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个体心理卫生原则_第1页
章六个体心理卫生原则_第2页
章六个体心理卫生原则_第3页
章六个体心理卫生原则_第4页
章六个体心理卫生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体心理卫生的基本原则一个人应如何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呢?笔者根据第五章阐述的心理卫生工作的基本方略,特别是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原则以及生理、心理、社会三途径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个体心理卫生的六条原则:认知合理积极、自我意识良好、人际关系良好、乐于参加劳动、生活方式健康、善于调节情绪。下面分别加以阐述。第一节认知合理积极所谓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一、不合理认知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认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一个人如何认知,认知方式是否合理,对其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详见第四章第二节)。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把认知合理积极作为个体心理卫生的首要原则。认知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对于其原理,心理健康的认知理论学者艾利斯、贝克等人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张玲在《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中把心理健康认知理论的基本原理概括如下:第一、认知是行为与情感的基础,一个人的所有心情都是由他的“认知”或思想产生的。认知涉及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他的理解力、精神状态与自信心。它包括一个人阐释事物的方式:他怎样向自己评判某人谋事。第二、消极的情绪由消极的思想决定。你用否定的、悲观的思想看问题,那么,你就会感到非常沮丧、失意与消沉。第三、几乎一切的消极思想都蕴含着重大的曲解。稍加推敲,你就会发现,这些消极思想都是无稽之谈,都不合情理。你终将发现,你的一切痛苦的唯一原因均来自歪曲事实的想法。第四、通过改变我们的思想与认知,可以改变我们的消极情绪。为提高我们认知的合理性、积极性,有必要对不合理认知的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于我们学会分辨认知是否合理,并自觉地与驳斥不合理认知,便头脑中的不合理认知为合理认知。韦斯勒(Wessler)总结出人们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往往具有下列三个特征:(1)绝对化要求。在各种不合理的信念中,这是最常见的。它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常与“必须”、“应该”这类词连在一起。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2)过分概括化。它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一遇挫折便概括为自己“没用”,是“失败者”,一遇点不幸便认为自己“前途渺茫”。这种人以一、两件事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的价值,其结果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并引起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过分概括化的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其很坏,无一可取,从而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3)糟糕透顶。这种不合理的信念认为某一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非常不幸。这种信念会导致个体陷入严重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之中而难以自拔。当一个人沿着糟糕透顶这种思路看待事物,遇到了自己认为绝对糟糕的事情时,就把自己引入了不良情绪状态中。我国学者王登峰归纳出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的典型语言为:○我想要、我希望——我一定要、我必须;○我喜欢如此——我应该如此;○很难——没有办法;○也许——一定;○有时候——总是;○某些——所有的;○我表现不好——我不好;○好像如此——确实如此;○到目前为止如此——必然永远如此下面的资料有助于帮助我们认识进一步哪些是不合理的认知。资料:常见的六种认知扭曲现象常见的六种认知扭曲现象会造成我们不合理的思考方式,而产生不必要的情绪困扰。1、扩大与夸张即过度强调负向事件的重要性或影响力。例如:“我这一次考试考得不够好,我一定完蛋了!”2、选择性地推论即忽视积极的一面,只以片段的事实来下结论,忽视了整体内容。例如:“虽然这次和外校一起出游真的很好玩,也较到了不少朋友,但是我无意间说错了一句话,他们可能认为跟我们班出去玩糟透了!”3、个人化就是使外在事件与自己产生关联的一种倾向。例如:“今天晚上去参加毕业晚会,动作难看死了,一定很多人看到我的驴样,暗自在嘲笑我!”4、极端化的思考就是指在思考或解释事情时,以一种“全有或全无”或“不是……就是……”的想法,将经验分成两类。例如:“如果我不能在每一方面都表现得很出色,那么我就是一个表现不好的学生,别人就不可能会喜欢我。”5、过度类化即把某件事件的结果,推论到不相似的事件或环境中。例如:“我篮球打得不够好……其他球类一定也打不好……我注定是个运动白痴!”6、独断地推论就是指没有充足或相关的证据,就妄下结论。例如:“昨天我们到小莉家聚餐,她爸妈都没有热情的招呼我,一定是不喜欢我,不然就是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们!”——引自《情绪管理》蔡秀玲杨智馨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90页默兹比(Maultsby,1975)曾提出了五条区分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标准:(1)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而不合理的信念则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的成分。(2)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们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愉快的生活;合理的信念则会产生情绪困扰。(3)合理的信念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4)合理的信念可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不合理的信念则难于做到这一点。(5)合理的信念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冲突;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使情绪困扰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造成不适当的反应。可见,不合理认知不仅歪曲事实,而且从结果看,于事于人于己均不利。因此,我们应培养健康的认知方式,做到认知合理积极。二、认知健康的标志与培养认知健康的标志是什么?张玲等(2001年)提出了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是:积极,不消极;客观,不自欺;独立,不依赖;灵活,不僵化;本质、不幼稚。笔者认为,可以把认知健康的标志概括为两点:一是认知合理;二是认知积极。下面加以分别阐述。1、认知合理认知合理,即认知与客观现实相符,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主要包括合理要求与合理判断。(1)合理要求不合理认知的一个最常见的特征是绝对化要求,即从主观意愿出发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进行推理和判断,常与“必须”、“应该”这类词连在一起。例如:“只要我付出了努力,我就应该获得成功。”“我必须成功。”、“我爱他,他也就应该用同样的爱来回报我。”“过去他在很困难的时候,我曾竭尽全力帮助他,现在我遇到了麻烦,他理所当然要帮助我。”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这种思维方式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条件和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希望”客观事物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发展,这是可以理解的,也合乎情理,但我们不能把“希望”变成“要求”和“命令”。合理的思维是“宽容”的,即虽然“我希望这样”,但允许有各种“那样”的可能出现;同样,“我希望成功”,但也接受可能有的失败;“我希望他这么做”,也尊重他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因此,应善于将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认知方式改变为合理要求的认知方式。我们可在日常生活中,多讲“我希望……”而不是“我必须……”、“我应该……”;多讲“我希望你……”而不是“我要求你……”、“你必须……”。(2)合理判断合理判断即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不瞎猜测,不断章取义,不偏听偏信,不以己度人,不感情用事,特别要防止认知上的过度概括化和极端化。过度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一遇挫折便概括为自己“没用”,是“失败者”。这种人以一、两件事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的价值,其结果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并引起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过分概括化的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其很坏,无一可取,从而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比较妥当的做法是“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艾利斯)如,“他上次打架的行为是很愚蠢的”(而不是因为打架就断言“他这人是愚蠢的”);“我这次考试是失败的”(而不是因为考试失败就下定论“我不是读书的料”)。