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人文类课件-伦理学_第1页
高等学校人文类课件-伦理学_第2页
高等学校人文类课件-伦理学_第3页
高等学校人文类课件-伦理学_第4页
高等学校人文类课件-伦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伦理学伦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第三章西方伦理思想的演变第四章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简介第五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其特征第六章道德的类型、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第第七章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简介第八章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第九章道德评价与道德教育第十章道德行为选择与人生价值取向第十一章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知识第七章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简介第八章社会主义道德理主要内容一、道德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三、道德和伦理的关系四、道德与精神文明二、《伦理学》的任务和学习方法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特点主要内容一、道德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三、道德和伦理的关系四、1、制度

制度是一种规范的综合系统,“制度是社会公认的比较复杂而有系统的行为规则。”制度包括三要素:原则、奖惩、权威。1、制度制度是一种规范的综合系统,“制度是社会公认2、法规

法规包括法律和规章。法规既是行为模式,用应当不应当来描述限制,又是行为后果模式(用合模式后果和不合模式后果来描述)。法律是法制国家的最高权威。2、法规法规包括法律和规章。法规既是行为模式,用应3、道德

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中国长期形成的主要道德规范有:忠、孝,三纲、五常、四维、六纪、八德目以及专门针对妇女的三从四德。3、道德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4、文艺

文艺是以美的标准和美的力量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美不仅仅是自然属性的产物,更重要的美有其社会属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美的标准。4、文艺文艺是以美的标准和美的力量来控制人们的思想5、宗教

宗教也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以神的崇拜和神的意旨为核心的信仰与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分守己和逆来顺受是宗教规范的基本内容。5、宗教宗教也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以神的崇拜和神的意旨为6、习俗

习俗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规范,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行为模式。自然条件形成的叫风,社会条件形成的叫俗。习俗起鼓励人们担当社会角色的作用。6、习俗习俗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规范,是人们在日常活动1、《伦理学》的涵义和目的《伦理学》是一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阐明道德起源及其发展,说明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应用伦理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门科学。1、《伦理学》的涵义和目的《伦理学》是一门系统介绍马2、学习道德科学的方法(1)社会科学的方法

历史分析的方法

阶级分析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学习道德科学的方法(1)社会科学的方法历史分析的(2)伦理学的研究方法2、学习道德科学的方法

价值分析的方法

推己及人法和自我省察法

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方法什么是价值?对道德现象进行价值分析(2)伦理学的研究方法2、学习道德科学的方法价值分析1、道德的定义

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的认识践履而后有所得。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道德的定义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2、伦理的定义

伦,从“人”从“仑”,本意是“辈”和“类”的意思。现引伸为不同辈份之间的道德关系。理,是条理、道理和规范的意思。伦理是指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相应的道德原则。2、伦理的定义伦,从“人”从“仑”,本意是“辈”和3、伦理学

伦理学是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哲学思考和哲学考察。3、伦理学伦理学是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关于道4、道德现象

道德现象是人类现实生活中为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来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4、道德现象道德现象是人类现实生活中为经济关系所决道德现象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道德规范现象道德现象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道德规范现象5、道德关系

道德关系是在一定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道德价值观或者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形成的社会关系。中国传统的道德关系是五伦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5、道德关系道德关系是在一定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1、什么是精神文明

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和人类自身主观世界的成果,它的主要对象是人,它显示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成果,标志着人的素质的完善程度。人是精神文明活动的主体。1、什么是精神文明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2、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进步的关系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五爱”“四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2、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进步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

——

胡绳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1、差别性导致多层次性(1)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社会主义道德(3)共产主义道德(4)剥削阶级道德意识1、差别性导致多层次性(1)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2、复杂性和曲折性2、复杂性和曲折性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道德和法律互相支持,互相补充。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道德和法律互相支持,互相补充。4、确保社会主义道德占主导地位

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共产党员、各级干部和青少年,用社会主义道德调解人际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4、确保社会主义道德占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共主要内容一、先秦诸子的伦理思想简介三、宋代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伦理思想四、明清时期伦理思想的变革二、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及董仲舒的

“天人合一”论与神学伦理思想主要内容一、先秦诸子的伦理思想简介三、宋代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1、儒家的代表人物(1)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主要有两重意义:一是爱人,二是忠恕。1、儒家的代表人物(1)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1、儒家的代表人物(2)孟子:他的伦理思想主要收入《孟子》

一书中。他提出

“仁义礼智”、

“孝悌忠信”八个道德规范。1、儒家的代表人物(2)孟子:他的伦理思想主要收入《孟子》2、道家的伦理思想

以老子(约公元前369—前286)为代表。道家认为超人超时空的“道”为万物的本源,也是人性的本源,人应当采取“无为”态度顺应自然、顺应道。道家主张“弃仁绝义”,并倡导一种“无待”的境界。2、道家的伦理思想以老子(约公元前369—前2863、墨家的伦理思想

