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能力要求1.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区域植被所属的自然带。2.综合思维: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分析,思考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3.地理实践力:把握地域分异规律,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活动。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三单1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考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考点三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讲21.该山体在3000~3500m海拔范围内,北坡比南坡()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被地理学研究所重视。从山麓到山顶沿山地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变化。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非地带性现象的判断方法(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规律;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一、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1)成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形成的。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该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5.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国1卷1-3题(12分)自然植被的判断及导致自然带差异的因素37题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分异及干扰因素(24分)全国2卷全国3卷9-11题岳林华林带的生长条件及变化(12分)海南卷年份试卷1.该山体在3000~3500m海拔范围内,北坡比南坡3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自主梳理一、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1.成因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自主梳4把握地域分异规律,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活动。2.该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自然带的延伸受地形的局限和约束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A.①B.④C.⑥ 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该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3.下列有关研究团队考察结果叙述正确的是()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A.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干旱加剧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5.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把握地域分异规律,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活动。5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规律类型表现典型地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中纬度地区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陆6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成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形成的。(2)变化规律: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其基带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3.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现象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注意(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垂7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带性规律。
(5)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关键看热量差异,即温度带的差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关键看水分差异,即森林、草地、荒漠的变化。非地带性现象的判断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8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一认识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特征二学会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一9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能力要求1、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区域植被所属的自然带。2.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分析,思考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3.把握地域分异规律,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活动。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讲10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一认识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特征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一11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地域分12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典型景观变化例证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地域分13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学会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是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沿山地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变化。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学14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题组精练]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从15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如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号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据此完成1~3题。1.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
)A.①B.④C.⑥ D.⑩2.图中⑨代表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A.草原 B.苔原C.针叶林 D.阔叶林AC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如图为16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图中④和⑧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太阳辐射、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地势起伏 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4~5题。B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图17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5.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C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4.下18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技巧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二19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地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二20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约下降0.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垂21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上部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3.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类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1)山地所在纬度——同一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分布海拔可达2800m,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分布到2000m,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脉)仅分布到1200m。(2)坡向——同一山地,同一类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从22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技巧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垂直自23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通24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5.根25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26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题组精练]垂直带谱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自然带,最下面的起始带称为基带。读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3题。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题组27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北坡山麓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干旱加剧B.冬季寒冷多大风,蒸发旺盛C.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D.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1.该山体在3000~3500m海拔范围内,北坡比南坡(
)A.降水量大B.年均温高C.植被稀疏 D.土壤贫瘠2.该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绝对高度 B.热量条件C.坡度 D.相对高度ADC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北28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读我国部分相对高度在1000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回答4~6题。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读我国29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6.下列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是(
)A.莽山 B.武夷山C.神农架 D.宝天曼4.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5.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光照 B.热量C.水分 D.海拔ACD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6.下30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三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一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二非地带性的判断思路和成因分析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三31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三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一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非地带性分布。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微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三32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形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33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形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高山植被区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34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形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伸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35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从山麓到山顶沿山地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变化。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D.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C.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晴朗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读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3题。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垂直带谱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自然带,最下面的起始带称为基带。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1.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伸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4.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2.该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带性规律。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洋流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直逼海岸西部沿海强大的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广南县第一中学:郑36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低纬延伸、西岸向高纬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37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的灌溉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地区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无陆地的缺失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38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海洋,无陆地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部常绿阔叶林带常绿硬叶林带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俄罗斯远东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39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非地带性的判断思路和成因分析1.判断思路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2.成因分析“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例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改变”受地形、洋流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约束”自然带的延伸受地形的局限和约束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非40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题组精练]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被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自然带界线(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与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据此完成1~3题。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题组41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下列有关研究团队考察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由西向东林线高度呈先升后降趋势B.由西向东雪线高度呈先降后升趋势C.随海拔升高两侧山坡降水持续减少D.山坡地带生物多样性大于山麓地带1.比较图b中甲、乙两处的气温(
