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取换证必考工艺综合题_第1页
渗透取换证必考工艺综合题_第2页
渗透取换证必考工艺综合题_第3页
渗透取换证必考工艺综合题_第4页
渗透取换证必考工艺综合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艺综合题题一、某单位批量加工丝堵,结构见图-1所示,规格为φ30×40mm,材质牌号为镍合金,检测部位为螺纹及前端面,执行检测标准JB/T4730.5-2005,环境温度为20~35℃,质量验收标准为JB/T4730.5-2005Ⅱ级,灵敏度等级要求2级。1.针对该检测对象和现有条件填写渗透检测工艺:现有渗透检测剂:渗透剂:水洗型荧光渗透剂ZB-2,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985P12乳化剂:9PR12清洗剂:20~30℃、0.2~0.3MPa水显像剂:溶剂悬浮型显像剂DPT-5、干粉型显像剂(氧化镁粉)现有检测设备及设施:水源、电源、干燥箱、便携式渗透检测设备、固定式渗透检测设备、浸槽、黑光灯、黑光灯辐照计、照度计、A型试块、B型试块、电动钢丝刷、钢丝刷、压缩空气、红外线测温仪、角向磨光机、喷砂设备、干净不脱毛棉布等。工件示意图:画出工件简图及缺陷位置,并注明。针对该检测对象及提供的条件,填写渗透检测工艺卡,按照操作程序应按顺序逐项填写操作要求和工艺参数。工艺卡中的编制人和审核人应填写xxx2.回答问题:(共计6分)1)有工件上有两个缺陷如图所示,e1:长1.5mm/θ=20°e1:长2mm,根据检测出的缺陷情况应评定何种级别?(2分)答:应评定为Ⅱ2)画出该零件的渗透检测流水线装置图?(4分)答:去油槽干燥槽渗透与滴落槽水洗槽干燥槽显像粉柜检验台后清洗槽3,渗透检测工艺卡填写及工序技术说明:(共计:94分)渗透检测工艺卡填写(共计50分)工序技术说明(共计44分)渗透检测工艺卡工艺卡编号:年份——序号(1分)工件名称丝堵(1分)规格尺寸φ30×40mm(1分)热处理状态/检测时机机加工完成后(1分)被检面要求机加工(1分)材料牌号镍合金(1分)检测部位螺纹及前端面(1分)检测比例100%(1分)检测方法ⅠA-a(4分)检测温度20~35(1分)标准试块B型(2分)检测方法标准JB/T4730.5-2005(1分)观察方式黑光灯下目视(2分)渗透剂型号ZB-2(2分)乳化剂型号/清洗剂型号水(2分)显像剂型号氧化镁粉(2分)渗透时间≥10min(2分)干燥时间5~10min(1分)显像时间≥7min(2分)乳化时间/检测设备固定式渗透检测设备、浸槽、黑光灯(2分)黑光辐照度≥1000μW(1分)可见光照度≤20LX(1分)渗透剂施加方法涂浸(1分)乳化剂施加方法/去除方法喷(水)洗(1分)显像剂施加方法喷粉(1分)水洗温度20~30(1分)水压0.2~0.3MPa(1分)验收标准JB/T4730.5-2005(1分)合格级别Ⅱ级(1分)渗透检测质量评级要求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白点、横向缺陷;(2分)不允许线性缺陷L>4mm的存在;(2分)不允许圆形缺陷d≤4.5mm的在评定框尺寸为2500mm2内>4个或d>4.5mm的存在;(2分)示意草图(4分)序号工序名称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1灵敏度效验(2分)选用B型试块,灵敏度等级要求2级,清晰发现第2点;每班渗透检测作业前进行。(2分)2预清洗(1分)在去油槽中用有机溶剂浸泡后用布擦除。(2分)3干燥(1分)室温下,自然干燥。(2分)4渗透(1分)采用浸涂法进行渗透剂施加,受检表面全部覆盖,保证在渗透时间内处于湿润状态,渗透时间≥10min。(2分)5滴落(1分)在浸涂槽上,工件尽量滴净。(2分)6去除(1分)采用水喷法,水洗温度20~30℃,水压0.2~0.3MPa;在黑光灯下进行冲洗,并观察背景效果,防止过清洗或清洗不足。(2分)7干燥(1分)在箱内热空气干燥,工件表面温度不大于30℃,干燥时间在8显像(1分)把零件掩埋在显像粉中一定时间后,去除多余显像剂。多余显像剂去除采用轻敲、轻吹去除,显像时间≥7min。(2分)9观察(1分)在可见光照度≤20LX的暗室中进行,被检部位黑光辐照度≥1000μW,并在显像7~60min内观察完成。检测人员在暗室中适应3min以上,采用照度计、黑光辐照计测量。(2分)10评定与验收(1分)根据缺陷显示尺寸及性质按JB/T4730.5-2005进行等级评定,Ⅱ级合格。(2分)11复验(1分)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进行。需要复验的工件应将被检面彻底清洗,重新进行渗透等检测操作步骤。(2分)12后处理(1分)在水——洗涤槽中进行后清洗,将被检面的渗透检测剂用水洗净,清洗后应进行干燥处理。(2分)13报告(1分)出具报告内容至少包括JB/T4730.5-2005规定内容。(1分)备注渗透检测剂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不超过1%;(2分)渗透检测实施前,检测操作方法有误或条件发生变化时,用B型试块按照工艺进行效验。(2分)编制人及资格XXX——Ⅱ(1分)审核人及资格XXX——Ⅲ(1分)日期考试日期(1分)日期考试日期(1分)题二、有一台在制2000m3球形储罐如图所示,材质:16MnR,坡口形式:不对称X型(外大内小),工件温度:8℃,要求对球罐内侧的对接焊缝经清根气刨部位进行100%渗透检测,执行标准:JB/T4730.5-2005,Ⅰ级合格,高1.