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分析研究 美术管理专业_第1页
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分析研究 美术管理专业_第2页
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分析研究 美术管理专业_第3页
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分析研究 美术管理专业_第4页
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分析研究 美术管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摘要审美活动是人类所拥有的,作为人类辨别美丑、悲喜等审美对象的精神活动,它源于劳动活动。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关系等条件的具备使得审美活动得以成立。作为审美活动重要条件之一的审美主体,具有主导作用,明确了审美主体,有助于审美活动的展开。文中分析了审美活动、审美主体的特点,并分析了审美主体自身在审美活动中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关键词:审美来源;审美活动;审美主体AbstractTheaestheticactivitiesthatpeoplepossess,ashumanbeings,andtoidentifythebeautyandugliness,aestheticobjectsofmentalactivities,itoriginatedfromlaboractivities.Aestheticobject,aestheticsubject,aestheticrelationshipwithotherconditionsthataestheticactivitiescanbeestablished.Asoneoftheimportantconditionsofaestheticsubjectaestheticactivities,playsaleadingrole,theaestheticsubject,contributetotheaestheticactivities.Thispaper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aestheticactivity,aestheticsubject,andanalyzestheroleandvalueofaestheticsubjecthasinaestheticactivities.Keywords:Aestheticsource;aestheticactivities;aestheticsubject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审美活动.................................................1(一)审美活动的起源.......................................1(二)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3(三)审美活动的特点......................................4二、审美主体具备的条件.......................................6(一)审美主体的生理条件..................................6(二)审美主体的心理特点..................................8(三)审美主体的文化素养条件..............................9(四)审美主体的特点.....................................10三、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价值..............................12参考文献...................................................13谢词........................................................14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从猿转变到人类,告别荒野时代,到今天的科技时代;从早期人类对身体的装扮到今天的化妆;从原始人类在石崖上的刻画,到今天精美的艺术展览;从荒野牧人的高唱到今天动听的音乐会......[1]在人类这样一个前进发展的道路上,一直都有审美活动的参与,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姿。我们知道了审美活动作为人类逐步发展的推动力,伴随着人类旅途,那么审美这个观念是怎样来的呢?审美活动(一)审美活动的起源审美观念的发生,作为审美活动的开端和起源,就意味着审美活动不是自然存在的,它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非审美活动到审美活动的过程。审美活动是只有人才能进行,还是动物也可以?这里有学者就分析说,审美活动同人类劳动一样,是所人具有的,只有人类才能进行审美活动。人类是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美的,在劳动中创造了美。人从刚开始对自然地顺从到慢慢的掌握了其中的生存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与自然客观世界建立了审美关系,这种关系作为人独有的并进行审美的有力支撑,也是有别于动物的关键。动物从事的活动,如:视、听、吃、喝、性欲以及动物之间的斗争活动,都不是正真意义上的劳动活动,动物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并不能制造出劳动工具,这只是它们本能的生理活动,是根据肉体的需要而发生的。这些活动并不能带给他们心理上的愉悦感。它们只是本能的存在,用肉体“适应”周围环境,动物利用自己的肉体,本能的显示“装饰”与“审美”,但根本不能创造出外界不存在的东西来“装饰”,通过“装饰”来“显美”。