)A.T甲>T乙B.T甲<T乙C.T甲=T乙D.无法判断2.图b中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处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B.甲处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C.乙处大气保温作用较弱D.乙处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ABD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下42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空气在山脉背风坡上空形成的波状运动称为背风波,当风速较大且与山脊垂直时,有利于背风波形成,背风波形成时,常出现波状云,波状云的出现往往表明大气层结构比较稳定。某日当风垂直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时形成了背风波(如图)。据此完成4~6题。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空气在43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6.该日天气(
)A.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阴雨B.山脉西南侧阴雨,东北侧晴朗C.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晴朗D.山脉西南侧阴雨,东北侧阴雨4.该日当地风向可能是(
)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5.图中形成波状云最多的是(
)A.①B.②C.③D.④CAC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6.该44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能力要求1.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区域植被所属的自然带。2.综合思维: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分析,思考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3.地理实践力:把握地域分异规律,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活动。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三单45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考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考点三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讲461.该山体在3000~3500m海拔范围内,北坡比南坡()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被地理学研究所重视。从山麓到山顶沿山地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变化。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非地带性现象的判断方法(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规律;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一、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1)成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形成的。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该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5.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国1卷1-3题(12分)自然植被的判断及导致自然带差异的因素37题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分异及干扰因素(24分)全国2卷全国3卷9-11题岳林华林带的生长条件及变化(12分)海南卷年份试卷1.该山体在3000~3500m海拔范围内,北坡比南坡47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自主梳理一、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1.成因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自主梳48把握地域分异规律,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活动。2.该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自然带的延伸受地形的局限和约束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A.①B.④C.⑥ 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该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3.下列有关研究团队考察结果叙述正确的是()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A.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干旱加剧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5.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把握地域分异规律,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活动。49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规律类型表现典型地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中纬度地区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陆50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成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形成的。(2)变化规律: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其基带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3.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现象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注意(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垂51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带性规律。
(5)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关键看热量差异,即温度带的差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关键看水分差异,即森林、草地、荒漠的变化。非地带性现象的判断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52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一认识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特征二学会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一53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能力要求1、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区域植被所属的自然带。2.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分析,思考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3.把握地域分异规律,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活动。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讲54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一认识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特征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一55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地域分56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典型景观变化例证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地域分57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学会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是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沿山地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变化。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学58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题组精练]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从59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如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号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据此完成1~3题。1.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
)A.①B.④C.⑥ D.⑩2.图中⑨代表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A.草原 B.苔原C.针叶林 D.阔叶林AC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如图为60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图中④和⑧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太阳辐射、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地势起伏 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4~5题。B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图61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5.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C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4.下62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技巧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二63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地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二64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约下降0.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垂65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上部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3.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类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1)山地所在纬度——同一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分布海拔可达2800m,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分布到2000m,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脉)仅分布到1200m。(2)坡向——同一山地,同一类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从66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技巧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垂直自67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通68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5.根69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70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题组精练]垂直带谱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自然带,最下面的起始带称为基带。读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3题。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题组71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北坡山麓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干旱加剧B.冬季寒冷多大风,蒸发旺盛C.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D.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1.该山体在3000~3500m海拔范围内,北坡比南坡(
)A.降水量大B.年均温高C.植被稀疏 D.土壤贫瘠2.该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绝对高度 B.热量条件C.坡度 D.相对高度ADC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北72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读我国部分相对高度在1000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回答4~6题。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读我国73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6.下列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是(
)A.莽山 B.武夷山C.神农架 D.宝天曼4.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5.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光照 B.热量C.水分 D.海拔ACD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6.下74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三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一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二非地带性的判断思路和成因分析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三75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三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一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非地带性分布。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微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点三76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形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77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形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高山植被区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78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形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伸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79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从山麓到山顶沿山地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变化。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D.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C.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晴朗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读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3题。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垂直带谱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自然带,最下面的起始带称为基带。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1.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伸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4.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2.该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带性规律。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模块三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美容师职业技能认证标准考查试题及答案
- 食品加工中危害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汽车美容师职业生涯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可下载
- 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解析答案可打印
- 2025管理人员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突破训练
- 25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典型题
- 2024-2025承包商入厂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新)
- 注意事项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45344-2025建筑用装配式预制燃气管道通用技术条件
- 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履职承诺协议书
- 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含答案)
- 2025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赛项)参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与翻译)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三 20以内数与减法 第3课时 凑数游戏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有效应用策略
- 2024年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 2025-2030全球藻源虾青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广东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选聘专业技术人员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