针对该检测对象和现有条件填写渗透检测工艺:现有渗透检测剂:渗透剂:水洗型荧光渗透剂ZB-2,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985P12、溶剂去除型着色剂DPD-5乳化剂:9PR12清洗剂:20~30℃、0.2~0.3MPa水、DPD-5显像剂:溶剂悬浮型显像剂DPT-5、干粉型显像剂(氧化镁粉)现有检测设备及设施:水源、电源、干燥箱、便携式渗透检测设备、固定式渗透检测设备、浸槽、黑光灯、黑光灯辐照计、照度计、A型试块、B型试块、电动钢丝刷、钢丝刷、压缩空气、红外线测温仪、角向磨光机、喷砂设备、干净不脱毛棉布等。工件示意图:画出工件简图及缺陷位置,并注明。针对该检测对象及提供的条件,填写渗透检测工艺卡,按照操作程序应按顺序逐项填写操作要求和工艺参数。工艺卡中的编制人和审核人应填写xxx2.回答问题:(共计6分)灵敏度效验要求是什么?何时确定?(3分)答:由于该球罐焊缝检测要求高灵敏度,因此应采用B型试块进行效验,显示出3点,(即d=1.6~2.0);渗透检测实施前确定灵敏度等级。如何对该球罐的渗透检测规范进行确定?方法?(3分)答:由于该工件温度低于标准温度,必须采用“A型”试块确定检测规范;方法:将“A型”试块的A部分和渗透检测剂放在与工件相同的环境下(即8℃),采用一个规范进行渗透检测操作;将“A型”3.渗透检测工艺卡填写及工序技术说明:(共计:94分)渗透检测工艺卡填写(共计50分)2)工序技术说明(共计44分)渗透检测工艺卡工艺卡编号:年份——序号(1分)工件名称球罐(1分)规格尺寸2000m(1分)热处理状态/检测时机清根气刨后(1分)被检面要求打磨(1分)材料牌号16MnR(1分)检测部位球罐内侧的对接焊缝清根气刨部位(1分)检测比例100%(1分)检测方法ⅡC-d(4分)检测温度8(1分)标准试块A、B型(2分)检测方法标准JB/T4730.5-2005(1分)观察方式白光灯下目视(2分)渗透剂型号DPT-5(2分)乳化剂型号/清洗剂型号DPD-5(2分)显像剂型号DPT-5(2分)渗透时间试验确定(2分)干燥时间试验确定(1分)显像时间试验确定(2分)乳化时间/检测设备白光灯(2分)黑光辐照度/可见光照度≥500LX(2分)渗透剂施加方法喷涂或刷涂(2分)乳化剂施加方法/去除方法擦拭(2分)显像剂施加方法喷(1分)水洗温度/水压/验收标准JB/T4730.5-2005(1分)合格级别Ⅰ级(1分)渗透检测质量评级要求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白点;(2分)线性缺陷不允许存在;(2分)圆形缺陷d≤1.5mm的在评定框尺寸为35×100mm内>1个或d>1.5mm的不允许存在;(2分)示意草图(4分)序号工序名称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1灵敏度效验(1分)1.选用B型试块,对渗透剂灵敏度等级进行效验,要求3级清晰发现第3点;;(2分)2.采用“A型”试块确定检测规范,每班渗透检测作业前进行。(2分)2表面准备(1分)使用角向磨光机,将碳弧气刨产生的渗碳层打磨去除干净;(2分)3预清洗(1分)将清洗剂喷在被检焊缝表面,用布擦拭去除污物和附着物。(2分)4干燥(1分)自然干燥(1分)5渗透(1分)采用喷涂或刷涂法进行渗透剂施加,受检表面全部覆盖,保证在渗透时间内处于湿润状态,渗透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但不少于10min。(2分)6去除(1分)先用干燥、洁净不脱毛的布或棉纱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去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燥、洁净不脱毛的布或棉纱依次擦拭,直至将被检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但注意,擦拭时应按一个方向进行,不得往复擦拭,不得使用清洗剂直接进行冲洗。(3分)7干燥(1分)自然干燥(1分)8显像(1分)将显像喷灌充分摇晃,均匀喷到被检焊缝表面。喷嘴到被检表面距离300~400mm,喷射角度为30~40度。要求显像剂喷涂厚度要薄而均匀,显像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但不少于7min。(3分)9观察(1分)在可见光照下进行,被检部位光照度≥500LX,并在显像7~60min内观察完成。(2分)10评定与验收(1分)根据缺陷显示尺寸及性质按JB/T4730.5-2005进行等级评定,Ⅰ级合格。(2分)11复验(1分)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进行。需要复验的工件应将被检面彻底清洗,重新进行渗透等检测操作步骤。(2分)12后处理(1分)用清洗剂清洗掉被检焊缝表面的残留物。(1分)13报告(1分)出具报告内容至少包括JB/T4730.5-2005规定内容。(1分)备注1.渗透检测实施前,检测操作方法有误或条件发生变化时,用B型试块按照工艺进行效验。(1分)编制人及资格XXX——Ⅱ(1分)审核人及资格XXX——Ⅲ(1分)日期考试日期(1分)日期考试日期(1分)题三、某厂批量生产轴瓦,如图所示,轴瓦上有一φ8mm的注油孔,规格:φ90×70mm,材质:铸造黄铜(牌号为ZHAL66-6-3),制造工艺为铸造后机加工,表面光洁,其内表面要求进行100%渗透检测,检测标准执行JB/T4730.5-2005,环境温度为25~40℃,检测灵敏度等级为3级,质量验收等级要求Ⅱ级合格。1.针对该检测对象和现有条件填写渗透检测工艺:现有渗透检测剂:渗透剂:水洗型荧光渗透剂HD-FP,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985P12,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剂DPT-5;乳化剂:9PR12清洗剂:20~30℃、0.2~0.3MPa水、DPD-5显像剂:溶剂悬浮型显像剂DPT-5、干粉型显像剂(9D4A)现有检测设备及设施:水源、电源、干燥箱、便携式渗透检测设备、固定式渗透检测设备、浸槽、黑光灯、黑光灯辐照计、照度计、A型试块、B型试块、电动钢丝刷、钢丝刷、压缩空气、红外线测温仪、角向磨光机、喷砂设备、干净不脱毛棉布等。