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专业建设负责人:接院办通知,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申请》中还需要有关专业建设的内容,请按照后附的模板进行填写,要求:1.客观真实的反应本专业建设的情况;2.一、二级标题内容不变,具体的小标题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3.明天下午(3月17)之前将电子版发送至jiaowuchujiaoxueke@163.com.祝安康教务处示范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容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项目专业建设基础(刘红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根据宁波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体现“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经过建设和发展,现已逐渐成为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骨干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培养手段的改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学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培养体系,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具备了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业的基本条件。(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刘红2)1.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宁波是中国的“模具之都”,模具产业是宁波传统的特色优势产业,宁波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对宁波的模具人才培养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宁波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模具、电子信息等10大产业集群和一批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改造提升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模具、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制造业,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宁波模具行业经过“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其总体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装备、经营管理都有了很大地提高。截止2005年,仅余姚、慈溪、宁海、北仑、象山等宁波市五大主要模具加工区域模具加工的企业就超过6000家,其中规模以上模具企业达114家。从业人员可达16万余人,模具产值达到175亿元,其中模具出口2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5%。专业需求的调查表明,区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相当缺乏,人才市场经常出现高薪聘请制造类,特别是模具类技师而不得所求的情况,企业对我院等同类型院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见下图所示。
图一:2005年宁波人才市场主要专业类需求情况1企业管理2普机操作3数控操作4产品设计5制图6钳工7模具8设备管理9品质管理10汽车11其它图二:2005年宁波市大中专人才交流会制造类行业岗位需求对比值在今年十月份宁波市第八届“高洽会”公布的需求专业(岗位),其中在高技能人才需求岗位目录(30个岗位)上模具设计制造等相关制造专业名列前茅。见表一。表一:宁波各地区特色模具城及其06年1-6月份模具岗位人员招聘情况项曰地区J产品特色基地名称模具城名称人员招聘数(06年1-6月)宁海大型、精密塑料模中国模具生产基地宁海模具城350北仑压铸模中国模具之乡、压铸模之乡北仑开发区模具园区520余姚小型精密塑料模具中国轻工模具生产基地余姚模具城410慈溪家电模具多个模具基地380象山铸造模具铸造模之乡2402.专业人才的要求情况宁波市模具行业十一.五规划中表明,宁波的模具行业在产量上、数量上、品种上均处于全国前列,但在先进的设计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技术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甚至与国内发达地区还有较大的差距,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缺乏上,特别是大量缺乏技能应用型人才。根据调查,用人单位除要求模具专业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制造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求模具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表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表塑料、冲压、压铸模具设计能力设计能力模具CAD模具结构分析能力设计软件应用能力模具结构设计能力结构分析软件应用能力塑料、冲压、压铸模具制造能力制造能力模具CAM模具加工工艺编制能力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能力模具数控加工编程能力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软件应用能力(二)专业定位(武英芝1)立足港城,面向全国,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按企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体现产学合作办学特色。从而培养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面向机械制造企业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模具加工设备的调整与操作,及生产、技术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三)专业现状(武2)几年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产学合作模式,努力实践我院的“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高职教育模式。专业与宁波敏孚企业等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敏孚机械系);与宁波杰有升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育人模式(学工交替、模具CAD/CAM项目化教学);宁波海天集团等企业的合作就业模式(订单培养)的成功实践,专业与宁波模具协会及其会员企业卓有成效的政府、学校、企业协会三方联动,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的人才培养目的,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1.专业的设置与规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成立于2002年,此前,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教改示范专业)设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每届有40-80人选择该方向。现有本专业在校生566名,数控技术等相关专业在校生2200多名。见表三。表三:近年来模具专业招生数量、在校生规模情况: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预计招生数量(人)183205178264在校生规模383490566647(人)2.专业师资队伍状况本专业共有教师24名(企业长期兼职教师8名),其中教授4名(占教师总数的16%),副教授7名(占教师总数的29%),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10名(占青年教师比例71%),双师比77%。是一支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团队。见表四。表四:师资结构统计表(2006年6月止)师资结构项目百分比%双师占专业课与实践课教师之比77青年教师中硕、博士比例71高级职称比例45年龄结构比例40岁以下5640〜50岁3650岁以上83.