以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为代表。墨家伦理是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凡是利天下、利他人的行为都是道德(即义)的行为,这就是判断是非和道德的标准。3、墨家的伦理思想以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义,利也。”(《墨子.经上》)“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下》)墨子“义,利也。”(《墨子.经上》)“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4、法家伦理思想

以管仲学派(代表作《管子》)和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为代表。法家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法起根本性的作用,甚至夸大为可以代替道德。4、法家伦理思想以管仲学派(代表作《管子》)和韩非“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管仲1、汉代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

他继承发扬了孔孟的儒家思想,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和神秘化。他确立“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思想体系,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伦理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处于“独尊”的统治地位。1、汉代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他继承发扬了“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春秋繁露·竹林》)“天不变,道亦不变。”(《春秋繁露.对策》)董仲舒“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春2、道教

道教始于东汉(道家与道教不同),到东晋南北朝已成为有影响的独立教派。道教的最高经典是《道德经》。它的思想核心是劝善成仙,并宣扬道德至上论。2、道教道教始于东汉(道家与道教不同),到东晋南北3、佛教

佛教主张人们在来世进入极乐世界,把视线投射到虚无飘渺的天国。佛教伦理的前提是:人生是一个“苦海”,提出人生有八苦,并认为这些苦难的根源不在自然,不在一社会,而在于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即在于人“无明”。佛教倡导十善。其“心即佛,性即佛”理论,后被宋明理学吸取与改造。3、佛教佛教主张人们在来世进入极乐世界,把视线投射

程颢(公元1082—1085)、程颐(公元1033—1107)、朱熹(公元1130—1200)和王守仁(公元1474—1528)。1、代表人物

朱熹程颢(公元1082—1085)、程颐(公元1033—2、主要观点

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首先把伦理本体化或伦理宇宙化。

提倡封建的禁欲主义的。

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主张“穷理”—“复性”—才能达到“理想人格”。2、主要观点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首先把提倡封建的禁1、明初的王夫之(公元1619—1692)

王夫之等人提出自然及其规律,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天是无所作为的,但人却可以有所作为。他对“三纲五常”提出怀疑。王夫之1、明初的王夫之(公元1619—1692)王夫之等2、清中期的戴震〈公元1723—1777〉

戴震认为,人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戴震2、清中期的戴震〈公元1723—1777〉戴震认为,

我们应当从传统优良道德传统中继承什么?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刻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继承发扬维护民族尊严和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操。

继承发扬历史上有志之士的重大义、识大体,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美德。

继承发扬重视家庭伦理,强调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

继承发扬待人接物上的礼让谦恭的传统美德。

继承发扬重节操,讲修养的美。我们应当从传统优良道德传统中继承什么?继承发扬中主要内容二、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思想四、康德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和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三、西方功利主义伦理思想五、西方现代伦理思想的演变一、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思多德的伦理思想主要内容二、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思想四、康德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和三1、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他是贵族伦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智者的伦理思想,认为道德来源于一种客观精神的“善本体”,这是世界万物的来源。还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道德就是如何使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飞升到神的天地之中。他设想了一个理想王国,有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三个等级。1、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他是贵族伦理思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他编写了西方第一本伦理学著作《尼可马克伦理学》,这是古希腊伦理思想的最高成就。他提出,人生追求的目的是善。人的道德德性是自然赋予人获得德性的潜在能力。要遵循“中道”原则。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他编写了西3、希腊化罗马时期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的伦理思想。(1)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他的伦理思想又被称为快乐主义。3、希腊化罗马时期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1)伊壁鸠鲁(公元前3

该学派与伊壁鸠鲁学派对立。其代表人物是塞涅卡(约公元前4年—公元65)。他们主张灵魂与肉体相比,肉体是微不足道的,是囚禁灵魂的监狱。人生目的就是克制、清除欲望去追求神,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去自杀。最高的道德境界是一种不动心境界,主张消极无为。(2)斯多亚学派3、希腊化罗马时期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的伦理思想。该学派与伊壁鸠鲁学派对立。其代表人物是塞涅基督教神学伦理思想

主要代表人物:意大利的但丁(公元1265—1321)、薄伽丘(公元1313—1375)、皮科、布鲁诺,荷兰的爱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蒙台涅、英国的莎士比亚等人。基督教神学伦理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意大利的但丁(公基督教神学伦理思想

它建立在抽象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基础之上。有两派观点

人道主义者以个人主义的享乐观为核心,把企求个人幸福作为人生的目的和道德的标准

初步提出了人的价值在人自身的资产阶级的人的价值观基督教神学伦理思想它建立在抽象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基础之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2、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伦理思想1、英、法两国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以英国霍布斯(公元1588---1679)、边沁(公元1748—1832)、约翰·穆勒和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为代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2、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伦理思想1、康德(公元1724—1804)理性主义伦理学