工件示意图:画出工件简图及缺陷位置,并注明。针对该检测对象及提供的条件,填写渗透检测工艺卡,按照操作程序应按顺序逐项填写操作要求和工艺参数。工艺卡中的编制人和审核人应填写xxx2.回答问题:(共计6分)1)请分析该轴瓦内表面选择渗透检测方法的理由?对于小批量生产选择何渗透检测方法?(3分)答:(1)由于轴瓦孔径较小,批量生产,多余的渗透剂的去除有一定困难,又因其内壁表面较为光滑,要求检测灵敏度较高,故选择后乳化型荧光法。(2)对于批量较少时,可采用溶剂去除型荧光法或着色法。2)分析干粉显像剂和溶剂悬浮显像剂两种显像方法在该零件上应用优缺点?(3分)答:(1)干粉显像,采用掩埋法,把轴瓦埋在显像粉中,可使显像粉充分覆盖零件内壁,保持一定时间后,通过轻敲或轻气流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显像粉。故针对该零件,选择干粉显像比较合适。(2)该零件由于孔径较小,用溶剂悬浮显像剂,不论采用喷涂,还是采用刷涂,都很难在零件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显像层,故溶剂悬浮显像剂不适合该零件的显像。3.渗透检测工艺卡填写及工序技术说明:(共计:94分)渗透检测工艺卡填写(共计50分)2)工序技术说明(共计44分)渗透检测工艺卡工艺卡编号:年份——序号(1分)工件名称轴瓦(1分)规格尺寸φ90×70mm(1分)热处理状态/检测时机机加工完成后(1分)被检面要求机加工(1分)材料牌号ZHAL66-6-3(1分)检测部位内表面(1分)检测比例100%(1分)检测方法ⅠD-a(4分)检测温度20~40(1分)标准试块B型(2分)检测方法标准JB/T4730.5-2005(1分)观察方式黑光灯下目视(1分)渗透剂型号985P12(2分)乳化剂型号9PR12(1分)清洗剂型号水(1分)显像剂型号9D4A(2分)渗透时间≥10min(1分)干燥时间5~10min(1分)显像时间≥7min(2分)乳化时间按使用说明书或试验选取(1分)检测设备固定式渗透检测设备、浸槽、黑光灯(2分)黑光辐照度≥1000μW(1分)可见光照度≤20LX(1分)渗透剂施加方法涂浸(1分)乳化剂施加方法涂浸(1分)去除方法喷(水)洗(1分)显像剂施加方法喷粉(1分)水洗温度20~30(1分)水压0.2~0.3MPa(1分)验收标准JB/T4730.5-2005(1分)合格级别Ⅰ级(1分)渗透检测质量评级要求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白点、横向缺陷;(2分)不允许线性缺陷存在;(2分)不允许圆形缺陷d≤1.5mm的在评定框尺寸为2500mm2内>1个或d>1.5mm的存在;(2分)示意草图(4分)序号工序名称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1灵敏度效验(2分)选用B型试块,灵敏度等级要求3级,清晰发现第3点;每班渗透检测作业前进行。(2分)2预清洗(1分)在去油槽中用三氯乙烯除油法去除油污。(1分)3干燥(1分)室温下,自然干燥。(1分)4渗透(1分)采用浸涂法进行渗透剂施加,受检表面全部覆盖,保证在渗透时间内处于湿润状态,渗透时间≥10min,渗透前要将注油孔堵塞。(2分)5滴落(1分)在浸涂槽上,工件尽量滴净。(1分)6预水洗(1分)采用水喷法,水洗温度20~30℃,水压0.2~0.3MPa;工件内表面应得到相同的预水洗效果。(1分)7乳化(1分)采用浸涂法进行乳化剂施加,受检表面要均匀覆盖,按照使用说明书及试验确定乳化时间。(2分)8最终水洗(1分)采用水喷法,水洗温度20~30℃,水压0.2~0.3MPa;在黑光灯下进行冲洗,并观察背景效果,防止过清洗或清洗不足。(2分)9干燥(1分)在箱内热空气干燥,工件表面温度不大于30℃,干燥时间在10显像(1分)把零件掩埋在显像粉中一定时间后,去除多余显像剂。多余显像剂去除采用轻敲、轻吹去除,显像时间>7min。(2分)11观察(1分)在可见光照度≤20LX的暗室中进行,被检部位黑光辐照度≥1000μW,并在显像7~60min内观察完成。检测人员在暗室中适应3min以上,采用照度计、黑光辐照计测量。(2分)12评定与验收(1分)根据缺陷显示尺寸及性质按JB/T4730.5-2005进行等级评定,Ⅰ级合格。(2分)13复验(1分)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进行。需要复验的工件应将被检面彻底清洗,重新进行渗透等检测操作步骤。(2分)14后处理(1分)在水——洗涤槽中进行后清洗,将被检面的渗透检测剂用水洗净,清洗后应进行干燥处理。后处理后将注油孔内堵塞物清除。(2分)15报告(1分)出具报告内容至少包括JB/T4730.5-2005规定内容。(1分)备注渗透检测实施前,检测操作方法有误或条件发生变化时,用B型试块按照工艺进行效验。(2分)编制人及资格XXX——Ⅱ(1分)审核人及资格XXX——Ⅲ(1分)日期考试日期(1分)日期考试日期(1分)题四、在用废氯吸收塔开罐检验。设计压力为0.11MPa,设计温度为110℃,设备主体材料为钛复合板:TA2+16MnR(δ=3+12㎜)。介质为氯气,工件温度25℃,设备的示意图见图1。检验要求内表面100%PT(采用水洗型荧光法检测,溶剂悬浮显像剂。请填写下面工艺卡:工件名称吸收塔规格尺寸Ф1200×3+12热处理状态/检测时机表面处理后被检表面要求光洁、无污垢材料牌号TA2+16MnR检测部位内表面检测比例100%检测方法ⅠA-d检测温度25标准试块B型检测标准JB/T4730.5-2005观察方式黑光灯目视渗透剂型号ZL-67乳化剂型号/清洗剂型号水显像剂型号ZP-9F渗透时间≥10min干燥时间5~10分钟显像时间≥7分钟乳化时间/检测设备黑光灯黑光辐照度≥1000μW/cm2可见光照度暗室不大于20lx渗透剂施加方法喷涂乳化剂施加方法/去除方法水洗显像剂施加方法喷示意图略验收标准JB/T4730合格级别I级安全注意事项通风、用电安全、防火、防尘。