极端化认知把事物看作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全或无的两个极端,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把某种事情看成是“糟糕至极”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而事实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糟糕至极的事,没有一件事是百分之百糟糕透了的。一方面,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存在比之更好(或坏)的情况;另一方面,任何一件事不管你认为是好的或坏的,客观上都存在与之相反的因素,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矛盾的主次之分。我们应该学会“软性”思考,既看到黑白之间存在许多的中间色,事物可能是较好或较坏的,但绝不会是最好或最坏的。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和把握事物: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认识到事物是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思维方式才是科学、合理的。正如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所言:“我们必须学会全面的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列宁也有这样的名句:“然而,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注1]这些名人名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辩证法,掌握辩证法。2、认知积极认知不仅要合理,还应积极。积极认知,就是指在有着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多看到有利的因素。有人说,面对人生的纷繁,你会把目光集中在哪里呢?造物主非常公平,在给你美好事物的同时,总要给你一丝缺憾。关键是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哪方面。如果你把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集中在痛苦上,生命就会暗淡无光、山穷水尽。如果你把百分之百的精力转移到欢乐中,你得到的将会是满足。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在我国民间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女儿都出嫁了。大女儿家开伞店,小女儿家开洗衣店。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愁,为什么呢?在雨天,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晒不干;在晴天,担心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总之,她每天都有让她忧愁的事。后来,一个人跟她说:“老人家,您好福气啊!下雨天,您大女儿家生意兴隆;大晴天,您小女儿家生意好做。对您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老太太转念一想,不禁眉开眼笑了。可见,积极认知给人带来快乐。联合国前秘书长在战争千钧一发之际,去伊拉克斡旋,实现了和平。他说,是中学老师的一课改变了他的思维模式。那节课上,老师先拿出一张白纸,中间一个黑点。老师问同学看见什么?全班同学盯住白纸,齐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沮丧地说,这么大的白纸没看见,只盯住一个黑点,将来你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越来越大,最后整个世界变黑了。整个课室寂静无声。在沉默中,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一个白点。老师又问看见什么?全班同学开窍了,齐声喊道:一个白点。老师欣慰地笑了,说,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所以全世界都认为伊拉克战争乌云密布,一触即发,而我却看见了一线和平的曙光。”可见,积极认知给人带来希望。这种积极的认知方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之中。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一间鞋子制造厂。为了扩大市场,工厂老板便派一名市场经理到非洲A区调查市场。那名市场经理一抵达机场,发现当地的人民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回到旅馆,他马上打个长途电话告诉老板说:“这里的人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我们的鞋子没有市场,不必到此销售了。”当老板接过电话后,还是半信半疑,他便吩咐另一名市场经理去实地调查。当这名市场经理见到当地人民赤足,没穿任何鞋子的时候,心中兴奋万分。一回到旅馆,立即电传告诉老板:“这里的人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市场潜力非常大,快寄100万双鞋子过来!”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到,积极认知可使人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变危机为转机。总之,积极认知可谓是我们生活幸福的法宝。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句这样的话:“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在笔者看来,这句朴素的话语可以作为我们积极认知、讲求心理卫生的座右铭。3、认知合理积极的培养一个人合理积极的认知方式,是在生活环境中不断学习培养形成的。特别需要在两方面努力:(1)努力学习、增进智慧学习对于认知的发展非常重要。从心理卫生来看,尤其需要学习掌握辩证法和学习心理学,同时积极拓宽视野,参加社会实践,丰富人生体验,善于向书本学习,善于向他人取经,善于总结经验教训。(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着正确人生观的人,能够把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需求和谐地结合,心中有社会,心中有他人,在为社会贡献、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也为自己谋得幸福和快乐。这样的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不会为个人的名利斤斤计较。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样的人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即勇于进取,又知足常乐;这样的人能正确对待人生的意义和起伏,知道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不可避免,懂得挫折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懂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而面对各种人生的风浪能“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面对生活,永远微笑。有言道: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从生活中看到的东西常常是你自己心态的映照。乐观、积极的心态,能使人感受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受的生命的美好。可以说,乐观的人是真的会享受生命。自我意识良好一、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包括对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系统,可以从形式和内容方面加以分析。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如身高体形)、心理自我(如思维活动、个性特征)和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其中,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自我认识乃至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前提。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它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层次。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指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它包括自立、自主、自律、自我监督、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等层次。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所谓生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认识。所谓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所谓心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但是,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个体生物成熟的自然结果,而是在生物成熟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和交往活动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须经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约20多年的发展过程,才能逐渐地成熟起来。其间,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大约在2-3岁,是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称呼自己为重要特点的。第二次飞跃则在青春期。2、自我意识的作用自我意识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当一个人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跟周围事物相区别的时候,他是不可能认识自己外界客观事物的,如婴儿就是如此。