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校内具有先进仪器设备的20多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集教学与生产为一体的模具专业综合实训条件已具备相当规模,并已为企业承担了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压铸模具的设计、检测和生产任务,校内基地包括: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中国模协培训基地、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浙江省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宁波机电模具人才培养基地、宁波模具技术实习实训基地和宁波海天注塑成型技术实训基地等。同时还建立了以宁波天正模具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30家。为全面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专业产学合作特色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产学合作,努力实践我院的“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高职教育模式。先后与宁波海天集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中日合资)、敏孚(台资)企业、宁波杰有升电气、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勋辉企业、宁波久腾车灯有限公司和宁波精益工业造型公司以及宁波模具协会等宁波著名大型企业和行业团体校企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基地,合作生产和技术开发,大大促进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中,与宁波海天的产学合作模式评为“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人才培养十大典型案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坚持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企业共同实施了“模具CAD/CAM项目化教学”、“学工交替”、“订单式培养”、“半工半读”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模具专业的学生100%参与工学结合教学环节,按照职业人的要求培养学生,根据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全方位表现(包括报酬多少)给予成绩评定,从而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模具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许多教改成果,带动了相关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编入银领工程丛书。“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通过推行课程体系的深入改革,带动了全面的专业建设,对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革,本专业教师任主编、副主编,完成了19部本专业的教材编写工作,有2本被列入国家规划教材,“模具CAD/CAM技术应用”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专业社会服务情况专业紧紧围绕地方模具人才的需求和企业技术服务的要求,积极开展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几年来累计为企业培训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2000多人次,承担省、市、专业科研项目10多项,在专业刊物发表相关论文5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多项,为企业创建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开发的“灯具支管热弯技术”为宁波杰友升电气有限公司创造年100多万元的利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技能训练,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深化职业资格认证内容的课程化,毕业学生双证书率达100%。2006年获得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铣浙江省赛区第一名、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铣第三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高,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见表五。表五: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2005届2006届2007届就业率%100100-签约率%9293-双证书率%959698企业满意度9094-(四)专业群情况(刘红3)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依托的制造大类专业主要有: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施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有效地探索制造类专业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规律和途径,对制造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引领作用。使专业群在校学生2200人直接受益。(五)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刘红4)这几年由于专业依托的区域经济和模具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我院模具专业教学规模也不断扩大,模具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实训条件与这几年模具专业和相关专业群快速发展的规模还不相适应,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实训条件,增加实验设备、设施和实习指导教师。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实践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在产学合作方面,对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质量保障与监控等方面还要加以完善,有效保证学生在企业现场教学质量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为此我们将抓住这次建设示范专业的有利契机,加强以上几方面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模具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成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性专业。II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武英芝3)认真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以工学结合为平台,创建具有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模具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途径,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建设。模具专业总体建设思路以其职业活动为导向,重组课程体系;以双证书标准为基础,构建课程内容;以双师型要求为目标,建设师资队伍;以产学一体化为途径,保证实训条件。派出教师到发达国家考察、学习或培训,引入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可取之处,从模具行业实际工作的职业活动分析入手,构建理论、实践、素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把企业所要求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内容,与企业合作建设集教学、生产一体化的实训和研发中心,共同实施教学环节,共同管理教学的实施与运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二)专业建设目标(武英芝4)1.