检测剂质量控制要求检测剂中氯、氟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灵敏度验证时机:检测实施前或渗透检测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进行检验方法:用B型试块按工艺进行工序号工序名称操作要求及主要工作参数注意事项1表面准备钢丝刷刷工件表面不能破坏工件表面2预清洗用清洗剂将受检面冲洗干净也可用清水冲洗3干燥自然或热空气吹干,干燥时间5分钟用清水冲洗时应用热空气吹干时间由实验确定4渗透采用喷涂式施加渗透剂,时间应不少于10min保证覆盖检测面和渗透剂在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5去除用水去除。冲洗时,水射束与被检面的夹角以30°为宜,水温10-40℃、水压小于等于防止表面过度的清洗,或清洗不足6干燥自然干燥。时间5~10min干燥时间由实验确定,在满足干燥效果的前提下时间尽量短7显像将显像剂均匀地喷洒在整个被检表面上,并保持不少于7min。显像剂层薄而均匀,不得往复喷涂8观察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观察,工件表面的辐照度≥1000μW/cm2,暗室或暗处白光照度应≤20lx。必要时可用5~10倍放大镜观察。检测人员进入暗区,至少经过3min的黑暗适应后,才能进行荧光渗透检测。检测人员不能戴对检测有影响的眼镜。9复验按JB/T4730.5-2005进行应将被检面彻底清洗10后处理用水洗净工件表面11评定验收根据缺陷显示尺寸及性质按JB/T4730.5-2005等级评定,Ⅰ级合格。12报告出具报告内容至少包括按JB/T4730.5-2005进行规定的内容题五、某在用10立方米储罐,设备编号R03,Ⅱ类容器,工作压力2.0MPa,盛装腐蚀性介质。壳体材质为16MnR+304L复合钢板,直径Φ1800mm,板厚18+3mm填写工艺卡:请编制该储罐焊接接头内表面渗透检测工艺卡,采用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法,检测温度条件15℃。执行标准JB/T4730.5-2005Ⅰ工件名称储罐规格尺寸Ф1800×(18+3)热处理/检测时机表面处理后表面要求清除垢状物材料牌号16MnR+检测部位内表面检测比例100%检测方法ⅡC-d检测温度+15标准试块B型检测标准JB/T4730.5-2005观察方式目视渗透剂型号DPT5乳化剂型号/清洗剂型号DPT5显像剂型号DPT-5渗透时间≥10min干燥时间5~10分钟显像时间≥7分钟乳化时间/检测设备便携式喷罐黑光辐照度/可见光照度不小于1000lx渗透剂施加方法喷涂乳化剂施加方法/去除方法擦拭显像剂施加方法喷示意图略验收标准JB/T4730.5-2005合格级别I级安全注意事项通风、用电安全、防火、防尘。检测剂质量控制要求检测剂中氯、氟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灵敏度验证时机:检测实施前或渗透检测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进行检验方法:用B型试块按工艺进行工序号工序名称操作要求及主要工作参数注意事项1表面准备酸洗或用不锈钢丝刷刷除,范围为焊缝及两侧各25mm不能破坏工件表面2预清洗用清洗剂将受检面冲洗干净也可用清水冲洗3干燥自然或热空气吹干,干燥时间为5分钟用清水冲洗时应用热空气吹干时间由实验确定4渗透采用喷涂式施加渗透剂,时间应不少于10min保证覆盖检测面和渗透剂在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5去除先用不脱毛的布或纸擦拭,大部分多余渗透剂去除后,再用喷有去除剂的布或纸擦拭,擦拭时应按一个方向进行,不得往复擦拭。防止表面过度的清洗,或清洗不足6干燥自然干燥。在满足干燥效果的前提下时间尽量短7显像将显像剂均匀地喷洒在整个被检表面上,并保持不少于7min。显像剂层薄而均匀,不得往复喷涂8观察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观察,受检面的可见光照度应≥1000LX,必要时可用5~10倍放大镜观察。当显示开始形成时就应进行观察。9复验按JB/T4730.5-2005进行应将被检面彻底清洗10后处理用湿布擦除或水冲洗11评定验收根据缺陷显示尺寸及性质按JB/T4730.5-2005进行等级评定,Ⅰ级合格。12报告出具报告内容至少包括按JB/T4730.5-2005进行规定的内容综合题题六、某电厂60万机组在制高压加热器,(HP3),本体由水室及壳体组成,壳体主要由外壳、U型钢管及管板组成,管板材料为20MnMo、规格为f2140´555mm,U型钢管材16Mo3、规格f16´2.2mm。管板与U型钢管焊缝有4960只。焊接工艺过程为:管板钻孔后,U型钢管穿过其中,经胀管后用自动氩弧焊接。焊丝H08MnMoA。根据制造要求,管板角焊接接头100%渗透检测。工件温度45℃高压加热器管板焊缝 高压加热器管板焊缝问题1、对该设备焊缝进行渗透检测,哪一种渗透检测方法最合适?为什么?解析:(1)被检工件特征–--规格大、检测面积大、管板焊缝表面粗糙、焊缝空间狭小、有管孔。(2)方法选择首先要满足灵敏度,其次要考虑被检工件特征、工作效率及经济性。答案:(1)选着色法能够满足检测灵敏度等级要求(2)由于焊缝表面粗糙、空间狭小,后乳化法、溶剂去除法都难于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且效率低,优先选水洗法;(3)溶剂悬浮显像剂灵敏度较高。故该设备焊缝应选用水洗着色+溶剂悬浮显像剂法(IIA-d)。