(2)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人只有在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些什么事情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例如,一个人若意识到自己是个有德行的人,他就不会假公济私或趁火打劫,即使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3)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因此,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行为,也影响其个性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是人格结构的核心。比如,一个人如果自我意识不恰当,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就会出现性格的偏执和人际关系的问题,进而又影响其情绪和心理的健康。可以说,健全的情绪、健全的心身是以健全的自我意识为基础的。自我意识的健全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二、自知与自爱就心理卫生来说,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是自知和自爱。1、自知自知,就是正确认识自己。即,对自己的认识要与自己的实际相符合,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能恰当地认识,不把自己的长处认作为缺点来降低自己,也不把自己的缺点认作为长处来抬高自己。只有当人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时,才能确立适当的抱负水平,从而合理地设计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不然,所确立的抱负水平可能过高,这样学习或工作的要求难以达到,个体便受到挫折,若经受不起就会失望、沮丧,产生严重的心理矛盾;或者,所确立的抱负水平过低,这样学习或工作目标毫不费力地达到,无法发挥自身的潜能,也不利于心理健康。要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认识自己的思想、个性、行为等方面的品质是不容易的。其难处在于自己(主体我)认识自己(客体我),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我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要使认识具有有全面性、正确性,就要凭借各种正确的参考系。只有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扩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活动,扩大社会实践,才能找到多种参考系,以便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自我。一般来说,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最普遍可行的方法有:(1)通过认识他人、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这里所说的他人,包括现实中具体的人和人们所崇拜的楷模。通过对他人的观察了解,并与其作比较,可认识自己的长短优劣。但如果比较不恰当,则会产生消极的效果,导致自卑或自负。为了使比较产生积极的效果,在同他人比较中应注意两点:第一,明确比较的目的。比较并不是为了分高低,而是为了认识自己的实际能力、实际品质,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第二,注意比较的条件。由于人与人之间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条件又极为复杂,所以有时比较的前提条件是不平等的。(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可作为一面认识自己的镜子,比如,一个人如果为朋友所尊重、为群众所拥戴,大家都乐于与他交往,愿意与他一起活动,常可表示他一定具有某种令人喜欢的品质。人的年龄越小,独立认识、评价自己的能力越差,越有必要借助于别人的态度和评价这面镜子。例如幼儿和小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就是父母、教师对他们评价的重复。就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甚至成年人,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意见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当然,镜子不一定很完好,正如我们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和评价不一定都正确一样,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也不一定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的心理都有一定的闭锁性,不可能在一切场合都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另一方面,他人的认识和评价受其知识经验、价值观、情绪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或多或少地、有意无意地带有成见或偏爱。因此,在分析他人的态度和评价时,应特别重视与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要特别重视那些人数众多、异口同声的评价;既要重视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意见,又要重视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还要多和别人交往,让别人更多地了解自己。(3)通过参加活动、分析活动成果来认识自己。一个人从事人和活动要取得成果都需要具备有关的品质或才能,所以活动成果本身可以反映其在某方面的品质或才能。因此,一个人积极拓展自己的活动领域,并注意在活动中观察自己的表现,分析自己的活动成果,是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的。(4)通过自我反思来认识自己。常言道:“吾日三省吾身”、“严于解剖自己”,讲的就是自我反思,即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言行举止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从自我认识的角度看,自我反思应特别注意两点:第一,正确进行自我比较。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也可以通过把目前的“自我”与过去的或将来的“自我”相比较来认识自己。一个人若不善于把现实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相比,就会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造成自我评价过低;但若不善于把现实的自我与将来的自我相比较,却又容易出现自我评价过高的偏向。第二,正确进行自我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对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原因分析,则为自我归因。对成败如何进行自我归因,会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体验。那些自卑感强的人,习惯于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愚笨,而把成功归因于机遇、侥幸,这样归因的结果总是形成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亦如此,他把困难、不幸既归因于主观的无能,亦归因于客观的困难,感到没有希望,从而陷入了自我挫败之中。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自我归因应给人以希望和光明,应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改善人的情绪状态。因此,提倡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即把成功主要归因为自己的能力(但并不抹煞客观的作用,如他人的支持等),把失败主要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或努力的方法不对(但并不否认客观条件,如任务难度等)。这样,可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并鼓起不断进取的勇气。2、自爱自爱要比自知更难些。自爱就是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爱惜、保护自己,重视自己身体健康,珍惜自己的品德和荣誉,以取得别人的尊敬和友情;善于适应现实环境,力求事业的进展和自身的充分发展。自爱的反面就是自暴自弃,如酗酒就是一种不自爱的表现。自爱也可以理解“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似乎不会有人和自己过不去,但实际生活中和自己过不去的情况并不少见。自卑就是看不起自己,不愿意接纳自己不足的表现。自责和自罪就更是和自己过不去的表现了。其实,自卑心理的人并不一定是本身具有某些缺陷或短处,甚至和别人比起来不相上下或优于他人,但他总是被“我不喜欢自己”、“我讨厌自己”的心理困扰,并转化为“别人不喜欢我”的意向,离群索居,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况,甚至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概括说来,自爱的内涵是自尊、自信、自制、自强。它们是个体自我意识中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层面的内容。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有价值感、有重要感的体验,它要求一个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侮辱。自信是认为自己的能力适合所承担的任务的自我体验,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自制就是不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自强就是不畏困难,不断提高自己。自强不息是立身之本,也是心理健康之本。自爱以自知为基础。只有在客观了解自我的前提下,并自觉地进行修养才能养成自爱的心理。自爱的实现应注意以下几点:(1)善于扬长避短,独立自主地发展自我。每个人必须通过和别人比较来培养自制力,但又不宜把这种比较作为唯一的尺度。与他人比较,只是了解自我的手段之一,而不是人生的目标。如果一个人把超越别人当作他努力的目标,他一定要失败,因为他不可能同时在各方面超越所有的人。反过来说,即使某个人一般能力较别人低,但他总是有比较擅长的方面,如果它能够把握这方面的长处,努力向上,使之得以充分地发展,仍会取得有价值的成就。所以,自爱就是善于扬长避短,独立自主地发展自我,从事环境允许的、力所能及的工作,造福社会。