专业建设总体目标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项目建设,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二至三年的建设使本专业在全国同类学校的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诸多方面起示范作用,带动相关专业群改革与建设,起到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突出和加强专业对行业服务能力。2.专业建设具体目标(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面向模具生产领域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模具加工设备的调整与操作,及生产、技术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实践能力强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专业培养规格素质目标: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集体主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吃苦耐劳的素质,和具有努力进取的创新精神。知识目标:掌握各类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模具CAD技术、模具CAM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专业核心知识,以及机械制图、工差与配合、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外语、企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等专业发展知识。能力目标:按模具专业的职业活动过程,将模具专业的核心能力分解到模具造型、分型、设计、编程、加工、装配、检验、调试等职业工作过程,细分为模具工种的具体工作步骤,参照各步骤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规范,制定其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将原来多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融入到以模具生产为主线的若干个集教学与生产为一体的项目化训练中,建立体现能力培养的生产性、项目化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体系。突出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模具结构分析能力、模具结构设计能力、设计软件应用能力、结构分析软件应用能力、模具加工工艺编制能力、模具数控加工编程能力、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能力、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软件应用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质量。达到模具CAD、数控操作中级或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标准。(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为确保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和稳定教学质量,在项目实施阶段招生规模将稳定在现有水平,并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培养或聘请国内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的专业带头人1-2名;聘请24名行业协会、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选派有潜力的专业教师8名到国内外院校进修;85%教师是“双师型”教师;95%的模具专业教师通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从而造就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双师结构合理,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学团队。(4)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目标与宁波模具协会及其会员企业合作建设一个在长三角区域有一定知名度的模具工程中心,把模具工程中心建成集教学与生产一体化的真实生产场所,提高工程中心对学生核心技能的训练水平。并与10家以上模具行业规模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保证95%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5)双证课程融合与课程建设目标与模具行业协会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好模具CAD/CAM技术应用、数控加工技术应用、塑料模设计与制造、冲压模设计与制造、压铸模设计与制造5门专业核心课程。将CAD中级证书有关应知、应会内容融入到《工学基础》、《测绘与CAD》课程中,把数控中级证书有关应知、应会内容融入到《工学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数控加工技能综合实训》课程中,使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达100%。(6)专业群建设目标通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带动所覆盖的专业群,推进专业群的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享教学资源,真正形成我校品牌专业的群体示范与辐射效应。建成辐射专业群的共享优质课程4门;专业群建成国家、省、市级高职实训基地或人才培养基地3个;通过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形成依托院内基地和校外产学研合作企业的,能够满足相关专业学生在真实工程背景下进行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环境。(7)社会服务目标加大在专业及专业领域的社会培训、科技研发、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社会功能。做到年培训1000人次以上;东西部合作办学规模2008年达到200人。m专业建设内容与进度专业将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立足产学合作,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以模具设计与制造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深化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生产一体化的有机融合,突出专业为经济服务的能力建设。根据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其岗位及岗位群,从专业的岗位和岗位群要求出发,通过专业的职业活动分析,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而形成专业的课程体系,明确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建设的重点将着重突出课程体系建设;“学工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核心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同时注重专业建设对专业群的引领作用和社会服务功能。具体建设内容见表六。
表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项目与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一览表建设项目建设内容项目的意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职业活动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质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CAD/CAM技术应用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压铸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技术综合实训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模具工程中心建设1、模具制造部2、模具培训部3、模具研发部4、技能鉴定站5、结构实训室6、东方模具网专业核心能力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证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实施保证教学、生产一体化环节的实施加强社会服务能力社会保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进行1、塑料、冲压、压铸模具设计能力设计能力模具CAD模具结构分析能力设计软件应用能力模具结构设计能力结构分析软件应用能力2、塑料、冲压、压铸模具制造能力制造能力模具CAM模具加工工艺编制能力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能力模具数控加工编程能力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软件应用能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引进、聘请、培养专业建设的保障条件其他1、产学合作联合体工学结合、社会服务目标的平台2、科研合作联合体3、东西部对口支援合作办学(一)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刘红5)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模具专业建设的核心,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校产学合作的办学特点,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重点实施“学工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做到在产学合作的企业面、学生数和运行管理及质量保障