问题2、对管板角焊接接头进行渗透检测时,水洗法去除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在清洗工件被检表面以去除多余渗透剂时,应注意防止过度去除而使检测质量下降,同时注意防止去除不足而造成对缺陷显示识别困难。用水冲洗工件时,水射束与被检面的夹角以30º为宜,水温为10℃~40℃,冲洗装置喷咀处的水压应不超过问题3、对该工件喷涂溶剂悬浮显像剂时,应如何操作?答:在被检面干燥后,将显像剂喷到被检表面上,然后自然干燥,显像剂喷洒前应充分搅拌均匀,显像剂的施加应薄而均匀,不可在同一地点反复多次施加。喷显像剂时喷咀离被检面的距离为300mm~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夹角为30º~40º。禁止在被子检面上倾倒显像剂,以免冲洗掉渗入缺陷内的渗透剂。问题4、渗透检测人员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对视力有何要求?答:观察显示应在施加显像剂后7~60分钟内进行,着色渗透检测时,缺陷显示评定应在白光下进行,通常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当现场采用便携式设备检测,由于条件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荧光渗透检测时缺陷显示评定应在暗室或暗处进行,暗室或暗处白光照度应不大于20LX。检测人员进入暗区,至少经过3分钟的暗适应后,才能进行荧光渗透检测。检测人员不得戴对检测有影响的眼镜。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视力和远视力应不低于5.0,并1年检查1次,不得有色盲。问题5、缺陷显示应记录那些内容?缺陷显示的观察、评定及记录应在何时进行?记录的方式有那些?答(1)、缺陷显示应记录的内容是:①缺陷显示的位置;②缺陷显示的形状;③缺陷显示的尺寸;④缺陷显示的数量。(2)缺陷显示的观察应从施加显像剂后到缺陷显示形成且显示尚未扩展时;并随即进行缺陷显示的评定和记录。(3)记录的方式有:①照相法;②录像法;③可剥性塑料薄膜;同时应用草图标示.。问题6、对该工件进行渗透检测时,是否需要使用A型试块?答:对该工件进行渗透检测时,工件温度为45℃,所以不必使用A型试块,只有在更换检测剂时,应采用A问题7、试比较采用溶剂去除法和水洗法的优缺点。答:采用溶剂去除法对该工件渗透检测时,检测面积大,操作时间长,清洗操作难度大,灵敏度高,采用水洗法对该工件渗透检测时,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灵敏度较低。问题8、对该工件应如何进行表面准备?答:该工件使用自动氩弧焊接,表面状态良好,一般采用清洗剂清洗即可,对表面成形不好的部位,可采用砂轮打磨,使表面园滑过度。题七在用硫化氢缓冲罐编号R0987,如简图所示,规格:Ø1800×12mm,材质:1Cr18Ni9Ti,检测时该罐体温度7℃。要求按JB/T4730-2005标准,对内表面丁字口焊缝、角焊缝和封头与筒体对接焊缝进行渗透检测。采用高灵敏度,Ⅰ级合格。依题意回答问题。1、回答下列问题:(1)按JB/T4730-2005标准,请选择适宜该容器的渗透检测方法,并说明理由。答:按JB/T4730-2005标准,该容器渗透检测的最佳方法应为溶剂去除型荧光法;

因为硫化氢是腐蚀介质,该容器又是在用容器,所以渗透检测宜选择荧光法;该容器属现场检测,采用溶剂去除型操作方便。2、该容器渗透检测时应使用哪些灵敏度试块?为什么?答:应使用A型试块,因为该工件温度7℃,在10℃~50℃还应使用B型试块确定灵敏度等级,验证操作工艺的正确性。3、该容器内表面实施渗透检测时,如何进行预处理?答:该容器内介质是硫化氢气体,在工件内壁应无油状污物,但可能存在锈蚀和固体粉尘,应先用电动不锈钢丝刷去除锈蚀和固体粉尘,用角向磨光机对影响检测的焊缝表面进行修磨。再采用溶剂或水清洗进行预处理。4、该容器内焊缝表面进行渗透检测可能发现哪些缺陷?产生在什么部位?简述其显示的形状特征。答:该容器内表面焊缝可能发现气孔和裂纹。气孔产生在焊缝上,为圆形或椭圆形。裂纹为应力腐蚀裂纹,产生在焊缝边缘熔合区上,为网状或条状。5、该容器内焊缝表面渗透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由于检测对象是奥氏体不锈钢,一定要控制氯、氟元素的含量不得超过1%的重量比。2)观察时罐内白光照度不大于20LX3)避免碳钢用具与表面接触,防止铁素体污染。4)按要求进行后处理,避免检测剂对内表面造成腐蚀。5)容器内工作时,渗透检测剂微毒,作好防火、防毒工作,作好通风工作。6)作好用电安全。7)工作人员戴好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检测剂直接与皮肤接触。8)该容器采用荧光检测,注意黑光灯的使用,不能直接对人眼照射。(6)检测中黑光灯有哪些作用,检测现场使用黑光灯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使用黑光灯可使显示可见,可采用黑光灯现场检查清洗效果。避免黑光灯对人眼照射,电源电压波动超过10%时安装电源稳压电源。检测前应测定黑光灯发光强度及工件表面黑光辐照度,黑光灯应在校验期内。工艺题某在用中压分离器.结构如图11—2所示,规格为∮2000mm×6989mm×33mm+3mm,接管为∮800mm。筒体基层材质为16MnR;内表面主要为自动堆焊层,材料为E347L(不锈钢);有部分手工堆焊层。设计压力为3.2MPa.工作压力为2.6MPa;工作介质为烃和H2,介质中H2s含量较高;工作温度为220℃。容积为14m3。容器类别为Ⅱ类。本次开罐定期检验要求对内表面堆焊层进行100%渗透检测,标准执行JB/T4730.5—2005设备无损检测》,Ⅱ级合格。自选条件,优化编制内表面堆焊层渗透检测工艺卡,见表11-4。方法的选择已知:1检测对象,在用容器的内表面;2介质中H2s含量较高。