(2)积极面对自己的短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人都有短处,要认真分析。对能力和品质上的短处,对工作方法的缺点和行为方式的不妥之处,应该有勇气承认并寻求改正的途径和方法。对某些生理缺陷或不能改变的短处,应该有勇气加以接受而不伪装或隐讳,否则会增加心理负担。(3)调整“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抱负,也就是对自己成就的预期,这可成为一个人奋斗向前的动力。成就水平低的人,虽然比较容易实现目标,但是那些成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感;同时也不能充分地发挥其潜能。成就水平过高,经过努力而不能完全实现,则会增添一个人的挫折感。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抱负水平,使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距恰到好处,才能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达到成功的满足和心理健康。二、要自信,不要自负和自卑自我意识过强或过弱都是不符合心理卫生的,前者如自我中心,唯我独尊、逆反心理或过于关注自己的健康、名利、影响等,后者如唯唯诺诺,随波逐流,自卑自弃。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自信的特征,把自信与自负、自卑区别开来。1、自信自信的人有哪些特征呢?(1)活泼。自信的人在面容、姿态和言行举止上,都会表现出一种活泼的生气,显得对生活充满信心。而且,他还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带来乐观的鼓舞。(2)坦诚。自信的人总是能够直接而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甚至是自己的缺点。这正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表现。自信的人总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看着别人的面孔而说别人想说的话。(3)自信。自信的人能够虚心地接受批评,坦然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一点是衡量一个人自信程度的指标。不自信的人恰恰是拒绝批评的,在自己明显错误时,也总是尽量去作辩解。(4)大度。自信的人能够自然和自如地表达自己对别人的赞赏、好感和喜欢,也能够自然和自如地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赞赏、好感和喜欢。不自信的人则容易嫉妒,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5)轻松。自信的人在日常言行中,会表现得轻松自如,而不是终日陷入沉重抑郁之中。(6)一致。自信的人言行是一致的,他所说的与所做的,往往一致而协调,因而其容貌、声音和举止,也都会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和谐气氛,而且说到做到,讲究信用。不自信的虚伪、作作、言行不一、表里不一。(7)开放。自信人的人对生活中的新观念、新体验和新的机会,都会有一种基本的开放态度,从而能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8)幽默。自信的人能够以一种幽默的态度来面对具体的生活,包括生活中的失意、紧张和挫折;也能够自然地发现生活中的幽默,能够在自己或别人身上发现并欣赏幽默。(9)勇敢。由于自信的人对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的命运充满着信心,因此,自信的人总是能够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复杂的情景获挑战,表现出大智大勇的气度。(10)果断。由于自信的人由于承担责任,不会因为事关重大而优柔寡断,不会想着逃避不好的结果而瞻前顾后,因而会保持一贯的果断作风,尤其是在重大或关键的问题上。[注2]2、自负与自卑两者均为自我评价不当造成的自信的两个极端。自负是自我评价过高,表现为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自卑则是自我评价过低,表现为自怨自艾,忧虑不安,畏惧退缩。自负者自我评价过高,从认识上看主要障碍是:第一,未能全面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的缺点;第二,未能正确地与别人比较,往往看不到周围人的长处,只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而自我欣赏,更看不到天外有天;第三,未能正确看待成绩和荣誉,不懂得个人的成绩和进步都离不开他人提供的各方面的条件,不懂得成绩与荣誉只说明过去而不能说明未来;第四,未能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自然为一点小成功沾沾自喜。自卑者自我评价过低,从认识上看主要障碍是:第一,未能全面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忽视自己的优点;第二、未能正确地与别人比较,往往只拿自己的短处与周围的人的长处比而自愧不如;第三,未能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往往夸大了失败和挫折的严重性,有过分强调自己的无能和过失,忽视客观条件的不利影响;第四,抱负水平往往不切实际,自然容易受挫而对前途悲观。自负和自卑,都会阻碍一个人的进步,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影响身心健康。下面再分析一下自卑。产生自卑的原因可以是许多方面的,个人情况不同,主观要求不同,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能力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原因。常见的有如下一些原因:第一、身体体质方面的原因。一些体质较弱的人在运动、劳动等体力性活动成绩方面不如别人,容易遭受失败,自信心下降,产生自卑,从而在这些活动面前回避退缩;第二、身材相貌有缺陷。在面貌姣好的人面前相形见拙,甚至还听到讽刺挖苦的话,自我评价下降,产生自卑,因而害怕露面,害怕表现;第三,能力方面的原因。当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活动屡遭失败,便会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很差,凡遇到这方面的活动便害怕,企图逃避,学习很差便不爱学习,不善言谈便不愿交际,等等。此外,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也会成为自卑的原因。当然,并非缺陷、劣势就一定会引起沉重的自卑感。一些身体残疾、相貌丑陋、经济不佳的人并不自卑。相反,在这些方面条件还好些的人有的却很自卑。因此,产生自卑的原因除了缺陷、劣势的条件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对待自己的劣势、不足、失败。其实,任何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而言的,有些人把自己某方面的劣势看得太重,以一种不切实际的高标准来做自己的参照,因而对自己的劣势非常不满和失望,对自己的劣势不能作正确的估计,把情况看得比实际要糟,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甚至会把优势也看成劣势,因而陷入盲目的自卑。即使缺陷存在,不可避免(如残疾、丑陋),但是若能采取正视的和勇敢的态度,充分利用自己其它方面的有是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也可防止自卑。如果不能正视缺点,害怕缺点,害怕别人对自己评价不高,因而回避、悲观,就会产生自卑。有的人对自己要求过分苛刻,要求面面俱到,一面不行就不满意,也容易产生自卑。自卑有时也从自负转化而来。有的人自我评价过高,不愿意正视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致使其自尊心过于强烈,使他对别人的评价也很敏感,往往只能接受对自己好的评价,不能正视差的评价,一旦发现自己有不能令自己满意的地方,或者受到外界的非议,就忍受不了,进而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能接受自己,从而产生自卑。这样,他就从自负这一极端走到了自卑的另一极端。自负与自卑的人都容易滋长虚荣心。人没有不重视自己的名誉的,但名誉仅仅是自我价值的一种社会评价,只有名实相符的名誉才有意义。一个人如果不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真实价值,而是不顾实际地迫博取他人对自己的较高评价,这就是虚荣。自大者夸大了自我的价值,他最希望获得来自他人的夸大评价,而无法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低估。自卑者则由于缺乏自信,如果没有来自他人的好评就会惶恐不知所措。所以,越是自大的人越爱虚荣,越是自卑的人也越爱虚荣。虚荣既限制了一个人才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也往往导致各种虚假丑恶的行为(如弄虚作假)以及嫉妒的心理。嫉妒的第一个特征是:越有可比的共性,越易产生嫉妒(因此嫉妒往往发生在同学、同事、同行之间)。第二个特征是:企图用损伤他人尊严的办法来满足自尊。第三个特征是:内心的自卑加外在的虚荣。显然,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是用不着嫉妒的,他可以通过正常的竞争超过对手;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也不愿嫉妒,他至少相信凭实力还可以与对手一决胜负;一个对荣誉有正确认识的人更不会去嫉妒,他懂得尊严来自于自我的价值,贬低别人并不能抬高自己。只有那些对自己的能力完全失望,而又把虚荣看得比人格还重要的人,才会产生嫉妒心。嫉妒损人,也同时还了自己。损人便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自己长期妒火中烧,也有损身心健康。总之,自信不同于自负与自卑。自信有利于身心健康与人格发展,自负与自卑则走向反面。良好人际关系良好一、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1、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由人际交往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心理上的距离。无论是亲密的关系、疏远的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因素是复杂的,包含着认知、情感、行为三种相互联系的成分。认知成分,是通过知觉、表象、想象、思维、注意和记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而实现的相互感知和理解。相互理解就容易形成协调融洽的关系。如果由于某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而彼此产生错觉、偏见或误解,就难以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认知成分在人际关系中是首要的基本心理成分。情感成分,是情感的体验、情感上的联系,如喜欢、满意、吸引力等。