[2]人类在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决定,摆脱自然对自己奴役,人在支配改变自然界的这种能力是由自己在劳动中和客观对象所建立起的关系中具有的。人的智力、审美能力也是在这种劳动活动中逐渐发展的。人在劳动活动中,总是追求正确的价值关系并进行审美活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是通过劳动与对象世界形成对象性关系来进行审美活动的。前苏联著名美学家M·C·卡冈明确的说到:“正是劳动‘赐予’原始艺术家以石斧,艺术家用石斧在峭壁表面雕刻出野兽的轮廓,正是劳动培育出人类使用石斧的技能,使石斧的运动服从自己的意识,正是劳动曾经是建筑和实用艺术领域中艺术创作的技术基础,给人以这样一双手,让他们所制作的物品和建筑具有审美意义的形式”。M·C·卡冈谈到人类审美的可能性存在于人与对象之间建立的关系中,而且明确的认为人的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的劳动,正是劳动赋予人以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手段,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直言人的劳动赋予人的创造以审美意义。[3]人类的始祖,从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劳动,逐渐认识了自然事物,并掌握了其规律。早期人类,在狩猎胜利归来时获得了鸟兽食物,并且把兽皮当做做衣服的材料。人类在活动中得到自己生活所需,并且感觉到收获的喜悦,也正是在这种劳动活动过程中,人的审美能力渐渐地被发掘,逐渐激发了早期人的审美需要,孕育了早期人追求自身之美的激情和创造美的热情。早期人把所获得的猎物的毛、角、爪等拔下来,穿上孔佩戴在身上,作为美的标志,以显示自己是动物或猛兽的征服者,用来炫耀自己劳动力量的伟大,表现其英雄的一面。这些动物的毛、兽的角、爪之所以能成为美的事物,不是因为它们拥有亮丽的颜色、奇特的外形,是因为这些东西体现了人类在劳动中所具有的力量、勇敢、智慧等能力。[4]正如俄国普列汉洛夫所说的:“早期人类在使用兽的皮、爪、角来装饰自己的时候,他们只是把这些作为勇敢和灵巧、有力的标记。[5]因为谁战胜了灵巧的东西,谁就是灵巧的人;谁战胜了大的东西,谁就是有力的人”。[6]到了后来也正是这种具有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引起了人类开始审美的感觉,产生了审美意识。随着早期人的劳动能力、审美能力的增强,制造劳动工具的技巧也不断的提高,追求目标也在升华,人类制造劳动工具不仅关注着实用性,而且也注重审美性。在出土的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了早期人善于选取质地坚硬且色彩美丽的石英石、水晶石、玉石、材料来加工雕刻武器或劳动工具,他们还把动物的头像刻在工具上,用来装饰武器或劳动工具。这个事例足以证明,早期人制作武器或劳动工具无论是在石材的选取上还是在生产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早期人的审美来源于制造劳动工具、创造生活条件的劳动活动中,他们在用石器工具创造自己的住所或房屋,做出一个归属于自己享受的人为空间,创造自己的生活条件,长此以往,人类在建造房子的时候就会开始考虑到用不用去改善住所的结构和装饰的问题,这个时候用来供人们休息的房子就不单单是人们的住所了,而被赋予了美感在里面,建筑就开始作为一种艺术存在了。美的观念就开始蕴藏在其中了,审美活动便逐渐活跃起来。(二)审美活动的条件审美活动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被用来作为辨别事物的美丑、人的悲喜等精神活动的依据,它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主体和客体相互感应而发生的,主体和客体是审美活动发生的基本组成部分。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都存在了,审美活动并不一定能进行,在审美活动发生之前,还应该有审美关系的存在。有了由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构成的审美关系,此时审美活动才能发生。审美客体作为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自身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它和主体相互作用构成审美关系,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劳动生产和主体审美意识的条件作用下,使社会产生了美的价值,人们通过对审美客体的感应,进而产生了愉悦感。它是审美活动发生的客观对象,不能脱离审美主体而独自的存在。世界上的客观现象能成为审美客体,进入审美活动中,是因为它自身具有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和精神上的愉悦感的一些客观属性。而且这些属性都是人类所赋予给它们的。审美主体是相对于审美客体而存在的,人类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它们之间就构成了一种相互感应、相互融洽的关系,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两者起不同的作用,审美主体作为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之一,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引导者。他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的关键因素,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审美主体通过自身的情感来感受客观对象。