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道辽与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能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二)过程与方法:识读《北宋形势图(1111年)》,了解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并立;观察契丹和西夏的文字与货币等图片,认识契丹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分析材料,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原因及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学重点】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教学难点】辽与北宋的和战【学生课前活动】搜集北宋、辽、西夏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介绍《天龙八部》,相关人物的不同身世,引出北宋、辽、西夏、吐蕃、大理政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三)自主预习与讲解:一、契丹族与党项族阅读教材(P33、34),思考下面问题,在教材中找出契丹(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治国措施西夏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治国措施学生基本都可以找到答案,注意古今地名。然后分别简单讲述契丹族和西夏族的兴起。明确地理位置和兴起时间。然后用表格的形式展示辽、北宋、西夏分别的民族、政权、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限时记忆,找学生来黑板完成表格。二、辽与北宋的和战完成表格(不同时期辽与北宋的和战)2.澶渊之盟的内容、影响北宋和?战?辽宋初辽太宗宋太祖晚年辽宋太宗辽宋真宗辽学生基本可以找到正确答案。注意宋真宗时期是先战后和。然后分别讲述每一阶段宋辽之间的关系。澶渊之战和澶渊之盟需要重点分析。补充澶渊之盟的内容,以及对澶渊之盟的不同看法,注意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三、西夏与北宋的和战阅读课文36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找到答案。然后限时记忆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同桌之间互查,教师抽查。四、民族交融教师出示图片,展示契丹文化、西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影响。(四)合作探究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中的“二敌”分别是指什么政权?请结合材料,分别从政治和民族关系的角度概况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开始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小组合作讨论后,很多孩子都能知道答案。进一步分析、论述。(五)课堂小结:2019多年来,各民族一起缔造了我们的疆土,一起创立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民族在文化上彼此影响,相互吸收,最终形成了多来源、多层次的文化。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契丹族和党项族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些少数民族在不断的向汉文明学习的过程中,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共同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六)当堂检测题一、选择题10世纪初,定都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少数民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A鲜卑B契丹C女真D蒙古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下列古今地名对应不正确的是()A、涿郡一今北京B、南京(幽州)一今江苏南京C、长安—今陕西西安D、兴庆一今宁夏银川二、判断题TOC\o"1-5"\h\z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2、“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盟约。()3、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