它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行为成分,包括各种活动、举止作风、言语表情等。人际关系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行动的配合上,即在具体活动中的相互支持与协作。所以,理想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标志是:人们相互理解、情感融洽、行为协调。2、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这种人际交往具有多种功能,它是人的生命活动得以实现的手段,是人的社会化以及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此外,它还具有信息交流、人际协调、情感沟通等多种功能。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心理需要,使人获得安全感、满足感,提高自尊心,增强力量感,获得友谊和帮助等。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痛苦,可以宣泄愤怒及压抑。所以,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已故的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曾明确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最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确,随着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日趋复杂,人际关系已成为影响人们心理活动、导致心理应激的主要来源之一。应该看到,人际关系不良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心理健康状态不佳、有心理障碍的人也往往容易引起人际失调。两者有时互为因果,容易导致恶性循环。二、人际关系的基本原理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1)时空接近性。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远亲不如近邻”。如,住在同一寝室,或经常在一个教室和图书馆一起学习的人,由于经常接触,相互交往次数多,容易建立人际关系。研究表明,这一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少,尤其当双方关系紧张时,人际反应反而更消极。(2)相似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两个人之间有相似的个人特性,如年龄、性别、社会背景、态度等,彼此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家柯尔等人研究最好朋友时指出,个人所指出的最好朋友都是同等地位的人,一般说他们在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很相似,即所谓门当户对。在相似性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态度、信念、价值观的相似,即“志同道合”。态度的相似性通常需要多次交往才能逐步发现。(3)互补性。如果一方所表现的行为,正好能满足另一方的心理需求(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自信需求、成就需求等),则彼此间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能密切他们之间的关系。例如,青少年学生在评价自己的友谊时,往往说:“他成绩好,知识面广,可以带动我。”这说明了需求互补性是密切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此外,还常见到不同气质的人结为好友。一个暴躁,一个随和;一个健谈,一个寡言;一个活泼,一个沉静;这是互补的结果。研究表明,互补因素增进人际吸引,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特别是在异性朋友或夫妻之间。“男刚女柔”正是异性伴侣互补的表现,一个支配型的男子往往娶一个被动型的女子。克克霍夫等提出择偶的过滤假说认为,两个不相识的男女要结成终身相托的婚姻伴侣,必须经过几道过滤关卡:时空距离的接近;人身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信仰等);态度与观念的相似;需要的互补。当然,并非所有婚姻的缔结都必须经过这样的一系列过滤。(4)能力与特长。一般来说,个人能力与特长如果比较突出,易使人产生钦佩感并愿意与其接近。但也绝不是说,人越聪明能干,就越引人喜欢。如果一个人表现得“十全十美”、能力超群,反而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而不愿与之交往。(5)仪表与个性。个人的长相、穿着、仪态、风度都会影响人际间的吸引,尤其初次见面时。但交往的时间越长,仪表的作用越小,吸引力会转入内在的特征。一般人们都喜欢热情、真诚、友好、有开拓精神、有责任感的人,讨厌自私、奸诈、冷酷的人。心理学家研究指出,阻碍人际吸引的个性品质有:为人虚伪、自私自利、不尊重人、报复心强、嫉妒心强、猜疑心重、苛求于人、吹毛求疵、过分自卑、骄傲自满、自吹自擂、孤独固执。因此我们应坚持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个性,这样才能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人际交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人际交往过程实质上是信息传递与接受的过程,但它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过程,它是交往对象之间既不断传递和交流信息,又不断地补充和发展信息的复杂过程。在这过程中,交往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彼此通过双方共同理解的语言或符号相互施加着影响,改变着双方的关系。人际交往沟通过程的要素有:(1)信息发送者;(2)信息;(3)信道(信息的载体或媒介);(4)信息接受者。如果沟通过程存在反馈联系,这时,接受者变为发送者,原来的发送者变为接受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进行着编码和译码两种信息转换的基本操作。编码即发信者要把传送的意义信息符号化,编制成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表情、动作。在编码之前,发信者首先要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解释,充分理解自己的想法,然后才能使之成为可以表达的形式。接信者在接受信息后,首先要进行译码,即将符号化的信息还原为意义信息。在译码后仍然需要进行解释,理解其意义,才能使所接受的信息成为可接受的信息。从上述信息沟通过程看到,人际交往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交往双方动用的符号系统必须是双方共同理解的;二是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的干扰;三是信息的接受者要有心理上的准备。然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障碍因素而影响信息沟通的顺利进行。这些因素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干扰(如空间距离较远、中间媒介环节增多等);接信者自身的过滤作用(按自己的知识经验、需要、兴趣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记忆);交往双方的文化、社会、心理因素差异等。因此,交往双方若能注意交往的良好态度,能做好交往的积极准备,使用对方能理解的交往方式来发出对方可理解的信息,减少不必要的信息传递环节,努力消除偏见,努力克服不利交往的心理障碍,这一切都将促进良好交往的进行。3、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各种偏见偏见往往影响人与人的正常交往,导致误会。影响人际交往的偏见主要有下面几种:(1)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特征的认识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当你对某个人印象不好时,就会觉得什么都不顺眼,他就会被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被认为是具有所有坏的品质;反之,当你认为某个人很好时,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所笼罩,被赋予其他好的品质,尽管他本身并不具备。恋爱中这种晕轮效应表现为“情人眼里出西施”。(2)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一种把人划归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的现象,它使我们对每一类人都有一套固定看法,如认为,青年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上海人精明、山东人豪爽。(3)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体现为一种优先效应,重视前面的信息,忽视后面的信息;即使注意了后面的信息,也会倾向于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往往按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比如,初次看到别人谈吐优雅,很有礼貌,形成一个有教养的好印象,在日后的交往中,往往不会想到他在其他场合会有粗鲁、蛮横的行为,即使注意到了,也会认为那是偶然。(4)自我投射效应产生的认知偏见。自我投射指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情感、意向、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强加于人,以为他人也如此。结果往往对他人的情感、意向作出错误评价。表现之一是以为别人与自己的好恶相同,例如,有一同学迷恋排球运动,结果一有同学找他闲聊,他就大谈排球之道,常常弄得人家很扫兴;还表现为对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觉得喜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越看越觉得讨厌;另一种则把自己的主观愿望投射于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如自己期望的那样,把希望当作现实。如某校一位女生,内心喜欢上一位小伙子,期望他也看上自己,她把对方请自己跳舞、平时与自己开玩笑等一些举动都看成对方富有情意的举动,以为对方也爱自己。当她听说对方早已有相好的女朋友时,非常气恼,感到对方在耍弄她。实际上,她是把自己的愿望投射于他人。(5)自我评价不同产生的认知偏见。自我评价不当影响人际关系的原因是:把自己看得过高,对他人的肯定性评价就会降低;把自己看得过低,则一自卑,影响对他人的正确评价。这都不利于平等待人,会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6)认知的选择性导致的偏见。