与监控等方面有明显突破。借签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和其它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和实施专业的“学工交替”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其间安排一段时间的企业生产实践,以课程化的方式在企业学习模具制造基础、装配工艺、机械工业企业管理、产品技术文件、现场管理、班组长素质要求和品质管理等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知识等全面教育,该生产实践与学校的学习交替进行。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交替参与,企业的生产不断岗。学生的身份既是学生也是员工,享受企业员工的工资等待遇。学习过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接近实际,更有实效。2007年做到参与〃学工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学生80名;2008年达到120名,顶岗实习学生数达98%。(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刘红6)1.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改革核心,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教学内容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模具、制造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教、学、做一体;在教学评价方面: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强化形成性考核。工作过程、yV—」知识目标:制图;公差配合;材料;标准化技能目标:手工及CAD绘图;CAEJ素质目标:细致课程建立核心课程E)制品测绘工艺编排数控加工工作过程、yV—」知识目标:制图;公差配合;材料;标准化技能目标:手工及CAD绘图;CAEJ素质目标:细致课程建立核心课程E)制品测绘工艺编排数控加工知识目标:机床工装夹具知识目标:机械设计;出模技能目标:二维设计;三维造型;Pro/E等素质目标:创新知识目标:机械制造;冷冲塑料压铸模具技能目标:流道;分模;零件图;装配图目标:严谨知识目标:模具材料技能目标:合理选材12素质目标:经济;环保普通加工结构设计知识目标:加工工艺技能目标:CAM;工艺卡;检验指导书素质目标:条理模压冲塑数
具铸压料控cad^cam加具具具^工设设设技计计计术与与与应技制制制用术造造造专业群课程工机机工液学械械程压基设制材电础计造料工图三: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如图三所示,按照职业活动导向,分析模具的设计与生产过程,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融入课程,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突出校企共建,突出工学结合,突出能力培养,强调将职业道德渗透到课程,将CAD中级证书有关应知、应会部分融入到《AutoCAD与机械制图》课程中,把数控中级证书有关应知、应会部分融入到《数控加工技能综合实训》课程中。整合现有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新型课程,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按照“根据职业活动设课”的原则,将数控操作实训与数控编程、CAD/CAM软件与模具设计等课程进行整合,设计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案例,设置体现职业活动的教学项目。到2008年重点建设好模具CAD/CAM技术应用、数控加工技术应用、塑料模设计与制造、冲压模设计与制造、压铸模设计与制造5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和配套教材按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求,确立专业核心课程。针对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内容要求,与久腾电器、天正等模具公司合作完善课程建设,使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体系逐渐完善。对模具CAD/CAM技术应用、数控加工技术应用、塑料模设计与制造、冲压模设计与制造、压铸模设计与制造等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对上述课程编写配套教材和课件,其中部分课程建设将在机械制造类专业中推广使用。明确优质核心课程的标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见表七。表七:优质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进度表课程名称2007年建设内容2008年建设内容合作单位负责人《模具CAD/CAM技术应用》确立课程标准,建成省、国家级精品课程完善省、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久腾电器有限公司张宝忠、黄义俊《数控加工技术综合实训》职业活动课程内容建立、课程标准、校本教材、课件完成出版海天机械公司孙慧平、陈宇晓《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化课程内容建立、校本教材确立课程标准、出版协力模具技术公司刘彦国、柯春松《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化课程内容建立、确立课程标准、校本教材课件完成、出版敏孚企业刘建超、张宝忠《压铸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化课程内容建立校本教材确立课程标准、课件完成、出版天正模具公司华旭、王正才3.加大质量建设的力度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强调教学过程管理,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修改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对课程教学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探索并建立健全(完善)适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及监控的制度和运作机制,重点是:(1)校企双方共同成立组织和管理机构,顶岗实习按教学与生产的要求制定管理办法,明确管理的分工与职责。双方人员参与过程的管理和质量考核,明确校企双方的权限和职责;(2)建立有关生产性实训的管理制度、作业文件和考核办法,确定顶岗实习的考核点(如:学生的出勤率、产品合格率、生产效率、生产工艺的学习效果、生产操作的熟练程度、工作的态度、与同事的合作态度、遵守企业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情况、对企业的贡献、工资水平等),并明确考核的办法和负责人,做到在制度上有保证,在管理上有措施,并严格进行考核;