可能产生的缺陷:应力腐蚀渗透剂选择:依据JB/T4730.5-2005,宜选荧光去除方式选择:容器内大面积,宜选水洗显像剂选择:保证灵敏度,便于施加,宜选溶剂悬浮产品/工件名称中压分离器规格尺寸热处理状态/检测时机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被检表面要求不锈钢丝盘打磨材料牌号16Mn+E347L检测部位内表面堆焊层检测比例100%检测方法IA-d检测温度10~50标准试块B型检测标准47305—2005观察方式黑光灯下目视渗透剂型号ZB-2乳化型号/清洗型号水显像剂型号DPT-5渗透时间≥10min干燥时间5~10min显像时间≥7min乳化时间/检测设备黑光灯黑光辐照度≥1000uw/cm2可见光照度≤20lx渗透剂施加方式喷涂乳化剂施加方式/去除方法喷(水)洗显像剂施加方法喷涂水洗温度20~30水压0.2~0.3Mpa验收标准JB/T47305—2005合格级别Ⅱ级渗透检测质量评级要求1不允许存在裂纹;2不允许线性缺陷显示,圆形缺陷显示(评定框尺寸35mm*100mm)长径d≤4.5mm,且在评定框内少于等于4个。工序号工序名称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1表面准备用不锈钢丝盘磨光机打磨去除污物2预清洗被检测表面冲洗干净,重点去除油污等3干燥热风吹干,被检面的温度不得大于504渗透喷涂施加渗透剂,使之覆盖整个被检表面,在整个渗透时间内始终保持湿润,渗透时间应不少于10min。5去除用水喷法去除。冲洗时,水射束与被检测面的夹角以300为宜,水温为10~40℃,如无特殊要求,冲洗装置喷嘴处的水压应不超过0.34Mpa6干燥热风进行干燥,干燥时,被检测面的温度不得大于50℃,干燥时间7显像喷涂法施加,喷嘴离被检测面距离为300~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测面夹角为300~400,使用前应充分将喷罐摇动使显像剂均匀,不可在同一地点反复多次施加。显像时间不应少于7min8观察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观察,距黑光灯滤光片38cm的被检测工件表面处的紫外线辐照度应≥10001000uw/cm2,暗处白光照度应不大于20lx,必要时可用5~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进入暗区,至少经过3min的黑暗适应,不能带对检测有影响的眼镜9复验应将被检测面彻底清洗,重新进行渗透等检测操作个步骤。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进行。10后清洗将被检测面的渗透检测剂用水冲洗干净11评定与验收根据缺陷显示尺寸及性质按JB/T47305—2005进行等级评定,Ⅱ级合格。12报告出具报告内容至少包括JB/T47305—2005规定的内容。备注1渗透检测剂中的氯、氟元素含量的质量比不得超过1%2渗透检测实施前、检测操作方法有误或条件发生变化时,用B型试块按工艺进行校验3容器内检测时,注意通风、用电安全、防火、防尘等编制人及资格Ⅱ级或Ⅲ级审核人及资格Ⅱ级或Ⅲ级一、PT综合题(64分)在制氯乙烯聚合釜编号42677A,如简图所示,设计压力:1.55MPa,试验压力:2.0MPa,设计温度:140℃,工作介质:氯乙烯、水和蒸汽,材质:16MnR/0Cr18Ni9,规格:φ3038×(16+3),焊缝系数:1.0,容器类别:Ⅱ类Cc1Dc1C10DgCg1B1B4AC2A6AC1AB3Bh1AC3B2AhD7D20A5D21D22Bh焊缝基层复合层(1)对该容器内表面实施渗透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答:(1)由于内表面是奥氏体不锈钢,要严格控制氯、氟元素的含量不得超过1%的重量比。(2)操作过程不要用硬物与表面接触,保持表面状态的完好。(3)不能用高含碳量用具与表面接触,避免碳污染。(4)检测后作好后处理,避免腐蚀内表面。(5)容器内工作时,渗透检测剂微毒,作好防火、防毒工作,作好通风工作。(6)注意用电安全。(7)工作人员戴好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检测剂直接与皮肤接触。(2)该容器内表面焊缝可以选择哪几种渗透检测方法?哪种方法为最佳选择并说明理由。(5分)答:该容器内表面焊缝光洁要求灵敏度比较高,可采用溶剂去除着色法,也可采用后乳化型着色法或后乳化型荧光法。溶剂去除着色法灵敏度比较高,焊缝是容器内部局部检测,该方法操作简便。C、D类焊缝是大工件的局部检测宜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3)该容器内表面焊缝进行渗透检测时,最常见的缺陷是裂纹和气孔,请说出其显示各有何特征?(4分)答:裂纹有热裂纹和冷裂纹,热裂纹的显示多是呈波浪状或锯齿状的红色显示,弧坑裂纹是热裂纹呈星状或园形显示;冷裂纹多呈直线状显示。气孔呈园形、椭圆形显示。(4)实际检测工作中要求白光亮度和黑光强度是多少?如何进行该项目的质量控制?(6分)答:选择着色法时,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不得低于500LX;选择荧光法时,距黑光灯滤光片38cm的工件表面的辐照度大于等于1000μw/cm2。应选择合适的照明器具,检测前应测试被检表面亮度或黑光强度及检测过程荧光亮度。黑光灯、黑光辐照度计、荧光亮度和照度计等仪器应检定周期内。(5)实际检测工作中要求工件温度是多少?温度高于50℃答:温度范围为10℃~50℃,渗透时间不少于10分钟。