2002./zyzx/jyfg.htm80/law/index.htm教师的管理教师的权利http://wawszx_2002.h155在一所中学的校长办公室里,正在开党政干部联席会议。
校长姓陈,兼党支部书记。他先示意到会者安静下来,然后说:“今天的会议专门研究教师考勤制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学校的干部和教师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上个月,我们曾在一次会上提到过,决定派几位同志出去访问一个,看看别的学校是怎么做的。现在我们凑凑情况。”
接着,有3位同志先后汇报了各自的访问情况。
在一所中学的校长办公室里,正在开党政干部联席会议。
156严副校长到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去了解教师考勤情况。该校由两所学校合并而成,教职工近200人,学生2000人左右,约个班。由于人员多,风气不够好,经常有些教工迟到早退,被称为“老油条”。于是学校领导研究决定,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重申考勤制度,明文规定上下班时间。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校门挂考勤登记表,教职工进出要签到签退,同时学校几位领导干部轮流在上下班时到门口督查。每个月统计公布,并对全勤者每月增发奖金,对缺勤和迟到早退者则给予扣发奖金的制裁。开始,效果很好。后来,有人认为,
在校门口挂考勤牌“太难看”。此后,考勤牌移到教研室或办公室,由各组组长负责统计,上报人事部门。
严副校长到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去了解教师考勤情况。该校由两所学157不久,有的组长“顶真”,有的组长当“好人”,出现弄虚作假现象,造成组与组之间的矛盾。因此,他们重新讨论,有人主张恢复开始的做法,有人建议加强对组长的检查和奖罚办法,有人还从根本上否定采用考勤牌的做法。
不久,有的组长“顶真”,有的组长当“好人”,出现弄虚158支部副书记老钟介绍说:“我去了两所学校,一所是大家知道的育英中学,他们明确取消了教师坐班制。在他们看来,学校和工厂不一样,大多数教师都勤勤恳恳地工作,只要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明确的要求,经常组织经验交流,表扬好人好事,帮助解决教师思想上的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就不必死死地规定上下班时间。他们还认为,考勤和考绩要结合起来,让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
支部副书记老钟介绍说:“我去了两所学校,一所是大家159“此外,我又到一所初中去了一下。他们那里是另一种做法,学校领导印发一种‘自记录’,内容有迟到、早退、公假、事假、病假、家访、看病、看电影、听课、代课、教研活动以及外出进修学习等等。要教师每人每天逐项填写,注明时间,教研组长每周收查一次,学校每月收查一次。学校领导认为,现在的教师不是人人都自觉工作的,用这个办法,对一些工作积极的教师来说,没有坏处,而对那些自觉性欠佳的教师却有督促作用。”
“此外,我又到一所初中去了一下。他们那里是另一种做160教导主任柯老师访问的是郊区的非重点完全中学。校长和支书都是刚人本校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中新提升上来的。柯老师简介了学校基本情况后说:“过去,他们学校采用的是严格的上下班制度,每天搞统计工作。上学期改了,作了三条决定:一是在学生每天六节课时间中,除必要的家访外,教师不得离校;学生课外活动时间,除班主任和有指导任务的教师外,都可自行安排。二是教研组长负责本组的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平时教师外出,只要身教研组长打个招呼就可以了,不必作什么记录登记。三是在每次教师会议上,都有要表扬一些平时勤恳工作、不计时间的老师,激励后进。不久,邻校的领导打算照他们的样子做,向区局反映了这个想法。后来,局里中教科的一位同志下到我去访问的那所学校,提醒该校校长说,局领导有人认为取消上下班制度不合时宜,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还可能把稳定的学校工作秩序搞乱。为了不影响别校、不影响全局,该校的做法要改一改。现在,该校领导正犹豫不决。”
教导主任柯老师访问的是郊区的非重点完全中学。校长和支书都是刚161接下来是一场热烈的讨论,意见不一。
最后,会议主持人老陈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了解的情况,发表的意见,都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到底采用什么方法呢?不能照搬别校的。要从本校实际出发,从教师的工作特点出发;要学点理论,研究一下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理论;要走群众路线,任何改革都不能领导说了算。我提出近期的两点具体做法:一是下周政治学习时,抽出一部分时间发动各教研组讨论;二是由支部副书记带头,教导主任和校工会主席参加,一月内拟订一个初步改革方案,再召开联席会议研究。”
接下来是一场热烈的讨论,意见不一。
最后,会议主持人老陈说162思考:
1、你认为现行的教师考勤办法有哪几类?从比较中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2、你认为陈校长的做法可取吗?
3、你认为采用哪种考勤方法比较好?原因是什么?
思考:
1、你认为现行的教师考勤办法有哪几类?从比较中分析1631、列举校长的任用制度。2、列举教师的任用制度。3、分析校长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4、分析教师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5、列举校长培训的类型。6、列举教师培训的类型。7、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作业布置1、列举校长的任用制度。作业布置164了解1、教育人事行政的含义;2、教育人事行政的业务范围;3、教育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4、公务员管理的有关制度。掌握1、校长的选拔;2、校长的任用;3、校长的职责与权力;4、校长的考核与培训;5、教师的权利和义务;6、教师任用制度;7、教师的培养和培训;8、教师的考核。考核说明了解考核说明165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教师下岗“狼”早就该来了凭什么让教师下岗末位教师真要淘汰出局吗?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166第七章教育财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事业单位聘用协议到期不续签范例版B版
- 2024年出租车租赁与服务协议范本版B版
- 江南大学《高等数学Ⅰ(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南大学《大学英语(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大学《水资源规划与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光伏安装施工劳务分包协议典范版B版
- 佳木斯大学《管理信息系统》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合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原著选读》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学院《数学分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初一分班考试-英语真题10页
- 视错觉现象在首饰设计中的运用
- 2020年廉江地方志
- 调取证据通知书
- 码头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 中班社会教案:习惯大PK
-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全心衰pbl教学
- 外墙装饰劈开砖施工专项方案1
- 人教版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 4 Sharing中英文对照
- 一整套首席质量官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