审美主体是审美活动发生的基础,在受到外在生活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审美活动变化。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构成的,是不同于人类和客观对象建立起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的一种特殊性的关系,它是一种超越了世俗的精神层面关系,发生在审美活动之前,没有审美关系的存在,任何审美活动都将无法进行,审美关系,是和审美主体、客观对象相适应的,三者共同推动了审美活动的发生。审美关系的存在,是人不同于动物的依据。一段优美的音乐,在动物听来,只是一段响声,对它们来说就没有音乐感。[7]人作为审美主体,却能感受到这是一段优美的乐曲,同样的音乐,却有两种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动物和音乐之间没有构成审美关系,两者之间没有产生相互感应,动物只是单纯的听到响声,在它的精神上并没有带来任何愉悦感。正如《乐记·乐本》所说的:“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8]正是对“对牛弹琴”最确切的阐释。动物是能感觉到声音,但感觉不到声音带给它们精神上的愉悦,“对牛弹琴”是说牛虽然能听到到琴声,可是却不知道琴声可以作为能让精神上愉悦的声音。在审美关系中,动听的琴声作为客观外在的对象存在,是审美的对象。[9]这种关系,是人与客观对象之间所存在的,因此,审美关系是人与对象特有的关系,是不同于人和对象形成的其他关系,只有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建立起了审美关系,审美活动才能发生。如一个没有去过华山的人,到了华山,面对这巍峨耸立的山,审美对象有了,人作为审美主体也存在,但由于人对这座山没有建立起审美关系,他们之间没有相互感应,因而就不能够进行审美,这场旅行活动就不是审美活动。这样说来,审美关系是发生在审美活动之前的,是审美活动发生的关键。(三)审美活动的特点审美活动体现了人类情感,是人类精神活动不可或缺的生活形式。审美活动的发生,给人类提供了崭新看世界的视角。人在审美活动中能深切的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它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活动,具有个体性特征、超功利性特征、及时性特征。通过对审美活动三个特征的分析,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审美活动是由个体参与的活动,因此具有鲜明的个体性,人类生活的许多活动都是由众多个体共同完成的,如:生产活动,其中的劳动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不是非某人不可,他们之间可以被代替,这并不影响劳动生产的结果。但是,审美活动和劳动活动就不一样了,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之间是不能随意取代的,因为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同客观对象相互感应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从而突出了审美主体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还表现出个体性差异,例如:有人喜欢动感奔放的音乐;有人喜欢细腻柔情的音乐;有人喜欢低沉哀婉的音乐。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个人不同的情感价值倾向、个人喜好和学识造成的,这些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是审美活动的主要特征。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价值活动,具有超功利性的特征。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本身不具有目的性。德国哲学家马克思说:“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10]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面对再优美的风景也是无动于衷的,他的实际需要是要解决眼下的温饱,这种事物的需要就成为粗陋的形式存在,它感觉不到生理以外的心理需要,优美的风景对他来说也就没有任何美的意义了。卖矿物的生意人他只能看到矿物带来金钱效益,却看不到矿物自身所具有艺术价值。如面对同一件艺术珍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普通人想到的是它能出售多钱;可是收藏家就被珍品的独特外形所吸引。这里,普通人面对艺术珍品带有的是功利性目的,收藏家是进行的一种美的欣赏活动。很显然,当主体一旦带有了功利性目的时,他不可能成为审美主体,因而就无法进行审美活动了。审美活动是以一种感性的形式发生在人类当下的生理、心理活动,这就体现了它是自由的、随意的、无法提前预知。如果有意识的去总结审美活动的经验,这种经过精心准备的审美活动给人类精神层面上不会带来多少愉悦感。美是被随意的捕捉和发现的,无从准备,无法提前预料。《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对《牡丹亭》的欣赏就是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林黛玉在去找她的姐妹回房时,在墙角处听到悠扬的笛声,她知道这是姐妹们在练习戏文,就没有细听,忽然传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听完便感叹道,原来戏文里也有好文章呀。只是大家都沉醉于看戏,从不曾感受其中的乐趣。忽而又传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完,仔细思考,心里不免伤感起来,落下了眼泪。