(3)建立有关顶岗实习的标准要求,形成顶岗实习的作业文件和考核点,试行有校企双方共同签发的“工作经历证书”;试行与工学结合模式相适应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4)引入ISO的理念,严格考核(内审),不断改进与完善。确定专业实习的质量管理标准和管理监控方法,明确责任人。表八:质量建设责任项目任务表主要建设责任项目2007年建设内容2008年建设内容负责人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证办法调研起草补充完善华旭顶岗实习的标准要求及考核起草试行补充完善孙慧平工作经历证书核发试行扩大范围柯春松内审纠正及预防措施按9000标准建立档案刘彦国(三)师资队伍建设(武英芝5)专业建设的前提条件是队伍建设,通过聘请国内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的专业带头人1〜2名,邀请行业协会、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选派有潜力的专业教师到国内外院校进修,推进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造就一批专业水平高,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教师。见表九。表九:师资队伍建设进度表建设项目2007年建设内容2008年建设内容专业带头人建设通过国外进修、企业锻炼培养1名具有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力的专业带头人通过国外进修、企业锻炼培养1名具有较强的专业课程开发能力、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聘请具有模具(塑料模、冲压模)专业教学、科研、经验的,有行业背景和定影响的高级技术职称者1人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选派2名教师到国内院校进修或到区域内大型模具企业(鸿达模具、勋辉模具、久腾模具等企业)培训,培训时间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选派2名教师到国内院校进修或到区域内大型模具企业(鸿达模具、勋辉模具、久腾模具等企业)培训,培训时间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
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进修,青年教师中硕士比例达75%,双师素质教师达80%通过进修,青年教师中硕士比例达80%,双师素质教师达85%选派2名教师去德国学习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方法、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获得相关合格证书选派2名教师去德国学习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建立方法和教学环节的实施与考核标准,获得相关合格证书引进从事塑料模设计与制造、压铸模设计与制造、模具CAD/CAM教学5年以上,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经验的高级技术职称者2名引进从事冲压模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技术教学5年以上,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经验的高级技术职称者2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区域内模具企业内,聘请熟悉模具行业制造、工艺、设备、管理的,能从事实训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在校企合作、就业等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企业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达到20名,专兼职教师比达到1:0.9从区域内模具企业内,聘请熟悉模具行业制造、工艺、设备,能从事实训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在校企合作、就业等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企业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达到24名,专兼职教师比达到1:1.1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专任教师90%通过职教能力测评。完成10门专业课程整体设计及单元设计专任教师95%通过职教测评。完成5门专业课程整体设计及单元设计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10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10人次(四)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岳双喜)1.模具工程中心建设与宁波模具协会及其会员企业合作建设模具工程中心。生产性实训条件建设是实现专业建设目标的基本保障,在现有实训中心的基础上,补充必须的实训设备,引进企业的设备和管理,完善模具工程中心的生产条件改造,把模具工程中心建成集教学与生产一体化的真实生产场所,并开发能与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教学项目,提高工程中心对学生核心技能的训练水平。模具工程中心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具体项目,见表十。表十:模具工程中心建设项目一览表建设内容07年设备购置08年设备购置小计(万元)负责人
模具工程中心校企合作共建模具加工实训车间(模具制造部)五轴加工中心(德马吉DMU-35)1台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三光DK7632)1台370陈宇晓加工中心(台湾友嘉VM-32SA)3台数控激光打标机(AHL-YAG-50W)1台激光立体打印机(SST)1台数控激光切割机(AHL-C100)1台模具CAD实训室(模具培训部)100座模具专业机房(CPU2.4G、独立显卡、内存1G、硬盘120G、配光驱、连通局域网)46孙慧平模具CAE实训室(模具研发部)模具工作站4台(Dell)、Moldflow软件1套9.5俞岳平模具造型工作站(职业技能鉴定站)20座培训机房(CPU2.4G、独立显卡、内存1G、硬盘120G、配光驱、连通局域网)10骆江锋模具结构实训室(模具结构陈列室)冲压、注塑、铸造等典型模具30套冲压、注塑、铸造等典型模具40套43.5华旭模具装配与试验工具15套东方模具网建设(网上教学、服务平台)购置SONY摄录设备1套31王正才多媒体制作设备1套合计(万元)375.5134.5510(1)模具制造部利用已有的设备,补充与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必备的设备,并通过引进部分企业的设备资源和企业管理理念,积极承揽对外加工、生产业务,承担1000人的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并将生产任务课程化。产总值120万/年(第一年),并逐年增加。见表十一。表十一:模具制造部建设设备清单一览表建设项目主要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金额(万元)负责人模具制造部07年德马吉五轴加工中心DMU-351110..5王正才
台湾友嘉加工中心VM-32SA3135夏天激光立体打印机STRATASYS137..5柯春松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三光DK7632152王基维数控激光打标机Smarlass115陈宇晓数控激光切割机JQL1120刘红娟837008年合计模具制造部教学生产一体化生产进度见表十二。表十二:教学生产一体化生产进度表时间内容负责人2007.03模具制造技术中心成立、制订规章制度吕建福2007.06产品加工、生产(2)模具培训部针对模具行业的人才需要开展模具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推进职业资格鉴定,为专业及社会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为社会年培训人员达600名左右。见表十三。表十三:模具培训部建设计划时间内容负责人2006.12确定培训内容,培训社会人员与企业员工数500人次孙慧平2007.12.编制培训教材,培训社会人员与企业员工数700人次骆江锋(3)模具研发部利用已有的技术和生产设备,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咨询等技术服务,以提高模具技术研发中心的服务能力,争取年平均承接纵、横向课题5项,服务产值20万/年(第一年)。并逐年增加。见表十四。表十四:模具研发部建设计划
时间内容负责人2007.03模具技术研发中心成立、制订规章制度俞岳平2007.06技术服务、技术研发范进桢、王晓燕(4)职业技能鉴定站发挥现有鉴定站的作用,扩充鉴定项目,建立专业试题库,推进与课程一体化的改革,推动职业鉴定的社会服务,为专业双证书教育服务。见表十五。表十五:职业技能鉴定建设计划时间内容负责人甲专业职业技能领域调查、确立鉴定范围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内容、推进2007.06与课程一体化的改革,编写培骆江锋训教材_719推动职业鉴定的社会服务,完2007.12善培训试题库(5)模具结构实训室争取宁波模具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支持,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典型模具和产品70套左右,在校内建设模具结构实训室。提供各种模具整体认识、结构拆装、模具制图和模具测绘,宣扬模具文化,为教育教学、科研、生产提供服务。见表十六。表十六:模具结构实训室建设计划时间内容负责人2007.09典型模具30套、拆装工具15套,陈列馆设计布置华旭2008.09典型模具和产品40套(6)东方模具网(高职模具专业教育网络、企业技术服务网络)以专业教学改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推广为目标,与合作企业、兄弟院校共同建设具有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为一体的专业网站东方模具网,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平台,并实现企业、院校共享教学资源、技术信息的目的。见表十七。表十七:东方模具网建设计划时间|内容|负责人