他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其伦理学著作主要是《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实践理性批判》。他的主要道德命题是:善良意志、绝对命令、意志自律、社会公正。1、康德(公元1724—1804)理性主义他是德国古2、黑格尔(公元1770—1831)的法哲学体系

其著述主要有《伦理学体系》、《法哲学原理》等。他的主要伦理思想是:契约伦理、道德的主观规定、客观伦理。2、黑格尔(公元1770—1831)的其著述主要有《1、现代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伦理思潮

它始于19世纪末的德国的叔本华(公元1788—1860)和尼采(公元1844—1900)的唯意志论伦理学,以及尔后的法国柏格森(公元1859—1941)的生命伦理学。20世纪的存在主义伦理学是非理性主义最典型的一个派别。1、现代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伦理思潮它始于19世纪末2、现代形式主义伦理思潮

它主要表现在科学主义伦理学中,奠基人是英国的G·摩尔(公元1873—1958)。主要伦理派别有直觉主义伦理学、情感主义伦理学、语言分析伦理学。2、现代形式主义伦理思潮它主要表现在科学主义伦理学3、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出现了新功利主义伦理学

它以澳大利亚的斯马特、美国的布兰特和美国的罗尔斯(公元1921—)为主要代表。3、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出现了新功利它以澳大利亚的4、当代西方的科技伦理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促使了应用伦理学的广泛、飞速的发展4、当代西方的科技伦理学得到了充西方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

重视个性,重视个人的发展,提倡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道德和政治紧密结合,把道德看作是社会革命的手段。

重视道德理论的研究,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西方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个主要内容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三、毛泽东的伦理思想四、邓小平的伦理思想二、列宁的伦理思想主要内容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三、毛泽东的伦理思想四、1、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为经济基础所决定2、人类道德,发展进步是主流3、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范。1、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为经济2、人类道德,发展进步是主流1、(物质生产方式)决定论和道德评价相一致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和基本原则1、(物质生产方式)决定论和道德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性1、为人民服务2、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兼顾3、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1、为人民服务2、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兼顾3、培养德智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功利主义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3、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主要内容一、道德的起源三、道德同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二、德的本质及其特征主要内容一、道德的起源三、道德同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二、德的本1、劳动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社会条件

劳动是道德产生发展的动力

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创造了道德需要1、劳动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体与劳动是道德产生发展的动力2、道德起源于社会分工,道德是一定社会人类分工的产物,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工

野蛮部落与农业部落分离

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

产业与商业分离2、道德起源于社会分工,道德是一定野蛮部落与农业部落分离3、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有关系就有道德,道德与关系共始终。3、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道德是协调人际关系4、人的社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道德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一种实践精神。4、人的社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道德是一种意识活动5、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生产力发展推动道德发展;政治制度、文化形态的变革也深刻地影响道德的发展变化。5、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发展推动道德发展1、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性质,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本质和核心。“每一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恩格斯1、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性(2)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经济利益的对抗性,导致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2)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经济利益的(3)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2、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在道德进步、发展中的作用(1)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道德进步的最深远的动因;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2)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和社会新风尚的形成,有促进作用2、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在道德(1)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2、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在道德进步、发展中的作用(3)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对道德的促进作用,是通过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来实现的。(4)道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生产力、科学技术一发展,道德就自然而然地进步。2、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在道德(3)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对道德的3、道德的基本特征

特殊的规范性

特殊的多层次性

广泛的社会性

更大的稳定性3、道德的基本特征特殊的规范性特殊的多层次性广泛1、道德与政治(1)区别

政治比道德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

社会制度变革要靠政治斗争,道德只是辅助力量。

德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政治只存在于阶级社会之中。1、道德与政治(1)区别政治比道德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1、道德与政治(2)联系

一定阶级的道德反映一定阶级的政治利益,并为政治服务。

政治力量、政权机关的提倡,对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社会成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影响的。1、道德与政治(2)联系一定阶级的道德反映一定阶级的政治2、道德和法(1)区别

存在时间不一样。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而道德则是有多少个阶级就有多少阶级的道德。

依靠的力量不一样。2、道德和法(1)区别存在时间不一样。法是统治阶级意2、道德和法(2)联系

同属于规范体系,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有些规范既是法的也是道德的。2、道德和法(2)联系同属于规范体系,互相支持,互相3、道德和文艺(1)区别

工作者研究的对象不同。

表现的方法不同。

评价方式不同。3、道德和文艺(1)区别工作者研究的对象不同。表现3、道德和文艺(2)联系

人们的道德观直接影响文艺。

人们的道德生活是文艺反映的对象。

人性美表现为道德的善。3、道德和文艺(2)联系人们的道德观直接影响文艺。人4、道德和宗教(1)区别

宗教是人们关于现实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而道德则是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维持的。