[10]林黛玉是偶然听到两句戏文,而引起对《牡丹亭》的欣赏,这两句戏文使她结合自己的身世遭遇,从而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林黛玉在听戏文期间心理的这种感性情感是在当下就发生的,但却没有影响审美的深度。个体的审美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当下的情感体验,并且这些情感体验的获得并不是提前准备好的。审美活动的个性特征、超功利性特征、即时性特征,体现出审美活动是一场特殊的人类精神活动。真实的反映了审美活动的特点。在分析了解了审美活动的特质;审美活动发生时所要具备的条件;明白了审美活动和人类其他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是由具有审美关系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相互感应、相互融合所发生的审美活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学术界有人把“审美主体”认为是简单地人,这样的说法似乎不太合理。那么,审美主体仅仅是简单地人吗?这将是下文重点分析的。审美主体是客观存在的,和审美客体相互感应构成对象性关系,在劳动实践中,特别是在审美实践中他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是正在进行着审美活动的人,审美主体是与审美客体相对应的美学范畴。个体的人并不一定是审美主体,只有当这个人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并且从事着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面前产生感应,和审美对象相对应,产生了审美意识,在这样一个情感对应的过程中,主体在客观对象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并且在过程中得到了情感上的愉悦,这时,这个简单的“人”就成为审美主体了,并进行着审美活动。强调的是这样的一个情感活动过程。“如见到秦罗敷的‘路人’‘耕田者’‘少年’他们正与秦罗敷建立起审美关系,进行着审美的活动,才会有“忘其锄”“忘其犁”,审美主体是审美活动中的人,是将静止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置于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中才得以实现的。[11]由此看来,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的引导着审美活动顺利的进行。二、审美主体具备的条件审美主体作为审美活动得以开展的条件之一,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审美活动的发生还要求审美主体需要具备生理、心理、文化素养等条件,这些条件是主体进行更高层次审美活动的主观条件。(一)生理条件首先,审美主体要有审美需要、审美追求等生理上的条件,这些是审美活动发生的基本条件。审美需要即审美主体对美的内心需求,还包括对美的基本看法。因为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主体关于美的价值观念。一个整天食不果腹的穷人,面对大自然的神奇美景时,必定不会被这些景色所吸引。在他眼里景色并不会给他带来此时生理上的需要,景色不能带给穷人所需要的,穷人和景色之间就没有构成审美关系,所以就不能称作是审美活动,他也就不能成为审美主体。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常乐”[12],这句话道出一个真理:人首先得衣食住行,只有满足了基本生存的需要之后,才会产生“求丽”“求美”“求乐”的审美需要,个人是这样,整体的人也是如此。人的审美需要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生存需要,然后才是审美需要。当代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从高到低的次序是: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审美需求是高级的精神需求,应属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层次。除了这些需求外,人类也有享受的需求,[13]德国思想家恩格斯在谈到人的需要时曾说:“社会早期的人类需要即是他们的本性。如:生存需要、生理需要。但这些需要最初是低级的,如食、欲、色方面的享受欲望等。它是原始社会前期人类生命活动的部分,亦即“乐生”的需要,虽然它是人类审美需要产生的基础和起点,但与审美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和动物最初都是顺从于自然界的,在经过了长期的社会实践,掌握了自然世界规律,也就慢慢的摆脱自然的奴役,进而他们本能的乐生需要也就发展上升到精神性的审美需要。审美主体在具备最基础的生存、享受等生理需要后,还应具备健全的感官和生理机能。感官机能是审美活动发生不可或缺的因素。审美活动是主体感官机能同客观对象产生感觉开始的,感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以这种感觉为前提。一旦离开了眼睛、耳朵这些感觉器官,主体也就就不可能产生和形成对美的感觉,也就不可能和对象之间形成审美关系,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壮是先天的聋、盲人无法领略的,因为他们不具备健全的感觉器官,审美对象难以如实的反映到他们主客体之间,所以就没有审美关系的存在,他们就不能感受到美丽的风景、优美的歌曲,其中的美他们也就更不能领略到了。“印度的‘狼孩’,他有看得见东西的眼睛和听得清声音的耳朵,可是却欣赏不了自然风光和优美的音乐,因为他长期在山洞生活,远离社会,脱离了劳动、脱离了社会实践,他所具备的感觉器官已经不是社会化的了”。由此可见,审美主体必须具备健全的审美器官,审美活动才能得以展开。(二)心理条件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主体,还需要具备审美能力(包括审美联想力、创造性想象力)审美心境等心理条件。而这些审美能力是建立在主体心理基础上的。