当温度高于2、依标准JB4730-2005对该容器焊缝编制渗透检测工艺卡(34分)检测温度20℃工件名称聚合釜规格Ф3038×(16+3)编号42677A工序安排内表面抛光后表面状况抛光材料牌号0Cr18Ni9检测部位内表面对接焊缝检测比例100%检测方法ⅡC-D检测温度20试块B型检测方法标准JB4730(报批稿)观察方法目视渗透剂型号DPT-5乳化剂型号/去除剂型号DPT-5显像剂型号DPT-5渗透时间≥10min干燥时间5~10分钟显像时间≥7分钟乳化时间/检测设备便携式黑光照度/可见光照度≥1000LX渗透剂施加方法喷、涂乳化剂施方法/去除方法擦拭显像剂施加方法喷示意图略质量验收标准JB4730(报批稿)合格级别Ⅰ级检测剂选择要求检测剂氯、氟元素的含量不得超过1%且为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灵敏度验证时机:检测实施前方法:用B型试块按工艺进行安全注意事项通风、用电安全、防火工序号工序名称操作要求及主要工作参数注意事项1表面准备外表面角焊缝用经砂轮打磨,检测范围应向外扩展25mm?内表面焊缝处理时不要损伤抛光面2预清洗用清洗剂将受检面洗擦干净3干燥自然干燥4渗透喷涂施加渗透剂,使之覆盖整个被检表面,在整个渗透时间内始终保持润湿,渗透时间应不少于10min5去除先用不脱毛的布或纸擦拭大部分多余渗透剂去除后,再用喷去除剂的布或纸擦拭,擦拭时应按一个方向进行,不得往复擦拭。内表面防止过度的清洗,外表面局部防止清洗不足6干燥自然干燥,时间5~10min7显像喷涂法施加,喷咀距被检面300~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夹角约为30~40º,使用前应将喷罐摇动使显像剂均匀。显像时间应不少于7min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不可在同一地点反复多次施加,禁止在检测面上倾倒温式晃像剂,以免冲洗掉渗入缺陷内的渗透液。8观察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观擦,受检面的可见光照度应≥1000LX必要时可用5~10倍放大镜观擦。9复验按JB4730(报批稿)进行应将被检面彻底清洗10后处理用湿布擦除表面显像剂11评定与验收根据缺陷显示尺寸及性质按JB4730等级评定,Ⅰ级合格。12报告出具报告内容至少包括JB4730规定的内容编制PT-Ⅱ审核PT-Ⅲ批准×××二、工艺题(36分)汽轮机部件——止推盘见下图,规格:φ300×40mm,材质3Cr13,表面粗糙度:Ra0.4(现对2件使用过的止推盘进行渗透检测,要求按JB/T4730.5-2005,采用后乳化型荧光法,检测所有表面,Ⅰ级合格。后乳化渗透检测剂系统:型号:HB-1,配合干粉显像。生产商推荐的使用参数:渗透时间:5-15分钟;预水洗:水压0.2MPA、水温20±5℃、时间1分钟;乳化时间:1-2分钟;水洗:水压0.25MPA、水温20±5止推盘的表面有油污及结垢,检测环境温度42℃请按下表要求,选择有关工艺参数并说明依据或理由。30040渗透检测工艺卡序号工序名称工艺参数选择依据或理由1灵敏度校验铝合金试块;B镀铬试块2级;C镀铬试块3级;C.重要部件,铝合金试块没有此作用2表面准备有机溶剂浸泡后用布擦除;B砂轮打磨;C砂布打磨A.砂轮、砂布打磨能破坏工件表面光洁度3预清洗用热水对工件进行清洗;用有机溶剂行清洗;用三氯乙烯蒸汽清洗BA达不到清洗效果C检修现场不便提供4干燥热风干燥;加热工件干燥;自然干燥;C有机溶剂挥发性强,不必使用热风或加热干燥5渗透剂施加喷;B刷;C浸A、B、C由于只检测2件,优先选择刷涂法6渗透时间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A生产商推荐且环境温度较高7滴落A、滴落时间为5分钟,滴落时转动工件。B、滴落时间为10分钟,滴落时转动工件。C、不必进行滴落A、C浸施渗透剂时滴落5分钟即可,喷、刷不必进行滴落8预水洗用水喷洗工件表面,水压为0.25MPa,水温为20~25℃用水喷洗工件表面,水压为0.25MPa,水温为20~45℃浸入水中1分钟,水温为20~25℃A生产商推荐水洗需要一定的水压力以保证效果,浸入水中满足不了9乳化剂施加将工件浸入乳化剂槽中;刷涂;C浇涂;A、C不允许刷涂10乳化时间1分钟;B、2分钟;C、5分钟;A生产商推荐且环境温度较高11水洗水温约20~25℃,水压约水温10~40℃,水压用湿布擦洗,在紫外光下检查清洗效果,A生产商推荐及标准要求,用湿布擦洗,可能影响清洗效果12干燥热空气吹干,受检面温度不大干50℃,干燥时间为5热空气吹干,受检面温度不大干50℃,干燥时间为自然干燥A标准规定且环境温度较高自然干燥达不到干燥要求13显像剂施加喷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显像剂;刷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显像剂;浇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显像剂A刷或浇不适合施加干式显像剂14显像时间不少于7分钟;不少于10分钟;不少于60分钟A环境温度较高显像时间不能太长15观察条件受检工件表面黑光灯照度大于等于1000μw/cm2且暗室白光照度不大于20lx;C——A、B不符合标准规定16观察时间C、自施加显像剂起7-60分钟C-A、B不符合标准规定17缺陷记录照相法记录缺陷。C胶带法记录缺陷。绘图法记录缺陷。A、C标准规定,胶带法不能长期保存显示记录18后处理干布擦拭后涂脂保护;清洗剂清洗后涂脂保护;涂脂保护;B干布擦拭难达到后处理效果,涂脂保护未实施后处理修改工艺卡2某一在制包装罐,如工艺卡中示意草图所示。材质为1Cr18Ni9Ti;壁厚6.0mm;设计温度为5-30℃;工作介质为毒性为高度危害介质;规格为Ф510×820×6mm,标准椭圆封头,检测时环境温度为5~10℃。