凡宗教皆属唯心主义,而道德则不一定都是唯心主义。

宗教随着社会进步,其基础消逝而消失,而道德则与人类社会共始终。4、道德和宗教(1)区别宗教是人们关于现实的虚幻的歪曲4、道德和宗教(2)联系

有宗教伦理学。

宗教也是一种规范。4、道德和宗教(2)联系有宗教伦理学。宗教也是一种规主要内容一、道德的历史类型二、道德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一、道德的历史类型二、道德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原始社会的道德(1)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人的最高行为准则。(2)团结互助,民主平等,是原始人氏族内部的重要道德规范。(3)勤劳、勇敢是原始人尊崇的美德,爱劳动是原始人最推崇的个人美德。(4)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同风俗习惯和传统融为一体的。

主要特征:1、原始社会的道德(1)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人

局限性:(1)直观性(2)狭隘性(3)外在性1、原始社会的道德局限性:(1)直观性(2)狭隘性(3)外在性1、原始2、奴隶社会的道德(1)维护奴隶制度是奴隶主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2)鄙视劳动,鄙视妇女,是奴隶主阶级通行的道德规范。(3)忠于奴隶主国家是奴隶主阶级重要的道德规范。2、奴隶社会的道德(1)维护奴隶制度是奴隶主阶级道德的(23、封建社会道德(1)维护封建的等级宗法制度是封建道德的核心。(2)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主要道德规范。(3)道德进一步规范化、神秘化、理论化和体系化,步入成熟阶段。(4)道德的调节功能进一步强化,道德可以杀人,封建礼教可以杀人。3、封建社会道德(1)维护封建的等级宗法制度是封建道德(2)4、资本主义社会道德(1)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2)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道德规范。(3)金钱至上是资本主义社会通行的道德观。4、资本主义社会道德(1)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2)1、道德结构道德思想意识体系道德规范体系道德活动体系个人---他人道德结构个人---自身道德结构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境界1、道德结构道德思想意识体系道德规范体系道德活动体系个人-

道德的思想意识体系(道德意识):(1)道德的价值取向(2)动机(3)良心(4)义务感1、道德结构道德的思想意识体系(道德意识):(1)道德的价值取向(

道德规范体系(道德关系:规范是关系的定位):

道德活动体系(道德实践)1、道德结构道德规范体系(道德关系:道德活动体系(道德实践)1、道2、道德结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道德意识是道德规范体系的思想基础,后者又是前者的集中体现。

道德活动是道德意识、道德原则和规范得以实现的手段。后者都体现在前者之中。

道德意识是道德活动形式的思想基础。

道德规范体系是道德活动的基础,活动要遵循一定的规范。2、道德结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道德意识是道德规范体系的思想2、道德结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道德结构的特征:(1)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2)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3)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统一。2、道德结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道德结构的特征:(1)整体3、道德的职能

道德的调节职能

道德的教育职能

道德的认识职能3、道德的职能道德的调节职能道德的教育职能道德的认识职4、道德的发展规律

它是一个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道德的进步还要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

善同恶的矛盾,阶级的矛盾,是推动道德发展的动力。

它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道德遗产的批判和继承。4、道德的发展规律它是一个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道主要内容一、人道主义发展小史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来历四、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五、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社会调节功能六、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现实意义主要内容一、人道主义发展小史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二、社1、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2、17、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

人道主义3、从18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人道主义4、19世纪以后人道主义的发展5、19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诸形态1、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2、17、18世纪西

作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补充的还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指导,继承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中的某些合理因素,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人道主义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补充的还有社会主义人1、尊重人的人格、个性和尊严。2、关心人的物质福利和文化生活。3、对敌狠,对友和,不提倡无原则的爱。1、尊重人的人格、个性和尊严。2、关心人的物质福利和文化生1、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想目标。2、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3、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处理人与行为准则。1、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现代社会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2、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和实际存在多元化”时,对其他各种伦理原则的“和平共处”与“竞争发展”。3、在人与人之间取“友爱”

“宽容”

“大度”的态度。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2、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和实际存1、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有利于促进国际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1、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2、有利于促进国际上意识形态领一、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主要内容三、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主要内容三、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1、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1、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2、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2、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指导思想社会主义道德3、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3、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4、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

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

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4、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5、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开展一系列充分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活动。

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

利用革命节日和国际性节日,举行群众活动。5、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

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

因势利导,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骨干作用、先进典型和先进单位的带动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5、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因势利导,发挥基层组织和6、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创造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

大众媒体,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舆论监督,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

各类文学作品创作和各种文艺评价、评论、评奖,都要把是否合乎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一条重要标准。6、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创造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7、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公民道德建设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政治、经济、文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7、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公民道德建设把提倡与反对、8、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充分认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

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各级文明委和党委宣传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担负着指导、协调、组织的具体职责。8、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社会主义道德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什么是核心?

核心是事物赖以生存的依据,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1、社会主义道德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什么是核心?1、社会主义道德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2)怎样把握为人民服务这个核心?