联想力是审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审美能力。一幅风吹叶动的画,我们看到的只是倾向一个方向的叶子,如果不能通过联想体会叶子是在风中飘舞的情景,就很难体会到画的意境。中国古典的建筑,曲折的房檐,会让人联想到起伏的群山。联想可以让人依照自己不同的审美需要构思出一个新的审美世界。因此它在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中国古代人把梅兰竹菊比喻为“花中四君子”,就是由于主体的人能由在霜雪中毅然绽放的梅花,而联想到不畏谗言的君子形象;由挺拔的竹子,联想到君子贫贱不屈的精神;由独自开放在幽谷深处的兰花,联想到高洁的品格。审美联想就是把审美对象扩大为一个完整的审美世界。作为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审美想象能力,它还可分为创造性想象力。创造性想象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想象,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头脑中对对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崭新形象。在审美活动中,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事物的价值,这就奠定了创造性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突出的地位。它能根据经验记忆对客观事物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在审美活动中,创造性想象可以把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如西方的童话故事“灰姑娘”,有的人更愿意把这个故事在原有的基础上想象成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用自己的想象对原有的表象进行整改,以形成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心境、情绪也能作为人影响审美活动的重要条件,心境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感受,一个人五官的感受能力会受到心境好坏的影响,有时还可能引起不同的感受,心境开朗,感觉会更灵敏,反应也更加敏捷,压郁的感觉也会慢慢的减少,不过也有可能会失去审美兴致。滚滚东逝的流水在南唐后主李煜的眼里像连绵不断的忧愁。可这在宋代诗人苏东坡的笔下却是一副壮阔的美景,美丽的景象和激荡的感情相互交织在一起。俄国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对此深有感悟,在《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曾经在初春的时候两次穿过同一片橡树林,第一次走过的时候,觉得树林黑沉沉,毫无生机和美感。但第二次走过的时候,他感觉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两次走的都是同一片橡树林,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感受?那是因为他第一次是经历了战败,心里和身体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是带着这样的感受走过树林的。第二次是因为他获得了爱情,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过的。很明显,橡树林自身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而是安德烈的心境发生了改变,从而有了不同的感受。从这就可以看出审美主体的心境影响着审美感受。(三)文化素养条件文化素养作为审美主体可以经过后天的学习而得到的条件,在审美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化素养包括了自身知识的储备、文化修养,生活经历。审美的深刻性来自主体厚重的文化积淀,要想领会到艺术作品的精髓,感受它的魅力所在,获得美的享受需要,而这些都需要特定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在主体对美的欣赏上有一定的约束作用。首先,如果审美主体想要对审美对象有进一步的了解,他就要对审美对象的相关知识有充足的准备。因为审美活动包含理解方面的因素,人的审美活动不仅仅是在感觉阶段上停留,他要同感觉阶段紧密的相连系,从而发展到更高的精神层次上,即审美主体通过对对象感觉,而获得精神上的感受材料,并对其进行改造、整合、取舍。感觉阶段的现象便展现给我们,我们只能一个个的去感受所得的审美材料,虽然已经对其进行筛选,但还是最初的感觉,相互之间是缺少贯通联系的,可就是这样一种联系。现代心理学实验已经证明了美感并不是没有经过人的加工改善的一种原始感觉,原始的感觉并不能发现美,要发现美就必须具备有把感觉同客观对象联系起来的能力。对所获得最初的感受进行综合理解分析才能发现美。如欣赏优美的一幅画,不能把画中的人、景、色彩进行分割、脱离开来,否则它们之间就没有相互联系的东西,并成孤立的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获取更多丰富的意义。想要对审美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就应该具备分析、综合等能力。如欣赏鲁迅的作品,就必须了解鲁迅所处的社会背景,他的经历、思想以及讽刺的手法、犀利的言语等。要欣赏欧洲中世纪的古典建筑,则要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宗教等等这些背景条件,把这些条件综合起来才能判别其美丑,否则审美活动将无法进行。其次,审美主体还要具备文化素养、文化教育与环境影响等审美意识条件,以及对不同名族生活习惯的欣赏。如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妇女以裹足为美,三寸金莲走路艰难,却还要被冠上“步步生莲花”的美名,在今天以劳动为美的社会并不会被人欣赏了。