认知的选择性主要表现为:①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看待他人。对需要的信息容易接受,常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不需要的信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②总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来认知他人的信息,对之进行猜测、判断和评价。③认知的角度不同,对同一认知对象的评价结果也不同。学艺术的说这个人乐感好,感受性强,有才华。学理科的则说这个人逻辑性差,不灵活,很笨。两者对同一对象的评价完全不同就是因为认知角度不同。4、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这里所指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主要是指影响人际交往正常进行的不良心理因素。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有:(1)恐惧心理。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尤其在大众场合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常称为社交恐惧症。其中有些人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恐惧,称为异性恐惧症。(2)自卑心理。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不行,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3)孤僻心理。有两种情况,一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愿与人为伍;另一种是属于有某种特殊的怪癖,使别人无法接纳,从而影响了人际交往。(4)害羞心理。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5)封闭心理。表现为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欲望掩盖起来,试图与世隔绝。严重者,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怀有很深的戒备。(6)自傲心理。表现为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常使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影响彼此交往。(7)嫉妒心理。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恨,乃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的行为。(8)逆反心理。表现为对交往对方的所言所行的一种不加分析的反抗、批判、抵制心理,从而使交往变得困难,尤其表现在两代人的关系上。(9)猜疑心理。表现为对他人言行的敏感、多疑、不信任,容易引起心理隔阂。(10)干涉心理。表现为专爱打听、传播或干预别人的私事、秘密,从而引起别人的不满、厌恶情绪,影响彼此关系。这些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对人际交往所造成的直接影响为:不敢与人交往;交往变得困难;交往给人带来的是不快、压抑等消极情感体验。分析起来,造成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以往生活中的挫折;受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个性缺陷,严重的表现为人格障碍;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三、良好人际关系的特征与建立1、良好人际关系的特征我国学者马健青提出,从心理卫生学的观点看,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际关系应表现为:①有较广泛的人际交往面,同时又有少数较深厚的友情。②人际交往的动机正确,内容健康,气氛友好,态度真诚。③人际交往的结果是有助于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当我们讨论良好人际关系的特征时,必须注意,那些过分压抑自我的人,虽然人际关系可能是融洽的,但往往潜伏着人际关系的危机,它们容易把平时人际交往中的不满、冲突掩盖起来,或许有朝一日会总爆发,或表现为与人的剧烈冲突,或表现为对自己心身的损害。这是不符合心理卫生的。2、建立“我好-你好”的交往心态美国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E·Berne)认为,大多数人的心理失常,实质上是日常交往行为中交际态度的失常。依据对自己和对他人所采取的基本生活态度,可分为四种人际交往模式:第一种、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第二种、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第三种、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第四种、我好-你好;我行-你行。以上四种人际交往的基本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念、认知方式、个性特征以及行为习惯诸因素基础上的。现实生活中种种复杂的人际交往方式都是这四种基本模式的不同程度的展现。一般来说,前三种模式容易引起人际交往的障碍,是不符合心理卫生要求的。因此,我们应建立“我好-你好”的交往心态,这样才能在交往中做到不卑不亢,平等待人。3、遵循交往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它要求在交往中体现彼此在政治上、法律上、经济上(如按劳分配和交换上)和人格上的平等。特别是人格的平等,直接影响人际关系。比如,在公共汽车里,甲乘客:“同志,踩脚了。”乙乘客:“怕踩脚坐小汽车去!”在商店,顾客:“同志,买东西。”(正谈话的)服务员:“你瞎了眼,我这里忙着呢!”这类现象自然会妨碍人际关系。可见,人格平等包括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不干涉他人的私生活,不践踏他人的人身权利等。(2)互利原则。在人类的行动中,大多数的交往是互利的。互利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互利,比如物品交换。二是精神互利,比如相互尊重、相互安慰等,包括心理、情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三是物质——精神互利,即在交往中,一方从物质上得利,一方从精神上得利。比如,甲送给乙一本书,乙向甲道谢,甲得到了谢意,乙得到了实物。互利原则是符合社会主义现实状况的,是必须遵守的。当然,互利是有前提的,必须做到遵纪守法。(3)信用原则。信用原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说真话,守诺言。这叫做“言必信”、“行必果”。一个讲信用的人,要做到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因此,人们可以根据他的言论判断他的行动,进行正常的交往。然而,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前后矛盾言行不一,则无法判断这个人的行动动向。这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然,对于这种人则无法进行正常交往。(4)宽容原则,在交往中还应当宽容待人,相互体谅,体现宽容精神。与人相处,难免产生冲突和磨擦,彼此也会暴露出缺点和毛病,甚至对方会做出对不起你的事情,对此既要消除冲突、相互帮助,但又不能蛮横粗暴,更不能动不动就断交。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都应当给对方以宽容和体谅,力求有理也让人。自然,相容并不是懦弱怕事,相容也不是随波逐流。其实,能相容别人的人心中有主见、目标明确、原则性强,他们容人正是为了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达到自己的远大目标。4、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善于沟通,乐于助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赖于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但从个人来讲,笔者认为,应努力做到四个“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善于沟通,乐于助人。(1)严于律己这是指重视个人修养,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个人的修养包括仪表、才识、个性等诸多方面。在仪表方面,体态容貌应给人以健康、精神的感觉,行为风度给人以亲切、文雅的感觉,服饰给人以端庄、舒适的感觉;在才识方面,应努力学习,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发展多种能力与特长;在个性方面,应努力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如自信、自制、热情、真诚、负责、勤奋等。另外,我们的言行举止还应注意符合角色规范,即与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的身份相符。如果一个人在单位是领导,能和上下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却把领导的身份带回家中,那他就不能很好地与家人建立良好的关系。(2)宽于待人这是指待人以诚、以尊重、以宽容,多“将心比心”。我们对人的态度应诚恳,不虚伪,不做作,无论是关心帮助别人,或是说别人的好话,批评别人的缺点,都应真诚。我们对人要尊重,因为尊重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所以我们在和别人交往时,就要注意满足对方的这种需要,这样才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指出:“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我们对人要宽容,因为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都有长有短、都有成有败。宽容别人的好方法之一是多欣赏:欣赏对方的优点,欣赏对方“办坏事”的“好心”,欣赏对方的进步,欣赏对方的独特之处。当然,宽容别人也可采用“难得糊涂”、“睁只眼、闭只眼”的办法。但相比之下,采用欣赏的办法宽容别人更为积极,可使双方都得到心理的满足,从而增强彼此的心理联系。多“将心比心”,即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体验、思考、行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心理位置互换的方法可以说是实现待人以诚、以尊重、以宽容的最好思维方式。说到底,宽于待人,关键在于一个人有宽广的心胸,有与人为善的心地。(3)善于沟通善于沟通即应多沟通,巧用沟通工具,沟通时具有良好的交往风度。