要深刻理解“人民”的含义

把握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和丰富内容

为人民服务是同社会主义制度密切联系的1、社会主义道德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2)怎样把握为人民服“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邓小平“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邓小平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原则

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社会生活中,在某些具体情况下,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又往往发生矛盾。

其重要功能就是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基本上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3、社会主义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提3、社会主义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1)爱祖国

维护国家的尊严

保卫国家的利益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工作3、社会主义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1)爱祖国维护国家的尊严3、社会主义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2)爱人民

自觉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关心人民的疾苦,谋取人民的利益

与人相处时,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为原则,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3、社会主义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2)爱人民自觉地把人民的3、社会主义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3)爱劳动

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劳动既是公民的义务也是公民的权利3、社会主义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3)爱劳动劳动是人们谋生3、社会主义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4)爱科学

爱科学不仅仅是对科学技术的追求,而且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表现

科学素质表现为: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要提倡有为捍卫科学而献身的精神3、社会主义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4)爱科学爱科学不仅仅是3、社会主义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5)爱社会主义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要按社会主义规律办事,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3、社会主义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5)爱社会主义坚持走社会4、社会道德生活三大道德领域的十五个道德规范(1)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4、社会道德生活三大道德领域的(1)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4、社会道德生活三大道德领域的十五个道德规范(2)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4、社会道德生活三大道德领域的(2)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4、社会道德生活三大道德领域的十五个道德规范(3)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4、社会道德生活三大道德领域的(3)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5、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团结互助

平等友爱

共同前进5、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主要内容二、道德教育一、道德评价的涵义主要内容二、道德教育一、道德评价的涵义1、道德评价的作用(1)什么叫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是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个人心理活动和传统习惯等方式,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态度。它包括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1、道德评价的作用(1)什么叫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人们1、道德评价的作用(2)评价有四种功能

判断功能

预测功能

选择功能

导向功能1、道德评价的作用(2)评价有四种功能判断功能预测功能1、道德评价的作用(3)道德评价的作用

裁决作用

维护作用

调节作用

塑造作用1、道德评价的作用(3)道德评价的作用裁决作用维护作用2、道德评价的前提

确立行为善恶的责任问题,是进行道德评价的出发点和主要任务。弄清楚道德行为的责任问题是进行道德评价的前提。道德评价的基本前提是认识行为主体的自由度。2、道德评价的前提确立行为善恶的责任问题,是进行道德评价2、道德评价的前提道德评价的前提要弄清以下几点:

主体是否具有责任能力(主观能力和客观能力)

主体是自由的还是完全受外力支配的(主观的客观的)

具体分析主体所处社会、家庭和工作环境,以便确定主体的道德行为选择在多大程度上表达了个人的意志2、道德评价的前提道德评价的前提要弄清以下几点:主体是否具3、道德评价的标准

道德评价标准是善恶标准,善恶标准有明显的相对性,它反映了善恶标准的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

第一类:整个社会的各组成部分的道德评价标准

第二类:整个历史的道德评价标准3、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评价标准是善恶标准,善恶标准有4、道德评价的根据

它是指从哪些方面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它包括动机和效果,目的和手段四个方面,尤以前两者为重。

动机:就是希望实现一定的目的的主观意向或愿望。

效果:就是人们行为产生的结果。

动机和效果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道德评价的根据它是指从哪些方面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5、道德评价的形式

社会舆论

传统习惯

内心信念5、道德评价的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

道德教育,是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道德教育,是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1、道德教育的过程及其特征

道德教育的过程:(1)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

(2)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感(3)锻炼受教育者的道德意志(4)努力使受教育者确立道德信念(5)道德教育的最后完成,在于养成道德习惯1、道德教育的过程及其特征道德教育的过程:(1)提高人们的1、道德教育的过程及其特征

道德教育的特征:(1)道德教育诸环节之间有同时性或兼进性

(2)道德教育的起点具有多端性(3)道德教育进程具有重复性和渐进性(4)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1、道德教育的过程及其特征道德教育的特征:(1)道德教育诸2、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立体多面的道德教育方法

个人示范和典型诱导的方法

集体和社会影响的方法

具体对象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方法2、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立体多面的道德教育方法个人示范和3、道德教育中诸社会因素的制约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道德教育的性质和具体内容起直接决定作用

社会风气、习俗对道德教育有重要制约作用

其他教育也对道德教育有重要影响3、道德教育中诸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道德教育主要内容二、道德理想和人格品质一、道德行为选择、道德修养与人生观三、道德修养与人生价值取向主要内容二、道德理想和人格品质一、道德行为选择、道德修养三、1、人生与人生观

人生是人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自觉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以不断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生活实践过程。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使命等一系列人生课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1、人生与人生观人生是人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自觉人生观1、人生与人生观

人生观在人的整个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形成受制于世界观

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1、人生与人生观人生观在人的整个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人生2、不同类型的人生观(1)消极落后的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