某些少数名族的姑娘把自己的鼻孔刺破并任它溃烂,鼻子上就被留下了很多疤点,这明明是一种自我伤害的行为,可在那个民族,竟有人沉醉于这是对美的追求;有的名族以胖为美,有的以黄皮肤为自豪;缅甸的姑娘在脖子上套上一层又一层的铜项圈,为的是让脖子延伸的更长,脖子被铜项圈束缚的严重变形了,但他们仍旧把这当做是美的。中国人欣赏青松的遒劲;日本人欣赏樱花的缤纷。这些都源于人们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与来自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文化传统及不同的民族欣赏习惯有着很重要的联系。除此之外,社会经验认识也对审美主体有着影响,社会生活阅历深、经验越丰富的人在审美的过程中可能引发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且由当前看到的、听到的,会想到过去所经历的一些事。然后由过去发生的事联系当前的境况,就容易激发出深沉的情感,从而对审美对象也就会认识的更加准确、更加深刻。文化素养影响着人们对美的认识,但主体的审美观对美的欣赏也不容忽视。因为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牵引着主体对客体的欣赏方向。审美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美的事物的一种特殊观念。只要这种观念一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固性,它在人们欣赏和创作过程中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指引着人们对生活、对艺术的审美方向。一个拥有着不健康审美观和世界观的人,他追求的就是低级趣味的生活,当他在欣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就不自觉的带着一种庸俗的眼睛去看待作品。而拥有一定审美修养和正确审美观的人则追求的是健康、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东西。总之,在美的欣赏活动中,要以客观审美对象的存在为前提,并且审美主体的生理、心理、文化素养等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审美活动将无法进行。(四)审美主体的特点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审美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它具有鲜明的情感性、平等性、自由性等特点。这也是审美主体有别于其他社会存在的客观实体,更是有别与动物的最主要的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有助于帮助我们能更准确的认识审美主体。审美主体是具有一定丰富情感的人,如果审美主体缺少情感,审美活动也就不能充分的展开。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具有推动审美主体去感知体验审美对象的作用,有助于审美活动顺利的展开。对于审美主体情感性在审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中外美学家很早就有见解,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我们判断一个事物到底美不美,应借助想象力做出感性的情感判别,而不是通过理性思维来对审美对象能否引起审美主体美的感受或者不舒服感觉的评判。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是自由的、随意的,审美主体是自由的人。因而他具有自由性特点。但是在审美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如:认识活动、道德活动里,由于主体对客体或多或少的具有功利性的要求,此时这种自由性就受到了限制,这种自由性是被限制的自由。在审美活动中,由于审美活动具有超功利性的特点,所以审美主体具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也认识到审美主体具有自由的特征。他说:“人要达到上乘的境界,就要摆脱杂念,做到无欲无求,内心自由空镜,美的境界才能被发现”。审美活动作为只有人类才能进行的活动,是在劳动实践中起源的,人在审美活动中是没有等级之分的,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审美主体的平等性要求对每个人自身所具有的审美趣味应该尊重和承认,每个人的审美品位是有差别的,在不同的审美趣味之间,不存在好坏之分。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进行审美活动,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审美主体对于同一客体事物,是可以产生不同的审美情感体验的,如面对同一处风景,有人心情愉悦、有人心情哀婉,愉悦有愉悦的原因;哀婉有哀婉的理由,但不能因为自己在对这个建筑产生了哀的审美情感,就判定他人的其他情感体验是不对的,不能用自己主观臆断去判别别人的审美感觉,更不能把自己的审美体验,强制让别人也接受。审美主体可以对客观对象有不同的审美感受,但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是平等存在的。产生的审美情感也是自己内心而发的,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能够发现美的规律,并按照这种规律去创造更加美的世界,同时他还能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三、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价值审美主体是一种生命形式的存在,依赖于周围环境和自身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