一般来说,多沟通,可增进相互的了解,并使双方得到情感的愉悦,这样便有利于彼此关系的维持与发展。当然,沟通的质量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巧用沟通工具。人际沟通的工具大致可分为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两大类。前者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后者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无声动态,包括目光、手势、面部表情、体态等;二是无声静态,包括人的静止无声的姿势和人际交往时所保持的空间距离;三是辅助语言和类语言,辅助语言主要包括音质、音量、声调、节奏等,类语言指无固定意义的发声,如呻吟、叹息、叫喊、哭、笑等。上述沟通工具各有特点,混合使用往往能相互补充,加强沟通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言语+38%声音+55%表情。我们应根据实际交往情境、对象和需要加以合理使用。有时采用非语言的符号系统,甚至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与人沟通时,应有良好的交往风度。在交往中,应保持饱满的情绪状态,具有诚恳、不卑不亢的坦然态度,注重自己的仪表礼节,控制适当的行为神态,讲究高雅的言词谈吐,既要会说,更要会听,即善于倾听(聆听)——耐心地听,虚心地听,并做出会心的呼应。(4)乐于助人乐于助人即关心人,既热心为他人分忧解难,也乐为他人分享喜悦。乐于助人是一大美德。心理学家发现,往往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或者说,从心理上充实了自己,使自己也得到了快乐。我国志愿者们爱说这样一句话:“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关心人,在笔者看来,不仅表现为“雪中送炭”,为他人鼓劲加油,为他人排忧解难,也表现为“锦上添花”,能与他人共享喜悦,为他人喝彩欢呼,甚至能为朋友超过自己而骄傲。为人所关心是人类的重要需要,当我们关心他人时,对方就会有被悦纳之感,觉得自己还能为人所注意、所重视,而没有被人忽略或遗忘,这大有利于他的心理健康。同时,对方也会有信心和你交往,关心你的需要,这样,彼此的关系就因此加强。有句话说的好;如果忧愁有人分担,忧愁就会减少一半;如果快乐有人分享,快乐则会增加一倍。乐于参加劳动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具体地主要是学习和工作。对于学生来讲,日常的主要劳动是学习,对于成人来说日常的主要劳动则是工作。劳动的心理健康意义劳动具有社会意义。劳动创造着财富,推动着社会进步。因此,“不劳动者不得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劳动得以谋生,通过工作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此外,劳动对于每个人还有着心理健康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劳动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如同机器不用会生锈一样,大脑和人体器官功能不活动会萎缩。正所谓“用进废退”。人的心理能力的充分发展也必须通过劳动。2、劳动可以使人与现实保持联系,不致沉溺与幻想之中每个人都会有幻想,但却不能沉溺于幻想中。如果一个人终日生活在幻想里,什么也不干,蹉跎岁月,幻想成“镜中知花,水底之月”,就会使人失望、痛苦,而要避免无益的幻想,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劳动。劳动时,人总是要面对一些实际事物,而为了获得劳动成果,就必须努力认识这些事物,并根据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所以,劳动有利于使人保持和现实的联系,使人生活在现实中。3、劳动可以使人不过分关注自己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都劝导人们不要过分关注自己,因为一个人过分关注自己会引起对自身的不必要的疑虑或精神紧张。而积极劳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使心中想的是做事的方法、计划和成果等,就可以减少想到自己的机会,摆脱自我中心主义4、劳动可以使人增加快乐,排除不必要的忧虑每个人都想生活得愉快,都想没有忧虑,但人生快乐不易得,忧虑却常有。而劳动最能使人增加快乐,使人感到满足和体验到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从而增加生活的乐趣;同时,劳动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使人思想集中,自然而然地排除了不必要的忧虑。此外,劳动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勇敢、勤奋、互助、灵活的品质。总之,劳动有利于心理健康。二、劳动的心理卫生心理学家认为,有工作,喜欢工作,并且勤于工作,是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当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表达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愿望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工作和爱情。”也就是说,在弗洛伊德看来,工作和爱情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事情。同样,健康心理学的奠基者马斯洛,也把工作作为健康心理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马斯洛看来,工作是帮助我们通向自我实现的主要途径。但是,工作也会给我们带来心理压力。工作可以使我们获得幸福,但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幸;可以增进我们的发展,也会给我们的发展带来阻碍;可以帮助我们自我表现,也会影响我们的自我表现;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认同,也会使我们变得孤立。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工作对于我们心理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性,它同时也是我们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当一个人觉得他的工作做起来不起劲、不愉快的时候,那么就可能表示他已经有了工作压力。造成工作压力的因素很多,比如,若是本来就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这本身就是工作的压力的主要诱因;若是不能适应工作环境,不能处理好与同时或上下级的关系等,也都会造成我们工作压力的感受;另外,像工作时间太长,工作太辛苦,工资太少,面临失业等等,都是造成工作压力的因素。归纳起来,工作压力的产生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期望因素、竞争因素和人际关系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如何劳动,才能更好地减少工作压力对我们的不利影响,更好地发挥工作对我们心理健康的作用呢?1、树立积极的工作观笔者认为,树立积极的工作观非常有益,它包括三个方面:(1)积极看待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要仅仅为生活而工作。不可否认,工作是我们谋生的手段,但仅仅为生活而工作,这样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就太狭隘了。如前所述,工作(劳动)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工作是一个人自我肯定和实现人生理想的最直接的动力源泉,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核心。我们的生活要靠工作产生意义,我们也靠工作中的创造来体现生命的价值。这是一种“为工作而生活”的工作观。不难想象,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工作观,把工作作为事业,把工作作为生活,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热爱工作,乐于工作。(2)努力体验工作中的愉快,寻找工作中的乐趣。工作中有期待、疑惑、新奇、挑战、惊喜……平凡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品味丰富的人生及自然的美。在这里,不妨提一下米卢,他强调“快乐足球”、“享受足球”、“态度决定一切”。在这些理念感召影响下,我国脚们树立积极的练球心态,不再视体能训练乏味枯燥,心理素质大为增强,足球技艺也大为提高,终于实现了足球走向世界的梦想。如果我们带着善于欣赏的积极的眼光,必然能发现工作中的乐趣。(3)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每个人都有创造的能力,我们有了敬业的精神,带着研究改进和探索的心情来从事工作,那么就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就。2、注意用脑卫生。请阅第九章教学过程的卫生问题内容。3、正确对待劳动中心理卫生问题。劳动中个体的心理卫生问题包括许多方面和种类。其中最主要的是情绪问题。在劳动过程中集中比较常见的情绪障碍是紧张、疲劳和单调感三种。下面简要阐述它们的表现、原因及对策。(1)紧张紧张状态使人或集体在某种超负荷的环境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反应,当外部刺激要求机体做出较大努力去适应环境,甚至机体无法承受外界刺激时,就会出现紧张状态。在工作过程中,个体的紧张状态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和个体的心身健康。适度的紧张对工作和个体都有利;而紧张不足,则个体不能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注意力,从而影响能力的正常发挥,工作态度也会变得淡漠、麻木,易于疲倦,导致工作事故;但若过度紧张,则危害个体身心健康影响工作效率,即会使人的工作热情下降,注意力分散,体力消耗过大,易于疲劳,在心理上引起烦恼、焦虑等。严重的过度紧张会导致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诱发事故的可能性随个体心理障碍的增加而增大。导致紧张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因此有赖于劳动者与单位双方的调整改进。在个体方面:应熟练掌握工作技能,了解工作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根据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努力培养工作兴趣;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工作精力;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努力解决出现的疑难问题,排除不良干扰等。