悲观厌世人生观

实用主义人生观

权力意志主义人生观2、不同类型的人生观(1)消极落后的人生观享乐主义人生观2、不同类型的人生观(2)积极进步的人生观——社会主义人生观

它是科学的人生观

它是积极的人生观

它是务实的人生观2、不同类型的人生观(2)积极进步的人生观——社会主义人生观3、道德行为选择与人生选择

人的道德行为选择

人生道路的选择

道德行为选择是人的价值观的体现3、道德行为选择与人生选择人的道德行为选择人生道路的选择1、道德理想(1)道德理想包括:

社会道德理想

个体道德理想

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1、道德理想(1)道德理想包括:社会道德理想个体道德理想1、道德理想(2)道德理想的特征:

道德理想是时代精神和阶级意识的体现

道德理想受社会理想的制约

理想人格是人们自觉认识当时历史进程和社会关系的产物1、道德理想(2)道德理想的特征:道德理想是时代精神和阶级2、人格的道德内涵(1)道德人格有五个组成部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2、人格的道德内涵(1)道德人格有五个组成部分:(2)道德品质的特征: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体现

道德品质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

道德品质是自觉意志的结晶2、人格的道德内涵

道德品质是“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一贯的倾向(2)道德品质的特征: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体现道(1)道德人格具有二重性:

现实道德人格

理想道德人格3、道德理想人格和人格品质的形成(1)道德人格具有二重性:现实道德人格理想道德人格3、道(2)现实道德人格的形成条件

受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物质条件制约

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积极的思想斗争和主观努力而形成的3、道德理想人格和人格品质的形成

社会实践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2)现实道德人格的形成条件受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物质条件制(3)道德理想对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

道德理想是正确道德意识的重要内容

道德理想是增强道德责任感的主要条件3、道德理想人格和人格品质的形成

道德理想是进行正确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依据

道德理想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3)道德理想对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道德理想是正确道德意(1)什么叫修养?1、道德修养

它是指思想意识和思想品德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其中包括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所进行的自我批评和自我解剖,也包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及所达到的境界。(1)什么叫修养?1、道德修养它是指思想意识和思想品(2)道德修养的方法

最根本的方法是参加社会实践

严格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1、道德修养

慎独、自讼、内省(2)道德修养的方法最根本的方法是参加社会实践严格解剖自

人生价值就是人的能动的创造力。

人生既是价值物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消费者。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对于社会的贡献,而不是索取。2、人生价值

不同的人的人生价值各不相同。个人价值总是与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能动的创造力。人生既是价值物的创造者,又(1)客观条件

社会生产力发展条件

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3、道德修养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社会精神生活条件(1)客观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条件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3(2)主观条件

个体价值能力的形成,能力的形成靠主体主观的长期努力。

价值形成要主体自觉活动,人的社会贡献构成人生价值实体。3、道德修养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社会历史条件的创造和改善,也要靠人的主观努力。(2)主观条件个体价值能力的形成,能力的形成靠价值形成要(3)道德修养与人生价值实现密切相关

道德修养是获得价值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价值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3、道德修养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价值形成的途径是一致的。(3)道德修养与人生价值实现密切相关道德修养是获得价值能力主要内容二、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一、应用伦理学的概念三、应用伦理学的主要分支主要内容二、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一、应用伦理学的概念三、应用

应用伦理学是研究如何使道德规范运用到现实的运用到具体问题的学问,是一种使伦理智慧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的智慧。1、什么是应用伦理学应用伦理学是研究如何使道德规范运用到现实的运用到具体

它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是一门实证科学。2、应用伦理学的特点

它直接关注现实具体的道德问题,就此而言,它不同于理论伦理学。

它特别关注那些在大众和社会各界有明显争议的道德问题它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是一门2、应用伦理学的特点它直1、统整体原则2、遍正义原则(个人正义和制度正义)3、自愿允许原则:道德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统整体原则2、遍正义原则(个人正义和制度正义)3、自愿伦理学伦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第三章西方伦理思想的演变第四章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简介第五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其特征第六章道德的类型、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第第七章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简介第八章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第九章道德评价与道德教育第十章道德行为选择与人生价值取向第十一章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知识第七章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简介第八章社会主义道德理主要内容一、道德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三、道德和伦理的关系四、道德与精神文明二、《伦理学》的任务和学习方法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特点主要内容一、道德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三、道德和伦理的关系四、1、制度

制度是一种规范的综合系统,“制度是社会公认的比较复杂而有系统的行为规则。”制度包括三要素:原则、奖惩、权威。1、制度制度是一种规范的综合系统,“制度是社会公认2、法规

法规包括法律和规章。法规既是行为模式,用应当不应当来描述限制,又是行为后果模式(用合模式后果和不合模式后果来描述)。法律是法制国家的最高权威。2、法规法规包括法律和规章。法规既是行为模式,用应3、道德

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中国长期形成的主要道德规范有:忠、孝,三纲、五常、四维、六纪、八德目以及专门针对妇女的三从四德。3、道德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4、文艺

