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价值观 课件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价值与价值观 课件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价值与价值观 课件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价值与价值观 课件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价值与价值观 课件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价值与价值观

导入新课你将开启一场沙漠之旅,你需要准备哪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属性?

食物

骆驼地图、定位设备等满足人的需要价值你认为人怎样活才有价值?价值观问题导引一、价值与价值观1.价值的含义及本质是什么?2.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3.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有哪些?4.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知讲解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一、价值(哲学)1.价值的含义及本质:

(1)含义:

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本质:

价值是一种意义关系。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事物的属性人的需要满足课本69页阅读与思考: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新知讲解2.人的价值(1)含义: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满足满足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贡献)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索取)(2)两方面内容:(3)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4)评价标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新知讲解价值人的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人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自我的满足社会价值(贡献)自我价值(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桥隧工雷哲哲守护在鄱阳湖特大桥下,头顶列车飞驰,脚下是三十多米高的江面,守护着每一趟高铁的安全运行;接触网检修工张皓源在夜幕下,冒着细雨检修沪昆高铁接触网,夜间进行高空作业,他和同事被称为“深夜蜘蛛侠”。把群众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基层干部廖俊波生命最后45天,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外出招商赶路……他说:帮老百姓干活怎么干都不过分。远离大陆、荒无人烟、台风肆虐……王继才甘愿当黄海前哨的一盏明灯,坚持守护开山岛32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工作十年从没休过周末,对中国的航空事业倾注满腔心血,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绽放在岗位上临危受命,隐姓埋名28年,

于敏潜心氢弹研究,终于取得重大突破。而他却三次因为工作过劳与死神擦肩而过。新知讲解价值物的价值人的价值人的属性他人社会需要事物的属性人的需要满足满足满足在人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中,构成价值的双方,一方是社会的人,另一方是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在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时,是无意识的、被动的在人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中,物只充当满足人的需要的角色,因此这种满足关系是单向的在人的价值中,构成价值双方的都是人,涉及的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在人的价值中,一个人在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时,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满足的,这种满足关系是双向的两者的价值构成不同两者满足主体需要的方式不同两者的价值关系不同哲理总结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着。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要求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把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放在第一位,同时坚持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哲理及方法论要求合作探究课本71页阅读与思考:导致人们不同的认识和评价的原因是什么?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和实践水平的限制。主观因素:立场、知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客观因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实践因素:实践能力和水平。新知讲解(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成功选择错误——失败1.价值观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等冲突作出的选择也不同新知讲解个人利益个人利益这一价值观主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它强调集体利益即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它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之成为推动整个国家、民族进步的动力集体主义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哲理总结价值观导向作用的原理及方法论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表现在:一方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理方法论新知讲解(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是什么: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最大公约数”)。(1)基本内容(遵循):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新知讲解课本72页阅读与思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2.为什么(1)必要性: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2)意义:

①增强“四个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

②是进行“四个伟大”的铸魂工程,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③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护民族精神独立,挺起民族精神脊梁的战略支撑。语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新知讲解3.怎么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某学校学生自发组成的“爱心社”提出:“不要问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上述材料表明()A.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B.人生价值的实现不需要考虑社会和他人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人生价值的实现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C课堂练习2.被誉为“最美老太太”的俞匡章,97岁时决定做志愿者,99岁生日时,她把亲手织的99顶帽子捐给了有需要的人。老人从另一个维度诠释了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并非是年轻人的专利,只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哪怕活到一百岁,照样可以从事志愿服务。她的事迹从哲学上表明()①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③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社会对个人的认可④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社会给他的荣誉大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A课堂练习3.电视台的一档亲子节目播出之后,引起观众热议。有人认为,这档节目有利于传递亲子沟通的意义,唤起一些人的家庭理念;有人却认为,让孩子过早地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中,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地方。上述争论体现了()A.任何事物都有缺点和优点两个方面B.不同的人的社会意识总是不同的C.不同价值观体现了真理的相对性,无对错之分D.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D课堂练习4.靖江猪肉脯是以猪腿肉为主要食材的传统名吃,菜品色泽棕红,光泽美观,口味香甜,食而不腻,成品为片型,采用传统工艺,配以多种天然香料,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这表明()①猪肉的价值是由人的不同需要决定的②肉脯的发明是建立在猪肉自身特有的属性上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猪肉的属性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B课堂练习5.一捆秸秆能做什么?过去可能就是烧火做饭喂牛沤粪。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一捆秸秆能变身纤维,织出与普通纯棉无异的布料;变身板材,搭建起纹理漂亮防水隔热的美丽小屋;提取聚乳酸,制成可降解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近年来,琳琅满目的秸秆制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活中。上述变化说明()①科技进步赋予自在事物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②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③随着实践的深入人类能发现事物越来越多的价值④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认识和价值选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课堂练习6.马克思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这说明()①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②实现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③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④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奉献社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7.2020年8月31日,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发布了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这表明()①人的价值就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②对人的价值评价归根到底看贡献③价值观是人们拥有美好生活的向导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课堂练习8.中国正进入“微经济时代”。有观点认为,“微经济”除了指小微企业这样的“微实体”外,还包括像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涉及民生问题的“微福利”。关注微福利,就是关注民生;关注微经济,就是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落脚点。关注“微经济”,从唯物史观看是因为()①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发展起导向作用②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B课堂练习9.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某校高二(5)班班长张某组织班上的学生以“怎样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有同学发言说:“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天蓝、山青、水绿’的美好愿景,宣传环保理念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实际行动。”运用“价值与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位同学的观点。

提示:①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我们投身环保实际行动,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美好愿景具有积极意义,因而是有价值的,从这一点上看,这位同学的观点有一定道理。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宣传环保理念,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选择正确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对建设美丽中国同样具有积极意义,也很有价值。所以,这位同学认为宣传环保理念没有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课堂练习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展开浩繁的丹青史书。字里行间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