2007.06网站的规划与设计王正才2007.12网站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刘彦国2008.06补充内容、市场扩展和网站维护王劲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武英芝6)加快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进度,与10家以上模具行业规模企业成立互动联合体,与30家以上模具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等。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体化的教学实例和生产任务,并与企业签订协议,能保证95%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五)专业教育教学研究(武英芝7针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建设、工学结合教学环节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实践一体化课程建设等相关课题研究,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动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见表十八。表十八科研、教研和教改项目一览表项目名称2007年完成内容2008年完成内容负责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完成开题报告调研报告完成总结报告课题结题张宝忠黄义俊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高职模具专业标准研究完成开题报告调研报告完成总结报告课题结题孙慧平王正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环节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完成开题报告调研报告完成总结报告课题结题华旭王熙福高职制造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工学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完成总结报告课题结题张宝忠以产品为纽带的模具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完成总结报告课题结题孙慧平(六)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刘红7)围绕专业建设,建立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模具工程中心的技术研发、技术培训、东西部合作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产学研合作联合体、科研合作联合体、东西部对口支援合作办学机制建设。在促进教学、生产、研发一体化的同时,增强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和与西部对口支援功能。1.产学合作联合体与10家以上模具行业规模企业成立互动联合体,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
制,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体化的教学实例和生产任务。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见表十九。表十九:产学合作联合体建设计划时间内容负责人2006.03建立产学合作联合体、制订联合体章程张宝忠2007.06开展教学、生产、开发合作;华旭2.科研合作联合体由国内、外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同参与组建科研合作联合体。并以其为平台,共同为企业的生产、研发提供技术服务,形成在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技术服务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服务。见表二十。表二十:科研合作联合体建设计划时间内容负责人2007.03建立科研合作联合体、制订联合体章程孙慧平2007.06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华旭3.东西部对口支援合作办学与3家以上西部高职同类院校成立院校合作联合体,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对口支援培训教师和联合培养学生并落实学生就业。表二十一:东西部对口支援合作办学工作计划时间联合培养学生/培训教师人数负责人2007.09120/20刘彦国2008.09200/30骆江锋(七)专业群建设(武英芝8)以模具专业为重点,加快专业群其它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专业)的建设的步伐,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条件,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快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各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实训基地建设强调资源共享,根据专业群各专业教学和发展需要,补充各专业相应实践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形成完整的、系统的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培养和引进,各专业具有1-2名骨干教师,聘请6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到2008年师资队伍中85%教师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从而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具备“双师”素质与结构的专业群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借鉴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经验并根据专业特点有所创新,进一步探索“学工交替”、“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群人才培养进一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课程建设,通过与行业和企业合作,专业群建成4门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并编写相应配套教材,建设部分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表二十二专业群教材建设及进度一览表教材名称2006〜2007年建设内容2008年建设内容及负责人《数控机床维修与维护实训》课程内容体系建立,印刷校本教材教材出版,主编:孙慧平《机械制造基础综合实训》课程内容体系建立,印刷校本教材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授课服务合同
- 酒店用品招标采购流程
- 苗木种植购销合同
- 土地使用权流转协议书修改
- 唯一住房保证书范本
- 智能化船舶监控系统招标
- 国内购销合同书版
- 石粉购销合同范本
- 饲料青贮采购平台
- 优化劳务分包合同制度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学校网络合同范例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 工程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2025年中国帽子行业发展现状、进出口贸易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 工地高处坠落防范与措施方案
- 2025春夏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
- 2024年商会工作计划|商会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例文
- 中医筋伤的治疗
- 第一单元第一节《兼收并蓄滴水成河-数据和数据的采集》说课稿 2023-2024学年西交大版(2014)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2024年PE工程师培训教材:深入浅出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