文艺是以美的标准和美的力量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美不仅仅是自然属性的产物,更重要的美有其社会属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美的标准。4、文艺文艺是以美的标准和美的力量来控制人们的思想5、宗教

宗教也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以神的崇拜和神的意旨为核心的信仰与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分守己和逆来顺受是宗教规范的基本内容。5、宗教宗教也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以神的崇拜和神的意旨为6、习俗

习俗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规范,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行为模式。自然条件形成的叫风,社会条件形成的叫俗。习俗起鼓励人们担当社会角色的作用。6、习俗习俗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规范,是人们在日常活动1、《伦理学》的涵义和目的《伦理学》是一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阐明道德起源及其发展,说明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应用伦理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门科学。1、《伦理学》的涵义和目的《伦理学》是一门系统介绍马2、学习道德科学的方法(1)社会科学的方法

历史分析的方法

阶级分析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学习道德科学的方法(1)社会科学的方法历史分析的(2)伦理学的研究方法2、学习道德科学的方法

价值分析的方法

推己及人法和自我省察法

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方法什么是价值?对道德现象进行价值分析(2)伦理学的研究方法2、学习道德科学的方法价值分析1、道德的定义

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的认识践履而后有所得。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道德的定义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2、伦理的定义

伦,从“人”从“仑”,本意是“辈”和“类”的意思。现引伸为不同辈份之间的道德关系。理,是条理、道理和规范的意思。伦理是指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相应的道德原则。2、伦理的定义伦,从“人”从“仑”,本意是“辈”和3、伦理学

伦理学是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哲学思考和哲学考察。3、伦理学伦理学是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关于道4、道德现象

道德现象是人类现实生活中为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来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4、道德现象道德现象是人类现实生活中为经济关系所决道德现象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道德规范现象道德现象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道德规范现象5、道德关系

道德关系是在一定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道德价值观或者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形成的社会关系。中国传统的道德关系是五伦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5、道德关系道德关系是在一定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1、什么是精神文明

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和人类自身主观世界的成果,它的主要对象是人,它显示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成果,标志着人的素质的完善程度。人是精神文明活动的主体。1、什么是精神文明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2、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进步的关系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五爱”“四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2、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进步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

——

胡绳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1、差别性导致多层次性(1)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社会主义道德(3)共产主义道德(4)剥削阶级道德意识1、差别性导致多层次性(1)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2、复杂性和曲折性2、复杂性和曲折性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道德和法律互相支持,互相补充。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道德和法律互相支持,互相补充。4、确保社会主义道德占主导地位

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共产党员、各级干部和青少年,用社会主义道德调解人际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4、确保社会主义道德占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共主要内容一、先秦诸子的伦理思想简介三、宋代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伦理思想四、明清时期伦理思想的变革二、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及董仲舒的

“天人合一”论与神学伦理思想主要内容一、先秦诸子的伦理思想简介三、宋代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1、儒家的代表人物(1)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主要有两重意义:一是爱人,二是忠恕。1、儒家的代表人物(1)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1、儒家的代表人物(2)孟子:他的伦理思想主要收入《孟子》

一书中。他提出

“仁义礼智”、

“孝悌忠信”八个道德规范。1、儒家的代表人物(2)孟子:他的伦理思想主要收入《孟子》2、道家的伦理思想

以老子(约公元前369—前286)为代表。道家认为超人超时空的“道”为万物的本源,也是人性的本源,人应当采取“无为”态度顺应自然、顺应道。道家主张“弃仁绝义”,并倡导一种“无待”的境界。2、道家的伦理思想以老子(约公元前369—前2863、墨家的伦理思想

以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为代表。墨家伦理是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凡是利天下、利他人的行为都是道德(即义)的行为,这就是判断是非和道德的标准。3、墨家的伦理思想以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义,利也。”(《墨子.经上》)“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下》)墨子“义,利也。”(《墨子.经上》)“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4、法家伦理思想

以管仲学派(代表作《管子》)和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为代表。法家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法起根本性的作用,甚至夸大为可以代替道德。4、法家伦理思想以管仲学派(代表作《管子》)和韩非“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管仲1、汉代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

他继承发扬了孔孟的儒家思想,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和神秘化。他确立“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思想体系,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伦理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处于“独尊”的统治地位。1、汉代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他继承发扬了“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春秋繁露·竹林》)“天不变,道亦不变。”(《春秋繁露.对策》)董仲舒“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春2、道教

道教始于东汉(道家与道教不同),到东晋南北朝已成为有影响的独立教派。道教的最高经典是《道德经》。它的思想核心是劝善成仙,并宣扬道德至上论。2、道教道教始于东汉(道家与道教不同),到东晋南北3、佛教

佛教主张人们在来世进入极乐世界,把视线投射到虚无飘渺的天国。佛教伦理的前提是:人生是一个“苦海”,提出人生有八苦,并认为这些苦难的根源不在自然,不在一社会,而在于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即在于人“无明”。佛教倡导十善。其“心即佛,性即佛”理论,后被宋明理学吸取与改造。3、佛教佛教主张人们在来世进入极乐世界,把视线投射