图纸要求:焊缝工件名称包装罐规格Ф510×820×6类别II工序安排机加工后焊后VT后表面状况焊态材料牌号1Cr18NI9Ti检测部位壳体对接,封头拼接,角接焊缝检测比例100%检测方法VC-S检测温度15~50标准试块A、B、C型检测方法标准JB4730-94IIC-d5~10℃A、B1分JB/T4730.5-20050.5分观察方式白光/目视渗透剂型号GE-PL乳化剂型号/去除剂型号GE-WL显像剂型号GE-DL渗透时间10min干燥时间显像时间7~30min试验确定0.5分实验确定0.5分乳化时间/检测设备便携式喷罐黑光辐照度/可见光照度大于500lx渗透剂施加方法喷涂乳化剂施加方法/去除方法擦拭显像剂施加方法喷涂水洗温度/水压/质量验收标准JB4730-94合格级别I级JB/T4730.5-20050.5分示意草图不允许缺陷修改栏任何裂纹和白点;任何横向缺陷显示;任何长度大于1.5mm的线性缺陷显示;单个尺寸大于或等于2mm任何大于2mm的缺陷显示累计长度。1.任何线性缺陷2.圆形缺陷d小于等于1.5mm2分附加说明修改栏1.渗透剂应控制硫元素含量<1%;2.质量控制:每班需用A型试块进行灵敏度校验;3.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应限制暴露在强紫外线灯下。1.渗透检测剂应控制氯、氟元素含量≤1%;2.温度影响鉴定A型试块;3.质量控制B型试块;4.防火、通风、禁止吸烟;各1分,共4分工序号工序名称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修改栏1表面准备用纸或干净不脱毛的布去除焊缝及两侧污物。向两侧各扩展25mm1分2预清洗用去除剂喷罐喷洗,用纸或干燥不脱毛的布将受检表面擦洗干净。3施加渗透剂渗透时间>10分钟。用喷涂法施加渗透剂,使之覆盖整个受检表面。在整个渗透时间内始终保持润湿0.5分10min或鉴定的渗透时间0.5分4去除多余的渗透剂先用纸或干净不脱毛的布擦拭,大部分多余渗透剂去除后再用喷有去除剂的纸(布)擦拭,直至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沿一个方向1分5施加显像剂喷涂法施加,显像时间>7~30min。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显像时间>7~60min,0.5分喷施前应摇动显像剂喷罐使之均匀。1分6检验显像剂施加后7~30分钟内进行观察,必要时可用5~10倍放大镜。7~60min0.5分受检表面可见光照度应大于500lx,0.5分7复验按JB4730-94标准要求进行复验。按JB/T4730.5-2005复验0.5分8后处理用布蘸水将残余的显像剂、渗透剂擦洗干净。9评定确认显示迹痕,按JB4730-94标准对焊缝质量进行等级评定,I级合格。按JB/T4730.5-20050.5分10报告出具检测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JB4730-94/12.8条规定的9个方面内容。JB/T4730.5-20059条规定的8个方面内容0.5分编制×××(PT-III)审核×××(PT-III)批准×××(技术负责人)PT-II/III0.5分NDT责任人员0.5分综合题(1~5题每题4分,6题10分;共30分)某在用环氧乙烷贮槽,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注:图中,1#~6#为焊缝类型编号),基本情况如下:(1)设计压力:0.6MPa;(2)设计温度:-15℃(4)介质:环氧乙烷(5)工件规格:φ2600×7000×10(mm)(6)容器类别:Ⅱ类人孔接管5#人孔接管5#4#1#3#2#6#(8)检测标准及验收级别:JB/T4730.5-2005,I级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完成选择:该容器在编制渗透检测工艺卡时,应参照哪些法规、规范、标准和技术文件?答:《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JB/T4730.5-2005制造单位质量管理文件、制造单位无损检测通用工艺、工艺卡壳体上意图所示的类型焊缝应进行哪些无损检测?请说明检测比例、验收标准和合格级别?答:1#、2#角焊缝:D类:PT;100%;JB/T4730.5-2005;I级合格3#角焊缝:C类:PT;100%;JB/T4730.5-2005;I级合格4#、6#焊缝:A类:PT,20%;JB/T4730.5-2005;II级合格5#焊缝:B类:PT,20%;JB/T4730.5-2005;II级合格校验检测系统灵敏度时,应选用哪种试块?校验时机应如何安排?答:B型试块,在每个工作班开始时进行。简述该容器渗透检测的主要步骤。答:(表面处理、)预清洗、渗透、去除、(干燥)、显像、(干燥)、观察解释与评定(检验)、后处理简述该容器渗透检测时,去除多余渗透剂的注意事项。答:注意防止过清洗和清洗不足;水洗时水射束与被检面的夹角约30°;水洗时水压小于0.34MPa;确定渗透检测的部分工艺参数。工艺条件和参数依据或理由1.该容器制造过程中进行渗透检测,可选择下列哪种方法?()B、水洗型着色渗透检测法;B室外、灵敏度中等、表面粗糙2.被检表面予处理方法选择:()A、砂轮打磨去除;B、钢丝轮打磨去除;C、化学清洗去除;D、喷丸法去除。5.当对筒体焊缝进行渗透检测时,检测顺序应是:()A、先上后下B、先下后上C、上下同时进行D、不必要求B防止渗透剂阻塞缺陷6.显像时,观察缺陷显示迹痕的时间应为:()A、规定的整个显像时间范围内连续观察B、在整个显像过程中观察C、规定的最长显像时间D、规定的最短显像时间A不到最短时间显示不完整超过最长时间显示会扩展综合题在用硫化氢储罐,规格:Ø1600×10mm,材质:1Cr18Ni9Ti,检测时该罐体温度57℃。要求按JB/T4730-2005标准,对内表面对接焊缝进行渗透检测。采用高灵敏度,(1)按JB/T4730-2005标准,请选择适宜该容器的渗透检测方法,并说明理由。(5分)答:按JB/T4730-2005标准,该容器渗透检测的最佳方法应为溶剂去除型荧光法

(2分)。因为硫化氢是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