在单位方面,应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加强安全措施,帮助培训劳动者;努力改善生活条件,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心理气氛。(2)疲劳疲劳是一种特殊的、多种感受的复合体验。它包括:无力感、注意失调、感觉方面的失调、动觉方面的紊乱、记忆和思维障碍、意志衰退、睡意。疲劳对工作质量和效率影响很大。其影响程度可有不同阶段之分。在第一阶段,疲倦感轻微,工作效率几乎没有降低。此时人仍感到精力充沛,但实际上疲劳已经产生,只是由于对工作的浓厚兴趣、工作的特殊刺激和意志的特殊作用才感到精力旺盛。在第二阶段,明显感到疲劳、乏力,劳动生产率开始下降并越来越明显,但这时只影响产品的质量而对数量影响不大。在第三阶段,强烈感到倦怠,工作曲线急剧下降或剧烈波动(表明个体在努力维持正常工作),劳动者的意志有时能加快工作速度,但最终会导致工作紊乱,再也无法继续工作。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与紧张类似。(3)单调感单调感的生理基础是对千篇一律的重复出现的刺激物的抑制作用。大脑皮层受到刺激的区域愈局限,产生刺激的系统愈简单,这种抑制作用就表现的愈迅速和深入。单调状态对导致劳动者对劳动感到无聊、厌倦、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工作热情下降,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和劳动效率,严重时会发生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克服单调状态需要劳动者本人及其单位的共同努力。劳动者主观方面做出努力包括:充分认识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工作动机;及时了解劳动成果,培养对工作的兴趣;努力提高操作技能,在可能范围内注意转换注意力;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改变工作程序和工作节奏。单位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将简单的、单调的工序合并为较为复杂、多样的工序;定期改变每个劳动者的工序操作;工作中采取间歇制度;启用其它刺激物,如,音乐,来调节劳动者的心理状态。有言道:工作着是美丽的。让我们热心工作,享受工作吧。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减少威胁和促进健康生活》的报告中指出,在立项研究的25种人类健康主要威胁中,体重不足、不安全性交、高血压、烟瘾、酗酒、不洁饮水、胆固醇过高症、室内烟尘、缺铁症以及肥胖症是重大威胁。全世界每年有5600万人死亡,其中40%与这十大威胁有关。[注3]我们从这一资料中不难看出,不良生活方式是健康的杀手。医学界最近提出了“生活方式癌”的概念,认为,直接与遗传有关、与职业有关的癌是有的,但为数不多,而与人类生活方式或是生活中的行为有关的癌,却可占到80%。现代科学证明,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也有抗癌基因,一般情况下它们都是处于封存不动状态。但如果发生了某些特别的情况,使得原癌基因被激活了或抗癌基因丢失了,人就会患上癌症。那么,原癌基因是怎样被激活、抗癌基因又是如何丢失的呢?肯定是与外界的因素有关,这种外界因素就来自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例如,苯并芘已被明确是一种致癌物质,它是怎样进入人体引起肺癌的呢?是因为抽烟吸入了大量的苯并芘,这就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癌”。事实上,只要改变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癌是可以减少的。1998年,美国癌症死亡率下降,因为美国人更早、更多地意识到了癌症与饮食习惯的关系,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戒烟及提高乙肝疫苗覆盖率,肿瘤得以逐步减少。因此,可以说,健康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必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的健康生活方式破除了传统的被动行为观念,强调主动的原则。坚持主动原则,就是未饿先食、未渴先喝、未累先休、未患先防。这是值得我们首先明确的现代观念。那么,生活方式健康包括那些内容呢?笔者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以下包括五个方面:良好的睡眠习惯、科学的膳食营养、合理的休闲活动、积极的体育锻炼、必要的卫生与安全措施。一、良好的睡眠习惯1、睡眠与身心健康有言道:人生的1/3在睡眠,人生的2/3靠睡眠。确实,睡眠是人生存的一种必须状态,约占人生1/3的时间。对于睡眠的作用人人都有切身感受。睡眠充分时,人的精力旺盛、心情舒畅、活动效率高;而睡眠不足时,人就无精打采、心绪不宁、注意涣散、活动效率差。祖国医学认为“眠食两者为养生之要务”。世界卫生组织把“睡得香”确定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根据研究,概括地说,睡眠的身心健康意义的机理主要在于:(1)睡眠有着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白天活动时,机体的分解代谢旺盛,产生疲劳,精力体力下降。而睡眠时,机体的合成代谢增加,机体进行各种调节“平衡”的工作,有利于机体的组织修复、更新,从而使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精力,增强免疫能力。因而,患病者、孕妇等,相对需要更多的睡眠。特别是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睡眠尤为重要。原因主要在于:促进生长发育的激素——生长素基本是在夜间睡眠时分泌的;且睡眠期间,脑的合成代谢和功能“重组”旺盛。所以,年龄越小,睡眠的需要量越大。新生儿需要18-20小时,儿童约需9-14小时,成人约需7-9小时,老年人约需5-7小时。[注4](2)睡眠对于心理健康也有重要意义。睡眠对于一个人的注意力、情绪调节、学习记忆能力等都有积极意义。通过睡眠的生理过程,脑的工作效率提高,人的注意力自然便提高。因此睡眠有令人精神焕发、注意力集中之功效。此外,睡眠时,心理活动以梦的形式出现,一方面可以满足人的某些欲望,让情绪得以宣泄;另一方面,做梦时脑进行着信息的加工、归类和储存等一系列“重组”,有利于学习记忆,促进着人的思维。可以说,睡眠是一种自然的非药物疗法。睡眠可以抚平心灵的创伤,忘却心底的烦恼,减轻精神的压力,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好好睡一觉”,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最佳良方;也是“青春常驻”的“秘诀”,也是“天人合一”的养生精要。从2002年开始,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据《广州日报》2002年3月21日资料,全世界约20~30%的成年人患失眠症,但当中70%的人从来没有想到这也是一种疾病;50%的工地事故由嗜睡引起,嗜睡也是45%车祸事件的主要原因;三成高血压和二成心脏病由不良睡眠引发。失眠者中患抑郁症的人数为正常人的3倍,患焦虑和抑郁症的人98%失眠。教育界人士呼吁,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普遍达1个小时以上(小学生每天睡眠应满足10小时,中学生每天睡眠应为9小时),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障碍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应关注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为意义重大,不可轻视。2、睡眠的卫生良好睡眠的标志是什么?一看睡眠时间(包括午睡等小睡时间)是否充分。如前所述,一般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当然,每个人对睡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就成年人来说,有长睡者(睡10小时以上)和短睡者(睡6小时以下)。有的成年人每天只睡4个小时,但睡眠质量高,身体也很好。因此,衡量良好睡眠更重要的是看睡眠的质量。二看睡眠质量。什么样的睡眠才是正常的健康的,主要有三个标准:①上床后到入睡的时间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即可入睡。②直到第二天早晨睡醒,中途不醒。③早晨起床时心情舒畅,疲劳消除,感到精力充沛。[注5]总之,睡得好,人就有一种清新舒泰感。这应是衡量睡眠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可把良好的睡眠习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按时睡眠。睡眠时间最好跟大自然相协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利于保证体内的“生物钟”正常运转。现代过于繁华的城市夜生活方式是对健康不利的。如果每天基本在特定的时间睡眠,使机体形成“动力定型”,也可以说形成对时间的条件反射,时间一到,睡意就来。这样便利于入睡。(2)放松身心,尽量减少不良刺激。睡前,宜减少紧张兴奋的脑力活动,不要再思前想后,忧虑过多。如,不看惊险刺激的电视、书报,不争论问题。这样有利于大脑逐渐进入抑制的睡眠状态。既使一下子睡不着,也不必担忧。往往越是担忧自己睡不着,反而造成精神紧张更难入睡。还不如顺其自然,做点轻松的事情,待有睡意了再睡。再如,睡前不宜喝浓茶,吃夜宵;倒可以喝一小杯牛奶促进睡眠;换上干净宽大的睡衣;最好能用热水泡泡脚;营造舒适的被窝;保持安静;保证空气流通;防止蚊虫骚扰;最好能熄灯入睡;睡姿不宜趴着,也不宜把手压着胸口上来睡。这样容易作恶梦。当然,对梦不应过于介怀,应把它看作是睡眠时自然的生理现象。梦的本质是睡眠时生理过程的心理伴随物。它是由于睡眠时在大脑皮层普遍抑制的背景上某些神经元依然活动所造成的,此时的神经元活动失去了清醒时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因而显得“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生动离奇。(3)最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入睡仪式,每天都坚持基本的套路。如,睡前刷牙,深呼吸,打哈欠,按摩一下头部,叹气说几声“好困了,好想睡”等。一旦形成习惯,即神经系统形成了相应的动力定型,就很容易使机体身心放松,睡意如约而至。二、科学的膳食营养“民以食为天”。营养对于人们生命健康的意义自然不需赘言。倒是吃什么,怎样吃,才能吃出健康,这需要讲究科学。1、保证合理的膳食结构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每种都有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因此,日常膳食必须有合理的结构。中国营养学会于1997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体现了科学营养的观念:多样、平衡、适量。它指出合理膳食应符合“宝塔”形:最底层是无谷;往上是蔬菜和水果;再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