程颢(公元1082—1085)、程颐(公元1033—1107)、朱熹(公元1130—1200)和王守仁(公元1474—1528)。1、代表人物

朱熹程颢(公元1082—1085)、程颐(公元1033—2、主要观点

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首先把伦理本体化或伦理宇宙化。

提倡封建的禁欲主义的。

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主张“穷理”—“复性”—才能达到“理想人格”。2、主要观点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首先把提倡封建的禁1、明初的王夫之(公元1619—1692)

王夫之等人提出自然及其规律,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天是无所作为的,但人却可以有所作为。他对“三纲五常”提出怀疑。王夫之1、明初的王夫之(公元1619—1692)王夫之等2、清中期的戴震〈公元1723—1777〉

戴震认为,人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戴震2、清中期的戴震〈公元1723—1777〉戴震认为,

我们应当从传统优良道德传统中继承什么?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刻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继承发扬维护民族尊严和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操。

继承发扬历史上有志之士的重大义、识大体,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美德。

继承发扬重视家庭伦理,强调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

继承发扬待人接物上的礼让谦恭的传统美德。

继承发扬重节操,讲修养的美。我们应当从传统优良道德传统中继承什么?继承发扬中主要内容二、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思想四、康德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和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三、西方功利主义伦理思想五、西方现代伦理思想的演变一、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思多德的伦理思想主要内容二、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思想四、康德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和三1、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他是贵族伦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智者的伦理思想,认为道德来源于一种客观精神的“善本体”,这是世界万物的来源。还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道德就是如何使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飞升到神的天地之中。他设想了一个理想王国,有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三个等级。1、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他是贵族伦理思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他编写了西方第一本伦理学著作《尼可马克伦理学》,这是古希腊伦理思想的最高成就。他提出,人生追求的目的是善。人的道德德性是自然赋予人获得德性的潜在能力。要遵循“中道”原则。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他编写了西3、希腊化罗马时期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的伦理思想。(1)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他的伦理思想又被称为快乐主义。3、希腊化罗马时期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1)伊壁鸠鲁(公元前3

该学派与伊壁鸠鲁学派对立。其代表人物是塞涅卡(约公元前4年—公元65)。他们主张灵魂与肉体相比,肉体是微不足道的,是囚禁灵魂的监狱。人生目的就是克制、清除欲望去追求神,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去自杀。最高的道德境界是一种不动心境界,主张消极无为。(2)斯多亚学派3、希腊化罗马时期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的伦理思想。该学派与伊壁鸠鲁学派对立。其代表人物是塞涅基督教神学伦理思想

主要代表人物:意大利的但丁(公元1265—1321)、薄伽丘(公元1313—1375)、皮科、布鲁诺,荷兰的爱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蒙台涅、英国的莎士比亚等人。基督教神学伦理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意大利的但丁(公基督教神学伦理思想

它建立在抽象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基础之上。有两派观点

人道主义者以个人主义的享乐观为核心,把企求个人幸福作为人生的目的和道德的标准

初步提出了人的价值在人自身的资产阶级的人的价值观基督教神学伦理思想它建立在抽象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基础之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2、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伦理思想1、英、法两国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以英国霍布斯(公元1588---1679)、边沁(公元1748—1832)、约翰·穆勒和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为代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2、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伦理思想1、康德(公元1724—1804)理性主义伦理学

他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其伦理学著作主要是《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实践理性批判》。他的主要道德命题是:善良意志、绝对命令、意志自律、社会公正。1、康德(公元1724—1804)理性主义他是德国古2、黑格尔(公元1770—1831)的法哲学体系

其著述主要有《伦理学体系》、《法哲学原理》等。他的主要伦理思想是:契约伦理、道德的主观规定、客观伦理。2、黑格尔(公元1770—1831)的其著述主要有《1、现代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伦理思潮

它始于19世纪末的德国的叔本华(公元1788—1860)和尼采(公元1844—1900)的唯意志论伦理学,以及尔后的法国柏格森(公元1859—1941)的生命伦理学。20世纪的存在主义伦理学是非理性主义最典型的一个派别。1、现代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伦理思潮它始于19世纪末2、现代形式主义伦理思潮

它主要表现在科学主义伦理学中,奠基人是英国的G·摩尔(公元1873—1958)。主要伦理派别有直觉主义伦理学、情感主义伦理学、语言分析伦理学。2、现代形式主义伦理思潮它主要表现在科学主义伦理学3、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出现了新功利主义伦理学

它以澳大利亚的斯马特、美国的布兰特和美国的罗尔斯(公元1921—)为主要代表。3、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出现了新功利它以澳大利亚的4、当代西方的科技伦理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促使了应用伦理学的广泛、飞速的发展4、当代西方的科技伦理学得到了充西方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

重视个性,重视个人的发展,提倡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